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mei120

《古代的中医》正式书稿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东垣开始看病了
   有一天,一个穷人(“一贫者”)因为吐血来找李东垣。
   李东垣一诊脉,双手六部脉弦细而涩,重按的时候感觉指下空虚。
   再一看脸,颜色惨白,面上没有光泽。
   李东垣在色脉互参后判断,这是个大寒证啊,同时还伴有气虚,于是就制定了治疗法则:用气味辛温的药物来补血、养血,用气味甘温、甘热、滑润的药物来做为佐药,开了个叫做人参饮子的方药。这个方子是用来治疗因脾胃虚弱而引起的吐血,同时伴有气短、精神头不足等症状的。
   您该说了,李东垣怎么给穷人看病上来就用人参啊?
   您放心,其实李东垣开的方子都很有特色,有的时候药的味数很多,看着吓人,后世有人评价李东垣开方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实际上李东垣的方子药味虽多,但每味药的分量却是根据病情来的,通常是很轻。
   比如这个人参饮子,是人参三分,黄芪一钱,五味子五个,白芍药一钱,甘草一钱,当归身三分,麦门冬二分。每味药的分量都不重,将药打成粗散,用水煎着喝就可以了。
   这个穷苦人吃了药后,病就好了,但是到了冬天,因为睡在大热炕上,结果又犯了,还是吐了几回血。
   这不,又找李东垣来了,因为上次是找的这位东垣先生看好的啊。
   李东垣就琢磨了,这是个虚证没错啊,可是怎么睡了次火炕就犯了呢?
   其中必由蹊跷,于是让患者躺下,检查患者的肚子进行腹诊。
   在患者的肚脐周围,发现有结块的感觉(附脐有形),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是个虚实夹杂型的患者啊,这个患者“火热在内,上气不足,阳气外虚”。
   冬天由于穿的衣衫单薄,这使得阳气更加损伤,而表有大寒,则里面的火邪散不出来,所以才导致的吐血。
   这时李东垣想起了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在治疗太阳伤寒时,对于脉紧无汗,但却衄血的患者使用的是麻黄汤的治疗方法,于是就写了张方子,叫做:麻黄桂枝汤。
   方用:麻黄一钱,用来去除外寒,黄芪一钱,用来实表益卫气,桂枝半钱,用来补表虚,白芍药一钱,益脾(实际也有和营血,清里热的作用),甘草一钱,用来补脾胃的虚弱,人参二分,益上焦之气同时实表,麦门冬三分,用来保脾气(实际是清肺中伏火),五味子五个,用来安肺气,当归身半钱,用来和血养血。
   先煎麻黄,去上沫,然后下入剩下的药,临睡觉前服用。
   由于精细地分析了病情,所以获得了较好的疗效,这个穷苦人只喝了一次药就好了,从此再没有犯过。
   从李东垣这次看病的过程我们发现,他对《伤寒论》有着比较深的了解,但是他的思路是并不死套张仲景的方子,而是用他的思想,然后自己灵活运用,随时组方。
   他还曾经写了本书叫做《伤寒会要》,有“三十余万言”,请元好问做过序,但遗憾的是,这本书现在找不到了,遗失了。
   另一个医案很著名,是我们在学习中医医案的时候经常会读到的。
   说李东垣曾经跟着学习《春秋》的那位冯叔献先生,他有个侄子,才十六岁,得了伤寒病,(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古代所说的伤寒同现在西医讲的那个伤寒不是一个病,古代把外感病统称伤寒,后世从里面又分出了温病。)弄得眼睛通红,烦躁,口渴,这些都似乎是明显有热的表现,一个医生来看了,觉得这是热证啊,用承气汤吧,就是要用泻法,药买来后已经煮好了,就差喝了,这个时候,李东垣恰好从外面来,这位冯老师说:刚才人家医生说要用承气汤。
   李东垣说:是吗?我也切一下脉吧(其实我估计本来是要客气一下,以表示对这个孩子很关心吧)。
   可谁知道这脉一切还真切出问题来了,李东垣自己都吓了一跳:多亏切了脉,要不然这个医生差点要把这个孩子害死啊(几杀此儿)!
   大家也都晕了,忙问:为什么啊?
   李东垣:这个医生的确是知道脉搏跳得快是热证,跳得慢是寒证,现在这个脉呼吸之间有七八至,应该是热极了,但是殊不知《黄帝内经》里就说过脉和病有相反的时候啊,这个病证是阴盛隔阳于外(就是体内阴气太盛,虚弱的阳气反而被挤得没了地方,跑到外表来了,这是中医里的一个术语,这种情况往往能够迷惑医家,看到外表的热象就以为是热证,而病情的真相却是大寒证)。“速持姜附来(干姜和附子,都是大热之药)”
   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李东垣开的方子量也大了,让患者一次就服用八两。
   药还没有煎煮好呢,果然,患者的情况就开始变化了,手指开始变成青色,这是剩下的一点虚阳之气开始散掉了,说明患者已经非常危急了(这个时候如果真的还用承气汤让患者泻肚子的话,那么确实是要死人的)。
   在服用了汤药后,患者汗出而愈。
   天啊,好险!在以前,由于诊断多依靠脉诊,这个脉诊很微妙,比较难以学习,所以学习不好的人很容易出错,到后来出现了舌诊,这样的情况就有所好转了。
   这个事情在当时看来有个小规模的轰动,有的人还写了一首长诗来作纪念,诗很长,大意就是对李东垣的景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之类的,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拿来《东垣试效方》这本书参观一下。
   顺便说一句,李东垣的书有个好处,就是基本上挑自己用过,疗效比较好的方子,写下来,所以叫做《东垣试效方》,当然,这本书是他后来收的弟子罗天益给整理的,这个徒弟的故事我们在后面谈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金国的灭亡
   写到这里,我觉得有点没法儿跟各位交代了,因为净写些悲惨的事情了。
   瘟疫、旱灾、兵乱,几乎没什么好事了,似乎故事的名字应该叫《悲惨世界》。
   李东垣只是在青少年时代过得还潇洒点儿,后来几乎是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中。其实,不只是他这样,当年所有的老百姓都是这样的,每天一睁眼,就要想到不知道有多少个倒霉事在等着呢。
   我实在无法写出来“从此大家就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之类的谎言,因为要尊重历史,所以要告诉各位,马上又要出大事了。
   大家都觉得汴梁是首都,大金国的皇帝在这,这里应该是最安全的,可事实上全错了,这里即将遭受空前的劫难。
   公元1232年,蒙古大军挥师南下,直取汴梁,结束大金国命运的战争开始了。
   蒙古铁骑首先消灭了几路前来救驾的金朝大军,有的金军几乎全军被屠杀,这样,汴梁就变成了一座孤城。
   在进行了惨烈的攻城后,双方伤亡都较大,于是蒙古军队采取了围城的方法,将汴梁百姓和十几万金军围得水泄不通。
   汴梁城变成了一座饥饿之城,连野菜都成了奢侈用品。
   围城从三月开始,一直到四月初七,暂时议和。
   然后又从七月围起,一直到第二年的正月,正月初一,金哀宗出逃,正月下旬,守将崔立弃城投降。再下一年,金哀宗被围自杀,金朝灭亡。
   这第二次围的时间更长,城内粮草断绝,百姓饿死无数。
   在两次围城的中间阶段,也就是五月开始,疾病开始在城内流行。
   李东垣就被围在城内。
   他亲眼见到了大金国的灭亡过程,也亲眼见到了两国相争时百姓所受的摧残。
   李东垣记录到,解围以后:“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
   病死的人多到什么地步呢?当时汴梁几个城门每个门每天往外送的尸体“每日各门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几三月”。
   当时任左司都事的元好问后来记录的是:“五六十日之间,为饮食劳倦所伤而殁者,将百万人”。
   以这种病死的规模,很多人都想到了是否是瘟疫,因此在治疗的时候都用治疗外感的方法,但是,不但没有效果,病人却死得更快了。
   为什么呢?难道除了瘟疫,还有其他原因?
   长期以来,李东垣一直在观察着因饥饿劳倦引起的脾胃受伤的情况,难道这次的疾病也与脾胃受伤有关?
   别人都还把精力放在了瘟疫上,李东垣却认为,围城时所遭受的饥饿与这次疾病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拯救灾民
   我们已经无法想象李东垣当时的心情了,但是我们知道,他此刻一定急得要发疯了。
   每天有大量的患者在他的面前死去。
   这是为什么?难道用外感病的方法治疗错了?
   是的,千万不能用外感病的方法治疗!因为这根本就不是外感病!
   那这是什么病引起的?
   别着急!让我想想,只差那么一点儿了,别着急!老天爷啊,能让时间先停下来吗?我马上就要知道为什么了?
   仍然每天有数以千计的患者死去。
   老天爷,让时间等等我吧,我马上就要想出为什么了!
   李东垣的脑子疯狂地运转着,治疗,思考,再治疗,再焦急地思考!
   如此众多的患者,这是多么大的样本量啊!李东垣之前不会有,李东垣之后也不再会有了!历史如此残酷地把李东垣放在了这样一个人间地狱里,让他思考解脱之道。
   李东垣,你行吗?你能担负起这样的重担吗?!
   我不知道!但是,我感觉我马上就要知道了!大家先等等我!
   但是,没有人会等的,每天仍然有数以千计的患者死去。
   李东垣的眼睛早已血红了,因为疲劳,因为思考,因为焦急!
   以前曾经思考过千万遍的内容在寻找一个理论体系的支撑,在寻找一个突破口!
   他白天不停地看病,晚上不停地做记录,然后分析,再改进思路,白天再重新开方。
   如果放弃,也就放弃了,没有人会抱怨的,因为似乎败局已定,似乎已经无人能够阻止死神的脚步了。
   但是,有的人是凭着信念在活着的。
   悲天悯人的种子在他的心中已经发芽,他此刻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必须一心赴救!
   他如同一个在战场上的武士,面临着百倍的敌人,但是为了心中的信念,也必须挥剑到最后一刻!
