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玉莲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28926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几个股份制实例

已有 314 次阅读2012-4-5 15:18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杂谈| 股份制

几个股份制实例
朋友们看了我的《原创:股市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社会主义也不需要股市 》之后,涉及了企业的股份制问题,首先请大家明确“股份制”与“股市”是两码事。本文就这个问题和朋友们一起探讨,由于我还年轻,孤陋寡闻,所以就我所知道的先说说,我知道的现行股份制有四种:
1、按企业内部管理层的等级认购股份。这是一种企业内部认购股权的方法,它预先设定了认购的规则,规则之一:董事长必须认购50%以上,那怕是50.1%;其他干部认购总数为20%;一般工人认购总数30%或以下。产生这种方法的背景条件是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普遍对股份制认识不足,只怕“风险”二字,没有其他的意识。显而易见,这种方法,首先把认购的平等权利剥了个精光。之后,职工在企业内部就根本没有了发言权,假如这个企业有100人,那末每个工人持股0.3%份,0.3%还想与50%去对话?就算工人们团结起来也只有30%想参与管理?工资是纳入成本的,利润是员工共同创造,但是分红利是按股份分配的,这就意味着股份越高,侵占员工的劳动成果——利润越多;反过来,持股越少的劳动者,被侵占去的劳动成果越多。董事长与一个员工比:50%-.3%=49.7,董事长比员工不劳而得多49.7,双方劳动部分都忽略不计——因为也承认董事长的劳动部分。两极分化也就日益加大。董事长要持这么多的股就是防止属下并股夺权。
2.没规定等级,所有人按自己的财力认购股份。这是另一种企业内部认购股权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背景条件是改革开放之初,所不同的是这种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往往是乡、村行政委派的,他不用担心在企业的管理权和话语权。出发点是平等认购,但是员工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财力节余是有差异的,有的甚至差异很大,因此持股也相差悬殊。在这样的企业里,话语权以及员工参与管理的权利没有被剥光。但是在利润以红利分配的时候,就完全变成了“按资分配”,像上例一样,持股越多者侵占的劳动成果越多。
3、虚名股。这是一种大集体企业,它内部有股份,都是中高层干部持股,但实际上都没有缴纳股金,只是挂了个虚名,也从来没有按股份分红利。其工资福利保障仍然保持着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的两者结合。那又为什么要搞这虚名股呢?回答“是为了上市。”这个企业甚至可以自己的主业基本不做,企业的一切庞大开支包括工资福利保障全部由上市获利得来,主业开工反倒成了遮身牌。这种企业,其内部来说,分配并无不妥,但其财富的来源是掠夺了企业外的劳动者的财富。
4、所有人按工资中提成购买股份。在企业内部不论职位高低,所有人都按照工资的30%提成入股,就这么简单。由于股份来源于工资,以后的红利分配实质上也就等于按劳分配了。这就是有朋友提到马克思所赞成的股份制形式。当然,这里面不是绝对平均的,略有差距或者说合理差距是存在的,社会主义不反对这个,反对的是两极分化贫富悬殊。
我只见识过这四种,没见过的我瞎编也编不像。写出本文的目的只仅仅在于说明“股份制”与“股市”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所以在此不作任何答辩。

鲜花

臭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7-3 14:16 , Processed in 0.02719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