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3|回复: 5

[国学论道] 《一切之实相》(科学与哲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4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切之实相(科学与哲学)
                                                                                   高旷

  追求万物、万事、万理的终极真相(实相)应该是每一个真正物理科学工作者、哲学研究者、佛教践行者的终极目的与使命,否则,就不能与该称呼相匹配!然而,这个使命又是那么的难以担负!
  世界毕竟有自己的标底与实相,为什么各种学说对世界的观察与解读是如此的不同呢?
  这是因为,由于自然存在的无限信息与人类各自所掌握的有限信息极度不对称和倾向化筛选,必然导致我们(包括各种生命意识体)都站在各自的立场、角度、知识、技能、功能、境界上,用自己极其有限的见闻觉知,对自己世界做出了五花八门的解读,其实都不过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都是对自己所处境域的分别、解读,都不外乎是身见、边见、隅见、建立见亦或是诽谤见,非是正遍觉知!成因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迷)此山中。
  从真实义上说,认识的客体人自身(包括各种生命意识体)与周围的一切(所知环境与无限宇宙)都是浑然一体的(天人合一),认识的主体与客体是不分彼此、不可分割的!只是,对于有选择性、价值取向性或者说功能不能完全发挥(不具备正遍觉知)的人(包括各种生命意识体)来说,世界(宇宙)则纷繁复杂、五彩缤纷、乱起乱灭、如同万花筒!
  岂不知,客体与主体不一不异!即心(意识)即境(物像、物质),心外无境(相)、即心即境,境(相)外无心、心外无境,心色不二,心物一元,心物(相)本质为一,因分别心而有所差别。
  一切自体本自无形、无色、无相、无情,如摩尼宝珠本无有自色,乃随所对物(心)之色而现其色相,虽离诸相而随缘显现诸相;万物万相万色的真实面目也是如此,真实理地一切本来面目实相无相,但随众生之缘之心之识而森罗万相、层层叠叠。
  本书将用普通常识、物理科学、哲学、佛学之理论,对一切自然、社会、思维现象进行破译,重新从科学、哲学、佛学理论上认识宇宙实相,达成人类共识,并给人类铺就完美、理想的出路,以期达到互为和谐、共建胜境,远离战争、污染、恐怖威胁的目的!
  然而,各种说法毕竟是因时、因地、因机的方便之说、权变之说;毕竟实相无言无说,离诸语言、文字、符号、概念!而现象世界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立!
  当下的一切知见都是“心”所住境界、立场、角度的点滴反映;一切物、事、理,皆是相对而言的境况。








                                                                    人体验、感知环境与获得信息的途径
                                                                                     高旷

  感觉是世界在生命意识中最简单、最原始的反映形式,是生命认识世界的笫一步,是一切见、闻、觉、知、识的最初来源。可以说,没有感觉就没有一切,包括各种物理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活动。
  从唯物论的角度上看,人类(包括其它生命)的感觉当然最初都发轫于感觉器官,最后汇集、形成于大脑。所以,详细了解、据实分析人体的感觉器官及感觉的形成机制与过程对于各级哲学研究来说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下生理方面的内容绝大部分摘自高等医学教材)
  1就人类来说,体验、感知、获得自身周围环境信息的工具就是五种感觉器官,即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触觉器官,亦即所谓的眼耳鼻舌身“五官”。(不能排除长久以来,许多人认为人类有第六感官)
  感觉器官里广泛地分布着各种感受器,感受器能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并将其转变为电、化学冲动(神经冲动),并通过神经系统传达到思维器官——大脑。
  感受器通常根据所在部位和所接受刺激的来源,分为外感受器、内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三大类,再根据刺激性质不同可把感受器分为: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伤害性感受器、电磁感受器、化学感受器。
  1.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1.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与特异敏感性
  各种感受器只对一定性质的刺激高度敏感,这种特性称为特异敏感性。每种感受器都有一定的适宜刺激。适宜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刺激强度才能引起感觉。引起某种感觉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感觉阈。
  1.1.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和感受器电位
