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快乐

【快乐课堂】开课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斯大林传记简介

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赫鲁晓夫交往录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斯大林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朱加什维利)(1879年──1953年),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主要领导人。1894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899年因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被学校开除。从此,他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他从流放地返回彼得格勒,领导了《真理报》的工作,并参加了全俄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代表会议(即四月代表会议),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同年7──8月间,布尔什维克党秘密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列宁不能参加会议的情况下,斯大林代表党中央做了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和关于政治形势的报告。10月,党中央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斯大林被选进领导起义的党总部。在列宁领导下,他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开始了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斯大林多次受列宁的委派,前往最关键的战线,指挥战斗。1922年4月,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根据列宁的建议,斯大林当选为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此后30年他一直担任党的这一最高领导职务。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党和政府的最高领导人。
1925年4月在党的十四大上,斯大林代表俄共(布)中央提出把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主持召开了党的十五大,这次大会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建议。1936年12月,斯大林在苏维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新宪法草案》的报告。这个宪法草案被通过并被称为“斯大林宪法”,而且之后的苏联宪法也基本以此为版本,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也是造成苏联后来解体的原因之一。1941年5月,斯大林担任了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正当苏联人民为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而奋斗时,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斯大林于7月3日发表广播演说,号召苏联人民不仅要消除本国面临的危险,还要帮助在德国法西斯奴役下的欧洲各国人民。他担任了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和苏联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1月初,德军逼近莫斯科。7日,斯大林照常在红场举行十月革命阅兵式。受阅部队的战士从红场出发,直接开赴前线。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伟大胜利,是役歼敌33万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之一。3月6日,斯大林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
他先后出席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同美、英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等人会谈,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胜利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3月,斯大林担任了部长会议主席。1952年10月,他又当选为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书记处书记。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逝世。斯大林在一生中也犯过许多错误。在三十年代的肃反运动中,由于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导致了肃反扩大化,使一大批党和军队的优秀干部遭到残酷迫害。在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时,由于他把苏联一国的经验绝对化,忽视了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采取了不少不妥当的做法,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但是古巴领袖卡斯特罗也曾指出:“把所有错误都归咎于斯大林是对历史的简单化”。
“钢人”斯大林站在金字塔之巅数十年。他的内心始终孤独,他的一生都力图把自己的某一弱点变成力量的标志,他的错误众所周知,他的功绩无可争辩!本书介绍他是如何从一个穷鞋匠的儿子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的苏联的主宰?他如何创造了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斯大林时代”,在举手投足间令世界为之震撼?他和列宁的关系真正如何?列宁的政治遗嘱对斯大林说了些什么?斯大林是如何在同别人平起平坐中崭露头角登上权力高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硅谷传奇——史蒂夫·乔布斯

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这个靠在《华尔街日报》上刊登“苹果电脑就是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广告起步的当年电脑神童,不是技术出身没有MBA文凭,甚至连大学都未毕业。但是凭着创新精神,在自己家中的车库里发明了PC电脑,并在其后的生活经历中极尽跌宕起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他是一个美国式的英雄,几经起伏,但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到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他创造了“苹果”,掀起了个人电脑的风潮,改变了一个时代,但却在最顶峰的时候被封杀,从高楼落到谷底,但是12年后,他又卷土重来,重新开始第二个“斯蒂夫·乔布斯”时代。


一切都是错的

   错误的决定,成功的产品。
   谁会像苹果一样去经营自己的公司?在1982年《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年轻的乔布斯不过被看作一个“爱冒险的亡命之徒”,10年,20年,30年过去了,《时代》的封面见证了乔布斯的发福和皱纹,也见证了苹果的成长和一次次出人意料的翻身。但是到现在为止,除了不可思议地看着苹果在大把大把地数着美元外,经济学家、金融专家、投资分析师们还是不愿意承认“苹果所做的一切错误”是错误的。苹果丝毫没有遵守“自由和开放才能带来更新更好的东西”的正统逻辑,与被传统资本主义视为“商业圣经”的《亚当·史密斯理论》大相径庭。《时代》曾评价它是“为什么不能在戴尔电脑上运行MAC OSX?好像回到了前苏联时代”,而结果就像《连线》所说的那样,“苹果成功了,但是不可复制,乔布斯运气好,错的有理”。



    少年得志

    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苹果创始人之一,籍贯美国,生于1955年2月24日,在今天的硅谷所在地长大。1972年高中毕业后,在波兰的一所大学中只念了一学期的书。1974年乔布斯在一家公司找到设计电脑游戏的工作。两年后,时年21岁的乔布斯和26岁的沃兹尼艾克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他们开发的苹果II具有4K内存,用户使用他们的电视机作为显示器,这就是第一台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个人电脑。

    乔布斯后来说:“我很幸运,当计算机还是个年轻产业的时候,我进入了这个领域。当时拥有计算机学位的人不多,从业人员都是从物理、音乐、动物学等领域半途出家的优秀人才。他们对此有浓厚兴趣,没有谁是为了钱进了计算机这个行业的。”1980年11月,苹果股票上升至每股22美金,乔布斯和沃兹尼艾克一夜之间变为百万富翁。1986年乔布斯买下了数字动画公司Pixar。这间公司如今已成为畅销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和《虫虫危机》的制作厂商,它是现年46岁的乔布斯事业生涯中的第二个高峰。



    落败出走

    少年得志的乔布斯没有料到自己会在而立之年走背字——苹果电脑最主要的现金牛AppleⅡ在持续畅销8年后开始呈现下滑趋势,而诞生了18个月的Macintosh销售不容乐观。乔布斯设计Macintosh的初衷是想取代IBM在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先位置,因此采取了封闭式的设计结构,所有的外设都由苹果自主开发,配套软件跟不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Macintosh的滞销。

    这个故步自封的错误是乔布斯败走麦城的开端,而将其推向深渊的却是他的盟友、苹果公司时任CEO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y)。

    1983年,乔布斯相中了百事可乐总裁斯卡利过人的管理天才。软磨硬泡了4个月,斯卡利仍犹豫不决,最后,乔布斯凭一句“你是想卖苏打水度过余生呢,还是想有机会改变世界?”打动了斯卡利。

    乔布斯做梦也没想到,两年后,正是三顾茅庐请来的盟友直接促成了他的离开。

    他们的矛盾始于对公司发展方向的不同看法。来自于传统行业的斯卡利把控制成本视为第一要务。而新兴IT行业需要高额的研发费用:AppleⅡ的开发费用是50万美元,到了Macintosh已经高达8000万美元。一方面是高额的开发费用,一方面是低迷的销售态势,公司的赤字在惊人地增长。乔布斯对于技术的狂热,导致整个公司陷入了一种完全崇尚技术革新的企业文化,忽略了成本和用户需求。

