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54|回复: 16

[转帖] 五行(金木水火土)分野和空间有序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6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负质量物质的理论最早由狄拉克提出,但在物理学迄今仍做为一种假说存在,而从璇玑科学的理论上讲,负质量物质的定义是对另一背反宇宙(即虚界宇宙)中的物质在我们眼见的宇宙(即实界宇宙)存在状态的一种描述,就任何存在而言都必须具有正负质量物质交参的两重性,也就是说,任何存在都必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运动性和静止性,相互吸引性和相互排斥性等等。

   在实界,我们所观察的物质一般是正质量物质凝定于内,负质量物质飘散于外的状态,如同原子中的原子核同电子云,地球与外在大气层及高空负质量团,太阳系中的太阳与九大行星运行轨道布成的负质量场等等。

   中国古人对于正负质量物质的交参状态给出五种相进行描述,这五种相即:金、木、水、火、土。
金:
物态:正负质量物质离散度很大。负质量物质大量弥散于外相互凝结,正质量物质由于其强烈的吸引作用构成一种有序阵列结构。
类相:各种无机晶体,金属晶体及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性质:刚硬肃杀
颜色:
方位:西
木:
物态:正负质量物质离散度较大。负质量物质一部分速率较低,密度较大的相互勾连,另一部分速率较高,密度较小的形成空穴,正负质量物质有一定位置和排列有序性,但无法形成整体空间阵列。
类相:木材、肌肉及其它有机纤维。
性质:生发条达
颜色:

方位:

水:
物态:正负质量物质离散度不大。外层空间的速率较高,密度较小的负质量物质大量无序流动,使正质量物质不能保持准确位置,只能具有一相对均衡的引力场。
类相:水及其它液态物质。

性质:流动不定

颜色:
方位:
火:
物态:正负质量物质离散度较小。外层空间的速率很高,密度较小的负质量物质无序弥散,使正质量物质不能保持准确位置及均衡引力场,同时处于有离散状态。
类相:加热或离散中的气相物质。
性质:炎上离散

颜色:
方位:
土:
物态:正负质量物质分布较为均衡。正质量物质所以保持均衡引力场,但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位置下并不恒定,因此没有固定形状。
类相:泥土、胶体、云雾等等。
性质:弥散均衡

颜色:
方位:

   中国古人观察到五行在天地之间是有一定运化规律的,古人总结这些规律,提出五行相生和相克两种状态。

相克:两种物质相互侵入湮灭的状态。
相生:一种物质生化裂象转为另一种物质的状态。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这里须要注意的是,就五行本身而言,仅是对大多数物质存在状态的一种特征描述,因而不具有指实性,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硬性规范某种物质就是金或木……等等。而且自然界大多数物质一般都具有金、木、水、火、土五种状态,例如:金属,常温下有金的状态,拉伸下局部出现有孔洞的木的状态,烧热后在某临界点将出现不定形的土的状态,加热到高温时融化而成为水的状态,极高温度气化成为火的状态。
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很多,就物质本身而言,由于其外在璇玑场特性不同,一般存在状态可能偏重金、木、水、火、土五种相态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但在物态流转中不排除其它特征相态,仅仅是表现不明显而已,另外就负质量存在状态而言,物质的波动性同样具有五行分野。
例如:
声波有:宫、商、角、徵、羽,光波有:青、白、黄、红、黑等等。
五行相生与五行相克,实际上是中国古人对于自然界物态运化流转规律的简洁描述,这其中包括物理变化,也包括化学变化,从大的流转走向来看,一般是相生走向占主流。
例如:
四季:春(木)—— 夏(火、土)—— 秋(金)—— 冬(水)。
十天干:甲乙(木)—— 丙丁(火)—— 戊己(土)—— 庚辛(金)—— 壬癸(水)。
但实际上,在自然界的规律性运化流程中相生与相克是相互交参的,也就是说,欲以金生水,必先有火克金,欲以木生火,必先有金克木,欲以土生金,必先有木克土,欲以火生土,必先有水克火,欲以水生木,必先有土克水。
我们可以由此分析一下在自然界中的流程。
水在江河中流入土壤(土克水)——为树木所吸收(木克土,水生木)——树木在阳光照射下挥发水蒸气(金克木,木生火)——水蒸气在高空遇到流动冷气流凝结成云(水克火,火生土)——云在自然流动中水蒸气不断融合粘连形成冰晶(木克土,土生金)——冰晶在阳光照射下形成雨滴落回江河(火克金,金生水)。
我们知道,实际上五行在自然界的流程中还包括五行相合,以及刑、冲、害等等,由于其机理更加繁杂,就不一一论述了。

