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0|回复: 14

美向伊拉克发动“沙漠之狐行动”【历史上的今天12.16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6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1998年12月16日美向伊拉克发动“沙漠之狐行动”


美海军在海湾登上直升机

  1998年12月16日,就在离美国会众院开会表决是否弹劾克林顿不到20小时的时候,白宫突然对伊宣战。随着克林顿的一声令下,部署在海湾地区的美军战舰和轰炸机向伊拉克发射了二三百枚联合国武器核查。美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即刻从克林顿弹劾表决转移到萨达姆的生死存亡。

  美军此次代号为“沙漠之狐行动”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5点钟开始,早已待命在海湾的美军军舰对伊拉克的“军事和安全” 基地和设施予以毁灭性的打击,发射了数以百计的用卫星制导的巡航导弹,美海军的EA-6B飞机向伊军的防空阵地发射了反雷达导弹,以摧毁对美空军可能构成的任何威胁。随后,美军轰炸机及英国战斗机从空军基地及航空母舰上起飞,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的轮番轰炸和袭击。袭击开始后,美国总统克林顿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表示他已下令对伊拉克实施猛烈、持续的多轮空袭以惩罚萨达姆继续阻挠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

 美空袭开始时,伊拉克正是星期四凌晨一点,巴格达的大街空无一人。在美国警告将打击伊拉克不久,空袭警报声划破了巴格达安静的夜空,伊拉克电视台停止了正常节目,转而播放爱国歌曲及伊拉克军人手拿机关枪手榴弹演练的镜头。大约在零点49分,人们听到伊拉克防空炮火声,桔黄色探照灯把夜空照得很亮。在伊拉克时间星期四凌晨一点左右,美空袭开始。巴格达的枪炮声变得密集,外国记者所在的大楼玻璃被震得直响。有报道说,美国的导弹袭击至少已造成2人死亡和30 人受伤。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一份声明中号召伊拉克人民“抗击真主的敌人、国家的敌人、人类的敌人”。

  美国这次对伊动武的直接原因是联合国特委会主席巴特勒在其给联合国的报告中认定巴格达没有遵守其上个月做出的与联合国全面工作的诺言,继续设法限制武器核查工作。前一个月,克林顿在宣布暂时取消对伊空袭的命令时曾提出了5个条件,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接受核查。最近,美指责伊阻挠核查,藏匿可疑资料,刁难核查人员,表示对伊拉克一而再、再而三违反其与联合国的协议已失去耐心。

  美国酝酿对伊动手已有多年,但这次决定动手也就是16日上午的事。午夜才从以色列飞抵华盛顿的克林顿没休息,一早就到白宫地下的“形势厅”与等候在那里的国防部长科恩、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等国安会成员研究伊拉克局势。当克林顿从“形势厅”走出时,有关空袭的计划和决定已经做出。克林顿当天除了起草电视讲话稿外,还和包括英国在内的美国主要盟国领袖进行了交谈磋商。近来一直游说国会不要弹劾克林顿的副总统戈尔电话通知美国前总统福特、卡特及曾领导指挥1991年海湾战争的布什对伊动手的决定。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则忙于给许多国家的外长打电话说明情况。而在此之前,巴格达时间星期三上午,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就已开始撤离巴格达,他们乘坐联合国的专机飞往巴林。

  克林顿选择这个时间空袭伊拉克是否与众院周四弹劾表决有关,成为此间热门话题。为了消除国会的疑虑,克林顿派国防部长科恩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谢尔登到国会山向众院两党议员介绍这次军事行动的考虑。虽然议员们普遍支持克林顿下令袭击伊拉克的决定,但一些共和党议员仍公开质疑克林顿在面临弹劾前夕对伊动武的动机,经常批评克林顿对萨达姆太软弱的参院多数党领袖洛特今天表示,动武时间及克林顿的政策都让人有疑问。而众院多数党督导迪莱表示,有关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进行军事打击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回答,他甚至说:“在对伊轰炸时为什么就不能搞弹劾表决?”不过一如美国政治传统,在战争期间,两党议员都会把党派斗争暂时放到一边,一致对外,大多数议员周三纷纷表示支持克林顿的对伊动武。


