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36|回复: 14

[原创海外] [原创] 看了一回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9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球非常漂亮,多年以前早已注意上了它,但是对我来说它依然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运动。目前还不太熟悉它的规则和术语,不过在各种新闻媒体持之以恒的报道下,日久生情,本人也还时不时关心关心最新进展。这次有机会现场体验一下高水平的比赛,观看效果的确不错,再配合上周围的氛围,让人还是挺兴奋的。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创办于1905年,没想到已经有百年历史了,而且在四大满贯赛中它还是最年轻的。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当年咱们中国人翻译得传神。我很喜欢澳网的logo,但是下面一行字让我琢磨了不少时间,The Grand Slam of Asia/Pacific,另外“四大满贯赛”英语里称作“the four Grand Slam tennis tournaments”,slam在这里什么意思呢?查查了有用的Wikipedia才知道grand slam是美国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专栏作家John Kieran1933年创造出来,当时澳大利亚名将Jack Crawford已经赢得了澳网、法网和温网冠军,下一个目标就是美网,做为曾经的桥牌选手John在文章中写道“If Crawford wins, it would be something like scoring a grand slam on the courts, doubled and vulnerable.”。呵呵,不知道打牌时砰砰作响的甩牌是不是也叫Slam,等高手解答了。十分可惜这位Aussie在先赢两盘的情况不堪炎热气候对自己哮喘病的挑战输掉了美网比赛,不过这个grand slam倒是发扬光大,像后来在高尔夫球等其他比赛也用上了这个词。




坐落在墨尔本市中心旁的奥林匹克公园就成为澳网的永久比赛场地,它包括室内和室外部分。火车、电车和公共汽车都能到达,沿河步行也极为方便。强烈建议从市中心沿河步行,途中通过一座天桥,在桥上能一览澳网场地的全貌。哎呀,可惜忘了拍照。


整个澳网比赛场地以装有可开合屋顶(retractable roof)的罗德·拉沃体育馆(Rod Laver Arena)和沃达丰体育馆(Vodafone Arena)为主,另有十几片户外场地。值得提一提的,越来越多咱们中国的企业已经走出国门了,现如今沃达丰体育馆已经换名成海信体育馆(Hisense Arena)了。罗德·拉沃体育馆是为了纪念澳洲网球英雄,史上唯一一位两次(19621969)获得四大满贯赛冠军的得主Rod Laver。有趣的是,1988年澳网的比赛场地由草地(grass court)改为了硬地(hard court)后,还没有澳洲本土选手在澳网获得男女单打冠军。


事后得知本人去的那一天居然创造了网球四大满贯赛事历史上单日观众人数最高纪录。不知道是不是在中国已经身经百战的缘故,我并没觉得到处人潮汹涌。门票分两类,一类能进入室内场馆的,一种只能在室外场地观看的。据说,比赛初期由于预赛和练习,很多名将都会出现的户外场地,所以我也就买的是能在室外各场地转悠的通票,29澳元一张,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哦。




等候进场的观众相当配合工作人员,只听见一位工作人员手持麦克风一边宣传入场需知,一边调侃造势,观众们也都随声附和,很有澳式的悠闲。先开包安检,再将票子上的条形码扫描一下过闸机,就可以自由活动了,户外十三片场地外加两个室外体育场都能去看。可惜本人一时糊涂忘了带相机,只好用手机拍啦,功能有限,照片质量多多包涵。我发现体育专业摄影师的确不易,看看那器材我都觉得吃力。





澳网的名声似乎不在于设施的先进,而是那种嘉年华似的老少同乐的气氛,一切都很随意,许多户外球场边都是临时看台。不过历经熏陶,大家都很熟悉观看网球的规矩了。在比赛进行中,即使是像这样户外的毫无遮拦的只有一排的座椅,人们也不会走过去坐下或起身走人,而是站在座椅后观看,等一局结束后再从旁边进去坐下。






