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ibin

收集汉语的过去式,将来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31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ngdong_wang 于 2009-7-31 13:16 编辑
14# 师子吼  
对于中国人,我们很难自觉我们语言里的语法,但是他的确存在.假如不教语法的话,对话可能就会变成这样: 甲问"你吃饭?"(她想问的却是,你吃了饭了吗)这可是两个意思哟.
乙回答"吃"(实际上却是吃了).这就是 ...
xibin 发表于 2009-7-30 20:53

1、我们中国人学汉语,实质上大都是通过等义、同义、近义注释,并通过几次语境校正后掌握的时、态、式、体,并有相应的语言素材进行准确微调。
教授汉语给外国人也可以借鉴这样的做法,先让其掌握熟练一些明确有时、态、体、式的用法,必要时可以辅助以其母语中的等义表达使其理解、掌握。然后,一些看似有规律却又很难说清规律的汉语表达,则就以上述这些汉语现像为基准,告诉他们和上述的什么什么是一样的意思就行了,当然也可以适当辅以其母语的注释。逐步转入并最终实现以汉语训汉语。
2、我们学汉语,其实也不是速成的,在我们婴儿期尚不会开口的时段里,我们始终在观察、倾听、揣摩、确认对汉语各种表达的意义、用法,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才开口说话。并且,不管我们愿不愿意自觉不自觉汉语我们始终在学习中,直到生命消失。任何语言的母语者都是这样。因此,认为某种语言难学,是因为学习者自我或者被他人误导了,认为必定有一个界限,到了那个界限某种语言的学习就大功告成了;另外一个误导就是,必定有一种语言是容易学的,而且头脑中已经有一种以母语为准则的对这种“理想化”语言的预期,并以此来衡量自己在学习的非母语语言。
3、任何一种语言,我们始终都在准备着调整、扩充、校对其语法、语汇,并且或多或少地会不自觉地反省、总结、纠正自己所学的母语,但在对待外语上我们却是以理想化的、功利的、希望一劳永逸的方式进行的,所以才会有难不难之说。
4、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自己的母语是很难的,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的母语是不费力气就会的。事实是这样吗?显然不是。之所以觉得自己的母语是不费力得来的,是因为我们学习母语之初注意力被转移了。学习母语之初,我们除了声音和身体态势,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用来和外界准确交流,而在内部我们只能凭借颜色、形状、气味、触觉、声音等元素在头脑中进行思维,当急需与外界沟通时,我们会因为极端焦急而饥不择食地模仿、吸收外界的交流符号和交流规则。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有两点帮助我们转移了对所学内容难度的注意:1、因饥不择食而忽略了对所学东西难易的注意 2、头脑中没有比较的基准,几乎没有对新鲜事物的抵触情绪和必要
基于上述原因,我可以说必定有人学习外语是不能有很大的进展的。民族观念、宗教观念、政治观念、个人喜好观念、等等,都会成为其对新事物的抵触依据。当这个人不能做到时刻超越自我,那么他学习外语必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瓶颈效应,这种效应的产生并不是所学外语真的有多难,而是来自他内心的抵触和困扰。而化解这种内心抵触和困扰的工作,必须有那个人自己来做。难怪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但我们更多的人却喜欢把责任推脱到教材不好、老师教得不好、语言本身就难等等原因上。

现在,我们就可以知道了,为什么以前中国人师傅收徒弟、带徒弟,首先先要选人,其次要考验未来的徒弟心诚不诚,再次要进行N年时间的非专业训练(干杂活,从事体力劳动等之类),通过这些考验后然后才能正式开始教授。
而现代教育中,前三项“选人、考验诚心程度、N年非专业训练”则是需要每个学习者自己自觉进行的,这前三部分工作其实正是为了尽可能的打消个人由于心理状态原因产生的对所学内容的干扰、抵触,同时也是为所学专业训练、储备体能、相关常识、经验、知识、精神承受能力(毅力)等。

所以,只要老师没有把“我们”教成是“指的是吃饭”等之类的谬误,没有粗暴地打击你的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剩下的主要责任就在于你学习者自己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21# zhongdong_wang
为你鼓掌!!虽然有的地方我看得不是很懂,但是写得很不错,而且你说的观点,也是我第一次听说到的,表示同意.
特别是最后那段,指的是吃饭,是什么意思呀?可否解释一下.

