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mei120

《古代的中医》正式书稿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医之路
   谁都知道,中医是非常难以学习的。
   它的理论体系那叫一个复杂,它的门派那叫一个多,初来乍到的人估计一看就晕——这都该从何学起啊?
   但是,朱震亨的思路却是清晰的。
   凡事要抓住根本,学中医也一样,朱震亨那么聪明一人,能在这种事儿上含糊吗?绝对不能,他几乎是立刻就找到正确的行动方案——溯本求源。
   他再次翻开已经几乎被翻烂的《黄帝内经?素问》。
   这本他在三十岁时,为了治疗母亲的病,曾经仔细研读过的书,现在已经纸张泛黄了。
   但是,正在看这本书的人,却已经不是三十岁时的朱震亨了。
   此时的他,已经在许文懿门下经过了正统的理学训练,已经奠定了深厚的哲学基础。
   所以当他再次翻开《素问》的时候,竟然发现其中字句从未有过的清晰,其理论从未有过地透彻。
   写到这儿,连从不敢多嘴的我都忍不住要插上一句:哲学真的不白读啊!
   您一定想,这下儿成了,朱震亨读透了这医门圣典,这回终于成为了不起的医生了!总该轮到讲他治病的故事了吧?
   您先别急,您不用着急的原因是朱震亨他自己还没有着急。
   因为朱震亨发现了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让他觉得很费解。
   那就是周围的医生怎么都不读《黄帝内经?素问》啊?
   当时医生中流行的是《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书中的成方。
   这都是宋朝时留下的坏毛病,因为宋朝时人们特热衷于收集医方,连各任皇上都乐此不疲,比如宋太宗赵光义还没登基前就收集了一千多个药方了,登基后当然更方便了,命令下面把家里祖传的方子都献出来,多献还升官有赏,结果宋朝每出版一本方书收集的方子都上万。
   当时上面的意思是想:看病简单点儿多好,干吗把理论弄得那么麻烦呢?多印刷点儿医方,有什么病到里面一查,找到药方,按方吃药不就结了嘛。
   心里想的是好意,但绝对没料到发展到后来可就满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民间这些不争气的医生索性完全省事儿了,基础理论也不怎么学了,来个患者就问,“什么病啊?”
   患者回答:“大夫,我是腰疼。”
   大夫:“腰疼啊,好,等一下啊。”然后翻开书,跟查字典似的,开始找方子:“查到了,好几十个方子呢,随便来个吧,得,就这个方,您回家试试吧,不好的话,下次来我再给您换个别的。”
   您说有这么诊病的嘛?
   这种坏毛病在那些庸医中一直流传到元朝。
   所以很让朱震亨困惑的是,在这种风气下,周围竟然没有人和自己交流研读《素问》的心得。
   而且,朱震亨还深深地知道自己有个最致命的弱点。
   那就是:临床经验太少。应该找个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带自己一程。
   怎么办,朱震亨?
   朱震亨的目光开始变得深邃,他望着远方的群山:该启程了!
   远山在雾色中显得苍茫辽远。
   朱震亨背起行囊,告别了老母亲和子女,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走遍天涯,千里寻师,为了寻求医术的至高境界,为了寻求心中的医道。
   于是,那时的人们偶尔会看到,在荒芜的乡村小路上,在繁华的市镇街道上,有一个读书人在风尘仆仆地跋涉。
   那就是朱震亨。
   在深山峭壁间,他在向采药者请教着药物的种类;在乡村医生的家里,他在向老先生请教着独特的治疗方法。
   让我们把视角拉远,我们看到,在辽阔的原野上,朱震亨一个人在孤独地走着,与天地相比,他的身影显得那么的渺小,但是他心中追求医道的信念,却如同背后正冉冉升起的旭 日一样,光芒万丈、璀璨夺目!
   朱震亨从家乡义乌出发,历经吴中(大概是现在的苏州)、宛陵(宣城)、南徐(镇江)、建业(南京)等当时的重镇,走遍了江南的山山水水。
   在游历了一段时间后,朱震亨发现,自己的学识增长还是满足不了心中的期望,于是他迅速地调整了自己的策略。
   学艺,就要向当世的顶级高手学习,以达到最高境界。
   那么,当世的顶级高手,大师级的人物是谁呢?
   开始询问,立刻就有许多人告诉他同一个名字——罗知悌。
   罗知悌,一个重量级人物出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1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部分我看过呢!谢谢楼主分享,楼主辛苦了!
不过可以贴慢一点,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看一下。
我对中医的了解也是从生病,看书自己治疗,然后看黄帝内经了解更多中医理论知识,,然后认识老师这一个脉络开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是罗知悌
   罗知悌,字子敬,世称太无先生。
   他是江南高僧荆山浮屠的学生,而荆山浮屠是史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的学生。
   罗知悌虽然是刘完素的学生,但他也旁通金元四大家中的另外两位张从正、李东垣的学说,应该是当时的集大成者。
   当然,当时谁也不会想到,金元四大家中的最后一位,就是眼前的这个朱震亨。
   那个时候他还是个小人物。
   朱震亨在听说了罗知悌的学识后,立刻决定,就跟这位高人学了。
   于是他立刻启程,前往罗知悌所在的杭州。
   但是,想跟大师学习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
   好比说,您今天背着行李找到中科院天文所的某位院士,跟他说:大师,俺从东北来,想跟您学习天文,您就收了俺吧。结果会怎么样?您自个儿想结局吧。
   怎么样,想到结局了吧,对,其实朱震亨的结局也跟您一样。
   朱震亨来到了罗知悌的宅门前,请门人向里通报。
   罗知悌是什么人啊,地位高,而且最要命的是,这位大师的性情特别的高傲、偏执。
   门人向里面通报,有个朱震亨想来学医。回答很干脆,两个字:不见。
   朱震亨只好退下。
   的确很狼狈,怎么办?震亨,我看还是撤退吧。
   朱震亨的目光坚定地望着这座大宅门:我心中只想追求医术的至高境界,决不在乎其他!明天再来。
   我的天,明天还来丢人啊!
   此时朱震亨四十四岁。
   第二天,照例通报。
   回答还是两个字:不见。
   如此者通报了十余次(十往返不能通),连罗知悌的宅门都没让进。
   写到这里我已经愤怒了,您罗知悌把自个儿当什么人了,您不教医术也就算了,我们这位朱震亨四十四岁的人了,就算来个客人您也该让进去坐会儿再走吧,天下有这种人吗?太过分了!不要学了,朱震亨,走吧,中医这个东西回家自己悟去,多悟几年一样看病。走,回家吧。
   朱震亨:还是那句话,我心中只想追求医术的至高境界,决不在乎其他!明天再来!
   我,我晕!看来人和人真的不一样啊!
   再来?再来就没那么客气了。看大门的都给脸色看了:我说你这个人真是的,别不是脑袋有什么毛病吧,怎么跟癞皮狗似的粘这儿了是不是?告诉你,快点儿给我滚!我们家先生没空儿!
   朱震亨:对不起啊,麻烦您了,再给通报一次吧。
   看门人:去!快滚开!
   文献记载:“蒙叱骂者五七次”。
   没法儿管了,朱震亨这个人。算了,他自个儿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写到这我都没辙了,如果换成是其他人没准儿该和看大门的对骂了也说不定。
   让我们来看看朱震亨怎么办了吧。
   朱震亨每天以拜谒的姿势拱立在大门口。
   下雨了,快跑啊!满街的人瞬间跑得一干二净。
   对了,我们的朱震亨呢?
   大家快看大门口啊!那个叫朱震亨的人还在那儿呢!
   雨水打得地面都冒起了白烟儿,雨色一片迷蒙。
   朱震亨的身影在大雨中显得孤独而又坚定。
   仍然拱立于大门前,纹丝不动。
   文献记载:“日拱立于其门,大风雨不易”。
   如是者三个月。
   三个月啊!
   我写下“三个月”只是动一下键盘而已,但那却是一刻钟一刻钟的三个月啊!
   三个月的最后一天到了。
   罗知悌命令下人:我要沐浴洗脸整容,然后给我换整洁的衣服。
   下人不解:您这是要干吗去啊?
   罗知悌:值得传授我的学问的人来了。打开大门!
   大门次第打开。
   大师罗知悌亲自走出宅门,迎接朱震亨!
   写到这里,我不禁感慨:
   我们没有成为大师,请先问问自己以这种态度向前辈大师请教过吗!!!
   我们天天翻朱震亨的医书,想学习他的医术,学到了吗?
   没有学到,是因为首先没有学到他做人的态度!以最虔诚的态度追求学问者,朱震亨堪称千古楷模!
   大家已经看出来了吧,这位罗知悌绝对不是等闲之辈,这点从他选择徒弟的方式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他这种不理不睬、拒之门外的态度,筛选掉了大量的意志不坚定的人。
   而这些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走掉的人,是无论如何都成不了真正优秀的医生的,是无论如何不会懂得真正的医道的。
   朱震亨经受住了考验,付出了代价,而上天回报给他的,也真的是精彩纷呈的一片天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开眼界的跟师学习
   早晨,杭州城阳光明媚,空气清爽。
   罗知悌开始诊病了!
   朱震亨终于可以见到大师诊病的过程了。
   诊病的方式令他大吃一惊。
   因为罗知悌并不是坐在诊室里,而是宅子里自己的卧榻上休息着。
   由弟子在诊室诊脉,记录患者的病情。
   然后弟子跑进里面,到罗知悌的卧榻前,向罗知悌讲述病情与脉象。
   罗知悌只是躺在那里听。
   弟子讲完了,罗知悌告诉:准备写下来。
   弟子立刻开始准备记录。
   罗知悌开始讲述:这是什么什么病,应该如何治疗,主药为什么什么药,又用什么药来监什么药,用什么药为引经药,以及开几付药。好了,去吧。
   弟子再回到诊室,为病人开方。
   真是高人啊!
   这种诊疗方式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读遍医史,每天如此诊病似乎只此一人。
   对于罗知悌如此诊病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年龄比较大了——这是大家公认的观点,但我认为这更应该是他设计的一种精妙的授徒方式。
   其中精妙,细思便知。
   更有重大意义的是,我认为罗知悌是中医远程诊疗的建立者,虽然距离稍微近了点——从宅子外面到里面,但是如果当时有电话,我想罗知悌可以把新疆的患者都给看了。
   何况现在还有了电子网络了呢?罗知悌老爷子如果地下有知的话,应该后悔早生了八百年。如果搁现在,罗老爷子一定躺在床上,弄个摄像头,建个远程诊疗网也说不定。
   不过上天似乎总在和我们较劲儿,现在电话和网络都有了,有罗知悌老爷子这路本事的人倒是绝了。
   重新回到元代。
   很快,朱震亨就发现了自己选择的老师是正确的。
   自己以前困惑的所有的问题,在罗老师这里找到答案了。
   比如,以前朱震亨在学习张子和的理论的时候,就总是有不懂的问题。这位张子和是谁啊?这位张老爷子是朱震亨的前辈,是金元四大家的其中一位,他的故事我们会在以后聊聊,也有意思着呢。这位老爷子的治病方法的确是独树一帜,是属于中医攻邪派的大家,治病主要靠三个法儿:汗、吐、下,说白了就是通过让患者发汗、呕吐、拉肚子来排除体内的病邪,看这位老爷子的医案,那叫一个触目惊心,经常是让患者狂拉肚子,一天拉个几十回,嘿,最后这病还真给调好了,反正现代人估计是受不了这个,所以这汗、吐、下三法中的吐法现在用的比较少了,汗和下用得还比较多,但跟人家张子和比起来,那简直就是舒服多了。
   朱震亨和我们一样,乍一看这位张老爷子的书的时候也曾晕菜过。
   一开始觉得张老爷子是对的,因为这邪气侵略到人的身上,赶走它是最好的办法。
   所以朱震亨在最初觉得,嘿,这老爷子的理论还真在理儿,“将谓医之法尽于是矣”。
   但再仔细琢磨,咦?还有点不对劲儿,《黄帝内经》说了,这邪气侵略人,是因为人的正气虚啊,这么上来就狂攻,患者能受得了吗?
