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65|回复: 22

源于佛教的俗语跟成语(欢迎大家补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3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来中土,至今已有一千九百三十多年。在这悠长的历史中,不公影响国人的宗教思想及文化,更且融入民间生活之中。直至今日,我们日常所用的名词口语,有不少是源自佛教或在早期曾被佛教典籍所引用的,以下继续为大家摘录一些有关词语。

一动不如一静
  宋。张端询义《贵耳集》卷上记载;南宋孝宗皇帝一日到天竺和灵隐(寺名,在今杭州)礼佛,途经飞来峰,问陪同的和尚僧辉:「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僧辉对曰:「一动不如一静」。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七:「一念转成微细生灭。全是无明。从此变起山河大地根身种子。故起信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以依动故能见。依能见故境界妄现。」又曰:「故云因明发性性妄见生。元是一真本来无相。忽然妄动二相俄生。从无相真。成有相妄。故云成究竟有。」僧辉所说一动不如一静,盖有据也。

一尘不染
  尘(梵 artha 或 visaya),新译作境、境界;指依六根感觉而缘慮之对象、对境。色、声、香、味、触、法六者统称六尘,而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根识,与六尘相对接触,会引发许多迷妄与烦恼,即所谓「尘劳」。修行者六根若皆清净无垢,不被六尘所玷染,称为一尘不染。今多形容家居环境十分之洁净,曰一尘不染。

七手八脚
  出自续灯录卷三二:「七手八腳,三頭二面;耳听不闻,眼虚不见。」原意是:不管环境如何嘈杂忙乱,人来人往,我自耳不闻,眼不见,心中泰然。今喻作众人动作之纷忙。

十字街头
  亦称为「十字路口」。橫直两条街道交叉而热闹的地方。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
  襄州洞山守初宗慧大师:问:「如何是无缝塔?」师曰:「十字街头石师子。」又如五灯会元卷十九:「大众须知,悟了遇人者,向十字街头与人相逢,却在千峰顶上握手;向千峰顶上相逢,却在十字街头握手。」,此处「十字街头」指世间、事相等。与「千峰顶上」所指出世间、理体等相以而言。开悟之人,於世出世间,事相理体上,都能圆融无碍。
  禅宗又用「十字街关,撞见爹娘。」以形容参禅者于繁杂的尘劳事相中,忽然开悟,顿见清净自性。如清─敬安的《解夏小参》:「暑退凉生,各宜抖斁瘢蛞荒钗瓷埃磦?分晓。看得行不知行,坐不知坐,直得识尽情灰,铁壁银山忽尔推倒,便得无量安稳自在。到此时,真如十字街头,撞见爹娘,说不出的忻悦」。将开悟者的心境,说得非常生动。
  今比喻面临重大问题而难以抉择的处境。亦称为「十字路口」。

天衣无缝
  天衣乃指天人所穿著之衣服,其重量极轻,且天愈高,衣则愈轻。大智度论卷三十四:「色界天衣无重相,欲界天衣从树边生,无缕无织。」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八愿谓:「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觉。」
  後比喻做事精巧,无隙可寻;或行事自然、贴切而流畅者;或指诗文浑然天成,没有斧鑿痕迹。皆称为「天衣无缝」。

天花乱坠
  天花或作天公款,指天上之妙华。世尊说法时,诸天感动,洒下香花以作供养。
  天花乱坠,以天花纷落状供养场面之壮丽。如心地观经序分:「六欲诸天来供养,天花乱坠遍虚空。」
  又法华经卷一序品:「佛说此经已。结加趺坐。入於无量无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是天雨曼陀罗华(白华)、摩诃曼陀罗华(大白花)、曼殊华(赤华)、摩诃曼殊沙华(大赤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卷三譬喻品:「诸天伎乐。百千万种,於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
  後用以形容说话言词巧妙,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而不切实际。此与原意相反矣。

