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20|回复: 25

樟木镇三代夏尔巴人眼中的30年巨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3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0年改革开放,30年艰辛探索。30年前,高原大地和全国一样掀起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洪流。洪流“洗礼”下的西藏,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经济建设硕果累累,社会事业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日新月异。  30年持续发展,30年喜悦收获。30年来,西藏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古城拉萨到边境一线,从藏东到藏北,对外开放的潮流势不可挡,成就非凡。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本报派出若干组记者奔赴全区沿边各县,行程几万公里,采写了大批稿件。本报从今日起开辟《雪域边线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刊,全方位展示30年来雪域高原这片开放的热土上诞生的一个个奇迹,通过还原西藏30年来的人和事,来记录西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通过报道西藏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凡成就,来展示广大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取得的累累硕果。
  从默默无闻的“喜马拉雅背夫”,到精明的边贸商人;从父母偷偷决定儿女终身的“抢婚”,到阳光下的自由恋爱;从简陋粗劣的席棚木板房,到几层楼的“豪宅”和商铺;从整日里为吃穿发愁,到温饱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短短的30年间,古老的夏尔巴人,经历了几百年、上千年所不曾有过的巨大转变。
  日前,本报“雪域边线行”采访组来到了聂拉木县的樟木镇,走访了世代居住在古镇上的桑姆一家三代女性,听她们讲述自己的难忘经历,见证改革开放30年来,夏尔巴人从生活到观念上的沧桑巨变。
  从“喜马拉雅背夫”到“外贸老板”
  夏尔巴人,藏语的意思是“来自东方的人”。我国境内的夏尔巴人,主要分布在聂拉木县的樟木镇和定结县的陈塘镇,居住在喜马拉雅山的山坡沟谷中,人口不过2000多人。
  长年生活在高山深壑地带,山路崎岖难行,一切物资都要人力背驮。因此,夏尔巴人素来以“喜马拉雅山上的背夫”著称。他们的背负方式独特:用一根绳子把货物捆好,留出一个绳套。背负时,将绳套顶在额头,重物附在后背。这种背负方式,是喜马拉雅山特殊的地理形势,给夏尔巴人带来的血泪经验。山路险峻,攀爬悬崖,如果将重物挎在双肩,一旦失足,人货俱损。用额头顶负重物,发生危险时,还可以弃货保人。
  但是,这种顶负重物的方式,背夫要使劲地低头躬背,极尽艰辛。樟木镇的夏尔巴妇女桑姆,当年就是用这种艰难的姿势,开始了她的“边贸”生涯。
  樟木镇位于中尼边境,目前是西藏唯一的国家一级陆路通商开放口岸。然而1966年“开放”,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樟木口岸的全年贸易总量只有2800元人民币!长年靠边境背运和交换物品维持生计的夏尔巴人,弯腰躬背,却没有背来富裕。
  “天天野菜,能吃上土豆和苞米面就高兴的不得了;打着赤脚走路,能有双胶鞋,就会欢天喜地。”如今在樟木镇建起了商业门面、一年收益就有十几万元的桑姆的弟弟边巴,回忆起那时的生活场景,一个劲儿地摇头。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樟木镇鼓励边境群众开展边境小额贸易。1983年,不甘贫穷的桑姆,向别人以年利息5%贷了5000元,从尼泊尔那里买进香水、首饰、家电等,背到能搭上去拉萨的大车的地方,坐在大车顶上,顶风冒雪,在路况极差的土路上颠簸长达一周的时间,将货物运到拉萨。再用卖来的钱,从拉萨采购羊毛、藏药等,长途跋涉运回樟木,背运到尼泊尔销售。
  1984年,桑姆用背贩货物攒下的钱,在樟木镇开了第一家饭馆。看着政策优惠,政府支持,中尼公路越修越好,她又扩大规模,投资80多万元,在位于中尼公路边的德斯岗居委会,修建了一座两层18间的商业楼;1997年,已经是“大老板”的桑姆,又投资250万元,在樟木镇居委会建成了一个集仓储、住宿和饮食为一体、式样现代的6层“小洋楼”。
  如今走进位于“小洋楼”三层的桑姆家,中式客厅、藏式客厅和卧室、厨房等,装修豪华,现代家具、电器一应俱全。据聂拉木县委宣传部部长次仁普确介绍,樟木镇的夏尔巴人有80%在做生意,去年樟木镇人均纯收入已达7090元。昔日低头躬背、生活贫困的夏尔巴人,现在许多都变成了边境贸易区的“老板”。
  从“抢婚”到“绝对自由恋爱”
  樟木镇位于珠穆朗玛峰西侧,建在半山腰,中尼公路穿城而过。主管出入境事务的边防检查站就设在镇子一头的公路旁。过了边检站,盖上边检章,就意味着已经出国。不过,比较奇特的是,这里是“出国没出境”。因为从边检站下山到中尼边境线上的友谊桥,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从边检站出来,街道两侧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免税商店,形成了一个“经济特区”。那里的商店老板,多数都是夏尔巴人。
