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11|回复: 12

有趣的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4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选自《太原晚报》。


汉语是一种优美的语言,汉字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文字。由于有着这些深厚的基础,于是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而诗词曲,更是把汉语汉字的优美和内在的智慧,表达得淋漓尽致。如今我想说的,是几种形式特别有趣的诗词曲形式,把汉语汉字的优美和智慧充分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嵌字体曲。这是元曲中的形式之一。它的特点,是在曲中各句某处嵌入某一个字以构成成语、五行、数目或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例如贯云石的小令《清江引·立春》:“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作者自注说:“限金、木、水、火、土五字冠于每句之首,句各用‘春’字。”事实上,不仅曲有嵌字体者,诗词、对联等也有嵌字之作。         



回文诗。回文诗的构成,是诗句通篇正倒读均可成诵。例如苏轼所作的《题金山寺》就是这样的诗。这首诗正读是这样的:“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迢迢远树江天晓,蔼蔼红霞晚日晴。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当我们读它时,不能不叹服作者这首诗写景的精彩,而倒读它时,则又不能不惊讶它的巧妙,因为它不仅依然字顺句通,而且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又一个美妙的意境。         



宝塔诗。说到宝塔诗,我们会想到台阶诗,并且马上会想到马雅可夫斯基以及我国近代写这种形式诗的那些名家。但我要说,台阶诗固然形式特别,叫人耳目一新,而宝塔诗,则似乎较之台阶诗要更胜一筹,因为它有严格的要求,要字数少的句子在上,字数多的句子在下,一顺儿排成宝塔状,并因之而得名。如今要说的是,这种形式的诗,我国古已有之。例如李绅的《月》。月光辉,皎洁。耀乾坤,静空阔。圆满中秋,玩争诗哲。玉兔滴难穿,桂枝人共折。万象照仍无私,琼台岂遮君谒。抱琴对弹别鹤声,不得知音声不切。请看,它是多么地神形俱佳!         



顶真体。它又叫做联珠格。诗、词、曲均有这种形式之作。它的构成是下一句的首字是上一句的末字,一句句间的关系均是如此。这即是它的妙处。如无名氏的小令《小桃红·情》:“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            



反复体。它要求所用的字词在句中颠倒重复。如刘庭信的小令《水仙子》就是如此之作。“恨重叠重叠恨恨绵绵恨满晚妆楼,愁积聚积聚愁愁切切愁斟碧玉瓯,懒梳妆梳妆懒懒设设懒  黄金兽,泪珠弹弹泪珠泪汪汪汪汪不住流,病身躯身躯病病恹恹病在我心头,花见我我见花花应憔瘦,月对咱咱对月月更害羞,与天说说与天天也应愁。”一种心境毕现笔端。

   

叠字体。它全篇由叠字构成各句,以成特有的韵致。如乔吉的《天沙净·即事》就是这样的一首元曲。“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用字不多,意韵尽出。


作者:刘建武

[ 本帖最后由 若。 于 2008-6-14 21: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文诗专题

其实,有趣的诗歌中,最常见的就是回文诗。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据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所载,回文诗为道原所创,但今已失传。现在人们能见到的较早的回文诗,最著名的要属东晋前秦女作家苏蕙的《回文璇玑图》。诗共八百四十一字,题于一幅八尺见方的锦上,纵横往复,皆成章句。武则天的《璇玑图序》说是“题诗二百余首,”但后来有人细加寻绎,据说能得诗七千九百五十八首。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一般的回文诗则只能正读倒读,一首变二。据说一位佚名作者在广东某地一座观山古诗壁上,题了这样一首回文诗:
  悠悠绿水傍林偎,
  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
  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
  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
  流溪远掉一蓬开。
  此诗正读倒读,都是一首盎然成趣的写景诗:山上孤寺,山下绿水,林木相偎,明月高照;渔舟轻泛,仙鹤伴客。好一幅《山寺明月图》!
  

