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7|回复: 1

[军情观察] 专家:印军因战败耿耿于怀 对中国行动很敏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4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球网  2016-07-04 11:09
http://news.qq.com/a/20160704/023041.htm


资料图:中印举行反恐联合训练


【环球战略与评估中心7月4日消息】人们似乎发现最大的邻国——印度在变,而且在悄悄地变,除了人口连年攀升,经济总量保持一定程度增长,背后的军事动作不在少数,试验远程、进攻型武器时常出现在各大媒体,需要引起关注,毕竟印巴问题没有解决,与我国仍有边境领土纠纷,等等。近来据媒体称,印度批准斥资约7.5亿美元从美国手中购买145门超轻型榴弹炮,并批准国产“达努什”火炮在印度国内指生产以及其他几个防务合同。这只是印度对外军购的“冰山一角”,后序陆续会有爆出“大单”。


更新武器装备靠引进还是国产


一国购买一些敏感武器不可避免地引起周边国家“神经”紧绷,不能不让人联想翩翩。印度不惜重金,大手笔对外军购已经不是一年或两年的事了,在全球一直持续保持对外军购领先势头,既有购自俄罗斯的军舰、战机,也有从美国购置的战机、火炮等;当然,国内军工企图也竭尽所能,发挥潜力迎合军方需求,自产装备从小型到大型几乎一应俱全,助了印军战斗力建设“一臂之力”。

首先,武器能国产就国产,买得来就买。印军致力于巩固和壮大的趋势是不会改变,鉴于落后的工业基础和军工企业,可以认为,印军虽在短期内想赶超欧、美等国的可能性极小,甚至是不太可能;但在亚太地区有可能“大有作为”。人们似乎可以从印度军购看出一些端倪,印军正在有区别、有重点地更新和列装新型武器装备,能向西方大国伸手买的就尽量先买,再引进消化相关技术发展成为本土产品,如:在新德里附近组建一个M777超轻型榴弹炮的装配集成和测试中心。一直尝试制造战机、军舰等系统性极强的装备,鉴于科技水平和制造业的现状,制造出世界一流或超一流装备未能如愿。



资料图:为了争这口国产的气,造了30年的“万国牌”LCA


其次,极力为现役武器升级换代或“锦上添花”。印度武器装备来源比较多,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天上飞的、海里行的、陆上驶的一应俱全、体系不强,整合难度大。事实上,印军或多或少知道与周边国家的差距所在,如此大手笔投入到武器装备改进升级或配套建设中,或许是为了在地区形成所谓的“对等”或者“稍高一筹”的优势,也可能为了在本地区做大做强的动机所在。如:近来,国防采购委员会批准为“美洲虎”战机购买价值7350万美元的模拟装置,并斥资1.91亿美元建一个电子战的训练场。

再次,不断尝试拥有“杀手锏”武器。一段时间以来引发亚太乃至整个世界关注的烈火系列导弹,射程从1000公里直至向近万公里逼近;其中,烈火5导弹射程达5000多公里,可覆盖我国和巴基斯坦全境,给地区形势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此外,不断进行核试验,积极跨入有核国家“门槛”,破坏地区平衡。甚至在一些敏感和争议地区大量囤兵,增配大量攻击型重火器,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这种过于敏感的举动无助于地区安定。


多军种全面提升还是突出重点


印度领导人曾经提出,“印度洋是印度的印度洋”。有了这样的想法,就会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去支撑和实现,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军事力量,印军总兵力约110多万人,这对于印度来说国土安全防卫应是绰绰有余的;另外还有相当规模的准军事部队作为“正规军”的有益补充,担负相应“专项”任务。从对外军购和建设发展趋势看,印军在兼顾陆上力量建设的同时,更加突出海、空力量建设并加大投入力度。

