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13|回复: 6

[爱心行动] 灾区的孩子,儿童节你们还好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汶川的孩子


中国新闻周刊最新封面
  童年经验是漫长人生永远的基础和走不出去的宿命。
  而地震孤儿,在人生的起始阶段就遭受巨大的双重创伤——失去父母和经历惨痛(目睹地震中的大规模死亡)。他们的身心状况,在很大意义上决定着他们未来的人生。反过来说,即将进行的社会安置是否以人为本,是否人性化,也取决于是否适合于他们的身心状况。
  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汶川孤儿”。
  然而确定一个人的身份是失踪还是死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之前,所有与父母失去联系的孩子,只能被认为是 “临时孤儿”。
  只要是临时孤儿,就仍处于寻找亲人的阶段。5月21日,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克福透露说,据初步统计,目前包括临时孤儿在内的地震孤儿已有4000多名,他们将首先致力于寻亲。
  尽管如此,无论在心理关怀还是在收养助养上,中国人,甚至国际友人都表现出空前的热情。
  在现代传媒的推动下,“汶川孤儿”,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当下中国一代人的心灵事件,而不再像32年前的唐山孤儿,只有在后来的历史叙事中才成为知识分子的心灵事件。
  因此,恰当地安置地震孤儿,愈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不仅牵涉到地震孤儿一生的生活质量,而且牵涉到当下中国人一代人的心灵期待。
  本版照片均由《中国新闻周刊》摄影记者拍摄于汶川地震的灾后安置点。据记者在拍摄过程中的了解,安置点的学生,有一部分与双亲失去联系多日,有些已成为孤儿。目前,这些从震区走出来的孩子,在学会抚平创伤的同时,继续着他们人生的道路。
  “刘汉”的孩子
  5月12日,北川邓家海元村山中的刘汉希望小学师生,成为了北川最幸运的人——这所屹立不倒的学校,使全体师生得以幸存。其中,9个老师带着71个无人认领的孩子,在解放军开路下,翻山越岭两天两夜,逃离北川这座死亡之城。他们辗转数地,一路奔波。与父母失去联系的10岁的吴晓菲,始终挣扎在可能永远见不到爸爸妈妈的恐惧中
   逃出小学爬上山
  离北川县城15公里,海元山和乌鸦山这两座大山中,袅袅的浮云下,一座学校耸立在半山坡上。这是刘汉希望小学,1999年由汉龙集团与政府联合建成,校名取自汉龙集团老板的名字。
  刘汉希望小学有483个学生,其中180个住校生,4年级的吴晓菲(化名)是其中的一员。她的家在距北川近两小时车程的梅龙镇。通常放三天假她才会回家,每个返校日等车时,她都会不自觉地忧伤,要买上一块口香糖才能感觉好些。这个五一假期后离家返校的她,不知道自己踏上了一条永远离家的路。
  12日14:28分,整个教学楼摇晃起来,一个老师大喊,“大地震,快跑。”语文老师朱福慧喊道,“趴在地上别动!”厚厚的灰尘扑面而来,学生们用红领巾捂住鼻子。这时整个天空迅速乌云密布,遮盖住了太阳。趴在地上的吴晓菲偷偷地把头抬起来,看见平时纹丝不动的水泥柱子,跳舞似地来回摆。
  混乱的状况持续了1分多钟,晃动戛然而止。大家跑到操场上,清点人数,全体师生安然无恙。
  孩子们看到学校对面的楼整个坍塌下来,这才意识到危险,哭喊着要妈妈。吴晓菲和同学大哭不止。她大脑一片空白,想回家,但家里电话打不通,路也塌了,想走也走不了。
  35个老师带着483个孩子向学校后面的海元山上转移,按照班级分队,男女生两两拉手快速向山上跑。到了山顶,吴晓菲向下面的学校看,什么都看不到,一片土黄色。
  把孩子转移到山上,男老师开始砍竹子。一起爬上山的家长,骑摩托下山找了一些塑料棚布,搭了一个简易帐篷。一些老师跑下山,把寄宿学生的被子抱上来。