    斯卡利再也沉不住气了,决定改革苹果现有的组织结构。年轻气盛的乔布斯坚持已见,不接受斯卡利的主张。两人的关系急转直下,1985年5月已经到了有他无我的境地。斯卡利向董事会施压:如果乔布斯留在苹果,他就挂冠而去。在这个关键时刻,董事会选择了斯卡利。5月末召开的高管层会议宣布斯卡利将展开一次彻底的内部重组,乔布斯不再过问苹果的日常事务。

    愤怒的乔布斯一气之下卖掉了所有的苹果股份,只保留了一股以便获得年度财报。这仅存的一股,为他日后的回归埋下了伏笔。


蓄势待发

    离开苹果的乔布斯消沉了一段时间,他的朋友甚至一度怀疑他会自杀。不过,当他在和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漫谈的时候突然有了创办下一家公司的冲动:为研究机构和学院提供专业配置的电脑,以加速研发的进程。这就是后来的Next公司。“让创新的轮子再转起来,和一帮天才制造出酷毙了的玩意儿”,这是当时乔布斯的全部念头。

    于是他开始广招苹果旧部。这让斯卡利着实恐慌了一阵,担心第二天早上到公司时人已经走了一半。为此苹果以“挖墙角”为名将乔布斯诉上了法庭。这个官司彻底离间了苹果公司与其创始人的关系,但也从另外一个方面促进了乔布斯的成熟,从而推动了其新事业的发展。

    一开始,乔布斯在Next上犯了和Macintosh类似的错误,模样精致、封闭结构的Next电脑同样未能达到市场预期。但这次,乔布斯巧妙地弥补了这个错误——凭借对技术的把握,迅速把Next的业务集中在了下一代操作系统的开发上,漂亮地完成转型。Next的软件系统,与苹果电脑的完美匹配,正是日后促成乔布斯重返苹果的直接桥梁。

    此间,乔布斯还开启了事业的另一扇门——电脑动画。1986年,乔布斯以1千万美金从《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手里买来了电脑动画工作室皮克斯(Pixar)。这是乔布斯人生故事中又一浓墨重彩之笔。

    乔布斯为皮克斯倾注了十年心血。1995年起,《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特攻队》等动画片接二连三地俘获地球人的心,票房收入连连高涨。传奇人物乔布斯由此戴上了商业艺术家的桂冠,从硅谷混入了好莱坞,为踏上回归之路造足声势。



    给他们一点教训

    当年逼走乔布斯的斯卡利,与IBM和摩托罗拉(Motorola)奠定了PowerPC联盟的基础。不过,投入巨大的PDA产品Newton的开发,由于市场意识过于超前几乎重演了Macintos覆辙。1993年,斯卡利不得不黯然退出。

    1996年加盟苹果的吉尔伯特·阿莫利奥(Gilbert F. Amelio)在第一季度就尝到了令人咋舌的7.4亿美元的亏损。一年后苹果的股价滑落到了12.75美元的历史新低。

    12年过去了,乔布斯归来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了。这个经过了事业沉浮、娶妻生子的年愈不惑的男人,开始不断地打电话骚扰苹果公司的管理层,同时,他告诉自己的团队:让我们去给他们一点教训!

    乔布斯的底气来源于他悉心经营了十余年的Next。

    1990年代初,苹果已经意识到MacOS的操作系统不能满足下一代应用程序的需求,开始寻求其他公司的技术支持。微软的Window NT,Sun和IBM的Taligent都是当时的备选方案。

    就在苹果管理层为方案选择吵得不可开交之际,乔布斯主动出击,亲自打电话给阿莫利奥介绍Next产品。

    伟大的商界领袖本质上都是伟大的推销员。面向苹果最高层的展示会上,乔布斯解释说,在技术含量上,Next的系统特别适合Internet和多媒体创作,这恰好符合苹果的市场所在。他极富鼓动力的演说最终令苹果的高层们相信,除了选择Next的操作系统,苹果无路可走。

    1996年12月,苹果公司宣布以4亿2700万美元正式收购Next技术公司,同时,乔布斯被任命为阿莫利奥的特约顾问,由此得到过问苹果事务的机会。

    由于阿莫利奥会在重大决策上征询乔布斯的意见,后者在公司内部的影响力开始稳步上升。1997年年初的软件供应商大会上,乔布斯颇具煽动性的发言迅速地激发了当场的听众,他们自觉地起立,兴奋不已。这一切足以证明,处于低谷的苹果此时正需要一位魅力非凡的领袖,以重振士气——乔布斯是不二人选。

    这一年7月,连续第五个季度亏损后,苹果董事会罢免了阿莫利奥,乔布斯开始行CEO之实。这次,他对苹果的全部热情重新燃烧起来。

    乔布斯连续召开会议以制定出公司新的产品策略;为了激发员工斗志,他在公司内部的备忘录上宣布将酌情考虑调整员工的股票期权,此时他的署名是“乔布斯和管理团队”。

    8月在波斯顿举行的MacWorld会议,是乔布斯回归苹果后的首次公开亮相。会议上,乔布斯宣布了一连串令整个业界震惊不已的消息:甲骨文(Oracle)总裁拉里·埃里森(LarryEllison)进入苹果董事会;微软注资1.5亿购买苹果股票并与苹果达成为期5年的专利权交叉许可协议等等。一批资深的分析家从中看到了苹果复兴的希望。

    一个月后,董事会宣布乔布斯出任苹果临时CEO。1998年第一季度苹果开始赢利,股价一路上扬。2000年1月,乔布斯获得了董事会开出的价值超过2亿美元的股票期权,并被正式任命为CEO。这场最漫长的流放,终以乔布斯最壮烈的归来结束。



不向癌症低头

   乔布斯个性极强,不仅对于技术,或者股市,甚至是癌症,他都自作主张。这种性格既使他成为当今最伟大的CEO,也使他的公司冒了很大风险。
   2003年十月,乔布斯刚刚将苹果公司从濒临破产拯救回来,就转而面临个人的生死抉择:在一次例行体检中,乔布斯查出胰腺部位长了瘤,这几乎等于宣判了他的死刑,唯一的有效治疗方式只有手术。然而,信仰佛教和素食主义的乔布斯一向抗拒主流医学,他拒绝手术治疗,而坚持一种神秘的饮食疗法。
   苹果公司的董事们头疼了九个月:为了不动摇股民的信心,他们不得不封锁乔布斯身患绝症的消息。
   直到 2004 年六月,乔布斯终于动了手术。肿瘤摘除后,乔布斯给员工们写了一封电邮,轻描淡写的说自己得了癌症,但“现已痊愈”,九月份就回公司上班。这封邮件公布出来次日,苹果公司的股价下跌了2.4%。





