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凉夜清

【春秋】《左传》警言名段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5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僖公九年
对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公曰:“何谓忠贞?”
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


背景:晋献公让大臣荀息辅佐儿子奚齐,荀息表示要竭力辅佐,忠贞行事,如果有晋献公将来的神明保佑就能成功辅佐奚齐在位。如果失败,则以死追随。晋献公由此问“忠贞”怎么讲。荀息回答为:国家的事,知道的都要完成,这是忠。送走过往的君主,辅助新的君主,前后都没有猜忌,这是贞。

后来,晋国大臣里克要杀奚齐,问荀息的意见。荀息说要为他而死。里克说这样没有意义,荀息说“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且人之欲善,谁不如我?我欲无贰而能谓人已乎?”(大意是我和先君约定,不能违背,想要实践诺言难道还能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里克最终杀死了奚齐,荀息本来要死,后来听人劝说,立了卓子为君,里克又把卓子杀死,于是荀息也追随而死。左传作者引用诗经大雅“抑”篇的句子来评论“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就是说白圭上的污玷还可磨去,人说的话的失误却收不回去了。(论语里,孔子听说南容三次诵读这一句,就把兄长的女儿嫁给了他)。
最后,夷吾被立为君(晋惠公)要杀死里克(由于里克之前杀了二个国君,所以晋惠公杀里克表示他不是篡逆上位的),并告诉里克,没有里克,他不能登上君位,但里克杀了二个国君一个大夫(逼死荀息),做你的国君,太难了!里克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然后伏剑而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5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僖公十一年
告王曰:“晋侯其无后乎。王赐之命而惰于受瑞,先自弃也已,其何继之有?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



背景:晋惠公继位后,周天子派召武公、内史过赐予晋惠公命圭,晋惠公接受命圭仪式上十分懈怠,内史过回去告诉周天子,晋献公将无后。礼,是国家的驱赶,敬,则是礼的车厢。不敬就不能施行礼,不施行里就会上下混乱,怎么能长久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5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僖公十四年
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
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
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庆郑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授必毙,是则然矣。”
虢射曰:“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如勿与。”
庆郑曰:“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仇之,况怨敌乎?”
弗听。退曰:“君其悔是哉!”



背景:还是晋惠公,他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为君,此前一年晋国饥荒,晋惠公向秦国借粮,秦穆公慷慨赠予。转年,秦国饥荒,向晋国借粮。晋惠公不给。
庆郑劝谏到:背弃恩惠无亲,幸灾乐祸不仁,贪爱己物不详,激怒邻国不义,四德都失去了还怎么保卫国家。之后,又反复劝说,晋惠公最终也置之不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僖公十九年
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司马子鱼曰:“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况敢用人乎?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义士犹曰薄德。今一会而虐二国之君,又用诸淫昏之鬼,将以求霸,不亦难乎?得死为幸!”


背景:宋襄公让邾文公杀鄫子(鄫国君主)来祭祀次睢的土地神,想以此使东夷诸国归附。司马子鱼讲小的祭祀都不能杀大的牲畜,更何况是杀人呢。也又提出《左传》常出现的“民,神之主也。”

僖公二十年
君子曰:“随之见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背景:随国带领汉水东的诸国背叛楚国,楚国的斗穀於菟伐随国,随不得不战败求和。左传作者因此评论,指出量力而行过错就少,成与拜是由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


僖公二十年
臧文仲闻之,曰:“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


背景:宋襄公想会和诸侯,来成就自己的霸主之位。鲁国大夫臧文仲评论说:让自己的愿望服从别人是可以的,让别人服从于自己的愿望是很少成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僖公二十一年
夏,大旱。公欲焚巫尪。臧文仲曰:“非旱备也。修城郭,贬食省用,务穑劝分,此其务也。巫尪何为?天欲杀之,则如勿生;若能为旱,焚之滋甚。”公从之。是岁也,饥而不害。


背景:这一年夏,鲁国大旱,鲁西宫要烧死主持求雨祭祀的女巫(巫尪,也有说尪为仰面朝天的畸形人)。臧文仲劝道,这不是防备旱灾的办法,而应该修理城郭,减损饮食节省费用,致力农事,劝勉施舍(用“王守谦等著《左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译文)。臧文仲又说:巫尪有什么错呢?天要杀他就不会让他出生,如果是他引起的旱灾,那么烧死他,只能让灾害更甚。
最后鲁僖公听从臧文仲的建议“修城郭,贬食省用,务穑劝分”,因而这一年虽然有旱灾,却没有伤害到百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僖公二十三年
对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策名委质,贰乃辟也。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年数矣。若又召之,教之贰也。父教子贰,何以事君?刑之不滥,君之明也,臣之愿也。淫刑以逞,谁则无罪?臣闻命矣。”乃杀之。
卜偃称疾不出,曰:“《周书》有之:‘乃大明服。’己则不明而杀人以逞,不亦难乎?民不见德而唯戮是闻,其何后之有?”


