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jandcyz2008

中国传世花鸟名画——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蔷薇山鸟图》

清 华喦 纸本设色 纵127.1厘米 横55.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春日晴光下的花园一隅,白色的蔷薇花盛开在湖石旁,引来一只山雀惬意地立在枝头鸣唱。华喦是“扬州画派”中技艺最全面的画家之一。为不使整个画面流于一般花鸟题材易落的俗媚,他以枯墨干笔写斜欹向上的湖石,并缀以大块的浓墨苔点,不但使苔与石之间形成了枯淡与湿润的强烈反差,也使整个作品显得更具古朴的质感。与此相呼应,他以细碎的干擦,丝虫小鸟的羽毛,使其看起来蓬松、健康而活泼,活脱就是个顽皮好动的小精灵,洋溢着清新、向上的人生情趣,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7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杂画册》

清 余省 纸本墨笔 纵89.9厘米 横21.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余省(1692—1767),字曾三,号鲁亭,江苏常熟人,从师花鸟画家蒋廷锡,乾隆时祗候“内廷”,善画花、鸟、虫、鱼,尤善画蝴蝶。余省作画时参用西法,赋色妍丽。《杂画册》属水墨写意,画牡丹、玉兰、花蜂、桃花小鸟、荷花翠鸟、稻蟹、竹石兰花、松鼠葡萄、鳜鱼、松梅、佛手、水仙香椽等十二开。这里所选的稻蟹、鳜鱼二开,用笔豪爽,挥洒自如,用墨酣畅淋漓,豪放中呈现秀雅。法随意转,形中见神,意态生动。


37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竹荫西图》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246厘米 横133厘米

画面主体是一只西方品种的良犬,身量细长,目光机警而温和,作者刻画得极其细致,连眼睛中的细微明暗变化,犬口部细细的毫发,甚至犬身上体表微现的脉络都被一丝不苟地表现出来。在犬周围,散生着一些小草,野花等,左端是苦瓜绕生的两竿翠竹,亦是极尽工整细致之能事,不仅明暗、纹理等被刻画得十分清晰,甚至可以辨认出花草的种类。

37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仙萼长春图》之一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33.3厘米 横27.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是郎世宁工笔重彩画的代表作。画面非常写实,笔致工整而有突兀感。此图工笔设色,充分体现了西画技法的特点。郎世宁在创作上汲取了前人的诸多优长,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即以此幅为证,在花卉的技法上,花朵采用周之冕“勾花点叶法”的技巧,而花叶又加以恽寿平“没骨花”的画法,只以尖细的线条勾出叶脉。


37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仙萼长春图》之二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33.3厘米 横27.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描绘桃花的花卉图还极为写真地描绘了两只春燕。燕子身姿妩媚矫健,极富生趣,画上桃花也取中国绘画所常用的折枝。郎世宁在绘画技法上善于用中国绘画之所长,融为一炉,创作出一批写实工整的工笔花鸟画。


37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仙萼长春图》之六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33.3厘米 27.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曾经有人说,郎氏的花鸟画可以作为生物课挂图,与真的活物无一丝差别,这绝非夸张。郎世宁一生差不多都是作为清廷画师而度过的,他的画大多是“进御”而作,均显得精工细描,谨小慎微。此画画的是黄刺叶、鸟儿和牡丹,敷色浓丽鲜艳。


37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仙萼长春图》之七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33.3厘米 27.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郎世宁擅长人物、肖像、花卉、鸟兽以及历史题材的绘画,以中西画法并用而独具一格。清代的《欧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记载:“郎世宁,供奉内廷祗侯,画马兼工人物屋宇,多从西法。张抑山处士藏有小墨马尺幅,装于镜屏,为奉敕画,闻归延树南尚书;又见有五猫相戏大帧,落花满地,嫩草围石,神趣宛真,所写之貌盖西种也,亦奉敕画。”


37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鸟图》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32.6厘米 横28.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美术史家胡敬在《国朝院画录》中记载:“世宁之画本西法,而能以中法参之,其绘花卉具生动之姿,非若彼中庸手之詹詹于绳尺者比。然大致不离故习,观爱鸟罕四骏,高庙仍命金廷标仿李公麟笔补图,于世宁未许其神全,而第许其形似,亦如数理之须合中西二法,义蕴方备,大圣人之衡鉴,虽小道心审察而善终两端焉。”《花鸟图》所绘花卉,画法精工,设色艳丽。


37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松鹤图》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郎世宁的中西结合的形式的确比较适合于花鸟类绘画作品风格,此类风格的中国画可以说只有郎氏一人为代表,最终也未能蔚然成风,究竟原因,可能就在于它过分写实,不是中国画之风。而后世西学东渐时,这样的枝叶改进也不足为训了。这只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