美军战斗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源大地震二十三万人丧生

  1920年12月16日夜,宁夏海源地区突然发生剧烈地震,人们刚刚从梦中惊醒,便被倒塌的房屋掩埋于地下。大地在摇动,天色阴沉,有雷声、风声连续轰响,天际处有地光闪烁明灭,野兽群集于荒野之上,哀鸣不已。

  这次大地震达8.5级。方圆300里的广大地区均遭波及。自泾州以西至会宁,海源以南至秦州,共60多个县区均能感觉得到。大明时分,余震不断,北风呼号,灰尘弥漫,4座城市化为废墟,听不到任何人声。此次大地震死亡人数已达23万之多。由于地区广大,救护工作几乎没有,死、伤者达50多万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1927年12月16日桂系与粤系开战

  1927年12月16日,黄绍闳率桂系部队在梧州誓师讨粤,两广战争爆发。此前,粤系要员在广州发难,驱逐桂系势力,酿成广州事变,桂、粤双方结怨日深。12月11日,共产党人发动广州起义,桂系借此攻击汪派“疏于防范”,而且参预逆谋。14日,国民政府下令解除张发奎、黄琪翔等粤方军政首脑的职务。

  桂系发动两广战争后,分兵两路进攻广州,先后占领肇庆、三水、河口等地。粤军第四军全力攻占东江,回师广州阻击桂军。桂军改变计划,转攻东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1945年12月16日中共派代表赴重庆参加政协会议


中共代表团部分成员,左起:陆定一、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王若飞

  1945年12月16日,中国共产党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由董必武、王若飞、叶剑英、吴玉章、陆定一、邓颖超等7人组成的中共政协代表团,赴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重庆谈判期间和《双十协定》签订以后,国民党一直没有停止对中共解放区的进攻,同时,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内战、争民主运动日益高涨,使国民党意识到全面内战尚未准备就绪,于是宣布召开政协会议。

  27日,出席政协会议的中共代表,书面向国民党提出停止内战办法:(1)双方应下令所属部队,在全国范围内均暂住各地,停止一切军事冲突;(2)凡与避免内战有关之一切问题如受降、解除敌军武装、解散伪军、停止利用敌伪军、恢复交通、运兵及解放区、收复区等问题,均应于军事冲突停止后,经和平协商办法解决;(3)在政治协商会议指导下,组织全国各界内战考察团,分赴发生战事区域,进行实地考察,随时将事实真相提出报告,并公布之。

  31日、国民党代表以复文回答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办法:( 1)停止国内各地一切军事冲突,并恢复铁路交通。(2)因国内军事冲突及交通阻塞等事,与我国对盟邦所负之受降及遣送敌俘等义务有关,所有与停止军事冲突恢复交通及其他与国内和平恢复有关事项,由政府派代表一人,中共派代表一人,同马歇尔将军从速商定办法,提请政府实施。(3)由国民参政会推定公正人士五人。组织军事考察团分赴全国发生冲突区域考察军事状况、交通情形,以及其他与国内恢复和平有关事项,随时将事实真相提出报告并公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1945年12月16日日本侵华罪魁近卫文磨自杀


16日,发动对华战争的首犯前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在东京获洼的荻外庄服氰酸钾自杀

  1945年12月16日晨,发动全面侵华及太平洋战争的罪魁近卫文磨为逃避人民的审判,在美军占领当局刚刚发出对他的逮捕令后服毒自杀,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1891年10月12日,近卫出生在门庭仅次于天皇家的五摄家( 即藤原豪族的近卫、九条、鹰司、二条、一条等五家。摄家是具有担任摄政、“关白”资格的门弟)之首近卫家。