    清代张奕光有一首《岳武穆王墓》回文诗:
  今古垂芳遗庙立,
  拜瞻空恨一秦奸。
    森森柏树枝南向,
  凛凛忠魂夜北看。
  心赤负冤沉狱死,
  草青埋骨痛碑残。
  钦徽是日无家返,
  深怨谗书封蜡丸。
  作者凭吊岳武穆王墓,触景生诗。全诗不论正读倒读,都悲愤沉郁,痛恨奸臣、敬仰忠烈之情溢于言表,是一首少见的抒情性回文诗。因为一般的回文诗作者都视作回文诗为文字游戏,象这样对景抒怀,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作,是不容易用回文诗这种形式来表现的。由此也可见作者诗艺的高超娴熟了。



浙江新昌县的南明山中,有一尊历时近三十年才凿成的齐梁时代的大佛。佛高十几丈,自手指至指尖一丈二尺有余。两膝踝间四丈五尺。山寺因此而命名为大佛寺。其周围环境,清净幽雅,景色如画,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天然居。其寺有一回文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对联巧用“天然居”和“大佛寺”这两个名称,组成回文,切题、工整,自然而有情趣,构成了本幅回文联的主要特色。


擅写回文的丁药园,更把此体引向深入。他的一曲《菩萨蛮》唱出了千古不变的爱情主题。该词流转自如,毫无拼凑之嫌。
下帘低唤郎知也,也知郎唤低帘下。
来到莫疑猜,猜疑莫到来。
道侬
随处好,好处随侬道,书寄待何如,如何待寄书。
写一个少女与意中人相会。她听到情郎已应约到窗下,便把帘子放下轻轻唤郎,并嘱咐他别胡乱猜疑,一切都好。词曲选材并无特别,奇就奇在整句无论顺读还是倒读,有如行云流水,一气贯通。以上是单句回文。


多才多艺的东坡居士却又技高一筹,创立了整首回文。请看他的一首《题金山寺回文体》: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这是一首内容与形式俱佳的写景诗作,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镇江金山寺月夜泛舟和江天破晓两种景致。读来赏心悦目。顺读、倒读意境不同,可作为两首诗来赏析,如果顺读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晓的话,那么倒读则是黎明晓日到渔舟唱晚。倒读诗文如下: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由于构思奇特,组织巧妙,整首诗顺读倒读都极为自然,音顺意通,境界优美,值得玩味。

   
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宽慰无数恋人的秦少游,又独辟环形回文,以表述他“今宵酒醒何处”。(柳永语)
初看奇巧,形似圆环,经整理为一首七绝: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己暮,醒时己暮赏花归。
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以少胜多。环环相扣,用十四字写出了二十八言的格律诗,且平仄协调,粘对合律,韵角正确,严格遵循七绝的格律。顶针回环,实属珍品。


《白雪遗音选》中的《桃花冷落》更记载了一字回文顶针,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
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
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红梨分外娇。
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
高歌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结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潮平两岸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
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
聊推纱窗观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
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西河有断桥,桥边种碧桃。


回文诗相传是晋代文人傅咸、温峤等首创,但不见作品传世。现实所见最早的回文诗系秦代烈女苏蕙所创作的《璇玑图诗》。
诗篇讲述的是苏蕙与丈夫因家庭纠纷而分手,后来苏蕙自感自己有责,悔恨自伤,用锦织此回文,向丈夫表达心迹。相传她的丈夫接到此回文锦时,大为感动,立即去接苏蕙,夫妇和好如初。赵正璧主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说:璇玑图按行“反读、横读、竖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迭一字读,皆成文章。”这幅诗图纵横各为二十九字的正方形,共八百四十一字。有人统计,图中共藏书三千七百五十二首,可谓洋洋万言。唐武则天曾为该图作序,并称苏蕙:“智识精明,仪容秀丽”“才情之妙,超迈古今”。因此本回文图诗也就成了千古传颂之作。


最后送大家一首朴实的诗(无名氏):

寄怀一首
顺读: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倒读: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途路足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析:此诗顺读是儿忆父妻忆夫,倒读则成夫忆妻,父忆儿。



[ 本帖最后由 若。 于 2008-6-14 21:4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有一些有趣的诗

