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cofy

【春秋】孔子的故事 (连环画) 按活动规则:奖励楼主金条1960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瞧 你不懂了吧

   中国人相信真理在哪里?  在人的生命情感里   这是和西方人不同的 他们相信普遍 ...
歇洛克 发表于 2011-2-12 00:15


同意,儒家讲的是雄辩,讲的真话,为的是抒意。西方盛行诡辩,讲的是假话,为的是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别说这些空话!

     你老了也像孔老二那样 编辑编辑书籍 整理整理文献  为中华文化做做无偿的贡 ...
歇洛克 发表于 2011-2-12 00:30



    为神马要向孔老二那样?难道只要拿起笔墨就是学你孔圣人?

孔老二只是一段历史,炒作多了,便有借尸还魂之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儒家讲的是雄辩,讲的真话,为的是抒意。西方盛行诡辩,讲的是假话,为的是利益。 ...
cofy 发表于 2011-2-12 00:32



    哈哈,又一疯人疯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儒家讲的是雄辩,讲的真话,为的是抒意。西方盛行诡辩,讲的是假话,为的是利益。 ...
cofy 发表于 2011-2-12 00:32



    你这又不对了

     辩证法的原意就是对话的艺术    苏格拉底玩辩证法 也不是为了利益 而且他十分反对当时的智者学派靠诡辩来谋财得利

    西方养脑  东方滋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神马要向孔老二那样?难道只要拿起笔墨就是学你孔圣人?

孔老二只是一段历史,炒作多了,便有借 ...
maque001 发表于 2011-2-12 00:35



       你连拿笔墨的手劲都没有!!


       acers炒作了?   你不是很喜欢引用史记么?  你怎么不引用引用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  一普通人还放到世家里,不是褒义难道还是贬低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fy 于 2011-2-12 01:37 编辑
孔老二所发奋,为的是自己的仕途地位。
maque001 发表于 2011-2-12 00:28


这是正常的,只要不是挖空心思往上爬,不是所有官都愿意上就成。在家里种一亩三分田,如何济苍生呢?这与孔子的入世精神不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又不对了

     辩证法的原意就是对话的艺术    苏格拉底玩辩证法 也不是为了利益 而且他十分反 ...
歇洛克 发表于 2011-2-12 00:36


诡辩在科学的严格性上很进步的,但生活并没有严格的定式,所以诡辩常常被利用来谋利,成了一种说服人的技巧,而不是讲真话的技巧。你看看英国前首相讲话的样子,一看就是诡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的诞生
说明家庭教育,父母的栽培很重要
看时下的天之骄子及娇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正常的,只要不是挖空心思往上爬,不是所有官都愿意上就成。在家里种里,如何济苍生呢?这与孔子的入 ...
cofy 发表于 2011-2-12 00:39



    学而优则仕  学的是什么? 不是知识   是学做圣贤

     中国人素来不依靠宗教和理性来践行道德

      榜样!  中国人素来需要榜样来维持自己对道德的信念和坚持

      但是还有一批人 叫乡愿——靠道德来牟利,靠道德来达到自己目的的人!

     孔子就说“乡愿,德之贼也。”

      外国人听不懂这话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不是有规章制度在那里约束你们的吗?

       但是中国人都懂  而且是骨子里的懂   

      制度的局限性在哪儿?  中国人也太懂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因为有乡愿这样的人, 儒家的基本精神就会被扭曲为假仁假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优则仕  学的是什么? 不是知识   是学做圣贤

     中国人素来不依靠宗教和理性来践行道德

   ...
歇洛克 发表于 2011-2-12 00:49


别说官了,对钱孔子也不避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的诞生
说明家庭教育,父母的栽培很重要
看时下的天之骄子及娇女。。。。。 ...
pigpig 发表于 2011-2-12 00:46


Hi 猪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金:孔老二罪恶的一生
  春秋时代,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如火如荼的奴隶起义和新兴地 ...
maque001 发表于 2011-2-10 22:03



    从这篇文章看,巴金看着孔夫子浑身的不自在,就象苏东坡看佛印一样。
-----------------------------------------------------------------------------------------------------------------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 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苏轼与佛印的故事2006年10月27日 星期五 13:081宋代大文豪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和佛印禅师关系很好。有一天他登门拜访佛印,问道:“你看我是什么。”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苏轼闻之飘飘然,佛印又问苏轼:“你看我是什么?”苏轼想难为一下佛印,就说道:“我看你是一坨屎。”佛印听后默然不语(也许是气的说不出话)。于是苏轼很得意的跑回家见到苏小妹,向她吹嘘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话噎住了佛印禅师。苏小妹听了直摇头,说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坨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没想到你会到这一楼来?孔子可是天天吃老姜的,辣死你!
cofy 发表于 2011-2-11 23:44



    我不吃就行~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连拿笔墨的手劲都没有!!


       acers炒作了?   你不是很喜欢引用史记么?  你怎么不引用 ...
歇洛克 发表于 2011-2-12 00:39



    神马逻辑?许你们用孔老二自家的话,就不许别人用其他家的?哦哦,忘了这就是孔老二一贯做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马逻辑?许你们用孔老二自家的话,就不许别人用其他家的?哦哦,忘了这就是孔老二一贯做风。 ...
maque001 发表于 2011-2-12 13: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正常的,只要不是挖空心思往上爬,不是所有官都愿意上就成。在家里种一亩三分田,如何济苍生呢?这与 ...
cofy 发表于 2011-2-12 00:39



    孔老二因为是野合而生,但从小就没有忘记那一点点贵族血统,就连母亲亡故自己还在戴孝的情况下,不请自到的参加party,却被人赶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凉夜清 于 2011-2-12 16:12 编辑

按照【春秋】时代主题活动的规则。

楼主
贴了关于孔子的2个帖子,一个评分30分,一个评分50分,共计80分,合成金条为800
发主题超过十贴,奖励100金条,每增加一楼奖励金条10
截止楼上共116楼,罕有灌水。因此对应奖励金条1160

合计奖励金条的1960

也感谢本帖中各位的积极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fy 于 2011-2-13 05:29 编辑
很久都被困扰,几千年人们都在为道德找一个绝对的依据。可是无论是附会理念、理性还是种种。都是一种说 ...
凉夜清 发表于 2011-2-12 00:22


孟子的养天地浩然之正气,就是养其正气,养其大德。

所以当你写文说话时,你的观点有气有德依托,与你灵魂同在。这就是中国的雄辩的魅力,是一个理智与感情的组合体,是风与骨的完美组合。这就是儒家文章的大气,绝对与诡辩的文章是有区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子的养天地浩然之正气,就是养其正气,养其大德。

所以当你写文说话时,你的观点有气有德依托,与你灵 ...
cofy 发表于 2011-2-13 05:24

我猜他们说的是,东方重情(滋心),西方重理(养脑),各有偏重,也都各具魅力。

西方并非一无可取,东方传统文化也同样有不足,知不足不可怕,反而可以进步。可怕的是拒绝承认不足,反而百般掩饰,那就违了我们本来的心性了。比如这连环画开篇,便是宣扬与生俱来的所谓孔圣人的形象,是我不喜欢的。但孔子及儒家的很多入世理念,才是它传世的根本。

最近看了几个故事,愚孝也好,三从四德也罢,传统中的糟粕真是杀人于无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仁,有点像佛家中的慈悲。对世间的关切怜悯吧。

可是什么才是真道德呢?无我无私,心怀天下的磊落?话题太大,也只有做得到的人才有资格评说了,又回到了知行合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3 02:06 , Processed in 0.04054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