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56|回复: 35

[原创]工 夫 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4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工  夫  茶


图文 / 散淡书生







  工夫茶不是茶的种类,而是一种茶艺,流行于中国闽南台湾及广东潮汕一带,是一种历史悠久、极为讲究的品茶艺术,也是一种庄重的待客礼仪。漳州地区,几乎每家每户都备有茶具。凡有来宾,没饮料可以,没茶可不行。
  传统工夫茶有整套与古色古香的茶具,人称“茶房四宝”:一是玉书,一只赭褐色的表陶烧水壶,溶水200毫升左右;二是潮汕风炉,用以生火烧水;三是孟臣罐,一种小型精致的宜兴紫砂壶,相传出于紫砂名匠惠孟臣之后,容水50毫升左右;四是若琛瓶,一种白瓷茶杯,半个乒乓球大小。四宝具备,方可泡茶。
工夫茶所用茶以乌龙茶为主(闽台),也有用工夫红茶的(潮汕)。乌龙茶品种很多,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女王,既香又醇,回味绵长;黄旦清香有余,底蕴不足;本山香不及黄旦,却也甘醇;其他如毛蟹、奇兰等等,虽各有妙处,远不及铁观音醇香甘厚。
工夫茶用水以山泉为上,井水与江水也不错,自来水冲泡的,人说不是工夫茶。
  泡茶的程序是非常讲究的。开水即烧即用;茶具里里外外都用开水烫过;茶壶里放进茶叶,注水讲究“高冲”,使茶叶在沸水翻动;冬天用茶壶泡茶,盖上壶盖之后还得用沸水“淋壶”,以发茶性;头道茶水不喝,用以再烫茶杯;斟茶讲究“低斟”,四个茶杯成方形靠在一起,提起茶壶分别往几个茶杯注入一点,再往回注入,来回几次——这是为了每一杯茶浓淡一致。
  茶水一斟入杯里,就得乘热品尝。端起茶杯,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边嗅边啜。品其味,茶香隐隐,齿颊留香,喉底回甘;嗅其香,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斟第二遍茶时,仍要先用开水烫杯。接下去冲第三遍、第四遍……泡饮程序基本一样,只是泡茶的时间逐道加长些。好的乌龙茶如铁观音,冲泡七八遍仍有余香。
  这就是工夫茶,这就是品茶。倒水斟茶,有节奏;闻香品味,有韵律。貌似烦琐,美在其中。懂茶的人,不烦不躁。就算烦躁的人,饮一杯也心平气和。那香,那韵,那味,没有酒的浓烈,也能醉人。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化,工夫茶的茶具和品味方式也在悄悄变化。变化最小的是茶杯,依然是半个乒乓球;茶壶也有选用瓷质的,也有用小盖钟做茶壶的;水壶改为金属水壶,炉子改为微型电磁炉;有的人家还备有茶海、闻香杯、夹具。
  茶泡开后先把茶水斟入茶海,自然浓淡一致。闻香杯口径比茶杯稍小,却要高的多,用于闻香。把茶海里的茶水斟到闻香杯里,把茶杯倒覆于闻香杯上,双手拇指按住茶杯底部,食指中指无名指稳住闻香杯,提起倒转180度,茶就倒在茶杯里了;放下茶杯,用两个指头提起闻香杯,放到鼻子跟前,你说,香不香?当你把闻香杯翻转后,小指自然上翘,带几许儒雅;如果是女性,便多了几分妩媚。用拇指和食指端着闻香杯倾斜闻香,你的手,自然成为兰花手,一点也不做作。
  品茶,不仅仅在于色香味,还在于过程。

2007.09.09                  
.




用盖钟泡工夫茶,沸水要稍微漫过盖沿





铁观音,色香味俱佳






工夫茶的技艺(共有8道程序)

  山泉初沸 是烧开水,水温以“一沸水”(即水刚烧开)为宜。
  白鹤沐浴 水烧开时,要把茶壶茶杯淋洗一遍,既卫生又能加温。
  乌龙入宫 把乌龙茶放入或茶壶里。用茶量盖碗为8-10克,茶壶视大小而定。
  悬壶高冲 提起水壶,自高处往茶壶口边沿冲入,使茶叶旋转,促使茶叶露香;冲满立即盖壶盖。
  春风拂面 稍候片刻,揭开壶盖,茶香隐隐;用壶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
  关公巡城 把茶水依次巡回斟入并列的小茶杯里。斟茶时应低行,以免散香失味。
  韩信点兵 茶斟到最后,均匀地一点一点滴到各茶杯里。达到浓淡均匀,香醇一致。
  品啜甘霖 茶水一经斟入杯里,应乘热细吸,以免影响色香味。



[ 本帖最后由 晨露 于 2008-6-25 20:13 编辑 ]
发表于 2008-6-24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广东及沿海一带的人对茶艺比较娴熟!
看得出来楼主是爱品茶之人哈,受教了!


