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jandcyz2008

读书频道----尽享财经智慧 (1) (重磅推荐) 做有钱的自己 94页1955楼 ☆ 百万理财计划:“有产族”财富管理课 92页1916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胜于易胜”——新田忌赛马
《孙子兵法说什么:回归中的商业反思》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刘兆基

  为了加深理解“胜于易胜”的道理,笔者接着推出全新包装的古代故事——田忌赛马。

  话说某年某月某日,齐威王兴致大发想赛马,为了赛事上点档次,精心挑选了颇有实力的参赛选手将军田忌。比赛规则很简单,各自选上中下三等马出战,三局两胜定输赢。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比赛,因为每年上供的宝马都是齐王先挑走最好的,剩下的再发给将军。田忌的马再好,也是差马,这么一看,这比赛田忌是输定了。

  开赛了,第一场上等马,齐王胜。但随着赛事的发展,齐王愣了,因为他输了。他输得很糊涂,而且怎么也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了。

  原来,齐王料到了田忌的马,却没有料到田忌的人,要知道虽然田忌的马不行,但田忌有个好朋友叫孙膑,而且不是外人,据考证是孙圣人的直系后代。

  这场比赛里面有奥妙。要说这赛马规则本来没问题,但如果就这么上了,失败肯定的。因为虽然同等马,但实力悬殊,焉有不败?这时候兵法家孙膑发挥才能了,既然三局两胜,既然实力悬殊,那就索性调整田忌的出马策略。咱们整体实力不行,局部实力还不行吗?于是,新方案如下:

  第一场,田忌的下等马对赛齐王的上等马,实力悬殊,齐王肯定胜。

  第二场,田忌的上等马对赛齐王的中等马。有意思了,田忌的上等马再不济,也是上等马啊,瘦死的骆驼总要比马大的。结果实施也证明,上等马再差也是上等马,跑赢下等马没问题。

  注意了,这里不平等了。你田忌凭什么用上等马赛齐王的下等马?不是明摆着创造不平等,破坏公正、公平、公开的和谐气氛吗?这马的实力悬殊,不是很明显人欺负不起,欺负马吗?这种为了胜利,不择手段、不顾廉耻、以强凌弱的本事也太不君子了!注意:君子是君子,胜负是胜负,不能混为一谈。田忌同志再不地道,也不能否定了他的成绩,这就叫“胜于易胜”!

  第三场,田忌的中等马对赛齐王的下等马。不用说了,又是一次破坏平等的赛事,又是一次以强凌弱的表演。马的实力悬殊,田忌的马专找小一号欺负,胜于易胜,焉有不胜。

  三场赛事结束。我们做个总结,要说田将军在孙圣人后代的帮助下,算是耍赖了。不过,如果做君子,本着平等竞争的态度参赛,想赢门都没有!所以看结果,赖得值啊!

  经上面这么一说,今天的老板应该明白了,不要奢望有什么平等的竞争规则,齐威王倒是出规则了,很平等,上对上、下对下,但是你注定失败。喊平等是没用的,人家不给就自己出规则了,田忌不就是嘛!

  要知道,高明的商人首先是个合格的奸商,就算市场平等了,他们也要敲些与和谐社会不和谐的音符,他们需要趁火打劫,趁着混水赶紧摸鱼,赶紧数钱;他们总在寻找“以强凌弱”的机会,否则,市场竞争处处平等了,还怎么易胜?

  现在的老板有哪次胜出靠的是平等?好听一些叫打造竞争优势,说难听了就是创造不平等!人脉、靠山、资金……还不是整天盯着不平等的机会,看到实力弱的上去咬一口?胜利是怎么来的?还不是以强凌弱来的!

  所以,平等竞争是理想,以强凌弱、“胜于易胜”才是真理。记住,想战胜别人,有前提,别人比你弱多少!说到这,有人反驳了,照你那么说,弱者就没希望了,以弱胜强就不可能了?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怎么来的?

  确实,历史上有一些小个子打败大个子的案例,但这也不矛盾。人家虽然整体实力不够,但人家懂得变通,懂得创造局部区域的不平等。这方面,就要向奸商学习,人家从不在乎无商不奸的骂名,几千年来忍辱负重,练就了局部市场创造不平等利益的硬功夫,不然钱从哪来?学学人家吧,田忌将军不就厚着脸皮这样干了嘛!所以,万变不离其宗,局部市场实力悬殊,照样以强凌弱、“胜于易胜”。

  最后,要提醒大家注意,古今中外99?郾9%的胜利都是强者战胜弱者。纯粹的以少胜多确实有,但极少!要知道,历史记载了精彩的、稀有的,那些无智名、无勇功的大多数,多被忽略了。

  也正因为此,那些真会打仗的将军,肯定是那些没有勋章的将军,因为他们打仗不费力,打得太容易。他们懂得以强凌弱,做到胜于易胜,所以每战必胜。

  到此,孙圣人的另类观点介绍完毕。好一个“谁是最会打仗的高人”,立意新奇,语惊四座!论震荡效果,足足给全世界上了一大课。好一个“胜于易胜”,“无智名、无勇功”,令人匪夷所思、瞠目结舌!论真知明鉴不赞叹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胜兵?败兵?胜负已定
《孙子兵法说什么:回归中的商业反思》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刘兆基

  高人谁都想当,可怎么做才能做高人,到达胜于易胜呢?不着急,孙圣人接下来给了答案:做胜兵,不要做败兵!这就有了本篇的第三组概念——胜兵和败兵。

  原文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通俗讲,那些真能打的人,总是先保命,做到不挨打,不失败。然后等待机会,看准对手露出败招,一口咬上去结束战斗。所以说,打仗有胜兵、败兵的区分,胜兵总是先保住性命,做到不挨打,不被别人打败。这样一来,有了获胜的资本,然后等待打败对手的机会;败兵可不是,他们总是没头苍蝇乱撞,不管对手有没有机会可乘,没计划、没准备、没理由,先发动进攻,边打边看,打上再说。这样一来,胜兵的资本没有,败兵的机会倒是来了。所以,胜兵的关键在于先胜,败兵的关键在于先败。

  为了深刻理解,还是举例说明。

  这次说的是一家早年在外省发迹的北京老板。想当初靠关系、靠人脉算是混出了名堂,后来人有钱了,就想着衣锦还乡,于是在北京注册了一家公司,准备继续扩大战果。可谁曾想,这次卡壳了,业务就是做不起来,于是有了我和公司老总的一番对话。我是个喜欢研究历史的人,所以上来就问了:“你们怎么想到北京做公司?”

  答:“还不是老板本来是北京人,觉得北京有关系、有人脉。现在有钱了,正好开个公司,把原来那套搬过来试试。”

  这就是开战的理由,人家不想怎么保命,也不想怎么不挨打,上来就先打了。先打的理由就是人脉,这算理由吗?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注定走不远,怎么先胜?不可否认,天上有时会掉下馅饼,有人因这个东西发达了。任何东西都有成本,而且掉下的馅饼成本、副作用更大。一旦哪天关系不灵了,没有点准备,肯定没命。

  难怪他们有问题,还没打就已经败了,现在只能边打边改了。如果早懂了兵法,何必当初!看来打败了是正常,现在想变吗?重新定位,从做个胜兵开始。这正是应了孙圣人的名言,“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其实没打就败的公司有很多,这种公司有个通病,多是老板唯我独尊,想到什么做什么,执行力颇强!但是人就有打盹的时候,不按市场规律做事,先打再说的结果注定是败兵。想做胜兵就要先胜,至少不挨打,先保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一时兴起的代价是惨重的。

  所以,奉劝做老板和想做老板的,行动前,仔细掂量掂量。胜兵和败兵的区别在于先胜,在于好好准备。做胜兵的关键是先胜,想先胜不准备是不行的。好好准备,否则,再次应了一句话,胜利的准备等于准备着胜利;失败的准备等于准备着失败,不败才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修道保法”,养鸡卖蛋有玄机
《孙子兵法说什么:回归中的商业反思》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刘兆基

  谈完胜兵和败兵的区别,这就引出一个话题,谁都想做胜兵,但做胜兵有个前提,先胜!

  先胜到底是什么?是实力!没实力,想不战而屈人,门都没有。命都保不住,只有挨打的份!没实力,想先胜,更是白日梦。

  所以,想做胜兵一定要准备好实力。怎么做到先胜,怎么准备实力?孙圣人说了,就四个字:“修道保法”。如果做到了,就是胜兵在望;做不到,就是败兵难逃。

  至于怎么修、怎么保,孙圣人也作了比喻。他说,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孙圣人明示了,要做到先胜,就是把内在实力建设好。打个比方,就好像说,你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地盘,好好量量,把它管理好,一寸土地也不能给别人;管理好了,经济效益出来了,你就知道每年GDP增长了;这时候,你再能搞个数字化,算算自己有多少家底儿;计算好了,你就可以拿出来和别人放到一起称一称、比一比;称、比无误,结果还用说吗?谁的综合国力强一目了然。现在,还要打吗?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比对结果了然,胜败自分。

  这个复杂点,说个更通俗的例子,说说卖鸡蛋。一个农户准备通过卖鸡蛋创业,为了知道一年下来能赚多少钱,他算了一笔如意账。

  先是看家里院子里到底有多大的地方,地方大养鸡篷就大,将来可以走规模发展的路子;看完这个,开始想俺家就这么大的地方、就这么点杂粮,能配多少饲料;饲料多少出来了,开始盘算,就这么点本钱能养多少鸡,毕竟鸡的数量多少直接影响最终产能;算到最后,养鸡为了下蛋,到底能有多少蛋;蛋也数出来了,到了最关键的一刻,一斤蛋多少钱啊?想明白了,养鸡汉财富就这样算出来了。等赚了钱,再熟门熟路地转上几回,腰板也硬了,核心竞争力也有了。绝对一个“地、度、量、数、称、胜”的循环!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修道保法”,到底“修”什么,“保”什么?笔者在此做一个大胆推论,“修”和“保”指的就是内在实力,是五事,“道、天、地、将、法”也。

  这么一翻译就容易多了。我们都知道,企业竞争的根本是内在实力——核心竞争力。这可不是一着急就能搞定的。而胜兵想先胜,关键靠实力,关键看五事。

  搞事业的先要有自己的“道”,无论是价值观还是创业理念、编故事,总要有个为什么,总要把兄弟们拢到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了这个再看“天”,看生意是否好做,有没有市场。商人无利不起早,没钱赚的市场就别想了;如果天气不错,需求挺旺、市场挺大,兄弟们就要慎重了。这时候要看看“地”,想想到底做什么产品,有什么定位;定位有了,就要考虑谁来做,搭什么班子,带什么队伍,这是个大问题;最后,干事情之前要有个约法三章,没“法”不行,究竟谁是老大、怎么奖罚、做事情要有个规矩等。