  桑姆的女儿次仁卓玛,就是一家名叫“德斯岗夏尔巴商店”的女主人。我们来到店里的时候,她正在忙碌地帮游客挑选商品,一旁有个年轻的女孩在帮她照顾客人。这个名叫仓姆觉的女孩,是卓玛表哥的女儿,算是桑姆家的第三代女性。
  与桑姆谈起她的这个宝贝女儿卓玛,她总有一丝愧疚的神情掠过脸庞。卓玛17岁那年,桑姆让她到附近立新村一户有个男孩子的人家里,说是有糌粑放在那儿,要取回来。她到了那里以后,才知自己已经嫁人了!那时的桑姆,完全是按照夏尔巴人的“抢婚”习俗,在女儿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双方父母就把儿女的终身大事给定了。
  “抢婚”是夏尔巴人的一种独特的习俗,沿续了几百年。男方请别人到女方父母家求亲,只要女方父母同意,哪怕是女方本人不同意,男方也可以把她抢走。有的女孩子则像卓玛一样,“误入”男方家中,才知道自己已经被嫁了出去。如果不喜欢男方怎么办?只有逃亡一途,往往造成悲剧。
  虽然现在卓玛感到自己的婚姻“很幸福”,但是桑姆的想法却有了非常大的变化:“那时不该不问她的想法。这是传统中不好的东西,应该抛弃。”桑姆告诉我们,“现在夏尔巴人中的老人都有这种意识了:法律不允许包办,老人也不该干预儿女的终身大事。”
  问到仓姆觉将来是不是也要像自己一样被“抢婚”,卓玛大摇其头:“这怎么可以?她肯定不同意,我也不会同意让她那样!”而言语不多的仓姆觉,则对“抢婚”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卓玛告诉我们:现在经济发展了,镇上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生意和工作,见的人多,懂的事情多,不可能听父母的摆布。
  从“席棚木板房”到“画中新居”
  站在中尼边境的友谊桥上,眺望峭立在半山腰上的樟木镇,在蓝天白云之下、密密绿林丛中,鳞次栉比的新式楼房,宛如镶嵌在绿色挂毯上的一幅壮美的壁画。正所谓“路在云中行,人居仙境中”。
  “我小时候,满街都是木板房,有的还是席棚子。”今年35岁的卓玛,见证了樟木镇近30年来的变迁,“这几十年发展快,先是木板房变成了石头房,然后是红砖房,现在是水泥楼房。”
  夏尔巴尔人原来住在深山密林中,“标志性”住房是简易木房,放牧时就住到临时搭成的席棚中。条件稍好的人家,房屋盖成二层的,屋顶是人字形,覆盖着用木板劈成薄片或是石板的“鱼鳞瓦”。“二层楼”上面住人,下面却是牛羊圈。实际上最好的住房也不过是“木棍当梁、泥巴当墙、石片当顶、草席当门”。室内陈设简单,厨具摆放在屋子中间,支架做饭,席地就食。
  改革开放以后,不少夏尔巴人像桑姆一样,做边贸生意富了起来,加上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等的扶持措施,樟木镇的夏尔巴人多数走出深山密林,整体搬迁到了水、电、交通都很方便的樟木镇中尼公路两侧,建起了经商、居住两相宜的新式楼房或红砖蓝瓦的小康新居。
  我们正聊天时,只见仓姆觉走到旁边一幢楼房的铁门前,从里面取出了不少货物,搬到这边的柜台上。原来,她们的商店还有专门的库房!卓玛给我们介绍,现在夏尔巴人的住房,已经不止是解决自己住得是否宽畅的问题了,多数是一层居住,一层拿来做生意。桑姆自家的6层楼房,下面有酒家、有商店、有旅社,一年租金就有几十万。据樟木镇当地领导介绍:“有的夏尔巴人生意做大了,在拉萨、成都都买了楼房,甚至购置了别墅。”
  不仅是住的方面有了根本变化,吃、穿、行都今非昔比。樟木镇的夏尔巴人几乎家家都有汽车,方便到尼泊尔或拉萨等地进货或者外出旅行。桑姆就曾与家人一起乘飞机到成都、上海等地游玩,还“顺便”跑到浙江义乌去“进了点货”!
  从“苦中作乐”到“保护文化遗产”
  夏尔巴人富了,吃穿住行都不愁,但是桑姆却有一件新的让她发愁的事。
  这些年,她看到仓姆觉这样的年轻人,喜欢听流行歌曲、跳现代舞蹈,便很怀念自己年轻时候跳的夏尔巴传统歌舞。
  “我14岁时就开始跳,30岁的时候,就想把大家组织起来。但那时肚子都填不饱,逢到节庆喜事跳一跳,只是苦中作乐。哪有条件组织大家专门学习跳舞?”作为自治区人大代表的桑姆,代表着2000多人口的夏尔巴人,觉得自己责无旁贷,“现在条件好了,我们有责任把夏尔巴人的好传统继承下来。”
  夏尔巴人的传统舞蹈一种叫“羌姆”、一种叫“果谐”。这实际上是流行于日喀则地区的民间舞蹈的名称,但是夏尔巴人加入了自己的一些独特的舞蹈动作,音乐曲调悠扬而文雅,舞步由慢到快,富有南亚风格。尤其是夏尔巴人的服装有自己的特色,男子是羊毛织成的白色短袖外套,沿边镶着一圈黑色羊毛,叫作“普都”;女性穿着色彩鲜艳的长袖衫,下身围一条花筒裙,外罩一件白羊毛坎肩,叫作“帕多”。“普都”和“帕多”制作工艺复杂,要用脚反复踩实,这样才可以不漏水,有避雨作用。穿着身上舞动起来,更能体现出喜马拉雅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独特风格。
  为了组织她的“民间舞蹈队”,桑姆专门准备了一件新“帕多”,穿上给我们看。从2005年起,桑姆就不再忙她的生意了,她专门收集有关的曲调、歌词,忙着到处录音、录像,还组织人到日喀则地区的“珠峰文化旅游节”去表演,并把夏尔巴人的歌舞艺术,向自治区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是她一直忧心仓姆觉这些年轻人日子好了,可玩的东西多了,不会跳“夏尔巴舞”,也不爱参加。不过,现在她的眉头稍稍松了一些。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随着樟木口岸游客的增多,不少夏尔巴人正准备兴建一批新的宾馆,专门为游客表演夏尔巴人歌舞,既让游客了解夏尔巴人的文化,也让更多年轻的夏尔巴人继承自己的独特传统。
  经历了30年巨变的夏尔巴人,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展现夏尔巴人的风采!

