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连环舟真存在吗? 网友评论(21)201**.8 总第73期 作者:米南德
引言:一说起铁索连环,很多人会想起《三国杀》里的著名锦囊牌。玩家使用此锦囊后,便可将任意两名玩家进行绑定。两者之中的任意一个受到攻击伤害后,被绑定者将一起承受同样的伤害。这个游戏设定并非空穴来风,灵感正是来源于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赤壁之战。赤壁战争中的曹操因为北方军队不习水战,就将自己一方的战船相互绑定连接。结果在遭到孙刘联军的火攻后,因为无法及时逃脱而几乎全军覆没。那么历史上真有这样的连环船存在吗?如果有他们的真实战斗力又如何呢?我们来看一看。 《三国杀》中的铁索连环 攻城利器连体船 人类历史上首次将战船相互连接的事情,发生在公元前332年的黎巴嫩海岸。坐落于濒海岛屿上的提尔城已经在近千年里顶住了各个新兴帝国的攻击。这一次,他们迎来了马其顿帝国的建立在亚历山大大帝。提尔的守军对于自己城市的显要位置非常具有信心,由于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岛屿,所以任何大军无法通过陆地攻打他们。又由于提尔本身还是一个以航海与海军立国的城邦,所以也不担心敌人通过海上攻打他们。任何对手即便在海上包围了岛屿,也难以让自己的士兵成功的从颠簸的海船上登陆到城市高耸的围墙上去。守军还能站在城头,以各种远射武器攻击靠近城市的敌方战船。这座城市正是靠着这些优势,屡屡逼退来犯的强敌。 不过这一次,进攻他们的马其顿军队采取了很多前人所没有使用过的技术。首先,马其顿人逐步增加了自己的海军舰队数量,逐步将守军的舰队压制到了城市的港口内,迫使后者只能死守港口。接着,驻扎在海岸的陆军部队开始填海筑路,硬生生的构筑起了一条通向城市的陆地通道。在此期间,守军多次出动精锐的战船进行袭击,给进攻的马其顿军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于是马其顿军队又生一计,调来了军中的一些大船,用木板将一些船两两相连,改造成双体船。在这些双体船的平台上,再构筑起了攻城塔。有些则安装了弩炮,用于火力支援。 古典时代的双体船图纸 如此一来,在总攻发起时,不仅陆军可以通过陆桥方向攻击,海军也能对城市的各个地方发起强袭。亚历山大大帝亲自派出军中战斗力最强的近卫军,通过这些双体船上的塔楼,登上了提尔的城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的守军尽管拼死抵抗,还是败下阵来。连体船的首次登场,就展现了这种技术在通过海路攻击城池方面的优势。 提尔围攻战 公元1204年,一支由法国人为主心骨的十字军,搭乘着威尼斯共和国的舰队抵达了扼守地中海与黑海交界的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这支舰队总共有桨帆战舰五十艘、普通桨帆货船七十艘、帆船两百四十艘、平底登陆船一百二十艘。这些战船不仅拥有三万名水手与陆战队,还搭载了四万名来自西欧的十字军。他们的目标原本是地中海对岸的埃及,如今则阴差阳错的将拜占庭帝国首都作为自己的打击目标。双目失明的威尼斯总督恩里科·丹多洛是这次行动的总策划人。他的对手不仅是数万君士坦丁堡内的守军,还有古代世界最难攻克的严密城防系统。 有百城之王之称的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虽不是坐落于岛屿上,但三面临海的半岛地形依然便于防御。自从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建成以来,城市的防御系统就一直在不断加强。高耸厚实而设计精密的城墙先后顶住了一波波入侵者的攻击,甚至让不少人直接望城兴叹。相比之下,城市北部金角湾附近的城墙相对矮小简陋一些,所以十字军准备从此处发起登陆行动。这样势必依靠海军的战船。威尼斯人迅速展现了自己的军事工艺技巧,将一些大船两两相连,组合起来。在这些连体船上安装了可以升降的平台,或是攻城锤。 威尼斯人的连环船 正是这些设计精巧的连体船,载着磨刀霍霍的十字军杀向了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不可攻克的君士坦丁堡。他们首先进行了一次海陆夹攻,拿下了位于城市东北面的加拉太要塞,除掉了封锁金角湾的铁链。接着,以法国人为主的十字军被运到对岸的城墙之下,强攻守军引以为傲的城墙。威尼斯人则通过他们的连体船,攻打沿海城墙。他们顶着守军火力,在连体船的平台上再次架起了12英尺的云梯。守军从未想过自己会遭遇这样的强攻,加之十字军在陆地城墙方向上非常给力的牵制了大量守军兵力,威尼斯人成功的攻入君士坦丁堡。号称永远不会陷落的君士坦丁堡,历史上首次被敌军攻克。连体船在整场战役中,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证明了自己在攻城战中的巨大价值。 毁誉参半的海战策略 连体船在两次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攻城战中发挥出色,但在真正的海战中则是毁誉参半。 