  在山上待了好久,也不见北川县城有人来告诉下面的情况。朱福慧心中有不祥的预感,快天黑时才传来消息——北川县城被地震夷为平地。一些女老师开始失声痛哭起来,老师的家人都在县城。
  凌晨时开始下雨。远处的乌鸦山一整夜哗拉拉不停地从山上向下滚石。不时有余震,每一次余震,孩子们都会尖叫大哭。冷风吹过,孩子们瑟瑟发抖。
  老师们整夜没睡,帐篷漏雨,男老师就一直用手撑着帐篷顶,不让雨水渗进来。女老师抱着一些幼儿班的小孩子(由于生源减少,北川许多小学合并,因此也有一些幼儿班的学生),让他们平静下来入眠。老师们尽量把孩子围在中间,想挡住些山上的大风。
  400多个学生挤在狭小的帐篷里,两两背靠背互相取暖。被子有限,所有的孩子只能盖到膝盖。
  漆黑寒冷的夜,不时听到孩子的哭声。一个哭了,紧接着一片跟着哭起来。
  吴晓菲整晚不停地胡思乱想,洪水会冲上来把我们淹死吗?地会裂缝把我们埋进去吗?如果我们死了该怎么办?她害怕自己被埋,害怕见不到爸爸妈妈。
  6小时走出北川县城
  吴晓菲很早就醒了,害怕的感觉挥之不去,在山顶走来走去,很烦躁。
  校长让一部分老师回北川县城找教育局汇报情况,一部分老师去寻找亲人。留下9个老师照顾孩子。
  随后,陆续有家长来接孩子走。
  吴晓菲很羡慕那些被接走的同学。每走一个都要到老师那里签字。她就站在老师旁边看着,希望会轮到自己。她心里明白家离这里很远,路也塌了,但她仍怀着希望等待。
  她的好朋友也被接走了。吴晓菲很想和他们一起走,但老师不让。好朋友走后,吴晓菲更加烦躁,没人和她聊天。
  最后只剩下71个孩子,盼了好久终于不见再有人来。吴晓菲伤心地哭了,她很想爸爸妈妈。这71个孩子,大部分是住校生。父母在很远的地方赶不过来,也有在外面打工的,更多的是联系不上。
  下午两点,解放军来了,要带大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老师们认为早一分种转移出去,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路上一次都没让孩子们休息,走到宽路上还要小跑。晓菲感觉自己从来没这么累过,水滴不停地从头上流下,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
  雨一直不停,路上异常泥泞,解放军在前面开路。每隔一段队伍就有一个解放军跟着,防止掉队。那时吴晓菲和同学已经感觉不到饿,淋在雨里,只是冷,冷得牙齿打颤,嘴唇发紫。
  这支特殊的队伍就这么行走在到处是裂缝、满是巨石的山路上。吴晓菲感觉自己似乎永远也走不出这座山了,她几乎是连滚带爬,哭着走到了任家坪。
  这一走就是6个小时。
  到了任家坪,孩子们回头看北川县城,发现全成了废墟。月光冷冷地照在全是瓦砾的残垣断壁,哭声顺着风远远传来。
  继续向外走,一股奇异的恶臭扑面而来,吴晓菲捂着鼻子,远远看到路两边躺着很多人,身上盖着布,不知道是死是活,“大概是受重伤了吧”。这时她突然想起妈妈说过死人的脸是白色,她突然害怕起来,不敢再看下去,绕着跑开了。
  孩子们全身湿透,好些小孩子还发起高烧。解放军把自己吃的给了孩子,每人一盒饼干、一瓶水、一把雨伞。晚上解放军把军车让给孩子,他们撑伞站在雨里。坐不下,老师让大孩子抱着小孩子睡,10岁的吴晓菲一整夜抱着一个5岁的孩子。狭小的空间里,依然混杂着难闻的气味,平均两个同学挤在半个座位上,身上依然湿透。
  夜里,后车厢还坐着一位受了伤的老奶奶,半夜她一直在喊好痛好痛,叫得孩子们毛骨悚然。吴晓菲鼓起勇气走过去对她说,你别叫了,我们好几天没睡了。老奶奶说我不叫行吗,我有心脏病。
  吴晓菲彻夜难眠。
  自从看到北川县城成为废墟,她就一直沉默。她知道住在县城的干爹干妈肯定跑不出来了。http://society.people.com.cn/GB/8217/122500/122654/7323722.html
  她没再哭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一汶川孩子们的爱和快乐


  看不得这些心酸的照片,孩子们,首先为你们祈福!