经常有人说,你学语言真有天赋,我很反感这样的说话,一下子就把别人的辛苦抹杀掉了.我觉得你的观点应该是对的,我们愿意接受新的东西时,才可能真正的学习语言.听说有个母语为英语的人在蒙特利尔住了一辈子都不会说法语,想必就是这样的原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21# zhongdong_wang  
为你鼓掌!!虽然有的地方我看得不是很懂,但是写得很不错,而且你说的观点,也是我第一次听说到的,表示同意.
特别是最后那段,指的是吃饭,是什么意思呀?可否解释一下.

经常有人说,你学语言真有天 ...
xibin 发表于 2009-7-31 20:04

把“我们”教成“指的是吃饭”,这句话只是个比方,意思是说教授的是错误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ngdong_wang 于 2009-8-1 07:51 编辑
21# zhongdong_wang  
为你鼓掌!!虽然有的地方我看得不是很懂,但是写得很不错,而且你说的观点,也是我第一次听说到的,表示同意.
特别是最后那段,指的是吃饭,是什么意思呀?可否解释一下.

经常有人说,你学语言真有天 ...
xibin 发表于 2009-7-31 20:04

关于天赋的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不绝对。只不过中国人在夸别人的时候往往喜欢言过其实,即使没有天赋也说有天赋。关于天赋,分两方面说。一方面是指人的物质条件,比如天生反应灵敏、记忆力强悍、过目不忘等等,像这些本领我们大多数人后天通过训练也能获得,但那些人似乎不用经过训练生来就具有这种本领,那么这就是天赋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有些人天生定力很好不用训练就能做到对新鲜事物不抵触或者很少抵触,以致能够比别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这也是一种天赋。
而在语言学习方面除了上述的天赋条件外,如果你对语音、语法、语义能够很容易理解毫不费力,那也是天赋。
但是,据我个人的观察和思考、分析,我觉得上述这些天赋有很多成分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也就是心理素质训练、性格训练)来实现的。
唯一不能轻易改变的,是人的神经系统等属于机体方面的物质条件。这种物质条件是真正的天赋。要改变这种物质条件除非进行生物改造,基因改造,体育锻炼或者困境磨练也是有一定的生物改造效果的。这种纯粹的物质条件就好比你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和别人的不同配置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差距一样。
而计算机系统不同的硬件配置,如果软件系统配置得不好,那么硬件优秀的计算机也许总体运行效果和硬件一般的计算机总体运行效果差不多,甚至比之还不如。
其实,我所说的这些以及在其他几楼里回复的内容中(比如你说有些地方看不太懂的部分),基本是依据心理学原理结合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并辅以自己的自省、回忆得来的结论。这些结论已经是比较综合的了,如果把他们作为试验或者训练项目的话,可以分成几个步骤、项目来逐步逐级完成。那样,你就会觉得原来真的是这样。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兄弟很有研究。讲到天赋与软硬件的对比,我有点儿想法也表达一下。

中国的语言,在深入人的意识或者更深的精神层面,要超过英语,因为完全用思维去分析有一定难度。西方的语言之所以有比较规范的语法,和它语言本身深度不够,复杂度不够,要表达更复杂的东西就需要更复杂的规矩有关。汉语存在语法,但这个语法目前还没有被完全总结出来,我认为未来也不太可能被比较完整地总结出来。这与中国的语言特性有关,中国的语言里,有太多的东西不在意识、思维和逻辑当中了,而语法这类规矩,都是用意识总结的。所以我认为意识永远也做不到比较完整地描述汉语的语法。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唐诗里有一种东西叫作韵,或者叫作意境,这东西几乎就是纯感觉的,大部分处于可思考的范围之外,处于逻辑之外,这东西不是那个字或词本身的意义或者功能,这是属于超常发挥的,这种东西你如何把它用语法来归纳呢?汉语当中,处于这个层次的东西非常多,假设意识与思维是一个球,这些东西完全在球之外,那么用球内的理论能够形容球外的世界吗?鞭长莫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ngdong_wang 于 2009-8-15 18:25 编辑
楼上的兄弟很有研究。讲到天赋与软硬件的对比,我有点儿想法也表达一下。

中国的语言,在深入人的意识或者更深的精神层面,要超过英语,因为完全用思维去分析有一定难度。西方的语言之所以有比较规范的语法,和它语 ...
师子吼 发表于 2009-8-10 23:51