   苍天不负有心人。
   终于,有的患者开始有起色了,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很快地死去。
   看来我的思路是对的啊,我终于明白了!
   这绝对不是外感病啊,这是内伤病!必须放弃外感病的错误治疗方法,以治疗内伤病的思路来治病!
   (注意,中医所说的内伤病不是武侠小说里被一掌震成内伤,五脏俱碎的那种,中医说的内伤是指因为饮食不当、劳倦、情志等原因引起的脏腑和气血的失调,是与外感传染病相对的疾病,这个不要误会了,现代人患内伤病的机会也非常多,这个我们将在后面介绍)
   来,大家来看看吧,大家来体会一下这些患者怕冷的感觉吧,外感病患者怕冷时,穿上厚的衣服也还是冷得发抖,可是内伤病患者的怕冷,披上衣服就马上缓解,这是不一样的啊!
   再来体会一下这些患者的手温吧,患外感病时,手背的热度也很高啊,可是你们看看这些内伤病的患者,只有手心的温度高,手背并不发热啊。
   等等。
   其他医生都惊奇地望着李东垣,这个理论让他们感觉新鲜。
   李东垣总结了大量的外感病与内伤病在诊断依据上的不同,其内容之丰富颇为可观,其中许多内容至今在中医诊断中还在应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李东垣所写的《内外伤辨惑论》。
   从李东垣那里开始,中医学里面的内伤病学体系得到了质的飞跃,这个体系随着后世的完善,今天已经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东垣认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会导致脾胃受伤,而情志失常、劳役过度则损耗人体的元气。一个人如果脾胃受伤,元气也不足,则病内伤。
   李东垣特别重视脾胃的阳气,认为脾胃的阳气不足,那么身体就没有了补给的途径,这就是“生长之令不行”,“无阳以护其荣卫”,从而导致一个人怕风寒,身体出现忽寒忽热的症状,同时会有四肢无力,慵懒,气短,等等。
   治疗这种病证,需要用甘温之药补其中气,升其阳气;用甘寒之药泻其火。
   为此,他创立了补中益气汤、羌活胜湿汤、清暑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诸多方药。
  
   李东垣将这些药做成药丸或者打成粉末,“俾病者饵之”。
   结果是:“其所济活者,不可遍举”。
   我写这些内容的时候很简单,似乎这个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出,这是一个多么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啊。
   李东垣自己的身体在围城中也受到了很大的损伤——因为大家都没有饭吃(连金朝皇帝都给饿得跑路了)。
   此时他应该一边恢复自己,一边救治别人。
   但是,做过医生的人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通常自己的身体是恢复不好的,因为一心只想救助别人了。
   这一阶段,李东垣没有写书,他要面临大量的患者,进行工作强度很大的临床工作。
   在十六年以后,他将这些经验总结了出来,写出了《内外伤辨惑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山东吧
   解围之后,动乱还在继续着,蒙古人的铁骑随时会再来。
   大家纷纷自个儿想辙,“往哪儿跑才更安全点儿?”——这是当时人们街头打招呼的问候语。
   也就在这时,李东垣遇到了元好问。
   元好问的处境也很尴尬,本来是大金国的官员(时任左司都事),大金国的首都汴梁现在投降了,皇帝出逃到另外的地方结果也被围着呢,估计也快交代了,这该怎么混下去啊。
   更要命的是,带领投降的元帅叫崔立,怕后世骂他是软骨头,想写个歌颂自己说是为保护百姓而投降的文章刻在石碑上(实际上他的行为真的保护了剩下的百姓),谁来动笔好呢?
   只能怪元好问的文笔太好了,所有的人立刻把手指向了他,异口同声:元好问。
   元好问想钻地缝的心都有了,这都是什么兄弟啊,关键的时候把我供出来了。
   但这实在是不能写啊,因为我们文人就靠“忠义”这个词混呢,您让我写了,我成了和您一伙儿的投降派了,以后可就没法儿在面儿上走动了。
   于是把这个俏活儿连同稿费一起硬塞给了一个贫穷书生,说声“兄弟,全靠你了”,然后开溜了。
   国家已亡,还留此何用?
   其实元好问对大金国还真的有贡献,他认为:大金国虽然亡了,但毕竟是一个存在过的国家,应该把它的历史记录下来,于是后来自费用了很多的时间收集和记录这些资料,后人写的《金史》很多就是根据元好问的资料写的。
   这时汴梁的民众开始散了,李东垣也正彷徨呢?该怎么办呢?
   元好问看到这个情况,就说:兄弟,你就跟我走吧,我们到山东去,我管吃管住。
   什么叫够义气,这就是够义气。
   当然,吃饭钱也不是元好问出,而是山东的另一个人出。
   这个人叫严实,必须介绍一下,此人很是了得。
   此人是当时山东的一个军阀,但是这个军阀应该是军阀中的优秀分子,他眼光独到,在战乱中,很快就发现南宋政府和大金国都很不可靠,而蒙古气势正旺,于是就归附了蒙古, 这样就保证了山东部分地区在动乱的年代里相对的稳定,老百姓没有遭到涂炭。
   因此说这个人还不错。
   更不错的是这个人重学问,喜欢招贤纳士,只要是有本事的,来投靠吧,管饭票还管旅游的银子,因此当时很多文人都大老远的跑来投奔。
   在全国大乱的情况下,您可以看到山东这里修道的修道(全真派就是在这个时候蓬勃发展的),到名山题词的题词,办学教课的教课,俨然一副和平景象。
   李东垣和家人在山东一住就是十二年,其中大约有六年是和元好问住在严实的家里的。
   在这里,李东垣一边继续行医,一边开始整理思路,将自己的内伤脾胃学说加以丰富完善。
   李东垣和元好问都是历经劫难的文人,因此比较有共同语言,经常在一起活动,元好问有病了,也是李东垣给看,有一次元好问从济南回来,赶上秋天,“伤冷太过,气绝欲死”,李东垣给开了方子,服下去就好了,对此元好问佩服之极,认为是东垣帮他捡回了条命。
   有的时候,李东垣还与元好问一起到处逛逛,其中经常去的,就是范尊师的正一宫。
   范尊师对李东垣的影响很大,李东垣在书中曾几次提起。那么,这位范尊师到底是何许人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范尊师是谁
   范老师是宋代范仲淹的后代,范老师自己的名字叫范圆曦,是位道人,“尊师”是道教中的尊称,这位范尊师的地位不得了,为什么呢?这要从他的老师说起。
   大家都知道全真派吧,当年王重阳在山东传道,收了七个弟子,称“全真七子”,他们分别是: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瑞、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
   其中广宁子郝大通,号太古真人,郝大通后来创立了华山派,这位范圆曦就是郝大通的大弟子,是道教的一位杰出人物,号普照真人,在李东垣来的时候他正负责主持山东的道教事宜,其人“言议宏深,胸怀洒落,飘飘然非尘土中人”,当时的文人都喜欢到他那里做客, 一来是尊敬范仲淹,二来是听听高人论道,提高自己的修养。
   这里面我们要顺便纠正一个医史文献中的错误,这个错误是因为繁体字和简化字的翻印而造成的。
   我们在看全真教的资料的时候总是觉得很神秘,这帮高手一会儿在泰山开会,一会儿在华山,一会儿在昆仑山,要说这泰山和华山还有可能,这昆仑山可就远了点儿了,这么来回一跑,时间可就都耽误在路上了,难道他们真的没事儿就去趟西域的昆仑山开会?(武侠小说也跟着起哄,只当他们是坐飞机去的了。)
   实际上,古代文献里记载的全真派的一个主要修炼场所是山东境内的昆嵛山,该山被称为“海上仙山之祖”,在现在的威海附近吧,传说麻姑在此升仙,王重阳在昆嵛山开辟烟霞洞,带领弟子修炼,后来丘处机也在昆嵛山修炼很久,郝大通不但在此修道,还是在昆嵛山授徒的,估计是使用简化字的时候,大家看这个昆嵛山的“嵛”字和昆仑山“仑”字的繁体字“崙”字很像,看走了眼了,就以为是昆仑山了,结果现在翻开李东垣的书,但凡提到人家范尊师的地方,都写个昆仑范尊师,我自己以前就特奇怪,这位先生跟昆仑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人家正确的称呼应该是:昆嵛山普照真人范尊师。
   其他简体版的文献也一样,包括道教文献里的,武侠小说里(或者武侠小说例外,它是希望越远越好,天山才好呢),好多都写成了昆仑山。
   这回您明白了,全真教今天在泰山开会,说下周的会议改在昆嵛山开,这是比较靠谱的,如果说下周改在昆仑山开了,得,大家回头施展法术吧,谁能飞去谁去。
   那么,为什么大家这么尊敬范仲淹呢?因为范仲淹是一位不世出的贤人,是当年所有知识分子的榜样。
   范仲淹的事迹大家都了解,做官做到了副总理的位置,政绩还是很卓著的,在国家无人的时候又被当作武将使用,派到西部的边关驻防,居然威慑得外族不敢入侵,使得边境平安若干年。这种能力已经够让各路学子们羡慕的了,他还顺手在岳阳楼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句子,让所有听了的学子都自叹境界不如,鼻孔喷血。
   现在的人已经不了解了,范仲淹在过去读书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那简直是超级偶像啊!
   但是有此政绩,有此学问的人历代也不少,为什么单单这位范仲淹在读书人中的地位这么高呢?
   这要从范仲淹的修为谈起。
   范仲淹之所以成为儒者心目中的典范,主要是因为他的清修苦节。
   他做了几乎是副宰相的大官,工资应该是不少了,但是他家里却穷的一塌糊涂,四个儿子只有一条像样的裤子,谁有事儿的时候出去穿,没有什么事就在家里穿破的。
   您该觉得这是胡说八道了,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事啊,他的工资都哪儿去了?