  如果诸位还是没太明白,我们就继续说那个卖鸡蛋的。前面说的只介绍了方法,告诉大家鸡蛋账是怎么算的。但卖鸡蛋的不是就你一家,也许你的卖不出去,卖不出去还是零啊,所以这里有个竞争力问题。不过,竞争力可不是生蛋生出来的,是熟门熟路熟出来的。生蛋卖钱也有技术含量的,没有点实力恐怕不行。首先说家里人支持吗?别你这边干得热火朝天,那边整天有人说闲话、搞破坏,这就是“道”;第二,当地行情如何,鸡蛋紧俏吗?当地气候如何,适合养鸡吗?室内气温怎样,能产蛋吗?总之,“天”也要注意;第三,你家鸡的品种怎么样,好生好养吗?不要弄来一只铁公鸡,什么也指望不上!最后水土不服,下不了蛋,反过来说地方不行;第四,养鸡卖蛋像当兵,也要讲爱心、动脑子。最好再搞个音乐养生、全方位胎教什么的,这样下的蛋也基因丰富、饱满多能;最后,养鸡也算伺候人的活,没点细致干不来。养鸡也要懂管理,没点规矩养不活人,不学习也肯定要落伍。总之,养鸡下蛋也要得法。

  光有方法是不够的。“度、量、数、称、胜”只告诉你培养竞争力的方法,但“修”什么“保”什么,关键还要知道内容!熟门熟路,熟的是什么?是实力本身,“道、天、地、将、法”!有了这,核心竞争力就上来了,腰板才真硬了。

  方法、内容也有了,就开始转了。这就是:道生天、天生地、地生将、将生法。如五行之生克,又如太极之轮转,生生不息,催生万物。转得好,五事强,“度、量、数、称、胜”循环相生,内在实力得分高,胜兵也;转得不好,内力太差,分数低,败兵无疑。

  所谓“道、天、地、将、法”,实力内容也;“度、量、数、称、胜”,锻造实力的过程也。一个是养鸡卖蛋的内容,一个是养鸡卖蛋的过程,差异还是很大的。你问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道、天、地、将、法”也;你问核心竞争力怎么来?从“修道保法”中来,“度、量、数、称、胜”也。

  总之,“修道保法”,“修”的是实力,“保”的也是实力。如果你看不上这个实力,也可以找其他的,像什么平衡记分卡,像什么企业财富的命题都行。

  比如,企业里常问,公司最重要的财富是什么?答:是员工!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没有满意的顾客就没有满意的回报,没有满意的回报就不会有满意的股东,等股东真的不满意了,就谁都不用满意了。这就是实力诞生的过程,“度、量、数、称、胜”也。

  怎么让员工满意?答:看实力。比如“道”,文化怎么样,是不是压榨员工没商量,累死人不偿命?比如“天”,业务有前景吗,我能成长吗?不要刚上岗就下岗;比如“地”,产品有竞争力吗?没人买的产品,谁都不满意;比如“将”,领导有水平吗,值得跟随吗?比如“法”,平台多大,天花板多高?是不是制度合理、奖罚得当?这些加起来就是实力,转起来就是过程,想让员工满意缺一不可。

  怎么让顾客满意?答:还看实力。比如“道”,公司品牌怎么样,有共鸣吗?有本事就像当年的百年润发,让人流着眼泪也要买;又比如“天”,产品能满足需求吗?东西再漂亮,没用的东西谁都满意不了;又比如“地”,销售网点乱撒网,买个东西像捉迷藏。累得人腰酸腿痛能满意吗?再比如“将”,销售人员整天板着脸,要么殷勤的像卖保险,想买也被吓跑了,能满意得了吗?最后比如“法”,公司的服务两重天,产品缺陷、投诉无门,流程繁复、处处设阻,上了报纸还遭白眼,用户敢满意吗?

  当老板的不要说起实力,就只知道技术强、产品好、品牌好。那不是!也不要只记得资金足、制度全、背景深,那也不是!更不要只强调工资高、人才多、文化好,那更不是。那是什么?很简单,“道、天、地、将、法”缺一不可,合起来才叫实力!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实力是个整体,打造实力需要一个过程。实力莫过如此,先胜莫过如此,“修道保法”莫过如此。而且,工作好不好,效果一目了然。原文说,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镒和铢是什么?古代重量单位。一个重,一个轻。一个大秤砣,一个小砝码。搬这些来,目的就一个,彻底分清胜兵和败兵。孙圣人最终表态了,他说,胜兵是什么?就好像用大秤砣去称小砝码,比重量,优势是明显的,战胜是毫无悬念的。败兵是什么?就好像用小砝码去称大秤砣。论体重,劣势是绝对的,战败是必然的。总之,胜兵和败兵的总量之比,如大巫见小巫,从体重看,对比效果强烈,撼动人心,令人印象深刻。孙圣人用心良苦!

  最后在我们深切领悟了孙圣人的用意,知道了胜兵、败兵的悬殊之后,孙圣人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并在此说了本篇期待已久的一句话,告诉诸位什么是形: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

  形:就好像千仞高山上决开的积水,飞流而下,气势磅礴,无人可挡……

  总结

  首先,形篇讲的是实力论。但孙圣人清楚地知道,光有实力也不一定赢。打仗先要学会自保、不挨打、不被别人打败。这就是本篇的第一个概念,攻守、胜败。也就是“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谈完攻守、胜败,孙圣人提出了本篇最令世人惊骇的命题——谁是最会打仗的高人?答:是那些懂得“胜于易胜”的人,是那些“无智名、无勇功”的人。

  高人谁都想当,所以命题一出,紧跟着有了怎么做到“胜于易胜”。其实很简单,做胜兵,不要做败兵。于是,隆重推出了胜兵、败兵的概念。

  谁都想做胜兵,但做胜兵有个条件,就是先胜!那么怎么做到先胜?孙圣人的解决方法就四个字,“修道保法”。通俗讲就是加强内部实力锻造,从“道、天、地、将、法”开始。

  本篇最末,孙圣人对胜兵、败兵进行了深刻对比,并最终对实力论进行了高度凝简地总结,就一个字——形!

  讲到这里,整篇结束,在此希望大家一定要记住三句话:

  第一,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第二,胜于易胜。

  第三,胜兵和败兵的区别,也是本篇最好能背诵的一句话: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力的九项修炼

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力的九项修炼.jpg


本书简介


成就卓越的领导力需要长期的修炼,伟大的事业更需要长时间的点滴积累。本书从领导者必备的九项领导力入手,深入剖析如何进行刻苦的修炼。内圣外王,强调领导者的心态修炼;日清日高,强调领导者的高效能修炼;厚德载物,强调领导者的影响力修炼;有容乃大,强调领导者的人才战略修炼;将源兵魂,强调领导者的领兵修炼;纵横捭阖,强调领导者的管理平衡术修炼;运筹帷幄,强调领导者的盈利观念修炼;“剩”者为王,强调领导者的风险意识修炼;高屋建瓴,强调领导者的大视野修炼。长期坚持这九种修炼,方能成就卓越的事业——伟大是熬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言
《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力的九项修炼》作者:董权

  领导者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管理可以改变企业,但真正要改变企业,应该靠领导者。企业领导者的行为,尤其是关键时刻的行为,是对企业成败影响最大的因素。“大海航行靠舵手”。船走得快不快,是众人齐不齐心、用不用力划桨的问题;船是否能够顺利避开暗礁险滩到达目的地,就是舵手不可推卸的责任了。一艘大船和船上所有人身家性命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舵手的相机判断和临危处置的能力。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企业这艘大船的舵手,无疑就是领导者。

  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它不同于一般的系统,它是经过人工改造或人工创造的特殊系统,是一种能动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必须有一个人能够把企业的决策、指挥、监督、运营等系统协调好,把企业输入的人、财、物、信息与输出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统筹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社会效益。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企业的领导者。所以,作为领导者,必须有总揽全局的眼光、手段和能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领导者就是谋全局者,是解决各种矛盾的最终决定力量。企业要想长远发展,没有适合本企业的长远规划,没有强有力的领导,那是不可能的。领导者的实力来自于对未来变化的准确判断。计划与变化之间、想与做之间、知与行之间有着巨大的落差,这个落差对于个人来说是正常的,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却是致命的。将这个落差最小化到极致,这是领导者的伟大任务。

  除了具备统筹企业发展的硬实力之外,领导者还必须有极强的适应性。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应根据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规模大小和管理对象,随时调整自己的领导风格和方法。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当我的员工有100名时,我要站在员工最前面指挥部属;当员工增加到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中间,恳求员工鼎力相助;当员工达万人时,我只要站在员工后面,心存感激即可。”

  领导者的软实力用一个词汇来说就是“影响力”。所谓影响力,就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影响力人皆有之,但强度各不相同。并且,同一个人的影响力也会随着交往对象、交往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作为领导者,必须努力学习,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增长才干和能力,从而具备多谋善断的决策才能、知人善任的组织才能、运筹帷幄的指挥能力、顺应时代的创新能力以及必要的应变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为下级所佩服、所信赖,下级才会相信其指挥的正确性,自觉地服从其领导。

  领导者是企业的灵魂和支柱,领导者是企业前进的领头人物。这样一个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非常人物,不仅要有高超的能力、实力、技巧,更要有勘破迷局、洞若观火的智力和慧眼,注重多元化思考和反观自照的修炼,不断突破自我的桎梏,拓展自身的疆界。

  本书总结出的九项领导力修炼,旨在以绵薄之力营建一所“没有围墙的商学院”,希望诸君能从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与睿智的商道智慧,受到启发,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董 权

  2009年12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言
《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力的九项修炼》作者:董权

  时间熬成伟大:领导者要像狼一样坚忍

  金融危机的寒风刚刚吹起,企业界就罩上了一片阴云,德国亿万富翁阿道夫·默克在自己家附近的铁路上自杀身亡,英国金融时报就此事刊发了标题为“信贷危机闹出人命”的黑色消息。在国内,类似的事情也已经听到不少,2008年7月19日,浙江某泵阀公司的老板服毒自尽;8月12日,浙江一制药公司的董事长在办公室上吊身亡;10月16日,湛江某糖业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在其居住的小区跳楼自杀;11月12日,江苏某特钢有限公司的老板自杀。

