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溪中寻月 于 2011-2-27 13:06 编辑
最近热议的房地产制度改革,即实行的“保障房+商品房”双轨并举的模式,按官方说法,是未来适合我国国情的房地产产业发展方向。由政府主导的保障房来解决困难户、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而由市场来解决其他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这就是靠双轨制度调解市场经济的本质。相比之下,同时出台的诸如“房产税”一类的调控方式,更像是对中国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投石问路。
2011年,政府计划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以使得买不起房的普通人能有房可住;而另一方面,商品房则继续施行市场制,由市场自由发展。实际上,这样的保障体系本身就是一种以遏制房地产投机,而诞生的投机行为。事实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国家财政用如此多的财力投入,试图解决大多数人的住房困难,实在是难以如愿。因为在此阶段,中国发展模式,决定了政府仍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客观因素;而城市化现象带来的更多劳动力市场与消费市场的不平衡,则是更多弱势群体拥入城市,难以靠保障体系彻底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观因素。另一方面,我们更何须去论国家如此大规模的投入会不会带来更多居住问题,毕竟,在人们需求变化的今天,少数人住房问题的保障,不能代表全国人居住问题的解决,要想保障全国人的居住权,又要兼顾“民生作本”根源,这一招不仅不是当初借鉴新加坡的初衷,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妙计。
特殊的国情决定了特殊的政策。除去前文所诉的人口和发展问题,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乱象之源,也与新加坡、日本有所不同。政府在更早时候的一系列土地政策,使得国内经济保住了暂时的“数值平稳”,却牺牲了市场的良性发展。也就是说,现在政府该做的其实是更加严厉的打击投机炒作,而并非举大国面子要走的“保障与市场同时”的路子。这样的例子,在香港已经可以看见,尽管人口少,政府财力也较强,但保障体系仍会以牺牲部分住房福利为代价。而且新加坡更是花了半个多世纪才达到这样一个差强人意的高度,那么现在中国政府的举措,就成了醉翁之意“不全”在酒的另举。
民心,这一当权者无论何时何地,都会需要,且应予珍视的东西。1000万套保障房,单对城市中“普通”大众而言,已绝非杯水车薪,何况1000万份中怎么也会加大民众满意百分比的比重,政府有足够的理由去进行这次投机冒险。那么,当民意遭遇经济,各处仍可有地王称霸,让你继续赚“有钱人”的钱的逻辑,实在是延缓惩治难度的托辞,而对国民来说,只是不置可否。
民意和经济也能双轨。政府想做足民意,却忽视了“又好又快”的市场调控原则。如果在惩治投机炒作者身上不下大气力,民意也并非能持续上升。因为保障房在1000万套的层面上,注定了保障为先的思维建造模式,这对于有持久需求的民众,只能是在短时间内营造良好的政府舆论,但只靠这样的方式去概论每一户家庭的不同需求,房地产市场就会用更诡秘的土地垄断手段相抗衡。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09年的深圳就遭遇了过半廉租房无人居住的尴尬图景。 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其实质或根本都很统一:作为保证每一个居民基本居住权的市场,住房市场生产的所有住房以此为目标。而反观今日之中国,房地产市场已是乱象难治的地步,要想治本,就像大刀阔斧,可惜房地产市场错综复杂,GDP贡献更是巨大,这决定了政府投鼠忌器的心态。选择治标,就当是民意和经济实行双轨,以便政府留有充分的缓冲时间去做足准备,而这么做的代价就是承担社会保障体系可能愈加混乱的巨额风险。 在人们担忧中国房地产泡沫会破灭的时候,已经有过许多质疑。对比邻国日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日本城市化已经趋于饱和,而今天的中国却只及半数,由此许多人得出结论,中国货币升值和其他因素协同城市化的巨大发展空间,使得这样的危机可以避免。但是,即便泡沫破灭的时机是旁氏骗局的延续,更多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拥入,保障体系不成了拆东墙,补西墙的举措?发展空间大了,缓冲时间倒是也够了,但经济发展却仍是不平衡的加剧。 因此,不促使住房从炒作功能回归居住功能,不把投机炒作者彻底打掉,就是没有挥泪斩马谡的决心;那么,所谓的双轨制,也只是民意和经济的双轨制,更为可怕的事情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经验:站在铁轨上望去,两条平行的轨道在远处总是相交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