  当灾难降临到弱小的身躯和稚嫩的孩子的时候,你不需要做过父亲或母亲,你的慈悲和怜爱就能被唤起,因为你我都做过孩子。

  76年的唐山大地震,据资料说是极其惨烈的,电台报出的是24万人,其实应该不止,那时候的通讯不便,技术落后,连百里之外的天津都有5万的死亡名单,实际伤亡数量可能大的惊人。

  大红对唐山大地震是没有任何切身概念的,因为那一年大红才负一岁,只是后来懂些事以后,在收音机里听了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系列报告文学,才了解了一些模糊内容。那个时候的信息,大地震简直就是部队救灾的秀场,满耳都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却很少听到我们能正视的伤亡数字。诚然,人民解放军是很可爱的(我没有说最可爱),战争杀敌、和平救灾,宗旨只有一个——人民养育了你们,你们就要用生命来捍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换句话说,军人就是随时准备为人民利益赴死的人,他们可爱之处就在于他们的社会角色,他们的英勇表现,应是天经地义的!大红曾经是军人,所以,大红这样看待军人,大红觉得,不主观,也不偏颇,更非有意对军人刻薄,因为大红更理解军人。

   六一节就要到了,大灾大难下生存下来的孩子们,这个六一儿童节对幼小的心灵来说,不会有太多的美好记忆。失去亲人,肢体残缺也都要这些孩子承受,快乐,已经变的无比奢侈。大红还算说的过去的文笔,实在造不出什么合适的句子来宽慰孩子们,除了再捐寄些东西,实在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了。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们都没有经历过汶川孩子们的大灾难,面对灾难与困苦,汶川孩子们正在承受着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大爱,汶川的孩子们应当是幸福的,承受这份大爱,让爱充盈你们的人生和信仰。再大的灾难来临,我们都能共同面对。

   快乐在哪里?废墟面前,饱含感恩的眼泪,坚强承担的面对,其实,也是快乐。汶川的孩子们,承受爱、饱含爱的孩子们,愿你们快乐、快乐、更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利伟来到八一帐篷学校和灾区学生庆“六一”
昨(30)日,当航天英雄杨利伟走进简易板房教室,参加绵阳八一帐篷学校主题班会时,来自北川曲山小学四年级的朱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真的是杨利伟叔叔吗?杨利伟叔叔是坐飞船来的吗?”朱敏怯怯地小声问着。杨利伟笑了。小朱敏像一下子顿悟了,抓起一张白纸就找杨利伟叔叔签名,其他小学生也跟着一拥而上……

  “杨利伟叔叔,你一个人在太空时不感到孤单吗?”“杨利伟叔叔,你在飞船上能看到北川吗?”……孩子们说不出的激动,有问不完的问题。

   杨利伟一一作答:“有全国人民和我在一起,我还会觉得孤单吗?当我乘坐飞船遨游太空时,祖国的山山水水都在我的眼底,其中当然包括北川……”

  在震中失去母亲的北川10岁女孩何柳走到杨利伟叔叔面前,朗诵了一首诗《向着明亮那方》,向她心目中的英雄杨利伟展示了她的坚强。



住在帐篷学校68号帐篷的母瑞莎、母卓欣、母志斯宇都是失去亲人的羌族女孩,她们非常喜欢十字绣。听战士辅导员黄雅梅姐姐说,杨利伟叔叔第二天要来帐篷学校,孩子们连夜在一件八一帐篷学校的校服上,绣上了“万众一心”四个字。昨天,她们亲手把这件礼物代表全校的孩子们送给杨利伟,杨利伟非常高兴地穿上了这件特殊的校服。

