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08|回复: 10

[中外交流] 多棱镜里的中国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1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我们自己,我们才会知道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

《吾国与吾民》《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自画像》皆是用外文出版,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架起了桥梁
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虽然难免有很多误解和偏颇,但仍可以成为我们反观自己的镜子

这其中所推荐的书,作为中国人,也许我们都应该读一读

1162758766890FK1020061106C.pdf

608.88 KB, 下载次数: 50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这个不太清楚



[ 本帖最后由 水墨中国 于 2008-6-21 23:0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棱镜里的中国人

信息时报

点题:非常中国人

  2006年9月,美国外交官何天爵所著的《中国人本色》出版,这是一部被誉为与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齐名的中国国民性的解读经典。再回顾2005年底曾经出版了的美国传教士阿瑟·史密斯所著的《中国人德行》(又译《中国人气质》),也曾引起一番轰动。

  《中国人本色》、《中国人德行》,是以西方的眼光来谈中国人的德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都有着一种局外人特有的敏锐与清醒,它们像一面镜子,在镜子里,我们隐约看到了既陌生又熟悉、活在中国传统中的自我,成为了我们研读那个时代中国社会、中国人非常全面的、难得的“镜像”。此后有很多出版社又出版了很多关于“中国人”的人文系列读本,似乎关于“中国人”的阅读,也成为了一种渐热的人文阅读潮流。

  而中国的学人,关注着自己“中国国民性”,却有着一种本土的尖锐。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唐弢说,鲁迅在留学时期研究过国民性问题。以后他写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以及将近二百万字的短小的杂文,几乎每一篇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在写中国人的德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毋庸置疑,“国民性”的优劣,是一个民族和时代前进的动力,也可能是一种阻碍,因而关注“中国人”的国民性,更能认清自我,也更能建设自我。对“中国人”蓝本的阅读,点燃了对时代、社会、人性的全面思考。

  本期书单,选择有关“中国人”的四类书籍。“经典篇——中国大家眼中的中国人”、“观察篇——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是比较厚重的阅读。西方人的眼睛是一面镜子,多照照西洋镜,我们能很好地看清自己。另有闲适阅读篇——“性情篇——婚恋中的中国人”、“另类篇——中国人的多种读法”,这些书可读性非常强,就像一种历史的碎片,以细节折射,切入深刻,读之有趣。潘小娴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篇:

● 大家眼中的中国人

      《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著,黄嘉德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吾国与吾民》又名《中国人》,著于1934年春夏秋三季,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笔墨豪放瑰丽,幽默而优美。由于该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剖释得非常美妙,并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等作了相应的广泛深入的比较,在海内外引轰动,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西方广泛流传。

  《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著,陈高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辜鸿铭是清末民初驰名中外的文化怪杰。在这本书里,辜鸿铭指出真正的中国人有着童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过着心灵生活的这样一种人。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

  《中国人自画像》 (清)陈季同著,段映红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中国人自画像》是陈季同最为重要的法文著作,也是他的成名作。该书从一个中国人的立场出发、对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中西文化发表看法,从而开启了中国人独立从事此种文化交流活动的先河。

  《丑陋的中国人》 柏杨著,古吴轩出版社,2004-8

  这是一本震撼华人世界的奇书。台湾著名作家柏杨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原因是因为我们的丑陋,来自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

  ●其他读本推荐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茅于轼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3)

  《你是中国人吗?》(蒋清越著,中国致公出版社,2006-1)

  《闲话中国人》(易天中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3)

  《中国人的生命精神》(徐复观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吾国与吾民.jpg
中国人的精神.jpg
中国人自画像.jpg
丑陋的中国人.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察篇: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中国人本色》 (美)何天爵著,张程、唐琳娜译,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9

  这是一本被誉为与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齐名的国民性解读经典。作者何天爵一美国传教士、外交官。本书是何天爵根据本人在中国居留16年的所见所闻的深入思考写成的,是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一幅全方位、大视角的生动画卷。细节有趣,观点一针见血。