  各种感受器把作用于它们各种形式的刺激的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这种能量转换过程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受刺激时,在感受器细胞或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相应的电位变化,前者称为感受器电位,后者称为启动电位或发生器电位。
  感受器电位和发生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慢电位,具有局部兴奋的特征。当它引发传入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时,才标志着这一感受器或感觉器官功能的完成。
  1.1.3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感受器把外界刺激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时,不仅仅是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各种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这就是感受器的编码功能。感觉的性质决定于传入冲动所到达的高级中枢的部位。
  1.1.4感受器的适应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继续存在,但由其所诱发的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冲动频率逐渐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分为快适应感受器和慢适应感受器。
  1.1.5几个主要感觉器的感觉阈域。
  视觉器官阈域:人眼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70-740nm的电磁波;人脑所获得的关于周围环境的信息中,大约95%以上来自视觉。
  听觉器官阈域: 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范围为20~20000Hz,对于每一种频率的声波,都有一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当强度在听阈以上增加到某一限度时,还会引起鼓膜的疼痛感觉,这个限度称为最大可听阈。
  温度感受阈域:人的皮肤如果是暴露在空气中,短时间内可以停留在零上几十度到零下一百多度的空气里,时间一长就会受伤。
  大脑是感觉、意识、记忆、联系、分析、推理、决策等作用的最终归宿,大脑中进行的活动过程如何转换成意识,是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目前尚待解决;虽然用科学方法也可以找出人脑的生化要素,但对意识经验如何产生却完全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
  2 获得信息的特殊方式也离不开感官的参与
  通过对语言文字等音声、符号的意会与习练,进行人与人之间、人与书籍、媒介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学习,使得人类的各种行为、经验、数据、理论、智慧得以记录、保存、传承、验证与发扬,这是人有别于其它生命获得信息的独特方式。
  但是,这个复杂抽象的会意与习练过程同样离不开感觉器官的原始作用。没有眼睛,您看不到文字、数字等符号材料;没有耳朵,您听不到语言、电报等音声传递;没有一定的感官感觉经验作基础,即便是识字也无法理解其深意;各种物理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活动就更不用说了。
  因为,这个感知(意会)的形成过程绝非那么简单,甚至比普通感知更为复杂与难以解释。语言文字等音声、符号要发挥其会意作用,就必须通过某种方式与生命的感觉、感性建立了牢靠、稳固的条件反射,这种反射乃至能稳固到自觉、不自觉的程度,直至难以察觉的程度,也即是说达了成为潜意识的程度。
  由于文化教育的普及以及现代媒体的猖獗, 现代人深深的打上了语符、音声(还有影像)的烙印,甚至已经浸入到意识和骨髓里:几句歌词、一段演讲、一篇文章、一本书可以触动人一个人的心理乃至生理,甚至可以影响一观念、一事件、一人生、一群体、一国度、一世界。
  究其成因是,学习语符、音声之初,就在其与物(相)、事、理之间在人的意识里反复地建立难以磨灭的生理、心理条件反射,以至于最后人类深陷其中,忘了来时的路。
  岂不知,创造语符之初的本意就是用它来指代、意会,以便于沟通与协作,这等于说一切语符本身都是譬喻,所以,语符即使堆积成山也逃不出譬喻的本质,而不会是实质;譬喻永远是在譬喻,真相永远是真相。
  魏晋时期的玄学其核心问题也是语言文字(名)与实体、本体(相)的关系问题;佛学禅宗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提出了“直指人心,不留文字”的智慧名言(前提是有文字)。
  现代符号学家也认为,我们已经身处“话语讲述”而非“讲述话语”的时代!
  总之,从唯物论的角度上看,任何无论是体验、感知等等感性知识的获得,还是理论经验、抽象知识的获得,都时时刻刻离不开感觉器官与感觉经验或明或暗的参与。
  一般来说,一切发展研究、实践应用都是为了满足感官、感觉上的需求,更准确彻底地说是满足心理上的需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能否客观、公正地体验、认知世界?

