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6|回复: 1

[军迷互动] 解放军装备新型防空灯 让战车夜间“隐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0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军网  2016-04-20 14:30
http://news.qq.com/a/20160420/040765.htm

原标题:“战场需求,就是攻关的方向”

手握4项国家发明专利,荣膺“中国科技创新人物”,西藏军区某旅助理工程师邓细波将攻关目光锁定训练场,成功破解高原部队夜间应急隐蔽与快速机动难题。他说——

“战场需求,就是攻关的方向”

本报特约记者 晏良 许凌康


邓细波(左一)带领骨干进行装备革新。


4月上旬,西藏军区某旅助理工程师邓细波成功改革自己3年前研发的军用防空灯,使其满足战车在灯光管制条件下的快速机动和伪装需求。


车辆夜间走与藏的症结得以破解,源于邓细波的及时转移攻关方向,将目光锁定训练场。此前,挺立创新驱动发展前沿的他曾陷入两难境地:


一边是“无红绿灯快速交通系统”的创新项目,受到多个科研院所关注;另一边则是某新型军用防空灯研究,研制开发耗时费力。


看似冷热分明,研者轻重自知。2013年度“中国科技创新人物”邓细波的选择令人吃惊,却又在意料之中。他毅然停下热门项目研究,铆在训练一线,为服务部队夜间作战训练昼夜攻关。考虑到自己3年前发明的防空灯存在局限性,在极寒天气、剧烈颠簸等环境下性能不稳,为此,邓细波进行极限式攻关,成功研制出新型防空灯,终于破解部队夜暗条件下应急隐蔽与快速机动无法兼顾的难题。


前几天,旅里开展应急演练,当他目睹新型防空灯成功帮助部队千人百车悄然“隐身”时,他欣慰地闭上“熊猫眼”,放心地打了个盹。


2013年6月的一次夜间机动演练,该旅千人百车如长龙过山,浩浩荡荡向集结地域开进。途中,尽管实行了灯光管制,但仍然被“敌”侦察机抓个正着,遭到火力打击,前进受阻……


问题就出在车灯上。邓细波调查发现,我军现用的防空灯执行的是老标准,早已跟不上现代作战要求。


此后,被战友们称为“军营爱迪生”的邓细波就迷上了车灯设计革新,每天对着车辆的灯具琢磨,到了部队组织夜训时,他让驾驶员将车开慢点,自己则趴在车辆上盯着每一辆车的灯具,从远处察看车队行驶时的灯光特色,并将车灯拆下来,细心研究工作原理。


在战友们的帮助支持下,2013年9月,邓细波精心研制的新型防空灯诞生了。这种新型防空灯,就像给车灯“戴”上一顶帽子,可以有效规避高空侦察,同时灯光设计成束状,符合夜间隐蔽的要求,很快申请了国家专利。


随后,邓细波再接再厉,研制的成果接连取得3项国家专利。名气越来越响,可邓细波静下心来一盘算,却发现自己的研究方向似乎越来越脱离战场“轨道”。


看着军帽上闪亮的军徽,邓细波内心掀起了波澜,思考良久,他决定重新调整研究重心,逼着自己多进训练场,多出“军用品”。


有同行劝他说,你已是手握4项国家发明专利和5项技术革新成果的技术大拿,应当干点“大事”,经济上获得一些报酬。


对此,邓细波态度坚决地说,关乎战斗力建设的事,才是头等大事。


“战场需求,就是攻关的方向。”邓细波把是否有益于战斗力提升,作为开展科技创新的首要标准。他参与研发的被动式太阳能保暖实验房,充实完善了西藏军区部队驻地光照规律、当地气温等资料,为高原部队安装太阳能营房提供了依据;他带着自己的创新成果走出国门,参加联合国灯光与信号灯法规交流会,让“国际标准”聆听“中国声音”,助推高原部队机动“提速”;他还主动放弃地方研究所高薪聘请,坚持留队开启又一轮“创新驱动四年计划”,目标直指高原战场……


深入“战场”,才能推出“战果”。邓细波多次带着研究成果来到演兵场,在应急反应、远程机动、联合行动等环节检验和改进创新成果,推出的“汽车主动安全装置”“新型单向器驱动齿轮”等一批服务中心、战味十足的创新成果,直接服务于战场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求。


短评:将战场置于创新驱动“靶心”


秦超


练为战,研打赢。西藏军区某旅助理工程师邓细波紧紧扭住提升部队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标准做研究、抓创新,坚持革新攻关向主业聚焦,科研课题与战场对接,体现了主动谋打仗、矢志助打赢的铁血担当,值得点赞。


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在改革强军的伟大征程中,创新驱动被赋予新的使命、摆到至关重要的位置。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官兵顺势而为,创新成果接连问世。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科研攻关内容偏离打仗“靶心”,一些研究成果缺乏军味战味,与战斗力建设贴得不紧、作用不大,白白浪费人力物力,这些现象和问题不可不察,不能不纠。


对军营“创客”而言,身在军营,就应心在战场,应当自觉做到“为战而创”——聚精会神盯着作战需求攻关,心无旁骛紧贴打仗能力钻研,真正做到“姓军为战”,助力打赢。唯有如此,才能让一批批来源于演训场的创新成果更好地为战斗力服务。


发表于 2016-4-20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3 01:36 , Processed in 0.03953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