  近卫文磨作为藤原家庭的嫡流、近卫家250年来第一个由正妻所生的长子,自出世之日起即被视作掌上明珠,受宠无度。

  1917年,近卫从京都大学法学科毕业,同年经西园寺推荐入内务省工作。1919年1月,随西园寺参加巴黎和会。这一时期,他先后发表《排除英美本位的和平主义》、《战后欧美见闻录》等文章,阐述了对国际政治的看法。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既成的强国”与“要求打破现状的国家”间的战争,美英垄断殖民地的现状,“有悖于人类机会均等原则”,“德国想打破此种现状,诚为正当的要求”,“日本不能不给予深切的同情”, “领土狭小、原料缺乏的日本”,“为了自己生存的需要,不能不象战前德国那样,做出打破现状之举”。他确信,日本“向外扩张,诚为顺乎自然之势”。可以说,从青年时代起,近卫就树立了侵略有理的思想基础,并用以指导一生的活动。

  1936年,冈田内阁因“二·二六事件”垮台,元老西园寺推荐近卫组阁,以稳定政局。但近卫对发动这一事件的皇道派军人持同情态度,对处理善后感到为难,结果以健康原因推辞。其后成立的广田内阁和林内阁,皆因无法控制局面短命而终。林内阁于1937年6月辞职后,组阁大任再次降到近卫头上。6月4日,第一次近卫内阁宣布成立。

  无论是元老重臣,还是军部、政党、财界、民间右翼势力,都对近卫登台一致表示拥护,尽管它们的想法不尽相同。的确,近卫有高尚的血统,46岁的美妙年华,曾因辞掉首相给人留下没有权力欲的良好印象,对整个统治阶级来说,他成了众望所归的人物。

  近卫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统治阶级各阶层利益的共同要求,那就是大力推进对外扩张。他在组阁当天即表示,“属于‘非持有国’类型的我国必须确保我民族自身的生存权力,我国的大陆政策是建立在这个确保生存权利的必要之上的。”新内阁负有实现 “国际正义”的使命,而“实现国际正义的较好方法,是获得资源的自由,开拓销路的自由,为开发资源所需劳动力移动的自由”。无异一纸夺取殖民地的宣言。

  1937年7月7日,即近卫上台后的一个月又三天,驻华北日军发动芦沟桥事变。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7月底,华北日军与前来增援的关东军、朝鲜日军攻占了京津地区,并继续向华北腹地进犯。8月13日,日军开辟上海战场。11月12日占领上海,旋即攻占京沪铁路沿线城市。12月13日占领南京,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遇难的中国军民超过30万人。次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和广州。一年多时间,日本即攻占了半个中国。

  但是,与日本法西斯预想相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到1 938年底,抗日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在军事上未能灭亡中国,诱降阴谋也未见实效,近卫内阁在侵华对策上已一筹莫展,加之在与德国签订军事同盟上与陆军发生分歧,遂于193 9年1月实行总辞职。

  1940年7月22日,近卫再次登台组阁。

  第二次近卫内阁在强化国内法西斯体制上抛出的新花样,是开展所谓新体制运动,亦称“近卫新体制”。近卫声称,开展新体制运动是“为应付前所未有的内外动荡局势,建立强有力的举国政治体制”,使“一切政党、派别、经济团体和文化团体统统归依于公益优先的精神之下”,“官民协同”、“实践翼赞大政的臣道”。

  近卫新体制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在政治上是效仿希特勒的纳粹党,由近卫本人发起建立直接辅助天皇的政治组织大政翼赞会。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近卫已开始了筹建新党活动,组阁前的6月24日,又辞去枢密院议长,全力实施这一计划。到第二次近卫内阁成立后的一个月左右,现存的各政党和团体,或自动解散,或被强制取缔。在“不要误了公共汽车”的口号下,形形色色的法西斯分子纷纷投入近卫的怀抱。10月12日,大政翼赞会宣布成立,近卫亲自兼任总裁,其他要职分别由宫廷贵族、军政官僚及法西斯分子头目担任,并在各都、道、府、县设立支部,由当地知事任支部长,将居民编入“邻组”组织,实行严密的法西斯主义统治。