                                                           高旷

  1、 感觉器官感觉、感知下的信息
  1.1 感觉器官获得信息的阀域局限性
  从上文我们知道,唯物论的角度上讲,生命所获得的几乎所有信息都发轫于其感觉器官,而所有的感觉器官都是有其感觉阈域的。譬如,人眼睛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70-740nm,耳朵能感受的振动频率范围为20~20000Hz,人的其它器官的阀域也是如此;通过科学研究,我们知道,其它生命的感觉阀域与人相比或广或狭;狗的眼里世界只呈现黄-蓝-灰三种颜色;牛、羊、马、猫等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基本颜色;鸟类可看到至少5种光谱带;鸽子能够分辨出数百万种不同的色彩……
  事实上,任何生命感觉器官的阀域都不可能是无极限的,而是极其有限的;且对于某些器官来说,当外界刺激严重超过其适应度时,会直接伤害器官本身。譬如,强光可以刺伤或刺瞎眼睛;声波可以击穿耳膜;压力过大或过小,躯体难保;温度过高或过低能导致皮肤、肌肉蛋白质变性以至于灰飞烟灭……某些环境条件下自我保全尚不可得,何况能获知框外的准确参数、信息。有人试图到外星球居住,岂不知其成本远远高于地球。
  可以这么说,人类(包括其它生命)的感觉器官既是主体认识外部世界的天然工具,也是与生俱来的界限与障碍,这也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有力证据。
  感觉器官自身局限的方方面面都决定了任何生命对周围信息的获得都是相对的、片面的,乃至于说是残缺不全、挂一漏万的。
  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在嘲笑井底之蛙的孤陋寡闻、限于井口,岂不知人类的视域井口也就是370-740nm那么大!听域井口也就是20~20000Hz那么狭!
  1.2 被曲解的信息
  由以上可知,人类(包括其它生命)感觉器官的接收(受)能力是有一定阀域的、是非常有限的、偏狭的,。
  但,这还不是最为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人类等生命的大脑(意识)并不能够如实(客观)地反映(认知)传递过来的信息!大脑(意识)所反映(认知)的信息并不是原汁原味的,而是失去本来面目的,是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过的东西。譬如,人眼接受到的光波就是电磁波,反映到大脑里,却是各种颜色。且,绿色(光波)和红色(光波)的波长本来只相差180纳米左右,竟被人的大脑“加工”(反映)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色彩。更为吊诡的是,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光波的解读也会不同,例如人类的色盲现象。
  难怪有人说:人就像是被“预先编程的智能生物机器”,意思是说,人对自然界中各种信息的感觉、体验、解读、认知就像是被预先相对设定的。
  不仅如此,其它动物与人一样,也是被“预先编程的智能生物机器”, 粪便所散发的气味,人类感知为“臭”,而蝇类可能解读为“香”;硫化氢气体对人来说是剧毒的,但对于某些深海生物是不可或缺的“氧气”;100度以上的高温对人来说是绝对不可以承受的,但对于某些深海生物来说恰恰是适宜的;对于人来说有黑夜,但对于某些能接收红外线的生命来说,世界不存在黑夜……
  趣知延深:佛经载,龙看到的水是漂亮的宫殿,地狱的渴鬼看到的水是脓血。
  因此可以说,不同的生命意识体对相同环境条件(世界)的感觉、体验、解读、认知是不一样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世界在不同生命的感觉中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他们彼此的感觉能力与逻辑思维是不相同的。
  《容器中的大脑》中的诡异设想,就是基于大脑(意识)得出的结果并非是对信息客观反映的深刻反思。
  如果接收器是狭隘的,反映器又曲解接受的信息,那么,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承认,人能客观、公正地体验、认知“世界”,包括其它比人低级或高级的生命。
  2 物理科学技术能否帮助人类客观、公正地体验、认知如实世界
  2.1不可否认,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舒适:减轻劳动强度,交通快捷便利,信息交流方便,衣食丰富多彩,居所富丽堂皇。
  更不可否认,物理科学的长足发展极大地拓宽人类的感官体验与认知视野,而且更为有力地校正了以前的错误观点;在获得海量相对准确信息的同时,也逐步推翻了过去信息的诸多谬误;有些看似铁定正确的理论,在不一样的时空、速度、维度条件下,不再成立,哲学思想得以繁荣。
  2.2科学的仪器、工具与理论到底能否帮助人类如实地体验、认知客观世界呢?