一字到底的诗  
诗的语言,要求凝炼,生动而又丰富多彩。在短短一首诗里,如果同时出现某一个字或词好几次,总会显得干巴巴的,使人觉得词汇太贫乏了。但是,一切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如果技巧高超,运用得当,在一首诗里反复出现同一个字或词,却也能使人耳目一新。六朝梁诗人鲍泉,便有一首《奉和湘东王春日》的诗:
  新莺始新归,
  新蝶复新飞。
  新花满新树,
  新月丽新辉。
  新光新气早,
  新望新盈抱。
  新水新绿浮,
  新禽新听好。
  新景自新还,
    新叶复新攀。
  新枝虽可结,
  新愁讵解颜。
  新思独氤氲,
  新知不可闻。
  新扇如新月,
  新盖学新云。
  新落连珠泪,
  新点石榴裙。
全诗十八句,句句有“新”字,前十句及第十五、十六句甚至一句两“新”。虽然此诗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但在艺术形式上却给人以“花样翻新”之感,颇有情趣。
  无独有偶。张子厚有一首《咏芭蕉》诗:
  芭蕉心尽展新枝,
  新卷新心暗已随。
  愿学新心养新德,
  长随新叶起新知。
  也是句句有“新”字。清代著名的大学术家钱大昕的名著《十驾斋养新录》的“养新”二字,便取自此诗。


一气呵成的顶针诗
  顶针,也叫顶真,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连,上递下接的一种修辞方法。往往能收到流畅如行云的艺术效果,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李白有一首《送刘十六归山白云歌》,便是顶针诗中的杰作: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
 君早归。
  


以诗入诗的诗
  我们知道,引用也是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在古人的诗作里,我们常常看到诗人们引用前人的成句,以诗入诗。李白“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中的“澄江净如练”便是谢眺的名句。苏东坡《送张嘉州》诗:
  “峨嵋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谪仙此语谁解道,
    请君见月时登楼。
  前两句便是引用李白的成句。白居易《赠杨秘书巨源》诗中有句云:
  早闻“一箭取辽城”,
  相识虽新旧有情。
  “一箭取辽城”便是杨巨源的成句。
  元好问《论诗绝句》: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晚枝。”
  招出退之山石句,
  始知渠是女郎诗。
  前两句引的是秦观的《晚春》诗。



双声叠韵诗
  诗歌要有音乐美,使人听起来悦耳,读起来顺口。祖先们早就懂得这个道理了。早在《诗经》时代,他们就创造、使用了很多双声叠韵词(又叫联绵词)。双声,便是两字声母相同。如“辗转、参差、踌躇”等。叠韵,指的是两字的韵母相同,如“燕婉、窈窕、绸缪”等。有趣的是,不但有双声叠韵词,而且有双声叠韵的诗。我们知道,诗讲究平仄交错,抑扬顿挫。除了要求押韵之外,在平仄和对仗上还有严格的要求。要使整句、甚至整首的用字的声母或韵母都一样是相当难的,但还是有人作出来了。南北朝的著名诗人庾信便有一首《示封中录》的双声诗:
  贵馆居金谷,
  关扃隔稿街。
  冀君见果顾,
  郊间光景佳。
   现在用普通话念起来,有些字念g声母,有些字念j声母,但在庾信的时代,它们全是念g声母的字。
    今天看来,这些双声叠韵诗可借鉴之处并不多,内容贫乏是一方面,形式上也觉拗口拗舌。我们只能把它看作一种文字游戏,但诗人们熟练运用语音知识的高超技巧,却是可以学习的。



[ 本帖最后由 若。 于 2008-6-14 21:47 编辑 ]
发表于 2008-6-14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沙发....在仔细看...哈哈
发表于 2008-6-14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度太高了,现代生活节奏太快,没几个人能玩这个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璇玑图诗