这些个问题是需要以下这样来看待的。
曾经有外国学者也把语言分成过有优劣之分的,但现在大家大都不倾向于这样的观点。
汉语的语法从西文的角度去衡量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因为西文从形态上来说大多数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形态变化本身就是一种对语法现象中的相同表现方式的固定化,是一种约定。
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及其殊途同归的性质,决定了汉语是和西语不一样的语法特点,但大家都能表达思想,大家在外部表现上会有相似、相同、趋同的现象。
汉语作为形态分类学上的孤立语言,决定了它不可能在语素层面有语法通用的约定格式。汉语的语法主要表现在语义的关联和语序上。
所以,按照老子说的话:大道不繁。当你觉得一门语言语法现象很多的时候,实质是你走入了歧途。实际上汉语的语法很少、规则很简单,那就是:语序、中心语、修饰语,基本结构是主部谓部结构。
在一门语言中,其实一句简单句可以看成两部分:主要部分(也就是被修饰部分,或者称为话题)、次要部分(也就是修饰部分,或者称为话题相关内容)。
在此基础上,汉语就可以按照其修饰被修饰的搭配方式进行分类,并结合语言的层次功能分类。从从语法功能上来说,汉语是属于意念语法的语言。意念语法这个概念,好像至今没有人明确提出,但在一些论述英语的语法书中已经有分散的表达出来了。比如:my study of english这个名词性词组,of english以介宾结构做后置定语修饰my study,my study中my又是前置修饰语,所以这个词组中中心语就是study,按照传统的语法来说study就是这个词组的核心词(也就是重点词、被修饰词),然而,这个短语却是一个完整的意念句子,他们之间存在着意念(逻辑)语法关系,my是主语,study是谓语,english是宾语,还原成单句就是I study english。而这种情况,在汉语里就不一样。在汉语里,一个句子(因为汉语中没有专门为语法格式定义的语言符号)直接就可以作为句子的一部分成为中心语或者修饰语,也正因为这样汉语的一句句子有时候可以有2、3种理解方式,当这种句型出现后我们是以各语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确定其意念语法关系从而确定怎样断句的。
有这样一个句子:没有鸡鸭也可以没有鱼肉也可以青菜一碗足矣。
这句话,不断句的话,根据语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习惯上的意念语法,那么至少可以有两种读法:1、没有鸡,鸭也可以;没有鱼,肉也可以;青菜一碗足矣。2、没有鸡鸭也可以,没有鱼肉也可以,青菜一碗足矣。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汉语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地在出现这种防止误读的手段并成为了汉语句法的一部分。
不知道大家记得不,在学习古文的时候有一种“之”字的用法,是用来把一个整句变成短语作为更大的句子的组成部分的。
比如:吾观天象经年不衰。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1、我看到天象经年不衰。2、我对天象的观察经年不衰
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两种解释中,汉语是通过什么方式把一句话的两种意思明确区分开来的。这也就是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啰嗦”的一个原因之一,这是一种语法的发展。
解释一中通过在谓部述宾结构中加入现在被称为“补语”的“到”字来隔开“天象经年不衰”与前面的意念联系,从而使“天象”和“经年不衰”的逻辑(意念)主谓联系更清晰、更紧密,所以“天象经年不衰”从主谓句变成主谓短语作宾语,并和“看到”一词合成述宾短语充当整句话的谓部,所以这句话在现代汉语里就是动宾谓语句。
解释二中出现了两个“啰嗦的”虚词“对”和“的”,“对”在这里是介词,“的”在这里有汉语语法书称为是格助词,这里的“的”字用法就相当于古语中的“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使“我观察”不能再和后面的成分发生逻辑(意念)联系,从而使我们明确它是句子的主语而后面则是用来说明这个主语的内容。在这个解释中,我们还看到为了更好的实现这种意念断绝,汉语是怎样把语序倒装过来的,这样“天象”就完全断绝了和“经年不衰”之间的逻辑(意念)语法联系。
在各种语言中,都有语序倒装用来表达特殊效果的用法,汉语中尤甚。在汉语中,即使不为了表达特殊效果,相同的意思也有可能可以颠倒语序来说,这就为汉语的明确逻辑意思提供了先决条件。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本来是很容易成为语义混淆的语序因素怎么可以又成为了明确语义的先决条件了呢?但是,事实的确是这样。也正因为这样汉语才能在语意模糊的时候换一种说法来明确语义。
因此,汉语利用本身语言的这个优势来克服语义混淆的障碍。大家不要以为,语义完全差不多的前置修饰和后置修饰完全是一种浪费。在语义不混淆时,你可以暂时这样认为;但当你发现需要不让人误会时,你就会觉得汉语的这种多样性表述是多么的人性化。
所以,现代汉语其实语法很简单:语序(单句主谓或者主谓宾结构;短语多数前置修饰,少数后置修饰)、基本句式(主部谓部或者主谓、主谓宾结构)、短语构成。
现代汉语重点:具有构句作用的虚词及一些用来区分语义的语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26# zhongdong_wang
对于汉语的学习,我和你确实差了一个层次。我还是幼稚班的学生,你已经是老师了。
只是对于上面你提到的英语,my study of english,为什么是my是主语?而不是my study??因为就我所知道的,在汉语中“我的”也是不能成为主语的吧!
就我个人的理解,应该是“我学习的英语“,这个难道不是主语吗?
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在我的自省中,我发现,很多时候找不到谓语(不知是不是因为我的语法没学好的原因)。比如:我很高兴。这里很安静。因为在英语和法语还有日语里,我都可以找到动词“是”,但在汉语里假如加上“是”就会感觉很别扭。所以,我想请问,这样的情况,具体都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我现在给我的学生的解释是,在简单的表达状态时,把动词“是”变成“很”。
以上,请指正!!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5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将来式
1.要+(动词)+了
2.去+动词
3.将+动词