  《中国人德行》 (美) 阿瑟·史密斯著,张梦阳、王丽娟译,新世界出版社,2005-12

  又名《中国人的气质》。在华居住22年的美国传教士史密斯总结了27条中国人的特性,发人深省。本书开创了反思中国国民性的先河。鲁迅在临终前曾向国人郑重推荐本书。

  《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 (英)麦高温著,朱涛、倪静译,中华书局,2006-7

  英国传教士麦高温在中国生活了50年,几乎与每个阶层的人都有很深的交往,本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勾勒出了近代中国人的百般脸谱。

  ●其他读本推荐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英)约·罗伯茨编著,蒋重跃、刘林海译,中华书局,2006-7)

  《中国人的幸福观》((德)鲍吾刚著,严蓓雯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0)

  《中国人的智慧》((美)马德五著,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7)

  《变化中的中国人》((美)E.A.罗斯著,公茂虹,张皓译,中华书局,2006-7)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性情篇和另类篇

性情篇:

  婚恋中的中国人

  《云雨: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江晓原著,东方出版中心,2006-1

  性张力问题说到底就是社会在性方面如何进行制约,平衡的问题。作者说,性问题是一个所有社会都共同面临的问题,本书不仅仅将关注焦点集中在古代中国人身上:同时也扩展、联系到现世的中国社会的种种性现象,从“性张力”这一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人的性生活。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易中天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3

  本书对中国人的两性状态和两性关系进行了描述和剖析,对人类和中国人两性关系的历史作了回顾和检讨,对男女关系以及爱情、婚姻、家庭、人性等问题发表了观点和看法。文字逗趣,机警,见解独立深刻。

  《李银河说性》 李银河著,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2

  李银河试图在与性有关的问题上传播一种冷静、客观、理性和正确的观察视角和理念,期望人们能够改变一些错误的性观念,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享受到快乐的人生。

  ●其他读本推荐

  《中国古代性文化——男人女人》(李力研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1)

  《20世纪中国性文化》(刘达临著,上海三联书店,2000-12)

  《分手:当代中国人离异过程报告》(乌尔泌著,西苑出版社,1999-10)

  《中国人的情爱心理》(孔维民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4)

  《毁掉中国人婚姻的18个问题》(卡玛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4)

另类篇:

  中国人的多种读法

  《英人、法人、中国人》 储安平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11-1

  以对比的角度,分析鞭辟入里,文风清新明快。启迪我们对国际时事的观察,对中国世态人情的体悟。

  《禅机:1840-1949中国人的另类脸谱》 朵渔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1

  着眼于历史表情的碎片,以细节折射本质,以小事管窥人物,让人物重归于人性,体察百年中国之风云变幻。

  《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黄光国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

  从“脸”和“面子”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和日常交际的基本概念。揭示“人情与面子”在中国历代官僚体制中的突显地位。

  ●其他读本推荐

  《中国人的幽默》(王学泰著,同心出版社,2005-11)

  《像唐诗一样生活:中国人心灵栖居的诗意追寻》(冉云飞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9)

  《中国人的姓名文化与命名艺术》(尹黎云著,华艺出版社,2005-5)

  《积习-中国人和美国人的观念与心态对比》(隋晓明编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1)
发表于 2008-6-22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书大部分有自以为是的成分在……
发表于 2008-6-22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llidanyyh 于 2008-6-22 00:15 发表


这些书大部分有自以为是的成分在……


都是人写的嘛。
发表于 2008-7-19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可以看看的这些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过《中国人的气质》,总的来说,写出了作者眼中的清末时的中国底层人民的一些特点,但这个作者是从基督教的层面上出发,他认为只有基督教文明才能引导中国人民。而且基本从批评的角度来说,即使说道节俭勤奋的特点时,也是批评态度,字里行间中,感觉是中国人的勤奋节俭是一种小家子气,恩,这是我读这本书的一个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4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吾国与吾民》,挺不错的,尤其是我在读这本书之前一直对中国人国民性有悲观情绪的情况下……看了有种希望燃起的感觉
也许是林语堂和鲁迅的观点不同的原因,但两人都是很优秀的作家
个人比较偏向林语堂……倒不是否认中国人国民性格里的某些缺憾,只是感觉书里描述的对中国文化的看法相当透彻,也能清晰地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深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2 09:08 , Processed in 0.04823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