http://info.tibet.cn/news/xzxw/shjj/200811/t20081103_436062.htm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6-25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访陈塘夏尔巴人

http://www.tibetculture.net/2008index/gzxz/200903/t20090312_459804.htm



陈塘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珠穆朗玛峰东侧的原始森林地带,北与尼泊尔一衣带水,隔河相望,是日喀则唯一不通公路的乡镇,也是西藏的未改乡(没有进行过民主改革,更别说人民公社、改革开放了)。这里是边境地区,也是单一的夏尔巴人的聚居地,平均海拔204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目前有6个行政村,390户1963人,人均现金收入不足千元。由于地理闭塞,交通不便,至今进出陈塘镇的所有物资,全靠人背畜驮。

  走进陈塘


  第一次认知陈塘已是4年前的事情。一位同事到定结县采访归来,送给我一本画册和一个影碟,其内容都是陈塘风土人情。去年9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让我俩终于有幸走进陈塘。


  陈塘,得名于修建萨迦寺的木料从陈塘运输而来。“陈”之意为运输,“塘”之意为路,即“运输的路”;据说当时所运木料数量之大极为惊人,为此民间还有一个美丽凄惨的传说——那时修建萨迦寺用的木材全靠人背畜驮运出来,在距离萨迦寺不到10公里处,有一座山名叫“种无拉”,藏语意为“野牦牛哭泣的地方”。说的是当时运木材的野牦牛累得实在走不动了,在翻这座山时流下了眼泪。如今,在萨迦寺内的壁画上,还有反映这一内容的动人画面。

昔日陈塘夏尔巴人木屋

今日陈塘夏尔巴人新居

陈塘高山湖泊。当地夏尔巴人称之为“格布麻尼珍措”,汉语意为老爷子念经湖。

早上9点,我们从定结县出发,不离左右的是公路不远处那连绵不断、白皑皑的雪山,壮观也震撼。过了日屋镇,同行的官员告诉我们说,已经进入陈塘了,只见前方是满眼的翠绿和飞溅的瀑布。


  由于公路还在修建之中,车行五六个小时后,进陈塘的人只能徒步了。我们带的器材、物资等只能拜托陈塘来的夏尔巴人背运进去了。


  夏尔巴人,汉语意为“东方人”,又可解释为“留下来的人”。传说其祖先起源于宋朝时期的党项王朝,后来西夏覆灭,党项人的后代部分逃亡到陈塘。夏尔巴人有藏族和汉族兼而有之的习俗,他们使用藏文、藏语,长期与藏民族混居却保留着与藏族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


  陈塘的夏尔巴人服饰很有特点。妇女头顶的帽子上以鲜花和孔雀羽毛点缀,脖子上挂着由两百多个银环连成的项链,胸前挂着六个银制的小串子,腰部系着银带,手腕戴着大白海螺。走起路来叮铃作响,闪闪发光,美丽动人。男性帽子上也以鲜花和孔雀羽毛点缀,不过每个人腰间大都插一把名叫“古尔奔”的弯月形砍刀,透出一种原始古朴,也说明陈塘植物茂盛,走路时要经常麻烦砍刀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进在陈塘途中的夏尔巴背夫。

夏尔巴人家

由于地理偏隅、信息闭塞、交通不畅,陈塘夏尔巴人长期以来很少与外界来往,因此有着其独有的婚嫁方式、丧葬习俗和独具风韵的歌舞等独特的民风民俗。今天,在拉萨举行的民俗服饰展览、日喀则珠峰文化节等活动中,陈塘夏尔巴人服饰、歌舞和其古朴独特的风情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广泛青睐。

  森林、雪山、瀑布、湖泊、蓝天、白云……,旖旎独特的陈塘自然风光与生活在这里的夏尔巴人及其民俗正构成了一幅异域风情的美。

  四季如春、夏无盛夏、冬无严冬、温和多雨。印度洋暖湿气流沿着陈塘河谷,躲过峻岭雪山,滋润着这里每一寸土地。大自然的恩赐使这里覆盖着20万亩原始森林,生长着30多种珍贵药材,栖息着20多种国家珍稀野生动物。1989年,陈塘被划入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地理、环境、气候、生物、民族、历史等方面是世界范围内不可多得的科研基地。

  晚上将近9点,步行了6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陈塘。走在陈塘的路上,会发现造物主独具匠心:伟岸挺拔的雪山、郁郁葱葱的森林、飞流直下的瀑布、浸人心脾的花草,自然景象美不胜收,感觉进入到梦一般的仙境。行人游走在洁白无瑕的云中和轻盈缥缈的云上,令人飘飘欲仙,感觉自己就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婀娜多姿的夏尔巴姑娘表演的原生态歌舞,使我们一路的疲劳消失殆尽。

