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家女曲队员也来观战,前排为原莫旗队的孟林桃、吴艳珍。本报记者郭连锁摄
中新之战以2∶2的平局结束了。中国男曲终于走出了先赢后输的怪圈。但环视奥运会的大环境大背景,审视中国队4场的表现和观众的反映,记者此时想对家乡父老汇报自己此时的感想。
有一种拼搏叫血性
这种说法不知合乎语法否?但这是记者在观看4场比赛后最大的感想:参赛双方都是代表着数以千、万乃至亿计的观众的希望。压力、拼搏、对抗的激烈是不言而喻的。在4年一度的奥运赛场尤其如此。如果说参赛双方都派出了自己在这方面最优秀的青年,根本算不上是夸张。这时技战术水平的高低是通过队员来展示的,队员能否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我想和一种拼搏——血性有关。
为什么这么说?属于性格学方面的高深理论记者不想提了。看今天的比赛吧——在连负3场,又遇见以3∶1战胜韩国队的新西兰时,我们的小伙子选择了进攻!而且在第3分钟、第17分钟得手了!2∶0领先!但新西兰的小伙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比我们人高一头、技高一筹的新西兰的进攻是狂风暴雨般的,我们的小伙子有了不同的表现:有迎着对方势大力沉的射门挺身而出,从而化险为夷的;也有屡次表现失常,犯低级错误而导致全队失利的。中国队4场比赛先赢后输(平),这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而看看韩国队,之所以在很多项目中成绩不俗,不是因为他们的技战术水平有多高,而是他们到了终场都不服输的性格所致!
值得欣慰的是我市入选主力阵容的几个小伙子,都是有血性的。孟军先后两次因伤被抬出场,仍然一副拼命三郎的样子!胡亮每次主罚短角球都是临战受命而从容不迫。反观一些小伙子,在比赛时甚至连球都不会发、禁区外得球,带到禁区内犯规,实在不能说是经验少之类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缺乏李云龙的亮剑精神!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应该在很多必要和不必要的教育内容外,加上一种教育——血性教育!这不仅对体育竞技有益,对民族的未来更有益!
有一种拼搏叫认真
曲棍球是人通过手中的工具——曲棍和球对话的体育项目。无论技术、战术、体力和意识,都不是从娘胎里带来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需要日积月累技能化培训,前提是主体的投入和勤奋(其他体育项目也是如此),而那种到了赛场才想起来要拼搏的“打鸡血”似的拼搏只是一种自欺的行为。在曲棍球之乡莫旗,记者从少儿时期就目睹了几代人为了曲棍球所表现出的坚韧执著和勤奋。但这些还不够,我们看到在4场比赛中,前场队员攻得上去撤不回来,后场队员跟不上挡不住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对曲棍球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浅表层次,洋教练要请、训练条件和训练方法要不断提高、除队员的心理体能都要加强训练之外,笨鸟先飞似的勤奋应该是重中之重。临阵磨枪的“光”是无济于事的,而“不快”才真正要命。
有一种拼搏需要理性
中国男曲的4场比赛,为什么总是在不经意间犯中国足球黑色三分钟似的的错误?为什么几次得势不得分?这恐怕与我们打球缺少一种理性思考有关。战术是通过人来实现的,而这种思考来自于对该项运动本身的认识和领悟。好在对新西兰的比赛中我们见到了这种起色,开始冷静的审视形势了,开始根据对手的不同情况去分别应对了,开始学会控制比赛了。我们的球迷更让人高兴,他们本来大多是凑热闹来的——他们连简单的规则都不懂!但现在他们中的很多人开始喜欢这项运动了:因为他们觉得这项运动有看头,尤其是高水平的比赛!
记者希望北京奥运会能带给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中国开始有数以万计的曲棍球球迷……这才是中国曲棍球真正的希望!
http://www.hlbrdaily.com.cn/news_ok.asp?id=278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