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36|回复: 4

[爱心行动] 纪实:领物资时村支书发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9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  地震后的35天,社会对灾难的关注逐渐降温,媒体去洪涝中捕捉下一个新闻,志愿者回到原先的轨道继续生活,数百万灾民也开始安静下来,但他们又将开始怎样的重建生活?
  四川什邡的木瓜坪村和甘肃文县的马家山村。他们,一个是整个村庄被滑坡的山体掩埋,一个是这个著名茶乡的茶农错过了收获的季节。
  两个村的村民都曾过着富裕而悠闲的生活,劫后余生的他们如今是否还能回到原先的生活状态,家庭破碎后的哀伤是否还能平复,悲痛中是否还存在重生的力量。我们走近他们,记录他们,也祝福他们。

6月5日下午6时,什邡市红白镇,闷热,天灰蒙蒙的。有人说那是地震后悬浮在空中的灰层还未散尽。  57岁的木瓜坪村支部书记谢恩金戴着口罩,静静地坐在镇党委书记陈玉堂面前。两个男人都不说话,也不对视。
  他刚知道,这次他和他带领的854名幸存村民,再也回不到祖辈们居住的那个村落。
  5天前,一卡车水泥运到镇政府边上的红白村,修建过渡房。那里,可能变为谢恩金和村民的永久居住地。
  □本报记者 褚朝新 四川什邡报道


富裕生活被埋山下  依靠矿藏和景区,村民曾生活富裕。如今财产和村民间的等级都被埋了;只有吃饭时,还能看到他们快乐的样子
  被临时安置的生活中,吃饭时间是最和谐的。
  木瓜坪村共有8个小组,各自搭建了一个灶,以小组为单位吃大锅饭。吃的都是政府发的补贴。补贴要持续三个月,每天每人10元钱、1斤米。
  开饭时,有人敲着饭碗,高喊着“开饭喽开饭喽”,人群迅速聚拢。
  菜,总是那么几样,土豆、洋葱、包心菜。有时候会有肉。
  “伙食虽然没有以前家里的好,但大家围在一起,很热闹很亲热。”肖永福说。
  也有人是打好饭菜端回帐篷默默地吃。肖永福就是这样,每天和儿子肖瑶在帐篷里安静地吃饭。食堂里的那种热闹,他一时无法融入。
  村支书谢恩金也发现了一些村民的挑剔。对外面捐赠来的一些旧衣服,村民们十分小心。
  “他们一般不要旧衣服,怕有牛皮癣等传染病,只有新衣服他们才敢穿。”一名村干部说,没人要的旧衣服被踩在泥地里,最后被烧掉。
  谢恩金说,因为他们以前的生活不错。
  木瓜坪村曾是个富裕的村庄,附近有好几个矿,磷矿、金矿还有石灰石矿。村里30%的村民买了大卡车给矿上跑运输,跑出租的面包车也有几十辆,还有大约20%的人买了小车。
  而且村里还有4个村小组,紧靠风景区,村民大多开着农家乐。谢恩金也开了农家乐,“我家里的标间,住一晚上要200多。”
  景区游人多,谢恩金和村民们的农家乐生意不错。地震前,谢恩金刚盖好一栋别墅,“花了五六十万,钱都是自己积攒的,没有贷款。”
  地震时,谢恩金在镇上开会,此后他赶回村,用了3天,逐个巡视8个村小组。木瓜坪村人口只有900多,但面积是什邡市最大的村,8个小组极为分散。小组与小组间,会隔着几座山。
  然后,谢恩金召集幸存村民,一起往外逃生。
  途中有4位老人实在走不动,谢恩金让他们留在山里,并安排两个年轻人照顾,“等我们出去了,找解放军来救你们。”
  山体还在滑坡,逃亡中,村民们看到一个人被山上滚下的石头砸落山涧。
  谢恩金等人继续爬。
  逃到红白镇后,谢恩金和村民又赶去什邡市区的安置点。那天,谢恩金清点人数,发现地震中有86人遇难,还剩下854人。


【领取物资】  村支书发火了
  原本发给孩子的玩具,有妇女排队来领取;用于建设过渡房的水泥,大多村民不愿搬卸
  木瓜坪村幸存者的帐篷都竖在红白村的玉米地里。村民们逃出后,被安置在这里。
  一群来自北京的志愿者,拉来了一车玩具,分发给过节的孩子。一些大人也站到了领取的队伍里。一个戴着墨镜的志愿者女孩对同伴悄悄说,“大人怎么也来要啊。”
  志愿者看着伸出的一双双手,把原本送给孩子的布娃娃也发给了这些大人。
  一个领取了两个布娃娃的妇女,把玩具交给不远处站着的另一个妇女,又空着手排到了领取玩具的队伍中。
  那天,谢恩金发火了。
  上午,他就接到通知,说有物资要运来,让村里找劳力卸货,会给报酬。任务很快被分配到各小组。小组负责人表示,到时能安排人卸货。
  车来了,拉来150吨水泥,用于修建木瓜坪村过渡房。知道是水泥后,只有2小组的会计雷顺泽带领着5个人到场。其他组,都嫌水泥太脏,不愿意干。
  谢恩金强调,一共是150吨水泥,共有750元劳务费。但还是没有更多的人愿意干,“背水泥很脏,他们嫌脏,怕背完没地方洗澡。”
  谢恩金火了,冲着几个在场的小组长吼,“这是什么时候,就算让你们义务干也应该干,何况还给你们钱。”
  没有效果。
  “以后发物资首先考虑2小组,其他的组我不管了。”
  几个小组长开始动了起来,有的掏出手机打电话找人,有的上前说,“我回去找人”。
  人太少,谢恩金想放弃这个任务。雷顺泽上前阻拦:“我亲自带人去干,就是吃也要把这车水泥吃掉。”
  这让谢恩金有些欣慰。最后,其他小组相继组织来了二十多人,把水泥卸完。