  我认为这种借(假)物究物式的研究,永远解决不了人类如实体验、认知框外信息的困局,譬如,无论科研仪器如何发达,人类还是不能看到如实的紫外线或红外线,也听不到超声波与超声波,也看不到如实的原子与分子,乃至更细微的微粒与各种场(电磁、光磁等),只能通过技术手段转化(模拟)为人类所能看到的景况,但那已经不是本来面目了。对于观察者、实验者而言,只能是推理知、想象知、意识知。
  人类的有限感功决定了:不可能看到的永远看不到,不可能听到的永远听不到,不可能体验到的永远体验不到!譬如,超皮肤承受力的高温(低温)与高压(低压),只可能是伤害,而不会是超越承受力的体验。正常人,停止呼吸,不能体验;体验无生,纯属玩笑(排除宗教实践)。
  人(包括其它生物)只能看到他能看到的,听到他能听到的,体验他能体验的,知道他能知道的;若非如此,除非他能变为其它生命状态。
  看电影、电视、电脑,虽然如同身临其境,但毕竟不是身临其境,这只不过是基于光线、音声等相似条件下的条件反射而已;读书、阅报、赏画、看地图、听说书也是如此,都是长期积累的生理、心理经验,与文字、音声、光线、习气等发生的条件反射而已!并且这种条件反射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固化,乃至于说僵化,直至深受其害而不觉;对科学的盲从也会如此!
  谎话(骗局)之所以成立、性引诱剂的应用、战场上假象的设置、政治宣传烟幕等等,都是生命意识体不能如实觉知的欺骗性应用。
  2.3从发展的角度上看人类能否客观、公正地认知世界
  物理科学的每一次长足发展,都是对以往的认知(理论)做适用范围上的界定或直接否定。只要人类存在,物理科学就会不停的向前发展,该认知动态就永无尽期。但,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生命来说,存在时间是有限的,他获得的所有信息,在当时、当代可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是相对正确的;但是,从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毕竟,人类个体与群体都是具体的、有生灭的,而不是永恒的。因此,从认识论意义上来说,唯物主义哲学是客观、如实的不可知论。
  2.4 结论
  人类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以及逻辑思维,即便是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也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体验、认知世界,也只能是定向的、偏狭的、有限、有角度与立场的体验与认知!
  科学技术能给人类带来生产、生活的方便与舒适,能够帮助人类获得海量的知识与经验,但不可能解决终极实相与智慧问题!所以,科学技术与理论能给哲学提供佐证,但不能代替哲学、智慧。
  3 基于感官觉知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更会障碍人类体验与认知的客观性
  3.1 死执的自我角度与立场不可避免地障碍体验与认知的客观性
  人类(其它生命一样)很大程度上总是站在人类自身益害的立场上来衡量物、事、理的真假、是非、好坏,这个层面上的是非、对错、真假、善恶、美丑是不根本客观的,是有选择性,是有角度的,是有立场的!这种角度、立场下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不能说不正确,至少是不完全正确,或者说是相对正确,相对于人类正确而已!
  杂草与庄稼都是自然界的普通植物,庄稼本来也是草类的一种,二者本来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可是,人们生活、生产实践中,总是想方设法地清除杂草、保护庄稼。所以者何?庄稼能维系人类的生存,杂草则不能。
  人们常说青蛙是益虫。其实,青蛙何曾是益虫,它只不过是地球生物圈、生物链中的一环或一节而已!只是因为它们以昆虫为食,而大多数昆虫都危害人类赖以生存的庄稼,如此已!
  益虫者益谁?益人类而已!与昆虫何益?不仅无益,且是大敌大害!
  其实,人类也只不过是地球生物链中,最为强势的一链而已。人类之于其它生物,以及对于地球本身而言,未必不是不折不扣的敌人和破坏者!
 3.2 多种多样的意识形态更是人类体验和认知客观世界的层层障碍
  作为具体的个人或群体来说,因受历史时期、宗教信仰、人种、种族、国度、政治制度、经济地位、知识结构、从事行业、生活区域、风土人情、特殊的个人经历等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观待物、事、理的角度和立足点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甚至水火不容。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件小事,学校里,小学生问老师,上帝是否真实的存在,这位老师给学生以否定的答案,结果,招致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强烈不满,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这个事件如果是发生在中国,假设老师给这个问题以肯定的回答,同样也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二十世纪,人类存在两大极端对立的意识形态,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至今余殃未尽!观其根本,也不过是各执一思想、一理论、一角度、一立场而已,都不过是立处即真,非立处即假、即非、即坏而已,都是想当然(唯心)罢了!
