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4|回复: 0

[慰问祈福] 我們都是汶川人------如不能转贴请删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5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包括武警和解放軍    官兵在內的救援人員,爭分奪秒,幾經艱難險阻,分水陸空三路,終於抵達四川    大地震的震央汶川,這裏約有7萬名同胞自大地震之後,便與外界失去聯絡,他們的生死存

亡,牽動全體中國人的心魂。救援人員正在汶川縣城和鄰近市鎮搜救,暫時未知具體傷亡情,我們只能默禱更多的同胞、更多的汶川人脫離險境。

自發捐血 民胞物與

除了焦點所在的汶川以外,救援人員仍在北川、都江堰、綿陽、廣元、甘孜、德陽等地,奮力拼搏,忘了自身疲憊,不斷地挖掘,要盡量把瓦礫中的同胞拯救出來。兩日來,透過記者的努力,較全面地呈現災情慘,其中不乏賺人熱淚的捨身救人事,例如父母、老師如何以血肉之軀保護子女、學生,自己則慘死了;又如有救援人員冒死搶入災場救人,自己不幸犧牲等。這些事,雖然只是大地震的其中片片斷斷,不過它們都是大災難中的中國人團結一致、面對逆境、捨死忘生的可歌可泣事。

災區遭受破壞之巨大、災區同胞所遭到巨大災難和痛苦、救援人員在前線拼搏救人,一幕一幕都感動全體中國人,兩日來全國各地紛紛動員起來,組織救援災胞,據新華社    報道,截至昨午4時,全國共接收社會各界捐贈款物8.77億元,報道所臚列未包括港澳地區的捐款。因此,這次大地震,確實觸動了中國人之間的同胞愛和兄弟情,預計未來一段日子,濟助四川大地震的災胞,將會是全國社會活動的其中一個主調。

除了從物資上濟助災胞,連日來,內地一些民的行為,也反映了在大災難面前,人民的善良品質自然地流露出來。在許多城市,不少民自發捐血,以應災區救援所需,北京    一個捐血站的排隊捐血隊伍中,有年輕人接受記者訪問時說:「從汶川地震猝發那一刻起,我就是汶川人!」許多災胞從災區逃出來,沿路許多民給他們提供食水、食物等,在在都顯示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痌瘝在抱、民胞物與的崇高精神。

大地無情人有情,大悲之中見大愛。這次大災難,全國人民在信息透明之下,團結一起,在中央政府領導下全力投入救援工作,總理溫家寶    的身影出現在災區各個災場,雖然他的安危使人關心,但是他僕僕風塵,不避辛勞,為救援人員鼓勁、為被困災民打氣、為被困災胞所流露焦急之情,使人動容。溫家寶昨日在曲山鎮賑災現場接受香港記者訪問時說:「山可以移動,但動搖不了廣大人民抗震救災的決心;水可以阻斷,但阻斷不了香港和內地的同胞之情。」這幾句如詩一般的說話,其實超越了感謝香港同胞的支援和幫助,它實際上說出了全體中國人(包括僑居海外的中國人)對這次大災難的心底話。

香港濟災 應擴及重建

在香港,立法會    通過特區政府    撥款3.5億元賑災,其中3億元給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總部,另外5000萬元給本港志願團體申請作救災之用。本港商界和富豪中人,日來都紛紛捐出款項;許多界別已經在籌集捐款,香港大學    學生會也發起穿黑色衣服悼念死難者和籌款,本港演藝界本月17日星期六晚上會舉行《眾志成城抗震救災》活動,藉此募捐,濟助災胞,因此未來一段日子,本港社會各階層會掀起籌款賑災熱潮。以香港社會相對富裕,物資賑災肯定不成問題,但是香港賑災的能量,應該不僅於此,我們認為香港還應該把目光投向災後重建,特區政府和民間力量結合,較長遠地協助災區同胞。

這次大地震,初步看來,不少學校坍塌,許多學生因而慘死,視他們如珠如寶的父母,蒙受極大痛苦。
在重建災區學校方面,香港可以盡一分力。特區政府可以與建築界組織關注小組,協助災區策劃和重建學校,以高質量確保學校穩固,使得學生日後可以安心上課。

另外,地震災後社區重建,給予當地人民適當心理治療,也是其中重點,不但痛失親人的民需要輔導,就是救災人員和其他民,他們都直接或間接有過「見死難救」、「見死而救不得」,眼巴巴看被困的人死去的經歷,他們都需要適當輔導,才可以走出陰影,重過健康正常的生活。特區政府可以組織民間團體和人士,定期前往該地,給予有需要者心理治療和輔導。

特區政府可以與中央商討,量力而為,選定一個災區城市,協助他們重建學校和對有需要民進行心理治療和輔導。我們認為物資濟助以外,香港有能力對災胞顯示更深層次的承擔。

四川大地震是天災,災難的可怕結局,任何人都不忍面對,但是必須面對。當大地翻攪,青山垂淚,一些同胞遭逢巨大傷痛的時候,全體中國人只能一起承受,與災魔對抗。對於中國人而言,2008年肯定是榮耀與災難交輝的一年,災難的是中國人的土地,榮耀的是中國人的心魂。「我們都是汶川人」,應該是全體中國人對這次大地無情的回應!http://hk.news.yahoo.com/080514/12/2u04s.html


社會上,大財團、企業、銀行、慈善團體的捐款均以百萬、千萬元計,「中聯辦」接捐款應接不暇;而街頭的捐款箱、紅十字會戶口等,來自市民大眾的捐款也直線上升。捐款的市民,不少是工薪階層、家庭主婦以至綜援戶,眼前物價上漲,「打工仔」要為節省幾元車資而徒步上班,主婦為省幾元買餸錢寧願等到街市收檔時間去撿「貨尾」,一家人省吃儉用,但毫不猶疑把三百元塞進了捐款箱,他們的三百元,在「份量」上和李嘉誠先生的三千萬沒有兩樣,都是代表著對國家的支持、對同胞骨肉的關愛。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8/05/15/LT1-905399.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8 07:46 , Processed in 0.03480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