  这些曾经风光无限、光环耀眼的精英在压力面前,以最为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死因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在绝望的废墟中,他们最终没有站起来。

  长期生活在繁荣和“高增长”环境下的精英在喧嚣的闹市中,不知不觉间丧失了他们久违的创业精神——坚忍。坚忍不拔、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的性格能让人在困难中坚强地生存下来,熬过寒冬。逝者的悲哀让人不胜唏嘘,作为企业灵魂的领导者,应该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呢?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马尔科夫在打猎时,遇到了一条狼。这条狼有将近两米长,非常健壮。可惜马尔科夫在开枪前没能瞄准,猎枪子弹只打到了狼的右后腿,狼还是瘸着这条腿逃跑了。于是,马尔科夫骑上马去追赶这只受伤的狼。跑了一段时间,受伤的腿成了狼前进的阻碍,狼拼命地向前跃了几下,和马尔科夫的距离拉大了些。狼利用了这个机会,回过头去撕咬自己受伤的右后腿,几下就把那条腿咬断了。马尔科夫当时完全被吓傻了,他的马也一动不动,静静地看着狼,看着狼拖着血迹逃跑了。(《狼道》)

  狼,是一种很奇特的动物,为了狩猎它可以忍受几天的饥饿,仔细挑选最合适的攻击对象,耐心等待最合适的攻击机会。而在危机面前,它又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最决然的应对方式,忍受着彻骨的疼痛,不顾后半生的残疾,咬断了伤腿。狼坚守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坚持到底才是胜利,所以它的一生时时做好了忍受阵痛与煎熬的准备,也正是这一点成就了狼道精神的传奇。

  什么是“坚忍”?坚忍是不受自己情绪的干扰,不受外界眼光及言论的影响,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也能冷静从容地做自己该做和能做的事的能力,耐心熬过时间的洗礼,用时间去验证结果。不寄望于奇迹、不依赖于他人、不满足于平庸、不放弃诚信,把改变现状、达成目标的责任承担起来。搏击手在与对手擂台相逢时,无论对手多么强大,就算是世界冠军,明知不敌,也要冷眼视之,纵使体能耗尽,纵使皮开肉裂,也要战斗到最后,这就是坚忍,也是一种熬的历练。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说:“人这一辈子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不怕,重要的是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拥有好的心态。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遇到困难和失败以后就会害怕,就会充满绝望地倒下去,这种人一般一辈子就会以失败者的形象出现;另外一种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后,会用勇敢的心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去对待它,这样的人在未来是容易做成事情的。所以,我觉得无论你是否愿意往前走,生活总会遇到困境,但结果却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不往前走,生活永远是这样;但是当你遇到了困难往前走的话,你就会翻越过去。”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每个创业者在从无到有、筚路蓝缕地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总是与坚忍为伴。可悲的是,“自杀避世”的阿道夫·默克在创业时期的坚忍曾一度让他成为德国人勤劳精神的一种象征。我们来看一下的他的人生经历:

  阿道夫·默克,1934年生于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1938年,此处被德国人占领并处于希特勒的统治之下。默克1945年随家人自苏台德区逃亡。1967年他继承父业,接手了一个只有80名员工的药厂,一步步打拼。在他手上,这家小企业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公司帝国,拥有120家公司和10万名员工,年销售收入达到约300亿美元,经营范围从生物制药业到水泥制造业,覆盖面广阔,旗下企业包括通益药业有限公司及德国最大的水泥制造商海德堡水泥公司。据一位律师保守估计,默克以约70亿欧元的个人净财产(大约92亿美元)居德国的第5位,在全球福布斯富人排行榜上居第94位。

  这样一个德国人民的精神领袖却偏偏走上了自杀的道路,为什么呢?因为在他创业成功后,他的坚忍精神在成功的光环和时间的流逝下一点点地消散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一块石头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而另一块石头却没人理睬。寂寞的石头抱怨:“老兄呀,我们同样是一座山上的石头,为什么你那么好运啊?”另一块石头回答道:“这不是运气,你还记得吗?几年前,山里来了一个雕刻家,你害怕刀子割在身上的痛,吃不了苦,而我却忍受着痛苦,终于我变成了佛像,所以人家膜拜我而不理睬你啊!”

  我们可以设想,十年后,二十年后,五十年后,这块风光的石头还会受到人们的膜拜吗?答案是否定的,时间是最为无情的,但曾经的痛楚消散后,在时间的打磨下,佛像也有可能会沦为石头。因此,成就伟大的是经历时间的打磨,仍然坚守着最初的精神,并坚持不懈的人。

  所以,我们说,一个目光远大的领导者应该时时刻刻抱有创业时期的坚忍精神,并且要时时修炼,让这种精神深入骨髓,深入血液,让时间成就伟大,熬成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1.天纵英才的自信心
《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力的九项修炼》作者:董权

  哲人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因此,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要有良好的心态,内圣方能外王。对个人而言,好的心态可使人快乐、进取、有朝气、有精神;消极的心态则使人沮丧、难过,没有主动性。于企业而言,领导者的积极心态,将感染、带动手下的人,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爱默生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表现优异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道,“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人世。

  Google中国区前总裁李开复和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勋分别在沪上举行讲座活动,在谈到个人经验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自信心是成功的首要因素。

  李开复告诉记者,与内地年轻学子的接触,给他的最深印象就是一个人自身所具有的潜能和其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并不总是1∶1的关系;那些特别乐观、特别自信的人,总能设法让自己身体内的潜能超水平地发挥和释放出来——也就是说,自信,可以成为个人潜能的“放大镜”。

  杨勋向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做了题为《创业与守业》的演讲,展示了不断突破创新和坚持“回报社会”的清晰商业理念。对年轻人都很关注的如何成功的问题,杨勋认为自信是第一位的:“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如果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工作怎么可能做得好?自信之外,还要为自己制定明确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学习、冲刺。

  什么是自信?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自信是心中抱着坚定的希望和信念走向伟大荣誉之路的感情。”的确,自信是一个人脸上的阳光,是心灵里不灭的圣火,它与出身、地位、权利、金钱等都无关,只源于你对生活的态度,对自我的肯定。自信是成功的首要秘诀。有自信,才能创造自己的神话。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人的成功之路必须踏着自信的石阶步步登高。有了自信,人才能达到自己所期望达到的境界,才能成为自己所希望成为的人,坚持自己所追求的信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自信者的格言都是:“我想我能够的,现在不能够,以后一定会能够的!”

  一位成功的领导者,应该了解“自信乃成功之帆”,有自信就能够创造奇迹。只有具有了自信心,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手头的工作,才能在下属面前树立起优秀的领导者形象,才能泰然自若并能积极地思考,能按逻辑次序归纳自己的思想,能在公共场所或优秀人士的面前侃侃而谈,言谈富有哲理而又让人信服。而这一切都是自信在起着关键的作用。

  成功始于自信,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作为管理者,许多经理都希望“登上最高阶层,享受随之而来的成功果实”。但由于他们大部分人都不具备必需的自信和决心,也就无法达到目标。但还是会有少数人真的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成功,他们仔细研究高级经理人员的各种行为,学习那些成功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作决策的方式,并且留意他们如何应对危机进退自如。最后,他们终于凭着“我就要登上巅峰”的自信心达到了目标。如果你还不够自信,那就赶快行动起来,树立成功的信念,记住:心存疑惑就会失败;相信胜利,必定成功!

  为什么说员工总是喜欢充满自信的总经理呢?原因在于他的人格魅力——自信。在实际工作中,一位领导者总是会碰到许许多多的问题,而这种情况下,是知难而退还是勇往直前?所有的一切,员工们都期待着经理来作出决定。如果经理充满着排除万难的自信,必将奋勇前进。试想,有如此自信的领导者,员工们能不士气旺盛吗?

  作为领导者,请永远不要抛弃自信,因为一个不“信”任自己“心”灵力量的人,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只有当信心融会在思想里,使潜意识转变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时,才能实现成功,成为一位卓越的管理人才,成为一位深受员工欢迎的领导者。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位自信的领导者呢?

  第一,镜子技巧

  许多了不起的演说家、演员、政治家都曾运用过镜子技巧增强自信。温斯顿·丘吉尔在作任何重要演讲之前,总要站在镜子前正视一下自己。

  所谓的镜子技巧是这样的:如果你要在大会上作演讲,在排练中,就反复对自己说:你会获得巨大成功,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止你。聚精会神、自信十足地正视镜子里的自己,你会感到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振奋。

  眼睛被认为是心灵的窗户,一旦开始实践镜子技巧,眼睛就会产生一种你从未看到过甚至从未想到过的力量,这种力量加上言词的意义,便能迅速打动听众的潜意识。

  第二,自信蔓延效应

  你可以在纸上列下自己的十个优点,不论是哪个方面(细心、眼睛好看等),然后在从事各种活动时,你都想着这些优点。这样有助你提升从事这些活动时的自信,这叫做“自信蔓延效应”。这一效应对提升自信效果很好。

  第三,加快步伐法

  心理学家认为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表现出的往往是“我并不怎么以自己为荣”,表示着此人对自己、对工作以及对别人有着不愉快的感受。而走起路来比一般人快的人像是在告诉全世界:我要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重要的事情,而且我会做好。借着改变姿势与步伐速度,可以改变心理状态,你就会感到自信心在增加,这就是增加自信的加快步伐法。

  第四,不比较的态度

  在金庸小说的《九阴真经》里有这样一句:他横由他横,清风拂山冈。自信的态度应该是平和而有力的,不动如山,而且不跟别的山比高低,承认任何山峰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第五,苦练“内功”

  有些人缺乏自信心,除了轻视自我以外,也与“内功”不深有关,就是说,他的知识储备、实践能力还有欠缺,因此常常会表现得底气不足。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业界的专家,俗话说的“艺高人胆大”,有“艺”在身,你自然而然地就会自信起来。

  有了充足的自信心,就意味着你有了捕捉成功这只鱼的坚实的网,有网就不怕捕不到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2.上天揽月的企图心
《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力的九项修炼》作者:董权

  企图心是将愿望转化为坚定信念与明确目标的熔炉,它将集中你所有的力量和资源,带领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卡耐基