苏蕙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
芳廊东步阶西游王姿淑窕窈伯邵南周风兴自后妃荒经离所怀叹嗟智
兰休桃林阴翳桑怀归思广河女卫郑楚樊厉节中闈淫遐旷路伤中情怀
凋翔飞燕巢双鸠土迤逶路遐志咏歌长叹不能奋飞妄清帏房君无家德
茂流泉情水激扬眷颀其人硕兴齐商双发歌我衮衣想华饰容朗镜明圣
熙长君思悲好仇旧蕤葳粲翠荣曜流华观冶容为谁感英曜珠光纷葩虞
阳愁叹发容摧伤乡悲情我感伤情徵宫羽同声相追所多思感谁为荣唐
春方殊离仁君荣身苦惟艰生患多殷忧缠情将如何钦苍穹誓终笃志贞
墙禽心滨均深身加怀忧是婴藻文繁虎龙宁自感思岑形荧城荣明庭妙
面伯改汉物日我兼思何漫漫荣曜华彫旂孜孜伤情幽未犹倾敬难闈显
殊在者之品润乎愁苦艰是丁丽壮观饰容侧君在时严在炎在不受乱华
意诚惑步育浸集悴我生何冤充颜曜绣衣梦想劳形峻慎盛戒义消作重
感故暱飘施愆殃少章时桑诗端无终始诗仁颜贞寒嵯深兴后姬源人荣
故遗亲飘生思愆精徽盛翳风比平始璇情贤丧物岁峨虑渐孽班祸谗章
新旧闻离天罪辜神恨昭感兴作苏心玑明别改知识深微至嬖女因奸臣
霜废远微地积何遐微业孟鹿丽氏诗图显行华终凋渊察大赵婕所佞贤
冰故离隔德怨因幽元倾宣鸣辞理兴义怨士容始松重远伐氏妤恃凶惟
齐君殊乔贵其备旷悼思伤怀日往感年衰念是旧愆涯祸用飞辞恣害圣
洁子我木平根尝远叹永感悲思忧远劳情谁为独居经在昭燕辇极我配
志惟同谁均难苦离戚戚情哀慕岁殊叹时贱女怀叹网防青实汉骄忠英
清新衾阴匀寻辛凤知我者谁世异浮奇倾鄙贱何如罗萌青生成盈贞皇
纯贞志一专所当麟沙流颓逝异浮沉华英翳曜潜阳林西昭景薄榆桑伦
望微精感通明神龙驰若然條逝惟时年殊白日西移光滋愚谗漫顽凶匹
谁云浮寄身轻飞昭亏不盈无條必盛有衰无日不陂流蒙谦退休孝慈离
思辉光饬粲殊文德离忠体一违心意志殊愤激何施电疑危远家和雍飘
想群离散妾孤遗怀仪容仰俯荣华丽饰身将与谁为逝容节敦贞淑思浮
怀悲哀声殊乖分圣赀何情忧感惟哀志节上通神祗推持所贞记自恭江
所春伤应翔雁归皇辞成者作体下遗葑菲采者无差生从是敬孝为基湘
亲刚柔有女为贱人房幽处己悯微身长路悲旷感生民梁山殊塞隔河津

璇玑碎锦:
苏若兰,名蕙,字若兰,武功(今陕西人)人,是前秦(公元351年到385年)秦州刺史窦滔的妻子。若兰知识广博,仪容秀丽,谦默自守,才情之高,慧心之巧,其《璇玑图》构思之奇,古今罕有。
窦滔有个宠姬名叫赵阳台,若兰十分嫉妒,每每相见,总免不了一番嘲讽,窦滔常常为此遗憾,心中十分不快。一次,窦滔到襄阳做官,若兰不肯与他同往,他就带着赵阳台去赴任,渐渐和若兰断了音言。若兰十分悔恨,于是费尽心机,织成一块八寸见方的五色锦缎,用文字织成回文诗,这便是有名的《璇玑图》,也称苏氏惠若兰织锦回文璇玑图。
此图八百多字,无论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迭一字读,均可成诗。可以读得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一千多首,才情之妙,贯古超今。织者的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厌恶,跃然纸上。
若兰派人把织好的锦图送到襄阳,窦滔读后十分惭愧,幡然醒悟,当即打发赵阳台返回关中。并用隆重的礼仪,把苏若兰接到襄阳,自此以后,夫妻更加恩爱。
苏氏之《璇玑图》在我国古典小说《镜花缘》第41章里有完整的记录。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璇玑图诗》读法

紫书读法
自岁寒反覆读,五言四句:
寒岁识凋松,贞物知终始;颜丧改华容,仁贤别行士。
士行至岁寒、松凋至贤仁、仁贤至凋松。
自寒字蛇行读:
寒岁识凋松,始终知物贞;颜丧改华容,士行列贤仁。
仁贤至岁寒、松凋至行士、士行至凋松。
从外读入:寒岁识凋松,仁贤别行士;颜丧改华容,贞物知终始。
仁贤至华容、松凋至物贞、士行至丧颜。
从内读出:
贞物知终始,颜丧改华容;仁贤别行士,寒岁识凋松。
颜丧至行士、始终至岁寒、容华至贤仁。
以下一段,读俱同前:诗风至微元。

