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四月芳菲

[灾情转载] 最牛希望小学震后无恙 网友向建筑商致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9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7ba41010091pk.html
李承鹏
  
  我已经很难复原5月12日14时28分北川邓家小学的完全细节,但从邓丽君的叙述中仍然知道:由于从小患上小儿麻痹症,左腿行动不便的邓丽君一直是被允许在课前十分钟整理活动中下楼上厕所的,那天她独自地缓缓下楼,从三层楼高的教室里刚刚走到空地,刚看到太阳影子,地就开始吼,开始动。
  
  
  
  她拼命开始跑,虽然效率不高,仍然连滚带爬到达旁边的竹林,又听到体育老师在叫“快到操场”,就和另几个女生跑到操场,三分钟后,这里就聚齐了全校483名学生。
  
  
  
  后来我们设想,小儿麻痹的邓丽君真幸运,要是那天她课前没因身体原因去上厕所,也许会被挤倒,也许情急之下会跳楼,也许会有什么不测,如果这样,一个奇迹就不会出现了,奇迹是——在单位地域死伤最严重的北川大地震中,虽然北川一中教学楼迅速淹没二千多名学生,但邓家小学483名都学生一个都没有少。
  
  
  
  而且,以肖晓川带队的9名老师携无家长认领的71名学生历经两天一夜,在无水无粮无工具的情况下,先是困守一处山坡,后来翻越水洞子、景家山、杨柳坪三座(之前媒体报道成两座)海拨最高达2000多米的大山,其中还有一名4岁多的学前班孩子,最后到达绵阳。
  
  
  
  关于那个71名学生翻山逃生的奇迹一直被流传,这两天,我一直在绵阳至北川转悠,我只想告诉更多的细节,少一些形式化的英雄色彩,多一点真实的人性色彩。
  
  那天同一时间,肖晓川正在办公室看书,发现书动得厉害,另一侧的吴少先正在教学楼巡视,学校负责人的他俩很害怕,但拼命开始吼“快到操场”……我不知道他们怎么能那么科学的组织学生逃生,后来向逃生专家询问过,包括蹲下、靠两侧下楼,进入操场以及后来制作简易帐篷,都符合逃生标准手册,但他们从来没学过,现在也不知道这就是标准逃生手册。
  
  
  
  我觉得这个长途迁徒的故事很像《黄石的孩子》,韩寒说很像他曾经看到过的一个抗战时把动物园动物们转移到大后方的电影,在交谈中我发现中间并不像记者们写的那么大无畏,是种革命的浪漫主义情节,他们有怀疑、恐惧、绝望、麻木,但最后他们坚持下来了,没有伟大胜利,但修成无量功德。
  
  
  
  借住在绵阳中学英才学校一处过道里,这样更安全,也利用心理有创伤的孩子们从灾难环境中恢复。据说昨天又有余震,孩子们逃跑的速度和秩序比上一次好多了,他们已很有避难经验了,想想都心痛
  
  
  
  肖晓川在四川卫视和中央台里已说了很多,但他私下向我承认一句从未对记者说过的话,“那时我很害怕,很害怕,我说是世界末日来了,我想活不过今天了”,旁边的吴少先说他也很害怕,“那架势,完全让人莫得法镇定,真的就是快死了,我以为自己活不过今天了”,这是一个真实的人性,而不是这两天记者们简单讴歌的英雄形象,但是前者更有说服力。因为他们最后带着孩子们逃出来了。
  
  
  
  蹲在操场里仍很危险,看山下县城已夷为平地,山上还有泥石流,地面还有余震,“要活命就必须向高处转移”,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经过观察发现远处有一个缓缓的山坡暂时不会被淹没,他们动员学生一起上去了。虽然肖晓川从没有砍过竹子,但那天他去砍了很多竹子,吴少先跑到废墟里捡了几块农民常用的编织口袋布,靠着山丫子以三角原理做了一个帐篷,他们从未做过帐篷,帐篷面积太小,483名学生只能背靠背坐了一夜,一动都不能动。
  
  
  
  如果另外有人看见黑暗中的那个光景,一定会震憾——483名孩子躲在一个狭小的简易帐篷下一动不动,沉默不语,四周山石滚动发出巨大的响声,雨哗哗地下着,大地在颤动,孩子们很像躲避风暴的的羊羔,而老师就是牧羊人。
  