背景:晋国内乱中,公子重耳、夷吾出逃,后来夷吾在秦穆公帮助下回国为君为晋惠公,见前贴。晋惠公死后,二字怀公继位,命令群臣不准跟随在外逃亡的人(重耳还流亡在外)。狐突的儿子狐毛、狐偃都跟随着重耳。怀公因此抓捕了狐突,威胁让他的儿子回来。
狐突答复:儿子跟随主人为官,父亲就要教他忠诚,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名字写在侍奉主公的简册上,有二心就是罪过(策名委质,贰乃辟也)。狐突儿子的名字写在重耳的简册上,招他们背主等于父亲教子二心无忠,那又怎么能侍奉国君呢?不滥用刑罚是国君的贤明,臣下的愿望。如果滥施刑罚,那么谁可能被安上罪名。最终晋怀公杀了狐突。
卜偃听说此事就托病不出。说:《周书》(尚书)讲君王伟大贤明则臣民顺服(乃大明服)。自己不贤明而靠杀人快意,是不会让百姓顺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僖公二十四年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背景:很知名的故事,重耳复国为君,跟随他流亡的人言功求赏。介之推没有提及自己的功劳也就没有得到封赏。他公开说:晋国内乱,献公的九个儿子只有重耳在世了,而他成为国君是上天赐予的,跟随者把这当做自己功劳是欺骗世人。这种贪天之功的行为却被追逐与封赏,介之推不愿与这些欺骗蒙蔽的人同朝共处了。
介之推的母亲劝他求赏,他说:自己已经指出这种罪过,在效仿是罪过更大了,况且他已经指责朝政,更不能接受封赏。
他母亲又劝他应该让重耳知道他的功劳。介之推说:言语是人身的纹饰,既然要归隐怎么还能用言辞修饰自己。如果按其母亲的说法,也是在追求功利了。于是其母说与他一起隐居。最终他们隐居至死。
晋文公找介之推不见,就把绵上的田作为祭祀介之推之田。还说,用此来记载我的过错,并表彰善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僖公二十四年
富辰谏曰:“不可。臣闻之,大上以德抚民,其次亲亲以相及也。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曰:‘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今天子不忍小忿以弃郑亲,其若之何?庸勋亲亲,暱近尊贤,德之大者也。即聋从昧,与顽用嚚,奸之大者也。弃德崇奸,祸之大者也。郑有平、惠之勋,又有厉、宣之亲,弃嬖宠而用三良,于诸姬为近,四德具矣。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狄皆则之,四奸具矣。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扞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召穆公亦云。今周德既衰,于是乎又渝周、召以从诸奸,无乃不可乎?民未忘祸,王又兴之,其若文、武何?”

背景:郑国要攻打滑国,周天子派大夫伯服、游孙伯劝说郑国罢兵,郑国因为之前周天子对郑国的轻视与不公,所以不听周天子之命还拘禁了伯服和游孙伯。周天子大怒要联合狄人攻打郑国。大夫富辰因此劝谏周天子:指出从周建国开始分封同宗为诸侯,就是来拱卫周天子的,郑国是周王室之后,又多次保卫周天子,因此应当团结同宗来抵御外患。但周天子最终没有听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僖公二十五年
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


背景:晋文公要攻打原城,命令带三天的粮食(三天未攻克则退兵),结果围攻了三天原城人还没有投降。于是晋文公命令撤军。间谍从城中归来说原城人要投降了,军吏也劝晋文公再等一等。
于是晋文公说:信用是国家的至宝,人民靠此来得到庇护,得到了原城却失去了信用,那怎么庇护百姓,由此丢掉的东西就更多了。
最后当晋军撤到三十里时,原城人投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僖公二十六年
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

背景:齐国攻打鲁国北部,鲁大夫展喜在求计于展禽(柳下惠)后去齐军中“犒师”。齐孝公问,鲁国人害怕么?展喜回答,小人害怕,君子则不。齐孝公问凭什么不怕。
展喜回答。从前鲁国之祖周公和齐国之祖姜太公就约定,“世世子孙,无相害也。”齐桓公又协睦匡救各诸侯国。由此各诸侯国认为齐孝公(桓公之子)会继承先君的功业。所以鲁国人认为齐桓公去世九年后,齐孝公怎么能背弃太公和先君的德行,那将如何面对先祖?
齐孝公听闻则退兵回国了。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时代,士大夫靠智慧与善辩围护本国利益与安全。更看到,国家利益的残酷争夺,竟然会被道义信念所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僖公二十七年
赵衰曰:“郤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