   什么和《黄帝内经》、和张仲景的意思有点不一样呢?难道张子和的医案记载的有错误吗?
   这些疑问可困扰了朱震亨很久了,没人和他讨论,憋得很难受。
   这种疑问在罗知悌老爷子这儿找到了答案,因为罗知悌是集金元四大家前三位的大成者,得过真传,人家知道这汗、吐、下的秘诀是什么。
   朱震亨问过罗老爷子,可这位罗老爷子还卖关子,告诉他说以后就知道了。
   那么,这攻邪的秘诀是什么呢?
   那天,突然下人跑了进来。
   下人:“老爷,街头那儿躺着个生病的和尚,估计快不行了。”
   罗知悌:“去人帮我抬进来。”
   下人:“老爷,这,这和尚像个要饭的似的,估计身上没钱。”
   罗知悌:“已经告诉你了,抬进来!”
   这个和尚果然虚弱异常,又黄又瘦。经过问诊得知,他才二十五岁,是四川人,出家时母亲还在家里,出家后在江浙一带游走,已经七年了,忽然有一日,想念母亲了,想念得撕心裂肝的(忽一日念母之心不可遏),想回家看望母亲,可手里面连一点路费都没有,没有办法,只能每天向西面望着痛哭,于是就病了。
   罗知悌听后叹了口气:“唉,都这样了,还当什么和尚,震亨,给他诊脉。”
   朱震亨仔细地切了和尚的脉,回答:“老师,他的体内有瘀血痰积,当用化瘀通下之法。”
   罗知悌:“好的,知道了,震亨,你出去买几斤黄牡牛的牛肉,再买点儿猪肚,买回来了告诉我。”
   朱震亨:“啊?!”
   不一会儿,“老师,我买回来了。”
   罗知悌:“好的,放到锅里熬,熬到烂得像粥一样的时候,慢慢地给他吃。”
   朱震亨:“是,让他住哪里?”
   罗知悌:“就让他住在我的隔壁吧,我好劝劝他。”
   就这样,罗知悌把患者留在自己的家里,每天给他吃肉羹,然后亲自好言安慰,告诉他只要养好身体,就可以回四川侍奉母亲了。
   朱震亨仔细地观察着。
   这样过了十几天,感觉和尚的身体有了些恢复。罗知悌开始吩咐朱震亨了。
   罗知悌:“震亨,时机到了,准备桃核承气汤,每日服三贴。”(桃核承气汤,医圣张仲景的方子,专为瘀血与邪热结于下焦的蓄血证而设,每日三贴,量倍于常)
   患者服药以后开始大量排泄,拉出的都是些血块和一些黏腻的污浊之物。
   排泄干净后,罗知悌命令朱震亨把早已准备好的稀粥和煮烂的蔬菜慢慢地给患者吃。
   在清淡饮食的调养下,半个月后,和尚的身体居然彻底痊愈!
   罗知悌把和尚叫到面前,对他说:“回家伺奉母亲去吧。”
   和尚跪下:“先生的大恩我该如何报答?!”
   罗知悌:“我哪里图你的回报,我只是想把你从黄泉路上拉回来而已,现在我送给你十锭银子,作为路费,回到家里一定要尽孝,上路吧!”
   和尚的眼泪流下来了,世上有这样的医生吗?
   他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罗府,离开了这个重新给他生命的地方。
   在这里,他不但重新获得了生命,他也一定懂得了更多应该珍惜的东西。
   他的心应该是温暖的。
   朱震亨回到自己的房间,把房门紧紧地关起。
   他把眼睛闭上,开始回想这一个月的治疗过程。
   他的思绪如江水奔腾。
   突然,一切恢复平静,脑中骤然光明。
   “我终于懂了!”
   攻邪的秘诀是:一定要患者的正气充足的时候才能进行,否则的话,“邪去而正气伤,小病必重,重病必死”!
   老师每天用肉羹给患者吃,是在养他的胃气,胃气足则正气足,在正气足的情况下才开始大胆攻邪,这才是真正的攻邪之道啊!
   朱震亨慢慢地张开了眼睛,感到豁然开朗。
   他回想到了老师对患者的态度,全心救治,不计得失的境界。
   他心里知道,从老师这里学到的,不仅仅只是医术,还有医道。
   术与道,一字之差,境界却有天地之别。
   此时,罗知悌正走过朱震亨的房门。
   他看了眼紧闭的房门。
   微笑了一下。
   然后走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告别杭州
   朱震亨在罗知悌老爷子这里一共学习了一年半。
   估计有人该说了:才一年半?一年半能学点什么啊,现在读个中医硕士博士还得三年呢。
   还真跟您说了,这一年半可顶了大用了,现在硕士博士三年那叫什么啊,光跟小白鼠较劲了,举世皆狂,最后毕业了连个方子都不会开,能够同朱震亨这一年半相比吗?
   在这一年半里,朱震亨把以前自己学习的理学知识充分地与医学内容结合,一种新的中医思想在脑中酝酿,几欲磅礴而出。
   在这段时间,朱震亨集中所有的精力体味老师的医学思想,连西湖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更别说什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的了。
   这种学习,那叫一个淋漓酣畅啊。
   终于有一天,罗知悌老师把朱震亨叫到了自己的面前。
   罗知悌:震亨,我的学问已经全部都传给你了,你可以走了。
   朱震亨叩头拜谢,心中感觉很酸楚,因为他知道,罗知悌这么大的年龄了,自己此次离别,恐怕再也未必能够相见了。
   就这样,师徒二人告别。
   罗知悌衰老的身躯立在宅门口,望着远去的朱震亨,叹了口气。
   “我终于没有辜负我的先师,把学问传下去了。”
   传学问,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有的时候大师很多,但学问没有传下来,最终成了空谷绝音。
   以前在报纸上看过一件事情,让我感慨不已:一位学术大师(好像是中国传统戏剧史的还是哪个领域的忘记了),在开会的时候碰到了另一位国学大师,在车上交流的时候这位大师说:“我很苦恼啊,您看怎么办,现在没有一个中国学生来报考我啊,没有人学,我的学问要绝了,可现在有两个日本学生来学,我很矛盾,如果教他们,这个学问以后可就在日本了,如果不教,学问就绝了。怎么办?”
   那位国学大师思考良久,最后流着眼泪说:“传,要一点都不保留地传给日本学生,等到我们的后代,有一天觉得这个学问重要了,想学了,再到日本去求人家,向人家学习回来。”
   有的时候,学术断了,就会消失的。
   所以罗知悌这个名字应该是值得纪念的,他的医疗事迹,如果没有朱震亨的记载,留下的是非常的少了,但是,正是罗知悌,虽然自己并没有成为金元四大家中的一位,但是他却把其他三位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朱震亨,最终使得朱震亨成为金元四大家的第四位。
   其功伟哉!
   初露锋芒
   朱震亨离开了杭州,直返义乌。
   他的脚步是匆匆的。
   朱震亨,你先别着急,杭州的苏堤和断桥你还没有参观过呢!
   不行,我必须马上回去,因为有一个人在等着我。
   难道这个人这么重要吗?
   是的,这个人教给了我那么多人生的道理,我现在必须去帮助他。
   是谁?是谁这么需要你的帮助呢?
   这个人是:病痛中的许文懿老师。
   八华山。许文懿的书院。
   一个弟子前来报告朱震亨回来的消息。病榻上的许文懿很高兴,详细地询问这个弟子,都听说了什么。
   弟子:“听说学了些《黄帝内经》、张仲景、李东垣什么的。”
   许文懿:“没有学习那些流行的和剂局方?”
   弟子:“听说没有。”
   许文懿老师在听说了朱震亨学习的情况后,大笑,说:“我的病看来马上就会治好了啊!”(吾疾其遂瘳矣乎?)
   上山的路。
   清凉的空气,石径寂然。
   朱震亨回来了。
   屈指一算,从离开这里到现在回来,五年半已经过去了。
   书院的门庭依旧,而当年一起学习的同窗却已经不见了,眼前都是一些崭新而又年轻的面孔。
   就算许文懿老师的面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病痛在他的脸上刻画出无法抹去的痕迹。
   “老师,您的身体如何了?”
   “震亨啊,我的双脚已经不能走动了。”
   “对不起老师,我回来晚了,让我们开始治疗吧。”
   “好吧,辛苦震亨了。”
   许文懿老师伸出手让朱震亨诊脉,同时打量着这个弟子:他现在已经不是刚来时冲动激昂的朱震亨了,眼前的这个人沉稳冷静、言语简朴,身上带有一种祥和之气,使人坐在他的身边心境立刻会宁静下来。
   朱震亨将三根手指搭在许文懿老师的手腕上,同时凝神。
   他必须忘记眼前这个人的身份,忘记这个人与自己的关系。
   只有这样,他才能将全部精神集中于对病情的分析中。
   经过诊断,朱震亨判断许文懿老师的疾病根源在肠胃。由于停痰瘀血,互相纠结,导致中宫不清,土德不和,所以引起了许多稀奇古怪的病症。
   这次,他采取了一种极为奇怪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现在已经绝迹了,但是却一清二楚地留在朱震亨留下的医书中。
   这方法还是和牛肉有关。
   您一看就明白了,对,这方法估计就是从罗知悌老爷子那儿学来的。
   首先是买黄牡牛的牛肉一二十斤,其中要挑点儿肥的,为什么要买黄牛的呢?因为黄色属土,入脾胃。
   然后用长流水煮牛肉,煮得糜烂,用布过滤掉渣滓,接着把汁放入锅中,熬成琥珀色。
   估计您该想了,嘿,这肉汤估计甭提多香了!有什么不敢试的啊。如果您再往下看估计您就不会这么想了,难过的在后面呢!
   取熬成的肉汤,每次饮一盅,过一会儿再饮,“如此者积数十钟(盅)”。您一定想了,天啊,这不是灌水耗子吗?这滋味估计一定好不了。没错,滋味不好才会达到效果。
   这个效果就是上吐下泻,“病在上者,欲其吐多;病在下者,欲其利(泄)多;病在中者,欲其吐下俱多”。
   然后把患者放在一个不透风的屋子内休息,如果患者渴,就把患者自己的尿接一两碗给他喝了,叫“轮回酒”。接着睡一两天,觉得很饿的时候,再给他粥慢慢地喝。
   再然后清淡饮食半个月,就该康复了,以后五年忌食牛肉(估计即使不说他也这辈子都不想再吃牛肉了)。
   朱震亨把这种方法叫倒仓法,认为人在中年以后使用一两次可以祛病延年(注:这个方法各位不要自己轻易使用,因为你无法自己判断自己的适应证)。
   以上就是这个骇世惊俗的治疗方法的全部内容,不知道您会作何感想,估计今天我们在医院里用这种方法治病的话,患者马上会把一纸法院诉状回赠给你的。但是,中医里面现代科技所无法解释的事情何其多啊。
   首先我们要确定的是:这种方法能够治病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看看我们那位被灌了大肚子的许文懿老爷子如何不就行了嘛。
   好吧,让我们来找找许文懿老爷子吧。什么,不见了,哪儿去了?找啊!
   找到了,天啊,在半山腰遛弯儿呢!敢情人家的病好了!
   朱震亨在书中记载:老爷子不但身体好了,还“次年再得一子”。
   嘿!这牛皮还真不是吹的,对朱震亨的这个记载不用有任何的怀疑,您想,人家许文懿那么有名的一个大人物,谁敢胡编什么没发生过的生病的故事?尤其是说人家那么大岁数还生了个儿子,这要是有一点虚假,人家后代和弟子还不跟您拼了?