  卫生院 学校 电和观念

  陈塘镇人大副主任次珠告诉我们说,这里前进的每一步,对于外界而言只是小小不言的一步,但对我们陈塘来说,这步步都是一大步。尤其是近几年,国家的兴边富民政策使陈塘各项社会事业和人民的生产生活等多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和发展。

  医疗:过去,陈塘的夏尔巴人生老病死几乎听天由命。现在全镇的群众都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一旦有病都会到乡镇卫生院去找医生,不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自己也不用付多少医药费。

  陈塘镇卫生院是2006年正式成立的,从以前的一间小诊所搬到目前这栋二层楼房的。医务人员从过去的两名增加到现在的4名,其中一名医生还是正规卫生院校毕业的。有了科班出身的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自然较过去有较大提高,卫生院还设立了内科、儿科、妇科和治疗室等门诊科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塘卫生院一角

医护人员的生活条件相当艰苦,什么都要自力更生,我们去的那天他们都不在,说是下山背粮了。

  教育:这两天,卧雪村的前任村长多吉老人在自己家里与亲戚喝着鸡爪谷酒不说,还特意跑到乡政府的院子里来,要和我们共饮共欢。原来,多吉老人的小儿子米玛次仁考取了西藏财经学院,亲戚们纷纷前来为他送行,多吉啦自家酿了许多酒与乡亲同庆。那天我们去时老人正好不在,这次是特意来给我们补酒的。

  多吉老人有4个儿女,唯独小儿子考上了大学,他怎能不高兴呢?用老人的话说,自己一生没出过什么远门,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不能让孩子一辈子跟他一样守在大山里吧,他希望儿子将来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像米玛次仁一样,前年秋陈塘有4名学生被区内大中专院校录取。在定结县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近年来,陈塘镇教育事业取得较快发展。2006年,陈塘镇中心小学进行了改扩建,由三年制变成六年制。记者看到,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宿舍楼和食堂。由于放假,学生和大部分老师都回家了,只有家在陈塘的旦达老师一人值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他说,现在学校有13名教师,学生296名。目前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6%以上。

  通电:这几年,陈塘的发展变化可以称得上突飞猛进。2007年,对于陈塘夏尔巴人来说,是具有非常意义的一年。年初家家户户都通了电,陈塘无电的历史彻底结束。为了庆祝,夏尔巴人通宵达旦跳啊、唱啊、喝呀,一直持续了几天几夜,整个陈塘都沸腾起来。现在陈塘镇390户夏尔巴人家中,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有了电视,有的还购置了影碟机。陈塘乡党委副书记班典说。

  有了电,夏尔巴人的生活多了亮丽,辛勤劳作之余,电波给他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了一份精彩。傍晚,记者去拉珍家远远就听到屋子欢笑声一片。屋子里主人一家围坐在炉火前,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里播放的藏语小品节目,他们被演员们幽默滑稽的表演逗得开怀大笑。

夏尔巴人家正在收看电视节目。

在鸡爪谷地里劳作的夏尔巴夫妇(鸡爪谷是藏南特有的一种农作物)。

具有异域风情的夏尔巴妇女服饰

住: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开展以来,陈塘夏尔巴人的住房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从2004年开始,国家投资556万元,对300多户民房进行了改造,从而使陈塘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居。现在,一排排具有夏尔巴风格的、整齐划一的新房拔地而起,人人都说政府的政策好,自己的福气多。

  2007年夏,陈塘边防派出所挂牌成立,镇上的社会治安也明显好转。所长陈开德告诉记者,派出所成立至今,进行22场次法制宣传教育,听宣讲的近4万人次。通过宣传教育,群众法制观念有所提高,打架斗殴和聚众赌博现象明显减少。用陈塘夏尔巴人自己的话说,现在只要有一人被叫进了派出所,不仅一家人抬不起头,整个村子的人都会觉得不光彩。

  修通路带来的希望

  定结县官员巴桑在来的路上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个世纪90年代,陈塘有一位政协委员到自治区开政协会议,两次的提案都是请求政府给陈塘镇送来一架直升机,以解决交通不便这一天大的困难。

  这位政协委员朴素的想法无非就是希望陈塘公路早点立项,早点开修。千百年来,由于交通不便,祖祖辈辈生活在陈塘的夏尔巴人全靠人背畜驮运送物资,山高路险、风餐露宿这种困苦的生活实在让他们“不堪忍受”。因此,修建公路成了陈塘一代又一代夏尔巴人最大的梦想。

  如今陈塘夏尔巴人这一梦想正变为现实。在前往陈塘镇途中,我们看到施工中的陈塘公路。公路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介绍,该公路完全是由国家投资修建,2002 年正式动工,分两期进行。现在,从日屋镇到孔定玛的一期工程已经通车,投资为2893.84 万元。第二期从孔定玛到陈塘,投资为2383.73 万元,正在建设中。

  由于陈塘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等原因,修路施工难度非常大,进度相当慢。尽管困难重重,但公路的不断延伸已让群众有了盼头、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位负责人说。

  近年来,随着陈塘镇的发展变化,夏尔巴民俗文化也得到了定结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努力打造夏尔巴文化品牌,开发独特的旅游资源正成为陈塘下一步发展规划。现在,陈塘通过利用定结县一年一度的夏尔巴艺术节和日喀则的珠峰文化节,不断扩大对外宣传,并且每年投入30 万元发展和保护夏尔巴民俗文化。

  定结县打算在陈塘镇建立夏尔巴民俗文化村,完善相关旅游设施,吸引更多游客,让夏尔巴人也吃上“旅游饭”。定结县官员巴桑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尔巴人:赤脚上珠峰顶上找自家的牛之勤劳
http://chn.lotour.com/r/20100625/n470978.shtml

夏尔巴人,世界上最能背东西的一群人

用竹筐背着孩子走在陡峭险峻的山路上

珠峰“上班族”——珠穆朗玛峰让世界认识了夏尔巴人

传奇:某一年,有支装备精良的登山队正艰难地往珠穆朗玛峰顶峰攀登,忽见从山顶上跑下一个赤脚少年,问他冒着生命危险上山干什么去了,少年说:我家的牛今天早上跑没了,我上山去找找


老奶奶拄着拐杖,背着孙子走在山路上

“咦,你没见过吗?我们夏尔巴人就是这样长大的!”