天女散花
  典故出自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维摩诘大士示疾,世尊遣文殊师利菩萨率领诸大菩萨及诸大弟子往维摩诘丈室问疾。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在诸菩萨及大弟子上。华飘至诸菩萨身,即纷纷掉落地。而碰到大弟子身上,便紧黏不掉。一切弟子用尽神力去华而不能令去,情形非常之尴尬。此天女舍利弗何故要去掉华?舍利弗答:此华不如法所以要去之。天女说:请不要说此华为不如法。为什么呢?因为此花无所分别,你自己生分别想罢。以佛法来说,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现在大家看到菩萨华不著身,是因为他伞已断一切分别想。
  今以形容抛撒东西的状况。

五体投地
  又作接足礼、头面礼、顶礼。本为印度所行之礼法,据大唐西域记卷二所载,印度所行之礼敬法共有九种,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其後佛教亦沿用此一礼法。所谓五体,指两手、两膝、头顶等,亦称五轮。其行礼之法,先以右膝著地,次下左膝,再次两肘著地,两掌舒展过额,其後头顶著地,良久一拜。
  楞严经卷一:「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又卷四:「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去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顶个~~~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五体投地”
“无事不登三宝殿”
“十年修的同船渡,百年修的共枕眠”
“临时抱佛脚”
“解铃还需系铃人”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宁拆三座庙,不毁一门亲”
“色即是空”
“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阎王叫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发表于 2008-6-13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哇~顶个~
收藏~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僧面看佛面】

  僧、佛都在“三宝”之列,都是世人敬重的对象。“僧”正在修行中,而“佛”已完成修行,“觉行圆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俗语“不看僧面看佛面”,谓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意思是务请高抬贵手,给予帮助或宽恕。如《西游记》第三一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又如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当然,朋友有困难不好袖手旁观。最近公会方面又约我谈了,不看僧面看佛面,总得给公会一个面子。”也作“不看佛面看金面”或“不看金面看佛面”。佛为金色身,“金面”也就是“佛面”。兹各举一例。如王统照《银龙集·站长》:“哈!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又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自成,老表,闯王,不看金面看佛面,看在如岳叔的情面上,你抬抬手让我过去吧!”(李明权)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丈二和尚”指寺庙中比较高大的诸天、罗汉等塑像。俗用“和尚”来称呼罗汉等,也是可以的。例如,佛经上常有这一类话:“(佛)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大比丘”就是大和尚,其中包括罗汉等佛弟子。显然,人们无法用手触摸到高大的塑像,因而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喻弄不明情况,搞不清底细。如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二八:“丈二长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李明权)
【花花世界】

  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如《华业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下。后俗语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如《说岳全传》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夺取宋室江山。”又如《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众所住的花花世界。”(李明权)
【—厢情愿】

一厢情愿亦作一相情愿,源自佛教《百喻经》。说的是一个愚人爱上了公主,不顾公主根本不认识他的事实,只顾
自己愿意和公主结婚,害了单相思的故事。后被广泛运用,多泛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如《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莫若此时趁事在成败未定之天,自己先留个地步……全了这一相情愿媒人的脸面。”又如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声声口口说联合任何派别的作家,而仍自己一相情愿的制定了加入的限制与条件,这是作家忘记了时代。”(李君冈)

【一知半解】

教外别传的禅宗主张超越经验直接的体认,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反对一味地依文解义,反对执着于琐碎的“知解”,斥为“一知二解”。如唐·灵祐《沩山警策》说:“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粪,比喻那些虚妄的“知解”。后人用“一知半解”谓所知甚少而理解肤浅。宋·严羽说诗,好用禅语,其《沧浪诗话·诗辨》谓:“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鲁迅在谈到学外语时,也用了这个词。他指出:“学日本文要到能够看小说,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时间和力气,我觉得不亚于学一种欧洲文字。”(《书信集·致陶亢德》)(李明权)
【一刹那】