   朱震亨用这个方法治疗好的病人还真就不止许老爷子这一位,还有一位镇海的万户叫萧伯善,这位先生得的病是尿液白浊、精不禁,就是精液会无法控制地流出,得这毛病可比较难过了,因为刚一接触夫人的身子自己的精液就泄了,这样夫人很不满意,已经提出严重警告了。没办法,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辗转找到了朱震亨,经过朱震亨采用倒仓法的治疗,居然也好了。
   另外一位是临海的林先生,患了很久的咳嗽,在咳的时候还会咳出血来,经常发烧,日轻夜重,人也消瘦得很严重,大家都说他患上了肺结核,这药吃得可就海了去了,但毫无效果。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找到了朱震亨,没想到在使用了倒仓法之后,如此严重的病也好了,同时也“第二年得一子”。
   请原谅,我是用轻松的口吻来叙述这个事情的,为了是使大家看得轻松。
   实际上朱震亨在治疗的时候是非常严谨的,在治疗临海的林兄时,朱震亨描述了自己最初在接触到患者时,由于病情过于复杂,以至于他“计无所出”,就是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法。
   一般医生在记录自己治病的过程中都会写自己如何神勇。直接描述自己“计无所出”的,只有朱震亨这样的人才能做到。
   在将自己的老师许文懿的多年宿疾治疗好以后,朱震亨悬着已久的心终于放下。他回到自己的家里,开始了作为一个医生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雨之路
   实际上,在通常我们所见到的历史记载中,古代的医生的身影是很模糊的,因为记载很少。
   我们所知道的医生只是通过他们自己记录的行医的经验和医案等资料看到的。
   真正研究历史的人,可以从这些医生的记录中找到古代的人情风物。
   我却从这些记录中看到了医生这个人。
   在这些医案记载中,这些人物鲜活生动,个性迥然。
   那么,朱震亨是个怎样的医生呢?
   由于疗效卓著,到朱震亨家里来诊病的人非常多,同时邀诊的人也很多。
   古代的医生诊病是这样进行的,可以到医生的家里、或者诊室(城里的医生这样的情况多些,比如清代苏州的叶天士),有些重病,患者来不了,则会找个人通知医生,请医生到患者的家里去诊病,而实际上在广大的乡村,这样的患者占多数。
   所以那个时候的医生有三样东西是不能少的,什么呢?有纸灯——留着走夜路用的;油伞——防备在路上下雨的;药箱——这个更不能少了,此三物俗称医家三宝。顺便吹一下牛,我的外祖父就是位乡村老中医,他还有样东西别人没有——还不能这样说,估计别的医生也有,但是没人记载下来,这个东西就是棍子,干吗的呢?打狼用的,因为山里有野狼。
   医生为了给遥远山村的患者诊病,必须翻山越岭,难免与野狼遭遇。
   朱震亨也是这样诊病的。
   估计他的这三样宝贝一定消耗得很快,因为他出诊的频率非常的高,“四方以疾迎候者无虚日”。
   看到这句“四方以疾迎候者无虚日”,大家的心中一定会浮现出这样一副画面:就是一台台轿子停在朱震亨家豪华的大宅门前,朱震亨器宇轩昂地走出,然后坐上轿子到一家家去诊病,这才是名医嘛!
   其实这就是您不了解朱震亨了,在他整个的生命里,他都没有住进豪华的大宅门,他穿的衣服极其简朴,“仅取蔽体”而已,吃的是“藜羹粗饭”,是个典型的“清修苦节”的儒者形象,其简朴的程度与宋朝说“不为良相,则为良医”那句话的范仲淹家里四个儿子穿一条像样的裤子有一比。
   朱震亨出去诊病也没有那么气派,是要救命去啊,哪里有时间讲气派。
   这种过程通常是患者家里来人或者是托人捎信,有时候是半夜或者是凌晨来敲门,说:朱先生啊,浦江镇镇口的郑先生病了,已经发狂七八天了,可能要不行了,您去帮忙看看吧。
   于是朱震亨与拎药箱的仆人就立刻在凌晨出发了。
   仆人说:朱先生啊,早晨的雾气凉啊,我们天亮再走吧。
   朱震亨:不要拖延时间啦,患者处在痛苦中,那是度过一刻钟都像一年一样啊,我们怎能贪图自己的安逸让人家多受苦呢?(病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
   仆人:可是这雾气真的凉啊,先生,您的身体能受得了吗?
   朱震亨:切几片姜含在嘴里,这样我们就不会受凉气了。
   就这样主仆二人嘴里含着姜片,在充满寒凉的雾气的路上走着。
   头顶晨星还在闪烁,人们还都在沉睡,只有远处的几声犬吠显得苍凉孤独。
   这是什么样的医生呢?!
   有的时候,听人家说起谁病了,就仔细地问:是谁家病了啊?
   路人甲:听说东阳镇的陈铁匠的老婆病了,病得不轻啊。
   朱震亨:为什么不请大夫啊?
   路人甲:嗨,一个铁匠,哪儿请得起啊?喂,您是哪位啊?您怎么说走就走了?
   路人乙:您还不认识他,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朱震亨医生啊!
   东阳陈铁匠家破旧的屋子前。
   满身尘土的朱震亨敲门。
   陈铁匠蓬头垢面地出来看,显然,家人的病将他折磨得痛苦不堪:“您是哪位?您别不是走错了门了吧?”
   朱震亨:“你老婆病得怎么样了?”
   陈铁匠:“啊?您,怎么知道?她要死了啊!”
   朱震亨:“我是医生,让我看看吧。”说着走进屋内。
   陈氏妇躺在草席床上,脸色发黑,肚子胀得很大,四肢细瘦如柴,远远望去,形状像鬼一样。
   朱震亨用手诊脉,其脉数而涩,重取有弱的感觉。
   他对陈铁匠说:“你老婆得的是叫做鼓胀的病啊,需要调养一年的时间吧,需要用四物汤加黄连、黄芩、木通、白术、陈皮、厚朴、生姜熬汤喝,我这里带了些药,送给你,等服用完了你就到义乌到朱震亨医生家去拿药,不用交钱了。”
   然后告诉病妇要好好将养,就要走了。
   一直摸不着头脑的陈铁匠:“这是真的吗?你是谁啊?”
   朱震亨:“我叫朱震亨,你取药的时候找我就可以了,我还会再来复诊的。”
   陈铁匠:“天啊!您就是名医朱丹溪啊!我……”
   一年以后,该病妇康复。
   文献记载:“其困厄无告者,不待其招,注药往起之,随百里之远弗惮也。”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医生能做到的呢?
   下雨了,大雨瓢泼如注。有人在敲打朱震亨家的门。
   仆人:“谁啊?”
   来人:“我是东阳张进士的家人,我们家的二公子才两岁,病重得突然危急了!”
   仆人:“啊?这么大的雨,你先进来吧。”
   朱震亨脸色焦急地望着来人:“谁病了?”
   来人:“我们家的二公子,满头都生了疮,昨天突然所有的疮都收了,现在呼吸困难,发喘,有痰,气息微弱了!”
   朱震亨抓起雨伞:“快走!要来不及了!”
   大雨滂沱。
   苍茫的雨幕中,天地一色,已经完全分辨不清,只能勾勒出大概的轮廓。
   在崎岖的乡村路上,三个打伞的人在急急地走着,远远望去,显得如此的渺小。
   朱震亨跌倒了,再爬起来,已经满身泥泞。
   其实雨伞,已经几乎不起什么作用了。
   他们的身上,早已经湿透了,雨水顺着衣服留下。
   赶到东阳张进士宅第的时候,等候的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朱震亨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冲到封闭严实的患儿床前。患儿的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眼睛紧闭不张。
   朱震亨看了患儿的手指,对张进士说:“这是胎毒啊,千万不要服用解表的和通下的药物!(慎勿与解利药)”
   所有的人都愣了,“胎毒?怎么会?”
   朱震亨:“仔细想一想,孩子的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喜欢吃些什么东西?(乃母孕时所喜何物?)”
   张进士仔细回忆:“辛辣热物,是其所喜。”
   朱震亨:“的确如此啊,现在马上要服用人参、连翘、川芎、黄连、生甘草、陈皮、芍药、木通,煎熬成浓汤,然后兑入竹沥服用!”
   下半夜,疲惫已极的朱震亨正坐在张进士宅第厅堂的椅子上。
   他太疲惫了,在紧张的诊疗后,疲惫向他袭来,他的双眼慢慢合上。
   突然他被一阵声音惊醒。
   他张开眼睛,吃惊地看见张家一家上下扑通跪在他的面前。
   张进士含泪叩头:“丹溪先生,犬子已经醒了,也不喘了,我们全家上下叩谢先生的再造之恩!”
   朱丹溪愣在那里,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文献记载,患者来求诊时,朱丹溪“无不即往,虽雨雪载途,亦不为止”。
   从朱丹溪回到家乡行医的那一天开始,一直到七十八岁生命结束,他一直都是在这样的行医生涯中度过的,没有一天的停止。
   朱丹溪这个名字不是他自己称呼的,他的大名叫朱震亨,字彦修,但是学者们、老百姓们太尊重他了,不敢直呼其名,他们认为,对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称呼他的名字是极大的不尊重,因此,就用他居住的地方来称呼他,叫朱丹溪。
   什么是医道?
   医道就是坚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信念,在这种信念的引领下,一个医生可以专心于救治,竭诚提高自己的医术,百折不回,不畏万难!这才是进入了医学的至高境界!
   如果没有这种信念,任何一点金钱利益都可以将你的治疗思路改变,任何一点困难都可能让你放弃对医术的追求!
   只有那种为了救治患者,嘴里含着姜片,在冰冷的晨雾中独自前行的人;
   只有那种听说有病痛者,不待人请,主动风尘仆仆地前去探视的人;
   只有那种为抢救病人,在漫天的大风雨中满身泥泞,跌倒又爬起来的人;
   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获得了医道的人。
   在历尽千辛万苦、救治了无数的病人之后,公元1358年,朱丹溪逝世。
   在逝世前,他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把自己的儿子叫到面前,严肃地对他说:学习医学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啊,你一定要谨慎认真对待!(医学亦难矣,汝谨识之!)
   说完这句话后,端坐在椅子上去世了。
   这就是他留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
   朱震亨,字彦修,人称丹溪先生,他从一个任侠的少年,到刻苦学习理学的青年,一直到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完全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和心中的信念,完成了自己人生巨大转变,他将自己遭受的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成为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他刻苦钻研医学,最终成为了一个对世界、对后世有用的人,成为了一个能够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生活信念传给后代的人!
   丹溪先生千古!!!
