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26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帝国扩张史四·日月残辉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鲁迅
中国人的优越火器技术使得明朝永远地利刃在手
————《剑桥历史》
_______________
唐朝灭亡之后的世界是一个萎靡不振的世界:
中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动乱,进入了局部统一的北宋时期。在这个时代,我们中国人很像当今的法国人,生活优越却不思进去,把祖先争取的外部领地丢得精光,与我们相异的是:送带的中国人经济发达,且沉迷于自己的奢靡玩乐之中。我们经济落后,种种奢靡玩乐都是和洋人学来的缺点。相比之下,我们的前景恐怕更为悲观。
马上皇帝赵匡胤以旷古的英勇,为自己的军事生涯谱写了一篇篇胜利的乐章。当他去世时,中国的长江黄河又属于同一版图了,北方只有一个小小的北汉坐等灭亡,南方沿海则是另一个臣服的小邦吴越。可惜,这位战无不胜的大英雄只活了49岁,他神秘的死因被说成“斧声烛影,千载传疑”。太祖的兄弟赵光义即位,与北方契丹作战,却各有胜败,谁也打不过谁。。。只好通过和谈来解决问题。
其他地区也一样委靡不振:印度封建社会前期混乱不堪,自宋以后,则陷入了游牧民族的长期管辖时期。一名奴隶出身的将官库特布丁·艾伊拜克建立了奴隶王朝,而后是四个朝代的更替,史称德里苏丹。这些政权都在北方盘踞,南方则是另一片天地。
阿拉伯帝国已经分裂。唐朝后期,帝国东部的塔希尔,撒法利,萨玛尼 ,歌疾宁等王朝走马灯般的更替。到了宋朝,哈里发成了傀儡,塞尔柱苏丹(权威)掌握了大权,阿拉伯文化黄金时期已结束,其哲学,科学再也显露不出辉煌的奇迹。
在欧洲,山中无老虎,猴子充霸王,德国人强赶鸭子硬上架,建立了延续罗马“道统”的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国家一开始就陷入了叛乱的旋涡:皇上的哥哥柳多夫谋反,御弟亨利,托克马尔谋反,连驸马爷也反,诸侯割据不说,还和教皇打成了一窝。
中国的灾祸也降临了,女真人兴兵夺取了北方,名将岳飞奋勇抗击,却被宋高宗杀害,凶手秦桧等人为此留下了千古骂名,岳飞也因此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撼不倒的民族英雄。除了“利用”鲁迅的红卫兵以外,任何人都不敢攻击他,更不敢去破坏他的陵墓和庙宇。中国山河日下,蒙古部落首领铁木真成了时代的宠儿,他成功的合并了各个部落,自称成吉思汗。相对之下,中国却在萎缩着, 1279年,领土只剩长江流域的中国被蒙古灭于崖山,幼主祥兴帝,大臣张世杰,陆秀夫全部遇难。
蒙古军队灭宋以前,已经打败了党项人,打败了花刺子密人,打败了俄罗斯人,打败了德国人,打败了阿拉伯人,他们消灭中国乃是以石压卵。
日后,中国被蒙古统治了89年便获得了独立,俄罗斯,中亚一带以及后来被突厥化蒙古人征服的印度,都被蒙古统治了两个半世纪左右。
南宋的灭亡在中国历史中无疑是耻辱,但在当时的世界上则应是光荣。毕竟:
中国抵抗到最后阶段,并率先一百多年取得了独立。
但这并不妨害恶毒的小人借此批判“儒家文化劣根性”。
在他们眼里,中国人吸一只烟,骂一句“落水狗”,说一句“大概确实”的病句,出一个“初九潜龙”的笔误,傍一个女学生。。。都该是“儒家文化劣根性”。。。应该如此吧。
一,驱逐鞑虏
蒙古人的统治是非常黑暗的。他们不仅破坏了中国唐宋以来发展良好的经济,而且基本上拒绝吸纳儒家文化,他们将居民分为四等,以野蛮的手段进行控制。期间的腐败昏乱我自不必细说,单说其政治。元朝97年内走马灯式的换着皇帝:“在忽必烈汗的长期统治(1260—1294 年)之后,代表他的孙子和这些孙子的后人们的利益互相冲突的朝臣小集团经常互相残杀”(《剑桥中国明代史》元朝的宫廷)。世祖以后是闹出通货膨胀的成宗,接着是有本事干掉叔叔的短命武宗,好一点的是仁宗,他恢复了科举考试,再后是年轻的英宗,他被杀后是地震水涝全都中彩的泰定皇帝,他在位4年就死了,幼小的天顺帝转眼即逝,再往后看,就是被毒死的明宗和阴险的文宗,这两个人来回登基,逊位,再登基,整天不知道折腾个啥。六龄皇帝宁宗更是昙花一现,最后,倒是末代元顺帝坐的江山长久一些,他呆了35年。