【后记】乔布斯和苹果创新的故事还在继续,当年的几个电脑神童乔布斯是硕果仅存的IT领军,与他有数不清爱恨的另一个当年电脑神童比尔·盖茨已于去年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在近年IT业界活动中同时出现的比乔布斯小半岁的比尔·盖茨明显活力不如这个老将,而在谈论到苹果和微软的误解时,乔布斯睿智的一句“我们几十年前就秘密结婚了”轻松化解了凝重的气氛。虽然你可以不去喜欢这个以脾气暴躁、毫无规矩可言而著称的人,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他才是IT业界真正的老兵,就和麦克阿瑟形容的那样:“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在凋零”。
想起了《阿甘正传》里阿甘说的:“我投资了一家种苹果的电脑公司 ......”,用这句好莱坞的调侃结束给PC带来生命的乔布斯的介绍。


[ 本帖最后由 bwb 于 2008-11-8 18:11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0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的小企鹅——林纳斯·托瓦兹

Some people have told me they don'tthink a fat penguin really embodies the grace of Linux, which justtells me they have never seen a angry penguin charging at them inexcess of 100 mph.
                                                                                                     
  ——Linus Benedict Torvalds

linus.jpg
Linus Benedict Torvalds

linus_tux.jpg
Linus Torvalds & Tux


【写在前面】一直想介绍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Linus BenedictTorvalds)的简历以及他有趣的理想。可是发现这并不容易,到现在为止我居然连一个自己满意的文章名称都选不定,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远在北欧的那个叫芬兰的国家极端不了解造成的。我的内心不得不承认,我了解美国人要比了解欧洲人尤其是北欧人容易得多,也许是因为我作为工程工具的语言是英语的缘故吧。但是不管怎样,在充满争吵而显得乱哄哄的开源软件界,我还是最了解这个芬兰Hacker,以至于我想不出来一个比网上出现的各种肉麻头衔更合适的定语来放在这个在我眼里熠熠发光的人名的前面。LinusTorvalds喜欢小企鹅,这种不会飞的鸟为Tux(穿燕尾晚礼服的人),所以我的文章就叫做《自由的小企鹅》吧,虽然有点童话或寓言的味道。
tux.png


