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7|回复: 16

方舟子又和南方系干上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7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都周刊》执行主编许庆亮,网名@西门不暗 ,较早协助《民主与法制》造谣记者李蒙传播关于我妻子的谣言,导致该谣言在媒体圈中大肆传播,毁坏我妻子名誉。此人所作所为证明他完全不具有当媒体主编的资质。只要此人在《南都周刊》一天,本人都将《南都周刊》视为谣言小报。
http://t.sina.com.cn/1195403385/5em56mIeUFP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端个小板凳看热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就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幕刚刚拉开,精彩即将呈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都周刊》执行主编许庆亮,网名 ,较早协助《民主与法制》造谣记者李蒙传播关于我妻子的谣言,导致该谣 ...
26岁男人 发表于 2010-12-17 12:07



    方和谁都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只是南方系,几十号记者都在转发关于方的假消息,侮辱方的家人
方反击,目前来看微博上关注此事的网民十之八九都站在方的一边,战况:方舟子完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批方,本来就出于私人目的.——现在左派司马南倒在支持方舟子,“右派”南周倒在和方舟子掐,很多人又搞不清怎么回事了。

有人就喜欢站队搞分裂。——文革遗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累了,歇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2-17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人都是属狗的,逮谁咬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你是要掀起一番文.革新风呢!失敬





我反对方,不一定因为他与南方掐上了,而同情南.方,南.方我照样鄙视



司马支持谁也只是说明他个人的坚持,不能因为觉得司马还算过得去,就对他支持的义不容辞的支持。



如果你觉得我反对你支持的就是文.革遗风的话,那么你刮的这新风,其实更霸道和无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系是一暴力机构。方舟子是一个强力打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这件事?

方舟子老婆刘菊花被暗讽“翻版颜秉光”
2010年12月17日 13:55都市时报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新华社记者刘菊花是打假斗士方舟子的老婆。其当年一篇《网络奇才方舟子》被人翻出来以后,
大家议论纷纷,说起了另外一位新华社记者因为屡屡采访家人被调离岗位的事……

李蒙记者:

新华社记者刘菊花的处女报道作是《网络奇才方舟子》,新华社记者刘菊花是方舟子的老婆,
新华社记者刘菊花是新华社记者颜秉光的同事,新华社记者刘菊花的老公方舟子在微博发帖
揭露新华社记者颜秉光老是采访报道家人,新华社记者颜秉光被清除出记者队伍。

方舟子:

《民主与法制》造谣记者李蒙翻出我妻子十年前报道我的一篇文章,意指我妻子和颜秉光一样
滥用职权。实际上我妻子接到采访任务写这篇文章时还不认识我,这篇文章后来也没有被采用,
只是登在网上。


刘菊花:网络奇才方舟子
2010-12-17 10:30 转载文章 我说两句(1)
我最初见到方舟子的名字是在某报网络版的一个论坛上。那时我刚开始在网上漫游不久,又一向很喜欢论坛版主灵活的文笔,上了论坛,就追着追着要跟版主说话,这样以版主之是非为是非就很自然了,而方舟子曾批评版主伪科学,版主极不服,反讥方舟子“思想独裁”、“神话真理”,两个青年才俊的交锋引了不少追随者擂鼓助威,于是坐看热闹之余,方舟子便给我留下了个思想僵化、科学主义、没有情调、呆板可笑,与人论战打不过就跑就从此三缄其口与世无争的“理科生典型”的印象。我不知道有个“新语丝”网站,更没有想到去看一看方舟子的文章,而是想当然地认为:这种理科生的门户文章,一定偏执得可以,有什么好看的。所以孤陋寡闻如我,《方舟在线》出来时,我无动于衷。直到最近我因为接了一个采访方舟子的任务,读过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自己的印象是多么的离谱。

生物化学博士,中文互联网先驱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90年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细胞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同年赴美留学。用五年的时间于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在这个领域,算是比较快的”。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从研究生开始,专业都是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是基因的表达和转录问题,博士后工作期间,克隆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基因获得专利,并被药厂采用。现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方舟子是网络名人,中文互联网的先驱者之一。1993年开始网上科普创作,1994年创办了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担任新语丝社社长,主持新语丝网站,该网站痛扁“科学神创论”、周易预测、严新气功、“太极科学”法**等各色伪科学,三言两语就能将其又大又虚的花架子戳翻在地,目前新语丝站点日页读数多达40多万,是最受欢迎的中文文化网站之一。