   都施舍给需要帮助的人了。
   别人说他是“忠义满朝廷”,就是这个意思,他见到读书人穷困没有钱了,就帮助人家,见到谁家丧葬嫁娶困难了,也帮助人家。
   还买了田地千亩,把家族的人都聚集起来,将地交给家族的族长管理,田地的收入就供给这些家的老人啊,读书人啊等等,古人对家族是非常重视的,一个人如果能够使家族繁荣兴旺,那是儒者们津津乐道的事情啊,是大事,是要记功德的。这跟现在不一样,现在都是一家三口为单位了。
   范仲淹还建了给学子们学习的地方,我的印象中好像在苏州就建立了文庙,苏州的同学帮着考证一下,是否正确。
   总之净干好事了,凡是忠义之事,听说了,没有不做的。
   自己却廉洁操守,不收回扣,不贪污,不乱花公家一分钱。
   有了这样的员工,他的老板皇上大人一定晚上在被窝里偷着乐。
   历史上的评价是,范仲淹在朝廷一出现,搞得其他朝臣们谁都不好意思奢靡了,风气为之一振。
   文的可以了吧,武的更加厉害,北宋人才紧缺,边关告急,把范仲淹给派了过去当大元帅,范仲淹治军有条,西夏不敢来犯,在范仲淹去世后,边关人们焚香痛哭,连敌人那边都 给点香跪拜,以示敬重。
   这就是德行的力量啊!
   但是在他去世的时候,家里穷得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四个儿子居然无钱为他举办葬礼。最后棺材是大家凑钱买的。
   其清廉若此!!!千古无人出其右。
   我们现在给范仲淹的评价是: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但是,我知道,范仲淹心中想做好的只是:一个儒者。
   所以他以无懈可击的品行,成为了读书人心目中的超级偶像。
   过去有人评价,历史上能够以自己的德行佑护子孙千年的只有那么两个人,一个是孔子,一个就是范仲淹。
   什么意思?就是说,他的后代,一提自己的祖先,大家都礼敬,都客气,都给面子,还有可能给提供生活来源的,就只有这两个人能够做到。
   比如孔家的后代,历代皇上等各级人物都尊重着呢,范仲淹的后代呢?因为现在学儒的少了,所以大家不了解,在过去,儒生们如果谁和范仲淹的后代有交往,那是荣幸的事情呢,写本书绝对是要请人家来给写个序的,就是给写句话,大家也都觉得脸上有光。
   那么,您该问了,说了这么多,这范仲淹到底和中医有什么关系啊?
   有,而且关系还很大。
   因为范仲淹说了一句功德无量的话: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这话有多种版本,还有:“不为良相,愿为良医”;“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两种。
   这是范仲淹在青年读书的时代,还没当官的时候,有一次到庙里烧香祷告,对神仙所发的自己的誓言,意思是我范仲淹一生只为老百姓做事,对百姓好的我就做,让我当官,我就当个好的官,如果不让我当官,那就一定让我做个好的医生,也是为老百姓解除痛苦。
   这不是一句普通的话,大家切勿等闲看过。
   这话里面包含了极其坚定的信念。
   此语与佛教中地藏王菩萨所发的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具有相似的感召力。
   过去做医生的地位并不高,都混到与算命打卦的基本是同一个份儿上了,一个读书人,眼巴巴地期待着功名呢,一朝落第,心里特承受不了,跳楼的心都有了。
   那个时候还没有“一个高考,两种选择”这样的话,只有“除了登科,还是登科”这样的思路。
   所以有人考了一辈子,有人放弃了,给大官当个狗头军师幕僚什么的,有人回家种地去了,当然,还有的直接就疯了。
   在这个时候,范仲淹的这句话起了作用,我们已经无法统计历史上到底有多少医生是因为落第后,在这句话的启发下走上了从医的道路的。
   但是至少,在从医后以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心理安慰的,几乎百分之九十九吧。
   我看过了那么多的古代医书,几乎大部分书的序言里,别人在介绍的时候都要写上:“昔范文正公(就是范仲淹)曾言:不为良相,愿为良医”这样的话,有的书好几个人写序,每 个人都把这话说一遍。
   可见此话影响之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痛苦的思考
   所以,李东垣经常和元好问去拜访范尊师。
   两人有时一起去看望范尊师。
   有的时候李东垣自己去。
   范尊师的道观庄严肃穆,香火缭绕。
   在这里,会使人想起很多前尘往事。
   因此,李东垣已经五十多岁了。
   回想自己漂泊、动荡的一生,别有一番苦涩滋味在心头啊。
   李东垣很愿意和范尊师聊聊,因为自己的心里太沉重了。
   尊师的茶室里。
   淡雅的茶香从茶壶中溢出。
   “东垣,你的面容为何如此疲惫?”范尊师缓缓地问,他身后的窗子外面,是青山与松柏。
   李东垣:“尊师,我觉得,人生太苦了。”
   范尊师喝了口清茶,问:“何有此言?”
   李东垣:“作为一个医生,太累了,看到成千上万的人在我的面前死去,我拼命地去救,却经常无能为力,我刚刚救活了一个,那边又死了一百个,天下为何如此之乱,苍生为何如此不幸啊。”
   范尊师叹了口气:“是啊,这是乱世。”
   李东垣:“他们要砍掉别人的胳膊、要杀掉一个人很容易,可是我们医生要让伤口复原是多么的难!”
   范尊师在默默地听着。
   李东垣:“我经常感觉眼前一片黑暗。不知道何时,才能得见光明。”
   沉默片刻,范尊师放下手中的茶杯,眼睛直视着李东垣,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东垣,你不要放弃,你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当世的人,更是为后世做的啊,要知道,天下总有国泰民安的那一天,那个时候的百姓,更需要你的学问!”
   李东垣凝视着范尊师。
   范尊师:“你我可能都不会见到那一天了,但是,你现在就要把你的学问写下来,传下去,虽然你现在很累了,但也要坚持写下去(就令著述不已),即使有一天累死了(精力衰竭,书成而死),也在所不惜!因为学问传下去了,就和你还活着是一样的啊!”
   两人的眼泪都慢慢地流了出来。
   范尊师:“这个世界现在一片黑暗,但是,有一线光明,在这里,”尊师指了指自己的心口,“为了这一线光明,拼命写下去吧!”
   一个人,生在盛世还是乱世,是自己所无法选择的。我们已经无法知道,有多少生在乱世的医生,是凭着自己的信念活下来,创造出灿烂的中医文化的。
   饥饿、杀戮、动荡,他们的眼前一片黑暗,上天没有给他们任何阳光,他们所能凭借的,只有心中的那一点小小的光明。
   生活在盛世的人们,你们是否知道他们羡慕你们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徒弟罗天益
   公元1243年,李东垣离开了山东,告别了范尊师和元好问,回到自己的家乡真定。
   这个时候,他已经六十二岁了。
   家乡的土地早已荒芜了。
   熟识的人剩下的也不多了。
   一片凄凉景象。
   刚回到家乡的李东垣比较疲惫,文献记载他“但依蒲团,唤童烫酒,看万里水绡染就”。
   实际上,我倒是宁愿相信这是李东垣所向往的生活,是他的梦想,因为他没有时间了。
   从他回到家乡到他去世这八年中,他做了大量的事情:
   一、他治疗了大量的患者,从有时间记载的医案中的编年来看,《东垣试效方》中几乎全部的医案都出自这个时期;
   二、他整理了自己的理论和经验,将已经写过的《内外伤辨惑论》重新整理,成书,其他如《脾胃论》、《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等书的大部分内容也都整理了出来;
   三、传授学问,他开始着手物色自己的传人,将学问传下去。
   其中传授学问是一个最难以完成的工作,因为好的弟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王好古在跟随李东垣学习的时候,李东垣的很多思想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在此时寻找到一个合适的传人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去哪里去找呢?
   李东垣把自己的想法和朋友周德父说了。
   巧得很,仿佛是上天已经安排好了似的,周德父说:我知道这么个人,就是廉台的罗天益啊,他这个人性情敦厚,为人简朴,曾经痛恨自己所学的水平不够,有志于继续学习,“君欲传道,斯人其可也”。
   李东垣很高兴,就让周德父安排罗天益来见见面。
   罗天益是个穷苦人家的青年,人品非常的好,为了见面,写了封信,信中表达了自己对李东垣的景仰和想拜师的心情。
   这封信现在还可以看到,在罗天益后来写的书《卫生宝鉴》的序中,全文收录了,只有几个字脱落了,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拿来一看。
   但是,没有料到的是,见面时,李东垣看到信后没有说什么,只是问了罗天益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你是想来学挣钱的医生呢?还是想学个传播医道的医生呢?”(汝来学觅钱医乎?学传道医乎?)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趣,不知道如果各位的导师如此问您会怎么回答,因为不大好回答,您说挣钱的那个估计是没戏了,您说想学传道的,则很容易被认为是说大话。
   罗天益同学虽然憨厚,但脑子还是蛮快的,立刻回答:“亦传道耳”。
   真是高啊,罗天益老婆孩子都有了,拖家带口的,如果说不赚钱仅仅是为了传道,谁信啊,所以说了个“亦传道”,说明养家糊口还是要的,但对您的学问的传播,少不了您的。
   真是个聪明的学生!李东垣听了很满意,当即决定,收下了这个学生。
   入学的条件还很优惠,食宿全部由老师李东垣负责。
   有这种好事?当然有,因为李东垣看中了罗天益的人品,知道他的家里很贫穷,为了让他能够放心地学习,就提供了助学金。
   不但有助学金,还有奖学金。
   在罗天益跟随李东垣学习了三年的时候,李东垣看到,这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为了奖励罗天益能够如此坚定地坚持学习,李东垣拿出了“白金二十两”,放在桌子上,然后把罗天益叫来,对他说:“我知道你家里的生活比较困难,怕你动摇了学习医学的信心,半途而废,现在这些钱给你,拿回家去养活老婆孩子吧!”
   罗天益吓了一跳,哪有这样的老师啊,自己不交学费也就罢了,还白吃白住,然后还要给钱?
   于是罗天益连忙极力推辞。
   李东垣斩钉截铁地说了句非常有名的话,大意是:“比这点儿钱更贵重的学问我都给你了,还在乎这点小钱吗?你就不要推辞了!”(吾大者不惜,何吝乎细?汝勿复辞!)