  巴拉昂先生是靠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的,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就迅速跻身法国五十大富翁之列,1998年去世,临终前,除了将大部分资产捐献给医院之外,另有一百万法郎作为奖金,奖给能揭开“穷人最缺什么”这个答案的人。

  法国《科西嘉人报》刊登了巴拉昂先生的遗嘱,不久报社收到了48 561封信件,答案千奇百怪,绝大多数人认为穷人最缺的是钱;或是最缺的是发展和发财的机会;有的人认为穷人之所以穷,那是因为缺少帮助。

  在巴拉昂先生逝世一周年时,保险箱在公证部门的监视下被打开了,在48 561封信里,一位小姑娘猜对了巴拉昂先生的秘诀,那就是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企图心。

  本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自小就有非凡的企图心。本田宗一郎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父亲是铁匠并兼修自行车,在耳濡目染中,他对机车事业产生了兴趣,他的传记里这样记载着:我不顾一切地追着那部汽车,我深深地受到震动,虽然我只是个孩子,我想就在那个时候,有一天我要自己制造一部汽车的念头已经启动了……

  获得成功所要具备的品质是非常多的,比如勤奋、努力、好学、坚强、真诚、爱心、公正、有目标、心态良好、决策力、为人处世的能力、好的人际关系、奋斗精神等。但这些都是外在的,就好比一辆汽车,这些品质只是汽车的方向盘、大灯、轮胎、底盘、车身、车窗、座位等,而汽车最核心、最重要的部位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动机。而企图心就是你成功的核心驱动力!企图心是永恒的特效药,是奇迹的萌发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图心是成功的保障。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巨大成功,没有企图,没有谋略,又何来前进和拼搏的动力?

  1949年,一位24岁的年轻人充满自信地走进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应聘。当时只有一个空缺,而面试的人告诉他那个职位十分艰苦,一个新手可能很难应付得来。当时他回答:“工作再棘手我也能胜任,不信我干给你们看……”

  他的自信给面试官的印象十分深刻。当面试官在雇用这位年轻人之后,曾对他的秘书说过,“我刚刚雇用了一个想当通用汽车董事长的人。”

  这位年轻人就是通用汽车前董事长罗杰·史密斯。罗杰刚进公司的第一位朋友阿特·韦斯特回忆说:“合作的一个月中,罗杰正经地告诉我,他将来要成为通用汽车的领导者。”正如罗杰所愿,32年之后,他成了通用的董事长。

  《易经》中说:“取法乎上,得乎中也;取法乎中,得乎下也。”一个人的企图心的大小决定着他的未来成就。企图心是一种意念、一种意志、一种挑战未来的武器。有人说:企图决定版图。也就是说,你的企图心的大小决定着你未来成就的大小。企图心可以强化信心,可以让一个人对自我未来的目标产生坚定感,可以激发人们内心的无限潜能。

  如果说一个企业是一列火车,那么领导者就是火车头,火车能够开向哪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火车头。具有旺盛企图心的领导带领的队伍最有战斗力,具有旺盛企图心的领导也最受员工的欢迎,因为这代表着自己未来的发展前途不可限量。对于一个团队领导来讲,企图心不只影响自己的行动与态度,也关系着所带领团队的成败,这种企图心能产生无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带领团队共同朝美好的方向迈进。

  日本松下公司一开始没有生产收音机的核心技术,而是与OEM厂商合作。合作一段时间后,产品的性能让松下很头疼,产品不稳定、故障百出,顾客买到松下收音机常听不到想听的广播电台,要求退货。在这种情况下,松下毅然决定,自力更生来生产出合乎顾客期望的收音机。

  研究部门的人员在接到任务时一片茫然,因为在设计收音机上他们既没有经验,也没有技术。松下知道后对研发团队这样说:情况危急,时间不多,希望无论如何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结果奇迹出现了,毫无经验的研发团队用三个月的时间研发出了符合要求的收音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成功学专家陈安之在他的课堂上曾经讲过:有史以来,所有成功都具备三个条件,任何一个领域都一样。第一个条件是拥有强烈的企图心;第二个条件是拥有强烈的企图心;第三个条件仍旧是拥有强烈的企图心!有一句话说得好:“眼睛所看着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 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能想多远;一个人成功的程度,取决于他的胸襟有多广阔。

  “缺乏自信与企图心”一向是困扰人们的大问题。深陷于不安、无能感甚至对自我能力持有怀疑的人,随处可见。他们总也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心中想要的东西,于是他们退而求其次,只要拥有一点儿的成就,便觉心满意足了。事实上,世上有成千上万的人们都是被这样的心态所打败的,在我们的一生中,若毫无自信和企图心,那将永远无法发挥潜能,无法取得更大的成功。

  那作为一家企业的领导者,怎样才能始终保持一颗旺盛的企图心呢?

  第一,永远要跟比你更成功的人在一起。比你更成功的人才有办法激起你强烈的企图心。在你的朋友当中,你一定要是最差的那一位;如果你在朋友中总是老大,你就交错朋友了。当一个人越来越成功,你会看到他的朋友也一直在换,这可能就是他成功的原因。

  第二,调高目标。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很多人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目标太小,而且很模糊,使自己失去了动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发起你的斗志,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

  第三,正视危机。危机能让我们竭尽全力。没有危机我们会满足于一种舒适的生活方式,追求生活得风平浪静。我们不能坐等危机或悲剧的到来,从内心挑战自我才是生命力的源泉。

  第四,敢于犯错。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它。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感的降临。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勇于尝试,不要害怕犯错误或失败。

  企图心是一种“场”,会给人一种向上的磁力,让你意气风发。企图心既是目标也是动力,又是一股为值得争取的事业而奋斗的推动力。企图心一直在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条件,在每个领域,那些成就大事的人都是被某种强烈的愿望所驱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但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3.誓不回头的决心
《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力的九项修炼》作者:董权

  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拿破仑

  西齐弗因在天庭犯了法,所以被天神惩罚到人世间受苦。天神对他的惩罚是:要推一块石头上山。

  每天,西齐弗都费了很大的劲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回家休息。可是,在他休息时,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齐弗就要不停地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这样,西齐弗就面临着永无止境的失败。天神要惩罚西齐弗,也就是要折磨他的心灵,使他在“永无止境的失败”的命运中受苦受难。

  可是,西齐弗不肯认输。每次,在他推石头上山时,他就想:推石头上山是我的责任,只要我把石头推上山顶一次,我一天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最后天神看着这种惩罚并不能让西齐弗痛苦,干脆就放他回了天庭。

  1981年出生的泡泡网总裁李想无疑已经成为80后的偶像和榜样。李想拿出他积累的创业和发展的7个要点与大家分享:方向、目标、意愿、方法、毅力、成果、自我观察。而意愿就是一个人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行动的决心。

  一个人要成功,下定决心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下定决心要成功的人想要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事情。陈安之在他所著的《绝不裸奔》中这样写到:

  “你为什么不成功?因为你没有下定决心!”

  “你为什么还没有成功?因为你还没有下定决心!!”

  “你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因为直到现在你还没有下定决心!!!”

  如果说自信是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那么决心就是坚定自己一定要成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套用一句尼采的话:“一个有强烈决心的人将无所不能。”拥有过亿美元资产的马克·韩森在《亿万富翁制造机》中有这样的话:想要成为有钱人的第一件事是,你得先花一分钟下定决心成为有钱人!聪明的有钱人和穷人最大的不同是,穷人不愿意花一分钟下定决心让自己变得有钱。穷人连一分钟都不愿意专注,反而浪费时间去抱怨或自怨自艾。

  1992年,李彦宏留学读研期间,偶然间导师的一句话触动了他:“搜索引擎技术是互联网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应当有未来。”这时候,互联网在美国还没开始普及,但李彦宏已经开始行动了——从专攻计算机转回来,开始钻研信息检索技术,并从此认准了搜索这一样。

  毕业后,李彦宏以工程师的身份就职于硅谷当时最成功的搜索技术公司Infoseek。在Infoseek,李彦宏见识了一个每天支持上千万流量的大型工业界信息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并写成了第二代搜索引擎程序。

  但是,Infoseek公司的负责人并没有和李彦宏一样,对搜索引擎领域给予足够的热情和支持,他们对搜索引擎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对此,李彦宏感到很失望。和Infoseek公司类似,雅虎也正在慢慢失去对搜索领域项目的兴趣,并且雅虎公司最终将他们的搜索功能模块外包给了当时刚刚起步的小公司——名叫Google。周围舆论对搜索领域的前景十分悲观,但是李彦宏仍然保持着信心。

  “那个时候,雅虎公司并不认为搜索非常重要,但是李彦宏不同。他看上去非常的有决心和信心,并且一直坚持了下去。我非常佩服他现在所成就的一切。”李彦宏的朋友这样评价他。正是依靠自己对于搜索的执著和激情,李彦宏顺利拿到了风险投资,并让百度成了Google之外的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公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成功学界流行着这样一个观点:成功来源于你是想要,还是一定要。假如仅仅是想要,可能我们什么都得不到;假如是一定要,那就一定有方法可以得到。成功来源于我要。我要,我就能;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人生是一场持久战,意志坚强的人决不会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打乱他一生的计划。他们会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养精蓄锐、从头再来。他们是有决心的人,他们不会在乎暂时的得失、输赢,他们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他们不会受到环境的干扰,不会被别人的语言所左右。他们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作为企业掌舵人的领导者必须要有决心,这样才能带领企业、带领员工驶向成功的彼岸。作为企业灵魂人物的领导者必须要有决心,这样才能使员工团结一心,给员工坚持下去的勇气。

  那么,怎样才能使你具有成功的决心呢?

  第一, 衡量自己是否有决心。问自己:究竟是“想成功”,还是“一定要成功”?想”与“要”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结果却是天壤之别。世界上大多数渴望成功的人,就是因为这一字之差而没有成功。“想”,是随意的、想当然的,盲目的和非现实的;而“要”则全然不同,它是明确的,有目的和现实的。“要”才会检讨自己,改变自己,创造条件,适应环境要求。“一定要”,才能使你获得深刻的驱动力,而不顾任何艰难险阻,义无反顾,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第二, 强化正确的动机。斯大林说,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人们的行动都是受动机支配的,正确的动机将转化为坚持到底的决心。

  第三, 把决心刻在心中。把你的决心用一张纸写下来,贴在一个显眼的地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每天大声地说出你的决心;也可以用录音机把它录下来,每天反复地听;如果有时间还可以经常地写;平时更要对着自己的决心时时地看,不断地想象自己的决心实现了的情景。

  第四, 培养兴趣。有人说兴趣是决心和毅力的基石,这话是有道理的。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某项工作发生内在的稳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有宏伟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成功也就成为十分自然的事情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说:我经常不分日夜地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有人以为我很苦,其实这只是我的兴趣,我感到“其乐无穷”,自然有毅力干下去了。

  相信每一个人都知道,期望的强度不够,最终会使人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或自身缺点的挑战,从而半途而废。只有那些抱有誓不回头决心的人,他们因有足够牢固的期望强度,才能排除万难,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直到成功。不下决心,我们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习惯和心态;不去决战,我们很难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决胜,我们就会失去我们职业的尊严,决心使成功具有了“必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4.宠辱不惊的平常心
《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力的九项修炼》作者:董权

  平常心是道,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马祖道一禅师

  有一个人曾经问慧海禅师:“禅师,你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呀?”

