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naga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14075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人生最重要的求个问心无愧

已有 487 次阅读2008-12-7 22:40 |个人分类:中华民族承担人类未来|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5/10/21马来西亚吉隆坡    绿野国际会议中心

 

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

人生很多的道理,是要透过自己去经历、去感受、去印证。《论语》里面有讲到「德不孤,必有邻,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一次来到吉隆坡,参与这一场演讲会,就可以深刻感觉到,圣人所有的言教确实是真实不虚。也印证了「人之初,性本善」,当我们遇到圣贤的教诲,都能唤醒我们内心那一份纯净纯善。昨天,刚下飞机之后,工作人员带杨老师及我到了会场。我们了解到这一场会议总共有两千多位义工朋友的服务,才得以成就。两千多个义工的发心付出,确确实实可以说是我们炎黄子孙非常殊胜的一个会议。

我在去年三月中到了深圳讲课,深圳有一个性德图书馆,里面供奉着万姓宗祠。我一开始走进去,就看到了三皇五帝的灵位,接着每一面墙都是我们炎黄子孙老祖宗的灵位。三皇五帝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共祖,诸位朋友,假如能够查到你们最早的族谱,很有可能我们这一堆是尧帝的后代,这一群是舜帝的后代,以至于这一群朋友是文王、武王的后代。《弟子规》这一句「兄道友,弟道恭」,我们假如追本溯源上去,确确实实没有一个不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有一位朋友他姓陈,他了解到他是大舜的后代,突然整个人变得很有精神,抬头挺胸,彷佛舜帝的精神,在那个当下就融入在他的心田之中。老祖宗的期许一定是一代要比一代更强,而确实我们老祖宗都是用这个存心把他的智慧无私地全盘托出,记录在我们历代的经典之中,我们一定有责任要来承传。在还没有接触经典以前,没有这么深的感受,接触完以后,句句都含有着无尽的智慧,以及无尽的提携、祝福在其中。

看着图书馆里面每一面墙上面祖宗的灵位,我不由自主向每一面墙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感谢他们用生命流血流汗积累的智慧,来成就后代子孙的人生。突然有一种感受很强烈,我们救驾来迟。我是二十多岁才深入中国文化,二十多年来,因为没有智慧,不知道说错了多少话,做错了多少事情。人生绕了弯路不打紧,在这个绕弯路的过程,不知伤了多少爱护我们、提携我们的长者以及朋友的心。而这些是人生的遗憾,人生很难再去改变的事实,这个遗憾绝对不要在我们的下一代继续发生。

不只我们没有回报父母的恩德,俗话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个亲不待绝对不是说父母去世后才亲不待。当我们晚一天觉醒,晚一天懂得孝敬,我们的父母就必须等待一天,必须忧愁一天;我们假如过了十年才觉醒,那父母就多辛劳、多忧虑了十年。从父母,我们再延伸到我们炎黄的子孙,所有的祖宗他们不知道已经等待多少年;我们不知道有没有听到祖宗们掉眼泪的声音,那是一种惋惜、一种心痛。而今天我们在吉隆坡,有这么多的华人共同来参与中国文化的课程,我个人感受到老祖宗依然在掉眼泪。但是这个眼泪已经不一样了,已经从伤心的眼泪转变成感动的泪水。他们终于可以看到子孙懂得珍惜他们的教诲,他们终于感受到子孙可以一代比一代更好、更安乐。

人生最重要的求个问心无愧,得来的东西越容易反而可能不知道珍惜。很多人觉得中国文化承传四、五千年,那是很自然的事情。其实我们放眼整个世界,在几千年的洪流之中,出现了不少文化,但至今能够绵延几千年而不衰的只剩中国文化。而五千年的文化能承传下来,那是代表着每一代的人都知道担负起承传的使命。假如有一代的人,他忽略掉自己的本分,他不愿意遵守老祖宗教诲的真理,中国文化就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断掉了。而当文化断掉以后,我们将对不起几千年的圣贤相继,几千年祖宗的恩泽就相当对不起了。我们也无法向往后的子子孙孙做交代,我们将有可能成为几千年当中会被后代子孙骂得最惨的一代。他们会觉得怎么教给我这一些都会让人起冲突的思想,都会让人痛苦的思想?怎么留给我这么污浊的空气,这么肮脏的水源?我们绝对不愿意后代子孙这样的责备我们,我们提起承先启后的使命。