时间极短暂,谓之“一刹那”。如冰心《寄小读者》一:“我若不是在童心来复的一刹那顷拿起笔来,我决不敢以成人烦杂之心来写这通讯。”也省为“一刹”。如杨朔《月黑间》:“河面红光一闪,响起巨大的爆炸声音。就在这一刹间,小船碎成几块。”“刹那”,梵语ksana,“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一刹那”短到什么程度呢?据《仁王护国经》卷上的说法是:“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
灭。”佛家用“刹那”这一概念表达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的连续性和迅速性,谓之“刹那无常”。如《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无一尘许间隔,未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李明权)

【想入非非】

俗称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为“想入非非”。如端木蕻良《曹雪芹》十九:“霑儿就爱想入非非,不理他也就没事了。”此语出于佛经中的“非想非非想天”或“非想非非想处”。三界中以无色界为最高,无色界四天中以“非想非非想天”为最高,又名“有顶天”。《楞严经》说:“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另据《俱舍颂疏·世间品三》说,此天据诸天之首,其中众生定力深湛,已经没有下地的“粗想”,但也并非暗昧无想,而是还有“细想”,故称“非想非非想天”。(李明权)
【镜花水月】

亦作“水月镜花”。《大日经》等佛经记载有十喻:幻、阳炎、梦、影(谓镜中之影像),干达婆城(海市蜃楼)、响、水月(水中所现之月影)、浮浪、虚空花(病眼昏花,于空中所见的种种花状幻象)、旋火轮。密宗以此十喻观想此世界虚幻不实,而离贪染执著。故此中“镜”乃指镜像,“花”指虚空花。《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其有生灭?”后来人们多解作镜中花,水中月,用来比喻诗文中空灵的境界。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明·谢榛《诗家直说》第一卷:“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如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现泛指幻觉中的美好景象,或喻事物虚幻不可捉摸。(常正)

【大雄大力】
大雄,是佛的德號之一。佛陀大智慧的力量,能降伏魔障,故稱偉大的英雄。威德猛盛如獅子王,故名雄。如來具足之十種智力,無能勝者,故稱具足大力。


【因缘】

佛教以“正因缘”遍破古代印度盛行的邪因缘,无因缘两种法执。正因缘说一切法由内因外缘而生,邪因缘说一切法从时、方、梵天等而生,无因缘说一切法自然而生。既然一切法从因缘而生,生必有灭,故无常;生灭相异,故非一;非一则不自在,不能为主,故必无我;正报既非是我,则依报亦必非我所。以此由浅入深,最后导归:“万法是真如(宇宙万有的终极实在),由不变故;真如万法,由随缘故。”因与缘的涵义:《摩诃止观》卷五下:“招果为因,缘名缘由。”《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三:“亲生为因,疏助为缘。”后来诗文中以“因缘”泛指原因、缘故。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也用因缘来表示缘分,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的联系。如唐·韩愈《答张籍书》:“因缘幸会,遂得所图。”(无名氏)
【缘起】

是佛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经中关于“缘起”的论证很丰富,各宗派也有不同的解释,如业感缘起、赖耶缘起、如来藏缘起、一真法界缘起等。佛家很重视“缘起观智”,所谓“深入缘起,断诸邪见”(《维摩诘经·佛国品》)。概括地说,事物(有为法)处在因果联系的网络中,依特定的条件而产生,因相互的作用而变化,称为“缘起”。唯其如此,任何事物都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称为“缘起性空”。“缘起”说明现象是存在的,而本质是“空”的,也说明了没有造物主可以主宰宇宙、人生。在佛籍中,有一种阐明编述始末的书,称为“缘起”,如《付法藏缘起》。后亦用以代称某些序言,甚至泛指一事物产生的缘由。如清·张岱《陶庵梦忆》卷六:“凡四阅月而成,余为作缘起。”此外,在敦煌变文中,有一类演述佛经故事的通俗文体也称为“缘起”。如《丑女缘起》、《目连缘起》。(李明权)
【盲人摸象】

