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 2016.11.29 作者:房宁
http://news.ifeng.com/a/20161129/50332934_0.shtml
如果美国在未来几年乃至更长时间里发生比较大的变革,这会影响中美彼此之间的力量消长,进而形成影响中美关系的基本因素。
【政治素人唐纳德·特朗普的胜利让不少民众乃至专家大跌眼镜,国际舆论也因此夹杂着期待与不安。他如何冲破美国两党的重重阻拦?其当选对美国乃至世界又会有什么影响?观察者网就此采访了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 观察者网:我们知道您受美驻华大使馆之邀,在美国驻华使馆内观看了大选投票日的情况,那边气氛怎样? 房宁:很遗憾因为工作关系未能再次赴美做投票日观察。但我还是希望在这个重要历史时刻有一种现场感,于是接受了美国大使馆投票日观摩的邀请。美国大使馆也算作是美国领土,算是在某种程度上的“美国观选”。美国大选对于政治学者而言,实在是十分难得的研究选举、研究政治现象的机会。将来人们会意识到2016年的美国大选有多么重要。 以前每逢大选美国大使馆都会组织观选party,一般会在长城饭店等北京的大饭店组织活动,这次则是在使馆内部,规模就小多了。在现场,大使先生发表了讲话,内容非常有意思,他没有高调宣扬美国大选所象征的那种民主灯塔的典范意义,上来引用丘吉尔的话,说“民主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东西,但目前还没有找到比它更好的”。听后,我周围几位朋友脸上浮现会心的微笑。 在会场,我和美国使馆的熟人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使节交谈,很巧还遇到了智利驻华大使,我马上要去智利访问,交谈中感觉到他对美国大选十分关注。美国使馆的工作人员由于是公务员,被要求政治公立,不能表态,但我能感受到大家显然是有倾向的。有意思的是,现场组织了观选者模拟投票——结果可想而知,希拉里获胜。当然,作为政治学者,我没有投票,即便投票,我也会给两人各投一票。 投票进行中,东部一些州有了一些预估的结果,看着大屏幕上CNN的报道大家还是很淡定的。但到北京时间上午10点,气氛开始有了变化。在看到佛罗里达、宾州、弗吉尼亚还有密歇根的投票情况后,我开始意识到,今天特朗普可能要赢。那时全场的气氛开始有点诡异了,所有人都仰着头盯着大屏幕看。那天脑袋仰了三、四个小时,脖子都有点酸了。2016年大选两党都知道宾夕法尼亚很重要,民主党特意把它的党代表大会安排在那里。可是最后宾州居然被特朗普拿下了,这太不可思议了。到现在我都觉得有点不真实,也确实出乎多数人的意料。 观察者网:您认为特朗普为什么会赢得大选? 房宁:我之前写过分析文章,观察者网也登过。在我看来,特朗普有两大优势,一是动员中间独立选民的能力优于希拉里,也就是更能动员不怎么参加选举的那些人;二是诽谤选举方面有点优势,当然诽谤工作不能通过他本人。 但是,他也有两大劣势。首先是媒体一边倒支持希拉里。美国选举有句话“得媒体者得天下”,而像这次绝大多数媒体支持的候选人落败的情况,在历史上都是没有的。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看起来不可思议。美国十大传播系统九个都支持民主党,只有福克斯支持共和党,但后来也含糊了。经此一役,美国政治教科书要改写了。 特朗普再有一个劣势,就是地面选举薄弱。因为特朗普反建制派,同样也反共和党的建制派,因而没有得到共和党选举机器的全面支持。而希拉里处境和他完全不同,得到了民主党内全力相助。美国竞选分“空中竞选”和“地面竞选”,这次希拉里的地面选举实力十分了得。有消息说,民主党以及希拉里竞选团队在最后一周动员了200万名志愿者为她扫街拉票。按美国选举术语这叫door to door,即挨家挨户拉人拜票。而特朗普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力量,至少我认为他不可能在那么多的摇摆州一下子动员起大批基层辅选人员。他是怎么冲破这个阻力的,现在是个谜,这不符合美国大选以往的常识,所以还需要研究。 从现在对出口调查的分析看,特朗普的潜在优势第一方面有了答案——他的确把一部分独立选民动员出来了,另外在负面选举方面做的也不错。特朗普阵营以及反希拉里的力量巧妙地反复利用“邮件门”,相当成功地把希拉里塑造成一个两面三刀、神通广大的无良政客。我认为,特朗普阵营最后阶段的负面选举策略是奏效的,确实起到了损害希拉里形象,降低民主党选民投票率的作用。 当然,希拉里阵营也在极力黑特朗普,但如事先分析和预计的,一直有放荡不羁局外人形象的特朗普具有天然的“脱敏”效应。就连“录音门”也让他轻松化解,居然有女性站出来为他说话,说所有男人都那样,私下里就喜欢吹嘘怎么玩姑娘,所以这并不新鲜。至于希拉里,则被打到痛处。被反复操作的“邮件门”让大家相信希拉里在美国政治大染缸里浸淫太久了,非常虚伪,是个标准的建制派政客。 总之,特朗普阵营黑希拉里的策略是有效的。但是,至于他怎么能冲破媒体阻力,如何弥补地面选举的短板,这还需要到美国去深入地做现场调研。 观察者网:特朗普的当选,会给美国政治带来什么影响? 房宁:这次特朗普的当选,可以被看作是美国所谓的“改革”(change)的又一个开始。八年前,奥巴马总统就是以“改革”为口号登上总统宝座的,但现在看来这更像是一个竞选口号。很遗憾,八年来奥巴马可以说是一事无成。不过,责任也不完全在他,而在于美国的政党恶斗,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牵扯。美国体制现在太没效率了,所以很多事情都耽误了。这次许多美国人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素人来冲击建制派,冲击美国的体制,希望能给美国带来一些根本性的变化。但是特朗普能不能做到这点,人们还要拭目以待。 