中国文化的核心在孝道、在师道,而师道又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之上,所以只要孝道没有承传,中国文化就岌岌可危。我们现在冷静来观察一下,现在孝道承传的情况如何?记得小时候,在吃晚餐的时间,都是由我姐姐或者是我,到家门外去找我的爷爷,找他老人家回来吃饭。祖孙二人也很有默契,都能了解到爷爷可能在哪些地方跟人家谈话,跟人家下棋。当远远看到爷爷,招呼爷爷吃饭的声音传到了其它的长者耳中,虽然不是叫他们吃饭,他们也都露出很欢喜的微笑。当我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也会觉得很有喜悦感。为什么所有听到孙子叫祖父吃饭的声音,他们都会微笑呢?因为孝道与人的本善完全相应,他们也心生欢喜。而现在的小孩,吃晚饭的时候,不是去叫爷爷奶奶吃饭,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现在是爷爷奶奶要到处找人,找小孩,请他们回来吃饭。

《大学》里有句话相当的重要,「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人生的智慧就在懂得、清楚,什么事情应该先做,什么事情应该后做,什么事是事务的根本,什么事是枝末;本末先后、轻重缓急能够取舍清楚,这个是智慧。先叫爷爷吃饭,成就了孝道;爷爷去叫小孩吃饭,孝道不只没有成就,还成就了孩子当小皇帝,成就孩子的傲慢。接着吃饭,谁先上桌也是大道理。假如是爷爷奶奶先上桌,小孩懂得把碗筷排好,懂得帮爷爷奶奶盛饭,那孩子从小的恭敬心也可以在生活的点滴当中成就起来。

小地方都有大学问,而我们现在缺乏对这一些行为的观照能力,缺乏对每个动作之后对于孩子一生有什么深远的影响,我们推演不到。所谓「人不学,不知道」,假如没有这些经典的提醒,我们很容易忽略,原来人生的道理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就像《弟子规》第一句讲到,「父母呼,应勿缓」,虽然只是生活当中一个动作,但是假如孩子能够遵守,他就在每一个动作当中成就他的恭敬之心。恭敬心的成就,他就懂得敬人,懂得对事情负责任;恭敬心没有成就,那往后的人生处处会跟人起磨擦,对人失礼,处处可能都是障碍。

我们常常会问小朋友,当父母叫你的时候,你都是怎么回应?而大半的答案都让我们觉得不甚理想,最高的就是「干嘛?」当孩子无礼,它是一个结果,我们成人应该更懂得回光返照,懂得反省。孩子无礼是一个结果,它的根源在哪里?很多家长跟我们接触都会提到,孩子学了以后没什么变化。从家长的回答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觉得学习《弟子规》是小孩要好好学,却没有再进一步思考,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父母要给小孩当好榜样。而小孩最强的能力就是模仿,当我们每一位为人长者的人,在一开始学习《弟子规》,是先要求自己来做到,要求自己先力行,而不是先把注意力都盯着看孩子。假如是这样,很有可能我们从当父母就变成当警察了。

以身作则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个态度。而很多的家长他在引导孩子学《弟子规》当中,愈小的孩子愈快能够依教去奉行,反而十多岁、二十多岁的孩子,父母都觉得困难度很大。那我们要冷静想一下,孩子已经十多岁、二十多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跟家长提到,万物都有一个惯性,今天这一杯水放在这里,我要把它推动,都先要突破它的惯性。当我推它的时候,其实我已经在出力了,但是它并没有动,必须把力气推到超过它的惯性,它才能够移动。我们教育孩子也要有耐性,突破他的原有的惯性,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还有另外一个惯性,就是我们的孩子已经比较大了,他的脑海里有一个印象,就是「我爸爸是什么样的人,我早就一清二楚」。当他对我们是这种认知,就很难一开始就能接受我们给他教导的这一些《弟子规》的教诲,这是第二个要突破的惯性。接着还有第三个惯性,就是我们自己的习惯,我们要做「父母呼,应勿缓」给孩子看才行。要把《弟子规》落实在家庭,成为家风、家规,其实第一步首先要从自己做起才对。态度决定事情的成败,而不是成功以后才来调整态度。

我们现在在学习中国文化,当听每一场演讲的当下,应该是想到我如何去落实?如何去当榜样?绝对不能我们在听课的当下都一直在想,这一句话我先生该听,又听到另外一句,这个要把我儿子拉来听。这样的态度,我们在当下学习的因缘就无法全神贯注。我们要了解到「教儿教女,先教自己」,从自己开始学起。当我们能建立理智、建立智慧,才能够在教育孩子的人生过程当中下对抉择,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而理智的建立就从当下,自己先学,自己先修身,自自然然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效应。