  1940年12月,近卫内阁通过《经济新体制纲要》,为实现“ 国民经济一体化”,加强国家的战时经济统制,设立钢铁统制会等产业统制机构,以保证战争物资的生产和调配。同时还设立全国金融协议会,颁布资金运用令,加强对金融业的统制。

  此外,近卫内阁制定《确立劳动新体制纲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大规模的产业报国运动,建立各种产业、行业报国会,通过劳务统制,把全国人民驱赶到为战争服务的轨道。

  伪实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与“德意三分天下”的迷梦,近卫内阁在加强中国占领区统治,保持对华军事优势前提下,紧锣密鼓准备“南进”,夺取被英美视为自己势力范围的东南亚地区。为实现这一目的,经松冈外相斡旋,1940年9月签订了日德意三国军事同盟,次年4月又与苏联签订“日苏中立条约”,企图通过外交手段压美英对日本的“南进”采取绥靖政策。但是随着德国入侵苏联,这一外交阴谋实际宣告破产。

  然而日本仍坚持“南进”计划,在1941年7月2日的御前会议上,再次确定“南进”政策,并“不辞与美英一战”。不过在策略上则仍做两手准备,即一面继续与美国谈判,谋求外交解决问题,一面制造“北进”假象,加紧备战,一旦谈判破裂,即行对美英开战。为此,1941年7月16日,近卫以内阁总辞职的方式,撤换了对贯彻这一方针不利的外相松冈洋右。

  继而成立的第三次近卫内阁,除更换了少数成员外,继续坚持政府的既定方针。9月6日,再次召开御前会议,决定以10月上旬为限,如日本的要求“仍无实现的希望,就决心立即对美、英、荷开战”。对“南进”和御前会议的决定,近卫始终是积极赞同者,但到10月上旬日美谈判仍无进展时,他感到对美开战尚无 “百分之百”的取胜把握,与主张立即开战的东条发生对立,遂于10月16日向天皇提出辞呈。

  近卫辞职后,仍作为政府重臣参与制定重大国策,后来也提出过尽早结束战争之类的主张。但他最关心的是“保存国体”和防止“共产主义蔓延”。日本战败投降后,曾担任东久迩内阁国务相和币原内阁“内大臣府御用挂”职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在条约上签字,后排左1为斯大林,左2为毛泽东

  1949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首脑第一次出访活动。访问期间,毛泽东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就中苏双方有关的重要政治和经济问题举行了会谈。1950年1月20 日,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长周恩来抵达莫斯科,参加双边会谈。

  2月14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同苏联外长维辛斯基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于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30年。条约共6条,主要内容为: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制止任何国家的侵略与破坏和平;当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日本盟国之进攻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也不参加任何反对对方的同盟、集团或行动;双方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将进行彼此协商;双方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中苏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经济援助,进行经济合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1963年12月16日
罗荣桓元帅逝世


元帅罗荣桓

  1963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罗荣桓同志在北京逝世。

  罗荣桓,原名慎镇。1902年生。湖南衡山(今属衡东)人。1 927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被派往鄂南通城从事农民运动,参与组织农民武装。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委,第一军团、江西军区、第八军团政治部主任。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军大学第一科政委,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代理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解放军政委,第四野战军第一政委。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在中共第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并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解放战争中罗荣桓(右)与林彪(中)、刘亚楼(左)在前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1989年12月16日美国入侵巴拿马

  1989年12月,美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袭击,侵占了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共和国,使这个只有200万人口、面积不足8万平方公里的小国遭到一场空前的大灾难。

  美国入侵巴拿马,归根结底是为了保住巴拿马运河的既得利益。1903年,美国强迫刚刚取得独立的巴拿马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权利,并且永远租借运河和运河区。1914年巴拿马运河建成,使大西洋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1万多公里。美国一直是运河的主要用户和受益者,每年运河总收入约3亿多美元,绝大部分为美国所得,巴拿马只能得到很少的零头。美国把运河西岸16.1公里范围划为运河区,设立美军南方司令部,不许巴拿马人入内,运河区就成了 “国中之国”。

