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5|回复: 0

[原创国观] 中国亟需经略中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5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文是被迫的一鸡三吃文。去年在递交了IS相关文章和附件后,该杂志觉得很好,就以该题目约稿。于是乎,便斟酌再三,精益求精写成此文。现在公布,犹未为晚,正当其时。嘿嘿)

此文刊发于《中华参考》杂志2014年10月号,有删改。互联网转载请保持此条目,传统媒体转载请与该杂志和作者联系

中国要改善在全球外交权力结构中的博弈地位,周边地区的外交经略是理所当然的重点。包括前原苏联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和阿富汗在内的大中亚地区,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地缘政治博弈中心和对外开放的国际大通道。由于近年来美国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而遏制中国,在东海和南海地区不断唆使其仆从国对中国进行挑衅,一定程度上在中国周边地区的东部和东南部形成了外交僵局。相对而言,在大中亚地区,美国及其盟友涉足不深,经营不久,再加上遭遇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西方国家的实力相对削弱,在此地的存在显得是强弩之末而力不从心。中国在这个战略方向的突破和反制,声东击西,避强击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中国的内部原因来分析,中国新疆地区的分裂势力和恐怖势力的问题现在是集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于一身。这个危局从一开始就有境外势力的扶植和参与,如今国际化的趋势更是愈演愈烈,与中亚地区整体局势、相联系的区域外大国、伊斯兰世界以及当前的霸权国家美国的一举一动息息相关。当前内外形势迫人,国家决策层应顺势而为,在经略中亚问题上作出顶层设计和整体外交部署,对外要解决周边局势稳定和国际通道顺畅的问题,对内要解决地区分裂势力、极端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的问题。国家决策层应双管齐下,内外兼顾,在战略举措上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大中亚地区的宗教矛盾、民族矛盾和国别矛盾错综复杂

大中亚地区六国各族人民基本都信仰伊斯兰教,民族分布复杂,在苏联时代被压抑的宗教情绪以及民族矛盾,在中亚前原苏联中亚五国独立后,由于外部势力的刻意介入挑拨而呈暴发状态,而阿富汗内战本来就是苏联崩溃的一个诱因之一。由于大中亚地区诸国经济均欠发达,国界划分与民族认定简单粗暴,原有的社会权力结构经过战乱和独立后大部分已失效,因此各类社会政治矛盾均较为突出,使得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和政治异议力量均浮甚嚣尘上。这些势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沆瀣一气,同恶相济,造成了地区长期不稳定局面。阿富汗自苏联入侵阿富汗以来,就处在宗教极端势力与世俗政权的拉锯战中,至今还没有平息。中亚前苏联五国的绝大多数民族如哈萨克族、土库曼族、吉尔吉斯族和乌兹别克族等等都属于突厥语系诸民族,与土耳其人有着密切的种族语言亲缘关系,因此,土耳其与中亚地区虽然并不接壤,但是对“掺乎”中亚事务格外热心。与土耳其主导的泛突厥主义运动有着密切关系的“东突”势力以及极端宗教势力,在本地区形成了一张地下网络组织,对中国大西部地区的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使得原本可以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与交流通道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作用的发挥深受限制。

中亚地区长期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均与美国自阿富汗战争以来在台前幕后的培养、纵容和利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外交最擅长的手段就是将不驯服势力既打击又利用,在敌我关系转换时绝不会有任何道德情感上的拖泥带水而在理智和利益上纠缠不清。美国可以一边在阿富汗扶植傀儡“民选”政权与宗教极端势力塔利班组织作战,一边鼓励以“东突”为代表的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在中亚地区兴风作浪危害中国。这正是美国养痈为患,遗患他人的伎俩。美国最担心的地缘政治格局就是欧亚大陆各国联合起来排斥美国的介入,因此在苏联解体后,美国把战略斗争的重点放在欧亚大陆的枢纽中亚地区。美国很乐意看到土耳其怂恿“东突”势力冲锋在前,为他人作嫁衣裳;美国也乐见土耳其、伊朗和俄罗在中亚五国竞争势力范围;美国也乐见伊朗和巴基斯坦为争夺阿富汗互相敌视;至于印度染指中亚,美国也不会反对,当然反对也不一定有用。虽然美国虽然国力强大、经验老到、手腕巧妙,但在中亚地区并不能一锤定音。因此美国的所作所为就是把水搅浑,浑水摸鱼,越乱越好,越乱美国就越有插手和存在的理由。美国外交决策者的战略视野一贯宏大,从不把地缘政治斗争局限于中亚一隅,而是真正以中亚为枢纽,放眼整个欧亚大陆的战略格局。