要观照自己人生有没有理智,其实并不困难。我们可以把自己一天二十四小时所想的事,有多少跟经典是相应的?假如只有一个小时跟经典相应,其它十几个小时都不相应,那我们就很可能常常会意气用事。我们也多观照一下自己,我们常常脑子里想的,是可以在当下去提升自己,去帮助家人的一些好的知见;还是我们常常都把思绪放在过去的遗憾里面,或者是烦恼未来的还没发生的事情。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也不够理智。

《大学》这一篇经文虽然短短的,但每一句当中都有很深的义理在其中。它告诉我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就是说,不管你是从事于任何一个行业,你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你希望把家庭兴旺,把你的事业做很好的发展,第一步都是要从修养自己开始下手。我们有了这样的态度,才是真正往理智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刚刚主持人也有提到,我们有了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为、习惯、性格,以至于命运。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的思想就决定一个家的命运;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以至于整个天下,无不如是。我们要观照一下,我们现在家庭里面每一个人的思想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也可以观察一下,现在整个天下人的想法是如何?

中国文化绵延几千年,很多的家庭做出了榜样,很多的朝代也做出了印证。在宋朝时候有一个名相范仲淹,他一生抱持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处世态度。在他读书的过程当中,他也非常的节俭。我们成语里面有一句「饘粥糊口」,就是在讲范仲淹。他那时候很贫穷,在佛寺里面读书。每天烧了一锅粥,烧得很浓稠,之后结成块,把它切开来,一餐吃一块。他的同学看了之后不忍心,就准备了一些很好的饭菜要请他吃,还送到他的房间里面去。后来他的朋友再去看的时候,发现范仲淹一口都没有吃,就好奇的问他。范仲淹就说到,假如我吃了这些美味的食物,那我以后就再也吃不下这一些比较简陋的食物,我不希望增长我的贪心。由于有这一份克己的态度,范仲淹也很顺利考上进士。他有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确实在他从政的过程当中尽心尽力在做到。

他的孩子出门,只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好几个兄弟都是穿破衣,等要出门了,就换上那一件完整的衣服才出去。都是尽心尽力把更多的钱财来周济他的邻里乡党,我们在文章当中也看过「义田记」,就是叙述范仲淹以他的薪资奉养了几百户的邻里乡党。范仲淹为他的孩子取名,其中有一个孩子叫范纯仁。这个「仁」字是会意字,我们看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两个人,告诉我们一个是自己,一个是他人,想到自己就能想到别人。期许他的孩子能一生以一个仁厚之心去待人,而他的孩子确实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刚好有一次他交代范纯仁要把五百斗的麦子运回江苏的老家。在运送的过程里面,范纯仁遇到一位他父亲的故友。刚好这一位长者家里非常的穷困,父母去世了不能安葬,因为没有钱,女儿已经大了也没有嫁。范纯仁马上把五百斗麦子卖掉,后来钱还是不够,范纯仁又把运送的船只也卖了,这样钱才足够。后来回到京城,跟他父亲报告这一件事情,讲到一半的时候,范纯仁说:父亲,因为这一位长者很困难,我把五百斗的麦子卖了,钱还是不够。父亲抬起头来对他说,假如不够的话,那你把船也给卖了嘛。范纯仁对父亲讲:父亲,船我已经卖掉了。从这一个对话当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范家承传最重要的一个人生价值观,就是一个仁慈之心。

范纯仁在历史上,德行不亚于范仲淹,确实家道的承传相当的扎实。范纯仁在父亲还没有去世那几十年当中,都不愿意离开故乡去当官,一定是坚持奉养父母到终老。当范仲淹去世以后,范纯仁不只担负家族的一些使命,他面对他的兄长范纯佑,也如父亲一般的恭敬、孝敬。等父亲、兄长都去世以后,他才接受一些离开家乡的官职去服务,确实把孝悌做得相当的扎实。当他在某一个县城当县令的时候,有一次因为天灾的关系,人民没有饭吃。而要开仓救济人民必须有朝廷的命令才可以开,不然就触犯了法令。但是假如真的等朝廷的命令下来,可能就有成千的灾民要饿死。在那个当下,杀身成仁,不管自己的功名,一心一意只想救济,想救活他的县民,就把粮仓打开了。