进行时
1.正在+动词


...

不行啊,汉语太博大精深了!无法统筹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5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ngdong_wang 于 2009-8-15 21:02 编辑
26# zhongdong_wang
对于汉语的学习,我和你确实差了一个层次。我还是幼稚班的学生,你已经是老师了。
只是对于上面你提到的英语,my study of english,为什么是my是主语?而不是my study??因为就我所知道的,在汉 ...
xibin 发表于 2009-8-15 09:51

这里,我说的是英语的意念语法(也有称之为逻辑语法的),这种语法不同于句语法,仅由各种词在句法基础上构成短语后,从短语中表现出来的逻辑语法关系。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在很多场合喜欢用短语这个称呼而比较少用词组这个称呼。这是因为,在我的观念中短语更具有语法意义其内部元素之间更具有语法联系。
而在传统语法中,语法分为句法和词法两部分。然而,我们可以发现,语言是有不同层次的。比如:I study english.。这个表达式是一个单句层面的语汇(或者我自己称之为语言元素,因为它还可以作为元素在更大的句子中充当成分),它的下级元素是I、study、english。按照分层和各层级之间的全息性(全息性是我自己认为的)这个句子可以作为短语从而充当领一句话的某个成分,但因为英语是屈折语言所以其语法规则决定了这句话必须按照句法进行语法变形使之消失作为句子独立存在的强势,这种变形有很多方法,可以用分词、动名词、可以用that从句,还可以用以句法为依据构造的词组,在有些英语论述的著作中甚至还有所谓的“名动词”的称呼。上面这句话,用动名词的话就是I studying english,这时候这就是一个短语了,但是其各部分之间的原始(作为单句时)的句语法关系还存在,我们可以知道I是主语,studying是短语的谓语动词,english是study这个动词的宾语。这个短语仅动词做了变化就已经取消了其作为单独句子的能力。然而,这种短语在英语里还能引起误解,因为还有其他目的的用法也能够成这种短语使之有时候既可以是动名词短语,又可以是(现在)分词短语。于是,当我们需要将其进一步名词化时,还可以继续变形成my studying english,这也是一个短语,但这却是一个动名词短语,标志就是这个物主代词my。在语言中不少时候还需要将这种短语进一步名词化,于是就有了my study of english,这就是一个纯粹的名词短语了。
有人会问,这种变形的意义何在?很简单,就是语言的简单化。是指句的名词化可以简单化英语的句法,换个角度来说就是可以回避句法而仅用虚词、实词的组合排列来表达复杂的语法现象。也正因为这样,我在有些帖子(或者回帖)中强调过,像英语这类语言虚词(主要是指冠词、介词)是重点。
大家从上面my study of english 可以看出短语中没有任何1、句法层面的语法现象 2、短语中各个实词之间的逻辑关系非常明确 3、关键的词是of和my
of一词确定了english这个名词是study这个名词的逻辑宾语(因为没有句法上的形态看出这种动宾关系),my其实合成了一个类似于of的元素,但这个元素在英语中没有单独出现,只是整合压缩到了my这个词中。实际上在很多其他的类似短语中,my是可以和通过介词与me连用的格式对应的。比如,here's a book from me for you.这个例句中me、book、you通过介词实现了他们之间在句子层面才能实现的主谓宾语法关系,但这种关系只存在于意念中,所以称为逻辑语法。而且,这种逻辑语法短语,在英语中大都是可以还原成句子的。
这其中,介词的运用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对于介词的用法很头疼,但是,如果从我说的这个层面,你就会发现为什么有时候用什么介词是有其内在规律的,这个内在规律就是英语中的逻辑语法关系。
从这里我们也就可以回忆出来,为什么英语母语者的言语、文章,很多单词我们都懂,但就是不容易理解完整的文章内容,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人的言语、文章中大量使用介词,使句子简单化。他们用的这些介词,单独看我们或许都懂,但是连起来看我们有些看得懂,有些因为还原不出其句子原型,所以就看不出根本意思。
像上面列举的my studying english和my study of english都可以用在句子中,比如:my studying english makes me happy和my study of english makes me happy.前者是复杂句,后者是简单句。
my studying english可以翻译成“我之学习英语”或者“我的英语学习=my english studying”但这两种语序的英语短语意义上是有细微差别的。
my study of english可以翻译成“我对英语的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5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ngdong_wang 于 2009-8-15 20:47 编辑
26# zhongdong_wang
对于汉语的学习,我和你确实差了一个层次。我还是幼稚班的学生,你已经是老师了。
只是对于上面你提到的英语,my study of english,为什么是my是主语?而不是my study??因为就我所知道的,在汉 ...
xibin 发表于 2009-8-15 09:51