当前美国实力相对下降,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从正面围堵中国,在中东和中亚地区越来越倾向以搅局、“放疯狗”为手段来防止其他势力对美国取而代之。美国绝对不会轻松让中国在中亚获得优越的地位,美国在阿富汗的驻军还没有最终撤出,与塔利班组织是否会化敌为友,利用塔利班组织在中亚的搅局来实现美国的战略利益如同在中东利用IS组织(伊斯兰国)恐怖组织一样还有待观察。当年美国在越南故意遗留下巨量军火,就是等着诱导越南利用这些军火跟中国开战,中国要谨防这一幕在阿富汗重演。而中国要限制美国在中亚的搅局,在目前看来就是与俄国俄罗斯通力合作,绵里藏针,后发制人,釜底抽薪,在外交思路和顶层设计上把美国势力排除出中亚。

大中亚地区的以形成和平、中立与开放的格局对中国最为有利

对于中国来说,包括阿富汗在内的大中亚地区六国对于中国来说在地缘政治上、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都具备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而言来说,发展是硬道理,和平安定的地缘政治局面则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中国需要一个和平、中立与开放的中亚地区作为原料供应地和产品市场,以及在中亚构建通往西亚和南亚的运输通道和输油管道。中国经略中亚的最佳目标就是以周边大国的谅解与协调为前提,维持中亚六国独立、中立与和平开放的格局,促使六国尤其是阿富汗在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上进一步现代化与世俗化,对中亚六国至少是原苏联中亚前苏联五国组建的内部经济一体化联盟乐见其成。总而言之,大中亚地区六国以形成类似东盟的体系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边疆稳定和区域外交博弈地位最为有利。如果六国内部互相猜忌,矛盾重重,则分散精力和力量,事倍功半,更利于心怀叵测的大国挑拨离间。

目前大中亚地区六国各有不同的地缘政治处境和经济政治诉求,土库曼斯坦早已退出独联体,成为联合国承认的永久中立国,不参加任何由俄俄罗斯主导的地区组织;乌兹别克斯坦则自愿中止了由俄、白、哈、吉、塔等国参加的欧亚经济共同体组织的成员资格;阿富汗则继续陷入“准内战”的格局中,一方是以西方势力为依靠的“民选”政府,一方是妄图卷土重的塔利班组织。这三国对俄俄罗实际上很警惕,珍惜自身来之不易的独立以及中立地位,对俄罗斯以外的大国介入中亚地区事务则实质上持欢迎态度,且阿富现政权有赖于外部势力的援助才能维持下去。虽然这一态势对中国有利,但也要看到这态其对外部大国尤其是美国与印度也是如此。剩下其他三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俄罗斯关系较为密切,且与中国接壤。

中国要把整个大中亚地区六国当作一个整体来经略,因为中国与六国在亲疏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别,中国着力推动中亚六国的地区联合,就显得在该地区没有私心,也就没有特别的利害关系。以六国地区联合为核心的大中亚合作框架,是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内“以旧瓶装新酒”,还是“另起炉灶”,可视具体情势的演变而定,在战略应对上,思路清晰与利害关系明确远比具体的手段设计更为重要。对于中国来说,如能在外交上推动中亚诸国的彻底中立化最为理想。如能让以中亚诸国为主体的维和部队有效解决中该地区的“三股势力”以及境外大国操纵的破坏势力,则中国将站在最为有利的地位上,有望获益最大化。