因为在朝廷之中有人嫉妒他,就跟皇上禀报了这件事,皇上就特别派人要来调查范纯仁是不是有违法开仓的罪行。这些调查的官员都还没有到以前,消息已经传到他们县里面,整个县的人民把家里有的粮食通通拿出来,堆回去仓库里,不只没有少,还比原来仓库里的东西还多出来。这颗仁慈之心救活了人民,也赢得众人对他的爱戴,而这一个仁慈之风,在这一千多年都没有断过。我们从范仲淹这一个模范、榜样,也应该起而来效法。效法他的思想,就能走出家风可以承传千年的家运。

天下亦如此。中国历代的盛世,都是懂得以仁慈之心对待他人。前德国总理史密特先生在接受记者访问当中有提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从来没有对外发动过战争。这也代表中国人的思想里面觉得欺负他人是很可耻的,应该效法天地日月,「天同覆,地同载」,那一份无私的心来对待天下人。当历代中国比较强盛的时候,都可以发现这些邻国都会主动来跟我们学习,都会受到我们的照顾、庇荫。我们冷静观察现在的家庭以及社会国家的情况,会发现有很多的冲突产生。我们刚刚提到,要有理智才能下对人生的判断跟抉择,为什么现在家庭冲突的比例越来越高?

在清朝时期,曾经发生过儿子杀父亲。这件事情震动了整个国家,皇帝下令:总督、巡抚记过,县太爷撤职查办。诸位朋友,儿子杀父亲,为什么县太爷要撤职查办?因为县太爷在人民的当中是当父母看,所谓父母官。而县太爷要负责整个县的教育,他这个县出现了一个大逆不道的孩子,他当然有责任要承担。结果我们现在社会当中,常常看到儿子杀父亲,却没有一个官员站出来说这是我的错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天下、家庭的盛衰,都是为人父母以及领导者他那一个存心在决定。

前一阵子有一群韩国的读书人,到祖宗的灵前去忏悔。忏悔到韩国最近的社会风气越来越堕落。他们觉得很惭愧,因为读书人担负起教化人民的责任。现在所谓知识分子,好像学历高就是知识分子。在历代的历史当中,知识分子代表着要维系一个社会、国家正确的思想观念的责任。而不是学历高,我们只想着以后有比较好的薪水,这样而已。假如是这样的心态,我们就对不起知识分子这样的一个称谓。

在清朝发生这样的事,是天下少有,皇帝下令将这个县城去掉一个角。为什么去一个角?希望整个县的人民要引以为耻,你们这个县出现这个大逆不道的人,你们要好好反省才是。而现在全世界,我们每天打开报纸来看,都可能在一个月之内看到杀父害母的例子都有好几件。这是一个结果,我们要用理智把原因找出来。原因就在根本思想错误了。这个时代因为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人的存心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为中心就会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再发展就会竞争、会斗争,更严重的会有冲突、战争,甚至于是达到世界末日的情况。我们担心世界末日没有用,更重要的是要把问题的根源找出来,就是在自私。

所以诸位朋友,孝开了,百善皆开,中国话说「百善孝为先」,太有道理了!当他的孝心开了,他懂得不能做出侮辱父母的事情,「德有伤,贻亲羞」。我们回想起小时候,最怕听的一句话,「你怎么这么没有家教」!听到这句话马上就会很警觉,赶快收敛。因为父子有亲,不愿意看到父母伤心。「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这一份孝心就会延伸到懂得友爱兄弟姐妹,让父母能够安心。以至于谨、信,谨言慎行,把自己的生活管理好;跟朋友相处懂得「泛爱众」,懂得讲话守信,这样才能让父母安慰。孝心一开,所有《弟子规》的教诲都能依教去奉行。

我们刚刚也有提到,一个七岁孩子说到,他学了《弟子规》以后,才知道做人原来要孝顺。孝虽然是人本有的,但是也必须透过老师的引导把它引发出来。在古代,父母最重要要教孩子懂得尊敬师长,而老师一定要教导学生孝顺父母。我们会引导小孩知恩,进一步懂得报恩,我们引导孩子去感受他在人生的整个过程,父母花了多少的心血,从怀胎开始。刚好我有一个同仁最近怀孕,吃了饭以后时不时会呕吐,害喜,把吃的东西都吐出来。一个人害喜的感觉是什么?就好像你坐车,晕车、晕船一样,很不舒服。诸位朋友,当你晕车的时候,吃不吃得下东西?很难下咽。可是我们的母亲却依然尽力的把食物吃下去,为的是什么?我们在问小孩的过程,小孩的心很清澈,都能够找到答案,他们说因为怕胎里的孩子没有足够的营养。