   这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老师和学生的佳话。
   不同寻常的老师,遇到了不同寻常的学生。
   在李东垣的资助下,罗天益认真刻苦地跟随老师学习了八年,直到李东垣去世,尽得其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诊病之妙
   有了罗天益做徒弟,李东垣治病的医案有人记录了,这样,我们就看到了更多的李东垣是如何诊病的资料。
   举几个例子吧:
   有个患者叫王善甫的,得了比较麻烦的病,小便不利,憋得眼睛都突出了,腹胀得像鼓一样,膝盖以上的皮肤变得十分坚硬,皮肤胀得像是要裂开,喝水和吃饭都无法进行了。前面的医生用了各种利小便的药,都没见效果。
   于是请来了李东垣,李东垣一看,好家伙,这是个危急重症啊。
   李东垣当时虽然已经是个名医了,但人家看病还是十分谨慎的,没把握的患者决不轻易处置,他说:“这个患者的病已经很危急了,如果不仔细考虑好是无法处理的,让我回去好好思考一下吧(疾急矣,而非精思不能处,我归而思之)。”
   然后回到家里认真地分析,但总是没搞清楚,为什么用淡渗利湿的药不起作用呢?
   结果晚上也思考,都躺下睡了(估计没睡着,还想呢),半夜的时候,忽然又拿着衣服就起来了,大声说:“我想明白了!”(忽揽衣而起,曰:吾得之矣。)
   估计罗天益一定是被吓傻了,以为闹鬼呢,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师父。
   罗天益同学糊里糊涂地被惊醒,然后还要赶快拿笔记录老师的思考成果。
   李东垣衣服还没穿好呢,就开始论述:“《黄帝内经》说过:膀胱是负责津液的器官,只有在气化功能正常的时候,水液才能出来啊。可现在这些医生用了淡渗利湿的药,却没有效果,这是气化不正常的缘故啊。启玄子(就是唐朝的一个叫做王冰的高人)说过: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这些淡渗之药都是阳药,只有一个孤独的阳气在那里,这阴气从何而来啊!”(中国古代哲学认为阴和阳是一对儿总在一起的东西,离开谁都不行,它们互根互生,又互相制约)
   不知道罗天益迷蒙中是否听懂了,反正内容是都记下来了。
   第二天开方,用了很多药性属阴的药物(以群阴之剂投之),患者很快就好了,尿也出来了,腹胀也消了。
   没有再服第二付药就痊愈了(不再服而愈)。
   看来高手就是高手啊,一击而中。
   再讲个治疗元好问的医案。
   李东垣回到家乡后,元好问也来到过真定串门。
   当然,他不是特别来看李东垣的,他是当时的大名人,朋友多,所以到了真定东家西家到处走。
   他先去的就是前面这位患者王善甫家了,这位王先生是京城管酒的官,当然家里也有点儿酒,元好问估计就奔这酒去的,就多喝了点儿。
   结果没两天元好问就发现自己脑袋后面,头颈部位生了个小疮,开始还没在意,两天后开始觉得疼。但也没在意。
   第二天还见到李东垣了(见国医李公明之),两人光顾着见面高兴了,结果自己还忘了问自己的疮这个事儿了,这一天见到了好几次,都忘了问了。
   再过两天,坏了,开始觉得脖子发硬,发麻,“势外散,热毒焮发”。
   这个时候旁边开始有人吓唬他了:您没听说,本地有个刘大人就是脑袋长疽刚死的!
   在古代,后背或者脑后长的疔疽是真的能导致人死亡的,比如著名的项羽的亚父范增就是患背疽死的。
   元好问吓坏了。
   第三天,这个疮疽疼得已经无法睡觉了。
   也不知道这位元好问怎么了,居然没有找李东垣,而是去了另一个外科大夫那里。这点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估计是一开始没和人家讲现在不好意思找人家了?或者是觉得李东垣擅长治疗内伤病,外科治得怎么样不清楚?反正当时人家怎么想的我们搞不大清楚了。
   这位外科大夫先给开了点药,然后看患者是这么大的名人,自己看不放心,就把一个师兄也找来一起看。
   看的结果是说:现在没法儿弄,要等到十八天后脓出来后再处置吧,三个月后才能好(不知道这位跟谁学的,这么个治法儿没法儿不死人)。
   元好问很狼狈,越想越害怕,心里琢磨:这么个疼法儿,十八天后我都该挂了!
   于是这才赶紧找来了李东垣。
   李东垣一看,一点没当回事儿,“谈笑如平常”。
   元好问都急了,兄弟我都快挂了,您还不当回事儿?
   其实我们李东垣很会使用心理疗法,如果此时他显示得很严重的样子,估计元好问会吓得晚上喝药自杀的心都有了。
   李东垣说:“这个疮疽当然有点严重,但是有我在这里,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去吧!”(子当恃我,无忧恐尔)
   然后回家了,留下忐忑不安的元好问。
   下午,李东垣带着装备来了,他拿出了枣核那么大的艾柱(艾蒿绒做成的柱状物,中医用来点燃做艾灸)。
   元好问差点吓晕过去:“您这是要干吗?!”
   李东垣告诉元好问:“要先用火攻之策,然后再用药。”
   元好问:“天啊!”
   于是李东垣就开始用艾灸灸,灸了一百来壮,具体灸的位置看记载应该是创面,但这种治疗方法现在已经不大用了(您别回头长了疮用艾灸治,你我都不是李东垣,没那个把握啊)。
   然后才开药。在开药之前先给元好问讲了一大堆的道理,还把《黄帝内经》背诵了好一大段,什么“必当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以其始则同,其终则异”等等的,估计几百字吧,我就不给您打出来了。
   李东垣明白,对元好问这种特有学问的人,就要在道理上给他讲清楚,否则这种人特多疑,觉得自己也会分析,回头想歪了,治疗一半不定又跑哪个庸医那里去了呢。
   结果背诵的这些大家都听不大懂的东西很起作用,元好问觉得这里面学问很大(他一定是这么觉得的,因为他把这些内容都记录下来了,还签上了自己的大名,收录在《东垣试效方》中),于是开始安心治疗。
   李东垣开的方子是:黄连、黄芩、黄柏、生地黄、酒知母、羌活、独活、防风、藁本、防己、当归、连翘、黄芪、人参、甘草、苏木、泽泻、橘皮、桔梗。
   并告诉元好问,服药后会精力大旺,胃口增加,筋骨健壮。
   元好问也不管那么多了,一口把药喝了。
   结果喝完后感觉很困,倒在床上就开始大睡(药后投床大鼾)。
   第二天,太阳很高了才起来,手一摸,咦?疮消了七八分(以手扪疮肿减七八)。
   元好问真是个多疑的人,疮变小了,他又怀疑是不是要从前面出来啊(予疑疮透喉)?于是赶快把李东垣给喊来了。
   李东垣碰到这么个患者可真是倒霉了,没办法,谁让是朋友呢。就跑来了。
   来了一看,说:“您这马上就要好了,从今天开始记着天数(屈指记日),不出五七天,该结痂了,就可以出门了”(不五七日,作痂子,可出门矣)。
   又过了三天,元好问睡觉中忽然有“霄寐之变”,这位多疑的人又觉得这是死亡的征兆吧。于是很痛苦,却又找不到人说(予惧其为死候,甚忧之,而无可告语之者)。
   救星终于来了,李东垣正好来看望他,一进门,就逗元好问:“您服药后有三个见效的事情,为什么不主动告诉我呢?”(子服药后有三验,而不以相告,何也?)
   元好问装傻:“啊?”
   李东垣:“您这几天,是不是饭量特好啊?”(子二三日来,健啖否乎?)
  
   李东垣:“您的脚和膝盖,以前没劲,现在是不是走路特有劲了?”(子脚膝旧弱,今行步有力否乎?)
   元好问:“是啊!”
   李东垣:“您昨天晚上睡觉,有霄寐之变,为什么不主动交代呢?”(子昨宵梦有霄寐之变,何不自言?)
   元好问坏笑一下,心想:我就是不告诉你!(予为之一笑,终不以此变告之也)
   再过了几天,就全好了,从开始治疗到平复如常,只用了十四天的时间。
   实际上,李东垣在治疗疮疽的同时,也捎带把元好问的身体给调理了一下
   元好问佩服极了,亲自记录了治疗过程,最后加了一段话,大意是:别的医生也可能有能够治疗好的,但是能像李东垣这样,除了治疗好之外,还能把治疗的道理讲得一清二楚的(历数体中不言之秘),我平生只看到李东垣一个人能够做到啊。
   他惦记的还是那个高深的理论呢!
   真是做学问的人啊!
   不知道这些医案大家是否愿意听,如果喜欢,我就再讲讲,反正医案很多,随便再讲一个吧:
   有个叫李和叔的人,一直以来很不开心。
   不开心是因为在子嗣的事情上出了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闷在心里。
   有一天实在忍不住了,就找到了李东垣,说:“我向您反映个问题,我中年以后啊,得了个儿子,可是长到一岁以后呢,出了问题了。”
   李东垣很好奇:“什么问题呢?”
   李和叔说:“他的身上长出了‘红系瘤’,结果治疗后没有效果,死了。”(身生红系瘤不救)
   现在看来,这是肿瘤一类的问题啊。
   李东垣:“有这等事儿?”
   李和叔:“是啊,还没完呢,后来我又有了三四个孩子,都是等长到一二岁的时候,长出了同样的红系瘤死了!请您帮着想想办法吧!”
   李东垣听了也感觉有些挠头,甭说李东垣了,这事儿拿现在来也够北京各大医院专家研究一阵的(估计也未必能研究出个结果)。
   最后,李东垣本着负责任的精神,对李和叔说:“这样吧,我回去试着想一下,看看能不能拿出个思路来。”
   回家以后,李东垣照例仔细地思考着这个问题。
   第二天,李和叔又来了,李东垣告诉他:“我已经知道为什么了!”
   李和叔非常好奇,急迫地说:“为什么?”