以前不是很了解网球的规则,这回终于算是知道一些了。网球比赛一般三盘两胜制(男子单打五盘三胜制),一盘有六局,一局打6个球。网球中一些术语其实都是很简单的英语,但是不了解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在英语中盘叫做set,局叫做game,每局得分叫point,发球叫serve,占先为advantage,即:一位球员在平分后再得一分,在这种情况下,这位球员只要再拿下一分,即可拿下该局。零分称作love,平分deuce,即:在一局中比分4040的情况。此时任何一方球员都必须连续赢两分才可赢得该局。出界称作out。哈哈……还是不做英文老师为好。

一般情况下,比较重要的比赛或种子选手的比赛都在那两个带屋顶的体育馆内进行,另外两个露天体育场入口处也有工作人员把守,只允许在局的间隙入出场。大家还是很自觉的,只见到个别青少年在比赛过程中跑出去。比赛进行中叫好是不礼冒的行为,一个球结束时叫好倒是相当营造气氛,那天一个国家的一帮子男女球迷震天的加油声和歌声,吸引了不少人。现在想一想李娜在奥运比赛时对观众加油不满似乎也情有可原,毕竟我们中国人还不熟悉网球的规矩。




我去看球的前几天,就在这个玛格丽特球场(Margaret Court)还发生了一件让媒体喧嚣了好一阵子的事件。一帮希腊球迷在一场希腊球员和智利球员的比赛过程中由于出言不逊引发球迷骚动,两名警察前去处理,并准备带走带头的球迷,但是遭到十多名希腊球迷的围攻推搡,先后一男一女两名警察掏出了制服歹徒用的辣椒水喷向球迷才得以脱身,并殃及了一些无辜。电视画面反复播放那火爆的场面,一开始不少人批评警察反应过度,后来支持警察的言论占了上峰。





当日清风拂面,艳阳高照,还不时有飞鸟在体育场内盘旋,不过好像人们没有给它们留下什么食物。有人带盒饭或薯片、饮料之类的东西进场享用,不过没有看到那种瓜子壳、塑料袋遍地的情况。看看用本人的手机相机居然拍到了几张鸟儿飞翔的照片。




一场比赛得需要6名球童,6名边裁,在夏日的骄阳下相当辛苦,主裁高高坐着头上还有一顶遮阳蓬,边裁各个只能头顶草帽猫着腰站在烈日下。长袖、长裤和那些颈部有遮阳布的帽子还真是实用。在各个球场间转了一天只发现一名中国人撑阳伞,这边的人们宁可乐意花1澳元去买主赞助商之一卡尼尔(Garnier)提供的50mlSPF30的防晒霜,也不会去撑伞,文化的差异。据说,北京奥运会观赛规则中有一条规定,就是允许带伞进入场地,很有中国风情哦。




听朋友说那天看到了小威廉姆斯、莎拉波娃等人在练球,遗撼啊,本人不认识几个球星,估计经过也没注意到。看到一帮子人围着一个大高个签名拍照,问问路人才知道这是来自克罗地亚的Ivo Karlovic(卡洛维奇),此人是迄今职业网球协会(ATP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排名前100名中身高最高的球员(208),曾排名第22,世界最好的发球手之一。




赛程表上那天有咱们中国女双组合郑洁、晏紫的首场比赛,我自然要去加油的。上午时分看到正在闲谈的和练球的她们。不好意思跑到面前去拍,只能远观啦,看得出哪个是郑洁哪个是晏紫吗?呵呵……那天还有李娜的女单比赛,不过没有等到她的比赛,只在下午看到她和教练在练球。





下午郑洁、晏紫上场了。她们的对手是来自俄罗斯和法国的跨国组合,那两个姑娘表情相当轻松,像是参加游戏,穿着也甚是休闲,估计她们也知道面对是实力强大的2006年澳网的女双冠军,能过手交锋已属不易了。