这是《涅槃经》卷三十二所载的一则故事:“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来示盲者’。大臣受王敕,多集众盲,以象示之,时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及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否?’众盲各言:‘我已见’。王言:‘象类何物’?触其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根’。触其耳者言:‘象如箕’。触其头者言:‘象如石’。触其脚者言:‘象如臼’。触其脊者言:‘象如床’。触其腹者言:‘象如瓮’。触其尾者言:‘象如绳’。善男子:如彼众盲不说象体,亦非不说,是众相若悉非象者,离是外更无别象。”盲人摸象比喻各人对事物只有片面的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后用以指无知之徒妄下结论。亦写作“盲人说象”。如元·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齐碌碌,从俗浮沉,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品评,正如盲人说象。”(无名氏)
【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佛家原有“绳蛇”的比喻。如宋·子璿《起信论疏笔削记》卷十九:“知法如幻,故无所怯。绳蛇非毒、杌鬼无心,何所怯耶!”佛家认为,凡夫误认假相为实有之物,这叫“遍计所执”,喻如认绳为蛇。又《续传灯录》卷二九:“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旨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后成为一条运用广泛的俗语:“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谓吃过一次亏以后,便长时间地疑神疑鬼,亦作“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胆气了。”(李明权)
【五体投地】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礼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还用以礼拜王者等。如《梁书·诸夷传·天竺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今以“五体投地”比喻倾倒、佩服至极。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又如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李明权)
【心花怒放】

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故名“心花”。《圆觉经》:“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成就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唐译《华严经》卷六六:“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花开敷。”南朝梁·简文帝《又请御讲启》:“俾兹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树,共转六尘。”后来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开朗愉快。怒放:盛开。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四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常正)
【叶落归根】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已成为客居他乡的人对故土的怀念而发出的心声,也是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本土的心愿和归宿。此语出自《坛经》,惠能大师将入涅槃时,曾对他的门人说他想回归新洲老家,要门人们迅速给他准备舟楫,弟子们向六祖苦苦哀求挽留。惠能大师说:“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六袓又对门人说:“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后来把“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现侨居美国的李汉魂先生,1934年8月曾为供养六袓真身的曹溪南华寺撰书一联:“衣钵真传,明心见性;菩提无树,落叶归根。”1982年6月4日,李汉魂先生不远万里回国观赏旧联,感慨万千。由此,弥见他乡客子眷恋故土的綦切心情!(无名氏)
【半路出家】

指不是从小而是成年后才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为“半路出家”。出家,梵名波吠儞野Ayanyaka,出家在家的生活,修沙门的净行。《维摩诘经·弟子品》:“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同经《方便品》又说:“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后比喻不是本行出身后来改行的称半路出家。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说:“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无名氏)
【对牛弹琴】

讥笑讲话不看对象或对不明事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唇舌。如《镜花缘》第九十回:“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的狠好,咱们一总再算帐。”这句俗语出于中国第一篇佛教论文,即汉代的《牟子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禅宗亦用此语,如《续灯录·汝能禅师》:“对牛弹琴,不入牛耳。”指的是禅师说法不对根机,达不到效果。又如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顿呢?”(李明权)
【求人不如求己】

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与方外交佛印禅师同游杭州寺院。东坡见大殿上的观世音菩萨手持数珠,东坡觉得奇怪,便问道:“彼自是观音,自诵其号,未审何谓?”佛印答道:“求人不如求己。”见宋·苏轼《问答录》。本来,观世音菩萨是人们求拜的对象。佛印就“自诵其号”而借题发挥,答了一句颇含机锋的话:“求人不如求己”,体现了禅宗“自力自度”的特色。后用“求人不如求己”谓求别人帮忙还不如靠自己努力。如清·曹庭栋《老老恒言》卷二:“世情世态,阅历久,看应烂熟。心衰面改,老更奚求。谚云:求人不如求己。”又如陈登科《风雷》第一部三十章:“何老九又略加沉思一下,发狠道:‘求人不如求己,俺去找素云问问清楚。’”(李明权)
发表于 2008-6-13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所有像皆是虚妄,见所相非相则见如来
发表于 2008-6-13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今天有为外国友人在我正在看kungfu panda的时候问我:
“所有的日本武术来源于中国,中国武术来源于少林寺,少林寺的武功(强身健体之法)是由印度佛教传人带来的,而佛教来源于印度,那么武术就是印度传来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aneducheng 于 2008-6-13 16:34 发表
记得今天有为外国友人在我正在看kungfu panda的时候问我:
“所有的日本武术来源于中国,中国武术来源于少林寺,少林寺的武功(强身健体之法)是由印度佛教传人带来的,而佛教来源于印度,那么武术就是印度传来的了?” ...


