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28|回复: 6

加拿大毛泽东国际主义党成立宣言 (明天是毛主席逝世32周年)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8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加拿大毛泽东国际主义党成立宣言 2005年2月18日,随着毛泽东国际主义党(加拿大)(MIP-Kanada)的建立,马列-毛泽东主义的光荣红旗在北美升起。毛泽东国际主义党(加拿大)在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中的兄弟党携手工作的同时,也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的兄弟党保持紧密的联系。 加拿大不乏自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迎合加拿大人的党派,但是毛泽东国际主义党在加拿大是唯一支持毛泽东主义国际主义者运动(MIM)有关加拿大的正确的、科学的观点的党。这一观点认为加拿大是一个支持帝国主义的工人贵族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这些工人贵族因为分得了一份帝国主义者从第三世界所榨取的超额利润而已经被收买了。加拿大白人,像他们在美国的同伙一样,形成了一个压迫性国家,来镇压其内部的半殖民地,这主要是指镇压First Nations. 我们拼写Canada和Canadian 时以K打头,是为了象征加拿大非无产工人阶级的这种腐朽、落后、亲帝国主义的本质。 毛泽东国际主义党(加拿大)在加拿大国家问题上支持MIM的立场。尽管魁北克的自治斗争在加拿大的媒体中吸引了最多的关注,毛泽东国际主义党(加拿大)认为First Nations 寻求自决的斗争是加拿大主要的民族斗争,这也是我们目前唯一支持的斗争。尽管我们承认魁北克是一个国家,但我们和First Nations 的同志站在一起,反对以魁北克的独立阻碍First Nations 的独立诉求,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操纵。我们将支持First Nations 任何关于从加拿大独立的要求,并帮助他们建立他们自己的毛泽东主义党。 此外,和大多数加拿大人一样,毛泽东国际主义党(加拿大)认为加拿大没有一个独特的文化或民族身份。盎格鲁加拿大其实只是美国的延伸。与那些自称马克思主义的加拿大沙文主义党,那些出于机会主义的目的夸大了加拿大的独特性的党不同,毛泽东国际主义党(加拿大)主要是为了实践革命行动,如革命宣传,才存在的。对于一个在加拿大的人工疆域中运作的党来说,这从策略上来说较为容易。但我们的责任和目标并不止于北纬49度线。我们是国际主义者,致力于在全世界推动毛泽东主义的革命。 与毛泽东国际主义党(美国)(MIP-Amerika)的同志们一样,——我们目前与他们共享资源—— 我们反对目前在帝国主义国家内进行武装斗争。相反,我们把我们的精力投入于为完成毛泽东国际主义党的中心工作而进行的合法斗争。这个中心工作就是:“为被压迫者夺取权力创造公共舆论与独立的机制。” 毛泽东国际主义党(加拿大)使用法语与英语。我们欢迎支持毛泽东国际主义者运动的三个要点的加拿大人加入。欢迎同志们和我们一起工作与战斗! 打倒帝国主义! 马列—毛泽东主义万岁! 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 毛泽东国际主义党(加拿大)临时中央委员会 2005年2月18日 http://www.etext.org/Politics/MIM/countries/canada/mipkanada.html ANNOUNCING MIP-KANADA The Kanadian vanguard party On February 18, 2005, the glorious red banner of Marxism-Leninism-Maoism was hoisted over northern North America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MIP-Kanada, a Maoist Internationalist Party. MIP-Kanada works closely with its fraternal parties in the other imperialist countries and maintains ties with its fraternal parties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Kanada has plenty of parties calling themselves "socialist" or "communist" that cater to the demands of Kanadians, but MIP-Kanada is the only party that upholds MIM's correct and scientific view of Kanada as a country dominated by a labour aristocracy that supports imperialism because it has been bought off with a share of imperialist superprofits extracted from the Third World. White Kanadians, like their Amerikan counterparts, constitute an oppressor nation that subjugates its internal semi-colonies, principally the First Nations. We spell "Canada" and "Canadian" with a "K" to symbolize the decadent, backward, pro-imperialist nature of Kanada's non-proletarian working class. 作者: 219.132.25.* 2005-4-11 19:49   回复此发言 -------------------------------------------------------------------------------- 2 加拿大毛泽东国际主义党成立宣言(2005) MIP-Kanada upholds MIM's positions on the Kanadian national question. Although Qubec's struggle for sovereignty gets the most attention in the Kanadian media, MIP-Kanada sees the struggle of the First Nations for self-determination as the primary national struggle in Kanada and the only one that gets our support at this time. While recognizing Qubec as a nation, we join our First Nations comrades in opposing Qubec's independence as a move that would set back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First Nations and play into the hands of U$ imperialism. We will support any First Nations that demand their indepedence from Kanada and will offer them our assistance in establishing their own Maoist parties. In addition, MIP-Kanada agrees with the majority of Kanadians that Kanada does not have a distinct culture or a national identity. Anglophone Kanada in particular is merely an extension of the United $tates. Unlike the Kanadian-chauvinist parties calling themselves Marxist that exaggerate Kanada's distinctness for opportunist ends, MIP-Kanada exists mainly to carry out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such as propaganda, that are tactically easier for a party operating within Kanada's artificial borders. Our responsibilities and aims, however, do not stop at the 49th parallel. We are internationalists committed to promoting Maoist revolution all over the world. Together with our comrades in MIP-Amerika, with whom we currently share resources, we oppose armed struggle in the imperialist countries at this time. Instead, we devote our energies to legal struggle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fulfilment of MIM's central task: "to create public opinion and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ions of the oppressed to seize power." MIP-Kanada operates in both English and French and welcomes Kanadians who endorse MIM's three main points. Comrades are invited to work and struggle with us. DOWN WITH IMPERIALISM! LONG LIVE MARXISM-LENINISM-MAOISM! PROLETARIANS OF THE WORLD, UNITE! Provisional Central Committee of MIP-Kanada February 18, 2005 Maoist Internationalist Movement On the formation of MIP-Kanada by International Minister February 21 2005 http://www.etext.org/Politics/MIM/im/imonmipkanada.html MIM has been working with MIP-Kanada especially closely the last few years. Hoisting the red flag over Kanada February 18 2005 was not a casual event. From our joint work, we know that the provisional Central Committee has the capability and determination to lead. This is not a case where MIM just received an email and a party arose. MIM would not encourage that; although no one can be stopped from setting up a party. In the imperialist countries, the usual question in addition to ability is the desire to lead. The sugar-coated bullets lead to degeneration of many comrades. At MIM, we also always assume a percentage of cops and other enemies in the party. As always we tell people to assume that when they deal with any MIM related party, they could be dealing with a cop or spy. Part of that understanding is breaking with Hoxha's metaphysics that chalks up enemies in the party to the Liberalism of party leaders, as if all-knowing party leaders could ever stop 100% of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enemy. So each persyn must become more adept at his/her own security in today's conditions. For now, communications from Kanada are still handled by mim3@mim.org. There are a number of people floating about in Kanada that had contacted MIM. We hope they will work with MIM more closely. The situation in England and Au$tralia also cries out. We know there are many from those two places whose hearts are with MIM. It's a matter of dedicating oneself to arduous struggle for organization. The MIP-Kanada sets the self-reliant example. Another party that needs to arise is from among the Latin Kings/Queens (ALKQN) already working with MIM. The example is there, but we all must redouble our efforts. Where MIM's aid to the formation of parties has been insufficient, I'm sure everybody in MIM would like to apologize in advance. It really has been insufficient globally, for the Russians, ex-Yugoslavians, ALKQN etc. That's not to mention what should be done for the rest of the world. 毛泽东国际主义者运动: http://www.etext.org/Politics/MIM/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一起怀念我们伟大的毛主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教授撰文论毛泽东思想在西方社会的影响