首先,巩固陆上力量,筑基固本。印度的国土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0多亿,陆军兵力90多万人,占整个印军兵力的80%左右,是典型的大陆军建军模式,编有5个军区、11个军部等,仍以步兵、炮兵和坦克兵为主,担负要地防控等传统使命任务。另外,最引人关注的是编配少量的地空导弹部队、陆航部队等,表明印陆军正在与时俱进,有重点、有区别地提高某些方向上陆军的精打和突击能力,但要实现整体转型还需迈出更大步伐,距建设现代化陆军的目标还需要经历一次大的蜕变,因而其作战能力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注重发展海上力量,远出重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拥有的海洋便拥有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印度早已意识到这个道理。印度海军约为5万多人(含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占总兵力比例虽小,但一直活跃在亚太国家的“视线”里,不断增加新的家族成员,编有东、西、南部和远东4个地区司令部和东、西2支舰队,另编有潜艇司令部和海军航空司令部。装备各型舰艇百余艘,最引人关注的有:航母1艘、潜艇10余艘、驱逐舰数艘、护卫舰10余艘等,海军航空兵5000多人,各型战机百余架,海军陆战队编有1个团,约1200人。该有的也都有了,作战体系已基本形成,先不说质量如何,至少量已经上去了,对外军事合作交流如火如荼开展。可以看出,印海军正致力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型,正努力向现代海军大幅迈进。



资料图:印度空军苏-30MKI


再次,发展空中力量,试与大国比拼。空军与陆军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依赖武器装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战机的空军不能称之为空军。印度空军约10多万人,装备作战飞机数百架、直升飞机百余架,编有数十个战斗机中队,主要装备了米格-21MF、米格-23BN、“美洲虎”、米格-27、米格-29、幻影-2000H/TH等相对老旧机型,主要欧、美等国淘汰机型,只能满足和维持日常的空中安全和警戒任务,能否遂行现代空战需要打个“问号”。另外,印空军装备有为数不多的苏-30MKI型等战机,主要配置在较为前沿的敏感地区,执行特殊使命任务。


奉行攻防兼备还是突出进攻


近年来,印度的军事能力稳步提升、并呈加速趋势,其中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因为周边国家,如我国的迅速崛起,巴基斯坦赶超趋势,再加上想做大做强的强烈愿望;在这个全球各国十分看重海洋权益的时代,印度也不甘示弱,其国防政策紧紧围绕实现“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等强国’”。在这个政策指导下,恐怕不难解读印军的种种举动,或许是为了以攻助防,也可能就是为了先发制人;但由于基础相对薄弱,印军建设还需一步一步推进,尚不具备“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首先,居安思危的“神经”过于敏感。客观地讲,一个国家奉行什么样的政策,别国无权说三道四,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威胁和侵犯别国的利益,这也是各国和平共处、相安无事的前提。客观上讲,印度来自外界的威胁不能说一点没有,但可以说不大,没有太大必要制造紧张氛围和局势。对外军购之系列举动,可能是成为大国心情迫切,也可能是对周边缺乏足够的信任。大大增加军费开支,影响国内其它行业的投入,似乎有点得不偿失。在过去的数年里,只要我国和巴基斯坦等国稍微有些正常、合理的军事举动,印军便十分敏感,迅速给予回应,此举实属“劳心劳神”。

其次,扩军备战的潜意识一直在作祟。在20世纪60年代,中印两国因边境问题印方打了败仗,可能一直耿耿于怀、无法释怀,本来相安无事的边境时而发生点摩擦,实属不应该,领土争议完全可以通过双边谈判解决的问题没有必要诉诸于武力或者兵戎相见。另外,由于历史和现实恩怨纠结,印方极力压制着巴方,曾经一度两国关系十分紧张,双方为此做出的消耗也十分惊人,这样的趋势不知何时休?

再次,对外军事、能源合作方向令人关注。印度作为南亚国家,地理位置重要,在寻求外援的同时,出手相助周边国家,或许是为了拓展本国发展空间和能源获取渠道,印度把越南视为“东向”战略的重要一步。近年来,印度与越南军事、能源合作方面越走越近,印度海军“艾拉瓦特”号坦克登陆舰抵达越南中南部的芽庄港访问,外界解读甚多。同时,宣布向越南提供1亿美元的军贸交易出口信贷额度,同时还将加强同越南的能源和军事合作,加强共同防卫;可能印度不会就此止步,后序合作会向更高层次和更多领域拓展。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136125173 (1)_副本.jpg



“万国牌”LCA去了头部,不知道性能能否和歼7一个档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4 21:26 , Processed in 0.04685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