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jandcyz2008

国学书库----- 现代人读《四书五经》---“中庸”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读《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君子所恪守的中庸之道广大而又精微。匹夫匹妇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一些浅显知识,至于知识的精微之处,即使是圣人也有不知道的;匹夫匹妇虽然不贤,也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至于达到其精妙之处即使是圣人也有不能达到的。天地如此辽阔博大,人们对它还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起大事来,天下没有人能后承担它;说起小事来,天下没有人能够加以剖分。《诗》说:“鹞儿飞到天上,鱼儿跃入深潭。”这两句诗是比喻中庸之道上达于天下至于地。君子所恪守的中庸之道,发端于匹夫匹妇的浅近知识,推究到深奥精妙处,便昭著于天地万物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读《中庸》--素隐行怪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孔子说:“世间有人喜欢探索隐蔽的事理,做奇异怪诞的事情,后世虽有所称述,我也不去做那样的事。君子遵循中庸之道行事,往往有人半途而废,我却不能够停止。君子依从中庸之道行事,虽然隐居不为人知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读《中庸》--子路问强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子路问怎样才能称得上强。孔子回答说:“你问得是南方的强呢还是北方的强?或者是你自己认为的强?教育人们宽缓柔和,对不讲道义的人不加报复,这是南方人的强,君子就持守这种强。以刀枪为枕,以铠甲为席为卧,驰骋战场死而无悔,这是北方人的强,强悍勇武的人就坚守这种强。所以君子与人平和相处而又不丧失自己的原则立场,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君子恪守中庸之道而无偏无倚,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国家政治清明,不因挫折而改变自己的志向,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国家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至死也不改变自己的道德节操,这才是真正的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读《中庸》--回之为人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一条有益的道理,就牢牢记在心中,一刻也不忘记它。”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公正地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推辞不受,雪白利刃可以踩踏而过,但恪守中庸之道却很难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读《中庸》--人皆曰予知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孔子说:“人们都说自己是明智的,但是在利欲的驱赶下,他们却像禽兽落入网罟、木笼、陷阱一样,不知道躲避。人们都说自己是明智的,但是选择了中庸的道理,却一个月也坚持不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读《中庸》--舜其大知也与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孔子说:“舜可以算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吧!舜喜欢向别人请教,又善于审查身边的言论,包涵别人的短处而表扬别人的长处,掌握人们认识上过与不及两个方面,取中间的一件施行于民众,这就是舜之所以能成为舜的原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读《中庸》--中庸其至矣乎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孔子说:“中庸可以说是最完美的道德了,然而人们很少能够长久地实行它的。”孔子说:“中庸的道理不能够施行,我知道原因了,这就是聪明的人做得过头,愚笨的人达不到它的要求。中庸的道理不能昭示于世,我知道原因了:这就是贤能的人做得过头,不贤能的人又达不到它的要求。就像人们没有不吃不喝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滋味。”孔子说:“中庸的道理恐怕不能够实行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读《中庸》--君子中庸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仲尼说:“君子常守中庸的道德标准,小人责悖反中庸的道德标准。君子常守中庸的道德标准,表现伪君子每时每刻地都恪守中庸之道。小人悖反中庸的道德标准,表现为小人所作所为毫无忌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读《中庸》--天命之谓性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天赋予人的品德就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而运动变化的规律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道,不可以片刻离身,可以片刻离身的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也谨慎检点,再没有人知道的时候也生怕悖反了道,即使在隐蔽之处,或在细小的事情上,也没有离道的表现。所以君子一人独处时也十分谨慎。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叫做中,表现出来而符合法度常理就叫做和。中,是天下一切情感和道德的根本;和,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普遍原则。达到了种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就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就知得其所而生长繁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3 18:58 , Processed in 0.03551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