   李东垣解释到:“你的肾(中医的‘肾’不单单是西医的泌尿系统的肾,还包括生殖系统在内)里面有伏火(也就是潜藏在里面的火邪),以气相传生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用这样的遗传基因生孩子),所以孩子都有了这样的疾病,‘触遇而动’(意思是遇到诱因了,就开始发病),病发在肌肉之间,俗称叫做胎瘤的就是它了。”
   李和叔表示很佩服,但是又对此理论有点不大理解。
   于是李东垣又说:“你可以观察一下你的精液,看看里面是否有红色的物质。”
   李和叔迅速地跑回家,观察了一下,还真的有啊!(估计是已经引起炎症了)。
   然后又跑了回来,这回是彻底地相信了,于是李东垣开始开方,用了滋肾丸治疗,来“泻肾中的火邪,补真阴之不足”,然后告诉李和叔,一定要忌酒,和忌食辛辣的食物。
   滋肾丸的方子特简单,就是酒制知母二两、酒制黄柏二两、肉桂一钱,做成丸,每次按量服用。
   然后让李和叔的老婆服用六味地黄丸来补肾阴,如果再怀孕,五个月后要服用黄芩和白术做成的散,吃个五六次就可以了。
   结果,李和叔在东垣的鼓励下,一鼓作气,又生了个儿子,长到三岁也没有发病,到后来一直长大成人。
   经过了这个事情,李和叔对李东垣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悦诚服,说:“先生乃神医也!”
   然后,拜李东垣为老师,“遂从而学之”,成为了李东垣的又一个弟子。
   不多说了,总之,李东垣在这个时期治疗了很多患者,并且许多医案被记录了下来,使我们今天能够得见高人的手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1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去看了一下,缺货,楼主快点传啊,我都看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时光
   时光荏苒。
   八年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
   此时的李东垣已经是一个老者了。
   长年的奔波、饥饿与劳累过早地消耗了他的体力。
   而近些年的写书、授徒、诊病这三样繁重的劳动最终使得这位老人的精力日乏。
   但是范尊师叮嘱过他的话却仿佛一直在他的耳旁响着,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他必须加快进度。
   在这八年里,他把自己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梳理,然后全部写成了资料,有的是他自己亲自写成了书,比如《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伤寒会要》,其中仅《伤寒会要》就有三十万字。三十万字,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是用毛笔一点一点写的啊。
   剩下的好多资料,他自己没有时间整理了,就分成了类,编成册。
   告别的时刻终于要到来了。
   在这段最后的日子里,他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常常很久地坐在那里,从窗子望出去。
   看看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看云起云落。
   回想自己这漂泊的一生。
   罗天益这些天已经感到了,师父的精力开始衰竭了。
   但是他没敢相信离别的时刻马上就要到了。
   终于有一天,李东垣把罗天益叫到房间里来。
   罗天益进来后吓了一跳。
   只见案几上摆满了书稿。
   虚弱的李东垣望着罗天益,望着这个即将接过重担的弟子。
   然后吃力地对他说:“天益,我自知时日无多了,这些,是我平时所整理的资料,全部是我的理论和经验总结,现在,我把它们已经分好类,全部交给你!”
   罗天益听到这些告别的话语,泪水喷涌而出,跪到地上,望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李东垣叹了口气,接着说:“这些书给你,不是为了我李东垣,也不是为了你罗天益,是为了天下后世的人啊,希望你一定要将它们传下去,千万不要让它们湮灭了!”(此书付汝,非为李明之、罗谦甫,盖为天下后世,慎勿湮没,推而行之!)
   李东垣:“你一定要答应我。”
   罗天益已经哭得难以言语。
   李东垣已经没有力气了,但仍期望地望着他。
   罗天益终于边哭边磕头:“老师,我答应您!我答应您!”
   李东垣松了口气,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时在公元1251年2月25日。
   这个昔日的富家少年,人们一直因他的财富而认为他的生活是潇洒的,而实际上在他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生活在瘟疫、灾荒、战乱、饥饿、居无定所的过程中,他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动乱年代,他经历了人世间最为黑暗的一幕,但是,他却凭着自己的信念,领会了医道的真谛,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又为我们奉献了璀璨的中医财富。他的思想的光辉,穿透时光的阻隔,一直照射到今天。
   当你看到一本本他留下的书的时候,对他说声谢谢吧。
   他是位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尾声
   七百多年以后。
   北京。
   中医药大学的图书馆。
   洁净阅览室,窗明几净。
   我的桌子上摆着一本本李东垣留下的著作。
   我看着每一本书的序中记录的刊印过程。
   心里感叹到:“罗天益先生,你终于做到了!”
   是的,罗天益终于做到了,他用行动履行了他对老师的承诺!
   现在从某个角度来看,他几乎就是为了李东垣而生的。
   在李东垣去世后,罗天益伺奉李东垣的夫人如同自己的母亲,一直到老人家八十岁去世。
   他自己也终成一代中医名家,在元代太医院任太医。
   任太医期间,他把李东垣留下的书稿一本本地整理,然后拿去刊行,并最终流传了下来。
   他在每本书里都写得清清楚楚,这是我老师李东垣先生写的,我只是在做整理工作。
   在将老师的著作全部完成后,他才写了自己的著作《卫生宝鉴》。
   在刊行《卫生宝鉴》一书的时候,他把当年到老师家拜师时,自己写给老师的那封信,放在了目录的前面。
   这封信,放目录的前面显得很突兀,古人刊印书籍是没有这样的规矩的。
   没人知道他的这个举动是为了什么。
   但是,我知道,他是在用这种方式,来怀念他的老师李东垣。
   我甚至都能够想象到,罗天益是含着泪水这样做的。
   信里面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
   都饱含泪水。
   图书馆的电灯陆续亮了。
   阅览室里一片通明。
   原来到晚自习时间了,同学们鱼贯而入。
   我的心里突然有种冲动,想把这封信给他们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中益气丸与养生
   今天要跟各位谈的是:千万别饿着自己!
   很多人会感到迷惑:饿着自己?现在是什么年代?不是李东垣那个有上顿没下顿的饥荒年代了,现在不吃撑了就不错了!还能饿着自己?
   没错,大家先别急,这个年代不但会有人饿着自己,还会把自己给饿病了,您且听我往下细聊。
   很多白领的生活有如下特点:晚上尽可能地晚睡,觉得睡早了都对不住自个儿,当然,这样做的结果是早上起不来——没法儿起来,因为刚睡没几个点儿啊,等到闹钟响了无数次以后,才很愤怒地起来,先把闹钟砸了,然后才想起在砸前一秒钟看到的时间是八点整——上班晚了!
   于是穿上衣服,跑出房门,从轻轨八通线北苑站上直奔四惠站换一号线,然后建国门换二号线,东直门站上来一通跑到了单位,还是晚了。
   正碰上经理在门口,嘿!怎么你又迟到了,说你多少次了怎么没记性啊。回头再说你。来来,正好我们的货来了,得,就你了,你帮着搬一下吧。
   这批货真叫重,差点把这位累趴下,回办公室后,再看这位就蔫儿了,满脑袋想得都是:中午什么时候开饭啊!
   然后中午开饭的时候到食堂狂吃,吃下了令人瞠目的饭量。
   这就是一个经常发生的片断,仔细分析其中的经过,您就会发现这跟围城之中的大金国军民有着同样的状态,饿着肚子,在饥饿的情况下干活,搬石头修城墙。然后,解围后,狂吃。
   很多白领是长期的不吃早饭,有的只是拿一点零食对付,然后在上午干各种活儿。
   西医认为早晨不吃饭最大的问题是容易患胆结石。
   但是中医认为还会出现其他的毛病。
   李东垣认为人的脾胃一旦受伤,则身体的元气就也跟着受伤,这样会出现许多病症。
   尤其是在饥饿的时候,如果在处于劳倦的状态下,则危害更大。
   我经常会碰到很多白领向我咨询:我得了疲劳综合征怎么治疗啊?我的症状就是浑身无力,总是提不起精神,一干活就累,爱感冒,抵抗力低,容易闹肚子,等等。
   您再看看现在教科书中补中益气丸的主治范围(这是李东垣的方子):“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不耐劳累,动则气短”等。
   不用说,您已经发现了吧,两者相差无几。
   对,就是这样,如果一个人早晨长期的不吃饭,然后在上午干活,这个时候对身体的损害是非常大的,会最终导致您身体的整个健康水平的降低。
   民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医生叫张锡纯,他治疗过很多这样的病例,其中有一个车夫就是在饥饿的状态下,空着肚子奔走了七八里地,结果是呼吸短气,心中发热,不爱吃东西,肢体酸懒无力,稍微一动弹就觉得气短,最后张锡纯就是用补中益气法给治好了。
   有的人会认为这个病与没吃早饭没关系,但是,在中医这里,它们是非常相关的。
   上面所说的是最终患上了很严重的疾病的。
   没有那么严重的,就是所谓的疲劳综合征了。
   好多白领因为所谓的疲劳综合征非常的痛苦,因为到西医那里去医生会认为他没有病,需要休息,可是休息了却发现也没有什么用。
   这种情况在国外特别的多,他们那里也有大量的白领有这样的反映,然后医生觉得自己的压力非常的大——解决不了人家的问题啊,于是在做各种努力,有的还说发现是某种病毒什么的导致了疲劳综合征。
   我认为他们说反了,是因为患者的健康水平下降才导致细菌病毒的容易入侵。
   当然,“疲劳综合征”在中医里面也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情志方面的原因,但是脾胃受伤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所以各位,千万别跟自个儿过不去,一定要吃好早饭。
   还有一部分把自个儿饿着的人,就是那些想减肥的女孩子,这部分人对自己身体的折磨的惨烈程度绝对和围城下的大金国军民有一比,长期拒绝正常饮食,以黄瓜片,苹果为主食, 同时怕自己的毅力不够,还在街上买来一些降低食欲的西药。
   她们由于不知道脾胃受伤后的严重后果,所以勇往直前,无知无畏。
   但是后果很严重。
   在中医里,我们认为女子的脾胃一旦受伤,则气血的来源就受到严重的阻碍,而女子身体的各个系统,尤其是生殖系统对气血的依赖尤其严重,气血的不足会造成月经、胎、产等环节都出现问题。
   这不是我在危言耸听,现在出现了很多这样的病例,由于减肥,造成了严重的营养不良,有的开始厌食,然后二十几岁就开始绝经,接下来的发展就是卵巢萎缩,最终导致无法生育孩子。
   丈夫嫌弃,婆家反目,自己痛苦。
   这样的悲剧很多。
   有一次我跟随组织到距离北京不远的张家口市义诊,患者站了很长的排,轮到有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子,我开始诊脉,她一伸胳膊,胳膊非常的细,我搭上脉以后心里就知道,这是个问题很大的患者,就问旁边她的父亲:“她的气血怎么这么弱啊!”,他父亲很低声地说:“减肥减的。”
   女孩子在读大学,因为减肥,开始厌食,月经不来已经两年了。
   他父亲很焦急,女孩子自己还笑眯眯的呢。
   我心里想,我还没说后面更加严重的后果呢,说了只怕她该睡不着觉了。
   她已经服用了很多活血通经的药物,我告诉她和她父亲,不要再服用通经药了,因为无经可通,比喻一下,就是河里已经没有水了,您还在那儿挖河沟干吗?