在英语中of一词应用很广泛,在有介词参与构成的短语中,of可引导逻辑主语也可以引导逻辑宾语。当of前面是表示及物动作时,那么of后面的名词就是该动作名词的逻辑宾语。study这个词既可以是及物动词又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所以如果说my study makes me know that。。。,这时候study这个名词对应的是不及物动词,因为它后面没有of引导的名词。但当my study of english这种结构出现后,因为study也可以对应及物动词且后面出现了english,并由of介词强势说明该english名词所指事物是study的逻辑对象。
假如,把study替换成一个与绝对的不及物动词对应的行为名词,那么其后用of引导的名词就可能成为短语结构中的逻辑主语。比如:the explosion of the mine hurted many people.
这句话中,explosion对应的动词是explode,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因此,它的行为名词explosion后接of介宾结构时,of后的名词就是这个行为名词的逻辑主语了。
有上面这个关于爆炸的例句还可以看出,如果要把这句话用句结构表达的话,那么你说出来的英语句子会复杂多了,而且很容易造出英语母语者能听懂,但不属于标准英语、不口语化的英语句子。
比如:the mine exploded,which hurted many people.这句话没有我举的例子简介容易理解,而且运用了多个句法现象。
比如:the mine‘s exploding hurted many people.这句话是单句,但是一句复杂单据,而且非生命物体这种作主语的方式虽然在语法上是对的,在用法上却是不符合习惯的.
比如:the exploding of the mine hurted many people.这句话是一句复杂简单句,因为其中用到了句法层面的动名词构成法。
这里,我只是举例说明了英语逻辑主谓宾的关系及其与句子中主谓宾的对应关系。
实际上,英语中可以通过介词和名词的简单结构表现英语的主、谓、宾、定、状、补足关系。这里不作详细讲解了。有兴趣的大家可以自己去拆解标准的英语句子来分析识别。
这里打一段英文版圣经旧约创世纪第一段内容,我这个版本的英语不同于现在市面上的英语版本:
In the beginning of creation when God made heaven and earth,the earth was void with darkness over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s.God said let there be light,and there was light.God saw that light was good,and he seperated light from darkness.God called the light day,and the darkness he called night.So,evening came,and morning came,the first day.
这段文字,内容很好理解,对大数人来说几乎没有生词,文义也很容易理解。但是,就是这段话,如果你把它转换成你们自己所谓的教科书英语,你试试看?也许你会成功,但你会觉得对你是很大消耗,或许你还会觉得你转换出来的英语不像英语了。尤其是第一句。
所谓的标准英语其实是介词的准确运用,也就是我说的虚词的范畴。
这段英语,我自己是这样翻译的:
创世之初上帝制造天地的时候,大地虚无,渊面黑暗。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上帝看光是好的,于是把光明与黑暗分开。上帝称光明为白天,而黑暗称作夜晚。于是,黑夜来临早晨来临,这是第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5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ngdong_wang 于 2009-8-15 20:23 编辑
26# zhongdong_wang
对于汉语的学习,我和你确实差了一个层次。我还是幼稚班的学生,你已经是老师了。
只是对于上面你提到的英语,my study of english,为什么是my是主语?而不是my study??因为就我所知道的,在汉 ...
xibin 发表于 2009-8-15 09:51