  几十年来,巴拿马人民不断地为收复巴拿马运河的主权而斗争,经过长期努力,两国终于在1977年签订了新的运河条约,新条约规定,1999年12月31日午时之后,运河完全交由巴拿马管理。从1990年起,运河区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应由巴拿马人担任,(副主任由美国人担任)。美国的南方司令部也必须同时撤离运河区。对于美国来说,运河是它的生命线,失掉运河的管理权,会给它带来严重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后果。因此,美国必然要千方百计保留它在运河和运河区的利益。

  美国为了保持在巴拿马运河区的利益,企图扶植一个俯首听命于美国的政权,去取代坚决主张收回运河主权的以铁腕人物诺列加为首的巴拿马现政权。为了迫使诺列加下台,美国政府使用了种种手段,对巴拿马采取了经济制裁、外交诱逼、军事威胁,支持巴拿马国内反对派掀起“倒诺浪潮”。1989年10月3日,巴拿马部分中下级军官发动军事政变失败后,美总统布什批准一项 300万美元的拨款,专供中央情报局策动第二次军事政变。与此同时,美国秘密向巴拿马增兵4500人,空运了大量坦克、装甲车、武装直升机。美国直接入侵巴拿马的企图显露出来了。

  美国为了遮人耳目,欺骗舆论,处心积虑制造入侵巴拿马的借口。

  美国找到的耸人听闻的借口之一,是“打击毒品走私”。毒品走私是80年代以来最容易引起公愤的国际问题。美国指责巴拿马政府首脑诺列加参与了国际毒品走私活动,同哥伦比亚贩毒团伙有牵连。1988年2月,里根政府就通过迈阿密联邦法院大陪审团,以“参与贩毒活动”为名,对诺列加提出正式起诉。这次,把“贩毒犯”“捉拿归案”,就成了出兵的重要的“理由”。

  美国出兵的另一个借口是为了“自卫”。12月16日晚9时, 4名美国军官乘车经过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所在的大街时,与巴拿马国防军的士兵发生冲突,双方拔枪射击,美海军陆战队的一名军官被打死,巴拿马3人受伤。事发后,美国指责巴拿马挑起事端,巴拿马指责美国人首先开枪。美国的国防部为此发表声明,扬言为了保护“美国人的安全”要进行“自卫”,美国总统布什表示要对巴拿马采取“报复行动”。巴拿马外交部则向美国提出强烈抗议。这样,双方调兵遣将,处于警备状态。一个美国兵被打死这件事,就成了这场战争的导火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705年12月16日 武则天去世

    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死于洛阳,终年82岁。在唐朝历史上,她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其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略逊于太宗,而优于玄宗。她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1770年12月16日 著名作曲家贝多芬诞辰


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这里离法国边境不远,当贝多芬19岁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爆发,给贝多芬带来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幼年学习钢琴。8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受到严格训练。1795年出版了第一号作品,此后出版了不少作品,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21岁,他写了一首言志的歌曲《自由人》,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由的事业。26岁时,就创作了3首奏鸣曲。可是就在这时,他不幸患了中耳炎,到1820年,两耳完全失聪,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一个多么沉重地打击啊!但是,贝多芬并没有屈服。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顽强地坚持创作,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音乐事业中去。在创作过程中,他为了克服失聪的困难,就坐在乐队近旁,看乐器演奏和演员歌唱。到了晚年,这个办法也不顶用了。他就用一支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在作曲时用来听音。这个特别的听音器,至今还保存在波恩贝多芬博物院里。
  贝多芬的一生是不幸的,10多岁时即开始承受家庭生活的经济负担,没有结婚。1827年逝世。但是,他留给人类9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和其他许多重奏曲、舞剧序曲和管弦乐合奏曲,除最初3部奏鸣曲,其余都是失聪后的作品。贝多芬生前给自己规定:无日不动笔。他在创作时,忘记了自己的痛苦和不幸。在他的作品中,找不到一点自身不幸的痕迹。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给贝多芬以很高评价。他说:“但愿所有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自己同样不幸的遭遇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可能地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