特朗普当总统后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首先要在一定程度上改革美国的政治体制。所有的体制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但选择哪种制度、体制,是由一个国家所处阶段面临的任务和形势决定的。我的政治哲学观点是相对论,或称适应论。具体言之,就是不能抽象说一个制度好不好,不能从政治价值观出发进行评判,而是要看在某一特定阶段、特定条件下的制度的实践表现,再根据实践效果判断优劣。 观察者网:美国很多人对于选举结果很不满意,选举结束至今,各地陆续有抗议人群上街。您认为特朗普上台后能够弥合这些尖锐矛盾吗? 房宁:他需要通过改革实践来弥合社会分歧。这次选举之所以如此激烈,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意外不断、奇葩纷呈。从根本上看,这些都反映了当代美国社会矛盾上升、社会分歧加剧的趋势。这种趋势实际上从2000年美国大选就明显地存在,并日益发展了。对此需要认真地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至于说到特朗普,他在主观上肯定希望弥合日益上升的社会分歧,但他也必然受到他所痛恨、所攻击的建制派或利益集团的制约。 从选举政治的一般规律看,新当选领导人总还是会处于比较强势地位的,至少在最初阶段会是那样的。毕竟特朗普的背后还是有着广大的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的支持,他的获胜并非偶然。我注意到他胜选演说中也强调了这点。他现在首要的任务是要注意弥合好共和党党内的分歧,然后处理好共和、民主两大政党的关系,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我认为他还是会有所作为的。还有一个因素是国会多数现在都在共和党手上,新大法官任命对共和党也有利。 观察者网:特朗普是富豪,他真能代表美国底层的一些民众? 房宁:首先应当澄清一下,从初选阶段资料就显示特朗普在欧洲裔美国人中的各个阶层支持率是比较均衡的,大选结果也依然如此。所以,不能简单说,特朗普代表下层。当然,特朗普在选举中确实采取了所谓“民粹主义”策略。这就涉及政治学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即上层权力精英直接诉诸下层民众的问题。这也是近年来,我们在研究发展政治学、比较政治学中新近探讨的一个问题。 从理论上说,政治体系是一个三层结构。基础是利益结构,往上是国家利益格局下产生的一个权势集团,或称权力结构,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这群人包括总统、议会,及商界、政界、媒体界的精英。在这之上,还有一个宪政体制,也就是宪法、法律、机构等。 一般规律是,利益结构中的主流集团能够影响或决定权力机构,权力结构进一步影响及生成宪政体制,也就是政治体系最表层的政治结构——宪法、法律、机构以及其中的操作政权的“直接权力者”。在美国,行政机关中的总统、内阁等,立法机关中的参众两院的议员们,司法机构中的大法官等都属于宪政体制中的“直接权力者”。 一般而言,宪政体制是建立在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有一致性和联动性,有因果关系。利益结构中的主流支配权力结构,权力结构中的精英阶层支配宪政体制。所以,一般说来,处于政治体系顶端的宪政体制中,直接权力者要受到整个体系一层层的制约,并非独立地自行决定国家的方针政策。 但是,政治活动中还有一种特殊现象,就是直接权力者运作下的宪政体制和利益结构的互动,也就是所谓"民粹政治"动员机制。这现象在拉丁美洲非常多,阿根廷的庇隆和委内瑞拉的查韦斯都是典型代表。这并不是说草根决定一切,而是最高领导人通过动员民意的办法来挟制中间层。这并非历史的常态,是非主流现象,但也时有发生。中国十年“文革”即属此类。毛主席作为最高领导人,越过整个执政党组织,直接发动红卫兵,发动群众来挟制干部层。 而特朗普若要推动美国的改革,我认为他确实可能会实行这种类型的政治动员方式,即民粹政治。他可以在民意的基础上直接掌控群众情绪,利用美国白人中下层民众的诉求,来挟制位于中间层的权力结构,或者对权力结构进行整顿整合,以推动美国的政治改革。这条可能的执政路线是我现在的初步判断。 观察者网:有些人认为,因为特朗普是个商人,而中国善于与商人打交道。他们认为特朗普上台会对中国有利,您怎么看? 房宁:特朗普是商人出身就会用商业逻辑处理政务?!那如果是一个军人呢?!这种认识难道不肤浅吗?!这是典型的外行话。现在谈特朗普上台会对中国怎么样还有点早。我觉得这恐怕要一两年甚至更久才看得出来。 对于中国学术界而言,现在要做的是认真深入地研究特朗普上台的原因。深刻准确地了解特朗普上台的原因,可以进一步了解美国社会的变化、了解美国社会变化的趋向,进而了解特朗普以及共和党政策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基础。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认识,才谈得上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可能的政策选择进行预测。 从长期来看,还要观察特朗普能否给美国带来更大的变革。如果美国在未来几年乃至更长时间里发生比较大的变革,这会影响中美彼此之间的力量消长,进而形成影响中美关系的基本因素。总之,现在推测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为时尚早。特朗普赢得2016年美国大选需要深入研究,未来许多问题的答案将会在其中找到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