   他去世以后,葬在了现在的浙江省义乌县赤岸镇东朱村旁的墩头庵。
   义乌的朋友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参观拜谒一下。
   拜谒的时候麻烦大家替我点炷香或者献束花,以表达我的尊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
   朱丹溪逝世一百二十九年后。
   公元1487年。
   波涛浩渺的大海上,一艘帆船正在破浪中前进。
   船头站立着一个身披和服的二十二岁的年轻人。
   他的目光凝视着远方,凝视着一块即将出现在眼前的陌生的土地——中国。
   他的名字叫做田代三喜。
   田代三喜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从十四岁就开始学医,其人沉稳聪明,志向远大。
   在他的医学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他觉得,必须要寻找更广阔的学习领域。
   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这个时候,在中国,元朝已经结束,现在是明朝了。
   金元四大家的医学思想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临床医生们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更多的医学经验。
   田代三喜在获得这些消息后,开始急切地安排自己的计划——前往中国学习中医。
   田代三喜在历尽艰辛之后,于二十二岁的时候终于来到了中国,在钱塘找到了自己学习的对象,同样是日本人的僧人月湖。
   月湖于更早的时候来到了中国,学习中国医术,尤其对朱丹溪的医学思想独有心得。
   中国江南地区的繁华令田代三喜印象深刻,但更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的医学。
   日本人在学习吸收他国文化方面很有天赋。
   十二年后,田代三喜学成归国,在关东地区行医,直到八十岁去世。由于医术高超,全活甚众,所以前来学徒的人很多,他大力的宣传李东垣、朱丹溪等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思想,最终形成了与日本使用张仲景医方的“经方派”并立的“后世派”。
   在去世前,田代三喜躺在病榻上,忍着病痛为徒弟曲直濑道三传授毕生的学术,道三每天听后,退下记录老师的思想,由于悲痛泪如雨下,流进砚台里,就以泪研墨,最终写下了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医书《泪墨纸》。
   在这样的故事里,我们隐约看到了那熟悉的“医道”。
   在后世派中,尊朱丹溪为“医中之圣”。
   朱丹溪的学术思想,绵延传承,远播海外。
   今天,我们比田代三喜那些日本人学习条件好多了,我们去书店,可以随时买到朱丹溪的书,别辜负了这种机会,把朱丹溪历尽千辛万苦写下的书,买回来,认真地读一读吧。
   相信你会感觉到朱丹溪仿佛又来到了你的面前。
   向你讲述应该如何的诊病、如何的开方。
   以及他心中的,医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丹溪对我们父母养生的建议
   那么,朱丹溪的学问到底有哪些特殊的东西,竟然影响这么大呢?
   在朱丹溪以前,中医在治疗外感病的理论体系方面比较健全,但对杂病的理论总是不那么的透彻。
   朱丹溪为杂病的治疗增添了许多新的理论思想,比如化痰、解郁等内容。
   他又提出了“阳有余阴不足”和“相火论”两大观点。
   这些我们都不讨论,大家可以买书来看。下面和大家讲点儿朱丹溪的养生观点,希望对各位有用。
   首先谈谈朱丹溪老人家是如何奉养自己母亲的。
   由于丹溪老人家今天没有到场,我就替他发言了,有什么纰漏请大家原谅,因为我也是看书学来的,没有得到他老人家的允许,就擅自开讲了,不好意思。
   儒家讲的是一个孝字,因此如何奉养老人是很被重视的一个课题。
   如果自己的父母以高龄故去,那是儒者很自豪的事情呢,在写文章或者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都要拿出来提一提。
   实际现在情形也是这样的,今天各位的父母健康如何?大家心中也都惦记着吧?
   好多人身在异乡打拼,父母留在家里,其实父母的健康是关心不到的。
   但留在父母身边的,就可以多些照顾了。
   下面我来谈论一下朱丹溪对母亲的奉养之道吧。
   这种奉养方法主要体现在饮食的方面,具体的内容就是——不给老人吃特好吃的东西。
   您该奇怪了,别不是说反了吧?应该是给父母吃特好吃的东西啊?
   还别说,朱丹溪真就是这么认为的,为什么呢?让我慢慢来谈吧。
   朱丹溪认为这人老了以后,脾胃的功能就减弱了,这样就容易出现一些虚热的表现,比如,刚吃完饭,还没多大一会儿工夫呢,就又饿了,这是胃中虚热的表现;又比如,饿了吧,刚吃了一点东西,嘿,居然就吃饱了,而且稍微多点还肚子胀了很久,这是脾弱的表现。
   而老人的虚热还表现在性情方面,容易生气发火,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有点老小孩的情况,可能大家都有体会,就是父母年龄大了后,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一点芝麻大的事,就急了,说出马上要搬走或者不认这个儿子了之类的话,朱丹溪说:“虽有孝子顺孙,亦是动辄扼腕,况未必孝顺乎?”
   可见这种情况元朝的时候也比较严重,朱先生就已经注意到了。
   所以朱老爷子告诉大家,那些带有热性的食物,比如烧烤的、香辣的、肥腻的,虽然味道可能不错,但是也别给老人吃了,因为这些东西助热啊。
   可能您要问了,如此说来,岂不是很多好吃的父母都无法享用了,难道这是孝顺吗?
   您问得对,不但您问,朱丹溪那个时候别人就问了,说:“甘旨养老,经训俱在,你却什么好吃的都掖着藏着不给父母吃,这样做岂不是背离孝道吗?”
   朱丹溪回答说:您来自己分析一下什么是孝道吧,一种是让父母纵一时之快,有好吃的了往狠了吃,见天儿的红焖肉溜肥肠烤全鹅外加麻辣烫香辣锅,父母是痛快了,回头血压上升脑溢血住院开刀去了(当然,朱丹溪没说脑溢血开刀的事,是我替他老人家发挥的,他的原话是“积久必为灾害”);另一种方法是让父母平淡饮食,也没吃着什么好的,虽然嘴上亏点,但人家也没什么病,这两种情况比,您认为哪个是孝道呢?
   朱老爷子接着补充:“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况施予尊者哉”,在生活中,也就是饮食,是可以用来养生的,可是如果用养生的东西转而变成害人的东西,恐怕不是君子所说的孝吧。
   然后朱先生举了自己奉养母亲的例子,朱先生对母亲的感情很深,他就是因为母亲有病才立志学医的,其对母亲的奉养也堪称典范。
   他说母亲以前有点痰饮,由于恪守饮食清淡,过了七十岁后,居然没有了。
   后来因为有一次大便燥结,就用了些牛奶和猪油混在粥里喝,当时虽然大便滑利了,但是终究是腻了些,第二年夏天,“郁为黏痰,发为肋疮,连日作楚,寐兴陨获,为之子者,置身无地”。后来调了点药,才算平安度过了。
   这点估计西医不理解了,今年吃腻了,怎么明年生疮还和它有关系啊?这哪跟哪啊?您还别说,中医就是这么认为的,有的时候几年前出现的问题,几年后发病了,按现在的症状开方怎么也不好,询问到原因后,针对几年前那个病因开方,这病就立刻好了。这就是中医, 认为时间的前后,身体的上下、内外都是一个整体,是联系紧密的。
   在临床上我就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几年前的病因了,针对它开方居然解决了问题,连我都觉得不可思议。
   可见我们对人体了解得还太少了。
   那么现在养老的问题还像朱丹溪时代那样吗?
   我觉得情况更严重些。
   因为现在的食物丰富程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想吃广州的烧鹅随时有,想吃北京的烤鸭也随时有,想吃东北的猪肉炖粉条也随时有,这在古代难以想象,现在什么鳄鱼肉袋鼠肉鸵鸟肉都有卖的,新疆的烤羊肉的香味整天在街上飘荡,没点毅力还真抵抗不住诱惑。
   以前的油水是很少的,有点猪油都是省着用的,但是现在我看炒个鸡蛋都要用掉一大调羹的色拉油。
   所以现代的饮食以油脂过剩为特点。
   别听有的父母说,我整天吃素啊,其实她炒青菜的时候放的油比谁都多。
   住在我隔壁的是个台湾来学中医的同学,人长得胖胖的,但有一天我看他的回乡通行证的时候吓了一跳,照片上以前的他瘦小帅气,就跟以前的小虎队成员似的,我不知道海关的人员是怎么把他放行的,差距也太大了!
   我问他,怎么胖成这样?他说,在台湾家里吃饭的时候青菜都是水煮的,到大陆食堂连茄子都过油,结果很快就吃成这样了。
   住在我隔壁单元的还有一个学妹也是台湾人,人苗条瘦小,正在跟随我们的伤寒大师学习,深得其妙,但有一天她告诉我刚来大陆的时候也吃成了一百多斤的大胖子,我大吃一惊,看她瘦小的身躯怎么可能?忙问她怎么又变瘦了?她说,很简单,就不吃食堂了,在租的房子里自己做菜,水煮,少放油。
   情况汇报完毕,就是这样的,不要听您的父母说,我们已经整天吃素了,为什么上医院血脂等各项指标还是高?
   其实他们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
   吃点肉倒是没有问题的,不用那么坚持吃素,但是油要控制,用点橄榄油山茶油的,拌在菜里,最好不要煎炒熘炸。
   还有的是平时素的,等到孩子回来了,涮羊肉去,来一顿狠的,还不如那平时就吃点肉的呢,您身体适应不了啊。
   我国广西有个地区叫巴马,距离百色不远,目前是国际上公认的世界第一长寿的地区,每个村都有很多百岁老人,我一直想把这个地区的长寿现象当作个课题研究一下。
   除了环境好之外,这个地区的特点是人很少吃肉,基本是过年的时候才杀猪,一种特殊品种的叫做香猪,平时能够从江里捞点鱼吃,主要吃的就是山茶油和火麻仁油,熬青菜,主食是玉米粥和地瓜。每天两顿饭。
   这使得他们百岁老人的比率超过日本的冲绳、前苏联的高加索而排在世界的第一位。
   可见,朱丹溪老先生的养老理论是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佐证的。
   大家自己反思,在对待父母的饮食方面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没有,记录下来,因为再过三四十年,我们自己就该成老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缪希雍-引子
   明朝万历年间的一天夜里。
   杭州督学陈赤石的府上。
   所有的人都面露愁容,整个宅子里悄无声息,令人感到分外压抑。
   偶尔传出的痛苦的呻吟声显得格外的凄厉。
   陈赤石督学患滞下已经好多天了。
   什么是滞下?滞下就是患了痢疾以后,那种腹中绞痛,想大便却便不出来的症状。
   而且,这位督学的病一定很重。否则,不会便出来的都是脓血。(遂滞下纯血)
   那么,没有请医生吗?
   当然是请过了,杭州城里最负盛名的五代世医王家王老爷子已经来瞧过了,但是,服了药后却没有效果,剩下的医生当然更不行了。(医皆难之)
   天哪,这样泻下去,这个人可就要支持不住了
   现在,大家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
   但是,这个人此时却不在杭州,据说,他正在苏州一带。(得之吴门)
   三天前已经派家人赶去苏州请这位先生了。
   那么,他能赶来吗?
   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午夜时分,宅门外突然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然后是马的嘶鸣。
   所有昏昏欲睡的人立刻瞪大了眼睛,难道是他真的来了?
   然后,一阵纷乱的脚步由远而进。
   有认识的人纷纷小声议论着:来了!来了!
   只见,一个人随着仆人昂首而来。
   此人生得是身材魁梧,电目戟髯,犹如画图中的侠客相仿(如世人所图羽人剑客),他一边走,一边大声地问:“病人在哪里?病人在哪里?!”
   只这一嗓子,直震得各个屋子里的锅碗瓢盆嗡嗡直响,连墙上的土都直往下掉。(欲坏墙屋)家里的管家和陈赤石的公子忙迎上去,打着招呼:“先生请进,走了多久到的啊?”
   来人毫不在意的回答:“一日夜!快,带我见患者!”(一日夜驰至武林)
   屋内的陈督学听说了,也从床上探起了身子,眼睛里放射出了希望的光芒。缪希雍
   此人进屋后,屏息片刻,然后开始给患者诊了脉。
   诊完后,对一屋子凝视自己的目光说:“不要担心,这不过是暑湿内侵而已,拿纸笔来!”
