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成凤饭店的地图标注,如果想帮助他们的网友,路过这个地方的时候去吃个饭,去看看,也算是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了。
饭馆在菜户营东街,这条街上人烟稀少。加上属于城乡结合部的原因,在这个炎热的中午显得格外的破旧和安静。
我们费尽周折才找到成凤饭店,在经历被人涂写侮辱言语之后,饭店依然在营业。
女老板说,就算是为了完成她儿子的一个心愿,也不能让这个饭店关门。她会坚持开下去……
在痛失爱子后,成女士花了一百元钱,在照相馆用儿子的照片和自己的照片平凑成一张合影。。。
成凤饭店的厨房。成女士、她丈夫,还有一个好心的厨师在里面忙活。关于这个神秘厨师的故事,还有这个饭店背后的故事,我们会稍后为大家道来。
这个是成女士的女儿,刚到北京不久,学校放了暑假,来北京玩玩,也能给家里帮上点忙,搭把手。
墙壁上还能看到志愿者贴的logo。据成女士说,她来到北京后,受到和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也有很多志愿者陆续来店里帮忙,她很是感动,也坚定了要办好小店,自强自立的信心!
墙上贴着的是饭店的菜单。
这是成女士拿来的新菜单,是志愿者帮忙设计和印制的。
我们点了几个菜,这个是熊掌豆腐,味道很不错
衷心地希望好心人,如果有门店资源或者其他资源,能够帮成女士找到一个新的店面,或者是能够帮她办下营业执照。让成女士在北京能够立足,能够安心地经营好北川饭店,完成一个她做一个好母亲的心愿。
探访手记:拜访“北川成凤” 感受不为人知的故事
北京一家小饭店因起名“北川成凤饭店”而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继而饭店门上又出现一行 “四川人滚回灾区”的字眼。今天,我们靠着模糊的地址摸索到了这家位于莱户营东街的饭店。
这是一个很普通,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很破旧的门面,两个玻璃推拉门,周边是破旧的房子和积水,对面是一家小超市,如果不是知道是在北京,你会恍惚感觉自己不过是在一个县城中的一条边缘街道。
小吃店周围的居民说,小店原来是“自家菜餐馆”,店主是北京人,不久前才将小店转给了一对外地夫妇,他们将名字变更为“北川成凤”。 饭店的设施极其简陋,只有四张桌子,就餐区域不到10平方米,桌旁的墙上贴着两张菜谱。此时店内并无客人,只有店主和他们的女儿以及一个厨师。
女店主很黑很瘦,满脸充满了疲惫。看有客人进来,非常热情的向我们递来四瓶矿泉水。店主说,自从开始经营这家饭店,大家知道了他们是北川人,就受到许多热心人的关心。这些矿泉水就是自愿者亲自过来送给他们的,他们非常感动,因此决定将矿泉水免费给客人饮用。从谈话中我们得知女主人名叫“成凤”,我们从她的话语中听出了对热心人给予帮助的感谢,也从他身上看到了一颗善良的心。
最开始店主在北京买东西的时候,有人问他们是四川哪里的,他们说是北川的,之后店家就不收他们的钱。成凤话语哽咽,“我不想让人同情我,施舍我,只想做点小生意,不给国家和政府增加负担,所以我才一开始说自己是重庆人。”
为了证实,他们向我们出示了身份证,证件上的住址是“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马鞍村407号”。当我们问他们为什么要到北京开这样一个店名时,成凤夫妇眼圈红了,说,他们有个16岁的儿子贺川和11岁的女儿贺冬梅。贺川在地震中“失踪”了,女儿幸运地躲过一劫。儿子的“失踪”成了夫妻俩心里永远的痛。“我们这次过来开餐馆也是为了完成他的心愿。店名中的‘北川”其实是取的‘北京’和‘贺川’各一个字,以纪念儿子以及那座已经化为灰烬的县城。”
随着谈话的进行,地震是躲避不了的话题。成凤慢慢说起了自己的儿子,说儿子如何懂事,学习成绩如何好,还说将来的理想的考北大。地震后他们在废墟上找了一个星期,但什么也没有,说本来想县城里条件好,就送到那边了,但确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说到这里,成凤叹了口气,泪水已经布满了她的脸庞,我们已经不忍心再去揭开她那刚刚愈合的伤疤。言谈中成凤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感谢,他们是善良的人,是懂得感恩的人。
从遥远的灾区带着儿子的遗愿来到北京谋生,他们将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而如今营业执照就是他们经营饭店的最大阻扰,由于饭店就餐面积过小,厨房设施不够齐全,无法申请卫生许可证。成凤夫妇近来一直为这件事而苦恼着。
面对来自灾区的灾民,面对这样自强不息的精神,面对如此善良的人们,我们又怎能对他们的遭遇无动于衷呢?我们应该献出爱心,请大家多帮帮他们出出主意,让他们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早日从地震和丧子的阴霾中走出来,勇敢的面对未来的生活!!!
我们将对此事件进行跟踪,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