蓝书读法
自中行各借一字,互用分读,四言十二句:
邵南周风,兴自后妃;卫郑楚樊,厉节中闱;
咏歌长叹,不能奋飞;齐商双发,歌我兖衣;
曜流华观,冶容为谁?情徵宫羽,同声相追。
情徵至后妃、周南至情悲、官徵至淑姿。
取两边四字成句,四言六句:
兴自后妃,厉节中闱;不能奋飞,歌我兖衣;冶容为谁?同声相追。
同声至后妃,窈窕至情悲、感我至淑姿。
两边分读,四言十二句:
兴自后妃,窈窕淑姿;厉节中闱,河广思归;
不能奋飞,遐路逶迤;歌我兖衣,硕人其颀;
冶容为谁?翠粲藏蕤;同声相追,感我情悲。
同声至淑姿、窈窕至相追、感我至后妃。
两边各连一句,或两边遥间一句,俱可读。
以下三段,读俱同前:惟时至成辞、佞好至防萌、何辜至惟新。
两边分读,左右递退,六言六句:
周风兴自后妃,卫女河广思归;
长叹不能奋飞,齐兴硕人其颀;
华观冶容为谁?情伤感我情悲。
宫羽至淑姿、邵伯至相追、情伤至后妃。
以下三段,读俱同前:年殊至成辞、谗人至防萌、愆殃至惟新。
互用分读:
周风兴自后妃,楚樊厉节中闱;长叹不能奋飞,
双发歌我兖衣;华观冶容为谁?宫羽同声相追。
宫羽至后妃、邵伯至情悲、情伤至淑姿。
虚中行左右分读,六言十二句:
周风兴自后妃,邵伯窈窕淑姿;楚樊厉节中闱,
卫女河广思归;长叹不能备飞,咏志遐路逶迤;
双发歌我兖衣,齐兴硕人其颀;华观冶容为谁?
曜荣翠粲葳蕤;官羽同声相追,情伤感我情悲。
情伤至后妃、邵伯至相追、宫羽至淑姿。
左右连一句亦可读。
以下三段,读俱同前:年殊至成辞、谗人至防萌、愆殃至惟新。

黑书读法
自嗟字起,反复读,三言十二句:
嗟叹怀,所离经;遐旷路,伤中情;家无君,房帏清;
华饰容,朗镜明;葩纷光,珠曜英;多思感,谁为荣?
荣为至叹嗟、经离至思多、多思至离经。
左右分读:
怀叹嗟,所离经;路旷遐,伤中情;君无家,房帏清;
容饰华,朗镜明;光纷葩,珠曜英;感思多,谁为荣。
谁为至叹嗟、所离至思多、感思至离经。
半段回环读,三言六句:
嗟叹怀,伤中情;家无君,朗镜明;葩纷光,谁为荣?
荣为至叹嗟、经离至思多、多思至离经。
半段顺读:
怀叹嗟,伤中情;君无家,朗镜明;光纷葩,谁为荣?
谁为至叹嗟、所离至思多、感思至离经。
以下三段,读俱同前:游西至摧伤、凶顽至为基、神明争雁归。
左右间一句,罗文分读:
嗟叹怀,路旷遐;家无君,容饰华;葩纷光,感思多。
荣为争离经、经离至为荣、多思至叹嗟。
从中间一句,罗文分读:
怀叹嗟,路旷遐;君无家,容饰华;光纷葩,感思多。
所离至为荣、谁为至离经、感思至叹嗟。
中间借一字,四言六句:
怀所离经,伤路旷遐;君房帏清,
朗容饰华;光珠曜英,谁感思多?
谁感至离经、所怀至为荣、感谁至叹嗟。
两分各借一字互用:
怀所离经,踏伤中情;君房帏清,容朗镜明;光珠曜英,感谁为荣?
谁感至叹嗟、所怀至思多、感谁至离经。
中间借二字,五言六句:
叹怀所离经,中伤路旷遐;无君房帏清,
镜朗容饰华;纷光珠曜英,为谁感思多?
为谁至离经、离所至为荣、思感至叹嗟。
两分各借二字,互用分读:
叹怀所离经,旷路伤中情;无君房帏清,饰容朗镜明;纷先珠曜英,思感谁为荣?
为难至叹嗟,离所至思多、思感至离经。
以下三段,读俱同前,阶西至摧伤,漫顽至为基、通明至雁归。