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故乡是安徽凤阳,家中赤贫,穷困潦倒。他16岁时,灾难连续降临了:蝗虫,旱灾和瘟疫夺去了他父母的兄长的生命。朱元璋请穷得实在混不下去,就来到一个小寺院当杂差,寺院毕竟还能有口饭吃。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位赤贫的农民竟成了日后强大中国的开创者。
“天雨线,民起怨,中原地,事必变!”在蒙古豺狼的统治下,中国民众开始了大规模的武装反抗。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朱元璋投身于郭子兴部下。由于表现出色,他赢得了青睐,被提拔为镇抚,并娶郭子兴的养女马氏为妻。郭子兴病势后,朱元璋被幼主韩林儿任命为左副元帅。但是“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朱元璋拒绝受封,暴露了他窥视至尊的雄心,他开始笼络人才,并谋划夺取天下。
1355年夏季,投奔朱元璋不久的常遇春于采石矶战役中初露锋芒。常遇春,字伯仁,安徽怀远人,绿林出身。一生从无败战,自诩能以十万雄师横扫天下,号称常十万。这次大战的对手是元朝名将康茂才,此人布兵谨慎,防守严密。中国义军一到,立刻遭到了对方猛烈的攻打。危机之中,常遇春驾上一叶小舟,一手以盾牌挡住箭雨,一手挥刀指挥战斗。经过冒死冲锋,中国军队终于登陆。常遇春大喝一声,舞刀乱砍,如入无人之地。霎时间血光四射,蒙古兵头断肢折,四散逃离,朱元璋紧率大军冲杀,拿下缘江堡,并连克太平,集庆,获得江南富庶之地。常遇春勇猛无敌,被提拔为元帅。
1359年,朱元璋攻克金华后,命常遇春进兵衢州。这次进兵,常遇春先取龙游,激战之下,城池摧毁,中国军队奋力向前,将元朝维吾尔将军伯颜不花的斤驻守的衢州围得水泄不通。正是“比屋豪华歇,平原杀气高。”不过,这位维族将军文武双全,通兵法,精诗书,也不是好惹的。双方初一交锋,恰是棋逢对手。常玉春大造云梯,龙爪,仙人桥,吕公车等器械,用尽手段攻城,伯颜不花的斤则高垒城墙,用束苇灌以油脂焚烧攻城器械,以板斧砍云梯,以千斤秤钩龙爪,并建筑夹城以防地道战。双方斗智斗勇,互相杀戮,死伤兵将无数。两强相遇,毕竟常遇春智高一筹。他出奇兵把元朝的大炮全毁掉了。这一下元军大乱,六神无主,院判张斌自思不保,于是在西门开城投降。常遇春铁枪一指,蒙古军被杀得血流成河。
享有威名的大将郭天叙,张天佑战死后,郭子兴的旧部尽归朱元璋所有。他占据南京,接纳了年老的儒生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用了10年时间巩固自己的根据地,1367年,小明王韩林儿在驾船到南京的徒中落水身亡,朱元璋的内部障碍扫除了,于转年改元为吴元年,并提出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口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1367年,朱元璋正式下达了南北作战的命令。徐达和常遇春向北发兵,汤和与廖永忠朝南而进。北伐军连克很快克济南,东昌,开封,洛阳,1368年8月,彰德,邯郸相继光复,9月,通州战捷,1368年9月14日,中国军队风驰电掣般打进北京城,统帅正是名将徐达。
徐达字天德,安徽凤阳人,农民出身。1368年,徐达率部进攻河南,顺利的拿下了东京汴梁,偃师一战中国军队更加英勇,元军五万全部溃败,梁王阿鲁温被迫投降。徐达乘胜追击,取潼关,夺华县,克卫辉,下磁州,一直打到山东临清,鞑子皇帝的老窝就在眼前。大军在徐达将军的带领下秋毫无犯,全力准备攻城。大都城是一块宝地,当年,忽必烈之所以定都于此,就是因为“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当中国四十万士兵将此城围得拢时,元顺帝早就仓皇出逃了,他带走了六万人。这个皇帝一点斗志都没有,在他的一生中,从始至终都是腐朽和凄惶的记载。留守的只有监国贴木儿不花等人,这个监国已经是个83岁的老人了。中国军队的进攻无疑是顺利的,猛将尹坚英勇冲锋,一连活捉了两员大将:“坚两手擒两元将,皆金虎符,衔刃于口而弛,元兵莫敢近。”明军火速围打11个城门,可怜那里驻扎的怯薛(元朝皇帝卫兵)已经全部逃跑,“大明兵逼京师,诏朴赛因不花以兵守顺承门,其所领兵仅数百羸卒而已。”中国兵将蜂拥而入,蒙古人或为战俘,或一直跑到大草原,在老家席地而哭。南方的鞑子更是抵挡不住,广州将军何真未几投降,梧州顺势而下。