以下是全文的部分内容,原文发表于2005年3月国际期刊第一卷,一号[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ume 1, Number 1, March 2005, pp. 5-22(18)] ,作者为美国学者安德鲁-罗斯 (Andrew Ross) ,有兴趣阅读全文的读者可上网查询。


《毛泽东对西方文化政治的影响》

作者:罗斯-安德鲁


“毛泽东思想” 影响西方人文学术界的历史背景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历史背景。1960年代初,毛泽东与莫斯科决裂,大略反映了他逐渐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受到赞扬,认为这是把共产主义理想从斯大林体制死气沈沉的官僚统治中拯救出来的大好机会。毛泽东爱走基层民众路线,热衷发动民众继续革命,亦被视为明显不同于苏联依赖由科技精英指导的都市工业化道路。毛泽东会对中国共产党的同志们说“我是中国土产的哲学家,你们都是外国哲学家”,尤其对莫斯科妄自尊大自以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上的各方面都是权威,更会这么说。他的这种思想倾向深获西方那些反对其自身社会由好战的的专家官僚严密管控的人们欢迎。同时,毛强调自力更生,力主区域平衡发展,提倡来自农民生活中的“有机专家 ”,这与当时新兴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力图不仅摆脱旧有的殖民霸权,也要破除冷战架构下美苏主控的体制,正相合拍。毛主义对第三世界左派的影响最为持久。但是,对西方工业社会那些正寻找取代冷战的生死斗争的异议者,中国社会主义的另类发展模式与他们自己另择发展道路的追求不谋而合。

