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2|回复: 0

[灾情转载] 暴雨将至 青川汉旺大转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7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成都电视台http://www.cdtv.cn/?viewnews-25542
   昨日,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发布了关于汶川大地震前后地面气温变化特征的分析报告。通过对5月1日—5月19日自动站气温资料的初步分析,报告指出:2008年5月除降水日外,重灾区日平均地面气温比近30年的日平均温度高。高原气象研究专家称,要将地震对气温的影响从其他影响中剥离出来,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必须考虑地震前后的大气背景和气温本身的变化规律。专家介绍,他们对12日汶川大地震及其4级以上余震前后气温的逐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了都江堰、彭州、崇州等10个重灾县(市)从12日14时28分汶川地震前的14时和地震后15时变化情况,得出重灾区前后温差有正有负,变化幅度基本不超过±1℃。这意味着1个小时内虽有强烈地震发生,但是温度并没有明显变化,±1℃的变化幅度属正常变化范围。不过,地震前日平均气温变化有明显起伏,北川、都江堰、彭州、江油、崇州、安县震前每日平均温度都比30年平均值偏高,青川、绵竹、什邡震前每日平均温度除3日略偏低外,其余10日的平均气温也偏高。
  从震后有观测资料的重灾县的日平均温度变化图还发现,地震后的13日气温明显下降,低于30年平均状态,14日温度又开始回升,15日地面气温又基本回到偏高状态。为此,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查阅了5月的天气现象,发现温度偏低日都有降水。因此5月份除降水日外,日平均温度比多年平均值偏高,这是否与这次地震相关,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解放军帮助伤员转移
青川 迎战震后最大降雨 6000余群众转移
  6月4日23时40分,青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帐篷里,广元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发来了7号令:5日夜间到6日夜间,青川将迎来一场雷雨天气,局地将出现30~50毫米的大到暴雨,迅速组织地质灾害威胁区域人员紧急撤离!
  23时45分,县委书记李浩生提出要求:关庄、红光、马公、石坝、苏河5个乡镇,迅速组织受威胁的群众转移到竹园和马鹿两乡镇,汇总起来是6004人。数百名党员干部迅速到位,济南军区某部接到转移协助通知后,在出动40台车辆的同时,组织官兵徒步前进帮助转移。
  5日20时,青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汇总各地报送的信息:6004人均已转移到安全地带,部分人员在6日将继续转移到竹园和马鹿。所有人员都住进了能够遮风挡雨的帐篷当中,有饭吃,有水喝。
大雨将至 汉旺3300人安全撤离
   据地质专家监测,地震已造成汉旺紫岩山山体松动、滑坡,如果遭遇雷雨天气,将有可能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为此,绵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从前晚开始连夜撤离滑坡体危险区域内的受灾群众。昨日,记者专程赶赴紫岩山查看山体滑坡情况,亲眼目睹了紫岩山因山体滑坡而形成的大裂缝。经过一天一夜的大转移,昨晚9时30分,绵竹市副市长张滔告诉记者,紫岩山滑坡体上和周围的群众已经全部撤离到了安全地区。
  前日下午3时30分,一场紧急会议在汉旺镇指挥部里召开。据四川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的文联友等博士介绍,经过专家组的检测,发现汉旺紫岩山一带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到当日下午已下滑有 30厘米左右,裂缝越来越大。加上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本月上旬地震灾区将有一次中雨天气过程,局部地区有大雨。而紫岩山一带尚有余震,如果再遇上有降雨天气,可能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加之汉旺上游的堰塞湖在紧急处理中,各种危险因素加在一起,转移危险区域的群众成为当务之急。
  绵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决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将处于最危险地带的青龙村、牛鼻村村民与安置于汉旺广场的受灾群众转移至位于武都村15组的本来定于修建活动板房的空地上,而涉及白果村、万灯、新开、泉新、群力及集贤社区的部分村民,选择就近转移。
  昨日凌晨,记者在武都村的安置现场看到,被转移的受灾群众正坐在空地旁的草地上休息,数百名官兵正在抓紧平整场地、卸运帐篷、组织搭建。
  在青龙村往船头市的路上,记者遇到了四川省地矿局101队的地质勘查人员,他们正在对紫岩山的山体滑坡情况进行监测。据地质工程师曾刚介绍,紫岩山是由于地壳上升运动形成的,山体表面全是沙土和块石,容易滑坡。曾刚指着脚下的一道约50厘米宽的裂缝说,在紫岩山,像这种因山体滑坡而形成的裂缝很多,最宽的地方已有1米,如果发生暴雨天气的话,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
  随后,记者赶到汉旺镇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据指挥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晚,他们已接到撤离信息,截至昨日,厂内能够转移的设备基本已完成转移,部分精密仪器还需要在专家的协助下进行转移。
  昨晚,德阳地区已开始下雨,记者致电绵竹市副市长张滔,据他介绍,目前,滑坡体上、周围重点危险区域内的居民已全部完成转移。绵竹市宣传中心工作人员称,截至昨晚,转移受灾群众人数达3300人,由于转移难度很大,剩下的居民将陆续转移。整体疏散计划将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或者加快或者放缓。据了解,转移的受灾群众将接受帐篷安置,随后进入过渡房安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0 05:31 , Processed in 0.04082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