    只能说少林功夫有可能是来源于印度.

    中华武术渊源流长,少林功夫只是其中一派.其他的跟印度风马牛不相及的~~~比如,武当拳,就是由武当著名内丹家张三丰所开创的一派带有道家修炼内涵的拳术派别.更别说其他的门派了...
发表于 2008-6-13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语录


  感恩一切,坏的是他人给我的磨砺,好的是他人的施予

  感激伤害你的人 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 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 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遗弃你的人 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 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责你的人 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1 佛陀的教诲,第一就是教我们孝养父母,知恩报恩。

  2 没有一尊佛菩萨不孝顺“父母”,没有一尊佛菩萨不奉事“师长”,我们一生的成就,这两个人对我们的恩德最大;所以菩萨法里面,教给我们“知恩报恩”。

  3 我们生命得自于父母,父母的恩德一生一世;我们的慧命,得力于佛,佛的恩德生生世世!谁知道?觉悟的人知道,所以才知恩报恩。

  4 《般若经》里面,佛教导我们“知恩报恩”。

  5 我们怎样报佛恩?怎样报祖师大德之恩?只有一个方法:依教修行,往生净土,这才是真正报佛恩!

  6 佛说法,不厌其烦地重复,主要是接受教化的人没有开悟;这是佛慈悲到了极处!我们明白之后,才知道要感恩。

  7 佛是普度众生,我们能尽一点绵薄之力,帮助佛普度众生,这是“上报四重恩”。

  8 念佛往生、传承大法,是真正的报佛恩、报师恩、报父母恩、报众生恩。

  9 一切妄念统统放下,老实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劝人念阿弥陀佛,这就报佛恩了。

  10 我们这一生当中能够遇到念佛法门,实在是非常非常地幸运。正是《阿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11 既然遇到了,我们要知道报佛恩,知恩报恩。报恩唯一的方法,就是把念佛法门普遍地推荐给一切有缘的众生。

  12 宣传净土法门,普遍为众生介绍这个法门,才能报佛恩于少许,才能报一点佛恩,不这样做不能报佛恩。

  13 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才能知恩报恩。

  14 持戒念佛、依教奉行,就是报佛恩。

  15 真正感恩的心,是依教奉行。感恩与慈悲的意念,平时就要养成。

  16 生活在感恩之中,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

  17 “爱”跟“感恩”是宇宙的中心,“爱”跟“感恩”能恢复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18 孝亲、报恩,是德行的根本。

  19 佛家教导我们“大慈大悲,怨亲平等”,别人对我们好,这有恩,我们要知恩报恩。

  20 现在这个世间,为什么忘恩负义的人这么多?不知道恩德。不知道恩德,说个不好听的话,不知道好歹,你说有什么法子!

  21 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拿博士学位的,在社会上还有相当地位,也有相当声望的,他们见利忘义,不知道什么叫恩德,他们哪里能够报恩?

  22 见利忘义,不知道恩德,这就是造作罪业。

  23 现在世间人忘恩负义,不懂得道义,不懂得仁义,不知道情义,不知道恩义。我们学佛人要落实“知恩报恩”,给一切社会大众做正面的好榜样。

  24 凡是与我们接触的人,佛在经上讲总不外乎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

  25 跟我有恩的,我报恩;跟我有怨的,我要把怨仇解除。

  26 佛教我们以真诚心、恭敬心待人,绝不跟人结冤仇。

  27 要晓得冤仇结了之后,生生世世报不完的,冤冤相报,那到什么时候才了?