   于是提笔唰唰几下开了方子:人参五钱,升麻七分,炙甘草一钱五分,乌梅二枚,红曲一钱五分,川黄连三钱,白芍药二钱,莲肉四十粒,滑石五钱。
   两付药,就在两付药以后,这个让陈家举家上下惶恐不已的痢疾,就这样在轻描淡写间痊愈了,大家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时大家突然想起来这位医生,怎么好大一会儿没看见他了呢?于是开始四处寻找,陈公子更是十分高兴,一边走,一边用折起的扇子不断地敲打着自己的手掌,嘴里不停地嘟囔: “其术神矣!其术,神矣!”突然,看见有仆人站在客房的门口向他摇手。
   上前一看,原来,这个医生已经躲在客房里,鼾声大作,睡去多时了。
   这个医生,就是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明代著名医学家——缪希雍。
   那么,他是怎么成为一个这样的高手的?他的人生有哪些故事呢?让我现在带着您从头探访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年身体很不好
   估计您会认为,这位缪希雍大侠如此棒的身体是天生的吧?您还真错了,缪大侠的身体纯粹是自己后来调养出来的(具体吃了哪些补药我后面会透露给您的),他小时候的身体,那可不是一般的糟糕,而是很糟糕。
   三天两头有病那是家常便饭,几个小孩子一起站在风口玩,其他那几位没事儿,再看我们这位儿童版的缪大侠,已经开始流清鼻涕、打喷嚏了。
   就这种体质,家里面都担心得要命,以为活不了多久呢,但是没想到,他居然在病病歪歪中一天天长大了。
   总之是小病不断,大病常有,就在十七岁的时候还得了场疟疾呢。
   现在,让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缪希雍同学的家庭成员吧,他的父亲叫缪尚志,做的官是汉阳通判,虽然是个小官,但不管怎么样,也属于一个小领导。
   这位缪尚志同志的大老婆姓孙,非常不幸的是,这位大老婆没有生出孩子,怎么办啊,随着缪尚志同志的年龄越来越大,这个问题逐渐成为缪尚志同志从睡梦中被惊醒的主要原因,这时,有人介绍,说有个姓周的人家的姑娘不错,这个姑娘父母早亡,是跟着哥哥嫂子一起长大的,为人贤淑端庄,十分有德,缪尚志同志听了很高兴,于是,就择了个日子,把这位周姑娘给娶进了门,做了二房。(孺人以良族女德见选)
   这位周姑娘,就是缪希雍的母亲。
   所以当缪希雍出生的时候,虽然他的母亲很年轻,但是他的父亲已经很大岁数了。
   可能是由于生育自己时父亲年龄过大的缘故吧,我们的缪希雍同学小的时候身体很不好,估计和遗传有关。
   虽然父亲官职不大,但是总是个官,因此家里面也是很热闹,前来串门的人络绎不绝,总有人见到缪希雍这个小娃娃先是赞扬一番,然后捏起他的脸蛋儿以示亲切,这搞得本来就不胖的缪希雍小朋友很是痛苦。
   稍微大些的时候,家里给他请来先生,教他读书,据反映,缪希雍同学的成绩还不错。
   在这样的岁月里,缪希雍同学逐渐长大了,谁也没有想到,上天对他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在他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
   对于少年时期的缪希雍而言,父亲在他的脑海中是一个严肃的老头,为官清廉,对待他的学业也严格要求。
   但是,这个严肃的父亲却在一瞬间病倒了,文献中没有记载他到底患的是什么病,或者当时压根就没有搞清楚是什么病,总之,他去世了。
   缪希雍眼看着这个家失去了支柱,然后,开始感到了什么是世态炎凉。
   突然间,家里往日的热闹景象消失了,那些经常来串门的亲戚朋友都不见了,院子里开始变得冷冷清清,
   更重要的是,当家里遇到了困难,想找个人帮忙的时候,遇到的都是些躲避的目光,仿佛怕她们孤儿寡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麻烦。
   难道,这就是世界上的人心吗?难道,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朋友吗?
   这些问题,在缪希雍的头脑中激荡着,甚至对他的一生都造成了影响,我们观察缪希雍后来的性格,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他在用一生的时间在证明着,这个世界上还有公道,还有真正的友谊。
   但是在当时,这种刺激对他的冲击简直是太大了,于是,他的人生轨迹开始出现了偏差,他开始变得玩世不恭,变得“负气喜任侠”,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以前我们讲过的名医朱丹溪在年轻时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形。
   缪希雍开始和街上的任侠少年们交上了朋友(估计相当于现在电影中的古惑仔或者飞车党之类的),大家一起整天游荡,过着一种痛快但是没有前途的生活。
   难道,我们的缪希雍同学就这样变成了一个街头霸王吗?
   这个时候,缪希雍同学那位德行高尚的母亲出面了,而她的出面,将彻底改变缪希雍的人生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谈话的作用是很大的
   眼看着缪希雍同学开始不听先生的话了,整天逃学,还和街头的古惑仔们搞到了一起,缪希雍的母亲终于出面了。
   一天,她很严肃地把缪希雍同学找到了自己的面前,要知道,虽然缪希雍此时在街头已经稍有名气了,但对母亲那还是服服帖帖的,当他此时一看到母亲从未有过的严厉的目光时,心里也是打了个冷战。
   母亲厉声喊道:“跪下!”
   缪希雍同学突然感到自己的威风劲都飞到了九霄云外,只觉得双膝一软,就跪在了母亲的面前。
   缪希雍的母亲开始训斥:“你的父亲,是个多么好的读书人,他靠明经起家,做了一辈子的清白的官,你作为他唯一的儿子,不能跟着先生长辈们好好学习,以图继承你父亲的志向,却整天和那些古惑仔乱混,你还有脸活在这个世界上吗?!”
   缪希雍听着母亲的这些话,感觉就像有许多炸雷在耳边响起,汗流浃背。
   母亲继续在训斥他:“你继续在这里跪着,好好想想我说的话,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来找我!”
   然后,母亲留下呆若木鸡的缪希雍,自己回房去了。
   天色已经黑了。
   家人已经吃过晚饭。
   缪希雍却仍然跪在那里,他并不是没有想明白母亲说过的话,而是在痛责自己,为什么会走上那种偏激的邪路呢?
   虽然世人对自己的家庭并不公平,那么,难道我就不能用公平的心来对待世人吗?
   少年缪希雍的心里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最终,正直的种子终于发芽了。
   他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要做个对世界有用的人,用我的行动,来证明人的心,是善良的!
   于是,他终于起身,来到了母亲的面前,告诉母亲,自己会痛改前非的。
   从此,我们的缪希雍同学重返学堂,步入了人生的正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疟疾,又是倒霉的疟疾
   此时的缪家,已经破败了,他们的生活很是贫困,但是缪母本着穷什么不能穷教育的原则,一直支持着缪希雍的读书学习。
   真是位了不起的母亲啊,要是搁一般人,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早让缪希雍去东莞打工去了。
   就这样,缪希雍虽然身子骨还是那么的弱,但是,还一直坚持着刻苦学习。
   但是,倒霉事儿还是来了,他在十七岁的时候染上了可怕的疟疾。
   之前,其实缪希雍患过几次大病,但是和这次的疟疾比起来,那就显得太小儿科了。
   这次的疟疾的确是十分的严重,搞得本来就身体单薄的缪希雍更是骨瘦如柴,母亲把仅有的钱都拿出来请医生了,用缪希雍后来的话说,那是“凡汤液丸饮巫祝,靡不备尝”,就是说基本上广告上宣传的药都买回来吃了,报纸上介绍的名医也都去看了,最后没有办法,连神仙巫婆的山头都拜了,结果还是没有好。(终无救于病)
   这个病最后折腾了快有一年,缪希雍和母亲几乎绝望了,天啊,难道我们要束手待毙吗?
   这个时候,一个响亮的口号出现在了缪希雍的脑子中,这就是:求医不如求己啊!
   对啊,自己家里不是还有几本医书吗?不是还有一本叫做《黄帝内经》的基本读物吗?难道我自己不能研究一下这个医学吗?
   是啊,这个医学里到底有什么奥秘呢?为什么社会上的这些医生很多都治不好病呢?
   此时,父亲去世前医生一张张惊慌失措的面孔又重新出现在了缪希雍的脑海里。
   对,我就自己看医书,自己琢磨这个病到底该怎么治!
   过去有句话,叫“秀才学医,如笼中捉鸡”,另外一个说法是:“秀才学医,如快刀斩豆腐”,什么意思呢?这两句话都是用极其通俗的语言(通俗到有点不像秀才说的,倒是很像是秀才的老婆说的),形容了如果受过了正规的传统教育,那么学习中医是很容易的。
   因为它们的理论根基是相同的,都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于是,缪希雍开始翻出尘封已久的医书,仔细地翻阅了起来,从此在缪家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会儿看见缪希雍捧着本《黄帝内经》在冷得直打哆嗦地看,一会儿又看见同样捧着《黄帝内经》的他在热得满脸通红地看。
   看着看着,缪希雍读到了这样的句子:“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缪希雍的心里终于敞亮了起来,原来这个疟疾是这样啊。
   于是,缪希雍把这个疟疾当作暑邪来治疗,斗胆给自己开了方子,并在忐忑不安中服下了自己开的药方。
   缪母此时是最紧张的了,她已经做好了如果缪希雍突然口吐白沫并翻白眼时去请医生的准备。
   结果是,缪希雍并没有翻白眼,反而更精神了,没到十天,这个折腾了近一年的疟疾,居然让他自己给治好了!(不旬日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要求学医
   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自己拿着书琢磨琢磨,居然能够把自己的病看好了,天下居然有这么神奇的事情?
   其实,缪希雍同学自己的疟疾痊愈了并不是什么大事,此事最大的后果是:它激起了缪希雍对医学的极大兴趣。
   因为,这使得缪希雍开始怀疑报纸广告中那些所谓的教授和专家,他们到底看医书吗?为什么我病了那么长的时间他们都看不好?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个像我一样的患者,大家都在病痛中度日,而那些所谓的专家却都在洋洋自得地大把捞着银子,却无法治愈我们的病!
   原来治疗疾病的真谛似乎就藏在这些古代的医书中,只要好好的学习这里面的知识,就会明白治病的道理,那么,天下该有多少人受益啊!
   这,就是缪希雍在给自己治病成功后得到的最大的收获,于是,他开始立下志愿:我要学医!
   当然,母亲对这个事情是支持的,能够做个对世界有用的人,那将是好事一件啊!
   就这样,缪希雍踏上了学医的道路,从此,一位中医名家即将诞生。
   但是,学习的过程是很苦的,在把家里的医书读完了以后,由于家里贫穷,没有钱再来买医书了,于是缪希雍只好到别人家里去借书来读。
   去谁家借呢?原来,在与缪希雍家隔几条街的地方,有一个姓赵的人家,这家人很有钱,户主赵承谦曾经做过广东参议,家里的宅子很大(现在还有呢,就在现在的常熟市古城区南赵弄十号,各位离得近的朋友可以前去看看),他们家里的藏书很多,而且,他们家的儿子叫赵用贤,也是个读书人,非常爱好读书,和缪希雍很有共同语言,于是,缪希雍就经常去他们家,把自己希望看的医书借出来,赵家的藏书馆名叫“脉望馆”,珍藏着很多宋刻善本医书,缪希雍对此感到如获至宝,终日沉湎于书山学海之中,“沉研剖析,割剥理解”,“遇会心处,辄摘记之”。
   在缪希雍同学努力攻读医书的同时,让我们抽出点儿时间,顺便介绍一下这个赵家的儿子赵用贤同学。
   该同学于隆庆五年(1571)中了进士,去北京做了个翰林院检讨的七品小官,从此和缪希雍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这位兄弟名扬天下,原来,当时的当朝首辅张居正的父亲死了,张居正本来应该回家奔丧,但张居正却利用“夺情”的程序,让皇帝留下自己,不用回家居丧,于是,这位赵用贤兄弟就和其他几人上书,弹劾张居正,这事当时闹得很大,最后在万历五年(1577),他们五人被处以廷杖,赵用贤廷杖六十,这位赵用贤同学是个大胖子,在被打的时候臀部的血肉横飞,据说掉的最大的一块肉有巴掌大,然后赵用贤同学那强悍的老婆出现了,她收集了老公被打掉的大块的肉,回家后,加了点盐,给做成了腊肉,要留给子孙看看,他们的祖上是多么的英勇。
   而实际上,赵用贤的儿子也的确不是一般的人物,在赵用贤老兄还没有中进士的时候,他的儿子就出生了,名字叫赵开美,估计大家看这个名字有点眼熟,没错,就是那位刻印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赵开美。
   在中医界,宋朝时刻印的《伤寒论》元祐本被称为“小字本”,宋代原刻的大小字本到了明代就已经看不见了,但是在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我们的赵开美却偶然看到了一套小字本,这令他喜出望外,于是就立刻借来,给翻印了下来,因为刻印得太接近原貌了,所以现在通称赵开美本为“宋本《伤寒论》”。
   但是,赵开美所看到的北宋原刻小字本,在翻刻完还回去以后,就消失了,也不知道哪里去了,总之是丢失了,于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宋版《伤寒论》原貌的只有赵开美本了,今天赵开美本世上仅存五部,最好的一部在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呢,还没有整理出版,我很担心,不知道他们图书馆的防火措施如何,否则要成为千古罪人的。
   就是因为赵开美,我们才得以见到宋版《伤寒论》的真面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苦读的日子
   现在我们读医学院是怎么读的呢?