传说也好,真事也罢,现实生活中最好的高山向导和登山协作人员,都出自夏尔巴人,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全世界公认的。而他们用的只是——一个额头,一双脚,一条绳,一只筐,世界上最能背的一群人。

仔细看看这位青年妇女背筐的货物上面,居然“绑”着一个孩子,在危险崎岖的山路上,一个箭步如飞,一个安危入睡,恐怕世界上技艺最高超的杂技女演员,也不敢表演这种节目,也不会有任何一个家长和孩子,胆敢主动配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1953年5月29日,希拉里和诺盖站立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上,震惊了世界。但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如果没有夏尔巴,人类是难以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在每一拨珠峰探险队伍中,几乎都能看到夏尔巴的身影。他们要么是给登山队员当向导,要么当助手或搬运工,一直默默无闻地担负着登山运动中最沉重的负荷。

珠穆朗玛峰让世界认识了夏尔巴。


夏尔巴,中文意思为“东方来人”,传说其祖先是由中国西藏的东部迁徙到中尼边界的。长期生活在喜玛拉雅山区的夏尔巴人,在登山活动中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支持。夏尔巴人不仅负责探路、开凿阶梯和铺设绳索,还要为登山者提供后勤保障。而当各国登山队员在峰顶激动地展开国旗时,夏尔巴人只是平静地站在一旁,对他们来说,登山就是在上班,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独特的体貌特征

夏尔巴人主要聚居在海拔4700米的索鲁昆布地区。长期的高山生活塑造了夏尔巴人独特的体貌特征:由于空气稀薄,他们的肺活量大得惊人,一位西方记者曾经开玩笑说,夏尔巴人长着专门用于登山的第三片肺叶;他们的血压很低,这保证了大脑供血充足,肌肉伸缩有力;与腿部相比,他们的躯干偏长一些。

夏尔巴人与生俱来的登山天赋让英国登山家亚瑟·韦克菲尔德感叹不已,他写道:“这是老人、妇女、男孩和女孩组成的花花绿绿的搬运队伍,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上,他们背着80磅的器材设备却能攀登自如,一些妇女甚至还背着孩子!晚上,这些‘高山搬运工’睡在帐篷外边,只找一块大岩石挡风,他们似乎并不在乎夜里零摄氏度以下的低温。”

数不清的登山奇才

一些人因为登山而成了名人。夏尔巴人一生都在登山,却仅仅把此视为职业。他们把登山者一批一批地送到了山顶。

1953年,当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德·希拉里随探险队来到珠峰脚下时,心里一片茫然。

他发现登上珠峰远比自己想象的要艰难许多。正当希拉里和同伴进退两难时,一个小伙子赶着牦牛走了过来。希拉里眼前一亮,看到了一丝希望。他走过去连说带比划,希望这个健壮的小伙子能做他们的向导。小伙子愉快地接受了他们的请求,穿上皮袄就跟着他们出发了。这个小伙子就是让世界知道夏尔巴人的丹增·诺尔盖。1953年5月29日,希拉里和丹增终于站在了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那长不过5米,宽不过一两米的峰顶上,一举改写了珠峰顶没有人类足迹的记录。

从此以后,夏尔巴人中涌现出了许多登山奇才。巴布保持着登山最快的世界纪录。西方登山者需要三四天才能登上珠峰,而巴布只用了16小时56秒。一个人能登上珠峰已经成了一生的荣耀,而巴布却10次登顶,而且每次都不带氧气瓶。1995年,巴布创造了在两个星期内两次登顶的纪录。1999年,巴布在峰顶上生活了20多个小时。巴布说自己并不是要创造奇迹,而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为夏尔巴后代筹集教育经费。2001年4月,巴布在帐篷外拍摄落日余辉在雪山中形成的奇幻景象时,不慎滑入冰缝,献出了35岁的生命。



夏尔巴人的传奇登山历程中实在有几分悲壮。自1953年希拉里和丹增登顶成功后,已有1300多人登上了珠峰,也有180多人死在登峰路上,其中60%是夏尔巴人。虽然夏尔巴人善于攀登,却无法预测气候变化。山脊和峭壁间分布着数百条大小冰川,大风雪后,这些冰川裂谷都会变成“虎口”。在1922年的探险活动中,有6名夏尔巴人在雪崩中被活埋,这是攀登珠峰的最早死亡记录。但是夏尔巴人依然乐于从事这项工作。1963年,美国登山队登上珠峰后,由于冻伤严重,无法下撤,夏尔巴人赶来救援。他们4个人抬着1个登山者,连续奔波两天把人救回了大本营。登山者毕肖普向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叙述了当时的经过:“在抬着我们下山的第一天晚上,抬着我和威力的两组夏尔巴人较上了劲,只要路够宽,双方就会彼此赶超。”


