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60|回复: 8

[时事新闻] 殖民与民主:从朝鲜到以色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殖民与民主:从朝鲜到以色列

汤因比在《现代西方与犹太人》一节提到:在所有让人苦涩不堪的历史讽刺中,最能反映人性邪恶的莫过于这样一个事实:新的犹太民族主义在本民族遭受过有史以来最骇人听闻的迫害之后,竟然立即牺牲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利益。阿拉伯人唯一冒犯犹太人的地方,不过是巴勒斯坦乃是它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出埃及记)。看来,犹太复国主义者从纳粹党人给犹太人带来的痛苦中学到的教训,不是避免犯下他们曾经深受其害的罪行,而是轮到他们来迫害更弱小的民族。以色列犹太人倒不至于像纳粹党人那样用集中于或煤气室消灭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隔离墙)。但是,以色列人确实把大批阿拉伯人赶出他们祖祖辈辈用于和耕种的土地,霸占阿拉伯人逃亡时无法随身携带的财产,使这些阿拉伯人沦落为一贫如洗的“难民”。……犹太复国主义的实践证明了我们在前文中提及的一个要点,即西方非犹太人长期加在犹太人身上的“犹太”特征,并非任何特殊的、代代相传的民族禀赋,而是源于流散犹太人在西方世界的特殊环境。

当以色列把巴勒斯坦人赶进集中营的时候,自己也构筑了阿拉伯世界的犹太集中营,现在连土耳其这唯一的伊斯兰通道也关闭了。在此之前,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指出:你们犹太人,要是为自己即为犹太人要求一种特殊的解放,你们就是利己主义者。作为德国人,你们应该为德国的政治解放奋斗;作为人,你们应该为人的解放奋斗。而你们所受的特种压迫和耻辱;不应该看成是通则的例外,相反,应该看成是通则的证实。

同样的,我们应当考虑到,在中国军队于抗美援朝之后全面撤离北朝鲜的情况下,霉菌却把南朝鲜、日本、台湾变成了它的军事基地。北朝鲜长期所处的军事压迫极大的摧残了他的民生经济,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霉菌之后在南越战场上的不能自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因之瓦解使亚欧大陆的崛起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大陆和台湾在联合国席位的更替以及美国在台湾的撤军。正如朝鲜战争时期的台湾封锁一样,台海去军事化时期的朝鲜集中营使得霉菌中、日、韩被隔离在东方地中海的美军基地之间,天安舰问题让人想起波兰总统坠机事件对东西欧和解之路的冲击。

全面挑戰:世界大國的遊戲
Monday, 31 May 2010 07:28
作者: 阿根廷新聞社布宜諾斯艾利斯電

  在小布什執政時期,美國做出野蠻的最後一搏,企圖維持美國無可爭議的霸權地位,通過無限期戰爭計劃,像壓路機一樣消滅所有潛在的敵人和競爭對手,但卻被攔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這兩塊巨石面前。意大利地緣政治學家達尼埃萊·斯卡萊亞認為,當前的世界秩序是半單極秩序,美國仍然保持著霸權,但更多的是因為對手的謹慎和不安,而不是因為美國的實力和權威。2008年始於美國的金融危機破壞了支撐華盛頓大部分實力的經濟秩序。
  美國不會接受一個沒落中的前霸權國家的角色。美國擁有強大的軍事機器,但沒有實施全球計劃的能力。  美元的霸權、中心金融體系和文化影響力等20世紀的美國標志似乎已經消失了。
  ……  對美國而言,遏制中國就是要保住兩個看門狗”:印度和日本。問題是新德裏和東京真的願意接受華盛頓希望它們扮演的角色嗎?還是更願意與北京一道,建設一個亞洲共榮圈?這個問題目前尚無定論。  幾年來,印度似乎與中國走得更近了。日本在幾年前看似是北京不共戴天的敵人,現在似乎變成了好朋友。形勢相當複雜,但給人的感覺是,新德裏和東京決定置身事外,並在觀望中准確地判斷中國和美國誰會成為贏家,到那時它們才會真正下注。
    另一方面,在南美洲湧現出了一個大國巴西,美國對其後院的控制也不斷遭到削弱。  想要更大程度的經濟一體化嗎?美洲自由貿易區遭到了幾乎所有南美國家的拒絕。想要軍事聯盟嗎?在南美洲,俄羅斯在武器銷售方面已經超過了美國。想要文化影響力嗎?反美情緒已經達到了曆史最高水平,原住民的覺醒使南美人重新發現了自己的傳統財富,而不願采納美國的生活方式。  想要政變嗎?在委內瑞拉試過了,但失敗了,即便在小國洪都拉斯,也遭到了該地區幾乎所有國家的孤立。想要代理戰爭?南美國家已經證明了它們不願意自相殘殺。親自發兵作戰嗎?只要美國軍隊還陷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這種可能性就可以排除。
  因此,可以說未來幾年內華盛頓只能通過媒體進行轟炸,就像在巴西所做的那樣,但似乎很難將盧拉的工黨趕下臺。  美洲大陸霸權的喪失對美國和世界地緣政治來說都是一個決定性的問題。在美洲遇到強勁的對手將使美國失去長期保持的戰略優勢。  美國可能在美洲大陸遇到的這些對手是誰呢?最簡單的答案就是巴西,巴西擁有挑戰華盛頓霸權的適當規模和必要的人口。還有玻利瓦爾美洲聯盟,該聯盟成員國單獨來看都是弱國,但團結起來就會因為意識形態上的熱情而變得強大,正如這些國家自己所說:會給美國佬帶來很多麻煩。  我們還不要忘記墨西哥。墨西哥是一個與美國直接結盟的大國,但它也沒有忘記曆史遺留下來的領土要求。墨西哥的經濟正在飛速增長,用不了幾年就會成為一個大國,至少在該地區是如此。