   大家基本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每个月家里会把钱寄过来,就是经济困难的同学,政府也给伙食补助和贷款什么的。
   书在图书馆里有的是,随时可以去看,根本就不用看谁的脸色。
   缪希雍那个时候可没有这种好事儿。
   因为家里没有钱了,所以需要他一边赚钱养活自己和母亲,一边去赵家借书读。
   那么,他靠什么来赚钱养家糊口的呢?
   一个读书人,当然是办补习班了!
   缪希雍把家里的房间收拾了一下,早晨趁没人时到外面的大树上刷糨糊,贴些广告,白天给来补习的同学们上上课(也不知道他讲得如何,总之文献记载他自己曾经考了一次科举,也没有考中,从此就再也不考了),讲完课以后,就让同学们回家自习,然后他开始捧着借来的医书,苦读。
   “书非借不能读也”,前天一个朋友在给我的邮件里写着这样的话,真的,有的时候,完美的读书条件摆在你的面前,可能你却在睡大觉。可是,你知道那些在贫苦的环境里读书的孩子的想法吗?他们在想,天哪,这本书后天就要还给人家了,可是还有十几页我没有看完呢,如果还了,我以后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我一定要把这里面的内容都记下来啊!
   于是,就废寝忘食地苦读,力争把每个句子都记到脑子里,生怕忘记了那句话,以后就再也看不到了。
   白天的时间不够,就在晚上读;晚上的时间不够,就不睡觉地读,直到东方破晓;到了期限还没有读完,就要叩头作揖给人家陪笑脸,希望人家再宽限一两天。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缪希雍苦读了十年的医书!
   一转眼,他已经二十七岁了。
   此时,他感觉自己的医学知识已经基本具备了,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远方。
   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还有许多高人啊,在民间热闹的街市中,在云雾奔腾的高山上,一定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人啊,我不能在家里这样死读书本了,我要到民间去实践,去学习!
   有了这个想法后,一天,他终于向母亲提出了想要到远方去游历的意图。
   母亲对此非常支持,虽然她知道,这样可能要很久都见不到儿子了,但是,深明大义的缪母也清楚,儿子的志向又岂是在区区的书房里就能完成的?
   于是她就忍住眼泪,积极地鼓励儿子出游。
   缪希雍也告诉母亲,我到了外面,我会赚钱给您带回来的,您放心吧。
   然后,他辞别母亲,开始了千里寻访高人的生活。
   这一去,就又是十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到部队去锻炼锻炼
   缪希雍这次远行的范围可就大了去了,江南一带自不必说,还去了福建、湖北、江西,然后北上河北、山东等地,最后去了北京,还在北京的五环外比如通州、平谷等地驻扎了很久,           这是后话,我们以后再提。
   关于古人的出游,我觉得实在有必要在这里议论两句。
   古人有个习惯,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们认为周游各地可以开阔胸襟,增长学问,总之是好处多多,这种学习方法也曾经很是让我羡慕,但羡慕之余,我总是想搞懂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古人哪里来的那么多的钱?要知道,旅游可是一个很费钱的事情,不能游着游着兜里的银子没了,于是就改讨饭的了。
   那么,古人到处游历,到底靠什么支撑呢?
   有原来就有钱的,比如以前看李白到处作诗,就很狐疑,后来有人考证原来李白还兼任小矿窑的主人,经常倒腾点儿矿石什么的。
   有互相提供住处的,和现在的网友一样,大家认识了,就我去你的家乡住你那,你来我这里住我这,从古代文献看,那个时候大家还都不鸡贼,读书人去了外地住在人家家里经常是一住就是很久,吃人家的喝人家的,人还特热情,扫榻相迎,搁现在这主儿的老婆一定会跳起来:严重干扰我的私人空间了,他走,要么我走!(可能跟现在房子小物价高有关)
   还有就是四处打工,似乎读书人在过去还是比较紧俏的,可以凭着自己的几首歪诗到好学问的人家混点吃喝,找个地主家当个家庭教师,等等,总之还都能有口饭吃。
   按照缪希雍的性格来说,他当然不会去人家里混饭吃,他基本是凭着自己的本事打工来着。
   那么,他到底都打了什么工呢?让我们从文献的蛛丝马迹中来分析一下吧。
   后来,缪希雍的好友汤显祖(就是那位写《牡丹亭》的高人)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缪希雍“曾为闽抚许孚远幕客”,这就为我们透露了一些线索,那么,这位许孚远是谁呢?
   原来,这位许孚远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是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隆庆初,首辅高拱荐其为考功主事,出为广东佥事。这个时候倭寇骚扰广东,这位许孚远统军以水陆夹攻,大败倭寇。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逐“拱党”,谪为两淮盐运司判官。后历兵部郎中,出知建昌(今江西水修西北)府。再后来出任福建巡抚。
   看来,缪希雍曾经跟随许孚远在军队里锻炼过,做过参谋一类的职务。
   一般从部队退下来的人我们都能够看出来,透着那么的一股英气逼人的劲儿,我们要是再看看缪希雍后来的豪侠作风,估计大家心里就明白了,这都是在部队锻炼出来的。
   那么,缪希雍跟着这位许孚远先生能学到什么呢?
   原来,许孚远一生精研学问,其中最重要的:他是那位流芳百世的王阳明先生的正传。
   这回您该明白为什么许孚远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能够统兵大败倭寇了吧,原来人家学的是“知行合一”的心学啊,是王阳明先生的正传啊!
   看来,我们的缪希雍真有眼光,连打工都要在学问家的手底下,一边赚生活费,一边跟着人家学习哲学。
   说到哲学,大家可别小瞧了,它讲的可是万物的规律,是方法学中的方法学,多少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同时都是哲学高手,我们接待外宾时会被告诉外事礼仪,其中有一项就是,如果这个科学家同时是哲学高手,比如他是医学博士同时也是哲学博士,在介绍时一定要先说:哲学博士,然后再说医学博士,否则就是失礼。曾经出现过把顺序介绍错的,老外上来一定会特别纠正:我是哲学博士,然后才是医学博士。
   西方人对方法学的重视若此。
   通过对心学的学习,缪希雍的精神境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他在日后的著作中,曾经多次提到医生的精神境界问题,可见他对医生的内心修养是十分重视的。
   比如他曾经写到:“凡作医师,宜先虚怀”,“苟执我见,便与物对”,“一灵空窍,动为所塞,虽日亲至人,终不获益”,意思是说作医生的,一定要谦虚,否则固执己见,那么你就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那么即使你天天和圣人再一起,你也会一点儿东西都学不到的啊。
   上面这段话出自缪希雍著名的“祝医五则”的第四则,是他对一个好的医生的要求,探讨了如何修心的问题。
   有网友提问,学习中医和学习古文有关系吗?作为一个学中医的,知道怎么用草药不就得了,还需要搞什么学问弄懂古文吗?
   恰巧,就在缪希雍对医生提出的五则要求的第二则,就是他对读书识字的要求。
   他说:“凡为医师,当先读书。凡欲读书,当先识字。字者,文之始也。不识字义,宁解文理?文理不通,动成窒碍”,“望其拯生民之疾苦,顾不难哉?”他要求医生要“读书穷理,本之身心,验之事物,战战兢兢,求中于道”。就是说,如果文字功夫不好,读书可能会影响领会的,这样也就会影响到救人。缪希雍对此重视之极,竟然放在了第二则的位置。
   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吗?顺手给您举个例子吧。
   明朝有个名医叫戴元礼,有一天,他路过一个医生的诊所,正好看见一个患者拿着包好的药走出来,就在这时,突然看见那位医生从诊所里追出,向那个患者嘱咐:“煎药的时候一定要把一块锡放进药里啊,别忘了,放块锡!”
   这位戴元礼就很纳闷,这是个什么用法儿呢?要加入锡熬药?
   戴元礼也真谦虚,就进去直接向这位医生请教:“您为什么要放锡呢?”
   那位医生很不谦虚,不屑地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张仲景的小建中汤熬药时要放入锡吗?”(小建中汤要求放入的是高粱饴糖的“饴”,也写作“饧”)
   戴元礼这才明白,原来这位医生读书不好,把“饧”字给当成了“锡”字了。
   由于自己对古文的不熟悉,导致不知道有多少患者是和着锡熬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从军队出来后,缪希雍已经是一个豪气冲天,身体健壮的年轻人了,此时,他把目光投向了民间。
   民间的高人只要是他听说了,那就一定要去拜访学习。
   当时在无锡有一位名医,叫马铭鞠,这位马铭鞠治病据说很有一套。
   缪希雍听说后,立刻前去拜访,在一般情况下,像马铭鞠这种医生的技艺是不大会轻易外传的,但是,缪希雍有着一颗赤诚的心,他靠着自己的真诚打动了马铭鞠,于是,马铭鞠就让缪希雍跟随着自己,把自己的学问都传给了缪希雍。
   以一颗真诚的心向学,没有人会不愿意教给你的。
   在马铭鞠先生那里,缪希雍果然大开眼界。
   举几个例子吧,这位马先生非常擅长治疗性病,当时的中国,随着对外改革开放,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也随着外国商船进来了,东南一带的性病已经非常流行。
   有一天,一个叫李行甫的人,患了梅毒,在前医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了水银等药,结果导致这个患者三天以后出现了舌烂的症状,牙也掉了,咽喉也溃烂,弄得满屋子都是秽气,吐出的腐烂的肉跟猪肝一个颜色,这个情况,甭问,什么都没法儿吃了,大小便也不通了。
   请来的医生一看,得,没法儿治,拜拜了您呐,您自个儿挺着吧。
   这位李行甫这个后悔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我要是不去那个春香楼,不就没这事儿了吗?
   后悔有什么用啊,接着请医生吧,于是就请来了马铭鞠。
   马铭鞠一诊断,就说:“这是中了水银的毒啊,现在患者肚子虽然胀,但还没到坚硬的程度,说明水银的毒还没有致命,首先要解毒处理。”
   这个解毒的方法听着很恐怖,他拿来了一些黑铅,然后用大量的甘草、桔梗、金银花等药熬,熬好了后给患者喝一些,再用剩下的洗患者的手足。
   结果,第二天,患者开始从大小便排出很多黑水,病情就开始稳定了。
   然后,又用了些外用的药吹到嗓子里,又口服了些解毒的药,这个患者后来就痊愈了。
   看来在抗生素发明之前的中国,医生们曾经想了许多方法来解决梅毒的问题。
   缪希雍看了以后,认真地学习,并且把这些方法后来都记录了下来,写在了书里。
   还有一个患者,是个青年人,叫倪仲昭,他患的是喉癣,也是喉咙里的疾病,其他的医生怎么治疗都不见效,结果是整个喉咙开始烂了,吃的东西必须是面粉熬烂,仰着头才能咽下,每次咽的时候都要哭一场。
   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病,于是请来了马铭鞠。
   马铭鞠一看,说:“这不是外感的风火毒,你曾经患过梅毒吗?”
   青年人说:“没有啊?”
   马铭鞠接着问:“那你的父母患过梅毒吗?”
