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mikezczxt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307109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贺江兵:吴敬琏犯了常识和逻辑错误

已有 579 次阅读2013-3-1 16:16 |系统分类:财经| 吴敬琏, 常识错误

贺江兵:吴敬琏犯了常识和逻辑错误
 
吴敬琏犯了常识和逻辑错误
    对通胀影响最大的是M0,次之是M1狭义货币,影响最小的是广义货币M2。而吴敬琏却选择对通胀影响最小的M2观察通胀,显然犯了常识和逻辑错误。
 
吴敬琏之谬
  最早将M2与GDP比较,在知名经济学家中是吴敬琏。后来被更多经济学家和众多媒体衍生然后得出中国M2/GDP高达160%或更高,美国不到80%之类等。后来被另外一些“专家”衍生为美国法定不能超过70%。更有甚者将M2减去GDP得出货币超发的具体数,金融常识匮乏到“缺碘”的程度。
  早前,笔者曾就美国是否有法律规定M2/GDP比例限制问题,向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王健咨询过,他们介绍:美国没有这个法律规定。关于中美M2高低问题,将在《华夏时报》“金融常识系列谈之四”单独论述。
  据腾讯财经报道,早在2010年11月,吴敬琏在出席财新峰会期间对腾讯财经表示,“近期价格上涨是必然的。去年我国GDP 增速为9.1%,而广义货币M2增速为27.7%,M2作为购买力指标增速大大超过作为供给指标的GDP增速,必定会带来价格的上涨。”之后吴敬链根据中国M2/GDP占比高得出“货币超发”等结论。
  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经济危机,中国政府在2009年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在2009年和2010年实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两年放贷18万亿,这相当于正常年景6年新增贷款的总和。
  M2快速增长跟这个背景直接相关。但是,恶性通胀并未发生,去年CPI只有2.6%,这说明吴敬琏夸大了M2对通胀的影响。
  M2与通胀关系最远,M0、M1跟CPI更密切。
  中国的M2=M1+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 信托类存款 其它存款。
  M1=M0 活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农村存款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0是流通中的现金。
  对通胀影响最大的是M0,次之是M1狭义货币,影响最小的是广义货币M2。而吴敬琏却选择对通胀影响最小的M2观察通胀,显然犯了常识和逻辑错误。
  如果读者不好理解的话,通俗说,就是你手里拿着现金,就会随时拿出去消费,买东西;如果没有现金的话肯定会先取活期存款,只有万不得已才会提前支取定期存款。所以说M2是最稳定的。莫非吴敬琏用钱的时候先取定期存款,再取活期存款,最后动用手里的现金?
  你手里的现金M0对物价影响最直接,你的定期存款M2对通胀影响最小,拿M2跟GDP或CPI比较,意义不大的原因就在此。
  M2/GDP意义被夸大
  吴敬琏之后,曾经先后担任过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的余永定等都指责过M2与GDP比率过高,甚至货币超发。
  今年2月初,余永定发文称,“过去几十年来中国货币供给明显快于产出。2012年,M2的增长率约为14%,相对历史标准来说比较低,但仍然显著高于正常GDP增长率。由于这种广义货币的长期快速增长,中国M2/GDP的比率已经超过了180%,为全世界最高。”
  其实,根据IMF公布的统一的广义货币数据显示,2009年,M2/GDP的比值日本为226%,相信日本现在依然是最高的吧。显然,中国并非M2/GDP最高的国家,起码曾经不是。
  据百度文库资料,早在1993年,中国的M2与GDP之比就超过了100%。20年来一直是世界最高行列,这并未妨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也未带来恶性的通胀。
  中国M2高企有非常独特的原因,另文再议,此文不提。如何看待这一指标,经济学家们被吴敬琏误导了,大众又被经济学家们误导了。M2/GDP并非完全没有意义,但是,这完全不能作为货币超发或引起通胀的直接依据。
  几年前,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接受中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曾详细解答过这个问题。他称,在进行M2/GDP的国际比较时,要考虑到各国M2统计口径不一致的问题。货币供应量统计,各国采用的统计口径以及同一口径符号所包含的内容都不相同。因此,采用各国公布的M2数值并使用M2/GDP比率作简单的国际横向比较,会存在很大程度的偏差。
  张健华介绍,“M1/GDP的变化相对较为稳定,准货币/GDP上升幅度大。”这点很重要,笔者在第一篇介绍M2的文章《郎咸平的逻辑错误》中已经列举,在金融学专业术语中,将上述M2中的各类存款叫做“准货币”,准货币=M2-M1。