咱们这对中国的黄金搭档,个子矮一点的郑洁司前场,个子高一些的晏紫司后场,很轻松地以20拿下了比赛。很郁闷,我们怎么没有像别的国家那样有一首可以在赛场上一起唱加油的歌,只能喊加油,有限的中国球迷不发声的还是比较多。




两个中国小伙子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两面中国国旗,开始让我还是兴奋了一会儿,但是现场的中国球迷似乎比较不太愿意尽情表现自己,那两面国旗只是在一名电视记者的要求下在镜头前展开挥舞了一下。那位挣阳伞的主人好在比较识大体顾大局,比赛期间只是把伞放在了脚边。更绝的是不少胸前挂着赛会胸牌的国人相当“聪明”,勇敢地把酒店里的大白浴巾拿了出来披在头颈遮阳。哎……




看样子郑洁还是该场比赛的明星,赛后不少人找她签名合影。




应该给那俩个中国学生留一个影,至少他们让咱们国旗也在澳网赛场上周游了周游。下回我们也得像别的国家球迷一样多搞一些花样出来。专门拍那么球迷的噱头都能拍一个专辑,等我有那些大炮装备以后再说吧。呵呵……







澳网其实就像是一个澳洲人的节日,举家出游。有吃喝有游戏还有文艺表演。要是这辆饮水车周围站满了喝水的人该多么壮观啊!^_^



在主赛场Rod Laver Arena前的花坛草坪上坐满了像我这样,买了通票但是不想买主赛场单独票的观众,通过这里的大屏幕观看里面的比赛直播,配上场内传出来的呐喊声,也算准现场了。起亚汽车(KIA)是这届澳网的主赞助商,当然它的汽车得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啦,另一边是另一赞助商卡尼尔搭的演出舞台,沃达丰体育馆里面的比赛也通过在该体育馆前大屏幕转播。







网球菜鸟的澳网首游以晒得皮肤滚烫为结束。文笔有限,不过还是有一些看澳网小提示:


太阳眼镜、防晒霜,大帽沿的草帽,水瓶(赛场内有免费装水的地方,澳洲的自来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明年开始澳网场馆禁含酒精饮料),一些零食(里面一碗炒面要13澳元,外面一般餐馆78澳元),小国旗(以便激动时派用场)。


着装:千万别着正装,不过穿背心去会后悔的(太晒了!)。


交通:建议买10次×2小时的通票,一天刷卡两次就可以无限制乘室内的各种交通工具了(当然不包括出租车啦)比买全天票或每次乘车买票划算。坐电车去赛场要比火车少走一些路。


纪念品:里面有买澳网比赛专用球(这些球都是比赛中打过两局就不要的球,重新包装出售,其实还是相当新的)
发表于 2008-8-29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9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手机拍的画面还是相当清晰啊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9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球时间太久了 上次看郑洁 燕子的女双 看了3个多小时 还是蛮好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30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中文普通话 的澳网live, 我很喜欢, 看得很开心呢 :loveliness:

四大满贯历史的确很悠久, 对网球迷来说, 不亚于所谓的"朝圣",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你所提到的Vodafone Arena更名为中国海信的时候, 漫天谣言引起轩然. 有人提及中国将接手澳网, 无缘无故让中国被骂了个半死. 说中国就是有钱, 钱可以买到大师杯(指上海的年终大师杯), 难道还能买到大满贯? 本来网球爱好者就对ATP莫明其妙的改革(自从迪斯尼那家伙介入之后弄了很多和网球本身关系不大的改革)很反感, 借机一起骂... 中国很冤枉, 呵呵.

四大满贯都有共同之处, 带着相应承办国的文化和习俗特色, 澳网法网温网美网皆是如此. 我都很喜欢. 网球爱好者都是把大满贯当作一个节日, 去享受. 这点最重要了. 因为大满贯的地位参赛的选手真得非常齐, 加上持续2周, 隔日作战休息也比较有保证, 再加上奖金数额大, 比赛也确实好看. 对球迷来说是追星的绝佳机会, 非常幸福.