1999年起方舟子开始专门从事互联网开发和写作,是《中国青年报·数字青年》、《中华读书报·科技视野》、《科学时报·读书周刊》、《侨报·独家视野》、《Newton-科学世界》、《环球杂志》等报刊的专栏作者,编著有《进化新解说》(香港天地图书公司,1997)、《法**解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网路新语丝》(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方舟在线》(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叩问生命》(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年)、《进化新篇章》(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等书,其中2000年6月出版的《方舟在线》一书,号称“国内第一部多学科网上争鸣文集”,引起轰动,获“2000年《Newton-科学世界》杯十大科普好书奖”。

直面中国学术腐败:学术腐败是最不能容忍的腐败

2000年3月,新语丝网站设立“立此存照”专栏,揭发通过中国报刊暴露出来的学术、新闻腐败;在此基础上,于年底建立了“立此存照--打击学术、新闻、网络腐败”网页,被称为中文网络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影响较大的学术打假事例有两件。

一件是2000年8-9月间的“基因皇后”陈晓宁事件,新语丝网站的揭发影响了国内报刊对此事的后续报道,《中华读书报》首先刊登了方舟子的揭露文章,《科学时报》几次进行集中报道。十月初,《北京青年报》刊发了长篇采访,报道了新语丝网站对陈晓宁、杨池明、夏建统的身份的揭露以及当事人的辩护,被各地多家报刊转载。另一件是从2001年1月开始到现在还没有了断的对“核酸营养”骗局的揭露,被新华社、《环球》、《南方周末》先后报道以后,在全国引起了支持与反对两派在媒体上的论战,“中国学术、经济、新闻各方面的腐败现象,在这一事件中集中体现了出来,是研究中国伪科学史不可多得的典型案例。”

最近,方舟子新作《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将出版时,他在给笔者的e-mail里介绍说,《方舟在线》是一本“大杂烩”,自他1993年上网以来所写的科普文章、批判伪科学文章、文史争论、历史散文等方面的作品都选了一些,内容较为丰富,基本可以反映其写作的全貌。而新出版的这本书则主要收集《方舟在线》出版以来,由其本人首先揭露的有关学术腐败方面的文章,以事件划分,较完整地反映了引人注目的一些事件(如“核酸营养”、“基因皇后”)的前因后果。

在书的自序里,方舟子写到:“学术的意义是求真,探求真理本来应该是每个学者的崇高职责,诚实也应该是治学的最基本的态度。人类的活动,很难找出还有哪一种象学术这样强调真实,学者也因之而受到公众的敬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腐败(包括伪造学术成果和伪造学术履历)是最不能容忍的腐败。诚然,学术腐败在每一个社会、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无法避免,但是象在当今的中国这样如此猖獗,却是罕见的。这得归咎于对学术腐败的揭露-惩戒机制的失灵。”

的确,在国内人们有时对学术腐败习以为常得不觉其丑,“剪刀加浆糊”是学生们——一个最纯洁的群体——所熟知的老师出书秘诀。方舟子自己也曾说:“大多数的揭露都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特别是对抄袭的揭露。我们已揭露了几起大学教授抄袭案,可谓铁证如山,但这些人仍然没有受到任何处分”。笔者问方舟子对此有没有感到失落?面对无边的黑暗和沉默,决战的激情和勇气还会保持多久?有没有觉得势单力薄?怕不怕惹官司?方舟子回答说:“如果我们只做力所能及的事,能较清楚地了解中国的现状,对办不到的事不抱太大的希望,那么是不会有失落感的。我做这些事,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有坚定的信念支撑,应该是可以坚持下去的。有许多人或公开或私下地支持我,我并不觉得势单力薄。我所揭露的每一件事,都有确凿的证据,不怕惹官司。”

方舟子认为,互联网和书籍的读者群并不完全重叠,所以出一本书,以更正式的形式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一些或轰动一时或鲜为人知的学术事件的真相,还是很有意义的,同时也是对他近年来所从事的学术打假工作的一个总结。他在e-mail里写道:“这本书的文章都是先在互联网上发表并引起注意的,许多文章在写作前后曾在互联网上被广泛讨论过。有关报道是通过互联网知道的,有的调查也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因此可以说,没有互联网,就没有这本书。互联网使我能够看到国内报刊,即时地了解国内的动态,并通过在网上发表文章,将我的意见反馈回去。互联网也使我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论是对我的工作,还是对我的生活,互联网的意义都相当重大。”
http://cul.cn.yahoo.com/ypen/20101217/128850_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祸不及家人,这个应该有共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ddd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4-29 00:08 , Processed in 0.04546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