中亚地区周边接壤国家和相关大国的外交特性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在地理和历史上均有紧密关系,把这两国的领土合在一起观察,除了与中亚地区相连的兴都库什山脉北坡以及与伊朗犬牙交错的萨比里湖低地以外,在地理上都应该算是南亚次大陆的东北自然边疆地带。把这两国拉进大中亚合作框架,是因为这两国毗邻中亚,在地缘政治上极为重要。美国对这两个国家下功夫很深,对两国政局有着极深影响。中国在中亚既需要对冲掉美国的影响,又要明确把印度阻挡在这个框架外。这就需要有效把握巴基斯坦对阿富汗的“念想”,顺水推舟,惠而不费,通过巴基斯坦阻止印度的野心伸进中亚,中国加以幕后运作即可。巴基斯坦在原苏联中亚五国的存在感较弱,这源于巴基斯坦经济实力不济;其当年与阿富汗塔利班组织扑朔迷离的关系,导致原苏联中亚五国对其高度警惕。因为这五国多年来深受苏联世俗化政治文化统治的影响,对塔利班这种教权专制的统治风格极度反感。

与其被动等待美国在阿富汗放出胜负手,先声夺人,中国不如在战略上料敌机先,主动出击,乐见巴基斯坦在阿富汗确立某种战略优势。中国在中亚经略中对巴基斯坦的定位就是阿富汗,既让巴基斯坦有所作为,又不至于节外生枝。而这个“定位”由中国以外的国家来出面,可谓顺时应势。

在历史上,波斯帝国曾经统治中亚大部分地区,波斯文化和波斯语在中亚地区曾经有着很高的地位。但是目前,除了塔吉克斯坦以外,只有土库曼斯坦在近代历史上与伊朗的渊源较为紧密,但在伊朗人民的历史记忆中,二者并非天作之合,温柔甜蜜。因为中亚国际大通道要连接中东石油产区,必须要经过伊朗国土,而伊朗本身也是产油国。因此伊朗是中国在中亚地区周边大国外交的重点,中国要尽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成全”伊朗的利益诉求。

土耳其与中亚突厥语系四国在种族、语言和文化上渊源颇深,土耳其对中亚的胃口颇大,投入甚多,有总揽中亚全局、充当中亚国家领头羊的盘算,其外交目标有与中俄两大国迎头相撞之势。但土耳其实力有限,且不与中亚地区直接接壤,再加上与伊朗的博弈,这更加限制了它原本就有限的力量发挥。但是中亚相关诸国在外交上对土耳其还是有所期待,中国缺乏在外交上把土耳其排斥出中亚的能力和手段。

值得注意是泛伊斯兰主义的跨国界与跨民族的宗教情感,在上述三个与中亚地区有密切关系的穆斯林大国中,均有以泛伊斯兰主义领导与整合中亚地区诸国的“妄想”。上述三国中,巴基斯坦因为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从未对中国境内的穆斯林问题有过表态。土耳其还有着泛突厥主义的种族情感诉求,这双重情感的存在,对中国来说存在着“烧纸引鬼”的隐患。对于中国经略中亚,土耳其就是特殊的难点。这就需要把伊朗和巴基斯坦拉进来平衡和分散土耳其的力量,中国不便出面去和土耳其迎头相撞,而且俄罗斯也会在第一线阻挡土耳其势力在中亚扩张,中国应该保持低调而在幕后运作。

美国和印度是中亚新来的搅局者,这两国在中亚的存在对中国来说总体是弊大于利,而且使中亚局势变得异常复杂而超出中国的调控能力。印度对于中亚国家来说是为了平衡巴基斯坦的势力而引进的,对于美国与俄国来说,印度在中亚都是作为平衡中国的势力而乐见其存在。美国始终是中亚乱局的最大策划者和受益者,印度在中亚除了一味地不利于中国,没有任何用处。因此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两者都必须明确地排除出去。

