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pinion.uschinapress.com/2016/0505/1063246.shtml
简繁由之、并用共存,才是汉字演进的应有之道。 【侨报5月6日“四合院”时评】现在中文很吃香,全世界都在学,但这并未让近代以来延续至今的争议平息——汉字,到底应该是简体还是繁体? 目前,这一争议主要停留于陆台之间。台湾网民颇为担忧,因为使用繁体字的其他地区(如香港及海外华人聚集区)渐渐接受简体字,未来台湾可能是唯一使用繁体字的地区。但这个说法很快引来了大陆网民的反击,他们翻出汉字演化的前世今生,力证简体字并非现代才出现,古往今来都有过简化字的身影,甚至在1935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也曾公布过324个简化字,后遭遇阻力未予施行。 关于简繁之争,马英九近日给出了他的观点:不要对抗,要融合。抛开目前政治、社会因素的障碍回到文化本身,两岸若想实现“书同文”,融合当为共识。 对于台湾来说,尽管全世界约有4000万人使用繁体字,使用简体字的人数却超过13亿,人数的差异并不意味着繁体字没有了吸引力,也不意味着台湾人应当被动地接受简体字。比人数更重要的是汉字的发展规律,汉字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一直处于不断简化的过程。类似“憂鬱的臺灣烏龜(忧郁的台湾乌龟)”这样的繁体字,不论是在识别上,还是记录上,甚至是在文化传播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短板。 而对于大陆来说,推广简体字具有一定的时代功能。新中国成立初期,减少汉字笔画、减少通用汉字数量,对扫除文盲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如今回过头来看,有些简化也带来破坏汉字表意性、切割传承、破坏结构等困扰,部分字简化后失去了其本身所代表的文化含义。排除全面恢复繁体字的极端声音,大陆学界也开始认识到,对于现有简体字中少量不合理的字形应酌情考虑恢复原繁体字结构。 简体字易学、传播快,并基本能表达汉字的含义;繁体字蕴意深厚,体现出丰富与华丽之美。两者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互包容。事实上,大陆游客去台湾几乎没有人看不懂繁体字;台湾人到大陆刚开始看不懂简体字,但不到一星期也能基本掌握。 说到底,简繁之争其实很简单,有些繁体字还需要保留,有些简体字则需要回归,仅此而已。简繁由之、并用共存,才是汉字演进的应有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