  
  
  “山上一点光亮都没有,完全黑了,很恐怖”,再后来,居然有一些孩子却开始叽叽喳喳“摆条”(摆龙门阵),邓丽君对我叙述时一直在微笑,她说她们当晚在回忆谁怎么跑下楼的,谁还摔一跤,打趣谁还哭了喊妈妈……她还告诉我她很喜欢自己的名字。
  
  
  
  见证过无数灾难的优秀记者唐建光说,其实“灾难”永远不会是想像中那种情景,这次我明白了,特别是人类的情绪,人总会在极度灾难下缓和自己的情绪。
  
  
  
  李主任为我们提供的英才中学为受灾学生准备的课程表,他说,里面有很多开导心理的课程
  
  
  
  我曾经很不理解9名老师要带着71名学生翻山越岭,而不是就地等待,后来知道,“我们理解县领导啊,他们还得救埋在下面的人,一时顾不到我们了,我们只能自己救自己”。关于徒步翻山逃生的决定没有任何争论,虽然很危险,但留下来更危险,只有赌了。
  
  
  
  他们的逃生路线是:水洞子——景家山——杨柳坪,是依次上升的三座大山,,除了余震和山体裂缝、泥石流、暴雨外,因海拨高会出现高山反应,而且有一大片原始森林。
  
  
  
  中途有一个女老师因挂念婆婆退出了,人们理解她,有一个叫吴明艳的老师有严重气喘,在山上脸发青快死的样子,人们问她“行不行”,她说“一定要走下去,不能死在这里”。他们继续走着。
  
  
  
  震后的异象出现了,“第二天白天时,天突然完全暗下来了,就像黑夜一样,一点光都看不到,就是伸手不见五指”,他们突然发现黑森林里一大片怪异的挥之不去的浓雾扑来,两米之外根本看不见同伴,昨天他们请我理解他们的迷信,因为那阵势太可怕了,完全就像一个巨大的鬼魂扑来,“阴冷,冷到骨头里去了,农村里有这样的传说,所以我们很怕这个巨大的东西把人的魂勾走了,勾走了魂就没命了,所以我们就让学生们互相大声喊叫着名字,然后大声地答应着,这不仅是壮胆,是让互相知道还活着,还有人气,让那东西拿我们莫得办法,不把魂把我们勾走了”。
  
  
  
  我没有忍心去问孩子们关于父母和那场灾难的细节,怕引起心理刺激,拍照时,我告诉女孩们:你们那两天真勇敢,你们是英雄,现在太阳出来了,一起说茄子,让我看看你们雪白的牙齿好吗,她们很可爱,纷纷露出洁白的牙齿,连一直很自闭的邓青也第一次露齿大笑起来
  
  
  
  他们就这样大声的在林子里叫着,他们的魂果然没被勾走,很久之后,他们走出那片巨黑色的浓雾。
  
  
  
  剩下的山路更难,当地有句话是“养女莫嫁景家山”,是说这段路太难走把女儿嫁过去连路都走不得,还有一句话是“男人要穿脚马子”,就是说男人走这段路都得穿着一种用篾条编的东西才不会掉下悬崖。
  
  
  
  山体已经出现裂缝,旁边有泥石流在下流,更要命的是,原来依稀还记得的山和路,这时却和以往不一样了,他们很奇怪,“山形变了,本来记得是往上走的路,发现却变成往下走了,本来是左转的,却变成了往上走,要是按原来的方向走就会掉到悬崖下”,当天晚上,我们才知道这是因为印度洋板块对喜马拉雅山的山体冲击,造成了类似造山运动的变化。
  
  
  
  昨天听说一个有真实意味的笑话,地震那天,有两个北川老太太正站在靠得很近的山丫子上摆龙门阵,正讲着东家长西家短时,就觉得必须说得很大声说对方才听得见,一看,原本十几米的山丫子距离变成了近一百米远,这就是山体变化;有营救者在震后在灾区看见一座山,问农民为什么对面这座山一棵树都不长,那么新,农民想了想,说:“新吗?很新,我也是第一天看见它”。
  
