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5|回复: 1

[现场亲历] ▒ » 记者灾区采访手记:平凡的人给我太多感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6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18日,汤鸿老师的坟前摆放着一枝花。程圣中/摄

5月16日,谢彬在废墟面前紧闭双眼、沉默不语。程圣中/摄

  5月18日黄昏,四川什邡市红白镇。我站在龙门山脉下,打量着眼前这条“巨龙”,6天前它的一声“怒吼”,让上千万人历经劫难,让这块土地面目全非。
  我真的希望山的那一边会有千万能的神灵,让那些人那些事可以重新来过。但,山的对面是汶川,那是一个我宁愿永远不曾知晓的地方。
  一周的灾区采访刻骨铭心,游走于生死之间。绵竹、什邡、汉旺、红白、蓥华、金花、清平……在这一个个陌生的地方,我的脚步在废墟与山麓中穿行,感知民族的伤痛和坚韧,丈量人性与精神的高度。
  就在第二天凌晨,北京天安门广场,新中国国旗第一次为普通民众降半低垂。那个下午的14时28分,历史再次成为永恒,汽笛与眼泪,举国同悲。在全民默哀的三分钟里,那些与震撼和感动有关的灾区记忆,在脑海中一页一页地掀起。
  永远不能忘却的,是那一张张平凡的面孔。遇难者、幸存者、志愿者、救援者、受伤者、落难者……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他们秉承着勇敢的姿态,他们的脸上写满坚强,让每一个人为之感动并肃然起敬。他们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无论生死,无关年轮。
  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我们祈佑逝者,愿天堂里不再地动山摇;我们祝福生者,在废墟中重建美好家园。
  遇难者汤鸿:美丽教师的生命抉择
  弓着腰、张开双臂、俯身趴在墙的角落,这是汤鸿留给世界最后的样子。在她怀里,紧紧拥着3个学生,有2个孩子的生命在她的庇佑下得以延续。
  26岁的女教师汤鸿,是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小学部二(2)班的班主任。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给学生上舞蹈课。她为今年儿童节排练的节目计划,在几分钟后分崩离析。
  汤鸿已经退休在家的妈妈接受了记者采访,恣意纵横的老泪落下,滴在怀中汤鸿留下的孩子的脸上。从5月12日下午开始,这个仅7个月大的孩子学会了呼喊“妈妈”。
  汤绍军是汤鸿的父亲,地震发生后,他正疯狂地在镇中心幼儿园救废墟中的孩子。等到他赶到女儿所在的小学时,一切都晚了。20分钟后,汤绍军亲手扒出了女儿的遗体。
  “如果你早来一会儿,说不定你女儿还活着?”尽管愧对女儿,汤绍军却还是认为救幼儿园里的孩子“那是本能反应”。
  和这对汤氏父女一样,有太多平凡的人民教师,在地震发生那一刻,人性的光辉耀昭天地。让我们记住他们伟大的名字:袁文婷、张辉兵、向倩、刘继军、王周明……
  幸存者杨柳:失去双腿的女孩
  15日,绵竹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垮塌现场,水泥楼板像面条一样挂在残存的墙壁上。高二(2)班女学生杨柳的双腿被一块水泥楼板重重地压在下面。
  一压就是60多小时,她依然镇定自若。我们相信她心中一定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就在她身旁,一位同学已然死去。救援人员给她送去了饮水、食物和安全帽,她不时地向与她相距二十米开外的人们招手致意。天空飘着细雨,我分不清脸上是雨水还是泪水。
  她或许不知道周遭的环境有多么险恶,残垣断壁让大家为即将进行的救援捏了把汗。她还不知道的是,医护人员正准备手术所需设备及药品。由于杨柳的膝盖及以下部位严重坏死,在征求父母同意后,一场危楼内的截肢手术即将开始。
  为了稳定情绪,现场总指挥给杨柳打气:“你要坚持!”“只要你们救我,我一定坚持!”杨柳的勇敢和坚强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来自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医院的两名医生走进危楼,开始手术。现场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旁边作业的起重机全部停机。
  15分钟后,手术顺利结束,杨柳随即被送往德阳市医院进行治疗。实施手术的医生热泪盈眶,周围的人们不约而同地鼓掌。他们的内心有感谢,也有祝福。
  救援者铁军:“天兵”从天而降
  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在高原复杂地域,飞机上的15名空降兵突击队员凌空跃下,伞花迅速绽放,消失在白云之中。
  “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啦!”,半个多小时后,“孤城”茂县的群众抱着空降兵痛哭。这个时候,有铁军之称的空降兵的到来,点燃了灾民心中生的希望。
  “落地”之后,争分夺秒的生死救援随即开始,空降兵各部出现在各个重灾区。与武警、边防、消防、预备役等官兵一样,穿梭在瓦砾与废墟之间,搜寻着每一丝生命的迹象。
  16日下午18:30分,距离地震发生整整100个小时后,什邡市蓥华镇51岁的杨德云被成功救出。空降兵某军官兵手手相连,分别站在路的两侧,护送120急救车驶出废墟。一名日本电视台记者,一边播报新闻,一边泪流满面,那一刻,我和他有着同样的感动。
  十几分钟后,该军军长来到现场为空降兵官兵加油鼓劲。在军长检阅的目光下,这些从天而降的“天兵”们振臂高呼,惊天动地的声音回荡在这片刚刚失血的天空。
  几十分钟过去,在与空降兵相邻的另一片废墟上,围观的群众也像他们一样,手手相连分站两旁,等候迎接又一个生命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8-5-26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能觉得有点傻”,赵亮将写有“选择坚强”四个大字的A4纸小心翼翼地贴到一辆商务车车窗上,“其实地震后大家说的都是这几个字。”

