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主题,当然是尊师。
要尊的,除了当代教育战线上的辛勤老师们,更有中国古代的圣贤名师。那些每个年代,重量级的教育家们,就是伟大的拓荒者,哪怕历经贫寒战火荣辱考验,依旧以最艰辛的刀耕火种,守住中华文明的郁郁葱葱。华夏文明不灭,首谢他们。只是,怎么尊?
前些年,有中学为求升学率,悍然取消学校体育课。被媒体曝光后引得哗然,当地某教育干部还振振有词:孔圣人都主张要“静”,向圣人学习又啥错?
要是孔圣人穿越来,这干部不知会啥下场?你知道孔圣人要“静”,那知道孔圣人爱运动不?“礼义始自正容体”知道不?对了,孔圣人还是“春秋至汉初第一勇士”,举重射箭格斗啥都行,而且惹他怨了,他可从来“以直抱怨”!
中国古代教育家们,熟悉的人物事迹里,同样被无视甚至曲解的又有多少呢?于是我们了选择他们人生中看似陌生的思想桥段,感受下隐藏其中的,今天依旧振聋发聩的教育力量!
1,墨子:教育就是大合唱
战国大师墨子,《寻秦记》小说里隐藏大牛,所创墨家,曾与孔子的儒家针尖对麦芒的并立,战国“百家争鸣”的欢喜冤家。比起这学派缔造的诸多物理化学机械学大成就,墨子的教育思想,也同样清新无比:教学就是大合唱!
怎么大合唱?听墨子怎么说:“唱而不和,是不教也”!上课就是唱歌,老师就是主唱,学生就是和声。想把“合唱”演好,老师得有真功夫。那么学生呢,就得乖乖跟着?教啥唱啥?墨子回答,会多少不重要,最重要是俩事:“察类”和“明故”,也就是分辨思考能力。
不会思考能咋地?墨子答: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你会的再多,能背大段基础知识。夸夸其谈头头是道。没有正确的思考辨析,统统白搭。
最关键一条,千万别着急。《墨子·公孟》里记录,有个学生兴冲冲,要跟墨子学射箭。劈头就叫墨子一顿批:必其量力所能至焉!书还没读好体育基础差,你小子就当神箭手啊。放今天话说,正经功课基础没练好,着急上啥辅导班?
那该怎么教?墨子同样六个字:子深其深,益其益,尊其尊。不同学生灵活把握,好学生就往深了教,差的就从基础来,该删就删该增就增,千万别搞一刀切!
2,王充:欢迎同学们来考我
东汉二百年间名家辈出,更有三大思想家之说,号称“汉世三杰”,王充,就是其中之一。
但由于这位大师,一生倡导唯物主义,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因此争议也多。以《后汉书》的推崇,他是“汉世三杰”里的最强者。但一千多年后的乾隆皇帝却怒骂:已有非圣无法之诛。粗俗点翻译:朕恨不得宰了他。
但骂的再凶,他另一样地位,却无可撼动:教育家!
一直喜欢唱反调的王充,尤其看不惯的,就是西汉以来的传统儒学教育模式:老师大大咧咧讲,学生毕恭毕敬听,讲的内容空洞无物,啥实际工作都干不了。那怎么改?王充主张:距师!问难!
啥意思?通俗说,就是别把老师看成雕像朝拜,而是要大胆提问,不但要敢质疑你生活中的老师,哪怕权威圣人你觉得有毛病,该问就来问。原话说:非必须圣人叫告乃敢言也!
但这不是说,阿猫阿狗都可以问老师,胡搅蛮缠也可以喷老师。你得有资格——通!不但要学知识,还要懂怎么用知识。以他上课举的例子说:你上山见了树木,看见了野草,难道你就会伐木盖房子,采草药熬汤喝了?差的远呢!
他影响有多大?说两个民国人物就知道。陶行知专门拿看木头盖房子的例子教育学生,还有蒙文通教授,考试的时候从来不出题,倒让学生出题考自己,谁考住自己就请谁喝茶——都是跟王充学的。
3,韩愈:让同学们开心学习
谁是中国古代被误会最深的教育家。除了孔子外,韩愈也很热门。
这位唐宋八大家里的翘楚,亦是唐朝最牛教育家,影响20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中国孩子,更叫一个深。作品《师说》是好几个版教材必考重点,另有名言“学海无涯苦作舟”,常被学校拿来给孩子们励志。连冯巩说相声都挂嘴边:我给儿子说,韩愈说“学海无涯苦作舟”,
上课嘿嘿乐算什么吃苦!
倘若韩愈听了这相声,不知道会喊冤吗?我真不是这意思!
