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mikezczxt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307109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左派右派、极左极右的西方标准

已有 413 次阅读2012-2-25 11:35 |系统分类:杂谈

左派右派、极左极右的西方标准
 
       回帖环境已基本法非常不错了。特别是还有专门的管理员,对通过和未通过的回帖,以他们主观确定的边界极限标准进行评判。超出极限的才会被删。我认为是一种非常负责的人性化态度。
       但是,看看回帖的质量和水平,我确实认为不少人士,对于什么是“左、右,极左、极右”缺乏了解。现找来一位大佬的文章。他也是中国百大之一。他的某些推导出的结论,我不太同意。但关于左右划分的,我认为还是讲得非常清晰的。希望对阅读博文的读者能有所帮助。我的观点与之相左的地方,我会给出简单的说明。此前,有网友跟帖,似乎我忽左忽右(按他的话是,有时正义一回)。我说,左不等于邪恶,相反,极左是公平、正义过头了;右不等于反动,极右就是过于强调个人权利过于不考虑公平了。
       左与右是朋友,是伙伴,不是敌人。一个社会,如果只是在偏左或者偏右,轻微波动,那是纠偏,是试错,是实践,是探索正确的方向。如果在极左、极右见来回折腾,就是动乱了。
       西方社会主要政党,都是偏左偏右的政党。一旦出现极端的党派,就会造成社会的剧烈变化。左派右派主要政党,都极力避免与极左极右有任何瓜葛。当年,法国的勒庞的极右政党大选得票率超10%,整个欧洲都被震惊了。后来的德国,默克尔的右派政党不能单独组阁,她也不邀请极端的右派进行组阁谈判,情愿与左派政党联合执政。
       什么事极左,就是突破了自由的底线。即强调公平正义,剥夺了自由,突破到了社会可以容忍的程度。如前苏联的战时经济管制和供给制,解放前解放区的定量供给制度。有时套用绝对公平来描述。现实社会是无限接近绝对公平,叫极左。什么是极右?就是忽视公平、正义,达到了社会可以承受的极限。比如,原始的资本主义制度,《摩登时代》电影描述的那个时代,马克思、恩格斯所在的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现在的资本主义制度。他在社会学上,把社会达尔文主义,自然选择、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包括战争在内的各种竞争手段的主张,归给于极右主张。有时用绝对的自由来描述。现实社会也只能是无限接近绝对自由,叫极右。
       我们批评社会不公,分配不公,就学不公,就是左派的观点。强调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强调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就是左派处方。像印度,私人医疗机构赶上发达国家,公共医疗资源不如我们农村的卫生院,就是社会医疗资源的严重不公。像我们,过去没能力搞普及高等教育,只能搞精英教育。虽然这是客观经济形势所迫,只能不公平地坚持。所以由清华、北大等占有国家过量的高等教育资源。这是当时不得已的选择,但实际上是右的政策措施。现在,几乎普及高等教育的年代,再搞这些精英教育,再让这些高校不公平地使用国家财政资源,就会加剧不公平,就是右派主张。
       在当年左的年代,改革之初,邓小平开出这样“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改革处方,就是右派性质的思想主张。今天改革分配制度、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就是左派性质的主张。更多的强调社会公平公正,就是要向左微调。批评贫困悬殊,批评资源分配不公等,就是左派主张。批评富人权利没得到保障,富人发财限制过多,强势人群的权利(如那个律师)受到侵害,就是右的主张。
       网友们评论别人的观点,要权衡,到底自己的观点是左是右,自己是强调公平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强调自由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只要没有突破公平的底线,自由的底线,都算是正常范围内。这样的左右无关善恶。极左极右才是社会动荡的祸根。左右无关正义与邪恶,都是希望社会健康发展。极左极右,才是应该警惕的思潮、倾向。
请听这位大佬慢慢道来。
 
