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生民无疆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368269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连载6--剪断洋辫子(下)

热度 1已有 276 次阅读2013-11-1 23:34 |系统分类:文化| 中国历史, 秦始皇, 少数民族, 世界大战, 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上,也从未经历过欧洲式的“封建社会”时期。直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从国王到爵士从骑士到农奴,全民身份世袭,而中国从来就是一个高度平民化的社会。《礼记?王制》:“诸侯世子世国,大夫不世爵。使以德,爵以功,未赐爵,视天子之元士,以君其国。诸侯之大夫,不世爵禄。”这就是说,至少自周朝起,一个诸侯国仅储君一人可以继承他老爸的爵位了,其他任何人要想获得爵禄,都得靠自己的本事。显然,身份世袭的人极少,是数得出人数的小圈子。
  自秦始皇抛弃分封制,改行郡县制,特别是科举制兴起后,除了皇帝世袭,中国便进入读书改变命运的平民化社会。如果肩扛着几个洋概念,便以为掌握了解释中国历史的法宝,岂不可笑?
  我拒绝 “少数民族”这一概念。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从来没有什么“民族”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只有“华夷之辨”,凡是认同主流文化的,便是“华”,否则就是“夷”、“蛮”。今天一些专家,把古人称为“蛮”、“夷”的群体,统统划为“少数民族”,实属荒唐。古人口中的“蛮夷”,其真实含义,与当今“大老粗”、“土包子”差不多,这自然包括边远地区不够开化的人群。
    周成王时,分封了一批跟随周文王、武王有功的臣子,楚国是其中之一。在周王室衰微时,楚国国君“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史记?楚世家》)楚国国君自称“蛮夷”,不遵守中央制度,四处搞扩张,还把天子称号“王”封给自己的儿子。其所作所为,与当今一些自称“老粗”的人差不多。
  要想让大家舍弃这传播百年“概念”,也许不太容易。我再与大家分析一个众做周知的事儿。
    《孔子家语?相鲁》:“定公与齐侯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献酢既毕,齐使莱人以兵鼓躁,劫定公。孔子历阶而进,以公退曰:‘士以兵之,吾两君为好,裔夷之俘,敢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偪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心怍,麾而避之。
     这也是见诸《史记》、《左传》等文献的普通故事。说的是齐鲁两国国君聚会时,齐国指使莱国人劫持鲁君,大约是想吓唬、羞辱鲁国人。不少专家们将莱人说成是“少数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大地上,何来“少数民族”!莱国,是商周诸侯国之一,不仅在《左传》、《史记》、《礼记》等文献均有记载,而且还有包括“莱伯作旅鼎”在内的不少莱国文物出土。此时,莱国已完全臣服于齐国。孔子说的这番话,意思十分明白:两国国君聚会,如此神圣庄严的场合,竟然闯入这么群粗人捣乱,太不成体统了!齐君您不觉得有损形象吗!
  在中国,硬性将国民划分为若干个“民族”,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用洋概念分析当今的国人也就罢了,但是,将这些东西强行套到古人的头上,欺负古人没法开口辩解,是十分不道德的行为。
  今人大脑中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印象,大多来自于近百年的“专家”们撰写的 “白话文”中国史。以白话文写中国历史的专家们,大多通过以洋概念圈定中国历史的模式,添加了大量的食洋不化的私货。因此,要想了解原滋原味的大唐历史,还原大唐时代,首先必须从“新文化运动”建立起来的一团浆糊、自残自贱的“知识体系”中走出来。
1

鲜花

臭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6 04:20 , Processed in 0.02780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