   赶快要调理脾胃,养气血,脾胃的功能恢复了,气血足了,才能再调经。
   义诊结束后我就返京了,不知道这个女孩子后来如何。
   但是我知道,即使我能治疗得了她,也治疗不了天下那么多的同类患者。
   因为减肥药厂商和模特界还在大力宣传骨感如何的美,纤瘦如何的迷人。
   举世若狂,女孩子们仍在前仆后继。
   希望各位兄弟看后一定要看牢了自己的女朋友,必要的时候使用暴力手段解决——把减肥药砸了。
   下面我把药店卖的补中益气丸的方子给大家解一下吧。
   补中益气汤(现在改成丸药了)方子的组成是:黄芪、人参、当归、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这么八味药,治疗的主证是因为劳伤、饮食不节而导致的脾肺气虚、中气下陷,什么是中气下陷呢?这是一个中医术语,中医认为人的胸中有“中气”,支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如果你的营养不足了,导致气虚,那么这个中气就会向下走,这样的人常常会感觉到自己没有力气,说话提不上来气,不爱说话,脸色苍白,头晕,本来食物在胃肠内,在中气的固持下,可以慢慢地走完消化的过程,结果现在固持不住了,很快就泻了出去,结果就泻肚子,有的人还脱肛,还有的人一体检,就检出西医说的胃下垂,女同志有的是子宫下垂等等,对于这个,中医认为是脾肺气虚,因为在五行的归属里,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因此这个病的根本在脾胃,因为脾胃的功能降低,吸收不好,结果导致肺气也不足了。
   补中益气汤这个方子是李东垣用了很大的心思琢磨出来的,方子里面的人参不用说了,这是一味大补元气的药,然后是黄芪,这个黄芪可是味好药,生黄芪可以起到固表的作用,什么是固表呢?就是加强人体的外围的防御系统,有的朋友总是冒虚汗,风一吹就感冒,就可以用这个生黄芪来固表,同时加上白术和防风,叫玉屏风散,药店有卖的。如果把黄芪用蜜给炙了,则会起到补中益气的作用,因此黄芪在这个方子里面是最主要的药物,用量也最大,李东垣那个时候黄芪只用到了一钱,其余的药只用到几分,现在的医家黄芪都用到几十克,上百克的也有,效果还不错。但是各位在买药的时候要知道,生黄芪和炙黄芪是分开的,你如果只写了一个简单的黄芪,大江南北各地药行的规矩不同,有的给你生的,有的给蜜炙的。根据我的经验,生黄芪使用的量可以大,但是蜜炙黄芪的量要严格遵守方剂的规定,因为蜜炙的很容易生热。
   方子里的炙甘草也是补脾胃之气的,李东垣认为黄芪、人参、炙甘草是消除烦热的圣药,这个烦热就是由于中气不足产生的虚火。方子里还有白术,这是燥湿,补脾经之气的,因为李东垣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脾,他说“脾气一虚,肺气先绝”,所以方子里面也尤其照顾到了脾经。
   那么既然是要补气,为什么方子里面还加上了陈皮呢?原来,这个补气的药如果一下子下猛了,那么多的气同时补入人体,人体是受不了的,最大的感受就是气闷,胸闷,有点壅住了,这时稍微加上一点理气的陈皮,则没有这个毛病出现了。
   在补气的同时,还要照顾到血,为什么呢?因为中医认为阴阳是互生的,气血也是互生的,气虚的同时,血也一定是虚的,而一下子补了这么多的气,一定要考虑将它们引导转化为血,所以加上了当归,这样就可以让气血的转化正常了。
   但是,到此为止还不够,因为虽然补气了,可是现在主要的问题是中气下陷啊,这个下陷怎么解决呢?
   于是,方子里面就用了升麻和柴胡,量都非常的少,升麻是升阳明之气,柴胡是升少阳之气,各位,这里面可够神奇的,您别看就这两味药,我们说它们药性是向上升的,加进去以后,这整个的药力还真就是往上走了,脱肛、子宫脱垂什么的,是气虚引起的,用上还真就能回去。
   这点有些网友已经有体验了,有些网友患了痔疮,给我来邮件,说脱出多久了,我就是告诉买什么痔疮药,同时配合补中益气丸,结果就开始往回收了,回邮件反馈效果特好。有的时候,如果自己真的体会一次中医,那么对它的感受就会更强烈的。
   大家如果因为我提到过的原因,把自己的脾肺之气给伤了,出现了相应的症状,那么就可以考虑服用一些补中益气丸来调补一下。
   好了,李东垣就讲这么多吧,希望各位有所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朱丹溪-引子
   浙江义乌。
   这里现在是个热闹非常的地方,在中央电视台的早新闻间隙可以看到这个地方的广告:物流之都,这是现在的事情了。
   让我们回到遥远的古代吧,回到元朝,那时候这儿可没那么热闹。
   在义乌南边,有条曲折蜿蜒流淌而过的溪水。
   世界上每条溪水都是美丽的,这条溪水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特别的是溪水两岸的岩石,它的颜色是红色的,所以,这条溪水又叫丹溪。
   公元1281年11月28日,朱丹溪就降生在这里。
   有趣的是,朱丹溪本来不叫朱丹溪,他正式的名字叫朱震亨,字彦修,就因为他住在叫丹溪的地方,后世尊称他为“丹溪翁”,说习惯了,顺嘴就叫成了朱丹溪。这种尊重法儿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您太了不起了,把这个地方的从古到今的其他人都给盖了,因为您叫了“住在丹溪边上的老人”,这名号别人可就没法儿用了,再出个名人,也没法儿叫“住在丹溪边上的老人乙”了,可见,这个名号横的把这地方连县城在内的方圆几十里,竖的把这地方的上下几千年,这个范围内的,所有的人都给盖了。
   过份了点儿吧!您一定这么想。
   您还别说,反正北京开完奥运会以后的事情我不敢预测,打这儿往前算的,从古至今,这地方的人成就还真就没有人家朱丹溪大的。而且,尊称人家这个名号也是老百姓自愿的,受人恩泽啊,您想,没准儿这地方哪位兄台的二十代以上的爷爷当初得了重病,要不是人家朱丹溪,那位老祖宗早就挂了,哪儿还有这位兄台啊。
   所以,这种称谓可是真的尊重啊,是尊称巨牛的人的,一般牛的人是无法获得的。
   但是,早年的朱丹溪却无法看出来是个这么有成就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聪明的孩子朱丹溪
   童年时候的朱丹溪,不,这个时候应该还叫朱震亨,因为“朱丹溪”这个带着光环的称谓还没有落到他的头上,这个时候的朱震亨还算是个聪明的孩子,由于家里是书香门第,所以读圣贤书、习举子业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瞧,童年的朱震亨蹦蹦跳跳地跑过来了,来来,让我们仔细看看这个日后的名医吧:这个叫朱震亨的小孩瘦瘦的,额头宽宽的,眼睛很大,透着机灵。但是,从外表,我们怎么看这个朱震亨都是个成千上万个少年儿童中的普通一员。
   在文献记载中,朱震亨小时候“日记千言”,看来是个非常聪明的小孩子,他的父亲是读书人,祖父是进士,这还不够,老天爷又给他安排了位极其有来头的母亲,他的母亲戚氏的祖上是宋朝时的官员,虽然到了元朝,家道不行了,但家教还是有的,她对子女管教甚严,有一次朱震亨的弟弟从邻居家的鸡窝里顺了个鸡蛋,被母亲发现了,严厉地斥责他马上给邻居送回去,搞得他很久都做吃鸡蛋的梦。
   在这种严谨的教育下,朱震亨苦读举子业,像古代任何一个读书人一样,希望能够通过科举博取功名,但是接着,却突然放弃了科举之路。
   对于他突然放弃的原因,我们并没有找到记载,只能看到:“先生受资爽朗,读书即了大义,为声律之赋,刻烛而成,长老咸器之,已而弃去。”
   这样的话语,如果从字面理解,我们的头脑中则不难出现上面我们描述过的情景,即震亨同学太聪明了,却对做学问不感兴趣,才“已而弃去”,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论述很有疑点,这就好比是描述一个人:“非常有当官的天分,年纪轻轻官就越当越大,然后不当了。”
   这绝对是种不靠谱的逻辑,傻瓜才会相信呢,没有点儿经济或者作风问题怎么会不当官了呢?那么,历史中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朱震亨为什么放弃了科举之路,在放弃了科举之路后,开始对什么感兴趣了呢?
   关于朱震亨为什么对读书不感兴趣了,历史上没有记载。
   现在,让我们来揭开这个谜团吧!