  【转移安置】
  腾出空地兴建过渡房
  按政策每户可分到20平米,有村民担心一家7口会否挤在一间屋子里
  6月5日下午6时,安置点的村民变得热闹起来。他们接到通知,临时帐篷要转移,腾出的空地上要准备修建过渡房。木瓜坪村的库房也要搬走。库房里还堆着1000多箱别人捐助的矿泉水。
  村委委员们商量后,决定把水分给村民。消息传出后,村民奔涌过来,秩序有些混乱。
  半个小时,矿泉水被搬完。地上还散落着几百瓶被扯散的单瓶矿泉水,大多数被踩瘪,粘满泥巴。还有来晚的村民,把这些粘满泥巴的单瓶矿泉水捡起,扔进背篓带回家。
  2小组的库房也在分发物资。管事的两个妇女一个发放物资,一个记录领取物资村民的姓名。
  首先发的是饼干。人口多的,发两袋,人口少的,发一袋。发到最后,还多出了6袋。负责的妇女高喊着,还有谁家要饼干的。没有大人要,饼干只好给了几个在附近的孩子。
  接下来发衣服。这一次捐来的衣服都是新的,堆放在铺了花胶布的地上,几十个村民挤在一起翻找。
  即便是新衣服,最后还有好几十件没人要。4组的一个村民路过看到了,“你们不要,给我们4队吧?”
  发放物资的小组干部答应了,很快又来了一群村民,弯着腰在里面挑拣。
  没了学校,暑假提前放了,村里的孩子们没地方可去,大多在帐篷里钻来钻去。一些惊恐未定的孩子,则紧紧跟着自家的大人。
  在分发物资时,来自湖北黄陂的黄继光团的士兵们,则扛着村民们的帐篷和铺盖等物资路过。他们正在帮那些争抢矿泉水的村民搬家。
  这次搬完家腾出了地方,用不了多久,过渡房就能建好了。按照政策,每户可以分到20平米。
  红白村的废墟上已有一些空军某部战士的身影了。他们从6月3日就开始平整废墟。那里将搭建过渡房。
  几个小战士在废墟旁的桑树上,发现了一些熟的桑椹,跳跃着,摘下几粒。
  帐篷外,有些村民围坐在阴凉处聊天。
  “分到过渡房后,如果还是7口人挤在一间屋子里,我会去找政府闹。”村民宋新华说。
  在村民中间收集意见的黄继光团战士魏红锋听到后,安慰他,“这个时候不能闹,有什么问题向政府反映。”
  “聚众闹事,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到时会出大事,晓不晓得?你们跟政府反映,也可以跟我们部队反映,我们帮你们向上说。”本是四川人的魏红锋操起四川话叮嘱着。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定新址】

  回不去了

  现在的安置点将会是重建的新址。村支书谢恩金想,那以后还叫不叫“木瓜坪村”。他还是希望保存这个村名

  下午,依旧闷热,没有风。红白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帐篷外,两个男人面对面坐着。

  谢恩金盯着地面,眉头紧皱,口罩遮住大半个脸;陈玉堂扭着头,看着坡下临时安置灾民的那一大片帐篷。

  就在几分钟前,陈玉堂告诉了谢恩金,他和村民们将无法回到木瓜坪了。那里,如今已经被垮塌的山体掩埋,上面决定木瓜坪村将重新选址建村。

  “村子以后怎么着落?”这个问题,悬在谢恩金心里二十多天,木瓜坪村幸存的八百多村民也经常问他。如今,知道答案后,让谢恩金更有些难受了。

  “路全部被山埋了,村子也被埋了,回到哪里去?回不去了。”陈玉堂说。

  谢恩金沉默着。

  陈玉堂不知道如何安慰,也不好走开,只陪着静静地坐着。

  谢恩金有许多感慨,土地没了,道路封死了,山里的矿、药材、房屋等都不再属于他们了。国家补助只有3个月,以后怎么生活?

  从山里逃出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只穿了一身衣服,昔日的贫富差距,在肖永福眼里,暂时被地震扯平了。

  “很多人,现在都是一无所有。”谢恩金说。

  村里人现在都不敢出去打工。肖永福说,这是因为大家现在所拥有的,就是帐篷里这些东西,得有人看守着。等到大家住进过渡房,安定下来,可能会好一些。

  还有年轻人说,“肯定不能一辈子等着吃政府的,等过渡房住进去了,把老人和妇女儿童安顿好了,我们还是要出去找活路的。”

  快80岁的瞿亨述也在教育子孙,“旧社会遭灾了,没有人管老百姓,现在政府给吃给住的,要知足。安顿好了,都得出去打工赚钱。”

  谢恩金从陈玉堂那儿得到的消息是,市里和镇里的意思,是让木瓜坪村就在现在临时安置点重新建村。

  在震前有路的情况下,这里和木瓜坪村相距仅二三十公里。

  已经无法回去,谢恩金开始思考,如果在这里建村,还叫不叫“木瓜坪村”呢。在他心里,是希望保存这个村名。

  摄影:本报记者 褚朝新http://news.sina.com.cn/c/2008-06-17/095515760574.shtml
发表于 2008-6-20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沙发 和谐共生 的帖子

真的是这样的吗?受灾了,别人给送东西没人搬,给衣服还挑剔,这样的人需要援助吗?
发表于 2008-6-24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体谅吧,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富裕惯的人是这样的,不必太较真。
希望他们能明白国家的难处,毕竟这是天灾,国家只能给予基本的补助,更好的生活是靠自己的。
发表于 2008-6-24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沟通才行啊各有各的难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5 18:30 , Processed in 0.04850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