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4|回复: 4

[时事新闻] 中印等国拟“北京文本” 对撼“丹麦草案”(附有趣标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2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am712 于 2009-12-12 10:13 编辑

中印等国拟“北京文本” 对撼“丹麦草案”
http://news.qq.com/a/20091212/000295.htm
“北京文本”
记者了解到,“北京文本”是由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即“基础四国”上个月在北京进行磋商时秘密讨论出来的。根据所披露的“北京文本”草案,全球温度增加不应超过2摄氏度的科学观点得到了认可,但并未将其明确规定为上限。
“北京文本”继续强调《京都议定书》的作用,并建议为该议定书附件一中提到的发达国家设定2013年至2020年内的强制减排目标。
根据这一草案,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其中,发展中国家的自主行动不应接受国际核查;只有那些在获得“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情况下采取的行动,才接受国际核查。
有评论称,“北京文本”草案强调了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但也留有余地,愿意对发达国家作出一定退让。 (李颖、方利平、吴倩)
本报讯(特派哥本哈根记者李颖、方利平、吴倩)当地时间12月11日,气候变化大会才进行到第五天就已经充满了火药味和重重机关,会场上空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焦虑情绪。
上午10时,一场集合了中国、印度、孟加拉、最不发达国家以及欧盟委员会等“针锋相对”的各方代表,首次坐在一起面对媒体,直接回应了此前引起争议的“丹麦文本”以及刚刚被泄露的“北京文本”。
“北京文本”回应“丹麦文本”
当地时间12月10日,法国《世界报》率先披露了坊间流传的“基础四国文本”,又称“北京文本”。
“北京文本”泄露后,被舆论解读成对“丹麦文本”的强烈回应。
当地时间10日晚上18时左右,在记者会上,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副团长、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回应说:“你也许会对这个文件有一些意见,但我们总的思想是尽力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功……不能因为个别问题没有形成一致,而错过会议取得成功的机会。”
中国代表团炮轰发达国家行动少
11日,中国气候变化首席谈判代表于庆泰也直接回应“北京文本”事件。他说,过去17年来,发达国家承诺的很多,但行动很少,这也是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要团结起来的原因。
会上,于庆泰说:“归根结底,每次争论都会落在‘碳排放空间’上。发达国家说,我已经排放了就排放了,即使占了你们的空间,我也不会还回去;发展中国家,我们只想说,占了我们的空间,我们要拿回来。”

印度、最不发达国家都对于庆泰的发言表示100%的支持。
发表于 2009-12-12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中国家应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自私了发达国家,这样根本不用谈!
还是照样排放,多了咋地!一起死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m712 于 2009-12-12 10:07 编辑

“丹麦文本”并不令人意外



http://news.qq.com/a/20091211/000550.htm

除了东道主名垂青史的虚荣心,丹麦这一“小动作”,也与欧盟整体气候谈判立场的转变有关。


当地时间12月8日由英国《卫报》率先披露出来的丹麦秘密谈判文本,试图弱化联合国在未来气候谈判中的角色,明显背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基本原则,在联合国气候谈判会场贝拉中心犹如引爆了一枚定时炸弹,引来发展中国家的一片谴责之声。

不过,“丹麦文本”的出现虽然令群情激愤,却并不令人意外。事实上,早在今年(2009年)年初,加拿大、日本等“伞形国家”(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阵营)就提出了用一个单一法律文件来取代《京都议定书》的建议。

这一建议的提出,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将美国纳入其中。美国自2001年退出《京都议定书》,就一直游离在国际强制减排约束机制外。2008年,白宫易主,新总统奥巴马上台后一改前任布什总统消极抵抗的作风和形象,但美国国会在未来通过《京都议定书》或和《京都议定书》类似的任何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几乎没有可能。

在今年10月的《公约》曼谷会议上,日本谈判代表团成员小林出曾向笔者解释,虽然《京都议定书》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但“对我们来说,没有美国的加入,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我们不能不包括美国。”

另一个考虑,则是希望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其中。现有的谈判框架为《京都议定书》和《公约》双轨谈判机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除美国外)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具体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以及美国则在《公约》框架下进行长期合作行动的谈判,包括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内容。

“伞形国家”的提议试图将中国、印度等所谓“先进的发展中国家”一并纳入到同一个法律框架中,以便实施国际核查。

但这一提议并没有得到欧盟的支持。在气候变化谈判中一直扮演着领导者角色的欧盟是《京都议定书》的倡导者,也是积极推动者。欧盟在《京都议定书》上已经投入很多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轻易放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然而在今年8月的波恩会议上,欧盟的态度开始出现微妙的转折。他们也开始谈论“双轨并一轨”,虽然态度仍然含糊。直至10月的曼谷会议,欧盟的态度已然坚定,完全转向“伞形国家”的立场。

虽然欧盟在多个场合辩称欧盟并非要“扼杀”《京都议定书》, 而是把《京都议定书》已有的谈判内容转移到新的法律框架中,并会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同时可以把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纳入进来,扩大参与的范围,但在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看来,发达国家的目的是要冲淡甚至实质性否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

曼谷会议期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气候项目(Global Climate Intiative)主管金?卡斯腾森(Kim Carstensen)——他也是前丹麦政府气候谈判团成员,曾经在和部分媒体记者沟通时指出,僵局的突破口应该仍在欧盟。巴厘岛会议,正是由于欧盟在最后关头拿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使谈判僵局峰回路转。他希望欧盟在最后的两个月内能“回心转意”。

不过,笔者在曼谷曾私下询问过欧盟环境总干事荣格-麦兹格(Artur Runge-Metzger),欧盟有无可能掉头折回,他明确地答复:“不可能。”

在这一背景之下,丹麦秘密谈判文本的出炉也就不足为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m712 于 2009-12-12 10:12 编辑

气候峰会外有趣的标语^^





中国人都很熟悉的,不过又陌生的——这是新版打倒美帝国主义









这个中国人也不陌生,气候问题搞不好,是体制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4-26 09:35 , Processed in 0.04292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