  慧海禅师答道:“有!”

  “那是什么?”这个人问道。

  慧海禅师回答:“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

  “这算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呀,有什么区别呢?”这个人不屑地说。

  慧海禅师答道:“当然是不一样的了!”

  “这有什么不一样的?”那人问。

  慧海禅师说:“他们吃饭的时候总是想着别的事情,不专心吃饭;他们睡觉的时候也总是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得安稳。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禅师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总是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成为他们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生命的意义并不是这样,只有将心融入世界,用平常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在禅宗看来,一个人能明心见性,抛开杂念,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就能达到时时无碍、处处自在的境界,从而进入平常的世界。

  在今天处处充满诱惑和陷阱的社会中,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并非易事。平常心是杜甫“一览众山小”的豁达,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是一种境界、一种超脱,而不是用来随便搭配下午茶的甜点。

  步步高总裁段永平在人民大学演讲时曾经说:我特别推崇“平常心”,这不仅对经营企业重要,在做任何事情时都特别重要。比如,在企业中,经常有各种各样的诱惑围绕着你,面对这些诱惑就需要平常心。如果有人推荐一个项目,说投入2 000万元,短时间就可以挣两亿元,我们肯定没兴趣。我们所做的,就是播种、耕种,然后才收获。

  平常心是一种心境,不仅是对待周围的环境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要做到对周围的人、事“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平常心是一种境界,慧能大师曾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的这种超脱物外、超越自我的境界正是平常心的最好解释。

  可口可乐公司庆祝百年华诞,全体员工狂欢至深夜,而当时公司的总裁却一个人静坐在办公室中,反思过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华为集团的总裁任正非在企业位居全国电子行业百强首位的时候,书写了《华为的冬天》一文,让公司全体员工阅读反省。“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有的只是危机感”,这样的文字至今仍令人深思。正因为如此,可口可乐至今仍风靡世界,成为美国精神的象征,华为企业一路走来,不断壮大,并且将一路走下去,更加壮大。

  作为掌控企业的领导者,在工作中会面临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等问题,这些都让人殚精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唯有以平常心看待一切,才会事事平常。

  保持平常心就是要做到正视成功的辉煌。长安集团的领导者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一个企业的失败,往往是因为它曾经的成功,过去成功的理由是今天失败的原因。任何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周期性变化。成功只是暂时的,在取得成功后,把自己的心态归零,才能从容应对未来的各种变故。

  保持平常心还要做到直面失败的打击。马歇尔·菲尔德的零售店在芝加哥大火中被烧毁了,所有的家产付之一炬。面对这个令人沮丧的场景,他却指着燃烧中的灰烬说:“我要在这个地方,开一家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商店。”他做到了,在芝加哥的史笛特街及鲁道夫大道的交汇处,人们至今依然可以看到马歇尔·菲尔德的公司大楼巍然矗立着。

  随着城市的节奏加快,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竞争等也越来越多,摆正心态是时下最重要的心理课题,应该说,这时候拥有一颗平常心是必要的,也是难能可贵的,对于企业的领导者来说更是如此。但是,这颗平常心却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可以拥有的。三个字“平常心”,真要做到很难、很难……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

  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而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是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第三,平常心要以知识为底蕴,无知是不能拥有平常心的;平常心要以勇气为后盾,懦弱是不敢拥有平常心的。平常心是不墨守成规、不牵强附会、不察言观色、不患得患失、不人云亦云、不借梯上屋,只有完全抛开了得失、荣辱以至生死的人才能做到。

  平常心,不平常。因为想要真正拥有一颗纯粹的平常心,绝不是嘴边说说那么简单。平常心是一种长期“修炼”才会拥有的心态,是拿得起放得下,是发自内心的大度与宽容,是不计得失、坦然面对失败的胸襟。在平常心态下,生命便具有了最高意义,行为便有了广阔空间——很多的时候就有了高招、绝招,就能走出困境、险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5.换位思考的同理心
《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力的九项修炼》作者:董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篇》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奶牛讨厌它的号叫,便抗议道:“烦死了!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这个故事可能很多人都看过,同样的问题,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选择。很多经理人经常遇到沟通不畅的问题,这往往是因为所处不同的立场、环境所造成的。培养同理心,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真正了解对方的感受是至关重要的,这样你就能进行良好的沟通了。

  同理心是一个心理学概念,简单地讲就是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具体来讲就是在沟通时把自己当成沟通对象,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因为已经换位思考,所以也就很容易理解和接纳对方的心理。

  没有同理心就没有彼此之间的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顺利的人际交往,也就不可能在分工协作的现代社会中取得成功。

  英国有一句谚语说:“要想知道别人的鞋子合不合脚,穿上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工作中出现沟通不畅的原因多半是因为所处不同的立场、环境所造成的,如果能用同理心换位思考,事情就会很快得到解决。同理心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石。具备同理心的领导者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这种信任并不是对个人能力、专业技能的信任,而是对人格、价值观、态度的信任。有了这些作基础,人们才可以真心交流,顺畅沟通,从而合作顺利,取得成功。

  李开复博士曾经是Google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加盟Google前有着辉煌的经历。他被誉为“IT天才”,曾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及微软公司副总裁,并亲手开创了微软中国研究院。他拥有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担任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助理教授,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

  李开复说,要想成功,六种态度必不可少:自省、胸怀、同理心、自信、勇气和积极。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一个人能够换位思考,就不会老是想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而会时时想到别人是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别人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当你能够用别人的方式来思考一个问题时,你的话反而会更有说服力。

  正是因为“同理心”,有不少学生都亲切地唤李开复为“开复老师”,在这些学生眼中,李开复不仅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更是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学生对他的尊敬不仅仅是他曾致力于大学教育,写过4封给中国学生的信,而且还开办了“开复学生网”,与大学生进行网上交流。更重要的是,李开复能将心比心,赢得了学生的共鸣。

  因为过分强调个人的感受,不能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是很多问题的根源。换位思考,以同理心去进行沟通,强调的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假如你就是他的话,你会怎么办、怎么想、怎么做?如果我们能事事这样想,相信工作中肯定会少了争吵,多了和谐;少了矛盾,多了理解。如果可以客观理智地与下属相处,那么领导的工作自然会事半功倍。

  那么,领导者应该如何将你的同理心表现出来,如何和下属及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呢?心理学认为,团队的领导在沟通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克服自我中心,不要总是谈论自己。

  (2)克服自以为是,不要总想占主导地位。

  (3)尊重对方:不要打断对话,要让对方把话说完。千万不要去深究那些不重要或不相关的细节而打断人。

  (4)不要激动:不要匆忙下结论,不要急于评价对方的观点,不要急切地表达建议,不要因为与对方不同的见解而产生激烈的争执。要仔细地听对方说些什么,不要把精力放在思考怎样反驳对方所说的某一个具体的小的观点上。

  (5)尽量不要边听边琢磨他下面将会说什么。

  (6)问自己是不是有偏见或成见,它们很容易影响你去听别人说话。

  (7)不要使你的思维跳跃得比说话者还快,不要试图理解对方还没有说出来的意思。

  (8) 注重一些细节:不要了解自己不应该知道的东西,不要做小动作,不要走神,不必介意别人讲话的特点。

  很多人以为,所谓善于交谈者,就表示会说话、善于巧妙地操纵言词。事实上,一个口若悬河的领导者,并不一定受欢迎,而往往是沉默寡言者更受尊重,因为他能热诚而专注地听员工说话,设身处地地为员工着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6.激情四射的热心
《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力的九项修炼》作者:董权

  激情,是鼓满船帆的风。风有时会把船帆吹断;但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航行。

  ——泰戈尔

  有个老木匠向老板递了辞呈,准备离开他熟悉的建筑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他是全国最著名的几位木匠之一,手艺高超。老板舍不得这样的好员工离开,问他能否帮忙建造最后一座房子,老木匠欣然允诺。但是,显而易见,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废料,出的是粗活。等到房子竣工的时候,老板亲手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并对他说:“这是你的房子,也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漫不经心、敷衍了事呢?现在他只好住在这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了!

  事业的成功 = 思考方式 × 热情 × 能力。

  这个公式是稻盛和夫提出来的。稻盛和夫的经营管理能力,随着京瓷公司的发展而日臻成熟。他认为,人生与经营活动是相通的,生活中信奉的哲学与经营管理中行之有效的哲学如出一辙。他认为事业成功等于能力、热情、思维三个要素相乘。这也就是著名的“稻盛成功方程式”。

  在能力、热情、思考方式这三个要素中,稻盛最看重的是思考方式和热情。他认为,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就不可能靠近自己,一个人能够实现的只是他内心渴望的东西;一个人如果观念一错,非但劳而无功,还会起反作用。有的人“思考方式”很消极,这通常会带来消极的结果。转化员工的消极思考方式与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就是经营者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沃尔玛百货公司总裁李斯阁说:要想成功,必须对你的工作充满激情。没有热情就不会成功,无论什么工作都是需要有一腔热情的。有热情才有干劲,才能带动身边的人干下去。试想,如果一个人整日昏昏沉沉,提不起干劲,那他做什么工作能成功呢?