  在西方,毛泽东反苏联的形象日益受欢迎,这主要是因为他终身信奉矛盾。外国人以为毛想固守田园式的社会,其实不然,他从未停止鼓励发展斯达汉诺夫式生产力与快速工业化(他疾呼:我们必须两条腿走路)。他也从未忽视那些通商口岸(例如上海),但却同时力促其它内陆地区的城市化以共享发展的利益。他虔信农村大众的革命潜能,同时又坚持列宁主义的政党中央集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在他偏离自身信念,与党的官僚体制对抗而激发文化大革命之时,树立了在异国的偶像地位。

  偏离苏联的经济模式使毛泽东赢得外国人士的赞美,几年后他转而关注文化则真正点亮了全世界的灯塔。1949年中国战胜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50年代将资本主义企业国有化,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基础结构。但毛坚持认为经济变革是远远不够的。旧体制的思想残余仍存在社会的许多部门——被剥夺的地主、资本家,小农、买办、流氓、官僚、教师及从民国遗留下来的职员和专业人士。毛认为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们许多人在政府,工业界和其它国家机关占居高位。总而言之,中国的大多数人仍旧倾向依照革命前的旧意识形态与思想方式来打造新中国。所以,决定中国革命方向的殊死战可能会发生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将在那些对下一代人的成长具有影响力的人们中展开。

  从理论上说,这场斗争可以有许多战斗方式,毛泽东选择了特别震动人心、激起年轻人热情的途径——炮打司令部!他宣称,真正的进步必须以公开的批评作为条件,必须打倒和取代那些占据党内、教育界及文化界高位、对年轻人施行反动教育的那些人。我们今天回头来看,当时这些学生——当中许多仅是中学的青春少女——接受毛的指示的热情是相当惊人的。在一个盲目服从老师的文化中,质疑师长的权威、甚至对其施予体罚,这大大的违反了原有的社会习俗。相形之下,同时期西方年轻人的激进主义则是比较谨慎的(尽管有许多令人惊异的新形式),因为他们大可从波西米亚式的异议传统汲取经验。

  “毛泽东思想”对西方的重要影响

  尽管如此,文革的范例给了西方学生将目光转向学校权威与课程设置的额外理由(当然这不是唯一的理由)。炮打司令部以及课程的政治化成为大学校园运动的日程,结果是鼓舞了一连串延续至今的改革浪潮。同时,毛泽东的文化革命概念的理论内涵和新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亦相辅相成,最明显者如法兰克福学派的教诲。毛批评苏维埃经济模式的目的虽与西方激进思想家不同,但亦获得那些长期质疑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机械经济决定论的思想家的响应。有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超越传统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僵硬决定论,发展出对权力与抵抗更缜密更复杂的分析,毛泽东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与他们有如同声相应。尽管发生的理由和背景全然不同,在西方激进学界,文化与媒体机构——即阿尔都塞著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成为争论与冲突的目标。

  对毛而言,转向文化完全是策略性的手段。面对走资派暗地助长资本主义复辟,发动文化大革命保卫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的革命果实是完全必要的。人们期待立竿见影的成果,经此形成新型的社会主义品格、社会习俗以及日常生活作风。至于在西方,向文化的转向则处于完全不同的历史环境。它变成了一种号召,号召反对那些为了确保国家和社会中所建立的权力机构获得认同的体制。在中国,毛主义的运动由超越国家权力的最高魅力型领袖所发动,对国家和官僚政治的坚固堡垒发起攻击。西方青年爆发的异议运动则是由一群将接掌国家权力却不屑于社会既定工作的年轻人所促成。这两种环境上的差异或许可以部分地帮助我们理解文化政治后来在中国以及在西方所展现出来的差异。