“我很高兴”这句子里,它的谓语是形容词,也就是“高兴”这类词。这句汉语句子和英语的I am happy.这句句子,是这样对应的:
我(I)高兴(am happy).
这也就是我在有些帖子和回帖中说到过的,多数语言是属于动词谓语的语言,也就是说在那种语言中必须有动词才能构成句子。
在汉语里则不是,汉语里有不少句子可以是非动词谓语句。
所以,我在这个大楼里曾经给出了汉语的句结构是“主谓”或者“主谓宾”。
这里的“谓语”,并非是其他多数西文中所指的动词谓语,所以汉语中的主谓结构中的谓语其实是指非动词做谓语和不及物动词作谓语。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更倾向于有些语法书说的“主部谓部”的概念,这样既包括了非动词谓语又包括了不及物动词谓语还包括了及物动词加宾语的大谓语(大谓语是我自己提出的,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暂时这样说的)。
按照有些语法书的观点,动词其实分两类:完全动词、不完全动词。
所谓完全动词,是指该动词不需要添加任何成分就可以构成句子。
比如:我游泳。这句话中“游泳”一词,我们对它不会有觉得不平衡、不完整的感觉。
再比如:我杀。这句话如果没有上下文的话,那么我们一看到“杀”这个动词,就会觉得它不完整,总是有愿望给它补全后面的东西。然而,因为杀这个词在汉语中也可以不及物,所以把我们的这种感觉减弱了投向于寻求“这句话的上下文是怎样的,如果有上下文的话那么。。。”
又比如:我杀死。看到这个句子,你肯定会毫不犹豫觉得句子是不完整的,你完全不用考虑上下文就能说这个句子必须添加成分才能成为最简单的完整句子,因为句子中的动词“杀死”。
上面最后两个比如中的动词,就是所谓的不完全动词。它们需要添加的是宾语。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汉语通过在“杀”这个可及物可不及物动词后面添加“死”这个补语使“杀死”这个词成为了纯粹的及物动词。这也就是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由来之一。这样的词还有很多:打坏、搞掉、弄死、刷黑、洗白、晒干、拿起、放下、吃下、爬上、。。。
当然,当动词需要补语才能成为完整句子的时候,这个动词也可以称为不完全动词。
比如:我躺。我躺下。我站。我站着。我看。我看了。
从上一行例子可以看出汉语双音节、多音节词的出现也是和动词的补完倾向有关的。
当然,这里主要谈谓语以及和谓语相关的一些语法现象,所以不详细说明更多的和汉语双音节化、多音节化有关的事情了。
由这楼的开篇例句和英语例句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在英语中动词的谓语形式其实是和形容词相对应的。
在英语中,be加现在分词和被动语态,为什么都要用be助动词?我个人以为,从be加现在分词和被动语态(be动词加过去分词)与形容词作谓语是相对应的角度就容易理解。另外从分词的定语作用,也可以容易理解它是和形容词相对应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5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ngdong_wang 于 2009-8-17 06:25 编辑