   首先,我们可以从朱震亨父亲的去世来分析起。
   就在朱震亨刻苦读书,大家对他也期望甚大的时候,在他十五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
   在他后来写的著名的医书《格致余论》的序中,朱震亨写到:“因追念先子之内伤……一皆殁于药之误也”,“先子”在古代可不是称呼自己的儿子,而是自己故去的老子的,可见,朱震亨的父亲因为内伤病不治,在朱震亨十五岁的时候去世了,他的家道从此中落。
   朱震亨显然因为他父亲的去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搞不懂为什么经过医生的治疗,父亲的病不但没有好,反而还去世了,这个疑问困扰了他很久,直到多年以后自己后来懂得了医书,才晓得是医生给误治了,这让他悲愤异常。
   但是在当时,朱震亨是不了解这些情况的,他在悲痛之余也没有什么办法,想必接茬儿读书是跑不掉的。
   但是,上天似乎觉得给这个家庭的打击不够,在接下来的若干年中,他的大伯,他的叔叔,也相继患病,在经过医生诊治后,去世了。
   我这样写似乎给人一种感觉,就是朱震亨家的附近有一个心怀叵测的医生,每次朱家有人生病,在请他诊治后,他都会做点什么手脚,让这个人死去。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这样的事情出在当时应该是很普遍的现象,只能说明当时的医疗水平确实到了需要整顿的地步了。
   也就是说,历史在呼唤伟大的朱丹溪的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官司专业户
   可在那个时候,摆在少年朱震亨面前的却不是这种宏伟的、巨大的使命感的召唤,而是一些具体的困难的招呼。
   我们可以推想,在一个家族的主要男丁都去世了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关于这种情形,我想在农村生活过的同学一定有感触,那就是别的家族会来欺负你,什么今天占你点儿地了,明天上你的水塘里捞点鱼了,怎么着?不满意?不满意就比划比划啊!什么?没人出来比划?那好啊,这鱼塘以后就由我来替你们看着得了(乡之右族咸陵之)。
   所以,少年朱震亨的肩上早早地负担了家庭中男丁的重担。
   这种重担并没有催促他向学习医术上发展,而是走向了一个偏激的方向。
   古书记载这个时候的朱震亨开始变得“尚侠气”,如果有人胆敢欺负自己家族,他就一定会跳出来,“必风怒电激”地到政府有关部门去告状,不是年龄小打不过你吗?但俺读过书啊,俺文笔好啊,俺擅长动笔告状啊,反正是一定要闹得天翻地覆,连省长到省委书记全都过问才好呢,结果是搞得周围的大户人家“上下摇手相戒”:千万别惹这位祖宗,惹不起,他这么个闹法儿,搁谁也受不了!得了,别惹他们家了(莫或轻犯)!
   想必是朱震亨很沉迷于这种天下无敌手的感觉,所以这种状态竟然一直持续了很久,不是很久,是太久了,具体说来,是一直持续到他三十岁。
   也就是说,在这种崇尚侠气的岁月中,朱震亨度过了他的少年和几乎半个青年时代。
   但是诸位并不需要担心,朱震亨是否会成为称霸街头的小混混,毕竟人家是读过书的人,受到过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如果是一般人估计也就成为街头混混了,但是朱震亨不会,他想必深刻地理解到了“侠”这个字的伟大含义,故所作所为必从正义出发。
   这一开始还只是家里面的事情,后来由于名气越来越大,最后竟然发展到替别人伸张正义,比如村头老张家的庄稼被老李家的牲畜给吃了,老张头一定会哭丧着脸找到朱震亨,“震亨大侄子,你给评个理啊,他们太欺负人了!”但是如果你据此得出朱震亨只是经常包办些邻里纠纷那就彻底错了,朱震亨似乎天生就什么都不怕,只要认为是不合理的,甭管对方是谁,他都要管到底。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发生在他二十二岁的时候,我们二十二岁的时候还基本上是个毛头孩子,刚到单位见到经理说话还紧张呢,您再看看朱震亨二十二岁时都干什么了。
   当时元朝政府管理水平较低且随心所欲,苛捐杂税比较多,在朱震亨二十二岁那年政府要求交包银,“州县承之,急如星火”,可见各级地方领导是很重视的,虽然民间生活比较艰苦,但是这个钱各家还是要交的(民莫敢与争)。这时候我们的朱震亨出场了,他带领乡里抗命,就是不交,郡守急了,“召先生”,这个“召”字显然是用的客气了,估计是用绳索之类的东西“召”的,“召”来后郡守就问这朱震亨了:嘿,我说你小子胆子够大的啊,敢跟州政府作对,脑袋不想要了吗(君不爱头乎)!
   再让我们来看看二十二岁的朱震亨的回答,估计足够让郡守背过气去了:“您郡守是个大官,当然脑袋是很重要的了,我们也就是一介草民,脑袋并没有那么重要,您就甭替我们操心了,这个包银如果形成制度,危害将会毒及子孙(此害将毒子孙),如果您非要干这个坏事,那您干脆把我们家的财产连房子带地都收上去,来顶替大家的钱算了,您看着办吧。”
   这话说的是比较有水平的,您郡守自己心里也会掂量掂量吧,大家毕竟都是读国学出身的吧,思想境界到哪里去了?而且最后还说,如果您非要做,那直接到我们家抢得了,您觉得合适吗?
   估计郡守听完后一定痛苦的直用脑袋撞墙:苍天啊,我怎么这么倒霉啊!这哥们儿为什么偏偏生在我的辖区里面啊!
   然后郡守一定会转过脸来,用恳求的语气央求:拜托啊老大,给点面子吧,总不能让我没法儿交差吧,兄弟我也要混下去啊。
   那好吧,我们村王小二和李老四最近靠贩卖假奶粉发了财,我总觉着这两个人很不地道,你就上他们家收吧。
   多谢老大指点,多谢!
   最后的结局是:朱震亨所居的乡里,竟然只推举出两个大款交了包银(仅上富氓二人),其他乡亲皆得脱免。
   由此可见,青少年时期的朱震亨是这样一个人:非常正直,爱惜百姓,敢做常人不敢做之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敢拿县长开涮
   为了证明这一点,让我们再来看看他当时的所作所为吧。
   当时他们县里有个不大地道的县长,很喜欢搞钱,具体搞钱的方式也很有时代特征,就是假托鬼神来营造工程(当然,现在也有这样的县长),比如他最近就和几个包工头想出来个主意,说神仙给我托梦了,让我修岱宗祠,这个工程县领导都通过了,准备开始修了。
   但是,他知道自己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做。
   这个事情不做,恐怕这个工程总会有点问题,这使得他睡觉都不安心。
   这件事情就是,在本县的管辖范围内有个朱震亨,这个朱震亨对此工程的态度还不清楚。
   可见当时朱震亨的名气大到了何种地步,连县长搞个贪污工程都要先想着这个朱震亨会不会跳出来捣乱!
   怎么办呢?不能坦白了说我想搞钱啊,还是婉转点儿透露吧。
   于是县长就找来朱震亨谈话了,谈话的气氛是在县长营造的极其神秘的氛围中进行的,首先是县长用泄露天机的口气压低声音说:“震亨啊,透露你点最高机密!人这辈子的生死,实际上是岳神管的(人之生死,岳神实司之)!这事儿我没告诉别人,就告你一人了,内部消息千万别外传!”
   这个县长一定觉得自己的神秘的信息已经传递给朱震亨了,于是又突然换了副严肃的面孔提高声音说:“我现在要修建岳神的宫殿,那是神仙的意思!看我这县里哪个胆大的不要命的敢拦着(孰敢干令)?!”
   真的很佩服这个笨蛋县丞,费尽心机想了三天竟然想出了这套把戏,这在朱震亨看来简直是无稽之极。
   所以他立刻不留情面地回答:“我们的生命是上天给予的,需要去向土偶献媚吗(何媚土偶为生死计耶)?况且如果岳神无知也就罢了,如果他真的有灵的话,那么在这种民间饥荒的时候,老百姓吃还吃不饱呢,就先应该让老百姓吃饱,然后再祈求降福吧(能振吾民者,然后降之福耳)。”
   这段话说得有理有据,正气凛然,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那个土鳖县长听到这番话时的沮丧表情,他只能后悔自己读书读的不好,辩论不过这个正方同学朱震亨啊,没办法,自认倒霉吧。
   最后这个神仙工程的项目不了了之(卒罢其事),估计县长收的包工头的红包也只好很心疼地退回去了。
   事情这样发展下去,最后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局面,那就是一旦官府有什么摊派苛捐杂税的命令下来(每官书下),老百姓就都聚集到朱震亨的家里,商量怎么办(相依如父子),如果真的很严重,朱震亨就只身前往官府,和上面交涉,讲道理,摆事实,最后上面领导也基本都会给个面子,少收点儿算了(上官多听,为之损裁)。
   这样的日子过到了三十岁,似乎朱震亨这辈子和中医都没关系了,看上面的叙述实在是在讲一个有为乡绅的故事,那么,朱震亨到底是从多大年龄开始了解中医的?他是怎样从一个“唯侠是尚”的青年,最终成长为一个中医大家的?他已经三十岁了,剩下的年月足够他学习中医吗?让我们接着来探索他这璀璨的一生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的病
   在朱震亨三十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如果不是这件事的发生,他可能一生都与中医无缘。
   他可能沿着他目前的生活轨迹继续下去,继续过着“唯侠是尚”的生活,但是这件事情的发生,彻底扰乱了他的生活。
   这件事情就是:朱震亨的母亲病了。
   自从他的父亲去世后,他的母亲一直含辛茹苦地抚养着朱震亨弟兄三人,母子四人相依为命,应该说母亲是朱震亨在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了。
   这个时候母亲由于长期的操劳,患上了“脾疼”,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已经无从考证了,现在的中医中基本没有这么描述病情的了,也没有这么一种病,朱震亨自己也没有留下过多的记载,因此使人只能猜测个大概,从朱震亨在《格致余论》序中描述的这个病一直持续了五年来看,应该是一种慢性的疾病,估计与现在的慢性胃炎差不多的病证吧,也有人考证说这是“痹证”。总之我们能够得到的信息有两个:一个是这是种慢性的病,持续了两年的时间;另一个是这种病的主症是疼痛,比较痛苦。
   照例,又是请了医生,这次请的不是一个医生,而是请了若干位。
   这些医生一个个得意洋洋地来出诊,甲说是这个病,乙说是那个病,开方吃药,结果却令人失望,都没有效果,束手无策(众工束手)。
   朱震亨在旁边惊恐地看着这一切,仿佛是家族的噩梦又要继续了。
   古代读书人读的基本都是儒家的书,而谁都知道,“孝”字在儒学中的分量。
   儒家思想是以“忠、孝”来立论的。在过去,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个“孝”字,所谓“乌鸦尚能反哺”,如果人连个孝字都做不到,就是连禽兽都不如。
   这就是一个儒生在社会上混的基本条件。一个儒生如果能有孝行,人人礼敬;如果有一点丧失孝行的消息传出,您就甭在圈儿里混了,人人唾骂。
   现在朱震亨的母亲病了,每天生活在痛苦中。朱震亨就在她的身旁,只能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地看着,无能为力。这就好比是亲眼看着母亲被殴打,自己却连帮助的方法都没有!