1282年,加泰罗尼亚人的阿拉贡王国与法国人支持的那不勒斯王国之间,为了西西里岛的所有权,发生战争。第二年,阿拉贡海军名将罗杰率领阿拉贡舰队攻打停泊在马耳他岛的那不勒斯舰队。罗杰的舰队总共有21艘战舰和5500名经验较为丰富的士兵,而对面的那不勒斯舰队则有27艘战舰及7500人,并且龟缩在了马耳他岛的设防港口内。罗杰下令将自己舰队的战船全部链接起来,并布置成一排横队,突然杀入马耳他港内。港内的那不勒斯人虽然在数量上有优势,却被阿拉贡战船严严实实的堵在港口内,一点机动回旋的余地也没有。他们在胡乱的发射完手里的弓弩后,遭到了加泰罗尼亚人著名的强弩与标枪的回击。此战最终以那不勒斯人的全军覆没而告终。 13世纪的地中海桨帆船战舰 而仅仅三年之前的1279年,在中国的南部海岸上,名将张世杰也选择将自己的战船全部连接起来。不过,他手里的大宋水师,经由他这一布置,最终却是惨淡收场。事前,元朝的水军已将宋朝水师围困在与崖山附近的海湾内。张世杰由于害怕手下士兵因恐惧而逃亡,否决了全力突围的建议。转而选择以连环船的形势,原地固守。元朝大将张弘范首先让人使用火船进行火攻,但是被早有防备的宋军破解。随后,元军索性继续保持围困,被断了水源的宋军士气大跌,很多人因为喝海水而腹泻不止。见时机成熟后,元军首先在附近的岸上架起了抛石器,猛轰因为相互绑定而难以机动的宋军战船。元军水师再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近距离攻击宋军水师,并一举将这支大宋王朝最后的力量歼灭。选择死守的张世杰在最后时刻还是选择了突围,并在不久之后死于海难。 崖山海战 1340年,英法百年战争开打。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首次交锋,便是一次海战。250艘法军战舰和2。2万法军驻守在斯鲁伊斯港内,迎接前来攻打他们的200艘英国战船。法国舰队数量虽多,却选择了比较保守的战法,死守港内。法王菲利普六世将法国舰队布置成了前后三线,每条战线上的战船都被链接起来。英军舰队抵达后并不急于进攻,而是等到风向和潮流都有利于自己的时候再杀入港内。战斗中英军的长弓火力压制了法国战舰上的弩手,并在之后的肉搏战中取得优势。8小时后法军第一线战船不是被打沉就是被占领。逃跑的溃兵又引得无处机动的第二线部队一起发生溃散。最终,第三线法军也无力回天,整支舰队被英国人消灭。 斯鲁伊斯海战 细数这些有连环船参加的战役,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士兵素质较高,驾船水平较好的一方而言,连环船的方法的确可以帮助舰队获得优势。但如果素质不占优,并且选择在狭小的战场内死守。连环船绝对是一个错误而致命的选择。 淡出历史舞台 随着人类武器技术的进步,海战的战术也逐步发生了转变。这使得原本就在海战中较少出现的连环船,在之后的岁月里更少有机会登上战争史的舞台。 1504年,印度西海岸的强国卡利卡特向葡萄牙殖民者的据点克钦城发起了海陆夹攻。卡利卡特人除了拥有8万人的大军之外,还有一支舰队用于封锁克钦附近的水域。克钦当地土兵仅有几千人,战斗力也偏弱。而葡萄牙人在当地的驻军仅仅150人和3艘大小战船。深知欧洲人海战能力较高的印度人于是搬出了他们的连环船。总共有8艘连环船被武装起来,并加装了高耸的塔楼与欧式火炮,希望以此来压制住葡萄牙人的战船。然而在之后的水面交战中,葡萄牙战舰利用更好的性能开往较深的外海,以射程更远的火炮进行射击。8艘印度人精心打造的战船和整支大军一样,一败涂地。面对日新月异的武器和战术进步,连环船可谓是大限将至。不仅在欧洲,从此在印度洋地区也销声匿迹了。 葡萄牙与印度人的海战 六十年后的1564年,还是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区,连环船战法进行了最后一次谢幕演出。由于明朝朝廷连年欠饷,驻扎在潮州拓林的水军部队发生了兵变。叛军将目标对准了广东的省会——广州。虽然他们数目仅仅几百人,却依然吓得广州城里的守军闭门不敢出战。叛军人数太少,自知不足以攻克广州这样的大城,便在肆虐周边乡村后暂时撤退。一个月后,叛军联合了几千名在沿海地区活动的倭寇及各类海贼,再次进犯广州城。守城的副总兵汤克宽在抗倭名将俞大猷的指点下,出动水师部队,以连环船的阵势,部署在东洲之下。叛军于是趁着潮汐有利,释放了火船。结果明朝水师遭遇了赤壁之战中曹军的境遇,在一片火海中全军覆没。连环船就以这么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谢幕演出。 明代楼船 自此之后,连环船便在世界各地的海战中彻底消失。作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种特殊战法,被后人不断津津乐道。并继续在今天的纸牌类桌游《三国杀》中展现自身一言难尽的美妙。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gudaishi/special/sgyyzcclhzzcz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