  除了对权威的抨击,毛泽东思想的许多方面在西方也受到广泛欢迎。例如“自我批评”就成为白人对自身特权的反省,进而快速扩大引用至个人对自身阶级、性别与性取向特权身分的反省。这甚至成为一种惯例,演说者在演说前先为自身可能因此种身分特权而受到限制的观点而致歉。渐渐地,自我批评成为大众心理疗法与自省当中重要的忏悔仪式,由此可见其已深入主流生活。同样,文革对青年运动的注重,亦与所谓的婴儿潮一代(即二战后出生的一代)的代际政治产生共鸣。对年轻人而言,反叛成为一种“权利”。虽然它今日可能在对商业品牌的选择中更为重要,但这一潮流仍很有生命力,也再次证明其对主流的影响力。在中国农村推动的“忆苦思甜”运动中所常用的提高觉悟方式,对第二波女权运动有重大的影响力,它的影响亦扩展到其它社会运动。而成为提升弱势阶级自尊的有效方法。总之,这些以及其它毛思想的原则在西方有着比在中国更长久与更有成效的发展。

  至于毛泽东本人,你可以从他身上几种不同的引人之处选择。对西方知识分子而言,毛吸引人之处在他应付时事的善于谋划。毛制订策略的原则不是直接引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生搬硬套到所有事物上。这是一套富有创造性的策略原则,目的是打败接踵而至的不同敌人(殖民主义者、蒋介石国民党、日本占领军、苏联霸权以及中国共产党内的走资派),这套原则出自一位从战场上获得军事战略家声誉的诗人、哲学家。对中国作家与艺术家而言,亦正是毛的实践精神部分地防止了把毛式美学完全变成“为人民服务”的僵硬教条。

  对外人来说(甚至对很多中国人自己来说),如何理解此类实践的具体中国环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鲜有人可以完全了解“两条路线的斗争”的复杂性,这是毛主义的政治核心,也是理解路线变化的关键。“两条路线的斗争”这个词通常被毛用来描绘党内阶级斗争的表现,亦即走社会主义道路者与走资本主义道路两者的长期斗争。由于长期受到辨证法的影响,毛泽东的理论常常被刻意拿来解释或强调表面上的二元对立或矛盾。

  以早期的延安时代为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区分了解放区与国统区的文化政策。这主要是一个策略上的区分,而非提供给士绅文人“为人民与革命服务”的普遍指导方针(后来鲁迅评论道,“为革命服务的作家就像是一个人两脚踩在两只船上”,即一只是“革命”,一只是“文学”(注二)。更为人熟知的是毛泽东的矛盾论,最早(1930年代末)是为了适应党内政策由国共对抗转向国共合作抗日。在1956年的赫鲁晓夫报告之后,这个理论出于对苏联的敌意升高,又重新解释,最后导致中苏分裂。从1957年的反右运动开始(此运动打击了“百花齐放”中“背叛”毛的知识分子),乃至到文革之末,这一理论都用来证明发动全国运动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正确的。因此辨证唯物法的核心论述——毛总结为“一分为二”—— 越来越被用来区分是忠实于 (社会主义道路) 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左派对待毛主义的态度各有不同

  除了一些宗派团体戮力理解并捍卫毛式教义内涵的每一次变动外,大部分西方的诠释者比较喜欢根据自身的需要来灵活理解和阐述毛泽东思想。西方对待毛主义的态度也并不一致。例如在我出生并成长的英国,托洛斯基主义在学生与工人的政治先锋中有更大的影响力。在法国,广大的左翼深受毛主义的影响,一些组织例如“革命万岁”和“无产阶级左派”,其宗旨则是典型的反对任何威权、反对官僚,其实或许与中国事务全然无关。从根本而言,鲁索、普鲁东和索列尔(注三)的思想遗产决定了法国对毛思想的接受方式。

  与此相反的是,美国的一些毛派团体例如“进步劳工党 ”,“革命共产党”以及“马列主义共产党”则相当强调道德和等级。他们的组织基本上是列宁主义式的,他们的争论往往反映或折射出中国的政治派别斗争。法国的毛派较受无政府主义与自由主义传统影响,因而接受文化激进主义。美国的毛派则常常与处于萌芽期的社会和文化运动相左——如反主流文化运动 、女权主义、同性恋运动、与种族分离主义等等。美国毛派人士往往向他们所认为的无产阶级的文化保守主义看齐,所以他们的服饰打扮、行为方式和宣传模式皆与此一致。对毛主义的许多更富创见的解释其实主要来自少数族群的民族主义者,例如黑豹党以及亚裔、拉美裔以及印地安原住民。在“内部殖民主义”(in理论的指导之下,他们认为黑色,黄色和红色美国人实质上是不发达殖民地的居民,与第三世界人民相似。他们选择性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例如自力更生,“为人民服务”,文化建设,以及对抗行动等等。