  
  
  中间睡着的红衣女孩叫邓青,她父母在地震中双亡,这几天她很自闭,睡觉时也总是双手紧紧环抱,心理医生说这证明她没有安全感
  
  
  
  因为泥泞,这段路上鞋越走越少,每过一会都有人喊鞋丢了,但人却一个都没有减少,最小的只有不到5岁,大的就拉着小的跑,老师们还帮着找鞋,偷农家的鞋。
  
  两天一夜他们71名学生加8名老师的食物是两袋夹心饼干,和几瓶水,“怎么吃?我们老师用手指给每个人掐一小块,让学生只能喝一小口,这叫吊命,留着元气就可以活命,前头的人在吃时,排在队列后面的学生吞口水的声音都能听得见,那时候,我们老师眼泪一下就流下来了”,肖晓川说。
  
  
  
  我问他们一路上怎么鼓励学生,“除了坚持就是胜利,就是哄他们骗他们,大部份学生都没去过山下的绵阳,我们一路上就喊,加油啊,绵阳有好多糖等着你们,还有冰激凌,还有面包,可乐,那些娃娃小,就流着口水跟着跑,我们还说下面有警察叔叔在等着你们,山里的孩子平时看电视都知道警察叔叔是专门救人的,崇拜他们,就拼命往山下跑”。
  
  
  
  令人悲凉的是,中途碰到过两家有能力收留学生的地方,但主人拒绝了,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得到这两家店的名字。
  
  
  
  到了营救地点后,其实第一时间也根本没有传说中的糖,冰激凌……人们确实太忙了。
  
  
  
  经过两天一夜,翻山越岭的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终于看见任家坪收费站,看见正在那里搜救的指挥部,当时北川县金大中县长问“你们有多少人活着”,肖晓川说“一个都没有少”,金县长惊呆了,说“我们都以为你们全部都不在了”。
  
  
  
  那天晚上孩子很困,坐在大巴上睡死过去,摇都摇不醒,但是车到绵阳时,体力已到极度虚脱的孩子们却兴奋异常,没有一个愿意去睡觉——对于这群山里长大的孩子们而言,这是他们出生之后看到的第一个大都市,虽然绵阳也被地震遭到破坏,但孩子们仍惊讶这个城市的漂亮,就像天堂。从地狱来的孩子,看到什么地方都像天堂。
  
  
  
  左为吴少先,右为肖晓川,感谢他们。对了,他们及学生们穿得很新,这因为汉龙集团在绵阳为所有人买了整套新衣,肖晓川说,他从来没穿过这么高档的衣服
  
  
  
  昨天我在绵阳中学看到这些孩子,他们大多很快乐,我问过学校老师为什么这样,宣传部李主任介绍了这几天他们制订的心理课,包括“注意力转移”“渲泄”“武术”“看猫和老鼠”……但一个老师说,这也是因为孩子们到现在为止没有看到过死人,换成北川中学的幸存者,肯定不会这么快乐,这么容易恢复情绪。为邓家小学的孩子们没看到过死人感到幸福。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进入真正的核心,因为,如果那天邓家小学像北川一中那样在几秒钟内就被震垮,后来的成为传说的长途翻越也就不存在,那天一个学生都没有死,甚至没有什么重伤,我了解到,那座十年来正式名字叫“汉龙希望小学”的教学楼不仅楼没有垮,奇迹是,连教学楼正面那块长十几米、高三层楼的玻璃幕墙一小块都没有碎,与在这场大地震学校教学楼动辄压死几百名学生相比,这是一个奇迹,我很好奇,这是谁修的房子?
  