发表于 2010-6-2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色列人确实把大批阿拉伯人赶出他们祖祖辈辈用于和耕种的土地,霸占阿拉伯人逃亡时无法随身携带的财产,使这些阿拉伯人沦落为一贫如洗的“难民”。

以色列又用德国纳粹当年对付他们的方法在对待阿拉伯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美国的英明的表态,学习了!!

环球网实习记者王欣报道,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于6月1日发言称,美国应当谨慎地回应以色列袭击赴加沙救援船事件,不应轻易加入国际声讨行列。


  据英国路透社6月2日消息,希拉里称此次事件可能会危及美国与两个盟友的关系,是一次美国调停中东和平的危机,因此美国不应该过于快速地加入到国际对以色列的声讨当中。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与土耳其总理通话时,则表示美国会与以色列协商,尽快释放救援船上被扣留的活动家。


  在此之前,希拉里曾会见土耳其外长达乌特奥卢,达乌特奥卢要求美国方面应该做出一个明确的表态反对以色列的行径。而希拉里则说,“我认为从我们的角度来说这个处境十分艰难,我们需要非常谨慎、周全地对这个事件进行回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以色列人确实把大批阿拉伯人赶出他们祖祖辈辈用于和耕种的土地,霸占阿拉伯人逃亡时无法随身携带的财产,使这些阿拉伯人沦落为一贫如洗的“难民”。……
chinablue 发表于 2010-6-1 21:43

双方归还财物,阿拉伯人愿意吗? 以色列复国后,伊拉克、阿拉伯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的阿拉伯统治者驱逐了上百万已在这些地区定居了2000余年的犹太人,并没收了他们的全部财产,尽管这些被逐者在此定居的时间较7至8世纪方侵入该地的阿拉伯人要早上数百年乃至上千年。被驱逐的犹太人在人数上并不比当初的巴勒斯坦阿拉伯“难民”少多少,只不过阿拉伯人的繁殖速度实在太快了,如今这些“难民”的人口差不多有当初的十倍之多。所以,基于公平原则,所有的巴勒斯坦阿拉伯“难民”应由那些曾经驱逐过犹太人的阿拉伯国家按比例接收!

如果阿拉伯人比犹太人有钱,阿拉伯人早就这样要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研究计划>:

本帖最后由 chinablue 于 2010-6-2 23:05 编辑

犹太复国主义者从纳粹党人给犹太人带来的痛苦中学到的教训,不是避免犯下他们曾经深受其害的罪行,而是轮到他们来迫害更弱小的民族。……犹太复国主义的实践证明了我们在前文中提及的一个要点,即西方非犹太人长期加在犹太人身上的“犹太”特征,并非任何特殊的、代代相传的民族禀赋,而是源于流散犹太人在西方世界的特殊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网站6月3日文章,题目为《以色列的包围心理》,认为以色列现在陷入了恶性循环。以色列的鹰派越是认为外界仇恨他们,就越是先动手而后再盘问。如此一来,它就会发现全世界都充斥着敌人。

  以色列袭击运载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并试图突破加沙封锁线船只的事件引发了愤怒———理应如此。此事再度给世界留下这样的印象:以色列太爱诉诸武力了。对以色列来说,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事件正加快它走向孤立的速度。

  对任何关心以色列的人来说,这一悲剧应该是更深层次问题的起始点———关于加沙封锁、这个犹太国家越来越孤立以及和平路线的问题等。企图囚禁巴勒斯坦人的政策反而让“狱卒们”受到围困。