采取任何行动的关键都在于赢得俄罗斯的谅解与合作

俄罗斯在中亚的扩张和存在由来已久,局势则多有反复。虽然俄国在中亚地区资本雄厚,渊源颇深,但面临着与美国和中国的明争暗斗以及中亚各国的防范,其在中亚地区的统合格局进一步扩展的空间有限,其势力正处在缓慢下降的长期通道中。对此中国应该认识到,不管俄方在中亚地区如何对中国暗加防范,中俄之间的现实利益在总体上毕竟是合作大于竞争。因此不管中俄之间有何竞争,中国应谨守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底线,以扩大与俄国的双边合作来作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多边合作互动的基础。注重经济利益与其他利益的自然而然地扩展,促使最大限度有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中亚格局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丧失中亚五国,尤其是倒贴出去了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一大片土地(包括极其重要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和卡拉干达工矿业中心),对于俄国来说是切肤之痛。俄国从来就是把与中亚各国的重新一体化看得非常重要,即便核心成员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叠床架屋,也不愿意虚化弱化自身主导成立的独联体和欧亚经济共同体组织。俄国对中国的感情也是复杂的,现在的俄国是中国愿意看到的俄国,但现在的中国绝不是俄国愿意看到的中国,两国力量对比的失衡在未来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但是在中亚,由于俄国近在咫尺并且长期耕耘,树大根深,两国的势力可以看作是均衡的。而中俄关系的稳固也在于中俄利益和力量的均衡。在中亚地区,中国要自始自终尊重俄国的优先地位,在形式上照顾它那脆弱的自尊心。尤其注意在政治与军事这样所费不赀,所得甚少的领域多多成全俄国的主导作用。

除了上海合作组织以外,中国没有其他形式可以展开与中亚诸国的地区性组织合作。上海合作组织一直是双头并立,取向不明朗而且参会国范围越来越广,印度和巴基斯坦这样的一对宿敌也参加了,土耳其这样的对中亚怀有不恰当野心的国家也参加了,东盟这样八杆子打不倒的地区组织也参加了。要做到不慕虚名亦不处实祸,中国的中亚经略方针应完全以中亚六国为核心(如有必要可以暂时排除阿富汗,因为驻阿富汗的美军地位还未最终明朗。),以周边接壤大国和相关利益大国为有效外部支撑,而明确杜绝其他素无渊源的外部国家染指中亚的企图,这样设计出来的合作框架或组织才是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

如果中国在全力经略中亚的进程中要取得俄国的信任和谅解,现在也正是时候。因为俄国重新吞并克里米亚而导致外交孤立,俄乌两国陷入长期对立,俄国被西方国家集体制裁,而危机的解决遥遥无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俄国在外交上需要中国强有力的支持。中国在中亚如有新的外交设想和决心,此时可以选择低调全力支持俄国在西部的进取,在中亚以高调应对IS(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倒行逆施,促进伊斯兰文明的“现代化、工业化、民主化和世俗化”,保持中亚地区作为畅通、和平与中立的国际通道为旗帜和宗旨,组建以中俄两国为双头,中亚六国都参加的大中亚合作组织。伊朗和巴基斯坦作为与中亚地区接壤的大国可以作为正式成员加入,而土耳其作为利益相关国家要加入的话,就必须要完全遵守四化的宗旨,而收敛泛突厥主义的野心。上述三国都必须明确放弃泛伊斯兰主义的妄想,在这一点中国与俄国有共同利益诉求。这个组织可以另起炉灶,也可以用上海合作组织在内部加以改造,总部可以选择直接设在中亚某国,而不设在北京,以照顾俄国那因为衰落而愈加敏感的前霸主心态。

只要中俄两国愿意联手,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还是可以直接排除出去,并非难于上青天。针对美国纵容其他国家在东海和南海的挑衅,以及欧美针对俄国的制裁,中国拉上俄国,并且把俄国推到第一线,在中亚方向进行还击既有实际利益,更有地利之便。通过上合组织或大中亚合作组织正式宣告,当事国和周边相关国家不承认美国在军事上有以任何形式介入前苏联中亚五国的资格,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基地到期必须彻底中止运转。当然这种还击要通过集体组织的形式至少是中俄联合的形式而不是以中国单挑的形式,