“我为我的祖先们自豪”

最难以忘记的,是她们脸上的笑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我们长得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尔巴人教犏牛耕地的搞笑场面

http://chn.lotour.com/p/20100624/n470803.shtml

西藏日喀则地区定结县陈塘镇,生活着夏尔巴人。在2000年之前,他们一直生活在中尼边境的深山丛林中,几乎与世隔绝,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


犏牛不是牦牛,而是牦牛和黄牛的杂交品种,既像牦牛一样健壮,又像黄牛一样能爬山涉水。所以,犏牛就成为了陈塘夏尔巴人主要的交通和生产工具。


犏牛不是天生就会耕地,而是要慢慢驯化。在教犏牛耕地的过程中,人和牛之间就会有很多搞笑的场面。


美丽的陈塘就是真正的世外桃园。

呵呵,在前面牵牛的人由于太用力,不注意就摔倒在地。

夏尔巴人耕地,一般都是用两头牛,这可能也是考虑到“以牛为本”,怕一只牛孤独吧

先要把犁给牛套上拴好

开始耕地,一人在前面牵牛,另一人在后面扶犁

犁完一边了,转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前面牵牛的人不用力的话,牛就会乱跑。它们自由惯了,哪里受得了这份约束?

犏牛也不是好惹的,它们一加速,在前面的人就会因为太用力而摔倒在地。

赶紧爬起来,继续工作

犏牛很不情愿的样子

哥们儿,转弯啦!

在后面扶犁的人可是看够了笑话,一边干活一边笑。

现在到了春耕时节,西藏大地上又是一派繁忙景象。祝福西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牛是很倔的动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很可爱的场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藏化得很厉害,但银链子和银腰带又具有云南、贵州少数民族的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尔巴人大桶喝鸡爪谷酒
http://chn.lotour.com/r/20100627/n471675.shtml

陈塘夏尔巴人温暖的鸡爪谷酒:你见过这样大桶喝酒的吗?

都说英雄好汉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而陈塘的夏尔巴人却是大桶喝酒,怎一个“爽”字了得!

夏尔巴孩子抱着大木桶正在喝鸡爪谷酒

捧着这样的大木桶碰杯,真是豪爽!

比较讲究的有盖子的喝鸡爪谷酒的木桶。

如果竹管被鸡爪谷堵塞,就用这样的一根铁丝清理堵塞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的封闭,让陈塘的夏尔巴人失去与外界的联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而鸡爪谷酒贯穿着夏尔巴人所有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过去夏尔巴人喝鸡爪谷酒也许是为了悲伤,也许是因为喜悦,但现在,他们是为了享受生活,在幻想的自由中得到放松,忘却烦恼。

独特的饮酒方式

到陈塘不喝鸡爪谷酒,就不算到过陈塘。

第一次喝鸡爪谷酒,是在陈塘镇那当村。那天我们到达那当村已经是晚上了,同行的定结县电视台的格桑安排我们在镇长家住下。夏尔巴人热情好客,我们一行人刚刚在火塘边坐下休息,镇长老婆就问我们要不要喝鸡爪谷酒。格桑介绍说,鸡爪谷酒是陈塘夏尔巴人每家都要自酿的酒,度数不高,但后劲很足,并建议我们尝尝。我是好酒之人,这种机会岂能放过?无论如何也要尝尝。

只见镇长老婆从柜子里取出几个包着银边的木桶,木桶直径约10多厘米、高约二三十厘米,用开水洗干净,这就是装酒的器具了。紧接着,她又取出几根比筷子略粗的竹管,同样用开水洗干净。看着这么大的木桶我不禁暗自叫苦:这一桶酒喝下去肯定会醉吧?酒在哪里呢?正在疑惑间,镇长老婆已经提出来一个大塑料桶,打开桶盖,用木瓢舀起一些深红的东西倒在木桶里(是酒和醪醩的混合物),装了大半木桶。接着,她又往木桶里倒开水,然后在木桶边抹上白色的干糌粑粉,将竹管插在木桶里,在我们每人面前放了一桶,示意我们“喝”酒。

我虽然喝过很多地方的酒,但还没见过这种“喝”法,只好请教格桑。格桑给我们做示范:先要用酒清洗竹管消毒——用手指按住竹管的一头,往木桶里插几下,这样竹管里就会吸上一些酒,然后将竹管倒过来,松开手指,倒掉竹管里的酒,这样相当于将竹管清洗了一遍。竹管消毒之后,插入桶中,就可以开怀畅饮了。我试着轻轻吸了一口,酒是温热的,酸中带甜,酒味比较淡,入口很舒服。

格桑说,这是刚酿的酒,度数不高,放心“喝”吧。在桶边抹上糌粑,是祝福吉祥的意思。说着,他双手捧起木桶,跟我“碰杯”——呵,捧着这么大的木桶“碰杯”,真是很豪爽啊!