37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鹦鹉戏蝶图》

清 胡湄 绢本 设色 纵98.厘米 横50.厘米

胡湄,生卒年不详,字飞涛,号晚山,又号秋雪,浙江平湖人,自幼受到古代绘画艺术熏陶,画风追宋人笔意,善画花鸟虫鱼。此画亦为仿宋人笔意而作,绘一枝繁花密集的花枝,几朵落英飘落,一双蝴蝶逐花而舞,而树枝上的架中鹦鹉又翻身飞下,扑向蝴蝶,却被铁链绊住,显出满心的无可奈何之状,真可谓“气韵生动”。整幅画面无有懈笔,架上驳离的锈迹、飘飞花瓣的质地,都刻画得极为真实,鹦鹉的白羽乌喙亦显得十分传神,分外美丽。

38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菊石图》

清 钱载 纸本设色 纵185厘米 横79厘米 沈阳博物馆藏

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择石,晚号万松居士、百福老人,浙江嘉兴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学问渊博,人品修洁,工诗,善书,善写生。此图绘秀石挺立,五色菊花盛开四周。上钤“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宝蕴楼书画录”等收藏印章。

38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兰竹图》

清 钱载 纸本墨笔 纵139厘米 横35.1厘米 旅顺博物馆藏

画上自题:“乾隆甲午,奉命江西,得与秀峰老先生相聚论文,既竣事,写此以奉大雅鉴之。重阳前二日,秀水弟钱载记于奎宿堂。”此画虽为应景之作,却也生动传神。绘竹石与兰花,浓墨勾勒竹叶竹竿和湖石轮廓,淡墨写兰花、兰叶,清润和谐,幽雅和谐。

38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丁香图》

清 钱载 纸本墨笔 纵91厘米 横3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钱载设色花卉,简淡清逸,写长林修竹,雨叶风枝,有陈淳、徐渭遗意。尤擅兰石。此画采取传统没骨法和线条勾勒法将盛开的丁香花表现得无与伦比,似乎花香四溢,堆积如雪。

38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卉图》

清 陆恢 金笺纸本设色 纵205.5厘米 横4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陆恢花卉清逸出尘,很有恽寿平遗风。此花卉图共十六屏,所选二屏为:之一《莲盖珠圆》;之二《阶前玉树》。整体风格以没骨法与工笔设色融为一体。

38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堂富贵图》

清 陆恢 轴 纸本设色 纵184.5厘米 横95.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陆恢(1851—1920),原名友恢,一名又奎,字廉夫,号狷叟、破佛盫主人。原籍江苏吴江,久居苏州,山水、人物、花鸟、果品无一不能。广泛游览,师法自然,遂笔意苍劲遒丽,古拙深幽。此图为人祝寿或赠送富贵之宅。乐府诗集三四相逢行古辞:“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画面上有一棵盘根错节、古老苍郁的白玉兰树,枝干茂盛,洁白的玉兰花,吐蕊怒放,香欺兰蕙,可谓满树繁花。树根旁有数株牡丹,黄紫两色,暗绿的密叶里,衬托出娇嫩的牡丹及红花,使整个画面,看似金铸玉雕,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花涛香海。

38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紫藤白头图》

清 倪田 纸本设色 纵74厘米 横39厘米 上海朵云轩藏

倪田擅画山水、人物、仕女、花卉,风格受任颐影响。此画绘紫藤和白头翁, 用水用粉表现出画面那种流动清逸之美感。用笔虽简洁,却很别致老辣。

38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圃逸趣图》

清 程璋 纸本设色 纵103.5厘米 横47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程璋早年宗没骨法工笔花卉,中年后改变技法,参用西画绘画技巧,喜写生,形象生动,敷色绚烂,很有新意。此画参恽寿平没骨画法,所绘海棠,真实生动而饶有情趣,线条自由洒脱,生意昂然。

38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双猫窥鱼图》

清 程璋 纸本设色 纵148厘米 横80.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程璋字德璋,号瑶笙,安徽休宁人。他曾随父在江苏泰兴、常州,后寓居上海,做过清华大学的讲师。工画花卉、翎毛、草虫、走兽,兼能山水、人物、参用西洋画法,熟谙透视,结合写生,形象真实。色彩浓丽,构图自然别致,他的绘画,能自创新貌。此图画池塘边两只花猫,葡匐在石块岸上,双眼紧盯着池塘中的游鱼。由于画家懂得生物百态,所以画石头,池边的水草,浮萍树干,树枝及红叶,在透视的处理上,远近、前后、浓淡、深浅等,都能合乎自然物象的真实。

38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鸟图》

清 樊圻 屏风 设色 纵248厘米 横65.1厘米 天津市博物馆藏

画家不仅能真实地描绘动物的形体特征,而且能准确地把握与表现它们活泼的天性,形态逼真,个个曲尽其态。画山石、树和花,树枝上站立的两只小鸟。此作苍浑秀润,应为晚年精劲之笔。同时,禽鸟的造型逼真生动。

38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牡丹图》

清 樊圻 绢本设色 纵168.4厘米 横46.4厘米 安徽省博物馆藏

此图绘娇艳盛开的牡丹,有一丛在岩石之上怒放,一丛在岩石下。此画反映了画家长期而细微的生活洞察力,因而他笔下的动物都显得个性鲜明、生趣盎然。较之前代的花鸟画更富于生命力,为小写意在鸟画语言的丰富与创新作出了卓越贡献。

39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 01:53 , Processed in 0.04346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