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回复: 0

[军情观察] 美战略司令部司令首访韩日再提"延伸威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7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媒曝美战略司令部司令首访韩日再提“延伸威慑”,还扯上中俄朝


  据美国《航空航天部队》杂志当地时间5日报道,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安东尼·科顿于8月29日到9月4日分别访问韩日两国。报道称,这是安东尼·科顿去年12月9日上任以来首次访问西太平洋地区,科顿在一份声明中称,美国希望“向盟友,特别是向日韩两国展示我们提供的延伸威慑”。据《航空航天部队》报道,这位美军高官在与韩日高官会谈时,扯上中俄朝三国进行渲染炒作。


9、.jpg


科顿与日本自卫队统合幕僚长吉田圭秀会面 图源:美国《航空航天部队》杂志网站


  报道称,科顿于8月29日到31日到访韩国,与美国驻韩国大使菲利普·戈德堡、韩国国防部长官李钟燮和韩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金升谦会面。科顿随后于9月1日至4日访问日本,与日本自卫队统合幕僚长吉田圭秀、日本外相林芳正和防卫大臣滨田靖一会面。


10、.jpg


美空军B-1B轰炸机与韩国空军展开联合演习 资料图 图源:外媒


  报道称,在访问韩日期间,科顿与韩日方面讨论了美国战略司令部的所谓“延伸威慑”使命,也就是美国向日韩两国及其它盟国提供“核保护伞”。此外,报道声称,科顿与日韩两国官员的会谈还提及朝鲜“不断增加”的核与导弹活动,以及对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所谓“担忧”。

  报道还称,日本外相林芳正在会见科顿时重申了美国“延伸威慑”对日本安全的“重要性”,在韩国逗留期间,科顿听取了韩美“乙支自由之盾”演习的相关情况,还再次提及有关提升美在朝鲜半岛战略资产“可见度”的承诺,并且还就韩国方面成立战略司令部以应对朝鲜的核与导弹“威胁”的话题进行讨论。


11、.jpg


美空军B-1B轰炸机、F-16C战机与日本F-2A战机进行联合演习 资料图 图源:美国《航空航天部队》杂志网站


  《航空航天部队》杂志提到,科顿是一名“训练有素的导弹操作员”,他在去年接任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后就声称“新危险”正在出现,并称这一危险主要来自中国近年来正在快速进行的所谓“核力量扩张”。

  报道还提到,科顿访问韩国期间,朝鲜向海上发射了两枚短程弹道导弹,朝鲜方面表示,此举是为了回应美军一架B-1B轰炸机与韩国方面进行的联合演习。《航空航天部队》杂志称,美空军的B-1B轰炸机虽然不能携带核武器,但可以携带远程常规导弹。目前美空军的B-1B机队隶属于美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该司令部是美国战略司令部的一部分。美国战略司令部负责领导美国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的许多关键方面,例如战略威慑、核行动和指挥、全球打击与分析以及导弹防御和威胁评估。


12、.jpg


8月30日,朝鲜人民军进行战术核打击训练 朝中社报道配图


  针对美国在东亚特别是朝鲜半岛的军事动作,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8月27日视察朝鲜人民军海军司令部时表示,美国近来在朝鲜半岛周边海域扩充部署核战略装备达到常态化水平,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积极地与其追随势力在朝鲜周边海域进行联合军演。前段时间,美日韩三国领导人聚集一堂,宣布将三方的各种联合军演常态化并开始实施。由于美国等敌对势力肆意对抗,朝鲜半岛海域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战争装备集结地和最不稳定的核战争风险区。

  此外,中方也已多次就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动向做出回应。今年3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就美韩举行联合军演一事回应称,我们对美韩军演动向表示严重关切,朝鲜半岛形势发展到今天症结是清楚的,有关方拒不回应朝方已采取的无核化措施,反而不断加强对朝施压威慑是主要原因。当前半岛形势高度复杂敏感,有关各方都应保持克制,多做有利于半岛和平稳定的事,而不是相反。

  而就美方频繁渲染的所谓“核力量威胁”,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今年3月在记者会上表示,美国作为最强大的核武器国家,理应采取负责任的核政策。然而,美国近年来大肆升级“三位一体”核力量,不断强化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四处构筑军事同盟体系,并通过增强延伸威慑、开展核潜艇合作构建极具冷战色彩的“小圈子”。“美国才是世界最大的核威胁来源。”毛宁说,美方应彻底反思自己的核政策,切实履行核裁军特殊、优先责任,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以有意义的实际行动减少核风险,以负责任的态度维护全球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战略稳定。(黄泽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9 07:54 , Processed in 0.03347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