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3|回复: 0

[时事新闻] 美国指中国以“强制手段” 增强在南中国海影响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5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指中国以“强制手段” 增强在南中国海影响力 | 联合早报网  http://www.zaobao.com/news/world/story20160515-617121
美国指中国以“强制手段” 增强在南中国海影响力
2016年05月15日
|
这份美国国防部的报告指,中国使用强制手段争取他们的利益,“他们仔细盘算,举动都在会挑起冲突的临界线以下”。中国回应道,美方的报告与两军关系发展势头背道而驰。

(华盛顿综合电)美国国防部的报告指出,中国为加强宣示它在南中国海和其他地方的主权,使用“强制手段”,使得区域出现紧张局势,但它也同时避免引发武装冲突。该报告认为,中国还会在南中国海建设更多军事设施。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回应时指出,美方年复一年地发表所谓“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态势报告”,严重损害双方互信,与中美两国两军关系的发展势头背道而驰。

他说:“中方在涉海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在南沙进行的岛礁建设,除满足必要的国土防卫需求外,更多的是为民事需求服务,以更好地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美方对中方正当合法的行动横加指责,自己却加强前沿军事部署,频繁派军用舰机到南海炫耀武力。美方口头说的是航行自由,心里想的是行使霸权;嘴上说要保持和平与克制,做的却是推进军事化,这充分暴露了其两面性。”

五角大楼在提交给国会的年度报告中介绍中国军队的快速增长,并说明它是坚决地捍卫它在整个东海和南中国海有争议地区的主权。

该报告以去年为例说,中国在南中国海部署海岸警卫队和解放军船只,维持其“近乎不间断”的存在。而在中国东海,北京派遣飞机和海上执法船至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附近巡逻。

这份2015年中国军事活动报告指出:“中国是在使用强制手段……争取他们的利益,他们仔细盘算,举动都在会挑起冲突的临界线以下。”

该报告认为,基于经济利益,中国避免同美国在亚洲起冲突。同时,中国也表现出它愿意承受更高水平的紧张局势,尤其是当它在争取其主权之时。

报告称中国入侵美国电脑

关于中国使用哪些强制手段这个问题,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邓志强(Abraham Denmark)告诉记者,中国海岸警卫队和渔船有时是以“不专业”的方式行事。

邓志强指出:“他们是在其他国家的军队或渔船在附近时这么做,试图在引起争议的目标附近宣示他们的控制权……这些活动维持在会引发冲突的临界线下,但逐渐展现出会引起其他国家争议的主权宣示。”

中国宣称拥有南中国海几乎所有具战略意义的海域,甚至包括靠近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等东南亚国家水域的地点,引发这些国家的抗议。

五角大楼这份报告也指出,中国也对美国的电脑系统进行刺探和侵入活动,支持其情报收集和电子战工作。“中国正在利用其网络能力,展开针对美国的外交、经济和支持美国国防计划的工业的情报收集工作。”

美国总统奥巴马本月将到越南和日本访问,这份在南中国海局势紧张之际发表的报告说,黑客所收集的信息“可以让中国的军事规划者掌握美国国防部的网络、物流和相关军事能力的信息,以便在危机期间使用”。

此外,这类情报收集工作也让北京政府“探知美国对中国关键问题的观点”。

该报告也认为,中国今年会在南中国海的人工岛礁增建大量军事基础设施,包括监控系统,让它在有争议的水域有长期的“军民基地”。据估计,在过去两年里,中国的填海工程已使它在南沙群岛的七个点增添了1300公顷的土地。

该报告说,中国已经在去年10月完成了主要的填海工程,接下来的焦点是切换到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建造可供先进战斗机使用的3000公尺长跑道。“其他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通信和监控系统,预计中国会在今后一年建立这些系统。”

五角大楼的报告警告,尽管经济发展放缓,中国仍旧致力于维持国防开支的增长,并且在离开中国海岸越来越远处达致目标。

五角大楼周五透露,美国军方的最高官员、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福德(Joseph Dunford)向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房峰辉提出了“加强降低风险的机制”。

邓福德发言人希克斯在一份声明中说,双方认为,他们周四通过视频进行的会议是“处理合作与有争议问题、避免误判”的有意义会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9 05:24 , Processed in 0.03765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