  故事是从地球北端的冰天雪地开始的,其内容有点像一些玩世不恭的Hacker在鼓捣生命中最爱的源代码一样。LinusTorvalds是芬兰人,他的家离赫尔辛基市中心走路还不到十分钟,那是一条叫做Kalevagatan的街道。一列有轨电车准时地沿着街道行驶着,时而经过一幢浓荫遮蔽的旧宅,时而又穿过阳光灿烂的广场,Kalevagatan街表现出的是19世纪的马车和现代楼群混合形成的那么一种情调。Linus和妻子居住在一所看起来似乎是为在校学生们修建的公寓里。楼梯间停放着一溜儿自行车。看上去,Linus也更像是个学生:中等身材,浅灰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在圆圆的近视镜片后面炯炯有神地闪烁出坚定而富有智慧的光芒,只有那浓黑茂密的眉毛,与那张略带孩子气的脸庞显得有些轻微的不协调。
  在他居室的墙边,一溜儿排开的是无数的书籍,空地被一些画和零碎的小物件以及十分廉价的窗帘充填着和分隔着,一对扶手椅子之间是一只干瘪的鳄鱼和两只傲慢的小猫,旁边是几台计算机,其中有3台PC,一台大功率的苹果机,还有3台基于Alpha处理器的微型机。最有趣的也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物件,就是将这些计算机和墙壁上的电话插座连接起来的导线。这是一条256KB的Internet访问线路,由当地的一家ISP免费安装并支付使用费用,这是他们对这位创造了Linux的发明家的微小奖赏。
  Linus许多一成不变的初级编程岁月都是陪伴着一台古老的1984年制造的计算机度过的,但是最终引导他跨入Linux之门的事件发生在1990年秋天。那时他在赫尔辛基大学修Unix课程(取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那年秋天,大学里刚刚安装了一台运行Ultrix的MicroVAX计算机,而这台计算机不能同时为16个以上的用户所使用,因此有时不得不为了上机而排队等候。
  在他主修的课程中,有一门是操作系统课,专门研究程序的设计和执行。这门课程提供的是一种称为Minix的初期UNIX系统开发使用指南。只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才真正破例得到了一台属于自己的PC,而直到那时他还是有一种抵触情绪,为得到一台PC而感到心有余悸。他解释说那是因为“如果我早一些有PC用,我可能就会陷入到这个糟糕的机器以及糟糕的MS-DOS操作系统中去,从而学不到一点别的东西。”
  Minix的功能是很有限的,因为它仅仅是为了操作系统的教学而设计。不过,Minix似乎奏响了一种旋律,在1978年它推出后的两个月中,世界范围内就有超过40000的用户加入了一个有关的新闻组,无数电子函件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为它添加这样或那样的功能。
  Linus开始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进行试验,他把Minix当做一种基础来开发一种新的程序。他回忆说:“我完成了两个过程,而后让它们进行写操作,并且利用一个在任务之间切换的时间记录器。一个过程往上写A,另一个过程写的是B,这样我看到的就是AAAA、BBBB等内容。”
  Linus说他从不打算建造内核,即一个操作系统进行真正的处理和控制的那个部分。相反,他编程的内容只是为了一种纯粹实际的需要,就是阅读Usenet新闻组。这种需求驱使着他修改最先写出来的两个试验性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我注意到我有这个能力。”
  是的,Linus早先就一直是一个真正的Hacker。还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编写了一个Commodore Vic-20微程序,当时使用的是汇编语言。之所以使用汇编语言,主要原因是他那时还不知道有其他的编程工具可用。
  到了1991年,他需要一个简单的终端仿真程序来访问新闻组,于是他就写了一个,还是以从前建立的两个过程为基础来应急。正如Linus所说的那样,这样做剩下的工作就只是将A们和B们变成别的东西,这显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一个过程从键盘读信息,并将信息发送到Modem,同大学里的计算机建立联系;另外一个过程则从Modem读数据,接收反馈回来的消息并发送到屏幕”。
  1991年的夏天,也就是在他得到第一台PC之后的6个月,Linus发现他需要下载某些文件。但是在他能够读写磁盘之前,他回忆说,“我不得不写一个磁盘驱动程序,后来就写了个文件系统以便能够阅读Minix文件系统及其中的文件。”他解释说,这似乎是唯一合乎逻辑的工作。“当你有了任务切换,有了文件系统和设备驱动程序后,这就是UNIX,或者至少是其内核。”
  于是,Linux就诞生了。要不是Linus在Minix新闻组里提到了这个羽翼未丰的操作系统,它很可能是短命的。当时他在赫尔辛基技术大学的FTP服务器上获得了一个空间,放置了这个操作系统,让人们下载Linux操作系统的第一个公开版本。“Linux是我使用的笔名”,Linus回忆说,“但是如果我真的将其用于正式的名称,人们会认为我是一个狂妄的家伙,而不会严肃地看待这个操作系统。所以我选择了一个十分拗口的名称—Freax,含义是free + freak + x”。“这简直是有病!”这个名称得到管理FTP站点的AriLemmke如此的评价。他不喜欢这个名称,所以继续使用Linus的笔名代替。
  到了1992年1月份,只有100个左右的用户使用Linux, 但是他们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在线工作开始的典礼。网络上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基本的Linux文件,电子函件使得他们能够评论并提供改进意见,而Usenet为这种讨论提供了一个论坛。
  早期的那些上载内容及评论是决定性的,特别是此后Hacker们发送来的修改代码问题的补丁程序。Linus打算将这些修补工作集中起来将他的操作系统好好地修改一下。作为一种思想技术成果的开端,Linux正在转变为一种具有同样头脑的Hacker们的运动。
  Linus认为,操作系统的内核本身并没有多大的用途,即使不断地通过来自Hacker的补丁程序加以完善,也提高不到哪里去。其部分原因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几乎所有需要的其他事情都只有等待。这些处于等待过程中的程序是自由软件基金会GNU工程的一部分。GNU不是UNIX,不是那个1984年由RichardStallman作为一种针对某些由销售商强加给软件用户某些规则引起的反感而开始出现的UNIX。GNU的目标是写出一个完全免费的UNIX版本—内核连同所有的相关元素,是一个能够给用户共享并且修改的自由,而不是添加限制并且将这些限制强加给他人的UNIX版本。Linus没有等待别人写出专门为其操作系统而设计的应用程序,而是将Linux加以改变使之完全适应GUN已经存在了的应用程序。“我从来不修改程序,而是改变内核使之能够同程序一道工作。Linux永远也不会是任何糟糕事情的首要原因。”
  应用程序的进展使得Linux获得了一个类似于Windows的图形前端,这使得其被广为接受。而直到那时之前,Linux一直是通过非直观的命令行提示符输入文本指令,这很像DOS操作系统。GUI是由Xfree86工程组提供的,这个工程组是一个非赢利的组织,它为Windows系统的PC版本提供免费软件。
  事实证明,GPL对于Linux的成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首先,它启动了一个十分繁荣的商用Linux阶段。尽管Linux在Internet上是可以免费得到,但是花费30美元购买一套CD-ROM和从网络上下载几百兆字节的代码相比通常要便宜很多,而且也快得多。其次,GPL还为编程人员提供了一种凝聚力,诱使大家加入这个充满了慈善精神的Linux运动。使用许可保证了他们的工作成果将能够自由地扩散,而不是被一些不择手段的商业组织不公平地占有。在某种意义上,GPL为后来的在线LinuxHacker们提供了一种编程模式。许可明确地规定,在他人代码的基础上建立或者完全地引用他人的代码是合法的,甚至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赚钱(毕竟Hacker们也需要吃饭)。但是你不能打破Hacker们的基本的软件规矩:源代码必须可以免费获得以便继续完善。
  1994年3月,正式的Linux1.0出现了,这差不多是一种正式的独立宣言。截止那时为止,它的用户基数已经发展得很大,而且Linux的核心开发队伍也建立起来了。在linux包含的数以千计的文件中,有一个名为Credits,其中记录了主要的LinuxHacker们的姓名和电子函件地址。这个列表中包含了100多个名字,世界各地的都有。此外,Linux中包含有一系列的十分浅显易懂的FAQ、Howto和通用的帮助文件。
  开发队伍的增长反映了Linux本身的有组织性,现在不能再说它是混乱和自发的了。Linus开始有计划地选择并且依靠一些hacker们,早期的Linux hacker之一的Michael K.Johnson这样描写到:“这是一些被信任的副手,Linus从他们那里可以得到大量的补丁并且相信这些补丁的功能,结果是副手们反而创造了内核中较大的部分。”
  Linux的发展相对而言就十分简单了。所有的hacker们自由地鼓捣任何附加的性能或予以改进,即使是最初阶段,新代码对于试图提出意见的用户也是免费下载的:beta测试不是逮住最糟糕的问题的最后步骤,而是整个完善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当几个人在相同的领域内工作时,他们可以竞争或者合作,通过物竞天择的达尔文定律来决定最好的代码将取得胜利。“Linux和免费软件联盟可以被认为是真正的英才教育”,1994年建立了销售最流行的Linux版本的Red Hat 软件公司的MarcEwing如是说。曾经编制了Linux内存管理代码的BrunoHaible说得更明了:“当主要的作者不再改变其代码时,其他的人却还在继续改进”。
  这种自由的氛围已经使得成千上万的用户将Linux运行在千奇百怪的硬件配置中。Linux支持所有的东西,从Intel 386到Pentiumpro处理器,从Alpha Digital公司的RISC、SPARC(Sun公司的RISC芯片)、MIPS(SiliconGraphics公司正在开发的RiSC芯片)到MkLinux (一种Linux版本)。
  通过网络,用户能够将任何问题提交给最了解这种问题的人—作者—那里。这可以成为一种巨大的补充,也可能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消极因素。严肃的Hacker们喜欢交换心得,常规用户则希望问题尽快得到解答。一个可靠的Linux帮助平台可能帮助一个销售商将Linux带给大众用户。Linus是他所创造的整个开发过程中的总领导人,但他几乎从来不干预。在某种意义上,他解决了所有的前沿性问题,发挥了别具一格的有利作用。
  升级的步伐是迅速的,从最早期的开发研制到后来每周都要出现的补丁程序,都说明了这一点。Linux以常见的版本号形式推出,例如1.1、1.2等等。当然还有更复杂的次版本号系统,例如1.1.12等。当功能有一个飞跃的时候,主版本号升级,这个过程通常由Linus来负责。这种双向的发展过程已经使得Linux差不多成为最先进的和最稳定的系统,胜过今天其它任何版本的UNIX系统。现在,Linux正在进入一个纯粹的发展阶段,而不是当初那样跟在UNIX的后面亦步亦趋。