  人类的所谓理性思维看似有理有据、头头是道,但是如果深究起来,也是捉襟见肘、不能自圆其说。
  4 逻辑能否帮助人客观、公正地体验、认知世界
  逻辑不外乎是一种大脑的纯粹思维方式,我不否认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能极大地提高人(包括其它生命)的思考与领悟能力,能够达到某种哲学、智慧境界;我否认的是人身体不能跟随思想如实达到某种智慧实体境界。譬如,您可以从逻辑与事实上推论各种生命状态,但是,您事实上难以做到这种状态。当然,我绝不否认逻辑是通向某种实际的路标,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路标!
  不同智慧生命的逻辑差异悬殊,如“降心为不为”,“思无思之妙”,“思尽还源”等。
  5 结论
  人(包括其它生命)的生理解构决定了,感官功能以外的,不可能看到的永远看不到,不可能听到的永远听不到,不可能体验到的永远体验不到,不可思议终究不可思议。
  而,感官功能以内获知的信息是极其有限的,感功以外的信息是无限的。况且,感功以内的信息也未必是正确的,从科学意义上讲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是反人类的(反人类的感性、人类恰恰以感性为最)。
  从科学、哲学意义上说,人类的几乎所有知见(包括思维逻辑),也只能是一种相对的身见、隅见、角度见、立场见、建立见。
  有怎样的生理功能,认知怎样的逻辑“世界”,什么样的“世界”被什么样的生命所认可,什么样的生命臆定(或称立法)什么样的“世界”; 任何所谓的“世界”都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都不是绝对的,都是由相对应的生命逻辑所界定,人类的“世界”也是如此;说“世界”是唯心的一点不过分。
  即便是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也不能改变这种状况,因为,人实在“当然无法越过人得感觉和精神”(恩培多克勒),其它高级生命也难以改变。如能改变,则生命的根本属性已经发生改变。
  科学技术能证明的是人类感知的彻底谬误与相对有知(绝对无知)。
  总之,人类就目前的智能来看,不能客观、公正地体验、认知世界;人类必须学会谦虚与敬畏。
  6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客观”、“公正”“如实”?
  古人云:不谋天下,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久远,不足以谋一时。同样,作为爱智慧的人来说,不悟实相,不足以论表态;不明本质,不足以言现象;不能深谙本体、本质,也必然人云亦云、东施效颦、浮光掠影,也不可避免地落入立处即真的想当然思维状态中!
  人们日常的思想与行为绝大程度上服从于当下的感官觉受,间接的、客观的、科学的实践与理论对他影响不是根深蒂固的,而是敷衍了事的。
  错觉千遍成真理,尽管从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并不究竟真实,但是,人们无时无刻不浸淫其中,作茧自缚实属必然。
  这是因为,长期面对什么,什么就是真实;长期面对偏见、错误,很难相信正见、正确;相反也是如此。
  所以,追求真理、实相的漫漫道路决定是那么的艰难!因为,这涉及一个改弦更张、改心易性的反复锤炼过程
  笔者认为,人类要客观、公正、全面地体验、认知、解读世界,仅用科学理论与技术是不够的,还要再启动另一条腿,开辟另一条路。事实上,古今中外的真正智者都曾开辟过此路,而且目前还有少数人在践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索真相的两种殊途与同归
                                                高旷

  笔者认为,人类求索深度真相(本质)的途径,若是强作分别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的,借(假)于他物式,即科研仪器试验(所谓科学)的方法;一种是直接的,自我提升式,即玄学的(止观)方法。当然,各自的理论依据与结论也会有同有异。
  为什么说是强作分别呢?从人(称之为人)具有“能”认识的意义上来说,“认识”的本身没有分别;但是,从认识的具体方法与“所”界定的范围上来说,是有区别的。下面将分别演说。
  1、科学之法
  1.1 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科学?科学在中国古代语境下就是“格物致知”之学。
  笔者认为,科学就是对已知或未知的一切物体、现象、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研究或者交叉研究的分别总结。所以,科学包含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哲学。
  科学的意义与目的就是探索现象、表相与规律、本质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出系统的结论,并有效地为人类服务、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经过实践还原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现象世界的各种具体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知识理论体系。
  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则是人类的行为、思维与自然科学交叉研究的科学。但是,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不仅仅是不那么清晰,有时甚至截然相反。譬如,价值观体系,唯心与唯物哲学。