朱元璋改大都为北平,为了稳定人心,朱元璋于1369年2月封赠了全国所有城隍的神灵,称他们为城市之神,并给予各种品位的官职。所有官员都要定期上供,以求繁荣太平。
而后,勇敢的中国军队麾师西进,直追秦晋。明朝英雄个个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在华夏大地任意施展着武功:常遇春马快,抢先在北京西南一带获得战果,大破真定与保定,汤和将军奋力砸开怀庆的城门,在中原杀出一条血路。徐达则攻破太原,扫荡渭水,渡黄河杀进西安。5月,冯胜将军包围临洮,元朝大将李思齐投降。9月,陕西全境尽归明朝所有。蒙古扩廓帖木儿连忙组织反击,奈何山西一带完全是一盘散沙,各个小军区宁可被一一消灭也不配合。无奈之中,他只好策马逃向甘肃荒野。徐达追至秦地,陕西的大小城门全部敞开了。扩廓帖木儿企图反守为攻,但结果却是元军更进一步的陷入被动。在大都北面200多里处的达来诺尔,逃亡的蒙古豺狼被四处袭击,几成惊弓之鸟。
就在这个时候,一代名将常遇春于1369年7月20日去世,患的是“卸甲风”,一种暴病。他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活捉元朝的皇帝。朱元璋十分悲伤,赠封号为“开平王”,并将常遇春的灵柩运到南京举行国葬。李文忠接替了他的职位,在占领兴和后火速奔向察罕湖。蒙古败军踉跄着跑来拼命,中国军人没废什么劲,就把他们抓进了战俘营。忽然,蒙古金帐内传来号哭声,元顺帝在绝望中撒手人寰,其子爱猷识里达批麻戴孝刚进应昌,就被随即赶来的李文忠打得落荒而逃。蒙古军队好似千里奔丧,想跑却跑不动,落后的卒子不断被抓,中国士兵像清扫破烂一样今天捆几百,明天抓几十。最后一清点,竟俘获了5000多人,王子买的里八剌,元朝皇后,以及大量贵族也沦为战俘,玉玺自然被我们拿走了。至于爱猷识里达,早抱着冷水袋穿越戈壁逃命去了,这位老弟一直跑到哈尔和林才罢休。这一场大胜,导致了中国在北疆三十多年的军事优势。为了磨砺斗志,朱元璋将自己的三个儿子:燕王,秦王,晋王分派到北京,西安与太原。燕王朱棣即是日后五伐蒙古的永乐大帝。对于蒙古方面,朱元璋也给予了安抚:授予元亡国之君为以“顺帝”的庙号。
在荒凉的西北,徐达,汤和,邓俞三员大将紧张的搜寻着扩廓帖木耳的行踪。 不料,当徐达的人马在甘肃遭遇敌人的时候,却发现对方的实力强很大,中国军队不得已采取守势,隔河布兵,严阵以待。蒙古骑兵发现中国人少,登时狂了,一齐猛扑而来。名将胡德济抵挡不住,阵脚大乱,刹那间被冲得七零八落。徐达见状,大喝一声,飞马舞刀压住了大阵。明军威慑之下奋力死战,竟以少胜多,反手杀败了扩廓帖木儿,八万蒙军成为战俘——当时的蒙古人就是这样贪生怕死。李文忠的大部队已经打到了蒙古的兴和。从此以后,陕西和甘肃被中国光复。西南的战局也很顺利:朱元璋大军进兵四川,廖永忠炮打瞿塘峡,傅友德攻克成都城,一代枭雄陈友谅战败,被放逐到了朝鲜,其余的割据势力也或早或晚的被扫平了。
1370 年7月 ,朱元璋祭天,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事,当中亚,俄罗斯还处于蒙古铁腕统治之下的时候,中国取得了独立,这是一个新的,真正强大的中国。 《剑桥历史》高度评价了反击蒙古的战争,说:“明军在 1370 年对蒙古人的胜利特别具有决定性意义,它使中国人自 10 世纪初以来第一次恢复了直至长城的统治。”“此后,明府政即对蒙古的元军残余势力采取外交攻势。”他们一再敦促蒙古承认新的中国政府,为了便于外交,朱元璋编纂《元史》,承认元朝曾合法的接受天命统治中国。
朱元璋对蒙古人的态度是宽容的。对于前者,他不加迫害杀戮,对于后者,他更是竭尽呵护。《剑桥历史》记载:“特别是朱元璋对那些曾服务于元朝的人和精英阶层中他的‘级阶敌人’都采取明显的概不歧视的态度。”此外,朱元璋还注重军队纪律,爱护民众,关心百姓:“朱元璋以厌恶的心情目睹战争的无意义的破坏,他也曾尽力要求军队守纪律,以便赢得被占领地区人民的好感。从早在 1354 年起及其以后的年代就有许多传闻轶事,说他很同情受苦的人民和坚持严格的军纪,而这与当时的一般战争行为都是截然相反的。”——可叹的是,也不知道朱元璋的哪句“套话”得罪了的鲁迅先生,他竟然评价说:“二十多年前,都说朱元璋是民族的革命者,其实是并不然的,他做了皇帝以后,称蒙古为‘大元’,杀汉人比蒙古人还厉害。”文革中,造反派将朱元璋陵墓前的石像石马捣毁,并大肆破坏皇城,为蒙古鞑子出了一口深深的怨气!