Linux_3D.jpg

Linux 桌面的3D效果


关于那只叫Tux的小企鹅很多人对Linux为什么使用企鹅作为风靡全球的形象标识很感兴趣。Linus要找出一个优雅的、有亲和力的东西来做标识。他的妻子塔芙说:“我就想到了企鹅。Linus在澳大利亚的时候曾被一只动物园里的漂亮企鹅咬了一口。他喜欢逗弄小动物,总是爱把手探出去。那些企鹅大概有一英尺高,他刚好能把手探到笼子那儿摸着它们。他晃动着手指,扮成鱼的样子。企鹅被招了过来,咬了他一口:咳,这口感可不像是鱼。他虽然挨了企鹅的咬,可还是喜欢它们。我觉得他这辈子跟企鹅是没完了,只要一有机会,他就非去看企鹅不可。所以,当他在为找个标识而大伤脑筋的时候,我就提醒他,‘你这么喜欢企鹅,为什么不用企鹅来做标识呢?’”然后,Linus开始在网上征集企鹅的图片。他选中的是德克萨斯A&M大学科学与计算机系里的一位画家的图片。

【关于自由软件和开源】开放源代码在1998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最大的争议之一就在于其名字本身。在此之前,已有了诸如GPL所许可的“自由软件”。这一用法源于“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该基金会由RichardStallman于1985年为促进自由软件工程而创立,比如GUN和由他发起的自由Uinx(FreeUnix)。最终Linus和他的小组达成了一致意见:“比起‘free’来,我们更愿意使用‘open’(开放)一词。”从此,自由软件运动变成了开放软件运动。

GNU:哥牛或革奴计划,详见:baike.baidu.com/view/36272.htm
GPL:GNU通用公共许可证,详见:docs.huihoo.com/open_source/GPL-chinese.html

如果对小企鹅感兴趣,还有一篇文章可以看看: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sctronlinux/14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0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乔布斯和林纳斯性格迥然不同,但是这两个人都是为IT行业创新制造了充分素材的人,世界IT界由于有了他们而精彩。
连写了这两个IT界的大牛以后,看样子这个专题也没有什么可再说的了,至于其余的响当当的名字,还不如他们腰里缠的银子耀眼。
期待着有一天有一个中国人能像上面两个那样经得起历史考验,在世界现代工程技术史上耀眼发光。

[ 本帖最后由 bwb 于 2008-11-10 16:0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4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丝绸之路古国——安息

【写在前面】明以前,当古代还没有大型航海工具时,人类的迁徙和交流主要依靠大陆。仔细看中国地图不难发现,中国的四周有许多古代人类不可逾越的阻隔,东面和南面是汪洋大海,北面是戈壁沙漠和永久冻土地带,西面有青藏高原,只有西北有一条著名的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丝绸之路是由崇山峻岭和河西走廊、瓦罕走廊组成,越过古时称为蔥岭的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唐僧玄奘称其为小头疼山和大头疼山)再往西就是伊朗高原,安息就是伊朗高原上的古国。



  安息(英文作Arsacid,朝代名),又作“帕提亚”(英文作Parthia,国家名),伊朗高原古代国家,中国史籍称“安息”、“安息国”;224年被阿尔达希尔波斯萨珊王国代替。其疆域最大时北至里海,南至波斯湾,东接大夏、古印度,西至幼发拉底河即今伊朗、伊拉克、亚美尼亚全境,土耳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部分。作为国家存在的时间约为前248年~224年;王城希腊语为Hecatompylos,《汉书》称为番兜,《后汉书》称为和椟。

   安息这个国名首见于《史记 ·大宛列传》。作为地名﹐其范围大致相当于今伊朗的呼罗珊地区。作为国名﹐指公元前247~公元224年的帕提亚(Parthia)帝国。帕提亚原为古波斯阿契门尼德王朝﹑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帝国治下的一个郡。该郡居民主要是巴塔哇人(Parthava﹐此族名见于约公元前520年大流士一世的 Bihistn摩崖碑)。公元前250~前248或前247年﹐郡中一部落酋长阿赛西 (Arsaces)兄弟起义﹐宣告独立。波斯史家多称安息的创建者为 (Arsak)﹐汉人遂因其王名称其国为安息。安息的早期都城希腊名为Hecatompylos﹐义为“百门之城”﹔《汉书》中称为番兜﹐《后汉书》称为和椟。一说番兜即 Parthia或Parthava之音译﹐和椟系番兜之音讹。   

    安息至密司立对提一世 (Mithradates l﹐前171~前138或前137)时期﹐才大大强盛起来。他即位后几年间﹐击败东邻大夏和西边塞琉古治下的叙利亚﹐在中东建立了东自大夏﹑身毒﹐西至两河流域﹐北自里海﹐南至波斯湾的大帝国。他和他的继承者弗拉特二世(FraatesⅡ﹐前138或前 137~前128或前 127)统治时期是安息最繁荣强盛时期。汉使张骞于公元前129或前128年到达大月氏(即月氏)﹑大夏时﹐正当弗拉特二世末年。张骞虽未亲到安息﹐但听到了一些安息的情况。   

    张骞归国后不久﹐可能由于大月氏南下的压力﹐中亚好几支塞人(Sakas)主要是萨卡拉瓦克人  (Sacaraucae)﹑马萨革泰人(Massagetae)和帕喜人(Parsii)等部南下侵入安息北部﹐从木鹿(Merv)﹐经赫拉特 (Herat)﹐直到锡斯坦(Seistan)。   

    经几年的骚乱﹐直至密司立对提二世(MithradatesⅡ﹐前 124~前87)继位后﹐安息才派贵族苏林(Suren)率大军赴东部镇压入侵的塞人﹐费时十年始得东部平静。于是﹐相当多的一部分塞人从阿拉科西亚 (Arachosia)东徙﹐越过苏莱曼山进入南亚次大陆。公元前 120~前80年间﹐一支塞人南下占据了西海岸﹐直到卡提阿瓦(Kattiawar) ﹐建立了几个塞种小国﹐西方记载称之为“天竺-塞种”(lndo-Scythia)。另一支自公元前80年始﹐沿印度河北上﹐拓地经旁遮普直抵喀布尔河流域﹐进入罽宾。   

