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3|回复: 6

北京奥运会上感动我们的那些人、那些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7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汗水、泪水和微笑,与奥运精神一起飞扬。8月的北京,在奥运赛场内外,无数感人的瞬间在人们的脑海里定格。也许,奥运纪录终有一天会被人们淡忘,但带给我们无限感动的那些人、那些事,却将成为永恒。


  拼搏,让爱永续




  8月19日,德国选手马蒂亚斯·施泰纳在领奖台上手持金牌、鲜花和妻子的照片。当日,马蒂亚斯·施泰纳在北京奥运会举重男子105公斤以上级决赛中以461公斤的总成绩摘得金牌。 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8月19日晚,德国运动员施泰纳夺得了举重最后一个项目105公斤以上级别的金牌。这位身如铁塔,可以举起258公斤杠铃的硬汉在取得金牌后,深情地吻着爱妻苏珊的遗照,双眼噙满泪水。   患有糖尿病的施泰纳原是奥地利人,2004年雅典奥运会,施泰纳获得第7名,受到奥地利媒体的口诛笔伐。正在失意之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施泰纳遇到了德国姑娘苏珊,两人一见钟情。   苏珊用无私的爱鼓励有病在身的施泰纳,帮助他渡过每一个难关,北京奥运会成为施泰纳与苏珊共同约定的目标。从2005年结婚那一天起,苏珊就开始储蓄,准备北京之行的费用。   然而,去年7月的一场车祸彻底打碎了这个美好的愿望。弥留之际,苏珊用微弱的气力向施泰纳道出了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希望施泰纳不要因为自己而放弃,一定要去北京,一定要夺得金牌。   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施泰纳拿着苏珊的照片泪流满面。这一刻,现场包括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也为这超越生死的爱情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楼主| 发表于 2008-8-27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曹磊在领奖台上



  同样用金牌告慰亲人的还有中国运动员曹磊。在8月15日夺得女子75公斤级举重冠军后,在混合采访区,25岁的曹磊艰难地举起金牌,对记者说:“这块金牌献给我的祖国,也献给我刚刚去世的母亲。”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所有记者瞬间沉默下来。曹磊转过身去,泪如雨下。   中国女举总教练马文辉说,曹磊的母亲身体一直不太好,她是在举重奥运名单7月26日公布后才去世的。马文辉说:“她妈妈得知曹磊入选后,无牵挂地离开人世。一想起这个,我心里特别难受。”






丘索维金娜和儿子在一起
  如果说,“为母亲而战”化作了曹磊赛场拼搏的无限动力,那么,“为儿子而拼”则是33岁的德国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至今还活跃在赛场上的原因。   2002年,丘索维金娜的大儿子阿廖沙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为了让儿子得到更好的治疗,丘索维金娜来到德国科隆,并以27岁“高龄”复出参加比赛。因为,这是她惟一能够赚钱为儿子看病的办法。   今年33岁的丘索维金娜在德国被称为“体操奶奶”。为了多参加比赛、多赢得奖金,她硬是重新将自己练成了一个全能型选手,有的时候在一场巡回赛中,她甚至会参加所有女子项目的比赛。   “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多参加比赛,为了多得奖金”,北京奥运会上,丘索维金娜这句看似“功利”的表白背后,包含着让世界为之感动的沉甸甸的母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7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为同一个梦想



  最感人栾菊杰赛场问祖国好     8月11日,当栾菊杰身着加拿大红色队服走进击剑馆时,全场观众为她喝彩;当栾菊杰在剑道上摔倒后又重新站起来,观众再一次将尊敬的掌声献给了她;当比赛结束,栾菊杰打出“祖国好”的红旗,全场观众起立为这位昔日的中国英雄鼓掌欢呼!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栾菊杰为中国赢得了第一枚击剑金牌。如今,50岁“高龄”的她重披战袍,代表加拿大出征北京奥运会。当被问及年过半百,“挥剑出山”的原因时,这位已是3个孩子的母亲表示,她放弃职业运动员生涯已经有20年,如果不是因为这一届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她不会想到重披战袍,“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因此我最终作出了重新回来的决定。”   虽然栾菊杰最终没有进入16强,但全场观众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她。栾菊杰用自己的行动创造了一个神话:无论年龄、无论国籍,只要有梦,就能得到认同!   与栾菊杰一样追梦不舍的还有4名伊拉克运动员。伊拉克赛艇运动员诺扎德和杰布尔的训练地点在巴格达附近的底格里斯河,经常要面对军事巡逻和宵禁,奥运会比赛赛段长度是2000米,而他们在底格里斯河上只能划1700米到1800米的距离。即使这样,他们也要常常等上好几天才能有一次训练机会。伊拉克女运动员达娜惟一的跑鞋,是从约旦的旧货市场上淘来的二手货。为了训练,她每天都要经过枪弹横飞的战场,有两次狙击手的子弹距离她的身体只有毫厘之差。   这些都没有击垮他们,但是,当得知国际奥委会取消伊拉克参赛资格时,他们一度崩溃了。教练安慰达娜,4年后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但达娜的一句话让世界潸然泪下:“照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   在奥运会开幕前不到10天时,4名伊拉克运动员终于得到了参赛资格。没有队服,没有赛艇、没有跑鞋,当人们看到伊拉克选手穿着样式不一样的旧T恤、破袜子,不卑不亢地出现在赛场时,无不为之动容。   “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8月的北京,是追梦人的北京。平时训练连标准泳池都没有的巴勒斯坦游泳运动员,在杂草丛生、随时可能坍塌的体育场里为理想而奔跑的索马里运动员,以及顶住冷言冷语甚至生命威胁坚持训练的阿富汗女运动员……他们,无论来自哪里,都在北京追寻并实现着同一个梦想———奥林匹克的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7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失败,一样是英雄