  对加沙的封锁是残忍的,而且是失败的。虽蒙受极大不幸,但加沙人没有屈服。哈马斯没有如以色列历届政府所愿,遭到扼杀和推翻。

  同样糟糕的是,这一事件助长了对以色列的反感,不仅仅是在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欧洲亦然。以色列曾与一些邻近的非阿拉伯国家关系密切,包括土耳其。与土耳其之间的关系恶化正令以色列失去它十分难得的穆斯林盟友和斡旋者。

  最显而易见的是,以色列最坚定的盟友美国内部也躁动不安。美国人对以色列的同情仍大大强于对巴勒斯坦人的同情。但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民主党人(其中包括许多开明派犹太人),对他们所认为的美国过分支持以色列感到不安。奥巴马更清醒地认识到,巴勒斯坦人未能建立一个国家正令穆斯林世界的反美情绪火上浇油,令他更难与伊朗、伊拉克和阿富汗打交道。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的负责人本周宣布,美国已开始把以色列更多看作是负担,而非资产。

  以色列现在陷入了恶性循环。以色列的鹰派越是认为外界仇恨他们,就越是先动手而后再盘问。如此一来,它就会发现全世界都充斥着敌人。

  以色列的孤独———部分程度上是咎由自取———正令该地区境况每况愈下,不仅仅是对巴勒斯坦人而言,对它自己的人民来说也是如此。它只有现在就加强自己的理想主义和常识,否则就会为时已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1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色列对加沙人民仁至义尽了

   由于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加沙被认为是造成所谓“人道主义灾难”的受害者,而以色列是加害者。事实是这样吗?整个二战期间,美国对日本实施了“绞杀战”,也就是用封锁一切来绞杀日本这个资源贫瘠的国家。日本死了几百万军队,也死了上百万平民,这个“人道主义灾难”比加沙大了N多倍。日本人是不是比加沙人更无辜,更委屈呢?忽略火箭弹,忽略珍珠港,来谈论所谓的“人道主义灾难”是无耻的。

    不是所有的加沙人都是恐怖分子,也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军国主义者。谁来为他们负责?盟军没有义务。盟军的责任是打击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机器和战略实力,最多在完成目标的前提下,不刻意屠杀平民。盟军也是这么做的。在日本投降后,占领军没有对日本人民进行报复屠杀。但是在战争中被打死的人,中国的标准定义为“日本人民也是军国主义的受害者”,他们并不算是被反法西斯盟军所加害。日本军国分子曾经叫嚣“一亿玉碎”,被军国分子绑架的一亿日本人如果战死了,那也是日本法西斯的罪行。以军的责任是保证以色列纳税人的安全,用精确制导定点清除尽量避免巴勒斯坦平民伤亡。不过这不是以色列的义务,本来就应当是哈马斯的义务。日本人悬崖勒马,两个原子弹拯救了数千万生命;如果盟军当年围而不打,恐怕日本到现在也未必投降。要结束封锁的另一个选择,那就要仿造当年火烧东京、核平广岛、攻克柏林那样,歼灭恐怖主义,解放巴勒斯坦。或者加沙人民作出明智的选择,考虑自已是不是要继续承担恐怖分子的肉盾。

    加沙人和恐怖分子一齐被封,没什么可委屈的。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不但是加沙人民,还有全世界人民,所有人。比如所有坐过飞机的人都要过安检,随着恐怖袭击的升级,安检也不断地升级。不但是传统的刀枪危险品,现在已经要脱鞋、禁饮料、禁火机、禁化妆品,让人进了机场就不能喝水,下了飞机还不能抽烟,这算不算不人道?难道是安检员在迫害人权吗?每一个经过安检的旅客所付出的财物损失和时间损失,都有理由仇恨恐怖分子。至于奥运世博安保的宏大开销,每一个纳税人都在为此买单。以色列坚持进出加沙货物都要检查,就相当于过安检。说以色列要饿死一百万加沙人民,那完全是谎言。只要看加沙抗议群众的照片,肥胖者不少,非洲饥民状几乎没有。朝鲜的骨瘦如柴,说饿死一百万也未必可信。当年以色列撤离加沙,定居点农庄移交给了巴方,而现在“一半以上的耕地荒芜”,哈马斯看来只对火箭弹感兴趣。至于建筑材料等军民两用物资被禁,也很正常。连饮料化妆品都被恐怖分子开发成军火了,恐怖分子用建筑材料砸死人更不新鲜。啥时恐怖分子将食品药品全开发成恐怖军火,那也就全是违禁品了。他们绞死了自已,也怪不得别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的中东人肉弹:以色列核武)同意制裁伊朗与要求以色列明确无核国家身份