   这能算是尽孝了吗?
   难道这就是我们天天谈论孝道的儒生的所作所为吗?
   朱震亨由最终的惊恐,演变成了无法控制的愤怒。
   以朱震亨的脾气来猜测,他当时一定是急得眼睛血红!
   在一个夜里,朱震亨很久无法入睡。
   他来到空旷的庭院,望着深邃的星空,握紧了拳头。一个念头从他的心中升起。
   第二天,他来到了曾经就读过的私塾,找到私塾先生。私塾先生已经老了,头发花白。
   私塾先生:“震亨,已经好久不见了,找我有事情吗?”
   朱震亨:“我小时候在先生的家里见到过一本书。”
   私塾先生:“什么书?”
   朱震亨:“《黄帝内经?素问》。”
   私塾先生:“那是医门圣典,莫非,你有志学医?”
   朱震亨:“我的母亲病了。”
   私塾先生:“我明白了!你拿去吧!”
   朱震亨:“我抄写一本后会立刻还给先生。”
   私塾先生:“这本书,我赠送给你了。”
   从那天开始,朱震亨苦读《素问》三年,到第三个年头的时候,觉得自己有些心得了,开始给母亲开出药方,又两年,那么多专业医生未能治愈的疾病,被朱震亨治疗痊愈。
   什么是孝,朱震亨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我每次读到朱震亨留下的这些记载时,心中都激荡不已,泪常沾襟。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能为父母做的又有什么呢?
   孝道之不彰久矣!
   在后面的讲述中我会慢慢把医道之精髓告诉你:医道的根基,是忠孝之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华山中
   这样算算,此时的朱震亨已经三十五岁了,由于学习《黄帝内经?素问》只是为了给母亲看病,所以还没有做个医生的打算。
   老天爷似乎是为了给朱震亨的命运再加上些分量,竟然安排了一个有趣的道路。
   这个时候,在朱震亨家乡不远的东阳八华山中,来了位高人。此人叫许文懿,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四传弟子。他来到八华山中开始讲授程朱理学。
   这位在当年那可是大名人,名声大得很,跟现在相比,估计比眼下《百家讲坛》的那几位名气可要大多了。
   这位许文懿往这山里一住,四方的追星族就开始来了——敢情在那个时候就有追星族这码事儿了。
   记载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说担着行李铺盖到八华山里跟许文懿公学习的人,有几百人之多。
   也不知道没有扩音机扬声器的许老先生是怎么讲课的。总之当时许文懿老先生办了个巨型的补习班,影响颇大,为现在的许多民办学校所不及。
   最关键的是社会效益极佳,大家反应极好,都说他讲得明白,本来挺复杂的能把人难为得想撞墙的大道理,经他那么一讲,明白了。一落了几次榜连个专科都没捞上的笨孩子,经他这么一补习,居然考上了省重点。所以家长们都急了,就是让交择校费赞助费都在所不惜,势在必夺。
   这消息也传到了朱震亨的耳朵里。
   别误会,不是朱震亨也要送孩子去,是他自己要去。
   朱震亨此时三十六岁了。
   当时的大文人宋濂记载道:“(朱震亨听说后)叹曰:丈夫所学,不务闻道,而唯侠是尚,不亦惑乎?”于是拎着行李就往八华山去了。
   每次我看到这的时候都觉得有点恍惚,隐约感觉似乎朱震亨有跟着起哄的嫌疑。
   也就是说,这个记载有点让人不大明白,朱震亨还没有去学呢,怎么就幡然醒悟了呢?
   难道,听到这么个小道消息,或者在食堂门口的招贴栏看到个招生海报,就突然发了这么大个感慨?然后人生观都改变了?
   您信么?
   那么,这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为什么朱震亨会突然发出这样的感慨呢?
   让我们从他当时的年龄来分析吧。
   一个人在三十六岁时会想些什么呢?
   尤其是一个无正当职业,但心中还隐约有点儿小抱负的人,在三十六岁时会盘算些什么呢?
   他一定是每天都在琢磨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因为马上就要进入四张的年龄了,再不干点儿什么,可就要干什么都没戏了。
   难道这一生就要这样混过去吗?朱震亨一定是在心中反复想这个问题很久了。
   而许文懿老师的到来,只是给朱震亨一个做决定的机会而已。
   三十六岁重新回到学校,心情一定既新鲜又感到急迫,因而在补习班里表现得非常勤奋。
   老先生课讲得也确实不是盖的,那叫一个明白,人生的道理掰开了讲。
   宋濂描述当时朱震亨听了许文懿公讲的课以后,回想到自己以前任性的生活态度,“汗下如雨”,这种记录宋濂没有必要瞎掰,想必是朱震亨自己曾经形容过自己当时的狼狈状态,宋濂就记载下来了,否则如此细节别人无法臆想。
   朱震亨在接触到朱熹的理学思想后,感到深受震动,深加研习,感到日有所悟,学问日长。他几乎每天和同学们探讨问题或者看书到四鼓时分,力争把每个问题都搞清楚,“不以一毫苟且自恕”。
   程朱理学中的格致思想对朱震亨日后的医学思想影响甚大,连他写的一本著名医著都以此为名:《格致余论》。
   在跟随许文懿公学习的四年里,朱震亨犹如一只正在蜕皮的蝉,在撕皮裂肤的痛苦中,蜕去旧有的皮肤,获得了崭新的躯体。
   他用四年的时间由一个性情不稳定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坚毅的、有深厚的国学功底的中年人。
   时机终于到了,中医历史上的那个中医大家朱丹溪就要出现了,上天终于即将安排朱震亨走上中医之路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契机最后促使朱震亨走上中医之路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痛的感觉
   在经过了四年的苦读后,朱震亨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了。
   对于其中经过,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朱震亨去考试前在算命的地方占了一卦,不吉,遂不参加了,这种说法的来源估计是宋濂的《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中的“幸沾一命,以验其所施”这句话;另一种比较靠谱的说法是朱震亨参加了乡试,但失败了。其实无论具体的情况如何,都不影响事情的发展,总之是朱震亨的科举之途不利。
   在这个关头,朱震亨的家里又发生了一件给他巨大打击的事情。
   他的妻子戚氏,患了“积痰”病,在请了医生治疗后,由于治疗错误,去世了。
   戚氏和朱震亨的母亲同姓,估计是同一家族的人,为朱震亨养育了两个儿子,四个女儿。
   她陪着朱震亨走过了人生最低谷的时刻,陪着朱震亨度过了迷茫的青年时代,在朱震亨还没有走上医学道路的时候,在荣誉还没有到来的时候,离开了朱震亨。
   最令人欷歔的是:她竟然没有亲眼见到自己的丈夫是怎样成为一个伟大的医生的。
   朱震亨此时的心中是怎样的感受呢?
   他把这种感受写进了他的最重要的医著《格致余论》第一页的序中,他记载到:“因追念先子之内伤,伯考之瞀闷,叔考之鼻衄,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积痰,一皆殁于药之误也。 心胆摧裂,痛不可追!”
   心胆摧裂,痛不可追,这是怎样的悲愤!
   必须承认老天爷给朱震亨的打击是残酷的,一个家族中最亲近的人几乎全部在庸医的治疗下离他而去。
   他的父亲,他的大伯,他的叔叔,他的小弟,最后是他的妻子。
   朱震亨,你能够挺过这样的打击吗?
   在这个时候,他的老师许文懿发言了,估计他对朱震亨的才学已经观察很久了,认为他应该有更大的用处。
   要知道,这位许老师自己的身体不大好,一直是带病坚持教学的,他在最初的时候是“病心痛”,后来由于用药的错误,结果在治疗了数十年之后开始“足挛痛甚”,又乱治了数年后不但没有好,反而变得非常重,自己已经觉得是个“废人”了。
   可见,这位许老先生当时病得不轻。可虽然他的身体有病,但他的目光还是敏锐的,他一直观察着朱震亨,觉得这是个可造之才。
   他把朱震亨拉到床前,对他说:“我病了这么多年,痛苦异常,估计不是一般的医生能够救得了我的,你是一个禀赋聪异的人,以此才学,如果学医,一定会成为个好医生的啊!”
   然后,他用充满期待的目光望着朱震亨。
   朱震亨,你肯放弃科举,从此学医吗?
   你肯放弃功名,走上救人这条充满荆棘之路吗?
   你知道,学医有多么艰苦吗?
   你知道,面对着那些患病的穷困人,你的收入将菲薄吗?
   你知道,这是个每天都面对因病痛而痛苦的脸的工作吗?
   朱震亨的目光变得坚定。
   他的手紧紧地握着老师的手:“老师,我已经决定,一心学医,济世活人,永不放弃!”
   然后他走了,“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开始了学医的生涯。
   许老先生望着震亨的背影,充满了期待,因为此时他开始确信,最终能够救自己的,只有眼前这个人——朱丹溪。
   的确,当这个人再次回到这里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往日的朱震亨了,他已经成为了中医历史上著名的朱丹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1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天涯看过那个帖子。很高所以我就没看完。不过写的很不错。谢谢楼主把他搬到这里来了。
看了很受感动和鼓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2 13:35 , Processed in 0.04569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