   诗歌、笑脸、礼物,杨利伟被深深触动了。他鼓励孩子们抚平心中的创伤,点燃生活的梦想。杨利伟和孩子们共同高声朗诵起一首诗——《我们在一起》。半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孩子们,我给大家唱首《众人划桨开大船》……”

   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杨利伟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件意义非常的礼物:名为“圆梦”的飞天模型。他鼓励孩子们:“中华民族现在圆了千年飞天的梦想,你们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不仅能上太空,还能够去月球、上火星!未来,你们会圆我们更大的梦。”


杨利伟告诉记者:“我们航天员虽然正紧张备战任务,但我们的心和地震灾区的群众在一起。”http://www.myrb.net/myrbpaper/Te ... te.asp?NewsID=2256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灾区孩子过儿童节

   
   
    新华网重庆频道5月29日电(邓渝佳)今天,培新小学的同学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六一儿童节",因为他们不仅与从地震灾区转学来江北区的40多名小朋友一起度过,还捐出自己心爱的玩具、书籍、文具,举行了爱心义卖活动。

    "……谢谢老师,谢谢同学们,在这里,我得到了无私的爱,我很快乐!……"这是来自重灾区青川县的罗荔琪小朋友在义卖活动启动仪式上的感人发言,她的坚强让所有在场的师生和记者们都为之感动。     培新小学举办的"关爱-伴随我们一生" 爱心义卖活动,以班为单位进行"商品"相互交换或者买卖,把买卖所得款项捐献给灾区的小朋友。     在采访时,绵阳市转来的刘冬小朋友说:他是跟随父亲来到重庆,现转学就读江北区玉带山小学五年级五班,同学和老师非常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参加义卖度过儿童节,他非常高兴,自己也要出分力。     从九点钟开始的义卖活动,到九点四十时,一个"摊位"的"收银员"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们的摊位已义卖所得近200元。面对此次巨大的地震灾难,孩子们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灾区,让灾区的孩子们一起参与交易活动,带动他们忘掉烦恼,愉快地度过了这个特别的儿童节。

    据了解,这40名灾区学生分别来自于都江堰、汶川、绵阳、绵竹等重灾区。 目前,他们已在江北区培新小学等几所学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这次义卖活动是培新小学抗震救灾系列活动之一。现在该校已迎来灾区九名小朋友。隆重的欢迎仪式、一对一帮扶、邀请灾区新同学到家里过周末……学校为每位灾区同学提供了免费午餐,全校师生的热清深深地感染了灾区孩子们,在这里重新学会学习和创造。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每个青川孩子穿新衣过儿童节

在瓢泼大雨中,两辆大货车满载首批3万件童装从湖州吴兴区织里镇启程,向四川青川县奔去。“明天一早我们将紧接着发出第二批,”吴兴区委常委、织里镇委书记陈鑫堂说,“一定要赶在‘六一’儿童节前把6万件(套)童装送到,让青川每个孩子穿上新衣过节。”

记者在发车前看到,镇文化中心大厅成了临时货场,用纸箱、蛇皮袋装好的童装堆得像小山一样,自发前来捐献的童装生产经营业主把大厅挤得满满当当。 “杨氏”总经理杨建平说:“一件童装一颗心,能为灾区作点贡献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心愿。”

5月30日,由织里党政领导、童装业主代表、童装企业职工代表组成的“织里支援团”,将带着100万元捐款专程赶赴青川,并与当地政府商议结对帮扶 300名灾区孩子事项。老家在织里的浙江阿祥集团董事长潘阿祥今晚也闻讯赶来,他激动地表示,一定要跟“织里支援团”一起去灾区,捐建一所学校,结对帮扶 100名灾区孩子。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3个灾区孩子的异乡儿童节