  
  
  于是我知道一个叫“汉龙集团”的公司,它是在十年前出资捐赠邓家小学的企业,老板叫“刘汉”,总经理叫“孙晓东”,经办监理学校修建工程的人是当时的集团办公室主任,学校里很多人在谈及这场幸运的逃生时,都在感谢这位监工的“办工室主任”,昨晚我找到这位办公室主任,他讲了一些故事,但坚决不让我透露他的姓名,也不要表扬他,因为他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下面我只能用X先生来代指为什么“汉龙希望小学”在这次大地震中成为唯一没有压死学生的学校?或者说奇迹最开始的一步是什么,我得知以下内情:
  
  
  
  一、十年前,刘汉和孙晓东对下属X先生说,“亏什么不能亏教育,这次你一定要把好质量关,要是楼修不好出事了,你就从公司里走人吧”。
  
  
  
  二、十年前一天,监理工程的X发现施工公司的水泥有问题,含泥土太多,因为X曾经是生产水泥的一家公司的副老总,经他手灌注的水泥至少有五十万吨,是绝对的行家,所以他要求施工公司老总必须把沙子里的泥冲干净,也不能用扁平的石子,从建筑专业而言,扁平石子混在水泥灌注过程中是灾难,水泥结实度大打折扣,他对施工队大发雷霆,愣让他们把沙子里的泥冲干净,把扁平石头全部拣走。
  
  
  
  三、一次会议中,他在追问工期拖延时,发现施工公司负责人眼神不对,才得知原来是有关方面的款项没有及时到位。按捐赠原则,企业捐款必须先到当地有关部门,再由有关部门把企业的钱下发到具体施工公司中去,但施工公司并没有从有关部门及时拿到钱(具体人们想必都能猜到,这可是中国式惯例),于是X先生又发火了,穷追不舍,终于让款项到位。
  
  
  
  四、在奠基仪式上,由于某个原因工期又得拖延,X又发火了,他找到有关部门,据理力争,9月19日,学校终于平出一块崭新漂亮的操场,他说看到那块操场铺平后很开心,而那块操场,就是十年后483名学生逃生的地方。
  
  
  
  那段时间人们总能听到X在吵架,在发火,在追款项,当我对他核对这个事实时,他要求我一定要在“吵架”上加上引号,否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我想我已没必要说得太多,一个深知捐赠中国希望小学潜规则的人士说,虽然学生们全部逃生是个奇迹,但汉龙集团的X先生能够通过“吵架”把钱“吵”到正规用途上更是个奇迹,在往常,吵架根本没用,钱还是不能够及时到位……(这里恕我暂时不能直言)
  
  
  
  由于X先生反复叮嘱我不能写他的名字,所以我们在邓家“汉龙希望小学全部成功逃生”的故事后,就只能记住以下名字:刘汉、孙晓东、肖晓川、吴少先、陈世荣,罗中会,母贤莹,沈长树,赵义辉,母广兰,吴明艳。
  
  
  
  刚才,X先生给我发来一则短信,未经他同意,我就刊发在我博上,目的是让有的人有的部门看看,也提醒以后有人想修希望小学的人看看:
  
  
  
  打扰您了,可以负责的告诉你,绵阳五所希望小学建设均由我经办,而此次大地震未能撼动一幢,巍然屹立!师生未损毫发!请你来绵阳做客!
  
  
  
  这次邓家汉龙小学无一人死亡成为一个奇迹,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所谓奇迹——就是你修房子时能在十年前,想到十年后的事情
发表于 2008-5-19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新盖的楼房所以结实有情可原,不过这个恐怕又会给人利用了,转而指责其他的学校不结实,不要上当,其他学校大部分都是旧楼
发表于 2008-5-19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意过分宣传,难道那些倒塌的房屋都是建筑承包商的问题?
发表于 2008-5-19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还不明白吗?那些房子都是玉质板结构的尽不起大的地震的,都是60 70年代的房屋结构。一个地方出现问题跟着就全部出问题的。
发表于 2008-5-19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nli 于 2008-5-19 10:38 发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7ba41010091pk.html
李承鹏
  
  我已经很难复原5月12日14时28分北川邓家小学的完全细节,但从邓丽君的叙述中仍然知道:由于从小患上小儿麻痹症,左腿行动不便的邓丽君一直是被允许 ...