论教育思想,韩愈很直接,就是培养政治人才。教育对象很固定,分成三品。上品好好教,中品适当教,下品不值得教。等级观念十分强。但真正创新的,却是教学。
身为老师,韩愈教学方法十分灵活,以他墓志铭里的原话,叫“游以恢笑萧歌”,也就是喜欢讲段子,高兴了说唱就唱唱的响亮,同学们也就“皆醉义忘明”,真个是开开心心涨姿势。
但千万别以为,他上的真是相声课。号召学生吃苦?没错他说过很多类似话。但只知吃苦,可能读的是死书,韩愈可不让大家读死书。以他自己话说“师其意,不师其辞”,寻章摘句最要不得。至于写文章?韩愈的主张是“道盛则气盛”“自成一家之语”,有道理才有底气,有底气更要有你自己风格!要做到这个,前提很明确:得让学生们高高兴兴学习。
韩愈门下荟萃的弟子,“韩文”派强大文学成就,与其说“苦作舟”来的,不如说高高兴兴学出来的。
4,胡瑗:老夫子竟是游戏老顽童
安定先生胡瑗,今天名声不显,北宋年间却是如雷贯耳的重量级:最高人气教育大师!
有多高人气?大宋王朝的地方官学制度,是他提出的,武学培养制度,也是他设计的。礼乐制度更是他完善的,在太学讲课,经常学堂挤破头。俩位北宋大政治家范仲淹与欧阳修,全把儿子送到他门下。一生高眼眶的大宋名臣王安石,更给他个荣耀称号:天下豪杰魁。
放在人类教育史上,他另一创举更开了天窗:先后在苏州和湖州授课,把学生按照音乐算学文学军事各专业,分成“经义斋”和“治世斋”,号称“苏湖分斋法”,是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理分科教学。对周边的高丽交止等亚洲国家更影响深远,还差点被韩国人抢去专利!
如此牛人,形象更是典型老夫子,他“苏湖分斋法”的教学制度,规矩严格到恐怖,单每天课后复读就是五百遍,晚自习读书更要三百遍。而且坐立都严,他自己以身作则,盛夏酷热,还穿厚实朝服上课。学生稍低点头,立刻就是一顿训。教法十分魔鬼。
但如此魔鬼?为啥学生们还死心塌地?除了胡老师够硬气,先对自己狠。更因他除了狠,还很会玩。教学最讲简单直观,讲课妙语连珠,以《安定言行录》形容,每句话通俗易懂不高调,轻易就听入迷。教儒家礼仪,干脆把儒家礼器全现场画成图,看的大家叹为观止!
最牛的,却是另一样:做游戏!要按唐朝规矩,敢在国子监作乐?立刻开除!胡瑗一接受,立刻废这规矩,每天上课都带着学生玩投壶习射,边玩边教学,晦涩讲义轻松就明白。每次考完试还有大福利:肯善堂办联欢会,亲自带大家跳舞唱歌,玩,就玩个痛快!
当然大家最盼的,还是每年胡老师的最大福利:带学生们集体旅游,还曾经组团带大家从江南来到陕西潼关,饱览大好山河,捎带兼当导游,介绍着风土人情还不忘上课。这可不是为了公款旅游,胡老师说了:以广其闻见!干大事,要有大胸怀!
至于教学成果?说几个人就知道:一代名臣范纯祐,吊打西夏的军事家苗授,水利大师刘黎,北宋巅峰时期这些各行各业最顶级人才,全是他魔鬼教学带做游戏,手把手教出来的。
5,王阳明:别让考试毁了孩子
明朝大儒王阳明,长期在日韩亚洲国家知名,这些年在中国更知名。
但出名的内容,也五花八门,比如他文武双全的超强能力,诗词文章兵法甚至个人武功,样样全能,一句“习武善战以趋报国”,更唤醒了明朝一度萎靡的尚武精神。又比如他超凡思想眼光,政治文化教育,样样睿智精彩,开启了中国古代史自家的思想解放潮流,几百年后,又捎带手把日本给教开窍,说深远震撼东亚史,毫不为过。
但其中有一样思想,同样重量级,却长期被国人冷落:少儿教育。
作为一个科举的受益者,王阳明门下,科举成功者极多。但王阳明一个观点却是:别叫科举考试毁了孩子!
如何毁孩子?王阳明说:而今的教育,越来越功利,读书就是为了科举,小孩子去学堂读书,基本就是死啃书本,啃不动就体罚打,而且课业负担超级重。结果是啥呢?“彼视学舍如囚狱”“视师长如寇仇”。把学校看成监狱,老师看成死仇,孩子还能好?
当然好不了,照王阳明的预测说,这样下去,孩子为逃避课业负担,学会了撒谎偷奸耍滑,道德品质“日趋下流”。结果就是“是盖驱之为恶而求其为善”!要求小孩做好人,却把小孩往变坏的火坑里推,全是考试闹的!
那咋办呢?以王阳明观点,小孩上学先要教的就不是成绩,而是道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而且也不能填鸭说教,而是要用儿歌来培养兴趣,规定他的行为举止,养成生活好习惯,最重要的引导读书兴趣。从而“乐习不倦,而不暇于邪癖。”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学习,没时间精力学坏!
那咋做到呢,王阳明把儿童每天的教学分五步:德,书,礼,讲,歌。也就是讲道德,背书,学礼仪,让孩子自己讲书,唱歌读诗。而且每一步,都要有游戏设计,甚至要有场景表演,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学习,从此“聪明日开”。期间的原则就是“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今天话说,也尤其重要——把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