新华网太原5月31日电(记者刘云伶)给无数孩子带来灾难的汶川大地震,使2008年的“六一”儿童节显得格外不寻常。对震后被接到异乡求学的孩子们而言,这个节日难免有几分忧伤,但来自四面八方的关心和以关爱灾区为主题的种种儿童节活动,令他们的小脸绽出些许欢笑。
    儿童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近3个来自灾区的孩子,感受他们的异乡儿童节。
最意外的儿童节
    12岁的汪琴是个懂事且坚强的女孩,来太原本为陪爷爷看病,令她惊喜的是,儿童节到来时,她在医院的帮助下又回到了课堂。
    5月30日,和汪琴一样,从灾区陪家人到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病的4名孩子,在医院和学校帮助下,终于背上书包,走进了久违的校园。为迎接汪琴的到来,大南关小学准备了崭新的书本、文具,同学们也拿着自己心爱的小礼物,送到了汪琴手中。
    接着,一台精心筹备的联欢会开始了,小伙伴们唱歌、跳舞、朗诵诗歌,往年儿童节的欢乐场景又回到了汪琴面前。
    “这是我收过的最意外、最美好的儿童节礼物!”汪琴说,爷爷被送到山西最好的医院,受到大家热心的帮助,她原想自己能好好陪着爷爷就行了,没想到医院和学校对他们照顾得如此周到,她心里觉得好温暖。
最温情的儿童节
    来自四川青川县的赵垒被老师紧紧搂在身旁,脸上依然挂着一丝紧张和不安,看到小朋友们动情的表演,又不时露出微笑。
    在30日新道街小学举办的“我们与你同在”活动现场,老师和学生们组织的文艺表演和学生联欢等活动使儿童节的气氛充满温情。
    一些小朋友动情地朗诵为灾区孩子们所写的诗歌,亲自来慰问灾区孩子的太原市领导也将自己的爱心卡贴在学校。
    “看着和我一样年龄的小伙伴遇到那么大的灾难,我心里好难过,真希望能帮助他们一起渡过难关!”把自己积攒的零用钱投进捐款箱后,小学生们面色凝重地说,他们还要学习灾区小朋友的坚强和勇敢。
    听着老师和同学们真挚的话语,看着伙伴们关切的目光,小赵垒哭着说:“我好像又回到了家,全家人和我一起过‘六一’!”他激动地说,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的爱心。
最难忘的儿童节
    在新同学的陪伴和祝福中,来自四川绵阳市的胡璐彬在新学校——迎泽区流沙坡小学度过了自己的13岁生日。“我的生日是六月一日,这是我的最后一个儿童节,也是最难忘的儿童节。”小璐彬开心地说。
    胡璐彬家在四川绵阳,地震发生后,学校的楼房成了危楼,不能继续使用,便随父母来到太原。
    胡璐彬加入的六(1)班班主任老师说,自从小璐彬到来,班上的同学都主动和她聊天,看到小璐彬没有课本,同学们纷纷将自己的教材课本借给小璐彬。得知她生日是六月一日,很多小伙伴又买来各种礼物,提前给她过了生日。
    30日,学校举行了以关爱为主题的庆“六一”活动,看着小伙伴们精心的演出,小璐彬脸上不时露出愉快的笑容。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5/31/content_8290711.htm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写:灾区的孩子,在灾难中长大