  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交响乐有《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钢琴奏鸣曲有《悲怆》、《月光》、《热情》等,以及歌剧、管弦乐、协奏曲、室内乐等作品。被誉为“音乐上的英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1993年12月16日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逝世

  1993年12月16日下午2时04分,中国人民所熟知的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因病逝世,终年75岁。

  田中角荣是一位有胆识、有魄力、敢作敢为的政治家。1972年,他作为首相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结束了战后几十年中日关系的不正常状态。1974年他因涉嫌洛克希德一案下台,1976年他宣布退出自民党。1990年田中角荣从政界引退。

  田中角荣于1918年5月出生在新舄县刈羽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7年日本实施战后新宪法的总选举,29岁的田中获推荐参加了民主党(1955年自由党和民主党合并组成自由民主党)新舄县众议员的选举,并第一次当选为众议院议员,担任众议院建设委员会委员及理事而活跃于政界。

  田中在自民党内任干事达4年之久,大大培植了自己的势力。1972年佐藤荣作交出政权后,他与福田赳夫竞争自民党总裁和首相之职。他联合大平派、三木派,向福田展开攻势。结果以6票的多数击败福田掌握了政权,成为日本政治史上第一个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首相,日本人称他为“庶民宰相”。他的当选一时成为日本朝野人士议论的一大新闻。

  在外交上,田中角荣创下了载入史册的壮举——恢复中日友好关系。战后30年,中日关系一直处于不正常状态,1972年田中出任首相,决心对此有所突破,他力排众议、冲破重重障碍,毅然于1972年9月访华,同我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不仅使日本在与美国明争暗斗的外交舞台上首次打了主动仗,而且为亚洲的安定奠定了基础。

  但是,如果用“政治是最高的道德”这一坐标来衡量的话,田中角荣就会从顶峰跌入谷底。为了保持权力,田中角荣提出“人数就是力量”。从此,日本的政治成了彻头彻尾的拉帮结派,谁的人数多,谁就是自民党的总裁,而这些头头们拉人的唯一办法就是金钱。由于田中率领的政治家们不择手段地弄钱,日本的大企业也肆无忌惮地大兴贿赂之风。田中角荣型的政治方法只能是昙花一现,不到2年,他就因金钱丑闻被迫辞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1996年12月16日 《人民日报》首次发表“股评”引发“股票地震”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针对股票市场情况所发的“准社论”,本意是提醒股民对我国股票市场目前的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可却引发了一场“股票地震”,股票市场全线下跌,股民们都懵了。

  评论员文章说,当前,炒股已成社会热门话题,各界人士争相入市,证券交易所几个月来新增投资者开户数800多万,总数超过2100万,股民已占城市人口相当大的比例。今年4月以来,股票市场逐步回升,10月以后出现暴涨。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这在国际证券市场上是罕见的。这样的暴涨是不正常的和非理性的。

  评论员文章指出,当前股市超常暴涨的主要原因:第一、机构大户操纵市场。一些资金大户利用股市飚升和散户跟风,频频坐庄,轮番炒作。这些大户多属国有企业,凭借其地位、关系,呼风唤雨,牟取暴利。第二、银行违规资金入市。第三、证券机构违规透支。第四、新闻媒介推波助澜。一部分报刊、电台、电视台、声讯台的股评节目和证券咨询机构极少进行风险告诫,而是一味鼓噪,有的甚至传播谣言,误导股民。一些非法出版物信口开河,发布“大牛市赚大钱”一类毫不负责的言论,以此招徕读者,牟取利益。第五、误导误信股民跟风。实际上股票市场没有永远的多头,总是有涨有落,暴涨必暴落,各国股市无一例外。由于相当多的投资者在股票上升时期新入市,没有摔过跤,缺乏风险意识,轻信舆论误导,误认股市必能不跌。还有一个心理因素不可忽视。由于今年抑制通货膨胀成绩显著,银行对新增储蓄取消保值贴补,又两次降低存、贷款利率,不少市民认为储蓄存款收益率低了,不如炒股,风险不大,获利更多。这是一种误解。

