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1|回复: 2

[灾情转载] 关于小郎真的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7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日,一幅来自北川县灾区的照片一经媒体刊出便迅速在网络上流传开来,照片中,被战士搜救出的小男孩躺在担架上,吃力地将右手举过头顶,向四周的战士敬着队礼。不少网友认为,这是灾情发生后最令人感动的一瞬。

  杨卫华,绵阳晚报摄影记者。提起拍摄照片时的情况,记忆犹新。

  5月13日上午7时许,杨卫华随着救灾部队进入北川。“经过强震,北川县城满目疮痍。我和救援队来到老县城,这里已是一片废墟。”搜救队迅速开始行动,搜寻幸存者,杨卫华一手握着手电筒,一手拿着相机,在废墟中喊话。

  “下面有人吗?如果听见请回答!”几声呼喊过后,杨卫华仿佛听见身旁的废墟下传来微弱的声音,他一面询问,一面搜寻着声音的来源。“叔叔,我在这里。”一个稚嫩的声音从地下传来。杨卫华判断出方向,开始用手电筒搜寻。

  杨卫华循着声音,走到身旁的废墟前用手电筒一照。一个身着黄衣服的小男孩被压在一堆废墟下,幸运的是,一个卷帘门隔在砖瓦与孩子的身体中间,孩子似乎未受重伤。

  杨卫华加上3名战士。4人仅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便成功搬开压住孩子的砖瓦和卷帘门,救援过程中,小男孩并未哭闹。被压在地下十多个小时,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实在太残酷。在被战士抱起的一瞬,他开始大哭。战士们这才发现,男孩的左手小臂已经骨折,医疗队迅速赶来,在孩子的手上做了一个简易的夹板。开始包扎时,男孩突然停止哭泣,“叔叔,谢谢你们。”突然间,男孩冒出的一句话。这个可爱的男孩名叫郎真(音)。

  包扎完毕后,战士们决定将小郎真送出北川县城,他们从附近找来一块结实的木板,小心翼翼地将小郎真放在木板上。木板离地的一瞬,杨卫华的心猛地一颤。他看见,小郎真吃力地将右手举过头,向周围的战士敬了一个队礼。

  悬崖上打通“生命”路:营救团长被埋山石下

  “团长!团长!”子弟兵们嘶哑着喉咙呼喊着,眼睁睁看着他被不断滚落的山石掩埋其中却又无能为力,3000灾民获救了,在场的所有人落泪了……

  昨日下午,被子弟兵们从清平营救出的清平乡二大队一队的谢君哭红着双眼向记者讲述这一故事。为了营救清平和天池两个乡被困的灾民,子弟兵们步行10个小时,硬是用双手和铁铲在悬崖中造出一条路。没想到在撤离到“抽筋坡”(音)时,为了让灾民们安全通过这一危险地带,负责该次营救任务的一位带队团长竟被滑落的山石掩埋。谢君拜托记者:“请一定帮我找到这位团长,我想了解他的伤情,想亲自拉着他的手对他说声谢谢。”

  清平二大队一队的谢君是昨日被成功营救下山的灾民。“清平的路充满了艰险,有10处河沟要过,处处都是悬崖峭壁,稍不注意就会丧命,还要时刻担心余震发生。所以为了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成功撤离出去,每5个人中间就会插一位子弟兵在其中,帮助我们顺利走过每一段路。特别是每到一个有河沟的地方,子弟兵们都第一个跳入水中为大家当 ‘水桩’。”一名70岁的老大爷也向记者透露,有些地方还需要用吊绳才能下去,跑在第一位的总是子弟兵,他们用肩膀给灾民们当起生命的楼梯。眼看着胜利在望,意外却发生了。
发表于 2008-5-17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发表于 2008-5-17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杨卫华给我们带来了具有如此震撼力的好照片!!!: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 16:41 , Processed in 0.03659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