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江北区市民李盈,怀孕不到两个月,就因腹中孩子面临离婚的可能——为了这个尚未出世的“独二代”孩子跟谁姓,父母和老公争得不可开交,原本恩爱的老公对她说:“如果坚持孩子跟你姓,我们只有离婚。”重庆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应用心理学中心主任孙元明认为,要解决这样的矛盾,最好实行双姓制,把父母姓氏合到一起作为孩子的姓氏,或直接作为孩子的全名。(6月20日重庆晚报)
孩子姓什么、跟谁姓、或者用双姓制,是父母的权利,只要符合国家政策法规,能确保给孩子顺利上户口,咱外人还真不能干涉别人家的“内政”、“私事”。但专家居然也赞同这种做法,大力推崇这一做法,却让我觉得有必要好好说道说道了。
如果说“李杨”、“周陈”等组合姓氏社会可以接受,那么不说远了,到“独三代”、“独四代”时,以这些组合复姓为基础再组合的复复姓、复复复姓,会让中国人的名字变得有多长?不敢想像“李杨周陈”组合成一个新姓氏时,社会会是一种什么状况?
姓什么、跟谁姓,在中国已探索实践了好几千年,民间也有约定俗成之规矩。虽然独生子女的出现,客观上给这种约定俗成提出了新问题,让姓氏突然成为被争夺的“尤物”,但无论如何,还是应该尊重传统、随大流,以家庭感情为重,协商确定跟父母之一姓为妥。绝不是双方互不妥协,直至用折中的方式生造出诸多“复姓”来。
有句常讲的古话,叫“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在孩子跟谁姓的问题上,不要执拗,不应斤斤计较。其实,跟谁姓都是自己的孩子,既然姓什么都减少不了父母对子女的爱,那又何必为了这么一个“形式”、“名义”,而人为地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单姓组合成不伦不类的复姓呢?
尽管我不知道专家出于何种认识赞成这一做法,尽管姓氏跟“家族传承”的确有一点关系,但姓氏绝对不会在这个开放多元的社会里让人们更封闭。在一个日渐开化的社会里,组合姓氏的发展壮大的土壤其实是不存在,专家所谓的建立在同情基础上的善意,其实也不是在支高招,而是一种想当然、不负责任的歪点子,馊主意。真希望“独一代”们在独立自主的同时,不要太任性,不要因创新而乱了规矩,让子孙后代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延续祖上的“创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