背景:楚国攻打曾经在晋文公流亡时帮过自己的宋国,于是晋国大夫先轸说“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于是群臣谋划具体策略,并举行阅兵,扩充军备。当决定谁为中军元帅时,赵衰说:“郤縠可以”。理由是,在和郤縠的交谈中发现他好礼乐而熟《诗》、《书》,诗经尚书是道义的府库,礼乐是德行的准则。有了德行和道义才是利国利民的的根本。《夏书》(尚书中的夏代篇章)说:“选用人才要看他的言论,明察他的做事能力。”最后晋文公听取了赵衰的建议。

这里有二点很突出
第一:选任军事统帅,不先看他的军事谋略与统帅能力,而是看他的德行操守。这个与后世战争的基本原则是完全背离的。但是,为什么晋国会如此行事,而且在之后的成濮之战和晋文公死后晋国的争霸攻伐中屡屡成功。大概是春秋时的战争形式与后世大有不同,绝没有战国以来的灵活机动,而是死板恪守着战阵格局的正面冲锋。由此,统帅的军事能力除了基本的作战守则外更注重行事作风上的严格整肃与通过个人品格所传达引导的军队士气。这也是在战场上决断的根本。
第二:跟随晋文公流亡和晋国国内有一批能力出众的人才。他们既能治国又能统兵。这也是春秋时期杰出卿大夫的特点。而且晋国之所以能够在之后百年称霸与诸侯,最重要的就是卿大夫队伍的高水平与高德行。之后我们会看到多次晋国大夫之间互相举荐贤者,为国丝毫不计个人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凉夜清 于 2010-11-22 18:06 编辑

僖公二十七年
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民听不惑而后用之。出谷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针对晋国以上的事迹,《左传》做了一段分析和总结:
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就开始教化民众,
第二年,文公想用兵,狐偃说:“民众还不明白道义,生活也不安定。”于是晋文公出兵维护周襄王的王位,在国内做了有利于人民的事情。民众才安于生活。
晋文公又要用兵,狐偃说:“民众还不知道信义,不明白一切措施的用意。”于是晋文公征伐原城时退兵三十里来表明信义。因此民众在交易货品时不狡诈贪多,说话也诚实可靠。
晋文公又问这时可以用兵了么?狐偃说:“民众还不知道礼法,对上级没有恭敬之心。”于是晋文公进行阅兵来神明礼仪,设立执掌赏罚爵禄的官员制度来明确上下的关系,因此民众听了上级命令才不疑惑之后才决定用兵。
于是,晋国成濮一战成为霸主,都是晋文公推行文德教化的结果。


不过这样看来晋文公到是在役民了,或许由此孔子才评价晋文公“谲而不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僖公二十八年
“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


背景:
晋文公重耳流亡时受到曹卫两国国君的欺侮,后重耳为君后,攻打曹卫二国,执二国国君。后让卫国国君复国。而重耳生病,于是曹共公的小臣侯孺去贿赂晋国的筮史,让筮史对晋文公说。晋文公生病是由于灭了曹国,曹国先祖是文武王之后,和晋国同宗。晋国灭掉兄弟之国是不符礼的,让卫国国君复国而没有让曹国国君复国,是没有信义的,曹卫罪过相同和处罚不同是不符合刑律的。因此有“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晋文公听后很高兴,就让曹共公复国了。

如上面的例子,信义礼约束了霸主大宗的行为。即便那些霸主心怀难料,却不能弃捐信义礼信条的约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僖公三十三年
“服于有礼,社稷之卫也。”


背景:
齐国的国庄子到鲁国聘问(当时诸侯国之间互相交通慰问的礼仪规范)。前后的礼仪都处理的谨慎稳妥。鲁国的臧文仲对僖公说,国子执政,齐国是有礼仪的,国君应该朝见,敬服于礼仪之邦是国家的保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僖公三十三年
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公曰:“其父有罪,可乎?”
对曰:“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管敬仲,桓之贼也,实相以济。《康诰》曰:‘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


背景:
这是追述前事。臼季(胥臣)在冀邑看到郤缺和妻子相敬如宾,于是就向晋文公(僖公三十三晋文公已死)推荐郤缺。
理由是:相互恭敬是德行的集中表现,能够恭敬的人必然有德行,有德行的人才能治理人民。有德行的人出门遇见人都像是去见重要的宾客,承当事物如同祭祀一样,这是仁的标准(《论语》有近似意思的“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晋文公反问郤缺的父亲有罪,他的儿子可以任用么?
臼季说:舜杀了有罪的鲧却任用了有才的禹,齐桓公任用有一箭之仇的管仲来成就霸业。《尚书-康诰》上说父子兄弟个人的罪过和相关的人是没有干系的(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诗经-谷风》上说“采葑采菲”不要丢掉它的根。国君选取他的长处就可以了。
于是,晋文公任用郤缺为下军大夫,后来也封赏了举荐的臼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公元年
穆伯如齐,始聘焉,礼也。凡君即位,卿出并聘,践修旧好,要结外授,好事邻国,以卫社稷,忠信卑让之道也。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让,德之基也。