呵,广东省也就是潮汕能谈功夫茶了,品茶,用工夫两字主要是说闽南话的地区,含台湾
广东省其他地方谈喝茶更多是指聚会聊天吃小点,早茶午茶。。。
发表于 2008-6-25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美好展示
发表于 2008-6-25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夫茶》和“功夫茶”含义考证


  潮州历来是潮汕文化中心,近几年在潮汕地区有些人把《潮州工夫茶》说成“潮州功夫茶”为此许多“潮”文化学者呼吁应该给予正名,潮州电视台采访“潮”文化老先生们时也一再解释应该叫“工夫茶”。


—— 把工夫茶定性为“广东潮州地方品茶的一种风尚”,甚为精当,符合时下各界对工夫茶的理解。把工夫茶、功夫茶及其依据的文献来源一并列出,也甚宽容公允。问题是,同一事物而有两种名称,在实际应用中,难免带来一些混乱、麻烦。即如成立协会一类的团体或开起学术会来,会名或会议名该用“工夫茶”还是“功夫茶”呢?而且,普通话中“工”、“功”同音,怎么说都可以。潮州方言的“工“(读如刚)与“功”(读如攻),读音截然不同, “工夫”与“功夫”的含义也不一样。在工夫茶的家乡却连名都叫不准,这麻烦岂不更大?


——《现代汉语辞典》把“工夫”、“功夫”当成一词,释义为:时间;空闲时间;时候;本领、造诣,共四项,但又要读者注意:前三项多作“工夫”,第四义项多作“功夫”。(既有差别,又要将二词合而为一,如此处理是否恰当,此处姑且不论)但以上的释义,却难以涵盖潮语的“工夫”一词。比如说“某某人过工夫”,指的是对方为人处事十分精细、周到,这里的“工夫”就绝对不能用“功夫”。


——作为茶道,工夫茶含有器具精巧、方式方法精致、物料精绝、礼仪周全等物质与精神的多种因素,因此,以“功夫”指称作为品种名的茶叶尚可,用来指称茶道则难免以偏代全。更主要的是,命名一般都以初始名为准,俞蛟的《潮嘉风月记》是目前为学界公认的有关工夫茶的最早记录,理宜以它作为命名的依据。(《辞源》(工夫茶)释义的最末句为“也作‘功夫茶”’。这个“也作”,实已含有正、别名的意思),希望大家今后叫“工夫茶”而不叫“功夫茶”。



[ 本帖最后由 porceain 于 2008-6-25 11:38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6-25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暖喝观音寒喝岩

--------------------
发表于 2008-6-25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D :D :D 流口水
发表于 2008-6-25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黄山毛峰
发表于 2008-6-25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应该叫做工夫茶才对。半日闲 工夫茶
只有付出心智和时间,才有能悠闲地沏好茶。工夫茶比功夫茶的说法更准确

[ 本帖最后由 迷惘求知 于 2008-6-25 15:5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orceain 于 2008-6-25 11:31 发表
《工夫茶》和“功夫茶”含义考证
  潮州历来是潮汕文化中心,近几年在潮汕地区有些人把《潮州工夫茶》说成“潮州功夫茶”为此许多“潮”文化学者呼吁应该给予正名,潮州电视台采访“潮”文化老先生们时也一再解释应该 ...