附:西方的左右派划分标准
        法国大革命的口号非常动听,叫“自由、平等、博爱”。但任何激动人心的口号都有一个缺点,就是经不起推敲。每个人的天资、生存环境都是不同的,如果让每个人都“自由”发展,那么他们的财富、地位就不可能平等。如果要让每个人都在经济上“平等”,那么必然会限制强者的自由以保障弱者。左右派起源于法国制宪会议,但很快定型成与初始含义毫不相干的两个集团。其中左派比较支持平等,强调建设福利国家,更多的通过国家干预手段帮助弱者,右派比较强调自由,反对过高福利,比较支持竞争,反对国家干预,强调建立“弱”政府,反对对于强者的过多限制。但左派和右派的区别只基于对平等与自由的偏重上。左派更偏重平等一点,右派更偏重自由一点。对基本限度的平等与自由权利,均持有同样的共识。
       什么是极左,什么是极右
       所谓极左,就是把左派的思路推向极端,突破“自由的底限”。为获得无差别的公正,而取消绝大部分的自由,为取消绝大部分的自由,必须建立一个无比强大的国家机器,将人民的一切活动处于国家的控制之下。
所谓极右,如果把右派的思路推向极端,突破“平等的底限”。把反对国家限制强者推演成要强者控制国家欺凌弱者,宣称“国家就是为强者存在的”(斯托雷平),实行寡头专政,取消对弱者的一切保护,一切自由。
 
       为什么说极左制度是伪公平?
       极左的目的是为获得经济上无差别的公正,但由于每个人能力、背景各不相同,要压制每个人的个性寻求公正,就必须实行极权。这样尽管每个人在经济上基本平等,但极权会造成权力的不平等。位高权重的,呼风唤雨,无所不为。地位卑贱的,连性命都无法保障。在权力倾轧中被淘汰下来的,往往境遇悲惨。这些大伙都很熟,我们曾经在这种制度下生存了很长时间。(海哥:用市场经济制度评价计划经济制度是不恰当的。比如,计划经济时期农村生产队的分配,是绝对平均主义吗?工厂企业八级工资制是绝对平均主义吗?按劳分配的原则,在计划经济时代始终没有被废除,他就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就是我在长将先生转的彭怀真问:70万亿哪里去了?一文后的回帖里说的,大家都节衣缩食支持建设,农业经济对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至于当年主要由农业但也包括少量的工业商业提供的税收和积累以及剪刀差,用到哪里去了呢?国防科教文卫工业公路港口水运,具体的就是:武器和两弹一星,核潜艇,杂交水稻,赤脚医生送医下乡,扫盲和普及小学教育,少量的高等教育,科学种田知识普及,化肥农药医药工业,石油油田钢铁等,枚举太麻烦。可参阅《韩德强:五十年、三十年和二十年
http://www.cqzg.cn/viewthread-217698.html这些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基础。粮票布票,实际上是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的一种人道主义。像印度,人均200公斤的粮食,由于不采取票证制度,近三分之一的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而且他们60余年一直如此。)
 
         为什么说极右制度是伪自由?极左到极右的角色变换
         这才是我想讲的东西。作为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一代人,小学的时候,学的是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甘做螺丝钉和驯服工具。初中的时候,学的是邓小平同志的英明论断:中国不可能出现百万富翁!高中的时候,一切都颠倒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国有企业“卖给私人”了,工人阶级要“自己养活自己”了。上大学以后,很无奈,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变成世界第一了。
        极右制度不合理的关键在于忽视“起点平等”。刘少奇曾经握着淘粪工人时传祥的手,笑着说:“我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在一个极左制度下的工厂里,虽然厂家资金的实际支配权在厂长和书记这里,但名义上是属于大家的。忽然有一天,分家了,厂长和书记拿到了厂,原先许诺给工人们的退休工资和医疗保障全都作废了,工人们每人拿到了几千元分家费。厂长对工人们说:我们现在不搞大锅饭了,大家今后要自由竞争!话虽好听,可这种“分家”方案,这种取消弱者的一切社会保障,取消一切退休金、医疗保险的“自由竞争”,难道真会是“自由”的竞争吗?(海哥:工厂,计划经济时代的工厂,不是极左。这位大佬在这偷换了概念,左和右划分,只有强调平等、公平多点的区别,见文章前一段,没有说市场经济是右派,计划经济是左派的划分。“大锅饭”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述,是认为强调公平、平均太多,已经严重影响到效率。)
 
         极右制度,往往表现为权贵资本主义与寡头专政。南美、东南亚模式可为前鉴。极右与右派的距离很远,离极左却是咫尺之遥。极左与极右有相同的“根”,在极左制度中,国民的财产名属全民,而支配权属于权力中心,转变成极右制度很简单,只要把“全民所有”的遮羞布拿下来就是了,直接依靠权力化公为私。
 
读完这篇,希望能给网友们提供帮助。至于一心抱着只为搅混水、只会谩骂的的人,不在考虑之列。

鲜花

臭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5 15:33 , Processed in 0.03243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