我是从不怀疑鲁迅是最有资格咒骂国民“对内残忍”的!
为了加速胜利的步伐,大明策反被俘的王子买的里八剌,并于1370年两次送信给蒙古皇帝爱猷识里达腊,警告说:如果不听话,中国将横扫蒙古。虽然扩廓帖木儿的妹妹已经下嫁给皇次子朱樉,中国表示了很大的友好态度,但爱猷识里达腊仍不予归顺,于是,中国的复仇之旅于1372年大举杀奔蒙古草原。
3月,天气渐暖,徐达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 带兵四十万穿越戈壁,进攻蒙古首都哈尔和林,蓝玉为先锋,傅友德,冯胜,李文忠为副将。这场战争是互有胜败的:蓝玉作为先锋表现出色,于土剌河击败蒙军,从未失败过的徐达却出师不利,15万铁骑遭遇劲敌,在6月被杀得溃不成军,几万人丧生。李文忠与蛮子哈剌章对阵,后者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战术,猛然掉头打击明军,李文忠则屠宰牲口充当口粮,高筑工事连战三天,最后双方都悻悻罢手。冯胜的部队却深入蒙古境内,大掳士兵10万,牛羊马匹万余头,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但总的来将,中国并没有达到征服草原的目的。 1373年,徐达将边塞之民会集于北京周围,扩廓帖木儿攻大同,徐达则反进怀柔,拉开了攻势。两军遭遇,扩廓帖木儿又被徐达击败了。转年,蒙古军队依旧保持着被动,蓝玉决胜于兴和,李文忠试剑于承德,蒙古的王妃,官员,牲畜不断成为中国的战利品。
战既不成,明朝就来软的。 1374 年朱元璋将态度亲华的王子买的里八剌送回蒙古,希望他能继承皇位,并建立一个附庸政权。可是,统治者爱猷识里达腊去世后,继承人却是年龄较小的儿子脱忽思帖木儿,中国用文,武两种手法吞并蒙古的计划都失败了。长龙伏卧在烽火台以南,向草原投出充满杀气的注视——新一轮的流血又将在草原上出现了,中国大军开始了凶猛的复仇活动:
1376年春,蒙古的伯颜帖木儿的军队无心作战,向汤和投降,夏季,伯颜帖木儿在发动仓促的叛变后,再次厚着脸皮向傅友德投降。秋季,纳哈带领6500多名军人向冯胜投降。1388年5月,中国再次获得重大胜利,蓝玉亲率十五万大军越过隔壁,经过激烈的战斗,在捕鱼儿海获得了辉煌战果:俘77000人,其中有蒙古高层人物的家眷百名,并获牲畜十五万头,脱忽思帖木儿兵败被杀,其幼子地保奴成为阶下囚。1390 年,燕王朱棣出现在沙场之上,这位旷古英雄亲自出马,在风雪交加的迤都山收服了蒙古大将乃儿不花等一万人,1396 年,朱棣在大宁巡视,突发奇兵,猛击孛林帖木儿的部队,并将其统帅活捉。。。。。。直至1399年朱元璋去世,中国已在军事上占尽了优势。及至永乐大帝登基,蒙古的灾难则更加深重。
在明朝这面,朱元璋正加速着“中国化”的进程,他于1382年重开科举,下令全国祭祀孔子,并亲自前往国子监讲述《尚书》三篇,他还颁布了著名的《大诰三编》,表示了推行仁政,保护民众的决心,并声明:对于贿赂各方予以连坐,禁止私人与官方沟通财物,准许私人径送赃官斧京受审,无须经过司法程序等等——盛世祭孔,乱世批孔,孔子这位伟大的教书匠,似乎命中注定要被后人反反复复的褒和贬,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但是无论如何,当时的中华民族确实站起来了,他们建立的大国受到了历史的普遍好评,只有我们这些没落子孙在他们背后说三道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