支持!主贴已超时无法重新编辑,烦请版主帮忙更正。

[ 本帖最后由 散淡书生 于 2008-6-25 17:17 编辑 ]
发表于 2008-6-25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楼 散淡书生 的帖子

已经更正!
发表于 2008-6-25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叶单欉  
发表于 2008-6-25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散淡书生 于 2008-6-25 17:14 发表

支持!主贴已超时无法重新编辑,烦请版主帮忙更正。

向你敬礼,很文明的改正,不失一个学者应有气概和豁达襟怀!愿你成为一个工夫茶学家!
发表于 2008-6-26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迷惘求知 于 2008-6-25 15:53 发表
嗯,应该叫做工夫茶才对。半日闲 工夫茶
只有付出心智和时间,才有能悠闲地沏好茶。工夫茶比功夫茶的说法更准确


工夫茶,严格潮汕喝茶法的叫功夫茶也未尝不可,确实讲究;比如说,最多的人喝茶也是三杯子,喝后茶杯在滚烫的开水冲洗,杯壁薄也滚烫,没有功夫你还真没法端茶。。。
发表于 2008-6-26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流传于福建省武夷山的岩茶冲泡,其茶序和讲究也可称为工夫茶。。
比较常见的是称为十八道茶序,名称也别样清雅,例如,悬壶高冲,玉液回壶,关公出巡,韩信点兵,等等
发表于 2008-6-26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的茶生活,花样上已经简化N多,更多直接关注茶的品质
发表于 2008-6-26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都在喝观音~LZ你茶的汤色不太好:lol: :lol:
发表于 2008-6-26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广东潮汕和福建闽西南地区,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离不开“工夫茶”(注;潮汕和闽西南有很深历史文化渊源,隋唐闽西南为潮州管辖,潮州的先民又属古闽越族,)当地有这样一句俗语: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那里的人们,几乎家家都有茶壶、茶杯、木炭灶,统称“三宝”。
  相传,潮州人喝工夫茶的习惯始于元代,到了明清时,工夫茶已经相当成熟了。一般喝工夫茶,主客仅限四人。客人往往按照辈份或身份地位从主人右侧起分坐两旁。客人落坐后,主人开始沏茶。主人首先将铁观音放入小小的壶中,开始冲泡,冲泡功夫贵在“十法”,即后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淋顶。工夫茶一般泡得极浓,茶叶可以占到大半壶,浸泡后,茶叶涨发,往往叶子伸展到壶顶,才恰到好处。第一泡的茶不能饮用,而是用来冲洗杯盏的,叫做“开茶”或“洗茶”。接着主人又冲第二壶茶,这时茶叶已经张开,香气已经散发出来了,主人开始行茶,将四只杯子围拢,以小壶游走四杯间,这种行茶之法叫做“关公巡城”,直到四杯茶水均匀地到了七分满,第二壶茶刚好倒完。而到了第五泡,茶味的精华快完了,主人就开始一滴一抬头地将茶点进四个小茶杯,倒完之后,只见四个小杯茶色均匀相等,而每杯又呈深浅层次,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韩信点兵”了,主人巡点完自己也加入品茗行列。客人慢慢地品味茶香,然后缓缓咽下,向主人亮杯底,表示既领受了主人的深情厚谊,又对主人高超精湛的茶艺进行了赞美。茶味彻底尽了,主人会用竹夹将壶中余叶夹出,放在一个小盅内,请客人观赏精美的叶片原形,这样礼数就尽了。
    潮州工夫茶,可谓中国茶道一绝,它既融合了优美的斟茶技巧,又包涵了丰富的哲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关公巡城”象征着圆满成功之意;“韩信点兵”则象征着小中见大,纤美中包含雄心壮志之意。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6-26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潮州人喜欢以茶会友,在细品慢酌、谈笑风生中,人们互通信息、加深了感情。品茶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解渴的目的,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潮州人可说嗜茶如命,茶与米是不可分的,象我家就常备四套工夫茶具,分布三个住点,第四套是为出外游山玩水准备的,"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可见一斑!


以下这套是游山玩水必带的,在高山上泡上几杯工夫茶是人生一大乐事!



[ 本帖最后由 porceain 于 2008-6-26 09:4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bpb2005 于 2008-6-26 01:25 发表
天天都在喝观音~LZ你茶的汤色不太好:lol: :lol:


个人感觉,泉州偏青,漳州偏黄,潮汕偏红。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orceain 于 2008-6-26 09:23 发表
在广东潮汕和福建闽西南地区,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离不开“工夫茶”(注;潮汕和闽西南有很深历史文化渊源,隋唐闽西南为潮州管辖,潮州的先民又属古闽越族,)当地有这样一句俗语: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那里的人们,几乎家 ...


学习了。
另外,潮汕和闽南、台湾都讲闽南话——我是漳州人,用闽南话与台湾人厦门人交流没有任何障碍,与泉州人交流得很专注,与潮汕人交流,基本听不懂对方说什么。^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7 14:08 , Processed in 0.05816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