“我很高兴”这个句子其实最简单的结构是“我高兴”。
“这里很安静”这个句子其实最简单的结构是“这里安静”。
“很”在现代汉语里是副词。
根据你说的这个问题,现在汉语里副词有两种:修饰动词的副词、修饰形容词的副词。
“很”是不能用来修饰动词的,同样不能用来修饰动词的副词还有“十分、太、非常、特别、及其、绝对”等,但包括“很”在内都是表示程度的副词。
汉语中没有专门用来指出形容词的手段,而汉语词又没有明确的词性标志。也就是说,汉语中有些形容词可以兼用做动词(这是汉语词类活用的保留)的。
因此,为了指出句中“高兴”、“安静”是形容词而不是其他词类,就得用可以表示被修饰词是形容词的副词,但汉语中的程度副词级别最低的是“很”,所以只能用“很”。
这样就造成了,不用程度副词,这些形容词不像形容词,用了最低级程度副词“很”,则觉得程度偏高了的根本原因。
简单说来,加“很”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后面的词是形容词,而不是其他词类的词。
就是这样。
Q22)
对于你的外国学生,我不建议你这样把“很”和“be”对应起来。因为这样的话,“I am very happy”这句英语将会作何翻译呢?
英语中,构成独立的句子必须有动词,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动词。汉语中,不必有动词就能成句。这是这两种语言在成句方式上的差别。这种和其他语言不同的方式不要强求和其他语言对应,否则很容易出问题,而且的确也有语言(比如俄语)也是没有系词就能成句的,比如:Eta mama.(这是妈妈。)Vot moi brat.(那是我的兄弟。)Vot ocheni herashuo.(那很好。)
在汉语中还有一种非动词谓语句,比如:这张桌子三条腿。一只鸭子两只眼睛。像这样的句子,在英语单句中通常使用实意动词have(有)的,你怎么和汉语这种句子一一对应?
所以,关键是告诉他们,汉语句子结构有两种:主谓、主谓宾。然后告诉他们主谓句中的谓语可以是不及物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和数量词组修饰的名词。这样就不会出现那种削足适履的教学方法。或者更简单地就说汉语句式是主部谓部,然后给出例句:一个鸭子两条腿、天气闷热、我学习汉语、我游泳,告诉学习者哪里开始是谓语就行了。
教授汉语的时候,适合从短语(词组)开始入门教授,并且注明词组中各种词的词性。现代汉语的词组有述宾词组、后补词组、偏正词组、联合词组、主谓词组、数量词组、方位词组等。这样分类以后,直接从词组教授,并说明词组中各单词的词性。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学习者一上来就知道哪些词是通常需要有上文或者下文的,并养成这种习惯使他逐步具有对这些词的感觉。然后等到这些单词脱离词组存在时,他们就会有“似乎少了什么”而倾向于将这些单词补完的感觉。这其实也就是对汉语的语感进行培养的一方面。同时,这些结构的词组大都可以往上发展成为句子。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教授汉语及物动词:
1、吃饭     这是一个动作词组其中“吃”是及物动词,后面“饭”是这个动词的宾语,这是一个动宾词组,它对应的英语就是have meals、take meals.
2、打球     这是一个动宾词组,动词是“打”,宾语是“球”,这个词组对应的英语是play ball.
3、看书     这是一个动宾词组,动词是“看”,宾语是“书”,这个词组对应的英语是read a book.
4、跳起来  这是一个动补词组,动词是“跳”,补语是“起来”,对应的英语是jump up.
5、躺下  这是一个动补词组,对应的英语是lie down.
6、起来 动补词组,动词是起,对应英语是get up
7、在河里 述宾词组,述语是“在”此处为介词,宾语是“河里”,对应英语是in the river、on the river.
8、快乐地游泳 偏正词组,中心语是“游泳”是不及物动词,“快乐地”是副词,对应英语是happily swim、swim happily.
9、在河里游泳 偏正词组,中心语是不及物动词“游泳”,修饰语是介宾词组“在河里”,对应英语是happily swim in the river、swim happily in the river.
10、他在河里快乐地游泳、他快乐地在河里游泳。对应的英语是He happily swims in the river、He swims happily in the river.
11、一碗 数量词组,中心语“碗”是量词,修饰语是“一”,对应英语是a bowl of.
12、一只碗 偏正词组,中心语是“碗”,修饰语是“一只”,对应英语是a bowl.
13、这是一只碗。对应英语是This is a bowl.
14、我有一只碗。对应英语是I have a bowl.
15、一碗饭 偏正词组,对应英语是a bowl of rice.
16、这是一碗饭。对应英语是This is a bowl of rice.
17、我有一碗饭。对应英语是I have a bowl of rice.
18、我吃了一碗饭。对应英语是I have eaten a bowl of rice.
19、我吃完了一碗饭。对应英语是I have eaten up a bowl of rice.

对于汉语中常使用的量词,可以根据动量词、物量词分开讲述。物量词表示事物总体(collectivity、collection)和个体(individual、unit)之间的关系,这可以用来解释英语中大量缺乏的一些量词。
比如:一只杯子,这个词组的对应英语是a cup,英语中缺少“只”这个概念,那么就得让学习者知道“只”是怎么回事。这时候就需要用概念化方式来进行阐释,你可以用若干个杯子作为教学实物(教具),放在学习者面前,告诉他们假如这若干个杯子代表了所有的杯子是杯子的总体(collection),那么这当中的每一个杯子就是总体中的个体(individual、unit),当我们说杯子的时候,是指所有的杯子,当我们从这些杯子中指出(point out、count out)或者拿出(take out)其中一个(one unit)杯子的时候,这个杯子是总体中的一个个体(unit、individual),所以,一个杯子,就是one unit of all cups,两只杯子,就是two units of all cups,三只杯子就是three units taken out from all cups,四只杯子,就是four units sellected from all cups
然后,你可以轻松地说一句That's that.并告诉他们,这里的unit在汉语里有专门的词来表示,这种词称为量词。根据事物的不同,量词就可能不同,有些事物可以用“只”,有些事物可以用“把”,有些事物可以用“个”,然后再举出数量词组修饰的名词作为例子,让他们学习,并把不同量词修饰的事物的例子作为范例让他们记熟以便以后他们能在实际应用中替换使用。