占领经济与意识形态制高点,推动中亚大合作格局的建立

中国在中亚地区针对俄国在经济上有优势,针对美国在地理上有优势,针对其它周边相关地区大国如伊朗、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则具备综合国力的优势。中国在中亚地区的竞争优势集中在经济领域。中国的优势在于,与美国相比,中国毗邻中亚地区,在交通方面不必远涉重洋;与俄国相比,中国的制成品物美价廉,基建能力强大,投资能力与俄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能有效改善相关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相当大的经济比较优势。在政治上,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睦邻友好政策,不干涉他国内政,愿意促进中亚国家协调发展。因此,中亚诸国与中国合作,互通有无,有百利而无一弊。中国大西部地区的开发需要一条开放性的国际通道,更需要和中亚各国协调共振发展,以获得双赢互利的效果。因此中国经略中亚必须经济先行,实惠到手,上海合作组织或者新的大中亚合作组织,要以经济合作为主要活动内容和建设方向。

包括阿富汗在内的中亚六国资源人口分布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极度不平衡。而且中亚诸国由于经济同质化程度高,经济整合程度不够,利害关系冲突较大,各国与地区外大国的经济联系往往比与地区内其他各国的经济联系还要紧密重要。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尽管中亚诸国人民的民族和宗教文化差异并不大,政治体制也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但各国之间一体化的愿望和动力相当微弱。而且阿富汗以外的中亚五国之间由于长期归属于同一政权的统治,因此它们之间并没有经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频繁的利益博弈而形成的有效稳定的合作格局。这意味着中亚诸国之间无法进行高层次的自我组织,其经济整合功能和一体化进程只能由地区外大国来主导,中国在经济整合中亚地区领域中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对此应当仁不让。

中国虽然有优势,但优势有限且集中在经济领域。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中国则要明确坚持伊斯兰文明的四化原则,这四化原则不仅针对中亚国家,也是针对中国内部尤其是边疆地区的穆斯林群体。中亚前苏联五国长期处在苏联疆域内,其宗教色彩已经比较淡薄,独立初期的极端宗教势力猖獗,很大程度上与外部宗教极端势力的强行输入有关。如中俄两国能达成共识在大中亚合作组织中高举伊斯兰世界的“四化”旗帜,则中亚地区的宗教极端势力不会成气候。巴基斯坦、土耳其和伊朗也都是世俗化程度很高的伊斯兰国家,惟有阿富汗在此问题上不确定,变数较大。但阿富汗在中亚只是一个小角色,不具备主导发展方向的实力。大中亚合作组织如果以东盟或者更高层次的欧盟作为设计方向,则地区内和平与繁荣可期,中国对此应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发挥经济优势,作出较大的引导性努力。除了特别的心怀叵测的搅局国家,大中亚地区各国对此目标不会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针对周边国家借力借势,以虚驭实,先拉进来,再作限制

中国欲经略中亚,其稳定与成败的关键不在中亚地区本身而在周边国家。因为包括阿富汗在内的中亚六国在传统上毕竟都是小国,素来没有大国外交棋手的心态,各方面都深受限制,只能作为地区外大国的外交棋子。

中亚地区周边大国其实是各怀鬼胎。伊朗念念不忘历史上波斯帝国在中亚的辉煌,虽然与土库曼斯坦在历史上有深厚渊源,但实际上是恶梦一场。而且伊朗的志向一贯很大,未必就仅仅满足与土库曼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具有特殊关系就完事。巴基斯坦则对阿富汗垂涎三尺,但是通过塔利班完全控制阿富汗的计划被“911事件”以及随后而来的阿富汗战争打乱,美国在阿富汗的存在还没有最终消失,而巴基斯坦也不可能跟美国彻底斩断关系。因此用阿富汗作为缓冲国来局限巴基斯坦对中亚的野心,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土耳其虽然泛突厥主义的春秋大梦旧梦重温,无奈不与中亚国家接壤,被里海,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伊朗生生阻隔了与中亚在地理上的直接联系。俄国因为大国心态和历史传统一直没有放弃与中亚各国重新一体化的努力,但是土库曼斯坦退出了独联体,乌兹别克斯坦则自愿中止了欧亚经济共同体组织成员国资格,表明了这两国对俄国主导的一体化组织有强烈的戒心和反感。中亚诸国中,俄国只与哈萨克斯坦接壤,暗藏的领土矛盾也非常微妙,如果两国爆发较大的矛盾,与俄国接壤的哈萨克部分领土就是克里米亚的下场。