下面我们谈谈空间有序化问题。
空间有序化一般是指正质量物质的规范性阵列排布和负质量璇玑场的规律性流转,一般说来当正质量物质形成规范性阵列排布时,负质量璇玑场也将形成规律性流转,而当负质量璇玑场形成规律性流转时,正质量物质也将形成规范性阵列排布,举一个例子,一般的铁没有对其它铁的吸引作用,这是因为其中铁原子排列的无规律性,但当铁被某一磁铁磁化时,其中的铁原子将出现规范性阵列排布,其外在负质量场将出现规律性流转,出现吸引铁的特性,而当我们的咨询师对患者身体进行调整时,用自己身外的空间有序场对患者进行影响,常常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也是外在负质量璇玑场的某种规律性流转导致正质量物质排列的规范有序化。
就五行分野而言,空间有序化是指五行在平面上的规范性阵列和空间由上而下的规范性阵列,种种不同的阵列,将形成不同的空间效果,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空间有序化对于大环境生物圈的存在发展,空间能量的周流与运化,生物本身新陈代谢都有着重要作用。
空间有序化重要的前提五行整体排布的规范性和平衡性,五行排布的规范性将对空间璇玑场的流转起到制控作用,而五行排布的平衡性将使空间璇玑场的流转不发生偏颇和停滞,关于规范性的作用可以参照磁铁的实例及以前我们曾做过的α螺旋淀粉酶整列实验,而对于平衡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实例,例如在某一空间区域内出现金多状态。
金多木伤:那里的农作物正常生长将遭到破坏,出现草木枯萎的现象。
金多土硬:土壤将出现大面积板结沙化。
金多水冷:水的流动将发生停滞,局部地区有干旱。
金多火晦:欲以金生水,必先有火克金,金多之时,火无法克金,将使秋季长时间过渡不到冬季,天冷不下来,出现温室效应。
因此可见,对于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有序化的深入研究将成为极为重要的课题。


[ 本帖最后由 火秋 于 2008-5-6 21:03 编辑 ]
发表于 2008-5-8 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收藏了。阴阳五行说,可分为阴阳说与五行说,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说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物有阴阳,阴阳又有五行。世上的道理都是融会贯通的。
再复杂的事物,总归离不开阴阳五行。
由繁变简,就是古人看世界的方法。:loveliness:
发表于 2008-6-2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真是搞不太懂五行
:L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复杂的,简单的说是宇宙自然的一种规律。:loveliness:

复杂的说涵盖范围很广泛啊,很难搞懂。:loveliness:
发表于 2008-6-2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的确很是复杂的
慢慢研究
发表于 2008-6-2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负质量还没有被最后证实之前算是一种假说,五行是否要和负质量有联系就更不确定了。我觉得解释五行用逻辑上的集合更合适。体现了一种中国特有的逻辑模式。遵循排中律的逻辑是西方经典逻辑,五行就是不满足矛盾律的思维技巧。(矛盾率---任何事物不能同时既具有某属性又不具有某属性)
发表于 2008-6-2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看吧 于 2008-6-2 21:50 发表
遵循排中律的逻辑是西方经典逻辑,五行就是不满足矛盾律的思维技巧。(矛盾率---任何事物不能同时既具有某属性又不具有某属性)...


五行就是不满足矛盾律的思维技巧?

找“相生”环时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违背逻辑上的“同一律”,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个概念或判断都必须要有其确定的内容,不能“偷换概念”、“转移论题”或者是“偷换论题”等。这是因为,相生环直接决定着相克环,如果在找相生环时违背“同一律”,那么,就会在相克环中出现违反“矛盾律”或者“排中律”等的逻辑错误,如在相克环中可能既出现A克B,又出现A不克B;或者是A既克B又克C等情况。这样相克环就不准确、不科学了;
发表于 2008-6-2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行按照您说的就简单了,变成A推B。您的解释不能另人信服。逻辑做为抽象的学科属于数学分支。这就涉及到什么是理性思维的问题。按您说的五行“矛盾律”、“排中律”都符合就属于经典数理逻辑。五行成了1+1=2了。但这显然不符合事实,事实上五行的逻辑比经典逻辑复杂。妙就妙在“似是而非”

[ 本帖最后由 看吧 于 2008-6-2 23:22 编辑 ]
发表于 2008-6-3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负质量物质的理论最早由狄拉克提出,但在物理学迄今仍做为一种假说存在
-----------------------
这句话是错的,狄拉克提出的是反物质学说,而且已经被试验证实,比如反质子反电子等等,中国就有一个"正负电子对撞机".正反物质质量相等但电荷等量相反.正反物质一相遇就会转化成相同质能的光子

物质一般是正质量物质凝定于内,负质量物质飘散于外的状态,如同原子中的原子核同电子云
------------------------------------
这句话也错误,电子不是负质量,只是带负电荷.

[ 本帖最后由 why_together 于 2008-6-3 15:00 编辑 ]
发表于 2008-6-3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相生相克的自然发展规律,再至引用到各系统中,或各种分析中.
发表于 2008-6-3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对于确定宇宙规律用西方的自然科学更好,对于处于不确定的宇宙规律易经五行八卦更有优势。绝对确定的规律是否存在还有待证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易经五行八卦的思维模式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方法,因为我们的环境就是不确定的或者不确定的成分比能确定的要多很多。
发表于 2008-7-1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hy_together 于 2008-6-3 14:59 发表
负质量物质的理论最早由狄拉克提出,但在物理学迄今仍做为一种假说存在
-----------------------
这句话是错的,狄拉克提出的是反物质学说,而且已经被试验证实,比如反质子反电子等等,中国就有一个"正负电子对撞机".正反 ...


的确如此,反物质的存在已被证实,但带负电荷的电子实际上也是“正物质”,反物质的电子是带正电荷的
发表于 2008-7-1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了什么书?能贴出来吗?
发表于 2008-7-1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行理论的科学化?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朋友空间转来的。不是把五行科学化。而是用西方的角度论证说明五行的存在必要性。不用那个角度有些人无法理解。耸肩
发表于 2008-7-7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学科究其根本都是哲学.
区别在与切口不同.阐述方式不同.
五行绝对可以泛泛到哲学范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3 23:46 , Processed in 0.74966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