镇长老婆站在一边,她见我的酒“喝”得差不多了,就帮我添开水。一般来说,可以加10多次开水,直到木桶的底部都温热了,才算把这桶酒“喝”完。鸡爪谷酒只能一次性饮用,“喝”完之后的渣可以喂牲畜。

“喝”鸡爪谷酒可以一人一桶,自斟自饮,独享快活;也可以两三个人一桶,团团围坐,一边聊天一边“喝”酒,这种独特的饮酒方式,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酒是好酒。那天晚上我“喝”了个痛快,在微微醉意中想起李白的《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鸡爪谷酒的制作方法

鸡爪谷又叫龙爪稷,它还有很多别名:穇子、龙爪粟、鸭足稗、非洲黍等。鸡爪谷是一种热带耐旱谷类作物,属于禾本科(Gramineae)草本属。鸡爪谷起源于非洲,有很长的栽培历史。在西藏,鸡爪谷多分布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暖湿地带,包括墨脱、察隅、错那、波密、吉隆、林芝、定结、聂拉木等县。

鸡爪谷秆高1米左右,叶鞘有脊,叶片较宽。穗状花序3—9枚,呈指状排列于茎顶,常作弓状弯曲,形似鸡爪,“鸡爪谷”由此得名。鸡爪谷的种子很小,直径1—1.8毫米,圆球形,深棕色。

陈塘镇大面积种植鸡爪谷。有资料显示:2009年,陈塘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946亩,其中鸡爪谷播种面积占90%以上。在2000年以前,鸡爪谷是夏尔巴人的主食,加工方法是:将鸡爪谷脱粒、晒干、磨成细粉,放入烧开的水中稍微煮一下,然后用搅拌器(形如船桨的木棒)反复搅拌成面团,煮熟后即可食用。但现在夏尔巴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大米成了主食,鸡爪谷主要用于酿酒。

据医书所载,鸡爪谷用于补中益气。主治肠胃疾病。此外,据说夏尔巴妇女生小孩奶水不足的时候,可以喝鸡爪谷酒,奶水就增加了;人们整天在外劳动,回家之后深感疲惫无力,喝一桶鸡爪谷酒后,全身就感觉舒服多了。这可能也是夏尔巴人喜欢喝鸡爪谷酒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酿酒有两个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一是淀粉糖化,二是酒精发酵,这两个过程必须由糖化菌、酵母菌来进行。陈塘夏尔巴人酿造鸡爪谷酒的过程是这样的:

1、 将脱了粒的鸡爪谷上锅蒸熟。
2、 将蒸熟的鸡爪谷倒在竹席上晾干,加入适量的自制的酒曲,拌匀。
3、 把加了酒曲的鸡爪谷装入袋中,用棉被包上增加温度。
4、 过一两天之后,将鸡爪谷装坛(桶)发酵。以前传统的工艺是将鸡爪谷装入一种特制的泥坛,可保证酒质浓香;但现在也有图方便用塑料桶装的。放置几天,鸡爪谷酒就酿成了。存放的时间越长,酒越醇香。
5、 将酿好的鸡爪谷酒盛入竹、木或塑料的酒桶中,加入开水,插上竹杆或镶银的吸杆,就能“喝”酒了。

夏尔巴妇女正在收割鸡爪谷

陈塘夏尔巴人酿制的鸡爪谷酒:最高级的是纯鸡爪谷酿制的,混合青稞酿制的质量要差一些。


陈塘的夏尔巴人很温和,如鸡爪谷酒,没有白酒的浓烈,却更多了几分世故人情的温暖。在陈塘镇采访的那些天,夏尔巴人快乐的笑脸、善良的眼神、单纯的思想让我的内心时刻能够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幸福。长期的封闭,让这里的人们失去与外界的联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而鸡爪谷酒贯穿着夏尔巴人所有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过去夏尔巴人喝鸡爪谷酒也许是为了悲伤,也许是因为喜悦,但现在,他们是为了享受生活,在幻想的自由中得到放松,忘却烦恼。

在陈塘夏尔巴人的鸡爪谷酒中,我看到一个民族将所有的悲喜哀愁、颠沛流离和生离死别,都浓缩在酒里,怎能不让人为此一饮而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7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尔巴人的木板房
http://www.tibet.cn/2009jrb/wzz/wz/201007/t20100730_611541.htm



夏尔巴人藏语的意思是“来自东方的人”。夏尔巴人主要居住在中尼边境樟木口岸的立新村(包括雪布岗)和定结县的陈塘镇。居住在我国境内的人口有一千二百多人。夏尔巴人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通用藏文,有着独特的民族习俗。

  由于夏尔巴人处在气候温和、雨量较多的森林地区,这些地方盛产木材,所以木板房是夏尔巴人所居住的房屋的最具代表性的屋式。夏尔巴人往往以木板代替石墙、土墙来建造干栏式构造的全木房屋,即在房屋下面架空,使空气流通,减少潮湿。墙壁比较薄,窗户多,建筑风格轻盈疏透。另外还有部分地居式住房以及多板屋式建筑形式。

  夏尔巴人木板房的整体构成是用四根原木互相垂直咬接,叠垒成井字形的建筑墙体,称之为“井干式”建筑。这一建筑具有取材方便、比较适应雨林气候的优点。

  夏尔巴人的房屋建筑形式特殊,一般都是人字形顶,上盖鱼鳞板(即用斧子劈成的薄板),四周用石块垒成厚墙,在墙上架梁造楼。其建筑大都分为三层,底层结构用石头砌墙的较多,中层四边是用木板层层如围墙式地围起来,顶层四边留有适当的空隙,以便于通风,或照射太阳。