在此前提下,周边各大国正式或者非正式地在中亚地区恰当划分势力范围是一个正常应对。中亚国家中,跟俄国关系最紧密的是与俄国接壤的哈萨克斯坦以及参加了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这三国也都跟中国接壤。土库曼斯坦因为跟伊朗接壤,即便其号称中立,也必然与伊朗关系最紧密,至于阿富汗,客观上还是可以视为巴基斯坦的势力范围。那么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势力范围是哪里?与中亚地区不接壤的但是与地区内绝大多数人民同文同种的土耳其在地区内有没有势力范围呢?

对于土耳其来说,与俄国在中亚在种族文化情感和宗教情感上的争夺时大时小,但不会消失。西里尔字母拼写的突厥语和拉丁字母拼写的突厥语之争,就不会消停(注意中国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突厥语系语言的拼写方式)。伊朗则在较小程度上相应存在着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波斯语和西里尔字母拼写的塔吉克语(波斯语方言)的困惑。伊朗与土耳其在宗教情感上对中亚的争夺也是或明或暗较劲。巴基斯坦对中亚地区的参与较少,兴趣集中在阿富汗,而伊朗因为历史和种族原因对阿富汗也兴趣不小。两国在阿富汗曾经上演过一场外交争夺战,以巴基斯坦幕后力挺的塔利班组织残忍杀害了一批伊朗外交官而结束。

鉴于中亚国家内部以及上述接壤或利益相关三个地区大国彼此间的矛盾特别复杂,中国不能够在上述相关国家中刻意去排斥某一国。因为这会造成被排斥国家的愤愤不平,怨天尤人,汲汲于外交报复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对于中国来说,势力范围,不必承认,随其他各国按本国的特性去理解。中国不作公开表态,意即不公开赞成也不公开反对;利益范围,不必否认,中国要全力争取,而且以经济利益为主攻方向。全国为上,破国为下,中国不要超出能力试图在中亚地区谋求领土扩张或者以武力扶植傀儡政权;囊取为上,拾取为下。中国要将整个大中亚合作组织(大部分与目前的上海合作组织参与国重合)当作自己的利益范围来经略,而不是一个一个国家来经略,要把周边利益相关度高的国家都拉进来而不是刻意排斥谁。具有这样的大格局,才不会为边境争端语言文字争端种族认同宗教认同教派认同等类似的蝇头小利而丧失方向感。大中亚地区合作框架相关国家错综复杂的各类矛盾和争斗,正好互相限制和抵消了各自的力量,从而凸显出了中国在大中亚地区合作框架内最为超脱的地位。一个国家在地缘政治、宗教情感、种族血缘、文化冲突以及国家荣誉等领域的与其他国家的外交纠葛纷争最少,其外交博弈地位就相对最有利,也只有这样才能专注于现实的经济利益扩张从而收益最大。

一无所求,收益反大,明辨利害,后发制人

各国孜孜不倦地追求本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在历史荣光、种族宗教情感、意识形态,理想追求与利益计算中备受煎熬,这本是外交博弈中的常态。在外交博弈中,如果有一国的外交决策者,能在此间有过人之处,必将因为地位最超脱,心态最淡定而能不受细枝末节的干扰,从而能借力打力,脱身于矛盾焦点之中,从而能不断适应变化的局面,具有最大的选择余地和行动自由,最终能将外交大势导向对本国最为有利的局面。中国在中亚经略中要显得一无所求,要显得事事为他国着想,不要把一点蝇头小利的算计全部写在脸上。要显得是中国在处处关心他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跟所有的国家都是朋友与合作对象。从而导致相关诸国的利益趋同,而利益趋同的总汇点就在中国。