澳网有很多苍蝇, 哈哈, 还有提及的纠纷, 年年都有球迷阵营打架的, 哈哈; 法网因为红土的独特魅力拉锯战超级多呢, 加上裸奔(这个温网也会有)... 呵呵 ;P 法国方面提供的法网花絮视频是我见过最好玩的... 温网因为雨草莓高物价交通问题等等扬名(球员总抱怨比赛经常中断好几回甚至得好几天才能结束, 抱怨草莓不够吃买不起, 笑死人了)但每年的草地赛季好短会让人更珍惜, 不过很快中央球场也会有顶了呢. 美网最有特色的就是直升飞机还有无所顾忌的球迷... (热爱美食的人不太容易接受快餐文化, 包括球员在内经常早早出局, 因为想美食想得要回家 ;P )

大满贯历史悠久, 留给人们很多的美好记忆, 记忆是历久弥新的财富, 让大满贯越古老越醇香越迷人. 我对澳网最美好的记忆是因为俄罗斯网球运动员Marat Safin... 不仅仅因为2005年的酣畅一战及最后夺冠, 还因为他的生日在澳网第二周决赛前, 如果能打进半决赛, 全场观众齐唱生日快乐歌... 那样的记忆是不可能忘记的...

我一直在温网票务预定系统的排队队伍中, 呵呵, 不晓得何时被滚到 ;P

网球历史很悠久, 作为个人项目, 在中国确实比较"婴儿"... 这需要时间, 不过如果网球有天能在中国健康成长(虽然我个人觉得会比较慢, 如果参照亚洲其他国家网球的发展会有所感悟的, 而且虽然各个国家都有网协, 但中国球员归网协管这种体制太特殊了), 一定会在网球历史上书写绝对的"中国特色" :smile:

PS: 你提到的Ivo Karlovic标准是发球大炮, 高得不行, 呵呵, 他有个菲律宾女友, 我见过, 典型的亚洲个头, 悬殊很明显却也不觉得哪里有不对, 不晓得如今是否还在一起.

PS: 球童和边裁局中都换的, 不会做满全场. 确实很辛苦, 规矩很多, 就算见到喜欢的球员都是不允许去要签名什么的, 碰到有些怪习惯的球员球童就更累, 比如发球的时候一口气挑好多球或者盯着一个球要, 而边裁更倒霉, 经常被球打到, 或者被热到晕倒或者当出气筒被球员破口大骂, 有些球员还会直接将拍子丢向边裁泄愤... 也只好归入网球的"独特文化"啦... :L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30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介绍得真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30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荡漾 于 2008-8-30 02:06 发表
谢谢 中文普通话 的澳网live, 我很喜欢, 看得很开心呢 :loveliness:
..

网球在中国不大可能有很大发展,主要是由环境条件限制。草地球场在很多地方由于气候原因很难实现,人工场地成本较高,所以收费较高,无法普及。这就是乒乓球红火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30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信的广告还摆在门口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30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因为这次奥运会才喜欢网球的, 因为李娜!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30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荡漾 于 2008-8-30 02:06 发表
谢谢 中文普通话 的澳网live, 我很喜欢, 看得很开心呢 :loveliness:

四大满贯历史的确很悠久, 对网球迷来说, 不亚于所谓的"朝圣",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你所提到的Vodafone Arena更名为中国海信的时候, 漫天谣言引起轩 ...


哇,你真是专业水平,跟着网球绕着地球跑啊?!