我刚好想发这个文章呢!!!!!!!!!
发表于 2008-5-19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震中建筑缘何“坏而不倒”?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孙有为 2008-5-17 0:00:00  




  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7.8级的强烈地震导致灾区房屋大量垮塌,很多群众被埋在废墟堆里。由于地震预报的局限性,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震后建筑物的灾害研究,根据第一手的资料,对建筑抗震思想、方法、材料、规范等进行修正,以期以后的建筑工程可以更好的保障人类的安全。
建筑设计的历次演变
  为了防止建筑的垮塌,在抗震设计的早期,人们曾经企图将结构物设计成“刚性结构体系”,就是具有很大刚度(可以理解为硬度、抗变形能力很大)的建筑物。一位国际地震工程专家这样说:“为了满足我们的需求,人类所有的财富可能都是不够的,大量的一般结构将被设计成碉堡。”不论从经济性还是实用性,这种设计理念都与实际的情况相去甚远。目前笔者见过的这类建筑,是东北地区某中学里,当年侵华日军建造的一个小型军用仓库,仅此一例,还是在特殊年代满足特殊需要的产物。
  与刚性结构对立,后来人们还设想了“柔性结构体系”,通过减小建筑物的刚性来避免与地震时的地面产生共振,从而达到抗震的目的。这就好像是把房子建在巨大的果冻上面,虽然可以减缓底部传来的地震力,但是,即使是震级很小的地震也会引发建筑物产生大移动,易造成局部破坏,影响使用。同时,考虑人类的承受力,还有建筑物的使用目的,即使不发生破坏,有谁愿意住在经常晃动的楼里呢?
  随着工程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目前,工程界一般认为把建筑物设计为“延性结构”是比较合理的。即适当控制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做到“该硬的地方硬,该软的地方软”,使建筑物在小震级情况下基本没有大反应,在大震级下,建筑物仍然具有一定的伸展性,从而可以通过变形消耗地震能量(这和汽车安全设计中使用的吸能设计类似),保证建筑物在大震时“坏而不倒”。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物自身的延性结构体系越来越不能适应建筑设计日益复杂化的要求。以隔振、减震、制振技术为特色的新的结构控制设计理论开始出现。
  隔振是通过某种隔振装置,将地震动与建筑物隔开,以达到减小振动的目的。北京地区较早的隔振建筑是北京东郊的防灾科技学院实验楼,其下设置了橡胶隔振垫系统,通过多年监测,隔振效果良好。除此之外,近些年还有很多建筑使用了滚动隔振装置、滑动隔振装置和摇摆支座隔振装置。
  减振是通过采用一定的耗能装置,吸收或减耗地震传递给建筑物的能量,从而减轻结构的振动。减振方法主要有耗能减振、吸振减震等类型。耗能减震装置常见的有阻尼器(原理类似于我们常见的减速关门器)、耗能支撑(把各种阻尼装置用在支撑系统上,在城市内的高楼里可以见到)、耗能墙(在墙体内布置阻尼装置)几类。吸振减震装置主要有调频质量阻尼器和调谐液体阻尼器,台北101大楼使用的就是这种抗震方法,通过在大楼上设置大型装置来控制地震和风振影响。
  狭义的制振技术又称为结构主动控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主动的给建筑物施加控制力,进而减小振动。这种方法要求的设备、技术水平较高,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砌体结构震灾中弱势凸现
  砌体结构,顾名思义,就是用砖石等建筑材料建筑的建筑物。在我国,古代先辈们很早掌握了烧制砖和修建砖石建筑的技术,因此,砌体结构建筑在我国分布很广泛。城市中的老城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建筑基本上都属于此类,虽然国家已经明令禁制使用粘土砖(为了保护耕地),目前还有很多小城市和农村利用砖建房。这类房屋由于整体性不佳,抗震能力比较弱。在唐山地震中,砌体结构房屋基本都被震毁,本次汶川地震,很多房屋也是这种结构,从地震后的现场图片来看,部分建筑物外墙与建筑主体分离,倒塌;有的房屋边墙倒塌以后,棚顶预制板失去搭接,或整体掉下,或折断;房屋两端、转角、楼梯间及附属结构(女儿墙、屋顶烟囱)毁坏严重,有所学校的学生在慌乱中想从楼梯逃生,被坍塌的楼梯埋住;砖石墙、木结构屋顶的典型四川民居在这种强烈的地震作用下完全毁坏、不复存在。
  所以在砌体结构的施工中,要从构造上增强其抗震能力,比如,采用横墙(与较短建筑边长平行的墙)承重,避免采用纵墙承重,增加结构的合理性;结构布置要尽量均匀,对称,注意结构体的连续性;楼板施工最好采用整体浇铸,如果使用预制板,则需要注意板与墙的搭接长度,并且在搭接处设置合理的连接钢筋或者装置,增强整体性;设置圈梁(闭合的环形整体梁);对于楼梯间进行重点设计,构造上要与结构尽量融为一体。
  在砌体结构中,还有一类是底层采用框架结构上部采用砌体结构的房屋,这类房屋属于典型的“下弱上强”(下部的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上部的砌体结构属于刚性结构),从抗震方面来说,十分不利,建议不要使用这种设计。在我国,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建造过这种建筑,目前,已经不再使用。
  框架结构的房屋大家都比较熟悉,现在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房屋都是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相对于砌体结构来说,整体性更好,结构构件的延性更好,抗震性能更好,因此得到广泛的使用。从汶川地震区目前的图片来看,灾区内没有倒塌的建筑物多是框架结构,很多建筑物虽然有明显的变形、裂缝,但是基本可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不垮,保障了人员的生命安全。
  从国内外的震害调查来看,此类建筑的震害有以下两大类:整体破坏形式(薄弱层整体垮塌)、局部破坏形式(柱梁连接处破坏、构件发生横向剪切断裂、填充墙毁坏等)。在框架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中,应尽量使用规则性结构,避免发生结构的突变(比如突然在某一层变窄变细,或者二层明显探出);非承重墙采用轻质材料,减轻自重;墙体和主体结构要有可靠的拉接;设置合理的防震缝;在需要的位置布置抗剪力墙;相邻建筑要注意距离,防止在地震时发生碰撞。
  对于高层建筑,除了满足相关的规范外,还要进行特别的设计与计算,并且还要考虑增加隔振、减振或者主动控制设备。
抗震设计任重而道远
  我国现行的多级抗震设计思想,本质上是以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为原则的,按照抗震规范设计的建筑物可以避免倒塌而不危及人的生命,但是一次中等强度的地震损失就可能大大超过社会和业主可承受的限度。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建筑物能够抵御倒塌,还要能够控制经济损失的大小和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基于这种需求,基于性态(简单来说,即指具体使用功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兴起。这一理论是抗震设计理论的一次变革,它的逐渐成熟将有助于我国在抗震设计方面与国际接轨。虽然目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尚不具备施行条件,但是,在未来,它必将全面实现。
  (作者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博士,主要从事建筑结构抗震、地下结构抗震的研究。)
发表于 2008-5-19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找到开发商,灾后的新学校让他建吧!!
发表于 2008-5-19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该建筑企业表示敬佩    能守住本心不容易      另外    这个楼是否是新造的? 如果是新造的话  我收回敬佩的话    因为理因如此