  28 今天,别人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这是我们的果报。他为什么不去毁谤别人?他为什么不去陷害别人?

  29 今天他来报怨,我们不起怨恨心,不起报复心,这个帐到这里就结了,没了,没事了。

  30 我们以真诚、恭敬、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些人,这个帐就了结。不要生生世世报来报去,好麻烦!

  31 我们觉悟了,别人给我们气受,冤枉我们,我们就不会恶意相报,我们会很感激。

  32 我们业障太重了,唯有这个方式能消业障;他造罪业替我们消业障,是我们的大恩人,我们要懂得知恩报恩。

  33 对一切人事物,存有平等、感恩的心,你就变成了菩萨。

  34 冤亲债主来折磨你,你不起嗔恚心,反而起感恩心,冤亲债主就变成了菩萨,成就了你的忍辱波罗蜜。

  35 《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真修行人,为人轻贱,先世罪业,即得消灭”。

  36 对轻贱我们的人要生感激的心,感恩戴德;不是他们轻贱,我们业障怎么能消得掉?

  37 别人侮辱、毁谤、破坏、责骂我们,都是在为我们消业障,所以要感恩。

  38 实在讲,折磨你的人、侮辱你的人,要在佛法修行上来说,都是大善知识,对你都是恩德!

  39 没有这些人来折磨,没有这些人来凌辱,你六波罗蜜里头,忍辱波罗蜜到哪里去修?

  40 那些人是帮助你修忍辱波罗蜜的大善知识,你能够念头这样一转,你就没有一个冤家债主。

  41 原来那些统统是佛菩萨应化,来成就自己圆满的道业,你怎么不感恩戴德?

  42 你有再大的过失,别人看到了也不会说,说了得罪你;能够说你过失的人,对你是大恩大德!

  43 真正修道人遭受别人侮辱陷害,不但没有烦恼,心里反而生感恩之心。为什么?我无始劫来的业障就消了。

  44 他加害于我是替我消业障,我感激都来不及,我怎么会以不善的念头对人?

  45 真正学佛的人,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对我们修行人来讲,统统有恩德。

  46 常念三宝恩、常念众生恩、常念父母恩、常念国家恩,我们回向偈上天天念的“上报四重恩”。一个人能常常念恩,你德行就愈积愈厚,我们常讲积功累德,这是累德。

  47 本师释迦牟尼佛发起弥陀法会,教给我们修行念佛法门,这是大恩大德!

  48 我们果然能够遵照佛的教训,依教奉行,信愿持名,勇猛直前,径登不退,这才是一个真正知恩报恩之人!
发表于 2008-6-13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言道:天下武功出少林。实际上少林武功亦出于天下。少林拳乃是集众家于一身,历时千年发展而成的。
所谓达摩十八式,亦未必是达摩本人所创,尚无直接证据可以证明。所以说中华武术源于印度不能成立,只能说中国人和印度人自古以来都很重视通过调整呼吸以及肢体运动来强身健体。
发表于 2008-6-1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辱不怨,受宠若惊


  辱:污辱,人格的伤害;
  怨:怨恨,嗔恚,怨言;
  宠: 恩惠;格外的关爱;器重;荣耀;下级受到上级的器重,信任,等等。
  惊:不安,尢指心不安,间或有惭愧和畏惧心。
  批注: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答曰:“只是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拾得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从《太上感应篇》我们就可以得知,损人决不利己,欺人终归欺己,害人终归害己。不善,遭夺“纪、算”;不善,死入“恶道”。这是因果之理,也是道之理。
  