  央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M1的新增加额度为1.9万亿元,换言之,中国M2增加主要是靠各类存款(准货币)增加而增加的,各类存款增加额度是10.3万亿元占M2新增额度的84.4%;M1新增对M2影响带动仅仅占15.6%。
  显然,中国的M2增加主要是靠存款(准货币)增加而增加的,而不是靠印钞增加的。
  如果觉得张健华是央行官员,显然为央行“背书”的话,那么看看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王健通过电邮向笔者介绍的他的观点吧。
  王健认为,影响通胀的是M2的变化率,而不是M2;M2变化率和通胀的关系非常不稳定,只能大概说明一种长期关系,短期对通胀解释能力非常弱;对通胀的讨论最终要回归到通胀本身。因此,中国需要有一个透明公开的统计系统计算通胀,这样既可以赢得公众信赖,也提高制定货币政策的效果。
  王健表示,测量货币供应量M时,M2也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变量。实际上,货币供应量的衡量标准很难确定。尤其是目前金融市场日新月异,很多新产生的金融工具都可以在交易中充当货币的职能。比如信用卡、购物卡,储值卡等各种金融工具的出现,都让市场上真正的货币供应量越来越难统计。即使同一个国家,衡量货币供给的标准都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跨国间的比较更加麻烦。尽管很多国家和机构常用M2统计货币供应量,但M2中究竟要包含什么成分,没有统一标准。
  王健也确认中美M2不可比。他说,比如美联储统计的美国M2中包括的成分就和世界银行等机构使用的标准有很大差异。中美之间M2的统计口径相差巨大,不能简单比较。M2包含成分的差别是由于国家间金融市场差异造成的。哪些金融工具充当了类似货币的交易媒介作用,哪些没有?这在每个国家间都存在很大不同。因此跨国间比较M2占GDP的比例来说明通胀问题没有什么道理,属于关公战秦琼式的比较。加上最近讨论中多使用的是M2的存量而不是增长率,就更和通货膨胀挂不上钩了。
  陈志武教授在回答我关于美国是否有关于M2与GDP比例限制法律规定时,这样回答:“没有。货币发行由美联储掌握,至于太多还是太少,完全取决于通货膨胀率是太高还是太低,没有其他更好的判断指标,治(通胀)不能通过法律来规定。 ”
  经济学家为何集体不懂金融
  前富商严介和曾说过,中国的经济学家没有一个懂经济。他们懂不懂经济我不知道,我知道他们集体不懂金融。
  记得早年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曾提出将中国外汇储备瓜分掉,平均分给全国人民。这简直是哗众取宠的建议,除了娱乐没有任何价值。中国资本项下尚未开放,进来的外汇,央行都会通过发行基础货币收购,这些外汇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央行资产,负债表上一般为货币发行或其他,如果真把外汇分了,这个账张维迎去做啊!从属性上来说,中国的外汇不是央行的,也不是财政部的,它是央行负债性资产。瓜分央行外汇储备的建议跟瓜分银行里的存款道理是一样的。
  退一步讲,假设可以分,每人分得2500美元,全国人民不会都跑到美国去消费吧!机票钱也不够啊,更多的会兑换成人民币存起来吧。这样这3万多亿美元不又回到央行成为外汇?
  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央行收回这3万多亿美元没有要印刷20万亿左右的人民币。你这不是富民的建议啊,简直是赤裸裸的人造通胀啊!
  不懂金融的经济学家俯拾皆是,回到一个严肃的话题上,为何中国的经济学家集体不懂金融?
  历史上看,经济学历史较为悠久,而金融学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在西方兴起,现在知名的经济学家基本都未系统学习过金融知识,压根没看过《货币银行学》,最多看过金融武侠小说《货币战争》。而现在年轻的经济学家(三十岁上下特别是在金融机构干过的)懂金融的还是很多的,然而,他们却很不出名,而不懂金融的老的经济学家却有很大的话语权。
  第二,与教育体制有关,在那些功成名就的经济学家上学时代,一般学习经济学的可以不必学金融学,但是,学习金融学的必须要学经济学,因此,在中国不懂金融的经济学家大有人在,而不懂经济的金融学家十分罕见。
  第三,很多人误以为金融学是经济学的分支,懂经济学的肯定懂金融,这是严重误会,看看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中经济学家委员们就清楚了。相反,懂金融的大多懂经济,因此,在中国,金融学家提出经济上的荒谬建议十分少见。
  第四,经济学家拒绝学习金融。也许是时间紧要出台、出书、出风头;另一方面,金融学十分难学。
  真心希望央行行长在聘任下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多请一些在金融方面有造诣的专家,比如,北师大贺力平,国研中心巴曙松,中财的郭田勇等等;而不是请职务很高对金融一窍不通的,这个,我就不比如了。
  那些成天嚷嚷要降低中国M2增加美国M2的经济学家们,我给你们集体指条路:把你家在中国的存款取出来,存到美国去,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已同步至 mikezczxt的微博

鲜花

臭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19 22:04 , Processed in 0.02806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