  “一个好的领导者,要有热情,要能感染别人,才能让别人跟你一起把工作做好。”邓元鋆说话的时候有点煽动力,旁边的人能感觉到他热情四溢。从弃艺从理到工程师,从工程师到管理层,他一步步地从一个连英语都说不好的亚洲人坐上了3COM中国区总裁的位置。

  邓元鋆认为,作为领导者,一定要热情,对这份工作、对你的目标要有充分的信心,因为你能感染你的员工,让他们同样对这个目标怀有热情。

  因为热情而成功的人数不胜数,很多成功人士之所以可以渡过重重难关屹立到今天,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情,他们可以把这种热情传递到员工的心里去。

  比尔·盖茨曾说,“我们公司的核心文化就是激情文化,员工须要有激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而技巧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微软公司的创办正是源自于比尔·盖茨的“不做就一辈子都不会甘心”的创业激情,为此他放弃了学业,全身心地投入到软件创业的理想中,最终成就了大名鼎鼎的微软公司。

  阿里巴巴这家创造神话的公司有许多特色,其中最鲜明的一个就是激情澎湃。阿里巴巴的激情来自马云的激情感染,在阿里巴巴年轻创业者的眼里,马云就是激情的化身。“12岁时,我对学习英语产生了兴趣。每天早上,不管刮风下雨,我都要骑车40分钟,到杭州西湖旁的一个小旅馆去学英语,这一学就是8年。”马云用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们拥有梦想、激情,并且不断努力,就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领导着的行为、心态会影响到其他人,乐观主义是永远的力量倍增器,可以辐射至整个单位;一个领导者的热情、期望和信心,往往会在其下属身上反映出来。如果领导者是以一种积极的自信的态度来看待这个世界,那么其下属也很有可能受到这种态度的感染;反之,消极悲观会使效率下降,会打击所有人的士气。

  那么,怎样让自己变得激情四射,让每一天都充满对生活、对工作的热情呢?下面给你一些增强潜意识的话,只要你坚持一个月的大声练习,相信你渐渐会成为一位非常有感染力的领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1)我每天大量地吸引着成功和财富。

  (2)我可以拥有人间任何美好事物。

  (3)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

  (4)我过的是平衡式成功的人生。

  (5)我很乐意接受更多的财富和更大的成就。

  (6)成功致富的机会不断地被我吸引而来。

  (7)成功一定是属于我的。

  (8)因为我是值得的。

  (9)我拥有大量的财富。

  (10)我的生命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11)我拥有无与伦比的自信和魅力。

  (12)我的思想专注于创造成功和财富。

  (13)我拥有伟大的思想。

  (14)我拥有超强的行动力;

  (15)我每天乐在工作。

  (16)成功和财富大量地流到我身边。

  (17)我好像磁铁一样大量地吸引着成功与财富。

  (18)我每一天都很幸运。

  (19)我过着快乐、幸福和美满的生活。

  (20)是的,我可以拥有一切。

  (21)我可以实现任何的目标和理想。

  日清日高

  ——领导者的高效能修炼

  ◇ ◇ ◇ ◇ ◇ ◇ ◇ ◇ ◇

  领导者作为一个公司的“头脑”,必须是一个高效能者,这样才能每天完成山一样多的工作。当卓越成为习惯时,你就能挥斥方遒。

  ◇ ◇ ◇ ◇ ◇ ◇ ◇ ◇ ◇

  〖〗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力的九项修炼

  第二章日清日高——领导者的高效能修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7.积极主动,想到做到
《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力的九项修炼》作者:董权

  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

  ——梭罗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却不知道,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比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或者,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 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得到果子的多少,成长是最重要的。

  只有18~19岁的穷大学生,连上学的钱都不够,却能够完全凭自己的智慧在短短1年内赚到100万美元,这可能吗?

  虽然很多人认为这绝不可能,也不相信有这样的人存在。但这的确是真实的案例。

  这个人名叫孙正义,日本“软银集团”的创始人,一个被誉为“互联网投资皇帝”的人。我们所熟知的雅虎、搜狐、百度等互联网巨头都有他的股份,他占有全球互联网资产的7%。

  18~19岁,本是一个无忧无虑、放纵青春的年纪,可是孙正义的19岁,却与青春无关,而与财富结缘。当时的孙正义还是一个留学美国的穷学生,正为父母无法负担他的学费、生活费而发愁。这时,这个身高仅1米53的矮个子男人却为自己制订了一个50年的大理想:30岁以前闯出一番名号;40岁以前累积至少1 000亿日元的资金;50岁以前一决胜负;60岁以前完成事业(营业额规模至少1兆日元);70岁以前交棒,让下一代继承事业。

  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痴心妄想,很多人会觉得说出来都脸红,可以孙正义却并不这么认为,当他回忆19岁的情景时,他说:“当时我没钱也没有经验,也没有可以帮我取得成功的大公司。但是我想如果我许下一个很大的心愿,有一个很大的梦想,有很高的激情,有很好的远见的话,我也可能会做到。”

  孙正义想到了,并且积极主动地付诸了行动。他也有过到快餐店打工的想法,但很快又被自己否定了,因为这与他的梦想差距太大。左思右想之后,他决定向松下学习,通过创造发明赚钱。于是,他逼迫自己不断想各种点子。最后,他选择了其中一种他认为最能产生效益的产品——“多国语言翻译机”。但这时问题马上来了:他不是工程师,根本不懂得怎么组装机子。后来他向很多小型电脑领域的一流著名教授请教,向他们讲述自己的构想,请求他们的帮助。

  大多数教授拒绝了他,但最终还是有一位叫摩萨的教授答应帮助他,并为此成立了一个设计小组。这时孙正义又面临着另一个问题:他手上没有钱。他想办法征得了教授们的同意,并与他们签订合同:等到他将这项技术销售出去后,再给他们研究费用。

  产品研发出来后,他到日本推销。夏普公司购买了这项专利,并委托他再开发具有法语、西班牙语等7种语言翻译功能的翻译机。这笔生意一共让他赚了整整100万美元。

  孙正义告诉我们,奇迹的创造关键在于改变发问方式:将否定式的疑问句“怎么可能”变为积极性的提问“怎样才能”,然后不管任何困难,不管什么“不可能”,尽管去做。

  身为企业领导者,处于危机四伏的事业和职场之中,随时随地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问题、困惑、压力、失落、焦虑、挫折甚至失败,你会一如既往地做到积极主动吗?面对着别人的不理解甚至误解,你还能镇定自若、安然工作吗?作为企业的领航人,领导者更要拥有积极奋发、进取、乐观的心态,要乐观向上地正确处理遇到的各种困难、矛盾和问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你不能克服困难,就连保持现状都不可能,最后必然会沦落到被淘汰的命运。而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书写“高效能”人生的过程。

  美国小罗斯福总统夫人曾说过:除非你同意,否则任何人都不能伤害你。这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应对外界刺激时,自己选择应对方式的态度。所以你开不开心,并不是由别人说了算的,幸福就在你的手中。一句貌似“唯心”的话,却很有道理。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往往在于心态,成功人士运用积极心态支配自己的人生,他们始终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和成功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人士则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他们空虚、悲观失望、消极颓废,最终陷入困境,难以自拔。

  当Google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电视上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他们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哪一所学校。他们并没有回答说是斯坦福大学或密西根大学,而回答的是“蒙台梭利小学”。在蒙台梭利小学那种鼓励学生自由自在地学习、对事情不能消极对待的教育环境下,他们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正是这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赋予了他们勇于尝试、积极主动的习惯,并因此给他们带来了成功。

  伟大的商界领袖哈默说过,成功的第一个原则是什么呢?那就是用积极的心态去做生意:当别人都在做什么的时候,你看一看自己不做行不行;当别人都不做什么的时候,你再看看自己做行不行。

  于是在当时所有美国商人都不敢去(前)苏联做生意的时候,哈默博士却独自去了(前)苏联。经考察发现(前)苏联全国上下粮食奇缺。后来他就想方设法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用美国的粮食从(前)苏联换回了一大卡车的金银珠宝,其中还有皇帝戴过的金皇冠。刚运回没几天就被美国的有钱人抢购一空,从而大赚特赚了一把。

  俗话说:只有划船向莲走,哪有莲花跟船来。成功的领导者都有着共性,他们都会努力培养自己的主动意识:在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主动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并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

  在困难面前,如果连作为团队头脑的领导者都消极避世,怎能要求员工团结一致共渡难关呢?只有领导者有了积极主动的心态,才能带领企业汇集各个成员的聪明才智,达成群体的共同目标,建立起积极主动的企业文化。那么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怎样才能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呢?

  第一,从语言上就要积极主动。话语间要用积极主动的态度,比如说:“试试看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 我可以选择不同的作风”“ 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可以想出有效的表达方式”“ 我能选择恰当的回应”“ 我选择 ”“ 我情愿”“ 我打算”,而不要使用消极被动的言语流露出推卸责任的个性,如:“我就是这样”“ 我已无能为力”“他使我怒不可遏”“办不到,我根本没时间”“要是某人的脾气好一点”“我不得不如此”“我被迫”“ 我不能”。

  第二,乐观地面对人生。消极的人允许或期望环境控制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可能拥有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也无法避免厄运缠身;相反,积极的人总是以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以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控制自己的人生。

  第三,拒绝拖延,立即行动。时间一旦消逝,就永不回头。我们都应该想想自己的生命大约还剩下多少时间,立即拒绝拖延,提升工作效率。

  世界最大的非政府石油天然气生产商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每个领导的办公室里几乎都悬挂着一个数字电子白板,白板上一直显示着一段话:“决不拖延!如果我拖延下去,我将会怎么样?如果将工作拖到以后再去做,那么会发生什么?”