四围四角红书读法
自仁字起顺读,每首七言四句;逐字逐句逆读,俱成回文:
仁智怀德圣虞唐,贞妙显华重荣章,
臣贤惟圣配英皇,伦匹离飘浮江湘。
仁智至惨伤、贞志至虞唐、钦所至穹苍,钦所至荣章、贞妙至山梁、臣贤至路长、
臣贤至流光、伦匹至幽房、伦匹至榆桑。伦匹由臣贤、由贞妙,至虞唐。余仿此。
湘江由皇英、由章荣,至智仁。余仿此。
以下三段读俱同前:津河至柔刚、亲所至兰芳,琴清至惨伤。
中间井栏式红书读法
自钦字起顺读,每首七言四句:
钦岑幽岩峻嵯峨,深渊重涯经网罗,林阳潜曜翳英华,沉浮异逝颓流沙。
深渊至幽遐、林阳至兼加、沉浮至患多、麟凤至如何、神精至嵯峨、身苦至网罗、
殷忧至英华。
自沉字起,逐句逆读,回文。余仿此:
沉浮异逝颓流沙,林阳潜曜翳英华,深渊重涯经网罗,钦岑幽岩峻嵯峨。
自沙字起,逐字逆读,回文:
沙流颓逝异浮沉,华英翳曜潜阳林,罗网经涯重渊深,峨嵯峻岩幽岑钦。
间一句,间二句顺读,或两边分读,上下分读,俱可。
自初行退一字成句:
岑幽岩峻嵯峨深,渊重涯经网罗林,阳潜曜翳英华沉,浮异逝颓流沙麟。
渊重至遐神、阳潜至加身、浮异至多殷、凤离至何钦、精少至峨深、苦惟至罗林、
忧缠至华沉。

自中心诗兴起,各项字倒换互旋,八面分读:
诗兴感远殊浮沉,时盛意丽哀遗身,
始终曜观华繁殷,徵流商歌郑南音。
始终至遗身、玑明至旧新、苏作至奸臣。
四正左旋读:诗兴至旧闻、苏作至南音、始终至识深、玑明至浮沉。
四正右旋读:诗兴至奸臣、玑明至南音、始终至旧新、苏作至遗身。
四隅左旋读:璇诗至廊琴、平端至春亲、氏辞至基津、图怨至嗟仁。
四隅右旋读:璇诗至基津、图怨至春亲、氏辞至廊琴、平端至嗟仁。
双句左旋读:诗兴至春亲、氏辞至旧闻、苏作至廊琴、平端至南音。始终至嗟仁、璇诗至奸臣、玑明至基津、图怨至遗身。
双句右旋读:诗兴至基津、图怨至奸臣、玑明至嗟仁、璇诗至南音。始终至廊琴、平端至旧新、苏作至春亲、氏辞至遗身。
各行退一字,于八面各取一句,左旋颠倒回文:
南郑歌商流徵殷,廊桃燕水好伤身,
旧闻离天罪辜神,春哀散粲轻神麟。
廊桃至时沉、旧闻至滋林、春哀至微深、遗哀至多钦、基自至徵殷、奸臣至伤身、嗟中至辜神。
八面右旋读:南郑学滋林、嗟中至时沉、奸臣至神麟、基自至辜神、遗衷至伤身、春哀至徵殷、旧闻至多钦、廊桃至微深。
各行退一字,四正面各取一句,左旋读:
南郑歌商流徵殷,旧闻离天罪辜神,
遗哀丽意盛时沉,奸因女嬖至微深。
旧闻至微殷、遗哀至辜神、奸因至时沉,
四正右旋读:南郑至辜神、奸因至徵殷、遗哀至微深、旧闻至时沉。
四隅左旋读:嗟中至滋林、廊桃至多钦、春哀至伤身、基自至神麟。
四隅右旋读:嗟中至伤身,基自至多钦、春哀至滋林、廊桃至神麟。