  夏尔巴人的建筑一般都建在地势相对较高、有一定的坡度、邻近水源和耕地的地方。房屋形式一般有两类:一类是适应整个家人居住的长屋,房间间数六七间不等;另一类是能住一户或者二户三户的小栋房,其建造过程一般为先在住房四角竖起粗大的木柱子,然后在所建屋子四边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加上几个木柱,同时在屋子中间适当的位置上加上若干木柱,地板处及顶棚处都有横梁,在横梁上铺架木板和短木,屋顶上塔成人字形等。三层房屋的最顶层一般都堆放柴草,以及另放一些日用或季节性要用的各种工具,中层一般住人,并用木板隔几间,外间临窗处是最大的一间房屋,可供烧饭进餐、取暖和待客用,同时也是晚上部分家人和客人合衣睡卧的地方。底层为畜圈,也可以堆放柴草等。过去用独木梯子,现在多用双木梯子以通上下层。

  当你走进夏尔巴人聚居的地方,你就会看到木屋与高山、峡谷、流水的完美融合和夏尔巴人炊烟缭绕、恬静优雅的生活以及他们那独特的民风民俗,让你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返朴归真的真实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7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尔巴人女性生活的变迁
http://www.tibet.cn/10mtkxz/test/201005/t20100520_581665.html


今天是夏尔巴女孩卓玛和藏族小伙群培结婚的第二天,按当地风俗新人要举行仪式答谢亲属。在母亲索朗桑姆给宾朋敬献哈达的同时,两个年轻人也毕恭毕敬地给亲人们一一敬酒。

  “现在的年轻人观点不一样了,我们是自由恋爱。不管怎样只要幸福就好。”卓玛说。一旁的新郎赞同地点点头,一脸开心甜蜜的笑容。

  卓玛将妈妈的手放在自己额头上,演示着头天婚礼上的夏尔巴人婚俗。夏尔巴人在藏语里是“东方人”的意思,在中国境内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中尼边境的樟木镇。

  此时,姨妈桑姆正坐在卓玛身边疼爱地看着自己的外甥女,忽然间她垂下眼帘,刚才还开心的表情黯淡了下来。触景生情,大女儿次仁卓玛当初被“抢婚”的婚姻始终是桑姆心里的一块痛。

  原来,在次仁卓玛17岁那年的一天,母亲桑姆让她到附近村里一户有个男孩的人家里取点糌粑回来。然而,她到那里以后,才知自己已经“被”嫁人了!

  这就是夏尔巴人延续几百年的“抢婚”。过去的女孩子没有社会地位,婚姻多由父母做主。即便女孩子不愿意,只要男方求婚且女方父母同意,那么男方就可以采取“抢婚”的方式将姑娘娶回家。

  转眼间已经20年过去了,如今的次仁卓玛在樟木镇经营着一家夏尔巴商品店,店里藏式饰品、尼泊尔银器等小商品琳琅满目,生意红红火火。虽然她说现在的生活很幸福,但对于曾经的“抢婚”,仍然不愿多提。

  看着女儿卓玛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母亲索朗桑姆的心里自然像喝了蜜一样甜。对比起民主改革前夏尔巴妇女的心酸生活,她的心里感慨万千。

  “好起来的条件让孩子们对父辈艰苦辛酸的生活感到遥远和陌生。他们也不再会理解我们那个时候用粮食酿了酒换食盐的事情了。”索朗桑姆喃喃地说。

  今年53岁的索朗桑姆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夏尔巴人家庭。在她的记忆里,小时候她几乎没有穿过新衣服,只能穿哥哥姐姐穿小了改了又改的衣服,有时候自己的衣服穿破了就只能穿其他孩子的。

  有一件事情让索朗桑姆至今难以忘怀。那是她13岁的时候,父母逃难去了外地,只留下她和姐姐在家里种地营生。在庄稼收获的季节当地经常有狗熊出没,为了保护庄稼,小姐妹俩夏天时只能在田间的窝棚里过夜。

  “父母是带着男孩子一起走的,因此我们姐妹承担了更多的事情。其他人很难想象这对于两个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小女孩来说是怎样的痛苦和恐惧。”她说。

  另外,在民主改革前女孩子是没有学上的,夏尔巴人父母往往抱着“女儿最终是要嫁给别人”的想法,轻视女孩的教育和培养,因此过去几乎没有夏尔巴女孩子认字,一辈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索朗桑姆是幸运的,民主改革之后她有机会去了当地的一家夜校学习。再后来,勤奋好学的她被地方政府保送到了中央民族大学学习。1982年,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就这样,她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奋斗了29年,直到2003年开始兼任聂拉木县的教育局副局长。现在的她仍旧没有离开教育岗位,担任县委党校副校长的职务。

  “我的一切都是党和政府给的,考虑到国家培养的恩情和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我希望做一些事情,培养更多的孩子,让将来夏尔巴人的生活更好。”索朗桑姆说。

  在樟木镇,还有很多女性像索朗桑姆一样脱离了旧西藏的苦海,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女性在经济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也得到空前提高。

  随着口岸经济的日渐繁荣,女性夏尔巴人的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她们的身影活跃在社会、经济和教育等各个领域。适龄女童的入学率达到了100%。女性夏尔巴人正在以全新的面貌诠释着新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4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尔巴人的新生活

发布时间: 2011年04月21日 09:05

5.jpg
定结县陈塘镇是夏尔巴人的主要聚居区,陈塘有丰富的竹子资源和林下产品。定结县委、县政府按照“把大的做强、把特的做优”的原则,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图为4月12日,陈塘镇夏尔巴人索朗在整理木碗。记者 旦增 摄


http://www.chinatibetnews.com/xizang/2011-04/21/content_682481.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4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yuyeguihua

为什么夏尔巴不是中国官方承认的少数民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4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18 09:48 , Processed in 0.065086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