    密司立对提二世死后﹐安息渐衰。这时﹐西方有新兴的罗马势力﹐东方有已吞并了大夏的大月氏及其后继者贵霜王朝﹐在两强压力下﹐安息处境日益困难。公元1~2世纪﹐它和罗马为争夺亚美尼亚和两河流域进行了长期战争﹐在人力﹑物力方面都蒙受重大损失。它后期的都城斯宾(Ktesiphon)﹐曾三次遭到罗马军队的洗劫﹐宫殿多被烧毁。自公元前2世纪中叶以来商业就十分兴盛的中东贸易中心斯罗城 (Seleuceia)也在公元164年完全被破坏。其末代君主阿尔塔邦五世(ArtabanusV﹐213~227)﹐终于在新兴的波斯萨珊王朝阿尔达希尔一世 (Ardashirl)连年攻击下﹐兵败被杀﹐国亡。   

    安息帝国在中东存在四百七十余年﹐它由很多小地区﹑小部落组成﹐很不稳定﹐不是一个政治上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但因它在地理上居欧亚贸易要道﹐而在经济上得以繁荣。古代“丝绸之路”和几条重要支路都要穿过安息。若从帕米尔以西取道索格底亚那﹐西南行经号为“小安息”的重要商业城市木鹿﹑旧都和椟﹑阿蛮(Acbatana﹐今伊朗哈马丹)﹑冬宫斯宾﹐即达斯罗。斯罗是中东贸易枢纽﹐据说有六十万人口。自斯罗沿底格里斯河南下可达于罗 (Uruk)和条支 (Antiochea﹐即Charax- Spasinu)﹐西行可达安条克﹑帕尔米拉(Palmyra)﹑大马士革﹐乃至犁(埃及亚历山大城)。若另从皮山启程﹐越悬度﹐经创宾﹑乌弋山离﹐再经喀尔马尼亚﹑波斯﹐也到达波斯湾头的条支。若走更北的道路﹐即自天山以北经乌孙﹑大宛以西河中地区﹐亦须通过安息的东方门户木鹿。若走海路﹐自南亚次大陆西岸诸港西航﹐经波斯湾至条支的海路﹐则比渡阿拉伯海﹑红海至大秦的海路要近得多。安息从处于垄断东西贸易路线的中继地位而获得的利益﹐是它得以繁荣的重要原因。

丝绸之路示意图

丝绸之路示意图

安息古国

安息古国

安息重装骑兵

安息重装骑兵

帕提亚象牙角杯

帕提亚象牙角杯

印有安息国王帕克茹斯头像的安息钱币

印有安息国王帕克茹斯头像的安息钱币

罗马浮雕:一个安息弓手将鹰帜还给罗马人

罗马浮雕:一个安息弓手将鹰帜还给罗马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5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丝绸之路古国——大秦

【大秦说明】丝绸之路上曾经有一个中国人称之为大秦的国家。不要误会,此大秦不是我们中国曾经由秦始皇开创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大秦,而是汉代西域古地名﹑国名。《后汉书》说﹐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西使大秦。甘英到了波斯湾口的条支﹐误信安息西界船人言﹐说“海水广大”﹐航路难行﹐故未向西进。安帝永宁元年(120)掸国王遣使来献幻人(魔术师)﹐自言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桓帝延熹九年  (166)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来贡献。安敦乃罗马皇帝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同书说天竺国“西与大秦通﹐有大秦珍物”。又说“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魏书·西域传》:“大秦国﹐一名黎轩﹐从条支西渡海曲一万里……”。《魏略》更明言:“大秦国一号犁﹐在安息﹑条支西大海之西﹐从安息界安谷城乘船﹐直截海西﹐遇风利二月到﹐风迟或一岁﹐无风或三岁。其国在海西﹐故俗谓之海西。”“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循海而南﹐与交趾七郡外夷比﹐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故永昌出异物。”古大秦相当于何地,学界大致有三种说法﹕一谓指罗马帝国东部,一谓指罗马帝国 ,一谓指黎轩即亚历山大城。三者中以后一说较妥当﹐因诸书多言大秦即黎轩﹐且言以石为城。所谓“海曲”﹐实指自波斯湾口之条支或安谷(Orcoe)水行经波斯湾﹐出湾后西航沿阿拉伯半岛南岸至亚丁﹐转北入红海﹐直达埃及东海岸的伯伦尼卡(Berenice)或米奥斯戈尔莫斯港(Myus Hormus)﹐ 登陆至科普托斯(Coptus)﹐换船顺尼罗河而下即达亚历山大城﹔若航至红海北端阿尔斯诺 (Arsinoe)﹐再通过古运河亦可达亚历山大城。此“海曲”在古代是很繁荣的一条海上商路。言海西亦多指此海曲之西。总之﹐自大秦至汉有四条路﹕一﹑自大秦出红海跨印度洋穿马六甲海峡﹐北上直到九真﹑日南或广州﹔二﹑自大秦同样跨印度洋东北行至缅甸﹐循伊洛瓦底江而上达掸国﹐由此而东至汉永昌郡﹔三﹑自大秦循“海曲”至波斯湾口的条支﹑安谷﹐穿安息沿丝绸之路东达中国﹔四﹑自大秦航海至安条克(Antiloch)﹐再东行经安息亦与丝绸之路接。大秦与中国海陆直接间接交往﹐在汉代亘三百余年。


所以,以下来自wiki百科的介绍就将大秦定义为“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


大秦

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

随着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的开通,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当时的中国认为罗马帝国就像中国一样拥有高度文明,而罗马正位于贸易路线上的终点,因此把她命名为“大秦”。

古时中国似乎从未直接到达罗马,最接近的大概是生于东汉时期的班超与甘英。班超于公元97年率领70,000士兵到达里海,并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而甘英最远亦只能到达黑海沿岸。

以下为《后汉书·西域传》有关大秦的记载:


    “大秦国一名广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之。有松柏诸木百草。”


《后汉书·西域传》亦记载了当时罗马的政治、风貌及特产:


    “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刺金缕绣,织成金缕罽、杂色绫。作黄金涂、火浣布。”


以“大秦”一词代表罗马的习惯直至16世纪末仍然存在,例如在《三才图会》中的一幅地图上亦可看见“大秦”这一地方。




【大秦寺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大秦寺是在中国的景教寺院(教堂)的通称。景教即传到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唐朝时,在长安的大秦寺很有名。