自两间行退一字成句,下以递退一句成章,又纵横返复读:荒淫至生民、王怀至皇人、志笃至方春、桑榆至贞纯、方殊至志贞、贞志至桑伦、岑幽至长身、加兼至刚亲、何如至故新、阳潜至所亲、罗网至和音、凤离至清琴、苦惟至章臣、沙流至湘律、渊重至房人、遐幽至望纯、多患至清纯、浮异至墙春,峨嵯至曲秦、精少至阳春、忧缠至皇伦、华英至梁民、光流至刚亲、龙昭至霜新、当所至芳琴、荣君至所亲、乡旧至故新、所感至清琴、苍穹至湘津、西照至长身。
自中行退一字成句,以下迎退一句成章:南郑至遗身、奸回至旧新,遗哀至南音、旧闻至奸臣、繁华至房人、识知至清纯、浮殊至曲秦、恨昭至皇伦、诗兴至刚亲、苏作至所亲、始终至清琴、玑明至湘津、时盛至望纯、辜罪至贱人、徵流至阳春、微至至梁民。
自角斜退一字成句,以下递退一句成章:
嗟中君容曜多钦,思伤君梦诗璇心,
氏辞怀感戚知麟,种轻粲散哀惑亲。
嗟中至贞纯、至浮沉、至遐神、至遗身、至阳林、至沙麟、至旧新,至凤麟、至加身、至基津、至桑伦、至生民、至渊深、至华沉、至廊琴、至方春、至王秦、至精神、至多殷、至奸臣、至罗林、至苦身、至南音、至基津,至图心、至妙贞、至皇伦、至恨神、至知麟、至怀身、至繁殷、至如林、至思钦、至平心、至识深、至曲秦、至堂心、至忧心、至皇伦、至微深、至徵殷、至唐贞、至多钦。
以下十五段同前:廊桃至基津、春哀至嗟仁、基自至廊琴、思伤至望纯、怀何至梁民、知戚至忧心、如怀至阳春、氏辞至霜新、图怨至长身、璇诗至和音。平端至故新、神轻至墙春、滋谦至房人、多曜至曲秦、伤好至清纯。

自初行退一字,每首七言四句,俱逐句退成回文:
智怀德圣虞唐贞,妙显华重荣章臣,
贤惟圣配英皇伦,匹离飘浮江湘津。
智怀至西林、至罗林、至玑心、至岑钦、至奸臣、至识深、至如林、至浮沉、至知麟、至恨神、至怀身、至繁殷、至始心、至苦身、至南音、至和音、至伤仁、至忧心、至唐贞。
以下十五段,读俱同前:所怀至芳琴、河隔至刚亲、清流至伤仁、妙显至梁民、生感至望纯、清志至商秦、曲发至唐贞、贤惟至长身、微悯至霜新、故感至藏音、和咏至章臣、匹离至房人、贱为至墙春、阳熙至堂心、忧增至皇伦。
自上横行退一字成句,逐句逐字逆读,俱成回文:
伤惨怀慕增忧心,堂空惟思咏和音,
藏摧悲声发曲秦,商弦激楚流清琴。
伤惨至乡身、至苦身、至始心、至何钦、至南音、至繁殷、至怀身、至恨神、至知麟、至浮沉、至如林、至识深、至玑心、至罗林、至奸臣、至章臣、至智仁、至唐贞、至忧心。
以下十五段读俱同前:芳兰至听亲、刚柔至河津、湘江至智仁、堂空至阳春、墙面至贱人、房幽至匹伦、皇英至忧心、藏摧至故新、霜冰至微身、长路至贤臣、章荣至和音、商弦至清纯、望谁至生民、梁山至妙贞、唐虞至曲秦。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绽放 于 2008-6-14 21:53 发表
难度太高了,现代生活节奏太快,没几个人能玩这个了。


耐心是福气。
发表于 2008-6-14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LZ应该更有耐心一点,分开发可以让大家多讨论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看吧 于 2008-6-14 22:22 发表
LZ应该更有耐心一点,分开发可以让大家多讨论一下


注意了。
发表于 2008-6-15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LZ成了待验证的会员?
发表于 2008-7-7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上LZ的头像里的图片了.如何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7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钦佩! 但不喜欢。
感谢楼主的劳动,顺手顶一下,没别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3 18:08 , Processed in 0.04544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