温网还会那么难买票?该不会是等贵宾席的票吧,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31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楼 flasher 的帖子

网球不一定在草地上打哦,每年的草地赛季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2个月左右,主要就是温网了。
其余的时间,年初和年末都是硬地,草地赛季前是红土,各对应一个大满贯赛事哦~
硬地相对就便宜了,浇个水泥场地也可以,很多小区里面都有的,我发现现在我们小区里面的孩子很多都很喜欢网球,在空地上对打,也有玩弹力球的,就是橡皮筋连在球上,栓住了一个人打。
感觉中国网球还是有前途的,人种不是问题,不是出过张德培么。
感觉网球这个运动还是很个人的,所以关键还是要出人才,个人感觉把好苗子送外国著名网球学校会有效,毕竟绝大部分优秀选手都是那么几个著名网校里面出来的,个人训练出来的毕竟是少数。国内的条件,理念和方法都不如网校,所以要么把网校引进来,要么把人才送出去。自己弄得话中国的网球发展肯定不快。
不要拿女双说事,网坛的关注度是: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青少年。。。。貌似有的时候青少年男单比混双和女双都受到更多的关注。
李娜这次闯进温网四强,媒体的轰动程度比女双拿冠军不知道要高出几倍,李娜自己也说,女双拿冠军的时候连新闻发布会都安排不到主厅,所以说中国网球要有发展,其标志还是单打,特别是男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niaowo 于 2008-8-31 00:02 发表
网球不一定在草地上打哦,每年的草地赛季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2个月左右,主要就是温网了。
其余的时间,年初和年末都是硬地,草地赛季前是红土,各对应一个大满贯赛事哦~
硬地相对就便宜了,浇个水泥场地也可以,很多小区里面都有的, ...

还没有见过草地网球场是什么样的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lasher 于 2008-8-30 06:36 发表

网球在中国不大可能有很大发展,主要是由环境条件限制。草地球场在很多地方由于气候原因很难实现,人工场地成本较高,所以收费较高,无法普及。这就是乒乓球红火的原因。 ...

嘿, 你好 :loveliness:

目前推广确实比较困难, 但是未来如何谁会知道呢? :P  乒乓球羽毛球也是从外国舶来的嘛. 草地的问题是全世界的问题, 我们跟着世界走就行了啦. 很难想像美网当初也经历过红土场地和草地呢. 关键不在何种场地. 况且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培养机制和网球完全不同, 就目前来看, 不具可比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楼 daniaowo 的帖子

daniaowo 你好, 的确网球在中国才起步, 朦朦胧胧之中, 尚属warmup阶段吧 ;P

亚洲人种或许不如西方人那么适应, 但不是根本问题. 如果你注意最近美网的话, 就会发现日本的Kei Nishikori, 才18岁, 5盘大战淘汰了四号种子David Ferrer... 而上半年, 在美国一站的决赛中击败了James Blake夺得冠军, 而他的个子还不到1.80m 呢. 因为他5年以前就去了美国网球学校. 不过亚洲球员要注意伤病的问题, 像Kei 年纪轻轻, 问题很多. 所以现在体育和科技/医学结合得越来越密切.

像我, 会特别注重男单和青少年组... 可能因为年龄相仿, 几年前我就一直跟踪青少年组, 只是苦于看到live的机会太少了. 双打其实很适合观赏, 还是商业运作考虑的结果.  

PS: 今年温网四强的是郑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中文普通话 于 2008-8-30 18:24 发表


哇,你真是专业水平,跟着网球绕着地球跑啊?!

温网还会那么难买票?该不会是等贵宾席的票吧,呵呵……

呵呵,还有一大部分没去过呢,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网球观众的年龄跨度很大的.

原帖由 中文普通话 于 2008-8-31 08:23 发表

还没有见过草地网球场是什么样的呐。  

那是因为草地tournaments太少啦 ;P 不过草地比赛前真得好漂亮的,到比赛后半程就"惨不忍睹"了呢,想像一下到处坑坑洼洼 "秃"啦,我不忍心传那样的照片给你看 :L

b_pre_centrecourt_gettyimages_a_livesey.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7 10:44 , Processed in 0.051842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