为了孩子,妈妈这些痛苦都能忍受,才成就我们健康生出来,我们绝对应该好好爱惜这个身体,才对得起父母这么多年的照顾。《孝经》当中提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一定要从爱护自己身体,不要让父母多操心开始。我们接着跟孩子讲「对饮食,勿拣择」,你看你们现在中餐都这么偏食,都不吃均衡,很多蔬菜都拿去倒掉,这样你身体越来越失衡,你就对不起母亲那一份存心。母亲在那么痛苦之下,都能够为了你吃下去,你现在又没有这么痛苦,更应该好好把食物不偏食,好好吃下去,让自己的身体健康。孩子每次在吃饭当中也同时感受到,我要提起这一份孝心,就能受教,把食物吃下去。

当胎儿的营养不足,比方钙质不足,就会从母体的骨骼里面渗出来提供给胎儿。所以女人去世以后的白骨跟男人的颜色不一样,男人是比较白,女人是有一点发黑。现在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情况比较多,这也都是因为为了提供胎儿有好的营养,很有可能会流失她身体的钙质。母亲在后面八、九个月当中,由于我们愈长愈大,很有可能我们活动一下自己的手脚,这一拳打出来就打到母亲的身上。诸位朋友,你的妈妈有没有曾经跟你说过你打过她几拳?为什么没有问过我们?在那个当下,不只没有记住我们打她,记住的是我的孩子很健康,手脚很灵活,处处是为孩子着想。

当母亲要生下我们,要经历一场考验,在古代,生孩子都说要过一次鬼门关。我有一个长辈他就曾经(他是男士)去参加一个研习营,是要体会孕妇的感觉。几个大男人也背着一个相当于胎儿重量的肚子,在那里走来走去,而且要背好几天。他提到,进入产房,产床上有两条钢柱,而这个钢柱这么粗,却是呈现弯曲的状况。我们问小孩,是什么力量把这个钢柱拉弯的?是母亲生产时候的痛的力量。我们跟孩子讲到,生孩子以前会有阵痛,这个阵痛的感觉就好像每过十五分钟拿一只小刀在你的手上划一痕,再过十五分钟再用小刀在你的手上划一痕。要忍受多久呢?快则几个小时,慢则要好几天。孩子听到这一段的时候,眉头都深锁,感受到那个疼痛,而生产的疼痛比癌症还要痛。

当我们的母亲把我们生下来以后,第一个念头是什么?第一个念头是我的孩子健不健康?在孩子降临的这一个瞬间,她能把人生最大的痛苦当场放下,所提起的是对我们无尽的关爱、关怀。诸位朋友,我们在生命当中,能不能提起像母亲这样的心境对任何一个人?受人点滴都要涌泉相报,母亲这一念能忍受最大痛苦,而瞬间提起对我们至诚的爱,这一念心我们这一辈子再怎么报都报不完。当我们生下来以后,过程的养育、教育,那辛劳比生产不知道要辛劳多少倍。闽南话有一句,「生的放一边,养的功德比天大」,生母生产的功劳放一边,养母养育的功德跟天地同辉。

中国人守孝守三年,守孝三年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存在。因为一个人三岁以前没有生活的能力,我们食衣住行统统要藉父母之力,他们要时时在我们身旁照料。我们饿了,我们冷了,父母都牵挂着我们的需要。有一位母亲就跟我提到,她说在春秋之际,天气的温差比较大。睡觉以前气温比较高,到了半夜会比较冷,孩子都会把被子踢掉。为了怕孩子在半夜会着凉,她都会在睡觉的时候盖比较薄的被子,等半夜自己被冻醒了,赶快爬起来去帮孩子再把被子盖上,她才安心去睡觉。父母是连在睡梦当中都在想着孩子的安危。这一份存心我们也要同等地去回报。这三年当中,我们每一步能跨出去,能行走,都是父母陪在身旁用耐性扶持我们。这个过程我们不知道跌倒了多少次,而父母告诉我们:孩子,再试一次,再试一次。我们能拿起筷子、调羹吃饭,那都是我们的父母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教导我们,从吃得满地都是,到最后能吃得干干净净。

     我们所认知的每一个文字,也是父母陪在身旁一字一字教导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当我们生病的时候,父母操了多少心。当我们求学的过程,我们是无忧无虑,却不知在这个无忧无虑的背后都是父母的臂膀在支撑着。以至于我们现在为人父母,当我们夫妻之间有一些磨擦的时候,我们流着眼泪跟父母哭诉,我们却没想到父母的心可能比我们还焦急,还操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当我们想尽孝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了。那时候我们的内心会隐隐的作痛,好像觉得人生有太多应该做的事,而我们却没有做到。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20 23:44 , Processed in 0.02759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