背景:
鲁僖公死去,文公继位。派穆伯到齐国行“聘”礼。对此《左传》作者的评价是:这是守礼的行为。新君继位是要与周围国家交好为援来保卫国家,这是忠信卑让之道。忠能使德纯正,信能使德稳固,卑让是德的根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9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公六年
晋郤缺言于赵宣子曰:“日卫不睦,故取其地,今已睦矣,可以归之。叛而不讨,何以示威?服而不柔,何以示怀?非威非怀,何以示德?无德,何以主盟?子为正卿,以主诸侯,而不务德,将若之何?《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无礼不乐,所由叛也。若吾子之德莫可歌也,其谁来之?盍使睦者歌吾子乎?”宣子说之。


背景:
郤缺(见35楼,之前还做过晋国上军主帅)劝赵盾(最近看电影就都知道他了,时为晋国的执政)归还因卫国不顺从而被晋国夺取的卫国的土地。
他的观点主要为:背叛的要讨伐,顺从的要笼络关怀。这才是有德行,才是盟主的所为。
他还举了《书-夏书》的话语“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
其中“九歌”为“六府三事”
六府:水、火、金、木、土、谷。
三事:正德、利用、厚生。(端正德行,有利于日用,富裕民生)
合于道义来推行这些才叫“德与礼”。
赵盾听了很高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9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公十三年
邾文公卜迁于绎。
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
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
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
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绎。
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


背景:
邾文公(春秋小国国君)为了迁都到绎地而去占卜。史官说:“迁都对百姓有利对国君不利”。
邾文公说到:
“苟利于民,孤之利也。”
如果对百姓有利,就是对我有利
“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
上天创生百姓而给他们树立君主,就是为了给百姓利益。百姓得了利益,我的利益也在其中了。

左右说:(不迁都)君王的受命可更长久,国君为什么不这么做?
邾文公说:
“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
国君的命运所系就在于抚养百姓,生命的短长是天时。如果百姓能得利,就迁都,最大的吉利莫过于此。

于是迁都到了绎,这年五月邾文公去世,“君子”评论道:邾文公知道“天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凉夜清 于 2010-12-23 17:35 编辑

文公十五年
季文子曰:“齐侯其不免乎。己则无礼,而讨于有礼者,曰:‘女何故行礼!’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己则反天,而又以讨人,难以免矣。诗曰:‘胡不相畏,不畏于天?’君子之不虐幼贱,畏于天也。在周颂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不畏于天,将何能保?以乱取国,奉礼以守,犹惧不终,多行无礼,弗能在矣!”


背景:
齐国认为鲁国的盟友们(以晋为首,齐为此贿赂了晋灵公)不会援助鲁国,于是攻打鲁国西部边境。而曹国本年曾来朝会鲁国(《左传》当年记载有:夏,曹伯来朝,礼也。诸侯五年再相朝,以修王命,古之制也。),因此,齐国又攻打曹国,来征伐曹国朝见鲁国。
于是,鲁国的季文子说:齐侯可能没有善果,自己不合礼,反而讨伐合礼的国家。
他提出:“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将礼的意义与天道联系起来。并举出《诗经-小雅-雨无正》的“胡不相畏,不畏于天?”和《诗经-周颂》的“畏天之威,于时保之。”说明只有敬畏上天(与天道联系的礼)才能保全自己。
文公十八年齐侯(齐懿公)因为长久欺凌下属,被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公十八年
“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背景:
春秋小国莒国国君无道,他宠信儿子季佗而废除了太子仆,太子仆依靠国人杀了国君,拿了国君的宝玉逃到鲁国并要献给鲁宣公(文公当年死,宣公继位)。鲁宣公要当天必须赐给他城邑,季文子要当天必须把他赶走。
季文子转告宣公说:先大夫臧文仲教导“行父事君之礼”。“见有礼于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季文子说,鲁国的先祖周公作《周礼》(非今可见《周礼》一书)。其中将考察一个人的德行就要看他是不是遵守礼的法则,凭借德行来行事,靠行事来衡量功劳,有功劳才能得到人民的奉养。(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而太子仆的行为不忠不信(弑君盗宝),收留他就给人民树立了坏典范。因此赶走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18 11:38 , Processed in 0.03785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