   青年人恍然大悟:“是啊,他们患过,是治愈了三年后才生的我。”
   马铭鞠说:“果然如此,这是毒性遗传给了子女。”
   于是,同样开了甘草、桔梗、山豆根、草龙胆、射干等药,尤其是每付药里用了土茯苓半斤(量够大的),再配了点儿牛黄,结果半个月后,这个病就痊愈了。
   回头缪希雍就请教了:“马先生,您说难道这个梅毒它会遗传吗?”
   马铭鞠叹了口气,回答说:“凡是父母正在患梅毒时生育的孩子,很少有不被传染的,具体的症状是浑身都溃烂,从头顶到脚,除了两个眼睛,几乎没有完整的地方,这一定要按照梅毒来治疗啊,很多医生都不知道,按照各种方法治疗,最后不免于死,可叹啊。”(论述很长,大意如此,就不给大家都抄下来了)
   于是,缪希雍就把这段话记录下来,后来,当他出版《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时,给收录了进去,并在后面标注“马铭鞠传”,意思是马先生传授的,但是由于缪希雍太有名了,所以现在很多人写文章都说是缪希雍先发现了梅毒的遗传性,实际是马先生的成果,缪希雍同志的科研态度是严谨的,这事儿人家在引文里都说了。
   缪希雍和这些人的关系很有意思,与其说这是师生关系,倒不如说这是一种更近乎朋友的关系,他在这十年的游历生活中,足迹遍及大半个大明王朝的土地,造访了许多名山大川,乡间村落,所到之处,有患病的,他就给人看病,碰到有谁有绝招秘法的,他就虚心请教,文献说他“缁流羽客,樵叟村竖,相与垂盼睐,披肝胆,以故搜罗秘方甚富”。
   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缪希雍一身豪气,人特爽朗,没架子,人缘特好,见了面就不拿自个儿当外人,无论你是道士,还是毫无身份的樵夫,总之各种人他都和你诚心交往,肝胆相照,恨不能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
   缪希雍对待周围的人从来不保守,说自己有什么秘方掖着藏着的,没那事儿!缪希雍随时把自己知道的医疗心得告诉大家,还很怕别人记不住,总是写下来给人家。
   就这样,他身边所有的人都被感动了,经常是拉着他,告诉他说:我家里传下来这么一个方子,治疗某某病效果特好,现在我告诉你吧。
   如此十年,缪希雍从民间学到了大量的医疗知识,其丰富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为什么这么说呢,您只要看看他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收录的秘方数量就知道了,而且,在他的《神农本草经疏》这本书中,他对药物学的知识好多都是从实践中学来的,尤其是关于药物炮制这个领域,缪希雍的记载可谓是个大全,后来,清代药物炮制的繁盛是有缪希雍的功劳的。
   当然,在这十年的游历中,缪希雍也遇到了一些足以影响他一生的人。
   紫柏大师就是一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慈悲到底是什么
   在游历的过程中,缪希雍一边给人诊病,一边学习,倒是进步很快,但是,进步越快,他的心里的一些疑问就越多。
   在路途上,他看到了百姓的贫困生活,看到了病痛中人们的痛苦,也看到了某些医生趁患者有病要挟钱财。
   这个世界,人心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帮助人们解除痛苦呢?
   一些问题,他在许孚远那里并没有完全获得答案,于是这些问题就沉积在心里,等待着获得解答的那天。
   那一天,终于来到了。
   现在,已经没有人确切地知道缪希雍遇到紫柏大师的情景了,那就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吧。
   那天,山间的小径清凉幽静,路边修长的竹林翠色欲滴。
   缪希雍一路赶来,心中急切。
   他此次来要见的,就是真可禅师,也就是后来的紫柏大师。
   在禅房里,缪希雍终于得见这位高人。
   其实,历史上记载紫柏大师是一个很怪的人,据说他十分生猛,如果来客的心不善良,话不投机,他甚至拿起大棒子要打人家(一棒之下,直欲顿断命根),您说这路和尚一般人谁敢去拜访啊?
   但是,紫柏大师对缪希雍却十分客气。
   因为,他感受到了缪希雍一颗善良的心。
   缪希雍把自己心中的疑惑对紫柏大师讲了,紫柏听了以后,微微地笑了,他问了缪希雍一个问题:“你一定听说过唐代高僧玄奘的故事吧?”
   缪希雍点点头:“是啊,听过。”
   紫柏大师接着说:“玄奘法师的心中也是充满了疑惑啊,这个世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苦难呢?他也非常痛苦,那么,他到底怎么办了呢?他立刻启程,去天竺求取真经,他历尽千辛万苦,徒步翻越沙漠、雪山,凭借自己的信念,完成了此次取经,我们不论他翻译的佛经会造福多少人,我们只看他的取经的行动,这么大的愿力,就感动了无数的世人,激起了世人巨大的善心。”
   缪希雍仔细地听着紫柏大师的话,沉思着。
   紫柏大师:“这个世界的确有着很多的痛苦、丑陋,但是,我们如果一味悲叹世人可怜,然后不停地修行自己,并不算是慈悲,真正的慈悲,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世人,可能这个任务是很难完成的,但是我们一定要发大愿力,尽力去做,不要管别人怎样,你只管去做,相信总有一天会感化世人的,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慈悲啊。”
   缪希雍的心中慢慢地明亮了起来,他不住地点着头。
   紫柏大师又说:“你是一个医者,我是一个僧人,但是,希望我们能够在各自的领域,一起发心,去尽力做这件事情吧!”
   缪希雍双手合十,对着紫柏大师做出了自己的承诺:“禅师,我一定会尽一生之力,去做好一个医生,帮助世人!”
   就这样,两个人在一起又聊了很久,他们的一颗普救众生的心,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从此,缪希雍对紫柏大师执弟子礼,尊敬有加。
   后来,紫柏大师发大愿力,发起创刻方册大藏——《嘉兴藏》(佛教经典的总汇称之大藏),
   这部《嘉兴藏》可非同小可,它在佛教大藏经典中地位重要,除了收录宋元以来入藏的大小乘经论外,还收了一大批中国历代高僧的撰述,这些在其他历史资料中都很难见到。
   《嘉兴藏》不仅仅是佛教大藏,它所含内容浩瀚宏富,是研究中国佛教史,也是研究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参考典籍。
   紫柏大师其功德无量啊。
   在这部典籍的刊印过程中,缪希雍是一个重要的赞助者。
   文献记载:“誓愿资助者乃常熟缪希雍、金坛于玉立、丹阳贺学易、吴江周祗、沉演等。”
   在许多年以后,由于阉党的陷害,紫柏大师没等《嘉兴藏》全部刊完,就被奸臣抓进了监牢,在监牢里,紫柏大师知道阉党不会放过自己,就在沐浴以后,高诵佛号,端坐而化。这一年是万历三十一年(1603)。
   但是,他正直的人格和不屈不挠的敬业精神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的继承人,他的弟子们在他圆寂后,继续着他的事业,在一百二十年后,直到清代初年,才终于完成了这部浩瀚的佛教经典。
   紫柏大师被誉为明末四大高僧。
   紫柏大师圆寂以后,缪希雍悲痛万分,曾亲自跑来,给紫柏大师下了葬。
   虽然,在他们的一生中,因为要各自忙碌,这样畅谈的机会不多,但是,他们普救众生的心,却是始终相通的。
   后来,缪希雍把这些慈悲精神融入了医生的道德修养中,在对医生提出的“祝医五则”的第一则中写道:“业作医师,为人司命,见诸苦恼,当兴悲悯,详检方书,精求药道,谛察深思,务期协中”,“戒之哉,宜惧不宜喜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童便也能治病吗
   讲两个缪希雍治病的故事吧,否则大家会以为他这些年光学习了,其实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有个姓于的患者,和缪希雍认识,他的父亲刚刚去世,刚办完丧事,自己就患了一种病,主要的症状是眼睛痛,眼珠子痛得如同要掉下来似的,同时胸肋和后背像有棒槌在敲打,还有昼夜咳嗽,也没法儿睡觉了,吃饭也吃不下去了。
   这种浑身上下一起疼,同时还咳嗽的病证实在是让人痛不欲生,这位于同志觉得自己可能要熬不过去这关了(自分不起),就把亲友们找来,纷纷告别。但他很搞笑的是,先找来告别的竟然是我们的缪希雍同志(促仲淳诀别)。
   缪希雍同志哪里见过这个?怎么着?还没来请我看病呢,就先把我请去告别?居然有这等事情?
   不过那告别就告别吧,反正也正好去看看这位于同志到底是因为什么死的。
   这样缪希雍就来到了于同志的家。
   见到了于同志,了解了一下情况,听完了,又摸了一下脉,然后笑了:“你这哪里会死啊,还告别呢,我来给你开个方子吧!”
   于同志一听,不用死了,当然喜出望外,家里人听了也特高兴,于是就拿来了纸和笔。
   缪希雍一摆手:“不用纸笔!”
   “啊?”大家都很奇怪,不用纸笔怎么开方子啊?
   缪希雍一笑,告诉于同志:“你就把隔壁那个三岁的小男孩抱到家里来,每天用碗接他的尿,喝下去,每天三大碗,连喝七天!”
   然后还嘱咐呢:“要趁热喝啊,凉了喝下去就不好了!”
   “啊?!”于家上下听了差点没都从椅子上跌下去。
   “我们没听错吧?喝小孩子的尿?”
   于同志也不吭声了,低头在那里赶紧反思:我没在哪里得罪这位缪希雍老大吧?我都到要死的份儿上了,还拿我开心?
   缪希雍见大家显得很不开心的样子,就严肃了起来,对他们说:“你们几时见到过我缪希雍拿人生命开玩笑?请放心,尽管服用,一定会见到好处的!”
   于同志一想,也是啊,缪希雍是个四方闻名的侠义之士,爱惜人的生命胜过一切,不至于拿我开涮吧?
   这才放下心来,当晚,就把隔壁家的小孩子给借来了。
   隔壁这户人家也挺纳闷的,您别不是借错了吧,我们家还有一头能挤奶的牛,您都不借,却要借我们家孩子挤尿?您敢保证您没听错?
   这个三岁的孩子更奇怪了,哪里受过这个待遇啊?自己一撒尿,就能看见一位叔叔立马在旁边毕恭毕敬地拿碗接着,然后,一扬脖,咕咚几口,全给喝了。
   小孩心想:这家人怎么这个毛病啊?要是你们喜欢,我们家我爸爸、妈妈都会撒尿,也给你们借来?
   就在大家胡思乱想这功夫,这位于同志可就发现问题了,原来,喝了这个童便以后,自己大便的时候就开始泻下淤黑的血了。
   喝了七天的童便,下了七天的黑血。(七日下黑血无数)
   然后缪希雍来了,就问这位于同志:“怎么样,身上还痛吗?”
   于同志一体会,咦?真的不痛了!
