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金方》是《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二书的合称。作者孙思邈(581~682年),是隋唐时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和中国传统老年医学的奠基人之一。
《千金方》把养生称为“养性”,是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求“内外病悉皆不生”,而延长人的寿命。本书认为,养生的方法,除《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可行之外,尚应做到:
1.要节护精气神
精、气、神是人身之三宝,是祛病延年的内在因素。孙思邈在书中将人体比喻一盏灯,精、气、神喻作灯中之油膏,生命活动如同灯火之光辉。
若灯芯用“大炷”,则油尽灯熄较快,人的寿命即短;若灯芯用“小炷”,则油尽灯熄较慢,人的寿命自长。因此,本书认为养精大要之“啬神”、“爱气”、“养形”,以及“戒房事”,都着眼于节护“灯”中之“膏”。主张老人要“反俗”,众人大言我小语,众人多繁我小记,众人悖暴我不怒,不以不事为累意,不去强求符合世俗之仪,“淡然无为”。
中医养生话“七情”----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详细阅读
2.要饮食清淡,注意节制
《千金翼方》认为,膏粱厚味,对老人有害,肉食入口,“喜生百病”。久饮酒者,“腐烂肠胃,渍髓蒸筋,伤神损寿”。
五味过多,则伤五脏。书中还指出,老人肠胃皮薄,若贪食过多,“多则不消,彭亨短气,必致霍乱”。书中引用晋代嵇康的论断,将南北饮食习俗不同对寿命长短的影响作了比较。“关中土地,俗好俭,厨膳肴馐,不过菹酱而已,其人少病而寿”;“江南岭表,其处饶足,海陆鲑肴,无所不备,土俗多疾而早夭”。因此,本书要求老人常吃清淡之味。“大小麦面”,此大益老年。而猪、鸡、鱼、蒜、生肉、生菜、白酒、大酢、大咸之品,老人都应当禁忌。
3.做轻体力劳动和适度运动
本书在吸收前人养生经验的基础上,强调“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是以“安者非安,能安在于虑亡”,离开了劳动和运动,人体就会“不得安于其处,以致壅滞”。
因此,书中认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主张“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剂”。每餐食毕,应当以热手摩腹,出庭散步五六十至一二百步。四时气候和畅之日,度量其时节寒温及体力状况,出门行三二百步或三二里地为佳。闲暇之时,自种枸杞、百合、甘菊等,做轻微体力劳动,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老人“极须知调身按摩,动摇肢节,导引行气”,做适当其体的运动。
书中列举了许多传统运动方法,如叩齿吞津法、黄帝内视法、吐纳法、呵气法、摩耳面法、天竺国婆罗门法18势、老子按摩法49势等。若老人能够做到长期坚持适度运动,则可眼明轻健,不复疲乏,食欲增进,行及奔马,寒热平和,邪不易侵,从而达到“预防诸病”、寿度百岁的目的。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衣服、身体要清洁
本书作者孙思邈不讲究衣着外观和质量的优劣,他说:“衣服但粗缦,可御寒暑而已”。但他却非常注意整洁,要求老人“第一勤洗浣,以香沾之”。并且要求“身数沐浴,务令洁净”,才能使“神安而道胜也”。
睡眠勿覆其头
睡眠覆盖头部是一种不良习惯,冬季寒冷时尤多。覆盖头部,有碍于呼吸新鲜空气。孙氏在距今1200年前提出这一观点,确实难能可贵。
不吃生腐食物
本书指出,“一切肉惟须煮烂”,若得肉必须新鲜,似有气息则不宜食,烂脏损气,切须慎之戒之。
注意口齿卫生
书中说,“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又忌强力咬啮坚硬脯肉,反致折齿破齿之弊”。其说至今有借鉴意义。
5.适当服用预防保健药物
《千金方》认为,让老人适当服食汤、丸、散、酒等补益和祛病药物,是保障晚年健康的重要手段。
服食首先是为预防疾病而设
孙氏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中指出,凡人春服小续命汤五剂,及诸补散各一剂。夏天则服肾沥汤三剂。秋服黄芪等一两。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则止。“此法终身常饵,则百病不生矣”。
服食主要是为益寿颐养而备
孙氏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列服食方22首,在《千金翼方》中列养性服饵方37首。如茯苓酥方,杏仁酥方,都是较好的服食方剂。现代研究表明,这两首方剂中,茯苓、天冬、杏仁分别含多糖类、生物碱和维生素B17等物质。松脂含松香酸酐等物质。牛酥系乳制剂,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蜂蜜和醋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碱性物质及促进某些细胞新生的物质。因此,其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 本帖最后由 火秋 于 2008-5-11 23:50 编辑 ] |
千金方, 名作, 名医, 孙思邈, 要诀, 千金方, 名作, 名医, 孙思邈, 要诀, 千金方, 名作, 名医, 孙思邈, 要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