在汉语的教授中要在这个层面先入为主地让学习者知道,汉语的很多词是可以有不同词性的,区别具体使用中的词性要根据上下文(context)来进行。这样对以后学习复杂的汉语现象才会有帮助而不至于会搞乱弄混。汉语教授要以解析、解释性(即把汉语还原成概念组合)教授为主,在有英语相对等的表达式的时候才用对应表达来帮助加深理解和认识。

汉语中像这种形容词直接作谓语的简单句,大都有这种为形容词加修饰语来突出说明这个词是形容词的倾向,有这种倾向的形容词当有上下文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义或者修辞关系来确定该句谓语是形容词,因而可以不加形容词的修饰语。
比如:
1、我高兴,因为大家都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
2、我高兴,我快乐,我兴奋,我想说:祖国我爱你!
其实,加程度副词也可以看做是增加上文来让我们看出后面是形容词的一种手段,只不过这里的上文仅是一个单字词而已。

所以,汉语难吗?不难。英语难吗?不难。只要你能做到了解语言,把语言还原成概念,并且知道怎么把概念重组成语言,那么没有语言可以说是真正难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6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语没有什么“过去式”之类的东西;和英语改变动词形态以表示时间不同,汉语表示时间,除了用常见的几个时态助词之外,还有大量的时间副词。

这些都是语文基础知识,查查教学辅导书就知道了;又不是搞学术研究,没必要知道太多太全,够用就行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6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语没有什么“过去式”之类的东西;和英语改变动词形态以表示时间不同,汉语表示时间,除了用常见的几个时态助词之外,还有大量的时间副词。

这些都是语文基础知识,查查教学辅导书就知道了;又不是搞学术研究,没 ...
phosgene 发表于 2009-8-16 11:48

你这话只能对母语是汉语的人说。况且即使母语是汉语的人,也并非能真正了解汉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6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26# zhongdong_wang
对于汉语的学习,我和你确实差了一个层次。我还是幼稚班的学生,你已经是老师了。
只是对于上面你提到的英语,my study of english,为什么是my是主语?而不是my study??因为就我所知道的,在汉 ...
xibin 发表于 2009-8-15 09:51

“我高兴”这样的句子,你可以告诉你的汉语学习者,是一句脱离语言环境的句子,句子是对的,没有错,但在具体应用中通常要加修饰语。一般是加程度副词,最常用的程度副词是“很”。这就行了。

对于你自己来说要搞清楚一点,“我高兴”、“这里安静”这样的句子是抽象化了的概念句或者称作语法句,是一个语句模型,所以它可以不考虑语境而存在。在具体的使用中就需要根据语境(交流氛围、交流对象、交流话题、上下文内容)来确定句子是否完整,不完整就补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6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话只能对母语是汉语的人说。况且即使母语是汉语的人,也并非能真正了解汉语。
zhongdong_wang 发表于 2009-8-16 12:07


莫非楼主教的是外国学生?

晕……

那中学的教学辅导书确实不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很多种词性的词语都可作谓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7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ngdong_wang 于 2009-8-17 06:33 编辑
看来很多种词性的词语都可作谓语。
mq3 发表于 2009-8-16 22:04

你能说说:我正高兴着呢。这句话中的“高兴”是什么词性吗?
你能说说:我高兴你这个样子。这句话中“高兴”是什么意思和词性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7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ngdong_wang 于 2009-8-17 06:34 编辑
莫非楼主教的是外国学生?

晕……

那中学的教学辅导书确实不合适。
phosgene 发表于 2009-8-16 15:02

你是中国人?
请你也说说“灶台还热呢”和“我去吧饭热一下。”这两句话中的“热”的语法意义。
请你再说说“我高兴你个球!”这句话中的“高兴”的语法意义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自然而然就会说了,为什么要去学习汉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28 05:49 , Processed in 0.07109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