[ 本帖最后由 拓拔玉 于 2008-5-19 11:11 编辑 ]
发表于 2008-5-19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样的~~~~~~~~~~
发表于 2008-5-1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如26楼,真正不倒的是碉堡,不过地震大到一定程度碉堡也不好使
发表于 2008-5-19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良心感謝你們!!!!是良心救了孩子們.
发表于 2008-5-1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不顶对不起我们那些深埋在地下的同胞……
发表于 2008-5-19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屋建筑抗震的要求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只要在这次地震中不倒的房子都是好样的,毕竟是8级地震啊
发表于 2008-5-19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监工者,投资人,施工人,一切有良心的中国人.

[ 本帖最后由 datou 于 2008-5-19 11:47 编辑 ]
发表于 2008-5-19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倒塌的房全归于老旧根本说不过去,因为一个城镇不可能近10多年没起房子的。
是不是旧房原因还是豆腐渣工程,一定要严查下去,该负责的人一定要要负责。
发表于 2008-5-19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发表于 2008-5-19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08-5-19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值得尊敬的企业,强烈要求将那些黑心建筑商永远取缔经营资格!!!!
发表于 2008-5-19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关键是选址。北川中学房屋整体混凝土浇注,可是由于地基下陷歪倒,再结实也白搭!


北川县城肯定要迁址重建
发表于 2008-5-19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次地震是沿着断裂带释放能量,而且不均匀,有的地方相当厉害,不是好房子就不会倒这样简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19 10:02 , Processed in 0.04261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