  1.2 科学手段的可行性
  有人认为,大部分科学研究者是把世界割裂成部分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因此有人把科学研究称为“屠夫式”式研究。
  诙谐举例:譬如对生物的研究,对生物的研究并不是研究全部生物,有的只是研究动物;研究动物的也是不研究全部动物,有的只是研究哺乳动物;研究哺乳动物的,有的只是研究人;研究人的有的只研究人的某个器官,研究人器官的有的只是研究器官结构与组成------
  还有,物理科学研究者们尽量割裂研究对象与其他事物的内、外在联系,在尽量少受或不受其它相关因素干扰的情况下,看看它到底是怎样的结构与原理。
  也因此,科学研究者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人力、物力建造各种各样的实验室,而不是在热闹繁杂的地方做研究,根本原因就在于避免让实验过程中遭受外在各种因素的干扰。现在有些实验还要搞到太空里去做,连空气、压力、引力都要隔绝。可见,为了割裂、断绝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与影响,这些科学研究者真是不择手段、不问代价、无所不用其极。
  话虽如此,我们也必须承认,恰恰是这种孤立的、静止的、片面地来研究事物的方式、方法,成就了我们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知识与理论。
  这是因为,一切物、事、理之间的联系是割不断、理还乱的,如果把所有的关系与影响都考虑进去,就等于什么也干不成,什么都搞不清楚。
  因此说,等到对各个事物的不同性状及规律有了较为详细、全面的了解与把握时,再把它放到系统中进行非常谨慎的观察和研究,从而得出准确、全面、系统的学科体系。这正是现代科学的特点,这当然不失为较为理性的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是从孤立、众相(别相)到普遍联系、本质(总相)的研究;所谓:知一切然后知一(西方谚语)。
  1.3 科学技术手段的不可逾越性
  1.3.1科学技术手段不能改变人类的功能属性
  由上文《人类能否客观、公正地体验、认知世界?》可知:(1)人类感觉器官接收信息的能力极其有限。(2)人类的大脑(意识)并不能够如实(客观)地反映(认知)外界传递过来的信息!
  这种状态决定了:(1)人(包括其它生命意识体)只能看到他能看到的,听到他能听到的,体验他能体验的,知道他能知道的;若非如此,除非他能变为其它生命状态。(2)人类的感觉器官以及逻辑思维决定了,即便是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也不能客观、公正、全面地体验、认识世界,只能是定向的、偏狭的、有限、有角度与立场的体验与意识知!
  人类上面的这种状态,就目前的物理科学水平来看,上面任一种都不可能有哪怕是微小的改变。假设未来物理科学能够改变这个问题,那么,人类已经改变了自身属性。
  人类(其它生命也是)自身的属性决定了人类所认知物、事、理的属性。人“当然无法越过人的感觉和精神”(恩培多克勒)。
  1.3.2 科学技术手段不能改变人类的意识形态
  科学技术、知识、理论无国界、无区域,但是意识形态有国界、有民族、有宗教、有角度、有立场;现代科学技术不可谓不发达、先进,但是,人类的意识形态又改变了多少呢!
  所以,科学手段几乎无助于对人类意识形态的改变,对人类的道德品质的提升也是这样,甚至因为过度迷行科学,道德品质还有降低的趋向。
  还有,就目前条件下,科学技术亦无法令人信服地解读各种宗教奇特现象。例如,佛教的虹化现象。
  以上这些都不是科学技术与理论所能办到的。
  不可否认,科学技术成果在极大的影响人类的理念及生存、生活方式;人类对科技成果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非常脆弱以及身体的抵抗恶劣环境与免疫能力(适应能力)日趋低下。
     1.3.3科学技术对认识总体世界的影响
  感性总认识:科学技术成果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的生活在科技成果的打扮与装饰下越来越丰富多彩。当然,相关的理论、技术、知识、文化、哲学等信息也相应地膨胀,所有这些东西,都有理由使感性的人类相信世界是多元的,复杂的,而不是单一的。
  理性总认识:世界---------物相(物质)------分子结构-------原子结构------电子、中子、质子---------夸克(寿命极其短暂的基本粒子)-------弦论。(现今,相当一部分物理学家相信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总体世界框架——一个能描述一切现象的理论,这就是弦论:即自然界的基本单元,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都是宇宙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或振动激发态。简言之,如果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组成的大海,那么基本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它们不断在迅速产生,也不断快速湮灭。
  这与佛教所说的世界也似曾相似。《楞伽经》卷一: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金刚经》:……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2 什么是直接之法?