  赵亮今年29岁,是成都市一家房地产公司的白领。他地震后就没有去单位上班,从公司借了这辆商务车,往返于成都与德阳之间,给灾民送食品、饮用水,他现在的身份是志愿者。

  初次相逢,他爽快地把这辆车“征用”给中国网,还给我们当向导。他的耐心和热情,使我这个从未去过四川的人,对灾区的地理轮廓逐渐清晰。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东汽子弟学校,他对重灾区如数家珍,我很庆幸采访没有走弯路,我们的汽车一直飞奔在他手指的方向。

  “地震之后,我能感受到我们四川人团结的力量。很多有钱人开着奥迪、奔驰去排队献血,这是以前很难看到的。”血浓于水的氛围感染了赵亮,他也传递给了别人,很多朋友也加入到了志愿者的队伍。

  “灾难已经来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点什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的眼神始终充满了坚毅,为了灾区重建,为了四川雄起,他早已选择坚强面对。

  最后还要向赵亮的姐姐保持致敬,她也是北京媒体的一名记者,在四川灾区一线采访。一直到记者离开四川时,她还没有回去看父母一眼,她和赵亮的家就在重灾区绵竹。

  受伤者林洪:灾难后的信用与使命

  背上装着金钱的袋子,在没有人烟的路上,朝着目的地一路狂奔。这不是“胜利大逃亡”,而是发生在四川重灾区的一个感人故事。

  农信社绵竹市清平乡营业网点的十名工作人员,在地震发生两天两夜后,从重灾区出发徒步5个多小时,将营业网点的135万余元安然无恙地送回到绵竹市农信社,受到英雄般的礼遇。

  今年23岁的林洪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地震发生时,他和另外九人跑出营业厅,担心信用社的钱款丢失,所以在营业厅前不远的地方停下来。“当时地动山摇,营业厅已经垮了多半,心里还是紧张,大家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随后的两天里,林洪和他的同事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积极自救,冒着生命危险将能找到的信用社的钱款和工作单收集起来。饿了,就着盐吃粥;渴了,直接喝雨水。

  清平是重灾区,山体发生移动,原有道路消失。15日下午1点,他们背着重达近80斤的钱款忍着伤痛徒步上路,摸爬滚打、艰难前行。下午6点时分,衣衫褴褛的他们回到了绵竹,将135万元钱送到市信用社。

  “路没有了,河也改道了,山也变形了……”绵竹市信用社的同事至今仍感动不已,“135万多元,他们把硬币、分币、破钞都背了回来。”有不少网友在新闻回复中称:“平凡的林洪们足以感动中国。”

  受难者谢彬:爱的路上不止我和你

  一辆两厢小货车,后面拉着满满的蔬菜和猪肉。车内的我们显得有些拥挤,因为剩下不大的空间里装满了矿泉水。我们从什邡市出发,沿着凹凸不平的广汉路,开往龙门山脉深处。

  这辆货车的主人及司机叫谢彬,地震后这条熟悉的山路,他来回走了数十遍。谢彬是竹溪村率先富起来的人,经营着不错的苗圃生意。他十几万元修建的房子,在地震中被夷为平地,所幸家人没有伤亡,他把他们安顿到了城里。

  之后,他和几个不错的朋友一起,每天开车从成都或什邡自费购买食物、饮用水和药品等送回村里。中途会碰到很多灾民搭车,每次谢彬都耐心地把他们送到目的地。我两次搭乘他的车去山里的重灾区,他都欣然应允。

  “我必须为灾区干点什么,哪怕被塌方的石头砸死,都比呆在家里好受。”地震发生后,他频繁上山下山:抢救幸存者、运送灾区物资、为记者当向导……他自称是志愿者,但在我看来,他是落难者,就在5月12日的那个下午,他和很多人一样,劫后余生。

  5月18日记者最后一天在灾区采访,和他一起当“志愿者”的一位朋友执意要留我们在家吃午饭。盛情难却又心怀忐忑,那是一桌刻骨铭心的饭菜:野菜、野菜、黄瓜、黄瓜,还有从废墟中刨出来的腊肉和白酒,记得举杯的那一刻我潸然泪下。

  在谢彬这位朋友家的帐篷里,我听到一段久违的音乐。一个小女孩怀抱吉他,她稚嫩的左手在琴柄上滑动,右手生涩地拨动琴弦,她在弹奏《爱的罗曼史》,这是吉他爱好者的入门曲目。我坚信有一天她会成为优秀的琴手,因为在她身上,我看到谢彬们和太多人的影子。

  后记:从四川灾区返京一周后,我的心情仍然难以平静。感谢每一位平民英雄,他们让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开始重构。很遗憾我在四川的采访提前结束,但地震灾区那些与感动有关的故事还在继续……(中国网 程圣中 文/图)



http://news.sina.com.cn/c/2008-05-25/224215615651.s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9 19:36 , Processed in 0.03585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