景教在中国的传播,从唐代贞观九年(635年)聂斯脱里派传教团到达长安开始。那时,唐太宗命唐朝宰相房玄龄到长安西郊迎接传教团的团长阿罗本(罗宾,Alopen),并亲自会见了阿罗本。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太宗文皇帝光华启运,明圣临人,大秦国有上德曰阿罗本,占青云而载真经,望风律以驰艰险,贞观九祀,至于长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龄,总使西效入内,翻经书殿,问道禁闱。”

三年后的唐贞观十二年(638年),景教为唐朝所认可,并由唐朝政府资助在长安义宁坊修建寺院(教堂)。当时被称为“波斯寺”(或“波斯经寺”,与波斯有关),并没有使用大秦寺的名字;后因为天宝四年(745年)宗教的名称由波斯经教、波斯教变为了大秦景教,寺院的通称由波斯寺改名为大秦寺。(参见《旧唐书》中大秦寺的记载)。唐朝人把景教的寺院和摩尼教、祆教的寺院统称为三夷寺。

大秦寺的名称在正式文件中的使用要在唐天宝四年更名之后,但是,也有人认为745年前传抄的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也使用了大秦寺的名称,或许是在正式改名之前,存在大秦寺的名称在非正式场合使用的可能性。

唐代有多处大秦寺:长安义宁坊大秦寺,洛阳修养坊大秦寺,灵武大秦寺,五郡大秦寺,盩厔大秦寺,四川成都西门外大秦寺等。

唐会昌五年(845年),景教与佛教、祆教一起遭到禁绝。随着景教在中国的衰落,中国的大秦寺也遭受了严酷的命运,不过在中国的边疆地区,聂斯脱里派信仰在克烈部、乃蛮部、汪古部、畏兀儿部等蒙古高原和中亚的部落间继续存在着,这些信仰在元代由于朝廷的支持而又一次活跃起来,并在华南的港口城市,如泉州,兴建教堂。但此时教派的名称与唐朝时的名称不同,在元代聂斯脱里派称为也里可温教(也里可温,即福音 evangelion 的音译)。

元代的景教寺称为十字寺,据《元史》记载,有72所,分布在吐鲁番、哈密、伊犁、沙州、兰州、宁夏、太原、济南、扬州、泉州、杭州、福州、重庆、房山、广州、昆明等地。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一座记述景教在唐代流传情况的石碑。

此碑于唐建中二年(781年)2月4日由由波斯传教士伊斯(Yazdhozid)建立于大秦寺的院中。碑文由波斯传教士景净撰刻,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参军吕秀岩[1]书并题额。碑身高197厘米,下有龟座,全高279厘米,碑身上宽92.5厘米,下宽102厘米,正面刻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并颂”,上有楷书三十二行,行书六十二字,共1780个汉字和数十个叙利亚文。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并序(节录) ......惟道非圣不弘,圣非道不大。道圣符契,天下文明。太宗文皇帝,光华启运,明圣临人。大秦国有上德,曰阿罗本,占青云而载真经,望风律以驰艰险。贞观九祀至于长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龄,揔仗西郊,宾迎入内。翻经书殿,问道禁闱;深知正真,特令传授。贞观十有二年秋七月,诏曰:“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群生。大秦国大德阿罗本,远将经像来献上京。详其教旨,玄妙无为;观其元宗,生成立要。词无繁说,理有忘筌。济物利人,宜行天下。”所司即于京义宁坊,造大秦寺一所,度僧二十一人。宗周德丧,青驾西升;巨唐道光,景风东扇。旋令有司将帝写真转摸寺壁,天姿汎彩,英朗景门。圣迹腾祥,永辉法界。案《西域图记》及汉魏史策,大秦国南统珊瑚之海,北极众宝之山;西望仙境花林,东接长风弱水。其土出火綄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璧,俗无寇盗,人有乐康。法非景不行,主非德不立;土宇广阔,文物昌明。高宗大帝,克恭缵祖,润色真宗,而于诸州各置景寺,仍崇阿罗本为镇国大法主。法流十道,国富元休;寺满百城,家殷景福。圣历年,释子用壮,腾口于东周;先天末,下士大笑,讪谤于西镐。有若僧首罗含,大德及烈;并金方贵绪,物外高僧。共振玄网,俱维绝纽。玄宗至道皇帝,令宁国等五王亲临福宇,建立坛场;法栋暂桡而更崇,道石时倾而复正。天宝初,令大将军高力士,送五圣写真,寺内安置,赐绢百疋。奉庆睿图,龙髯虽远,弓剑可攀;日角舒光,天颜咫尺。三载,大秦国有僧佶和,瞻星向化,望日朝尊。诏僧罗含、僧普论等一七人,与大德佶和,于兴庆宫修功德。于是,天题寺榜,额戴龙书;宝装璀翠,灼烁丹霞。睿扎宏空,腾凌激日;宠赉比南山峻极,沛泽与东海齐深。道无不可,所可可名;圣无不作,所作可述。......
由于元朝的灭亡和伊斯兰教、喇嘛教在东亚的普及,聂斯脱里派信仰衰落了,直到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西安市郊被发现之前,景教已经被中国人完全忘却了。


[ 本帖最后由 bwb 于 2008-11-15 14:30 编辑 ]

《三才图会》中的四海华夷地图将大秦国置于地图中的西边

《三才图会》中的四海华夷地图将大秦国置于地图中的西边

大秦国人的模样

大秦国人的模样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全貌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全貌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局部放大图.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局部放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5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丝绸之路古国——大食

【大食】波斯语Tazi或Taziks的音译。原为一伊朗部族之称。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如《经行记》、《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等,均将历史上出现的阿拉伯帝国称之为大食国