  也就是止观的方法,亦即不借(假)它物(工具),直接通过提升本有感知功能来考量世界,这种方法在宗教特别是佛教修持中比较常用,因此可以称作是玄学之法。
  2.1古代的先贤给人类的启示
  (1)中国四书之一《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2)《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3)《庄子》《达生》:……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
  《人世间》:……(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起源于古印度,兴盛于中国的佛教,对该方法的实践与理论更加系统与完备。从日常生活的伦理道德自觉到身心的具体操控(止观禅修),到最终形而上的境界、智慧升华,无不体现哲学的辩证。
  佛教既注重实修又注重见地,是本质与现象、实践与理论、利他与利己、慈悲与无我的完美统一。
  2.2 修止观的理由
  (1)人自身感觉器官的功能是如此狭窄而且根本误判,而认知上又迫切需要提高广阔、准确度,那么,自我磨砺与提升就成为一种必然。古哲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实就是这样,如果作为器的本身都愚钝不堪的话,怎么能更好的了知其它呢?这正如搞科研,如果科研仪器的不具备准确性、可靠性,怎么能用它来精确地研究你所考量的对象呢?我们没有理由不承认,人类对作为器的自身,开发与利用是极其有限的。
  (2)我们(包括地球上其它生命)坐地日行八万里,浑然不觉;毫秒之间念头逾百,懵懂无知。所以,《圆觉经》云:……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这里是说,生命意识体的心、体都在不停的攀缘、变化,以如此变动的“身心”来揣度其它,是不可能得到客观、公正、确切、如实的内、外信息的。
  这正如物理学对机械运动的研究,因为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变化,假如不预先设“定”一个不动的物体(参照物或参照系),您根本无法来确定其它物体是否在运动或静止,也就不能获得相关的准确参数与信息。
  (3)修止观的目的:通过极致的定静功夫,令心住一个所缘之上,制心一处,持续专注,令心不为一切内外的物、事、理所左右和干扰,迥然独脱,离于心、意、识,得止得定,然后定中体察物、事、理,还本来以本来,得万物、万事、万理如如之体相,获实相、智慧。
  玄学恰恰是科学探索宇宙真相的有益补充!其逻辑更为圆融:知一然后能知一切,知一切然后知一,循环往复,无有尽时。
  2.3直接之法所至的相对境相
  《道德经》:……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道德经》: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浩如烟海的佛经关于各种生命世界与禅定境界的描述更是奇丽、奇幻无比。此不赘述,有心者自阅。
  2.4 佛教智慧的哲学性总结
  恰恰是佛教相对感性所宣示的:世界是无限的、异相纷呈的、多层次的;也恰恰是佛教绝对理性所否认的(感性与理性的辩证)。
  《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强解为本质、本体)。
  《六祖坛经》: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笔者敬告:若无全心全意的利他之心,或者是上师的指导,不可以修学玄学止定;修学玄学者不可以轻易展示特异功能,否则害己害人。譬如一个无德的人,却掌握了生杀与夺大权或是极其高端的技术,对绝大多数生命来说,是祸不是福,对于他本人也一样。
  3 科学与佛学不同语境下的实相同归
  感性:社会科学认为,世界是多元的、多极的,丰富多彩的、琳琅满目的。佛教认为,世界是无穷无尽的、相互含摄的,生命状态也是多维度的,有三十三重天(生命状态)之说。
  理性:物理科学理论认为,世界一切都是有短时间生变灭的极微观粒子构成的,都是宇宙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或振动激发态,如同大海的浪花,并没有真实的物质。佛教认为,一切物、事、理都没有其自身的属性(是谓空性),其所谓的表相、属性、逻辑都是相对成立与适用的;身及物(世界)并所住处一切皆是藏识境界,无能所取及生住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诸君认为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3 科学与佛学不同语境下的实相同归


用科学来验证佛学?怎么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毛蟹 发表于 2016-7-3 21:43
用科学来验证佛学?怎么验证。

与拙作《多层次解读“天人合一”》在联起来,看看科学与国学是否联在了一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4-27 06:04 , Processed in 0.04357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