  评论员文章说,考察各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缓涨可能缓跌,暴涨必然暴跌,这是各国股市的一条共同规律。暴涨所以会导致暴跌,是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价格决定于价值,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情况只会是暂时的、短期的和有条件的,而不可能是长期的、永久的和绝对的。但在中国,由于上市公司的数量少,规模小,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不大,股指的暴涨暴跌并不反映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而主要是反映了市场的投机程度。换句话说,在市场发展初期,股市暴涨暴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参与者的过度投机。

  评论员文章强调,股市出现暴涨暴跌,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对社会,后果都是相当严重的。对于股市暴涨必然带来暴跌,不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不以为然,他们众口一词,说明年香港要回归,十五大要召开,政府一定要把经济搞好,绝对不会让股市掉下来。这是一种对股市的估计是十分糊涂的看法。政府要把经济搞好是真,但绝对不会在股市暴跌时去托市,也托不起市。投资者对此不能抱有任何幻想。投资股市,风险自负,赚钱自得,损失自担,这在任何国家都一样。目前的股市已到了很不正常的状况,孕育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需要引起投资者足够的重视。

  评论员文章针对目前的情况提出做好八项工作:第一,进一步加强监管。第二,继续公开处理违规案件。第三,实行涨跌停板制度和完善市场信息公开制度。第四,建立证券行业禁入制度。第五,加强风险管理。第六,增加供给。第七,做好舆论导向工作。第八,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各地方、各部门不能自行其事,干预股市,要与中央保持一致,自觉维护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市场管理体制,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证券市场的方针政策,维护好本地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1996年12月16日 国务院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

  1996年12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报请国务院任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作出了决定。会后李鹏总理签署国务院第207号令,任命董建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于1997年7月1日就职。

  李鹏总理指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议主持下,由400位全部是香港永久性居民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于1996年12月11日在香港选举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这是香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港人自己来选择最高行政首长,标志着香港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李鹏总理代表国务院决定,任命董建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于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时就职。在此之前,按照基本法和全国人大有关决定的规定,负责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

  李鹏总理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产生后,须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已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关于报请国务院任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的报告》。

  李鹏说,我们今天作出的这项任命是一项特殊而重要的任命。它充分体现了中央人民政府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在香港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决心和诚意。我们相信,董建华在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之后,定将不负众望,为香港的平稳过渡,为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全面贯彻落实基本法、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1999年12月16日 中美就美国轰炸中国驻南使馆的赔偿问题达成协议

   1999年12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发表谈话,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就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赔偿问题达成协议。根据协议,美国政府将向中国政府支付2800万美元,作为对今年5月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所造成的中方财产损失的赔偿。此前,双方已于7月30日就美国轰炸中国驻南使馆所造成的中方人员伤亡的赔偿问题达成协议。

  朱邦造指出,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使馆,造成中方人员重大伤亡和使馆馆舍严重毁坏,严重破坏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政府当即发表严正声明,对这一野蛮行径表示了极大愤慨,予以强烈谴责,并提出了最强烈抗议,要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此承担全部责任,公开向中国政府、人民和中国受害者家属表示道歉,对事件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公布调查的详细结果,并严惩肇事者。在我国政府的严正交涉下,美国及其他北约国家的领导人就轰炸事件已向中国政府、人民和受害者家属作出了公开道歉。

  朱邦造强调,美国轰炸中国驻南使馆构成美国的严重国际不法行为,美国政府必须为此承担国家责任,包括对中方所遭受的一切损害作出迅速、充分和有效的赔偿。美国政府应对轰炸事件作全面和彻底的调查,并严惩肇事者,以尽快给中国政府和人民一个满意的交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8 15:32 , Processed in 0.05003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