新华网成都5月31日电(记者 肖春飞)赴四川地震灾区采访以来,接触了很多灾区的孩子。在灾难中,他们长大了。
    记者在北川县擂鼓镇受灾群众安置点采访时,遇到4个孩子,苏保小学的王兵,宋青松,刘川和擂鼓小学的陈浩,7岁到13岁不等。
    擂鼓镇目前是北川县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这些孩子的学校没有坍塌,但成了危房,不能使用,帐篷学校尚未开学,这些孩子处于“放羊”状态。
    他们从学校里捡了一个瘪篮球,在两排帐篷之间的空地上玩,见到记者,热情邀请加入。谁把球丢了,就要被其他人打一记手心。过一会儿,记者要离开了,故意没接住球,伸手让孩子们打。他们轮流上来,但打得非常轻,有的甚至只是轻轻一触。
    记者问:“为什么不打重点?”王兵说:“怕你痛”。地震时,他说自己“吓呆了”,跑出教室时,摔了一跤,很痛,以前从未体验过这么痛。学校还有同学遇难,他们觉得:死,是非常痛的。
    记者问:“你们想上课吗?”他们齐声说:想上课。这时,一个家长走过,说道:“他们这帮人啊,巴不得不上课。”
    孩子们低下头不说话了,支起脚尖在地上划来划去,眼中隐约有泪光。他们一个个蓬头垢面,年纪小一点的,还拖着鼻涕。
    记者与他们告别时,他们缠着记者问:什么时候能够开学?
    当失去学校时,他们是如此盼望读书。
    记者问:想怎么过六一儿童节?他们说,以前希望放假,现在,“六一这天开学就好了”。
    在绵阳市九州体育馆帐篷学校里,自北川县禹里羌族乡的李红梅是最显眼的一个。在一堆叽叽喳喳的小学生当中,她穿着一身桃红色的羌族花边长衫,犹如一个盛装的古代少女。这个11岁的小姑娘因为自己的衣着,有一些局促。别的孩子大笑时,她只跟着羞涩一笑。
    后来记者才知道,5月12日大地震发生时,李红梅家的房屋倒塌,她和父母翻越了六座大山才脱离险境。她只带着两套衣服逃出来,其中一套衣服在翻山越岭时已破烂不堪,只能整天穿着这套平时表演节目时才穿的盛装。
    除了这套珍爱的衣服,李红梅什么都没带出来,甚至丢失了自己最看重的书包。
    27日,志愿者送来了一大堆崭新的书包。李红梅个子高,坐在后排,眼巴巴看着,发到她前面一排时,志愿者手里的书包发完了,李红梅急得伸着手站了起来,志愿者安慰她:“还有的。”
    但她一直站着,直到志愿者把第二批书包拿过来,送给她一个粉红色的新书包。李红梅情不自禁欢呼起来,她终于又有了自己的书包。
    同样来自北川禹里的张宏今年11岁。大地震后,父母带着她,还有5岁的弟弟,整整走了一天山路,来到安全地方。一路余震不断,山体滑坡,巨石阻路,一家人早上七点出发,晚上九点才赶到擂鼓镇。
    整整一天,张宏都是自己走路,有时还得牵着弟弟,因为爸爸妈妈要背着从废墟抢救出来的家什。“从来没走过这么久的山路,我好累哦。”
    在山路上,张宏不断滑倒,脚陷进泥坑,手被灌木划伤。现在,张宏的手臂上,东一块西一块都是伤口愈合后结的痂。
    “痛吗?”记者问。
    “以前痛,现在不痛了。”她回答说。
    张宏姐弟俩都在帐篷学校里,她经常要去照顾弟弟。她说:“经过这次灾难,我会勇敢一些,坚强一些。”
    让张宏开心的是,她来到九州体育馆安置点后,不断有志愿者给孩子们送礼物。记者问她收到哪些,她一一数来:有小熊、小狗、小花猫、书本、笔、画笔。
    在安置点,孩子们并不寂寞。无数封同龄人写信过来,鼓励他们坚强。灾区正加紧设立临时课堂,确保孩子们尽快复课,同时组织教师和志愿者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辅导和各种集体活动,帮助孩子们尽快走出灾难阴影。
    地震后,孩子们迅速成长。在安置点,他们帮着大人干点力所能及的活,成了父母的好帮手。
    这是一群学会了感恩的孩子。在四川广元通往重灾区青川的路上,一群灾区孩子在纸板上写着“解放军叔叔最勇敢”“你们辛苦了”等纸板,高高举起来,向救灾车辆和救援人员致谢。
    11岁的雍庆来自北川县桂溪小学,是个漂亮的羌族女孩,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但是手臂上,东一块西一块满是淤青或伤疤——地震时受伤的。
    雍庆说,每年六一节,学校每个班都要表演一个节目,2007年,她和同学一起合唱“明天会更好”。今年呢?她说:“我们计划好了,用哑语表演《感恩的心》。”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5/31/content_8291892.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9 13:02 , Processed in 0.04349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