  全句直解:
  【一个人,在受到他人侮辱,甚至陷害之时,务必要保持自己,心平气和,不生怨恨心,不起报复心。何以故?怨恨嗔恚心,是死后入地狱的“恶因”。所以,自己要有智慧,要提起观照,千万别在受“现有恶报”的同时,再给自己制造将来受恶报的恶因。
  人必须要知道,他为什么要侮辱我,要陷害我?尤其是无中生有地毁谤我的名誉?有道是:“因缘果报,丝毫不爽,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凡事都不是偶然,俗语说:“怨有头,债有主。”所谓,欠债还钱,杀人抵命。他现在之所以陷害侮辱我,必定是前生前世,或今生今世,我曾陷害或侮辱过他,人家讨债来了。每想及此,做还债想,如此必定心安理得,安然忍受。所谓,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
  一个人,在受到意外或格外“恩宠”之时,必当诚惶诚恐,惭愧畏惧,检点反省。要试问,自己有何德,堪当此“誉”?自己有何能,堪受此“禄”?此时的自己,决不可因“受宠”而暗自庆喜,进而骄纵跋扈,迷造罪业。】
发表于 2008-6-13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造谣招祸


  御史佛伦公,是先父姚安公的老朋友。他说:有个富费人家雇了一个奴仆,因为游手好闲且不务正业,被主人辞退了。不料他对主人怀恨在心,便制造种种流言蜚语,诬陷主人家庭生活淫乱,男女**。而且说得绘声绘色,有根有据。这谣言一下子就传开了。这家主人对此也有耳闻,但无法钳住这奴才的嘴巴,又不能跟这样的小人去争辩。妇女们只好烧香磕头,求神灵来制止、澄清这种谣言。
  有一天,这奴才正和他的狐朋狗党坐在茶馆里指手划脚,胡说八道,四座客人正听得入神,忽然,这奴才一声怪叫,扑在桌上死了。也找不出他死亡的原因,只好以痰厥报官。官府出钱把他草草收殓掩埋。可怜棺薄土浅,竟被一群野狗扒开,吃得个血肉狼藉,只剩下几根骨头。人们才明白这是他负心的报应。
  佛公天性平和,使人容易接近。但他不喜欢听人议论别人的过失。凡僮仆婢媪,有在他面前说以前主人的过错,他都好好地安排盘缠打发他们离去。这是有鉴于那个奴才的教训啊。
  他老人家曾对我说:“宋朝有个名叫党进的人听人说评书,说书人正头头是道地评论当年韩信如何如何。党进当即把说书的人呵斥赶走。有人问党进为什么把说书的人赶走?党进说:‘此人在我面前说韩信,他在韩信面前必然也会说我,这类话怎么可以听!’千古以来,人们都笑党进傻得可爱。却不知这正是他绝大聪明的地方。那些只喜欢听人在自己面前说韩信,却没有想到别人在韩信面前也会说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大傻瓜!”这的确也是一种远见卓识的高论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jandcyz2008 于 2008-6-13 16:58 发表
感恩语录

  感激伤害你的人 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 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 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遗 ...


:handshake  最喜欢这一段了..偶把这一段做了块牌子,挂在床头.每天提醒自己..没有那些磨难,哪有今日的成长啊~~~感慨万千.:loveliness: ."磨难"\"魔难",是魔来考验呢~~~~

    这个"磨难"("魔难")想必也是出自佛教吧.~~~

    谢谢您的分享~~~佛家有太多有智慧的话语了...

[ 本帖最后由 happykl 于 2008-6-13 17:18 编辑 ]
发表于 2008-6-13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ppykl 于 2008-6-13 17:16 发表


:handshake  最喜欢这一段了..偶把这一段做了块牌子,挂在床头.每天提醒自己..没有那些磨难,哪有今日的成长啊~~~感慨万千.:loveliness: ."磨难"\"魔难",是魔来考验呢~~~~

    这个"磨难"("魔难")想必也是出自佛教 ...