  毛主义对美国教育、学术、文化与社会运动的影响

  在美国,这些民族主义团体有着明显的分散化和以小区为组织基础的倾向。这意味着新毛主义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已渗透到社会之中,已被本土化,不再只是精英知识分子或先锋队专有的。这样的思想扩散,其影响比中产阶级出身的干部到工厂当组织者,更为深远,尤其那些工厂组织者往往如同中国文革中下乡或去工厂的城市知青对其努力感到挫折。在美国这一实践主要为大学生民主社会协会(注四)学生所采纳。正如在中国,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目标是为了打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区分。但在美国,这个理论在经济快速变迁的汪洋大海中搁浅。1970年代早期,发达西方社会进入了一个走向后工业生产形式的长时期结构调整时期。制造业生产逐步下降,非物质形态的附加价值劳动则越益重要。因此,传统的工人自我认同受到侵蚀,无法再宣称自身为迈向更美好社会的发动机。中国要到1990年代“铁饭碗”被打破之后,类似的情况才发生。但在中国,工人群体及其利益对国家政策有相对比较强劲的影响力。

  在教育领域则是另一番情况。大多因为文革中断了一整代人的教育与学习,毛被认为是反教育,就像他现在被认为反知识分子一样。这两种看法都不准确。文革开始后两年,大学重新开放,教育制度的变革开始了,一切都在变化,从学校管理到教科书、课程准备,以及招收工人农民入学等等。总而言之,这些变革是在实践中进行的,而非仅是受抽象理论的指导。在西方,尽管没有建立起工人大学,但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致力于使课程与教学方法尽可能的大众化,更可理解,更实际,更符合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毛的教育思想与杜威和Paolo Freire(注五)是同条共贯的。

  更重要的是整个一代的左翼运动积极分子进入大学教职的行列。和那些进入工厂的干部相比,更多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进入了专业工作的行列,选择1970年代初期称为“体制内长征”的道路。他们下决心进入“上层建筑的专业工作”——例如教育、法律和艺术等那些对于重塑国家和民族文化最为重要的领域。

  正是在这些人文学科领域——尤其是在其中最精英的地方——新毛泽东主义的脉搏持续跳动逾三十年,在文革热潮早已退去之后依然不衰。在这个圈子内,法国知识分子诸如萨特、阿尔都塞、罗兰.巴特和傅科等享有巨大影响。这些思想家的思想成长曾深受毛主义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对美国的文化批评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年在美国,许多人把法式的毛主义口号和教诲视为神圣律令。回顾起来,这种现象在今日已难以令人置信。

  与此同时,新毛泽东主义的影响逐渐渗入小区生活,开始以代表大众要求文化认同的面目出现,涵括种族、族群、女权主义、同性恋及环境保护运动等各方面。这些社会运动各有各的诉求,但又互相联系,可谓是百花齐放。这些运动对立法的影响并非立竿见影,而通常须历经数十年的司法诉讼。但它们在教育界的变革却有着直接的影响。文化批评家以及历史学者站在斗争的前线,努力修改各类教科书,提倡新的文化认同观念。最终结果是大大翻修了构成国家文化核心的半官方准则。在多元文化论者大幅改写了历史书籍中的白人男性精英观点后,一些新兴的批评学派,如酷儿批评、生态批评与后殖民批评等等,也加入战斗阵容。教科书为了跟上不断更新的的认同典范而一次又一次的修改。这个过程远远没有结束,在某些未显示的方面,已体现毛泽东思想中“不断革命”论的精神。就如同我先前举过的西方的大部分例子,影响它们发展的有几种思想,毛主义只是其中的一系,但我要说的是,毛主义的重要性却一直受到忽视。就最低限度而言,这些批评家的主将自认为他们所作的这些“上层建筑”的改革是激进的、甚至革命性的,本质上,这就有着很明显的新毛泽东主义热情的痕迹。

  美国新保守派发动“文化战争”攻击进步思潮

  并不是每个人都将这些变化视为进步的,事实上,有些人将此视为破坏力量,联想起文化大革命中的的黑暗面。这样的反挫不只来自右翼,也来自左翼。自1980年代晚期开始,美国新保守主义者发动了所谓的“文化战争”,直至90年代中期,左右翼在文化问题上的争端吸引了全国极大的政治关注。在有关国民道德的辩论中,美国的“文化战争”为其它国家的保守主义者们提供了一个可效法的模式。争论最初系针对学校该教授何种教科书,但很快地扩展到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每个角落,挑起对“少数族裔优待计划”、性骚扰、同性恋权利以及各种工作场所歧视的争辩。这样,冲突从通常处于非政府领域的文化政治问题,逐渐扩展到我称之为文化正义的范围。在这些方面,争取承认公民权的斗争需要有国家行动的介入。