中国主张以色列应明确“无核武器国家”身份
  新华网维也纳6月10日电(记者刘钢)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国际原子能机构中国理事陈求发10日在维也纳指出,中国“主张以色列应尽快以无核武器国家的身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将其所有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全面保障监督之下”。
  正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10日审议以色列核问题,陈求发在会议发言中重申了中国“一贯支持在中东建立无核武器区”的立场,并强调:“防止核武器在中东地区的扩散,有利于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各方的利益。”
  陈求发敦促中东地区所有国家认真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义务,签署和批准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协定及其附加议定书。
  在是否拥有核武器的问题上,以色列一直采取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模糊政策。这一立场引起阿拉伯国家的强烈不安与不满。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本次会议上,阿拉伯国家提出的“以色列核潜力”问题被列为专门议题加以审议。
  注意文中的用词:1、中国“主张以色列应尽快以无核武器国家的身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将其所有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全面保障监督之下”。尽快...无核..身份...所有设施..全面保障监督.
  2、中国“一贯支持在中东建立无核武器区”的立场,并强调:“防止核武器在中东地区的扩散,有利于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各方的利益。”
  3、敦促中东地区所有国家认真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义务。
  
  再来看外交部关于伊朗核问题的谈话
  问:昨晚,联合国安理会就对伊制裁进行了表决。今天,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称,中国正逐渐失去其在伊斯兰世界受到尊敬的地位,等中国清醒的时候将为时已晚。中方是否担心会因为与其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道投票支持对伊实施新制裁而损害中国在伊斯兰世界中的地位?
  答:请让我强调以下几点:首先,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出发点是:一要有利于维护国际不扩散体系的权威性,二要有利于维护中东、特别是海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刚刚通过的安理会1929号决议反映的不仅是中方的立场,更是国际社会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关切,是国际社会对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期待。
  第二,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态度立场和努力是负责任的、建设性的、有目共睹的。伊朗方面对此是清楚的。中方反复强调,安理会通过的决议并不意味着通过外交努力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大门已关闭。我们呼吁国际社会继续为推动伊朗核问题的长期、全面、妥善的解决而作出努力。刚刚通过的安理会1929号决议也反映了这一点。决议的通过、联合国安理会采取的行动不仅仅是为了制裁,而是为了使伊朗核问题能够重新回到谈判轨道。中方愿意和有关各方一道继续为通过外交努力妥善地解决伊朗核问题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第三,近年来在处理伊朗核问题的过程中,中国同包括伊朗在内的各方都保持着密切、良好的沟通。今后我们也愿意继续这样做。我愿强调,中方重视中伊关系,发展中国和伊朗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促进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我们也相信,建立在团结、互信、合作基础上的中国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是经受得住考验的,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会不断向前发展。
  问:第一个问题:在联合国安理会1929号决议通过后发表的六国外长声明忽视了巴西和土耳其的努力。这是否意味着外交努力仅限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二个问题:吴思科特使正在访问一些中东国家,中方是否计划调整对哈马斯的政策?他是否计划会见哈马斯领导人?
  答: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我们重视巴西、土耳其在推动伊朗核问题和平解决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也重视巴西、土耳其前不久同伊朗就伊朗德黑兰研究堆燃料供应问题达成的协议,这正是国际社会通过外交方式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努力的一部分。安理会刚刚通过的决议以及六国外长发表的声明也都肯定了巴西和土耳其的努力。我们希望有关各方能够继续努力,加强合作,推动伊朗核问题的和平解决。
  关于第二个问题,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先生日前访问了巴勒斯坦。他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府秘书长塔伊布、法塔赫对外关系部长沙阿斯进行了会晤。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没有变化。
  问:第一个问题:中方一向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但中方却支持通过对伊实施新制裁?这一轮新制裁将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还是会使伊朗核问题更加复杂?第二个问题:以色列拒绝了国际调查组对于以色列袭击驶往加沙的土耳其人道主义救援船一事开展调查而坚持自行调查,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愿意再次重申,安理会决议反映的是国际社会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态度,包括对伊朗核问题的关注以及对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关切。我也愿意再次指出,决议的通过并不意味着外交努力的终结。决议、安理会采取的行动不仅仅是为了制裁,而是为了继续推动对话与谈判取得进展。制裁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伊朗核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对话和谈判。我们希望有关各方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共同为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而努力。
  关于你提到的以色列袭击土耳其人道主义救援船一事,我们已经对此表示了谴责,希望这个事件能够得到公正的调查和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 17:27 , Processed in 0.05358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