不客气~~
对本人启发颇深.
发表于 2008-6-13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经典佛教禅语



  经典一:【释迦如来】 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大黑天】  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大日如来】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鬼子母神】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药师如来】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弥陀如来】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阿閦(音同措)如来】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文殊菩萨】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普贤菩萨】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地藏菩萨】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想起来一句~~~

有一次,一位出家师傅对我说:"乐极生悲",然后又说:"悲生极乐"
呵呵...有意思....


后来,我明白了:悲与乐,本是一体的.没有悲,哪来的乐;没有乐,哪有悲?


[ 本帖最后由 happykl 于 2008-6-13 18:55 编辑 ]
发表于 2008-6-13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阎王叫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不是吧。阎王是神,佛是地藏菩萨,神也不同于仙和佛,就算迷信也要分清楚,不要弄浑了。
发表于 2008-6-13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喜欢的
殊途同归
发表于 2008-6-14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的莲花之喻取自佛典,“出淤泥而不染”也是佛教伦理所提倡的精神。周敦颐以理学先驱知名,却深受禅的影响。他曾与当时的著名禅师如东林常总、晦堂祖心、黄龙慧南、佛印了元等密切来往,习禅很有心得。宋代理学家大都有一段学佛的经历并多多少少受其启迪,只是后来多数人却讳言与佛的关系了。而宋代理学在伦理思想方面的贡献,其所提倡的修养身心的内容和方法,都受到禅的很大的影响。这也表明了禅的伦理价值。  
  
  佛典上主要以莲花比喻佛法的清净无染。如《涅槃经》卷十四:“如水生花中青莲花为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无量寿经》卷下:“清白之本具足圆满……犹如莲花,于诸世间,无染污故。”而与禅的关系更为密切的,则是《维摩诘经?佛道品》所使用的著名比喻:  
  
  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烦恼泥中, 乃有众生生起佛法耳。   
  
  《维摩诘经》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反对坚持出家的僧侣主义,主张统合世间与出世间。它发展了大乘佛教的菩萨“住世”思想,要求在五浊世间实现“自度度人”的弘愿。经中的主角维摩居士对于追求出世解脱的“声闻”弟子(即所谓“小乘佛教”信徒)极尽嘲讽抨击之能事,称他们为“败种”、“败根之士”。他要求“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不断烦恼而得涅槃”,要在“贪、嗔、痴”“烦恼”充斥的世界里发起佛性,因而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就是他的理想。《维摩经》是禅的重要典据之一。“出淤泥而不染”正是“清净自性”的绝好的形容。周敦颐曾住在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这里是自古以来的佛教兴行之地。他在这里写《爱莲说》,显然是直接受到佛说、特别是禅的启发的。  
  
 禅的“净化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像似消极的姿态、低下的目标,但实际上关乎人生修养的大节,是不容易做到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厢情愿】

一厢情愿亦作一相情愿,源自佛教《百喻经》。说的是一个愚人爱上了公主,不顾公主根本不认识他的事实,只顾
自己愿意和公主结婚,害了单相思的故事。后被广泛运用,多泛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


【三头六臂】

佛经上所说的天神和阿修罗(意译非天,貌丑好斗,有福无德)往往有种种异相。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骑白牛”(见《大智度论》卷二)。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头六臂擎天地”(《景德传灯录》卷十三)。阿修罗的形象是:“体貌粗鄙,每怀嗔毒,稄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


大显神通:神通,佛教、道教指无所不能的力量,泛指高超的本领。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充分显示自己高超的本领


志愿:出于《华严经·入法界品》,泛指志向意愿。


江湖:江西、湖南古时禅风极盛,由此而泛指禅僧为江湖。《传灯录·石头章》记载:当时,很多禅僧来往于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和湖南石头希迁禅师门下参学,由此称这些禅僧为江湖。但现在“江湖”的意思与原意相距甚远。

一刀两断:《五灯会元》卷中有:“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后“一刀两断”多比喻干脆利落。


心心相印

知识

发表于 2009-1-21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当下”和“境界”:lovelines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1 08:43 , Processed in 0.05371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