  因为左翼文化改革者对主流历史观念的修正方便煽情报纸的炒作,因此改革者粗糙的漫画式形象在媒体中广为流传。新保守派分子将 “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 重新定义的策略奏效〈编按:美国多元文化运动主张尊重多民族的语言文化,反对西方白人男性中心,要求不得使用歧视妇女、有色人种的措辞,谓之“政治正确”,但保守派刻意扭曲其意旨,攻击“政治正确”论有违言论自由,具极权思想,更把“政治正确”搞成讥嘲的贬词〉。连某些左派人士也发言反对保守派所说的“政治正确”。他们大部分是某一代的白人男性,认为自己过去左派主将的身分被剥夺或取代。就像保守派的文化战将一样,他们始终怀恋着从前的年代——在那个时代,政治目标清楚,而群众基础亦大致稳定〈这其实大部分不实在〉。这些左翼老将斥责今日年轻人仅有短视的政治热情。在他们写的某些逸闻掌故中,要求改革的学生被形容成像当今的红卫兵,怀着自以为正确的狂热,激动地追击犯了政治不正确的罪孽的倒霉老师。

  如果我们能撇开这些是是非非暂且不论,这中间的确有非常严肃的问题值得左派深思。对文化改革的热情是否真的分散了本来可以用来变革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精力?或者说,文化变革是否是社会经济变革的必要条件?那些持否定意见的人士认为,由于“上层建筑”的变革并不扎根于经济基础之土壤,因而不足以改变广大无产阶级的生存状态。此外,他们认为文化更多的是导致人们的分裂而非导向团结。另一阵营的拥护者则坚持认为社会与文化认同是在收入、医疗、教育、自由结社、宗教自由、住房与工作上获得平等机会的条件。从这一观点出发,文化自尊是言论、集会与社会良心自由等基本人权的必要补充。许多人认为获得社会承认的权利与获得社会薪资几乎同等重要。

  西方可以充分运用毛主义的遗产

  如果正如本文所力图证明的那样,西方左翼文化政治的道路的确受毛主义宏伟的抱负影响,它却只能在一个备受限制的环境下始终谨慎行事。但令人可喜的是,整个社会变革和改造规划的精神不仅保留下来,更延伸到清除资产阶级思想以外的新领域,如废除家长父权和异性恋霸权,以及白人中心主义等等。除了那些由基督教原旨教义派所驱动的人(那种也许才是最纯洁的认同政治形式), 右派的文化斗士并没有可堪与毛主义比拟的蓝图,他们最主要是受反动的精神驱动。

  我之所以提出前述的观点,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或应该把西方文化战争的环境和中国的文革直接加以比较。这种比较是毫无意义的。但是,中国的文革对西方的文化政治的确有着实质性的影响,可悲的是这种影响常常被忽视不见。全面研究理解文革对中国的学者有极大的价值,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文革年代还是一个禁区,有待来日档案解密之后,才能充分探究。

  这样看来,思考中国的文革如何进入世界思潮,改变我们对文化事务的社会政治意义的思考,这远比将其视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内争执来得有意义多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文革对世界政治文化情势的影响以地下潜行的方式持续着,尽管在其原诞生地中国,它的声音已相当微弱。今日中国的官方观点认为有关文化政治的争辩已不再重要(特别是在1980年代的“文化热”消退之后)。大体而言,文革被中国主流话语视为纯粹是一个对外封闭的国家内部的产物,当今的全球化之风早把它吹得无影无踪。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很可能难以理解西方对文化政治的热烈辩论竟然会与毛泽东有关。但是在中国成为西方衣柜中衣物的主要出口商之前,毛泽东主义就已经先出口到世界人们的心灵衣柜。相较于中国的武汉,今日在西方我们却拥有更多空间可能充分运用毛主义的遗产。◎
http://bbs.chinacourt.org/index.php?showtopic=24408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8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宗派团体:fun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8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还从来没有从上文的这些角度想过这些问题。对我的思维很有启发意义!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8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内容楼主自己翻译的?待楼主回复,此帖暂不做任何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18 10:43 , Processed in 0.04966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