  公司负责人解释说:“决不拖延,我们就可以轻松愉快地生活和娱乐。避免拖延的唯一方法就是随时开始行动,而随时开始行动,首先必须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另外必须记住的是,没有什么人会为我们承担拖延的损失,拖延的后果只有我们自己承担。如此一来,我们就可能在一个庞大的公司里,创造出每一个员工都不拖延哪怕半秒钟时间的奇迹。”

  第四,控制情绪,调整自我。情绪控制,对人生有非常大的帮助和改变。一个人真的想有所成就的话,就要有情绪调控的能力。要想有巅峰的成就,就要有巅峰的情绪。巅峰的情绪就是情绪的最佳状态,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领导者应该一直保持巅峰的情绪,以积极的形象和正面的语言沟通来激励他的下属。

  第五,直面挫折和失败。成功就是直面挫折和失败,将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限。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告诉自己,即便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情后面仍然可能隐藏着快乐的元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要有宽广的胸襟、博大的情怀,不要拘泥于小节,更不要斤斤计较。当失意来临时,不妨想想《阿甘正传》片尾的那句话:“人生就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有落下的时候,但你应该鼓舞自己让它不断飘扬而上,向着新的高度超越自我。”

  第六,坚持自我激励,保持巅峰状态。例如撰写自我激励的成功宣言,每天早晚大声朗读一遍,你会找到一种久违的激情和冲动。

  比尔·盖茨认为,如果你以积极心态发挥你的思想,并且相信成功是你的权利的话,你的信心就会使你成就所有你所制定的明确目标;但是如果你接受了消极心态,并且满脑子想的都是恐惧和挫折的话,那么你所得到的也只是恐惧和失败而已。所以,领导者要修炼好自己积极主动的心态,这样才有可能开创更加丰富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8.合理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力的九项修炼》作者:董权

  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

  ——彼得·德鲁克

  一个富翁买了一幢豪华的别墅。从他住进去的那天起,每天下班回来,他总看见有个人从他的花园里扛走一只箱子,装上卡车拉走。这一天他开车去追,那辆卡车开到城郊的峡谷旁,那个人把箱子卸下来扔进了山谷。

  富翁看见山谷里已经堆满了箱子,他走过去问:“刚才我看见你从我家扛走一只箱子,箱子里装的是什么?”那人打量了他一番,微微一笑说:“这些箱子都是你虚度的日子。你朝夕盼望美好的时光,但美好时光到来后,你又干了些什么呢?你过来瞧,它们个个完美无缺,根本没有用,不过现在……”

  富翁走过去,打开了一个箱子,里面有一条暮秋时节的道路,他的未婚妻踏着落叶慢慢走着;第二个箱子里是一间病房,他的弟弟躺在病床上等他回去;第三只箱子里是他那所老房子,他那条忠实的狗卧在栅栏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门外,已经等了他两年,骨瘦如柴。

  富翁感到心口绞疼起来,痛苦地说:“先生,请你让我取回这三只箱子,您要多少钱都行。”那个人说:“太迟了,已经无法挽回。”说罢,那人和箱子一起消失了。

  时间会在不知不觉的时候溜走,而当你觉醒时,已经晚了。时间弥足珍贵,我们不能绝对地延长寿命,但可以通过善用时间的好习惯,来相对地将生命延长。这样就等于增加了生活的“密度”,扩充了有限的生命内涵。所以,合理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命能有效提高人生的效率和质量。

  古往今来,时间观是很多大师孜孜追求的天问。富兰克林的名言是:“时间就是生命。”郭沫若直到晚年还谆谆叮嘱:“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爱迪生在隆重的婚礼仪式上因突然想起解决自动电报的办法,竟撇下新娘和宾客直奔实验室。福楼拜经常彻夜不眠,致使塞纳河上的渔夫和轮船船长们都习惯地把那彻夜通明的窗口作为前进的灯塔……

  “一寸光阴一寸金”正是告诉人们时间的可贵。如果说一个人的时间管理涉及个人的成败的话,那么领导者的时间管理除了个人的成败,更关系到企业的成败。领导者的时间管理就是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他应做的事情,实现领导的高效能。

  很多领导者自认为每天都在认真地工作,也觉得自己对工作很负责,但总是又很困扰:为什么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呢?为什么总觉得该做的没时间做,可身边的事又特别的多,总觉得无法从琐事中摆脱出来呢?为什么很多工作还被迫带回家去做?这一切都在于我们没有有效利用好时间。

  日本有句谚语,叫做“急事得求忙人办”。这就是说,身负繁重工作的人反而拥有办事的时间。这是因为,是否真的忙,主要看你是否会科学地支配时间。一些工作繁重的人,精于安排,巧于计划,却能够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些工作任务不重的人,因不会怜惜和节约时间而做事拖拖拉拉,工作效率很低。

  唐纳德先前接受《财富》杂志专访时,就畅谈了他在时间管理上的心得。对于唐纳德来说,时间不是用来管理的,而应该是计划时间。身为星巴克前CEO的他,就认为他每个月该花费40%~45%的时间巡视全球星巴克门市;20%~25%的时间和员工相处、互动;8%的时间开会;8%的时间和其他公司的CEO与商业伙伴聊天话家常。

  而自杰克·韦尔奇手中接下GE公司CEO位置的伊梅尔特,也把自己的时间划分得清清楚楚:他利用30%的时间处理公司营运的绩效,30%用于与未来发展有关的重要大事;30%从事人才的培育与发掘;10%的时间则和股东沟通,以及进行公司治理。

  现代商界中,与人洽谈生意,我们都希望利用最短时间产生最大效力。有无数大银行、大公司的经理以及高级职员,多年来都养成了善用时间的习惯。有不少实力雄厚、目光远大、判断准确、吃苦耐劳的大企业家,多是沉默寡言而办事迅速敏捷的人,他们所说出来的话句句都是确切而有的放矢的。他们从不在无谓的事情上面多耗费一点一滴的时间。

  在海尔,张瑞敏推行一种名为“OEC”的管理方法。“OEC”管理法也可表示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即: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每天工作要清理并要每天有所提高。“OEC”管理法由三个体系构成:目标体系、日清体系、激励机制。首先确立目标;日清是完成目标的基础工作;日清的结果必须与正负激励挂钩才有效。

  海尔科学的管理时间的做法让我们警醒。作为公司领导者,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呢?

  第一,时间检测。这是时间管理和运筹中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在时间利用中有何不足,以寻求提高时效的途径。

  第二,找到浪费时间的症结所在。把每一项工作所占用的时间作一个统计,看你在处理问题、进行工作上面使用了百分之几的时间;在不太重要的工作上花费了多少时间;用于会议的时间有多少,你又用了多少时间在会议的计划和准备上了;每天处理信件花多少时间;而处理必不可少的必办信件又花多少时间……你是否一到单位就看报纸,而报纸内容又与工作无关?你是否过多地出席了对工作不起任何作用的会议?你是否喜欢跟别人聊天,说些没有必要的话而浪费了彼此的工作时间?如果是这样,你就要改掉原来的坏习惯,培养良好的工作模式,并且从现在就开始做起。

  第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管理时间,就要从以下这些“小事”做起:

  (1)清理办公桌。一张杂乱无章的办公桌不仅有碍观瞻,而且会降低工作效率。你很可能不断地将重要文件、通信记录、工作计划放错地方,寻找它们会浪费你许多时间。

  (2)办公桌、椅的摆放。许多经理人喜欢把自己的办公桌摆在面向外的地方,如此可以纵观全场,居高临下,但是这样做也会被任何一位走过的工作同仁分散注意力。你不妨稍稍改变一下办公桌的角度,以便工作时不分心。如果条件许可,你不妨换一把可调节方位的椅子,让自己以最舒适的姿态工作,以消除伏案工作的疲劳。

  (3)如果你不喜欢和别人闲聊,就把办公室里任何可能引起聊天话题的饰物拿走,但如果你想给别人留下亲切、平和的印象,最好保留一幅油画或一盆植物,选什么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第四,放弃枝节,做真正重要的事。这是时间管理的一条最重要的原则。做任何一件事之前,你都需先衡量一下价值,由此分配以相应的时间。意大利经济学家佩雷特发现了“80/20法则”,他认为,在任何一件东西中,最重要的部分约为20%,其余 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第五,权力下放。权力下放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集中精力做更重要、更符合自己职权、更能发挥自己优势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训练了你的部下,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第六,避免拖泥带水。任何工作都不可避免地要和人打交道,作为领导者,更是需要处理来自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各种人际关系。为避免不必要的寒暄、客套,你可以微笑着直接切入正题,既顾及了“面子”,又给人留下友好、干练、不拖泥带水的印象,在以后的交往中对方也会以同样干脆的态度回报你。

  第七,做时间的主人。管理时间的困难之处在于,你的时间并非完全属于自己支配,别人浪费你的时间几乎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最常见的是和你约会的人迟到。节约约会时间的一个诀窍就是让对方明白你很忙。美国法学家麦考梅克的做法也许会给你一点启示:他跟人约时间不是整点而总是奇怪的9点25分或者差10分10点。这种怪异的时间会给人留下印象,并提醒他,你太忙,忙到不能以半点为单位使用时间。一个分秒必争的人,别人怎么好浪费他的时间呢?

  一句话,珍惜时间,管理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时间多了,机会就多;机会的增加,必然促成目标的早日实现,生命就得以延展。善用时间,正是善用自己的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9.制定目标,马上行动
《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力的九项修炼》作者:董权

  要想做一番事业,就要看准目标和选定实现的途径。因此,归根结底,我以为,言是行的姐妹,更确切地讲,言必行。

  ——穆罕默德

  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榛。毛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爬。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在不停地、坚韧地团团转,一连爬了七天七夜,终因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这其中只要有任何一只毛毛虫稍稍与众不同,便会立时改变命运,吃上松榛。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很多人都是随大流,绕圈子,瞎忙空耗,终其一生。一幕幕“悲剧”的根源,皆因缺乏自己的人生目标。古希腊彼得斯说:“需有人生的目标,否则精力全部属于浪费。”古罗马小塞涅卡说:“有些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像河中一棵小草,他们不是行走,而是随波逐流。”

  1995年,当马云投身互联网并到处推销他的“中国黄页”时,曾被当成骗子;当他说要在5年内使阿里巴巴打入世界互联网前十强时,被人认为是狂人;而当马云在2003年提出全年赢利1亿元、2004年提出每天赢利100万元、2005年提出每天缴税100万元时,又有许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但这些梦想后来都被证明并非是遥不可及的,而恰恰是可以触摸、也可以实现的目标。马云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将这些梦想一一变成了美丽的现实。

  对于不知道停靠港口在哪里的船而言,任何风向都没什么益处。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没有明确的目标,很可能就像毛毛虫一样,终其一生只是在原地打转,浪费了时间、精力、心情,结果却一直没有迈出原点。作为企业领导者,如果没有明确而远大的目标,企业的员工也就成了没头的苍蝇,乱成一团,整个企业就没有朝着一个目标前进的动力。

  在许多企业里,目标、道路以及所有的战略方法都不清楚,以至于业务展开经常围绕着实际目的和表面目标以及个人构想而争吵折腾,这或多或少都会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那作为企业领导者,在工作中怎样制定目标呢?