阿拉伯帝国Arab Empire(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建立的伊斯兰哈里发封建王朝。西欧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在拉丁文中意指"东方人们的帝国")。帝国存在了600多年,主要有神权共和时期和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两个世袭王朝。帝国最强盛的时候,疆域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里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继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哈里发国家。中国史书称之为大食。西方史籍称之为萨拉森帝国。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到他逝世时(632),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共同信仰的、政教合一的、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出现于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帝国历史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 穆罕默德之后,阿拉伯国家的首脑称为哈里发,意为真主使者的继承人。最初的四大哈里发由穆斯林公社选举产生。第一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632~634在位)恢复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 634~644在位 ) 先后征服拜占廷统治下的叙利亚(636)、巴勒斯坦(637)和埃及,占领了从波斯湾到高加索,从伊拉克到波斯本土的广大地区,为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欧麦尔还在辽阔的领土上建立了行政管理体制。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伊本·阿凡(644~656在位)东灭萨 珊王朝(651),西达北非昔兰尼加。在位期间,阿拉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和教派分歧日趋激烈,奥斯曼本人和第四任哈里发阿里(656~661在位)先后被杀。661年叙利亚总督穆阿维亚即位哈里发,以大马士革为首都,建立了倭马亚王朝。哈里发改为世袭,实际上是帝国的君主。
    倭马亚王朝时期(661~750) 8世纪初,倭马亚王朝的政权巩固以后,阿拉伯贵族又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在东线,征服了布哈拉、撒马尔罕、信德及部分旁遮普地区。在西线,攻占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区后,于711年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占领了安达卢西亚。后在入侵法兰克王国的普瓦提埃战役(732)中战败,退回西班牙。至8世纪中叶倭马亚王朝后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西临大西洋,东至中亚河外地区,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封建军事帝国。
   倭马亚王朝仿效拜占廷帝国的政体,设置了政府机构,并继续实行由阿拉伯军事贵族执政的政策。封建土地制度逐渐完备,被称为伊克塔的封建采邑日益增多。阿拉伯语成为帝国的正式语言,政府的一切文件必须用阿拉伯文书写。
   8 世纪20年代以后,阿拉伯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激化,内讧不止。一直受歧视、受压迫的非阿拉伯穆斯林纷纷揭竿而起。阿拔斯的后裔阿布·阿拔斯 (750~754在位)利用波斯籍释奴阿布·穆斯利姆在呼罗珊的力量,联合什叶派,于750年推翻了倭马亚家族的统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曼苏尔(754~775在位)时迁都巴格达(762)。中国史书称该王朝为黑衣大食。
    阿拔斯王朝时期(750~1258) 阿拔斯王朝建立后最初的近100年,特别是哈伦·拉西德和麦蒙执政时期,是阿拉伯帝国的极盛时代。751年阿拉伯帝国军队在中亚怛罗斯战役中,击败中国唐朝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的大部分地区。在这时期,帝国仿效波斯旧制,建立起完整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重视兴修水利,使肥沃的新月地带、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等地区的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帝国境内的丰富资源和过境贸易,为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阿拉伯商人的足迹遍布亚、非、欧三大洲。巴格达成为著名的世界商业和贸易中心之一。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文化的进步与繁荣。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出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伊斯兰教已成为埃及、叙利亚、伊拉克、波斯、北非等地大部分居民共同信仰的宗教。
  9世纪中叶后,突厥人逐渐取得权势,阿拔斯王朝进入分裂和衰落时期。突厥将领握有军权,专横跋扈,任意废立甚至杀害哈里发。哈里发完全成为他们手中的傀儡。各地封建主拥兵割据,独霸一方。如阿拉伯人在北非的西部建立了伊德里斯王朝(789~956)和艾格莱卜王朝(800~908);在摩苏尔和阿勒颇建立了哈姆丹尼王朝(929~1003);波斯人和突厥人在波斯、中亚和小亚细亚等地建立了萨曼王朝、伽色尼王朝、布韦希王朝、塞尔柱帝国,以及在埃及、叙利亚和也门建立了阿尤布王朝(1171~1250)。此外,还有两个哈里发王朝:一个是法蒂玛王朝。该王朝是当时最强大的哈里发王朝。中国史书称之为绿衣大食。另一个是由倭马亚人后裔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1991年9月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地区领导第十次代表大会会场(929~961在位)在西班牙建立的后倭马亚王朝(929~1031),建都科尔多瓦。中国史书称之为白衣大食。在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及其后的两位统治者在位时期,阿拉伯人在西部的统治达到极盛时代。当时,科尔多瓦与巴格达和开罗齐名,成为阿拉伯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对阿拉伯文化在西方的传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阿拉伯帝国的灭亡8世纪70~80年代的蒙面人起义、816~837年的巴贝克起义和869~883年的辛吉起义,给阿拔斯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到10世纪中叶,王朝实际统治区域仅限于巴格达及其周围地区。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巴格达,哈里发失去了一切世俗权力,只保留了宗教领袖的地位。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率领蒙古军队攻陷巴格达,杀死哈里发,阿拉伯帝国遂亡。



大唐与大食的战争】唐开元天宝年间正是阿拉伯帝国全盛之时,其间数次交锋,大食大多败北,甚至安史之乱后大食勾结吐蕃再犯唐境仍被击溃,唯有高仙芝横跨帕米尔高原长途奔袭的怛逻斯之战虽算唐败但大食也损失巨大。
  开元三年(西元715 年),吐蕃与大食共同立了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打唐朝属国拔汗那国。拔汗那王兵败,奔安西求救。孝嵩谓都护吕休璟曰:“不救则无以号令西域。”遂帅旁侧戎落兵万馀人,出龟兹西数千里,下数百城,长驱而进。阿了达与数骑逃入山谷。孝嵩传檄诸国,威振西域,大食、康居、大宛、罽宾等八国皆遣使请降。勒石纪功而还。
  开元五年(西元717 年),大食联合突骑施、联合吐蕃攻打四镇,三打一仍被唐朝再次击败。 
  开元六年(718 年)大食将加拉赫统兵北征,于“河中北部得胜,并己准备侵入中国领土,但是被这时已经彻底臣服唐朝的突骑施包围,经过偿付赎金,才好不容易得救。
  开元十―年(723 年)大食呼罗珊已易将穆斯棱,往任之初即兴兵攻东拔汗那,突骑施奉唐皇诏出征,大破之。
  开元十二年(724 年)叶齐德二世殁,希沙木继为哈利发,再遣穆斯林攻东拔汗那,围其都渴塞城,爆发渴水日之战,大食军大败,后卫主将战死。
  天宝九年,爆发怛逻斯之战,由于是境外作战,大食也吃尽苦头,战后,唐帝国的边境线并没有太大变化,直到755年唐朝安史之乱发生,大唐陷于内乱,抽兵出中亚,唐在葱岭以西的军事存在才从此结束。而此战后大食与唐修好,安史之乱时大食还派兵随安西北庭边兵及拔汗那等西域诸国部队勤王,助唐收服两京。
  贞元十七年(西元801年),大食连同吐蕃再度攻唐,爆发渡泸之役,大食再度兵败,唐俘获吐蕃大食联军二万余人。“康、黑衣大食等兵及吐蕃大酋降,获甲二万首。”
  从此西域就没有了大食的影子。

[ 本帖最后由 bwb 于 2008-11-15 17:31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8 07:49 , Processed in 0.04856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