   但是,还在咳嗽。缪希雍诊了脉,说,咳嗽需要慢慢调理,你不要着急。
   于是就开了方子:天冬、麦冬、贝母、苏子、橘红、白芍药、鳖甲、青蒿子、桑白皮、五味子、百部、枇杷叶,熬好后兑入竹沥和童便(看来隔壁的小孩还要继续借用)。
   喝了几天,咳嗽却没有见好,家里人开始有些怀疑,尤其是于同志的母亲和弟弟,都怀疑于同志是身体虚,需要补补,就催促在药里加入人参、黄芪等补药。
   缪希雍听了,坚决反对,说:“哪里虚啊,不虚,千万不要补啊。”
   可家里这二位死活不信,非要补不可,于是就偷偷地在药里自己加入了黄芪二钱,结果这位于同志当天晚上就感到了胸闷,发热,睡不着觉。
   这下服了,这两位不敢再随便乱动了,于是就安心按照缪希雍的方子服用下去。
   这个病看来确实很顽固,等到了一个月的时候,才完全好利索。
   病好了后,大家都很好奇,觉得喝小孩子的尿很有创意,连忙请教缪希雍其中的奥秘。
   缪希雍笑着说:“这个童便,它性味咸寒,滋阴降火,能除骨蒸,解劳乏,用来治疗肺热咳嗽,那效果是最好的了,而且还能消除瘀血,化瘀生新,大家可不要小看了啊。我们的于兄,他的病其实不是虚,而是由于父亲去世,太悲伤了,而且又加上了些恼怒的事情,所以是肝经和肺经有火,这里加上童便,正好把火给泻了,就增加了用药的效果。”
   噢!原来如此,大家听了恍然大悟,尤其是隔壁的那位家长,听了以后,望着自己的儿子,眼睛逐渐亮了起来。
   其实,中医使用童便来做为药物已经有很久的时间了,在古代擅长使用童便的还有一位医家,那就是明朝的一位太医薛立斋。
   就在缪希雍这次使用童便的若干年前(具体时间是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那时候缪希雍还没有出生),我们的薛立斋也还没有当上太医院的院长,那时他出差去外地,结果遇到了车祸(古代就有交通肇事了),薛立斋被重车给压了一下,估计是受了内伤,昏迷了很久,醒来以后,立刻就让人找到童便,喝了一碗,结果是立即“胸宽气利”,活了过来。
   大家都以为薛立斋是温补的高手,其实薛立斋还是外科大家,在他治疗外伤病的时候,使用到童便的地方还真特别的多,关于这个,等讲到薛立斋的故事时我会再详细地聊聊。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缪希雍吧,一转眼,又来了位患者请他看病。
   这位姓钱,叫钱晋吾,他患的是什么病呢?是腰痛。
   腰痛这个病简直是太多了,在临床中我们天天都可以见到,引起腰痛的原因也非常的多。
   那么,这位钱晋吾先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缪希雍来到他们家,一诊断,是因为气郁,同时过去受过伤,有瘀血停滞在腰间,所以才疼痛。(各位注意,这个瘀血腰痛的诊断要点是:痛在一个地方,不会来回窜动着痛,一般在夜里会明显些,疼痛的感觉比较尖锐)
   于是缪希雍就给开了方子:牛膝、紫苏梗、五加皮、橘红、香附(这里标注香附要用童便炒一下,研成细末)、续断。
   然后,又特别照顾了钱先生一下,告诉他,在饥饿的时候,不要忘记了,要服用童便一大杯。
   看来这位钱先生也要挨家挨户地去借小孩了。
   这里缪希雍为什么要用童便,我不说大家也明白了,为的是要化瘀血啊。
   那么,治疗效果怎么样呢?这个童便到底白喝了没有呢?
   结果是:两付药以后,这个腰痛就痊愈了。
   看来缪希雍还真是善用童便的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井底泥是什么
   顺便提一句,前面治疗的于同志叫于中甫,往他的药里偷着下黄芪的弟弟叫于润甫,这二位和缪希雍的关系都不错,尤其是这位弟弟于润甫,据说特别擅长酿酒,在当时很有名,可是根据文献记载,他的酿酒却是向缪希雍学的,看来缪希雍这些年行走江湖,学习的东西不止是医术,居然连酿酒都会了,他把一种叫五加皮酒的酿造方法教给了于润甫,结果这个酒一炮打响,销路非常的好,味道也确实独特,当时人颂“为南酒之冠”。
   后来,这位于润甫的妻子怀孕期间患了外感伤寒,也是缪希雍给治疗的。
   那个时候,于润甫的妻子怀孕已经九个月了,却患了伤寒阳明证,当时的症状是头疼,身上发高烧,非常的口渴,舌苔是黑色的,并且形成了芒刺(可见缪希雍已经非常善于观察舌象了)。
   当时大家都急坏了,这搁一般人都受不了,何况肚子里还有个孩子呢?
   缪希雍来了,一看,的确是很危急了,赶快吩咐于润甫同志,让他到井里去掏井底的泥,掏上来以后拿泥敷在患者的肚脐上,干了以后再换新的敷。
   啊?这个于润甫也晕了,您让我哥哥去接小孩子的尿,让我到井底掏泥,我们家招你惹你了?
   但看缪希雍一脸严肃的样子,也不像开玩笑啊,于是只好执行。
   缪希雍同时开了方子,因为是阳明证,就开的是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伤寒论》中方子,用来治疗热病气阴两伤之证)。
   在这个竹叶石膏汤中,重要的一味药就是生石膏,是清透气分之热的,缪希雍是擅长用石膏的高手,各位注意了,后世的许多应用石膏的经验都是从他这里来的,在这个医案里,他使用石膏的分量是多少呢?
   在治疗的一昼夜内,使用了十五两五钱的石膏!
   我们的于润甫同志吓得已经都快说不出话来了,心想您下手轻点儿啊,这位肚子里还有个孩子呢。
   但是,再看看缪希雍的样子,完全是有把握的样子,于是只好挺着,看缪希雍怎么治疗。
   一般情况,使用一二两的石膏就已经是很大的量了,而十五两五钱,如果不是有胆有识的话,是断然不敢使用的,这种使用方法,在古今医案中堪称一绝啊。
   结果是,患者的病很快就好了。
   六天以后,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小宝宝。母亲和宝宝俱无恙。
   估计您该问了,这石膏是我们中医里常用的药物,这个井底挖的泥是干吗使的呢?别不是又故意折腾这位于老弟吧?
   原来,这也是一味中药,就叫“井底泥”,中医认为,这个井底泥禀地中至阴之气,味甘而性大寒,一般烧伤烫伤用它敷上,可以清热,如果是孕妇患了热病,那么把井底泥敷在心口那里,敷在肚脐和丹田那儿,可以保护胎儿不受热邪的侵犯,不会因为发烧而伤了胎儿。
   当然,现在这味药基本不用了,因为城里已经都自来水了,没处挖这个东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遇见一个叫王肯堂的人
   缪希雍是个侠士般的人物,这种人义肝侠胆,当时的人说他是:如果听说谁有危急病痛,那是毫不犹豫地承诺,“七尺可捐,千里必赴”。所以朋友也特别的多。
   在这次游历中,缪希雍还遇到了一个朋友,那就是,明代著名医学家王肯堂。
   这位王肯堂到底是什么人呢?原来,要提起此人,那在中医历史上也是位响当当的人物。
   顺便介绍一下这位王肯堂吧:他出生于官宦人家,起初并不是医生,小时候因为母亲有病,才开始攻读医书,后来妹妹曾经病危,就是他自己给治好的,但是家里仍然让他去博取功名,他于万历十七年中进士,后来做了翰林院检讨,由于上书抗倭寇事,不知道怎么的得罪了上面(那阵儿上边乱着呢),被降了职,于是一想,嗨,不跟你们混了,还是回家舒服啊,于是称病还乡,开始为人治病,后来他写下了著名的医书《证治准绳》,此书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可见,这位王肯堂也是个高人啊。
   他们相见的那一年是万历七年(1579),彼时缪希雍三十三岁,王肯堂三十岁。
   两人都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相见的地点是在白下(今天的南京)。
   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详细地记载了两个人的见面过程。
   一个是白面书生,一个是电目戟髯的侠客般的人物。
   但是,两个却一见如故。
   因为像这种人,只要聊上几句,便会知道对方的学问功底,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立刻可以感受到对方那颗普救众生的心。
   这种心里的共鸣,立刻使他们抛除了一切,迅速地订为知己。
   从此,两个人成为了一生的朋友,造就了中医历史上一段朋友的佳话。
   其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给大家聊聊。
   在两人畅谈医药的时候,王肯堂就注意到这缪希雍有一个习惯,什么习惯呢?就是有事儿没事儿的,总是从袖子里拿出一个东西,放进嘴里咀嚼(见袖中出弹丸咀嚼),王肯堂就奇怪了,这位老兄偷着吃的是什么好东西啊?这么神秘?
   一开始还忍着,不好意思问,甭搞得自己挺嘴馋似的,后来架不住缪希雍总是在吃,就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就开口问:“缪兄,你那是什么好东西啊?”
   各位此处注意了,我们大家也都很好奇吧,这位缪希雍到底都在怎么保养自己呢?原来他是一身子骨挺弱的孩子啊,怎么就变成了一个大侠般硕壮的人物了,说话声音大得连墙壁都要震坏了,甭问,中气很足啊,那他到底是吃什么把身体弄得这么好的呢?
   正好,王肯堂同志替我们问了,我们听听缪希雍是怎么回答的吧。
   缪希雍说:“这是我在游历中得到的一个秘方啊,叫资生丸(这药现在药店有卖的,有叫资生丸的,也有叫补益资生丸的),是调理脾胃的,在饥饿中的人,服用了它就会感觉不饥饿了,吃饱了的人,服用了它,就会很快地消食啊。”(估计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双向调节的作用)
   然后,缪希雍一点也没犹豫,立刻把这个方子写了下来,送给了王肯堂。
   一般人,有个秘方什么的都是藏枕头底下,谁也不告诉,但是到了缪希雍和王肯堂这个层次上,人家一点都不保守,有什么心得都主动告诉对方。
   王肯堂拿来这个方子一看,不禁拍案称奇,好方子啊!于是就收了起来。
   然后,缪希雍还送给了王肯堂一些资生丸。
   但是,此时王肯堂虽然觉得这是个好方子,但却没有相信它有那么大的功效,也就是说,很怀疑它能够有那么好的消食效果。(颇不信其消食之力)
   终于有一天,试验药效的时刻来到了,那天,朋友找王肯堂饮酒,王肯堂多吃了点,酒足饭饱以后,问题却来了,他不敢睡觉了,因为古代医家都比较懂得养生,吃得太饱后立刻睡觉,是很伤脾的(这个各位注意了,现在很多人这么干),怎么办呢?嘿,这不正好试验一下这个资生丸的功效吗?
   于是,王肯堂同志就本着负责任的精神,亲身体验了一下资生丸的功效,服用了两丸。
   结果,还真没想到,消食效果非常好,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点积滞的感觉都没有。
   于是王肯堂对此方特别的信服(始信此方之神也),并把这个方子作为父亲晚年的保健用药。
   王肯堂的父亲由于年龄大了,“年高脾弱,食少痰多”,后来晚年的保养,基本上就靠着这个资生丸呢。(余龄葆摄,全赖此方)
   顺便提一句,王肯堂的父亲活到了九十多岁,这在古代是十分罕见的,可见此方的功力。
   而王肯堂,也很快就让缪希雍见识到了他的实力。
   原因是,缪希雍自己有一次也病了。
   您该奇怪了,手段这么高强的一个医生,自己也有病啊?
   瞧您说的,医生也是人啊,是人哪有不得病的呢?
   有句古话说的好,叫:医不自治。意思是说医生自己有病的时候,自己治疗的效果不好。
   其实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医生在给自己看病的时候,通常考虑的因素会很多,会把自己的诊断思路给搞乱,有时候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
   这个时候缪希雍就是这样,他此时的症状是身上发热不已,他把它当作外感来治疗,服用了辛凉解表之药,但是没有效果,反而使病情“沉困之极,殆将不支”。
   怎么办?不能自己开药了,在附近自己能够相信的医生里,只有王肯堂了,于是就把王肯堂给请来了。
   王肯堂一诊断,嗨,缪兄你搞错了,这不是外感,这是瘀血啊!
   看来这位王肯堂同志也有自己独特的诊断方法啊。
   于是,开了治疗蓄血的药物,等药煎好了,端到缪希雍的面前,缪希雍一闻这个药味,大声叹道:“一何香也!”
   于是一饮而尽,当天,热就退了,第二天,泻下了许多黑色的大便,然后病就好了。
   王肯堂兄弟果然有独到的地方啊!
   从此,两人更加互相敬重,经常在一起切磋,还一起治疗了一些患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2 13:25 , Processed in 0.05421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