  从许多管理书籍中,你都会看到关于确定有效目标的“SMART”原则,即目标的有效性与否,必须符合以下五个条件:

  (1)Specific——具体的。

  (2)Measurable——可以量化的。

  (3)Achievable——能够实现的。

  (4)Result-oriented——注重结果的。

  (5)Time-limited——有时间期限的。

  如果再简化一点,可以将有效目标的核心条件概括为两个:一个是量化,一个是时间限制。

  量化,一是指数字具体化,即如果某一个目标能用数字来描述,则一定要写出精确的数字。比如,你在三年内要实现的收入状况,就可以量化为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等具体的数字。二是指形态指标化,即如果所确定的目标不能直接用某一个数字来描述,则必须进一步分解,将其表现形态全部用数字化指标来补充描述。如想买一套房子的目标,应该具体说明:多大面积、几室几厅、价格多少、具体位置、房屋朝向、周边环境要求等。

  时间限制是指你所确定的目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实现期限,可以具体到某年某月。没有时限的目标不是一个有效的目标,你可能轻而易举地为自己找到拖延的借口,使目标实现之日变得遥遥无期。

  古人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因此,领导者要善于制定目标,并且建立起一个目标体系,即发展过程中的各个远、中、近期目标,大目标之下要有各类中小目标,各目标之间还应该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很强的张力。

  几乎人人都有周游世界的梦想,但我们有几个人能不顾一切地去实现呢?目标有了,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呢?那就是要立即行动!雷厉风行的行动力是领导者执行力的标志。光说不练,纸上谈兵,拖延应付,不仅难以达成目标,还会挫伤下属和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更会削弱领导者的威信和影响力。

  美国混合保险公司的创始人史丹觉得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是来自于妈妈逼他遵守的一个行为习惯——立即就做!从卖报纸的时候起,他就一直遵守“立即就做”的准则。

  史丹的命运之门开启于他偶然听到的一个消息:曾经生意兴隆的宾西法尼亚伤亡保险公司因为经济大萧条发生了危机,已经停业,该公司属于巴尔的摩商业信用公司所有,他们决定以160万美元将这家保险公司出售。

  史丹想了一个不花自己一分钱就得到这家保险公司的主意。这个想法实在太美妙了,美妙得让他不敢相信,美妙得使他甚至准备放弃。但是,放弃的念头一出现,他就马上对自己说:“立即就做!”于是史丹马上带着自己的律师,与巴尔的摩商业信用公司进行谈判。下面就是那场精彩的对话:

  “我想购买你们的保险公司。”

  “可以,160万美元。请问你有这么多的钱吗?”

  “没有,但是我可以向你们借。”

  “什么?”对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史丹进一步说:“你们商业信用公司不是向外放款吗?我有把握将保险公司经营好,但我得向你们借钱来经营。”

  这真是一个看来十分荒谬的想法:商业信用公司出售自己的公司,不但拿不到钱,还得借钱给购买者经营。而购买者借钱的唯一理由就是自己拥有一帮出色的保险推销员,一定能经营好这家保险公司。

  商业信用公司经过调查后,对史丹的经营才能很有信心,于是奇迹出现了:史丹没有花一分钱,就拥有了一家自己的保险公司。之后,他将公司经营得十分出色,成了美国很有名的保险公司之一。

  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的人,当看到别人成功时,总是后悔不已地说:“我原来也想到了,只可惜我们没像他那样去做。”各行业中首屈一指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办事言出即行。马上去做(Just Do It!)、亲自去做(Do It Yourself!)是现代成功人士的做事理念,任何规划和蓝图都不能保证你成功,很多企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事先规划出来的,而是在行动中一步一步经过不断调整和实践出来的。

  那么,企业领导者应该怎样修炼自己立即行动的习惯呢?

  第一,不要等到条件都齐备了才开始行动。如果你想等条件都齐备了才开始行动,那很可能你永远都不会开始。现实世界中没有完美的开始时间,你必须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就行动起来并把它们处理好。

  第二,记住,想法本身不能带来成功。想法是很重要,但是它只有在被执行后才有价值。如果你有一个觉得真的很不错的想法,那就为它做点什么吧。一个没被付诸行动的想法在你的脑子里停留得越久越会变弱。如果你不行动起来,那么这个想法就永远不会实现。

  第三,用行动来克服恐惧、担心。你有没有注意到公共演讲最困难的部分就是演讲之前的等待呢?即使是专业的演讲者和演员也会有表演前焦虑担心的经历。但是一旦开始表演,恐惧也就消失了。行动是治疗恐惧的最佳方法。

  第四,机械地发动你的创造力。人们对创造性工作最大的误解之一就是认为只有灵感来了才能工作。如果你想等灵感主动来找你,那么你能工作的时间就会很少。与其等待,不如机械地发动你的创造力马达。如果你需要写点东西,那么强制自己坐下来写就可以了:落下笔,你可能灵机一动;你可以乱涂乱画,通过移动双手来刺激思绪,激发灵感。

  第五,先顾眼前。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目前可以做的事情上。不要为上星期理应做什么而烦恼,也不要烦恼明天可能会做什么,你可以左右的时间只有现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10.要事第一,既见树又见林
《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力的九项修炼》作者:董权

  重要之事决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的牵绊。

  ——歌德

  有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兄弟看到天上的飞雁,准备弯弓射雁,哥哥边弯弓边说:“射下来煮着吃。”他的弟弟争着说:“鹅才适宜煮着吃,雁要烤着才好吃。”结果两人竟互相争吵起来,最后不得不到一个长者那里去评理。长者建议把雁剖成两半,一半用来煮着吃,另一半用来烤着吃。兄弟俩都同意了,但是当他们回到看见大雁的地方时,大雁已经飞走了。

  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在特定的时间里,必须首先解决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故事中对于兄弟俩来说,把大雁射下来才是第一紧急、第一重要的事情,但是他们把怎么吃大雁当成了最重要的事,才导致了失去大雁的后果。

  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曾经说:有人告诉我,他一周工作90个小时,我会说,你完全错了,写下20件每周让你忙碌90个小时的工作,仔细审视后,你将会发现,其中至少有10项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或是可以请人代劳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许多领导者抱怨工作繁重,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一周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加班,没时间健身,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也有人抱怨,知识更新迅速,没时间充电。从这些抱怨中不难看出,大家是因为缺乏时间管理的技巧而不能很有效地运用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晚上临睡前都会不解:我今天到底都忙了些什么,好像除了一些琐碎的事情外,重要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干。因此,当人们无所事事,或者忙得晕头转向却不见成效时,应该暂时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是只见森林却看不见其中最大的树木,没有找到最重要的事。

  在一次高效能培训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能装水的罐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当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是 !”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真的吗 ?”教授笑着问。然后又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又加了一些,直至装不进了为止。他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这次他的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后班上有位学生小声回答道:“也许没满。”“很好 !”教授说完后,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进罐子里。倒完后再问班上的学生:“现在你们再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没有满。”全班同学这下学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好极了 !”教授再一次称赞这些“孺子可教”的学生们。称赞完后,教授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中。当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正色问他班上的同学:“我们从上面这个实验中得到了哪些重要的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班上一阵沉默,一位学生回答说:“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要挤一下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

  教授听到这样的回答点了点头,微笑着说:“答得不错,但并不是我要告诉你们的重要信息。”说到这里教授故意停住,用眼睛扫了全班同学一遍后说:“我想告诉各位的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也许你以后永远都没有机会再把它们放进去了。”

  古人云:“事有先后,用有缓急。”我们常会遇到千头万绪、问题繁多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把问题的轻重缓急分清,然后找到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集中力量解决它。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在任何一组东西之中,最重要的通常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这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原则”。

  根据帕累托原则,在一家公司里通常是20%高绩效的人完成80%的工作。你也许会感到很惊讶,但这却是事实。比如在销售部,通常是20%的人带来80%的订单;在开会时,20%的人通常会提出80%的建议。也正是如此,所有的优秀员工一致认为:高效率地完成工作的技巧源自于将80%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任务上。因此,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关键事情上。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应当对要做的事情分清轻重缓急,进行如下的排序:

  A.重要且紧急(比如救火、抢险等)——必须立刻做。

  B.重要但不紧急(比如学习、做计划、与人谈心、体检等)——只要是没有前一类事的压力,应该当成紧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

  C.紧急但不重要(比如有人因为打麻将“三缺一”而紧急约你、有人突然打电话请你吃饭等)——只有在优先考虑了重要的事情后,再来考虑这类事。人们常犯的毛病是把“紧急”当成优先原则,其实许多看似很紧急的事可以拖一拖,甚至不办,也无关大局。

  D.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比如娱乐、消遣等事情)——有闲工夫再说。

  作为领导者,平常的工作林林总总,这就要按事情的重要性和紧急性的不同组合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做到鹅卵石、碎石子、沙子、水都能放到罐子里去,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假如安排得当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并且做得很漂亮,这就是要事第一的原则。

  工作效率最高的人,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却对那些重要的事情无法无动于衷的人。“要事第一”是我们获取成功的重要法则。试想,一种人每天都在做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事,而另一种人却每天都在做与自己人生无关紧要的事,那他们的人生价值将有多大差异啊!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曾因为公司濒临破产而向效率管理大师艾维利咨询求助。听了总裁一个多小时的倾诉,艾维利说:这样吧,我给你一个方法,不过如果这个方法确实有用的话,你要付给我2.5万美元的报酬。总裁此时已经焦头烂额,虽然觉得有点离谱,但还是答应了。于是,艾维利拿出了一张白纸,请总裁把他第二天要做的全部事情写下来。几分钟后,白纸上记满了总裁先生几十项要做的工作。

  这时,艾维利请总裁认真考虑,并要求他按事情的重要顺序,分别从“1”到“6”标出6件最重要的事情。同时告诉他,请他从明天开始,每天都这样做:每天一开始,全力以赴做好标号为“1”的事情,直到它被完成或被完全准备好,然后再全力以赴做标号为“2”的事,以此类推,直到下班为止。“如果你一天只做完了第一件事情,那不要紧,因为你总是做着最重要的事情。”艾维利还建议他,如果这个方法有效,可将此法推行至其他的高层管理人员,若还有效,继续向下推行,直至公司的每一位员工。

  这就是著名的“六点优先工作制”方法。艾维利认为,一般情况下,如果人们每天都能全力以赴完成六件最重要的事,那么他一定是一位高效率人士。一年后,艾维利的方法在伯利恒钢铁公司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作为咨询的报酬,他也如愿收到了一张来自伯利恒公司的2.5万美元的支票。

  企业领导者因为每天都要面对繁重的工作,做到要事第一、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是十分重要的。这既能把自己从沉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也能让公司实现最高效的运转。因此,领导者应学会通过自我管理和有效管理,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把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先搁置一边,做到要事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4 13:23 , Processed in 0.04619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