对伊朗、土耳其和巴基斯坦这三个与中亚有着密切关系的毗邻大国,中国应投其所好,因势利导。俄国跟这三国在近现代历史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新仇旧恨,与这三国的外交协调能力就远不如中国优越。俄国也从来不是一个能以大事小,以柔克刚的国家,针对中亚六国就远不如中国手腕灵活,身段柔软。从俄国对乌克兰痛下杀手就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外交行为模式,总是以霸道为主,刚而不柔,躁而不久。俄国之短,就是中国之长;俄国之所失,就是中国之所得,中国在中亚地区的经略过程中要有更大的耐心,看得更长远。

伊朗要保持与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特殊关系,这完全可以理解,土耳其要在中亚突厥语系四国中占有种族情感和语言文化优势,这也完全可以理解。中国应注意要避免越过俄国的次序去表态,因为在形式上,俄国在中亚还是占有利益优先的地位,而中国应该尊重这种形式利益而去追求实质利益。巴基斯坦如果谋求重新控制阿富汗,这对中国更没什么不好。有人认为巴基斯坦有可能会因此获得更大的战略纵深,改善对印度的外交博弈地位,从而减少对中国的战略依赖,且不说此论是不是准确,实际上如果能形成这样的态势本来就对中国有利。巴基斯坦把战略中心重新转向阿富汗,对印巴之间关系的缓和也是有益处的。如果能实现控制阿富汗的目标,那么即便承认克什米尔现状,在外交上巴基斯坦还是得大于失。巴基斯坦战略缓冲与外交回旋余地的加大,更能避免中印之间因为巴基斯坦的躁动而摊牌,归根结底对于中国也是有利的。而且巴基斯坦未必能离开美国的支持,美国通过巴基斯坦去间接控制阿富汗,也有助于美国以缓和的风格从阿富汗撤军,不至于在外交上一无所得而破罐子破摔。至于美国如果因为巴基斯坦重新控制阿富汗而与巴基斯坦发生激烈争执,那对中国更没有什么损害。中国对巴基斯坦的付出都在计划内,因巴基斯坦的收益都在计划外,静观其变,以静制动即可。

要在大中亚合作框架内违背俄国的愿望排除印度,可陈述下列理由,即与中亚周边接壤国家存在大规模领土争端且与中亚国家素无历史文化或者种族宗教渊源的国家不能进入大中亚合作框架。中国用巴基斯坦作为挡箭牌足矣,不用中国亲自出面反对。如果俄国对设计中俄印三边外交合作框架的设想继续有兴趣或者有兴趣设计美国战略家最担心的中俄伊印四国同盟,那是另外的战略框架。那个框架应以南亚次大陆地区为核心,与大中亚合作组织类似,设计成大南亚合作格局。伊朗在历史上与南亚次大陆渊源颇深,莫卧尔帝国的统治集团就是讲波斯语为主的穆斯林。当然,大南亚合作格局涉及到另一个外交框架的设计,限于篇幅和主题,本文就不再展开。

在中亚这种国际交通要道地区,集地缘政治矛盾,宗教矛盾、种族矛盾、政治矛盾、文化矛盾和经济矛盾于一身的外交敏感地区进行经略,需要对外交利害关系和外交权力结构有恰如其分的理解和精细操作。总而言之,中国在中亚地区要尽量显得一无所求,事事为他国着想,追求的目标要通过间接调动其他国家的利益追求去达成。中国在中亚地区不驻军,不干涉,不刻意谋求势力范围的同时,应积极反对他国在中亚地区驻军,反对地区外力量的对中亚地区的干涉,巧妙调动中亚周边接壤大国去追求自古以来,自然而然的势力范围,从而使本国远离地缘政治斗争的焦点和外交矛盾的中心。最终获得合作联盟内仲裁者和平衡者的优越地位,继而专注于经济利益的自然扩展从而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十九世纪的均势外交大师,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有云,化解他人的利益,比急于实现自身的利益更为重要。这句话放到当前中国的中亚经略中,可以深化解释为,成全他人的利益而自身随后跟进,要比主动出击处处竞争更有效率更能皆大欢喜,后发制人,无为而无不为,这正是中国在中亚经略中所要追求的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9 05:31 , Processed in 0.04090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