  8月17日,美国选手埃蒙斯(左)在比赛结束后接受奥委会官员的安慰。当日,在北京奥运会射击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决赛中,美国选手埃蒙斯在一路领先的情况下最后一枪打出4.4环,痛失金牌,获得第四名。 新华社记者焦卫平摄     4.4环!上帝似乎又一次与美国名将埃蒙斯开了个玩笑。   4年前雅典奥运会上的最后一枪,埃蒙斯打在别人的靶子上,将金牌拱手相让。8月17日的北京射击馆,埃蒙斯最后一枪只要打到6.7环,就可以稳拿金牌,然而,枪声过后,记分屏上显示的是冰冷甚至残酷的4.4环。   在一旁观战的埃蒙斯夫人张着嘴巴,眼睛一眨不眨,愣了好几秒钟,然后冲下看台,把丈夫拥入怀里,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命中注定还不是时候。”   8月12日晚,男子举重69公斤级比赛,韩国名将李培永第一次挺举时左脚抽筋,此后他一瘸一拐地走上举重台,结果连续两把失败,没有成绩,但现场的观众给了他潮水般的掌声。   李培永在赛后说:“如果我不出去进行最后一次试举,这将会是我有生以来最大的遗憾。现在,我尽了自己的全力,已经没有任何遗憾。”   奥运赛场是残酷的,金牌永远只有一个归属。埃蒙斯、李培永、刘翔、程菲、野口瑞希、特拉梅尔、柳承敏……当这些奥运赛场上的失利者或垂首而泣,或黯然退场时,他们赢得的喝彩和掌声,比奥运冠军更多。“参与即荣耀”、“失败亦英雄”,中国观众用掌声诠释了奥运精神的真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7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汗水,铸就同一块金牌



  为了挑战人类极限,每个来到奥运赛场的选手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努力。沉甸甸的金牌上,流淌着选手们的泪水和汗水。但是,在金牌的后面,还有更多人的汗水和付出。   5次退役、5次复出的冼东妹,在此次奥运会上书写了中国首位妈妈级奥运卫冕冠军的辉煌。赛前,为了配合冼东妹训练,柔道队先后从广东和云南调来11名陪练,包括8名女陪练和3名男陪练,他们每一个人流下的汗水并不比冼东妹少。   一名叫鲁敏的陪练在和冼东妹对抗的时候,把肘关节弄折了。伤刚好没多久,鲁敏又马上回到训练场陪练,结果在奥运会前一个多星期同一位置再次受伤,不得不进行手术。   正是这许许多多幕后英雄共同的汗水,铸成了冼东妹这块金牌。而在赛场外,更多的人为了奥运会的召开,为了给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创造条件,同样付出了无数的汗水。   39岁的陈华2006年12月来到“鸟巢”工地,是负责“鸟巢”装饰装修油木瓦工的总指挥,他目睹了“鸟巢”是如何一天天漂亮起来的。   2008年春节,陈华的家乡江西星子县遭遇冰雪灾害,交通中断,陈华没法回家。老母亲给忧心忡忡的陈华打来电话,让他不用操心家里的事,“小家怎么都好办,‘鸟巢’是国家的大事,大事不能给耽误了”。陈华觉得母亲说得很对。   8月8日开幕式当天,陈华在“鸟巢”现场,但他根本没有机会看一眼精彩的开幕式演出。他和8个同伴都在一个隐蔽的小房子里待命,遇到需要装饰修补的小地方,随时出动。屋里没有电视,连直播都看不到。   对于这些,陈华没有怨言,他说:“为了给全世界奉献一个完美无瑕的‘鸟巢’,个人一点点牺牲算不了什么。”     为了奥运会的成功召开,包括场馆建设者、志愿者、公安、公交、地铁工作人员等,千千万万的人们洒下了辛勤汗水。如果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是一块最大的金牌,那么,这块金牌是所有参与者的汗水铸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他们致敬!特别是向中国献礼那位,太不容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7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他们就没有奥运的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7 15:06 , Processed in 0.04171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